韫玉含珠说太浮
韫玉含珠说太浮
作者:史新林
我中华地理走势西高东低,自云贵高原起百万大山似大海波涛,朝八百里洞庭湖涌来,至武陵山脉,骤然收势,然收势不住,兀地又弹出一山,名曰太浮山。太浮山因黄帝时浮邱子在此修道成仙,白日飞升而得名。宋代王象之《舆地纪胜》载:“山在澧州澧阳郡南90里,浮邱子修道于此。”王存《九域志》载:“澧阳有太浮山”。
《志林》载:“山跨石门、桃源、武陵及安福四县界,有捣药臼、拜星台、巨人迹、苦蕡岭、浮邱子尝种苦蕮于此。”太浮山位于常德市临澧县西南12公里,距常德35公里,207国道、石长铁路经山脚而过,贯过花岩溪、桃花源、夹山寺的旅游线路1801省道擦西南山脚而过。面积4300公顷,海拔604.5米,有99岭,99汊。
第一峰金顶大庙(佑圣观)楹联:“水如碧玉山如黛,云满黄庭月满天。”是对太浮山的真实写照。
太浮山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文化积淀非常深厚。其生物景观、天文景观、地文景观、佛道景观、天象景观组成的景观资源,江南闻名。山上奇峰峻峭,层峦叠翠,谷幽岩险,常年白云缭绕,岚气腾腾。山间水库星罗棋布,松竹掩映。山、水、石、林巧合成景,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岩、泉、树、藤自然成趣,天作之景异常醉人。太浮山气候宜人,“二十四景”点缀其间,风光独特,一年四季鸟语花香。
太浮山为江南宗教文化重地。汉代始建庙观,唐代增设寺庵,山上有九庙、二观、五寺、八庵,唐至清和南岳齐名为佛道两教兴盛之名山。从唐代起是环洞庭湖地区9省48州朝拜之地。
一、浮邱留真缔 道教文化源远流长
道教文化的早期文化是巫文化,巫文化的早期文化是傩文化,而傩文化物质核心则是“糯文化”,也即农耕文化。因为糯米是古人必吃的一种长生不老的仙米。最近有学者研究发现,世界上的古代文明发达地区都处于北纬30度左右,因为远古早期的农耕文明的核心是水稻文化。水稻是一种喜暖畏寒、宜水忌旱的农作物,北纬30度左右地区具有平原和沼泽地貌之地最适应水稻生长。临澧正处于北纬29°15′—29°46′之间,是环洞庭湖地区最宜开发之地。远古人类从狩猎文明到农耕文明的大迁徙,首选临澧是理所当然的。近年在太浮山不远的临澧官亭竹马村发现了18000年前的旧石器遗存——高台式木楼遗址,不远处还有8000多年前的农耕文明遗址城头山、彭头山。中国第一块稻田、原始的水稻种子足以证明这一切。还有澧水流域的远古华垱遗址、杉龙遗址、邹家山遗址以及紧连太浮山的道水高桥遗址,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遗存,证明临澧太浮山地区为中国早期文明发祥之地。道教是中国汉民族固有的宗教,因此,道教文化便在处于中国文明发祥地中心地带的太浮山生息繁衍、拓殖不息。
(一)浮邱子修道太浮山
浮邱子,我国古代仙人。《辞海》载:与始造律历,有道家采阴补阳之术的容成子同时代人。《列仙传》载:曾与周灵王太子王子乔吹笙驾鹤游嵩山。清许海秋著《浮邱子》为其立传,洋洋40万字纪浮邱子修道成仙、得道飞升。唐代澧州籍著名诗人李群玉作诗《升仙操》以记仙人的崇高品德操行,启迪教化后人。其诗曰:
赢女去秦宫,琼笙飞碧空。
凤台闭烟雾,鸾吹飘天风。
复闻周太子,又遇浮邱公。
丛簧发天弄,轻举紫霞中。
浊世不久驻,清都路何穷。
一去霄汉上,世人那得逢。
这首诗咏赞四位德行高崇的人即赢女(弄玉)、萧史、周太子(穆王)、浮邱子,得道飞升,意境深刻,耐人寻味。
据考证,浮邱子在太浮山南麓一天然石洞白天采药练丹,夜晚修行悟道,日复一日不知其年。炼丹得道后,经常到道水中游处(即今佘市桥)沐浴。一日一老者挑一担干鱼过道水,浮邱子即用红色仙丹涂在鱼尾,干鱼立即鲜活,并全部跳入道水河中。从此,每年四月成群结队的红尾鱼,自道口游至佘市桥报恩浮邱子。
正当浮邱子在山中修成正道之日,忽然真武子来到太浮山抱剑对浮邱子说:“此山属我所有!”浮邱子答道:“此处是我炼丹修行之地,如果你要此山,我即画一光圈,你能用剑挑起,我便相让。”说罢光圈画成,真武子持剑作法,亦将光圈挑起,浮邱子欣然将山相让, 飞升而去。临行时作《原道歌》曰:
虎伏龙亦藏,龙藏先伏虎。
但毕河车公,不用提防拒。
诸子学飞仙,狂迷不得住。
左右得君臣,四物相念护。
乾坤法象成,自有真人顾。
这可不是浮邱子技不如人,这是道家修道的真谛,是浮邱子在谦卑虚己、清静无为、虔诚顺从中感悟到了大道之光的明临。他认为人们的处世态度应该是容人谦退、虚静处下、守柔不争。浮邱子说:“君子毋自智,毋自勇,毋自功,毋自名。凡自知以愚天下者,不能愚天下者也。凡自勇以先天下者,不能先天下者也。凡自功以盖天下者,不能盖天者也。凡自名以聋天下者,不能聋天下者也……则可谓纳之于轨物也。君子出一言思其然,不以概其所不然;致一行思其济,不以骋其所不济。其然者昌之,其不然者湔洗之;其济者广之,其不济者刬刈之。”
上述浮邱子训语与《原道歌》和老子的《道德经》一脉相通,是道家倡导的圆融的哲学意蕴,知退的处世之方,谦虚待人的人生观的真谛所在。真武子在《原道歌》中得到启迪,收其锋芒、藏其鳞甲,每日真心修道,成为中国道教一代著名掌门,后世道教亦尊称为真武祖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由于浮邱子高尚的德操,获得后人极高尊崇,将浮邱子修行炼丹之洞称为仙人洞,山为太浮山,山下的河,称为道河。历代名家著书纪事均有记载,宋代王象之《舆地纪胜》云:“山在澧州澧阳郡南90里,浮邱子修道于此。”《湖南通志》《澧州志》、《安福县志》在纪闻篇中均载曰:“昔有浮邱子者,得道于水阳一山,曰太浮山;浴舟于山阴之水中,曰道水,其名至今已五千余年矣。”
(二)从“太”字看太浮山的道教渊源
太,极大;至高。人类万物生存的天宇称为太空;地球上光和热的主要来源,为太阳系中心天体的恒星,人们称之为太阳;《易?系辞止》:“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的“太极”是派生万物的本原;古代官员的母亲称为太君、太夫人。皇帝之母称为太后,皇帝之父称为太上皇。古代大学称为太学,帝王的祖庙称为太庙。太,是至高至极的,这是道家的核心思想。《庄子?天下》称老子之学“主之以太一。”“太一”是老子之“道”的别名。《吕氏春秋?大乐》更明白指出:“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名),谓之太一。”
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由张道陵倡导于鹤鸣山成立道教之始,尊张道陵为天师,故又名“天师道”。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并以《道德经》、《太平洞极经》等为主要经典。由此可见,古代先贤用“太”字为道德高尚的人和值得崇尚的物种冠名,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蕴涵。
浮邱子是得道高人,是中国古代倡导万物以“道”为本的本体论思想的先贤,因此,后人将其炼丹修行得道之山称之为太浮山,浴舟之水称之为道水,让人们感悟“道”的人生境界,和人对绝对的、永恒的、普遍的世界发展规律的认知和体悟的境界。在虚静、心斋、忘我等修行功夫中“忘乎物,忘乎己”,这种“道”中体验人生最自由最深刻的精神愉悦。由此可知,太浮山的道教可谓源远流长。
古人将神仙居住的地方称为福地。这福地可在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在太浮山地区设安福所中得到诠释。清雍正七年(1729)割九溪卫、永定卫取安福所之名,始设安福县(今临澧县),进一步说明它的“源头活水”是浮邱子道家之渊源。
(三)从金顶大庙楹联探析太浮山道教
太浮山金顶大庙大门有一楹联:“水如碧玉山如黛,云满黄庭月满天。”上联写太浮山自然风光,下联则喻指太浮山厚重的道教文化。
“黄庭”即为道家经名,道教有重要经典《黄庭经》。《黄庭经》有《黄庭内景玉经》、《黄庭外景玉经》、《黄庭中景玉经》三种,因中经出现较晚,暂置不论。据《云笈七签》本载,《内景经》共36章,每章以句首二字作为标题,正文计416句,2912字;《外景经》分上中下三部,计98句,686字。是一部以身体脏腑各有所主的理论为基础,结合道教人身百脉关窍各有司神之说,注重以“存思”为主的修炼要诀,是魏晋道士养生之书,它远在一般药物养身、术数延命之类书之上。经中以“五脏腑”的观念,发展为三部八景二十四神之说,认为人体各部都有神灵居守。人若能存思三部八景二十四神,则丹田五腑的真气调和,百病消除,长生不老。
关于经名“黄庭”一辞的含义,在《正统道藏》注序中云:“黄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外指事,即天中地中人中;内指事,即脑中心中脾中,故曰‘黄庭’。内者,心也;景者,象也。外象谕,即日月星辰云霞之象;内象谕,即血肉筋骨脏腑之象也。心居身内,存观一体之象色,故曰内景也。”
王明《黄庭经考?释题》说:“按黄庭三宫,上宫脑中,中宫心中,下宫脾中,黄为中央之色,庭为四方之中,并具中义。内景者,含气养精,内视神象,似义取双关。”今人陈撄宁认为庭乃阶前空地,故黄庭表示中空的意思,对人体而言就是脐内空处。根据五行说: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土色为黄,故黄为中央之色,“庭”指四方之中,或指阶前空地。“黄庭”即喻指道家内修功夫的中空现象。
飘飘三帝席清凉,五色云气纷青葱,玉兔腾空,银光如瀑。“云满黄庭月满天”实为太浮山道教文化之渊源所在。
(四)九庙二观展示出太浮山道教之宏大
由上所述,我们得知,太浮山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向阳花木易为春”。如此深厚的底蕴,自然绽放光辉。自东汉年间至唐代,太浮山先后建起玉皇庙、汉王庙、太子庙、铁瓦庙、五通庙等九庙和佑圣观、莲花观、静乐宫。尤以佑圣观最为壮观宏伟。
佑圣观,顾名思义是道教信众祈求圣仙保佑人们幸福安康。由此可知这圣者就是浮邱子。佑圣观于东汉末年始建于太浮山第一峰和顿笔峰之间的山坳之间,始建时规模较小,建起后不久,观内之钟突然几声巨响,尔后飞向第一峰之顶,时人深信是仙人指引,遂将佑圣观迁至第一峰之上。经过数年扩建修善,遂建成上下二进,气势恢宏的庙宇,成为江南著名道观。其壮观景象在明代著名学者、诗人杨瑛的《第一峰》中可见一斑:
孤峰飘缈倚长空,远近山河入望中。
石井照残千里月,松根吹老四边风。
当头楼阁闻天语,绕足烟云护梵宫。
到日正逢秋气爽,洞庭一点万山东。
二、宣鉴悟禅机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
宣鉴,俗姓周,简州(今四川简阳县)人。生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卒于唐懿宗成通六年(865),终年八十四岁。
宣鉴生性高傲自负,他20岁出家,习北禅精研律藏,对性相诸经,颇有研究,经常向僧人们宣讲《金刚经》,时人送他雅号“周金刚”。他曾很有心得地说:“一毛吞海,海性无亏。纤芥投锋,锋利不动。学与无学唯我知焉。”宣鉴听说沅澧一带也以金刚经为教本,而且法席兴盛,信众如云,他很不服气,于是他挑着一担经书,到沅澧要会一会“南方魔子”。
一日宣鉴行至澧州郡南太浮山下遇到一位卖饼的老妈妈,当时,宣鉴饥饿便放下担子要买老妈妈的饼“点心”。那老妈妈指着担子问:“你挑的些什么书?”宣鉴回道:“金刚经”。老妈妈说:“我有一个问题请教,你如果答得出来,我就施予你点心。如果回答不出来,你就挑着担子走吧。”老妈妈接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知道上座您要点哪个心?”宣鉴一听惊呆了,心想:原想我念经了得,谁知这山野之下,一个极其寻常的村妇竟如此熟悉《金刚经》,并提出了一个让众多高僧难以说清楚的问题。他懒得与这位妇人饶舌,不买“点心”于是将一担《青龙疏抄》挑到一小寺,堆在法堂前烧掉并说:“穷诸玄辩,若一毫置於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意为:“把所有的玄理都弄通了,也只不过像一根毫毛置于在太虚世界那么渺小;把所有的微妙都穷尽了,也只是像一滴水汇入浩瀚的大海那样微小。不在心里下功夫,光靠念经是无济于事的。”从此,他在德山孤峰顶盘草结庵,静心悟佛,并经常到澧州的太浮山、药山讲法传经,以后成为全国很有影响的高僧。
(一)宣鉴避难太浮山及其太浮山佛教的兴盛
唐武宗会昌五年(835),佛教遭受了灭顶之灾。据《资治通鉴》载,唐武宗深恶僧尼,排斥佛教,重扶道教,他下令除长安、洛阳各留二寺,其他各节度使、观察使沿所及所属同、华、商、汝州等各留一寺外,其余寺庵全部撤毁;寺分三等,上等可留20人,中等留10人,下等留5人,其余僧人全部还俗。佛教史上称“会昌法难”。会昌法难,沅澧地区的寺院在劫难逃,为免遭劫难宣鉴便跑到时下受朝廷保护的道教重地太浮山避难。太浮山佑圣观道长热情接待他,并将他藏在浮邱子修行得道的仙人洞之内居住。谁知这一住便是15年之久。这15年,对宣鉴来说,可谓受益匪浅,他终日修炼禅机,每日禅悟宗风,终于得到佛教真谛,为日后在德山“古禅寺院”成为一代宗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宣宗继位后,恢复寺庵,佛教得以兴盛。朗州刺史薛庭望重修德山精舍,后更名古德禅院。寺院建起后请高僧住持成了问题,薛太守经多方打听,宣鉴为当时著名高僧,于是亲自到太浮山将其接到德山当住持。宣鉴在德山古德禅院创造了“德山棒”,这一非常独特的宗门接机方式,影响巨大,各地来德山参禅者络绎不绝,院内常有僧众五百余人。德山禅院成了当时著名的名刹,全国著名的佛教圣地。时人称他为德山宣鉴。
德山宣鉴在德山弘扬佛教的同时,不忘太浮山15年的养育禅悟之恩,遂将太浮山和德山结为友好佛山。不仅亲自到太浮山讲佛传经,还派得道门生到太浮山住持寺庵。在他的重视和影响下,自唐大中初年起太浮山先后建起了浮山寺、广乐寺、二水寺、观音寺、雁塔寺和百子庵、上会庵、华岩庵、解元庵、南金庵、云芝庵、白云庵、黄华庵,其中云芝庵、白云庵为太浮山二十四景之一。明代著名学者、诗人杨瑛有诗为证:
云芝庵
老僧茅屋似山家,半种春蔬半种花。
选径手栽千树柏,开帘人看一溪霞。
芝生石涧云常满,鹿卧疏林草不遮。
最是客来能作供,风中新笋雨中茶。
白云庵
白云庵里白云封,窬涧穿林凡几重。
雨暗鬼吹深夜火,月明僧打五更钟。
篱间止水疑龙卧,榻下晴泥半虎踪。
听得晚来清课好,经声满耳露华农。
三、多种元素交融 宗教文化久盛不衰
“石韫玉而山辉,水含珠而川媚。”太浮山因佛道文化底蕴深厚,而美名远播,加之传说掌故、地名纪闻在历史长河中所演绎出的文化精髓,使得太浮山更是多了几份神奇。太浮山地处“洞庭万山一点东”的有利位置,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先贤名家登山访古探幽之地。名家先贤们登临造访,传说掌故的神奇演绎,又给太浮山凭添多种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和宗教文化互为渗透,相得益彰,使得太浮山宗教文化久盛不衰。
(一)兵家遗踪
汉建武23年(公元47年)10月,武陵武溪(今临澧太浮山西南)渠帅、相单程兴兵作乱,汉帝派刘尚征讨,败北而亡。公元49年春,伏波将军马援62岁请战,马援领兵5万余人,分三路进军,他亲率中路大军经澧水停弦渡进入太浮山,以太浮山为大本营驻扎数年,经常在铁瓦庙召开军事会议。后人在铁瓦庙内塑伏波将军像,供游人拜祭。
公元1645年,李自成兵败湘北澧州一带后以太浮山为屏障与清兵抗衡周旋数月。为了重振士气,李自成在太浮山东路山腰一平坦处,召开大会,对仅存的几千名士兵中数十名战功卓著者,予以封官拜将,以挽救残局。数月后,终因势单力薄,被吴三桂率领的清兵彻底击败。李自成在夹山出家为僧后,为感恩太浮山,曾出重金修缮太浮山大庙。后人将李自成封官拜将的地方称为“封官台”。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举旗反清,他率兵10万从云南出发,于1674年占领湖南长沙、衡州、岳州、沅州。这年秋季,他亲率大军进驻澧州,因太浮山是他和李自成争战多日的老战场,遂以太浮山为大本营,并在山腰建起兵工厂,打造兵器,以备向北推进。同时铸造“利用通宝”钱币,在占领区发放,活跃经济。1675年,吴三桂据守太浮山,以一万之兵与平叛的二万清兵大战于太浮山北麓山岭,遂获大胜。民国初年,吴三桂的后人将此处称为“得胜岗”,并建庙祭祀。
吴三桂败逃后,其孙子吴万邦以太浮山为根据地与清兵游击。康熙十七年(1678)清兵又自澧州进剿太浮山,吴万邦败退到太浮山韩家湾时,一条大蟒蛇横在路上,他从蟒身上翻过去后躲在一古树空心洞内,那蟒蛇昂头吐雾挡住清兵,清兵追之不及返回。吴万邦获救后赶不上往慈利撤退的队伍,便隐姓埋名改姓佘(与蛇同音)。清代末年修谱为《佘吴氏族谱》。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太浮山是贺龙、袁任远领导的红军和湘西红军游击大队的根据地。中日常德会战,太浮山是外围战场,至今战壕遍布全山。解放战争时期太浮山是临澧第八突击大队的根据地,为争取湖南和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传说掌故
公元前206—202年间,刘邦率领大将纪信、陈平在太浮山脚之道水中游垒起将军山,并在营驻山、担粮山筑起工事,迎战楚军。楚、汉大军鏖战多日,项羽带兵夜循,往太浮山方向败退。行至太浮山又遇刘邦大军伏击,项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于是折转安徽灵壁。后人将刘邦在太浮山插翎的山头叫“插翎岗”。为了纪念刘邦大捷,在太浮山修建“汉王庙”,驻兵的地方叫“汉王岗”,放马的地方叫“过马滩”,饮马的堰塘叫“饮马池”,点将的地方叫“点将台”。
元朝末年,烽烟四起。陈友谅与朱元璋争天下,史载在鄱阳湖决战中,陈友谅被乱箭射死。其则不实,陈友谅带领四个儿子从潘阳湖逃至太浮山,朱元璋带兵追赶,行至太浮山南几十里长的一峡谷,见这峡谷两侧削壁尖耸,古树参天,且入口处仅十余米宽,心想:天助我也,此处就是你陈友谅的葬身之地。朱元璋正要擂鼓进攻,只听几声石破天惊的巨响,几条火龙向山岩喷射,霎时,天空乌云翻滚,瓢泼大雨裹着黑沙狂卷整个山谷之中,连续三天三夜黑雨让人难以睁眼,山谷内一片漆黑,不能进军。朱元璋喝令三军不要慌乱之际,突然天空中出现七颗星星,凭着星星余辉发现一座小桥,朱元璋率部沿小桥向外撤回。撤出峡谷口后,朱元璋率军跪地遥望七星拜谢神灵保佑,遂钦赐小桥为“望星桥”。诅咒这飞洒黑沙的峡谷叫“黑沙溪”。
陈友谅得黑沙救命,率部入住太浮山玉皇庙内,面对庙内菩萨诸佛,他悟出即便夺得江山,博得帝王尊号,也只能昙花一现而已。于是令人将武器、军旗堆放在万松岭下一峡谷中烧毁,并将此峡谷命名为“军器峪”。从此,陈友谅一家改姓刘,在黑沙溪居住。在太浮山黑沙溪一带陈刘不通婚的习俗沿袭至今。
明朝末年,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军,经西南征战,攻占了四川成都,建立起大西政权。清兵入川平灭大西政权,张献忠遂入湘西北,以太浮山为据点抗击清兵。在太浮山的南麓凤皇岭,张献忠联合各地抗清人士,与清兵血战数日,因寡不敌众,以失败告终。为了报复抗清民众,清兵将成千上万的军民驱赶到凤皇岭下一条溪沟里实行大屠杀,山沟里血流成河,惨不忍睹。后来老百姓把这条山沟称为“死人沟”。
1853年,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赖汉英,率领大军从南京出发,直抵安庆、湖口、黄州,然后往西北到隋州,再往西到宜昌,后往正南占领军事重地太浮山。在太浮山的金鸡凸一带安营扎寨。赖汉英以太浮山南麓山脊长木岭为制高点,与清兵进行殊死拼战,杀死清兵无数,取得了胜利,同时控制了湘鄂边界地区,使太平天国政权得到巩固。1864年,清朝政府派重兵至太浮山围剿赖汉英,赖汉英战死,清朝政府重新掌控了太浮山。因为当时太平军剪掉辫子,长发披肩,清廷称之为“长毛子”。从此这条山岭又叫“长毛岭”。
另外,还有乾隆与沈见龙、仙人洞的臼凹、牯牛岩的传说、乌龟岩的传说、飞来石的传说、秦始皇赶山的传说等传说故事,大都打上宗教文化的烙印而千古流传。
(三)骚人泼墨
宋玉,是继屈原以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自古“屈宋”并称,汉刘勰说:“屈宋逸步,莫之能追。”他不仅精于《楚辞》创作,还创立赋体文学,是中国文学先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七个第一的伟大成就。他是楚襄王和楚考烈王的文学侍从、楚大夫。因师其屈原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经常谏其楚王,而触犯龙颜于公元前255年被放逐到他的云梦赐地(今临澧县望城乡宋玉城)。宋玉城,在太浮山东北方十公里处。在体察自然界山河竟流、山川俯仰变化、注重生存智慧的古代,宋玉城选择三面环水,面向西南,门衔太浮山的意蕴是诚望“太浮山来脉”。宋玉在宋玉城经常泛舟道水,经佘市桥上太浮山。据考证,他的大部分著作均在云阳之台即太浮山第一峰完成。
自宋玉之后,唐代著名诗人李群玉经常游览太浮山,留下不少诗篇,其中《升仙操》就是对太浮山浮邱子的极好咏赞。此外还有唐刘禹锡、宋黄庭坚等诗坛大家登山吟唱。
明清以来文人墨客登山题咏者有数千人,其中留下墨宝的100余人。笔者仅选7人述其一斑。
明刘堂,安徽人,慕名来太浮山访古探幽后写下25首咏赞诗篇,兹录一首以飨读者:
仙炼浮邱
传道招提客,丹沙访葛洪。
经心石镜月,到面雪山风。
采药仙人去,山川矢始终。
明代著名学者杨瑛多次登太浮山,写下诗词65首,其中咏赞太浮山24景,每景一首,最为著名。慈录《初登太浮山》:
十载浮山下,于今始一登。
借庐寻地主,结榻问山僧。
落叶深难扫,疏云冻欲凝。
下方烟火绝,军马想频仍。
明澧州举人刘坚登山题咏留下《登太浮山》:
仙人洞口树苍苍,野鹿衔花事渺茫。
惟见药臼常积月,不见峰上舞衣裳。
炼得丹成函关去,直与山河同朝夕。
游人寻得好碧桃,观音岩上风习习。
紫竹梢头偏集凤,白龙井边更惊风。
几度芳草经摇落,雾洗长空日正红。
清顺治年间湖北黄陂训导张居中,游览太浮山后赋诗200余首,遂刊梓《浮邱诗集》。
汤海秋,益阳人,清道光三年进士,户部郎中。一生诗作三千余首,登游太浮山后,为浮邱子德高操守所感动,积数年之功纪其自上古至浮邱公飞升之时事,为浮邱子立传,取名《浮邱子》。《浮邱子》12卷洋洋40万字,由何绍基题写书名。
清咸丰年间起先后又有蒋世恩、黄昌泰、郑炯、刘必大、李树谷等数十位朝廷官员和骚人登山游览,留下多篇诗作,兹录二首如下:
其一:安福知县南济汉《登太浮山》:
山僧迓我到山隅,杖借红藤强自扶。
风起危崖乍飘忽,雨生层嶂只须臾。
星罗井甸连三郡,蚁聚林峦绘一图。
更向白云凝处望,朗江奔射洞庭湖。
其二:工部主事黄道让《登太浮山第一峰》:
振衣绝顶访浮邱,如此峰峦肯卧游。
日出寺先千户晓,月低影压万山秋。
更无飞鸟能藏背,时有浮云让出头。
远眺须于高处立,道源一线自天流。
结 语
山川景物美不胜收,宗教文化遗存无穷。如今太浮山寺、庙、观、庵遗址,向人民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同时,也绽放着积淀的光亮。为了把这束光亮还原龙膏重焰,临澧县委、县政府早在十年前就将其纳入建设规划,拟恢复重建佛道诸寺庙,但由于经费拮据,至今举步维艰。现在,尽管那漫山残碑断碣,读之堕泪;荒墟败址,过而生哀。但是,每天来自四面八方的数百名信众,还是一步三叩首登上太浮山,来到寺庙遗址,献上虔诚的心。同时,祈求天佑福地,诚望有识之士前来太浮山恢复宗教寺庙,光大宗教文化,福祉广大人民。
目前,市委、市政府已将太浮山纳入全市旅游开发重点项目,相信经过几年建设将恢复其江南宗教文化名山的历史地位,打造成湘西北集宗教文化和农家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经典旅游品牌。
主要参考文献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
《舆地纪胜》宋?王象之
《列仙传》宋编纂本
《五灯会元》宋编纂本
《常德府志》明嘉靖年间纂本
《浮邱子》清道光编纂本
《澧州志》清道光纂本
《安福县志》清道光纂本
《湖南通志》清光绪纂本
《李群玉诗选》羊春秋主编
《宋玉集》吴广平著
《芷兰春秋》应国斌著
史新林,中共党员,副研究员,现为湖南省屈原学会理事、临澧县宋玉学会副会长、政协临澧县委员。主编多部图书和专刊,发表过多篇业务研讨文章。
(临澧党史办供稿 常德史志网发布)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