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智慧的人生之歌——短期出家体悟心得
谱写智慧的人生之歌——短期出家体悟心得
作者:葛咏先
喧嚣的现代都市,犹如一台高速运转的搅拌机,一切置身其中的芸芸众生,和这沸腾的商海波涛、行行色色的物流、资讯、价值观搅拌成一团无从分辨的混凝土。人心的浮躁,现实的矛盾、人生的困惑,让我们每一个现代都市人感到疲惫与困顿。渴望获得一次心灵的洗刷与休息,几乎成为梦寐难求的奢侈。一次殊胜的机缘,让我们以短期出家人的身份走进了寺院、走进了禅堂,走到了佛的身边。
每日的早课、晚课、听经闻法,打坐过堂成为了每天的必修课,每日的暮鼓晨钟、钟声梵音代替了往昔都市的靡靡之音。真的要感谢这次殊胜的因缘,让佛法和我们做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短短一星期的学修,让我们往昔头脑中的佛学知识碎片作了一次拼接。佛,越来越像一尊鲜活的躯体,一步一步的慢慢地朝我们的心间走来。
1、佛法不只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对众生的教化。
千百年来,国人对佛的顶礼膜拜大多源于对升官发财,婚姻子嗣等物质化、世俗化的祈求。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偏废和误区。佛教与其说是一种宗教,到不如说是关于宇宙与人生真相的教育。佛普度众生的终极目的,并非简单为众生排忧解难,而是亲近众生树立正知正觉,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通过修持而最终悟道成佛,这种观点的建立,是远远超过我们现代科学与文明,尤其是远远超越传统科学中三维空间和唯物论的认知。换句话说,佛教是站在一个超越我们人类现有思维能力和时空概念的更加久远更加广阔的时空去看待万事万物的伟大。佛教中的各种礼仪与戒律古往今来都有着现实的意义,佛门弟子衣食住行、坐卧行走、言谈举止、无不存在着系统的规范和戒律。在各种人文价值观,鱼龙混杂的当下社会,佛门的这些礼仪规范和戒律,更是有一种力挽狂澜的导向性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某些优秀的价值观在佛门中得到很好的发挥和传承。尤其可贵的是;佛家戒律中类似于素食观,这样的戒律几乎可以说是为人类的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意识在两千年前就先知先觉了。佛倡导不杀生的众生平等观念与现代社会倡导的人文关怀精神同样惊人的一致。
2、佛法唯心造,佛法即心法,是佛法认知的核心。
学习佛法,修持佛法不应是拘泥于烧香、拜佛、诵经等形式来学习,佛法要旨是要众生放下执着,修心修德。树立品等心,利他心。诸恶不作,众善奉行。树立智慧人生,明白人生。学佛法的过程,并非一个游离于工作,生活之外的过程,正确的生活态度与方法本身就是对佛法最好的修持。所谓人间佛法,亦是对佛法源于人间、服务人间的准确概述。因此,在工作中学修,在生活中学修,才是全面的修持。让自己的心灵在每一次起心动念之间,按佛法的心性作一次检验。
至于佛成佛果,更不必期待往生之后的来世,众生皆有佛性,一念当下成佛。当我们今生今世的一切学修皆能达到佛的境界,我们当下即已成佛,生命的终结仅仅意味着灵魂从六道的人道间向佛转移,把握当下,实在是学佛法的灵魂时机,让我们珍惜人生的每一寸光阴,珍惜人生的每一次因缘,真诚、清静、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成佛。
最后恭祝礼佛禅寺弘法道场早日落成,
恭祝日照大和尚朝山壮举早日实现,
恭祝各位法师、同修修学精进,早成正果。
阿弥陀佛!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