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简论儒、释、道的人生价值观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5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树卿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简论儒、释、道的人生价值观

  来源: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网

  作者:张树卿

  凡理智健全的人,无不追求在社会关系总和中实现其人生价值。所谓人生价值,指的是个人的某一方面才能与作用得到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承认与认可,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个人也因此赢得了相应的社会经济利益和政治待遇。尽管人们追求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是多种多样的,为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努力程度和方式方法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这就是每个人追求其人生价值的实现,无不是以其信仰为导航,以其实践为手段,以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程度为其实现的尺度,以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其衡量标准。般地说,主观与客观相一致,认识与实践相统一,就能实现其人生价值。否则,主观与客观相分裂,认识与实践相脱离,就无法实现人生价值。

  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一种思想、文化或信仰之所以具有较强大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它所提供的人生价值观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需要,是否具有较为广泛的接受群体,是否具有直接或间接的现实社会指导作用与意义。由此可见,儒家作为学问家,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佛教、道教作为宗教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均有其各自的人生价值观,有其各自的接受群体。认真分析并总结儒、释、道三家的人生价值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不仅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而且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具有现实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一, 儒、释、道的人生价值观

  儒家的人生价值观

  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自西汉董仲舒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之后,儒家文化随取得了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文化地位。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支柱。儒家文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崇高的社会地位,除了它适应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与精神需要而外,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儒家的人生价值观具有普遍的现实人生指导意义。概括起来说,儒家的人生价值观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儒家主张积极入世,积极人生,作为人生。在儒家看来,作为生存在世上的个体的人,人人都有人生存在的价值,而人生价值的实现,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才能逐步得以实现。一切脱离社会,脱离实践,脱离群众的想法和做法,人生价值就无从谈起。一个人活着有没有价值,绝不是个人对自己怎么看,怎么评价的问题,而是必须得到社会的承认与认可。就是说人生价值不是自封的,而是必须得到社会公认才行。故此,儒家主张积极入世,投身实践,合于人群,有所作为。第二,儒家的人生价值取向,是建立在整体主义基础之上的。即依据个体家庭服从国家大家庭,个人服从国家、民族、社会之需要。并作为判断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大是小的最高标准。换句话来说,凡是个人的所作所为符合国家、民族、社会的需要,就是有价值。否则,不但没有什么价值,甚至会成为国家、民族、社会的罪人。第三,儒家认为社会提供了每一个人,不但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也有其实现自身价值的可能与条件。一个人一生尽作好事,不做一件坏事是困难的,一个人一生尽做坏事,不做一件好事

  更困难。人各有其长处和短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个人能否实现其人生价值,首先取决于个人思想道德水准的高下,即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其次,取决于个人所具有的报效国家、民族、社会能力的高下。光有报效国家、民族、社会的良好愿望,而没有实际本领,再好的想法也只不过是一种泡影。虽然具有较强的能力,但是心术不正,也只能被社会所冷落。人生价值的实现,就个体条件来说,就是德才兼备。舍此很难有所作为。第四,儒家认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正确的途径就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用现代的话说,即是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一个人只有立足本职岗位,忠于职守,扎实工作,在工作中创新,在创新中进取。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建树,逐渐实现人生价值。那种对工作见异思迁,鄙薄技术,站这山望那山高,心猿意马,二心不定之人,是很难在工作岗位上作出什么成绩的。第五,儒家主张作为人生。认为人活一口气,佛是一祝香。“雁过留声,人死留名”。人生在世应当有所作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君子自强不息”2。必须能吃得苦中苦,经得住各种失败与挫折的考验。正如孟子所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饥其体肤,空乏其身,……3”。无数历史事实说明,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是在困境或逆境的条件下作出来的。生活条件过于安逸,上进之心就会被其所磨损而无所作为。正是“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佛教的人生价值观

  佛教主张出世,逃避社会现实。故其人生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第一,主张清静人生,忘我人生,涅槃寂静。一般来说凡是出家剃度之佛门弟子,几乎都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其人生理想几经碰壁或遭受种种挫折打击而失意的人群。在他们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的同时,也对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失去了信心。既不想就此了却性命,又没有勇气与社会抗争,为了逃避他(她)所厌恶的尘世,才选择了空门——出家。以求得过上跳出五行外,不在烦恼中的宁静生活。正所谓出家就没有家,有家就不出家。故我国佛教从晋代开始,经释道安的倡导,出家之人一律废除世俗姓氏,改为姓释,称为“释迦子”即佛门弟子出家人自称“空门子”。第二,佛教人生价值观的取向,是一心向佛,一心事佛,修炼成佛。“佛”是梵文buddha(佛陀)音译的简称,也做“佛屠”、“浮图”、“没驮”、“勃驮”等,意译“觉者”。佛经说凡是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皆名为佛。可见,“佛”是佛教的最高果位。出家之人为追求成佛而活着,诸善奉行,诸恶勿做。利己利他,人我兼顾。旨在修炼成佛。第三,佛教认为实现人生价值观的主要途径是,格守戒律,坚持“八正道”。戒律又有五戒、八戒、十戒之分。戒律就是佛教界内的法律。八正道具体内容是,正信、正觉、正听、正见、正思维、正精

  进等。从而逃出生死轮回,进入不生不死,只有快乐没有痛苦的极乐世界——西方净土。

  道教的人生价值观

  道教人生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第一,主张逃避现实社会,不与政府合作。置身世外,静观人生百态。道教认为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贫富悬殊、极不平等的污浊世界。与其在“富者田连仟陌,穷者无立锥之地”的社会遭受剥削和压迫,倒不如摆脱它的控制,逍遥自在。第二,道教的人生价值取向,是主张以“道”为本,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在道教看来,包括人在内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不遵其“道”而行。“道”就是规律,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无所不在。正如人有生、老、病、死;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季一样。顺道者得道,足以达到无为而治之效果。违道者矢道,只能收到事与愿违的效果。如秦王朝,想千世万世的传下去,结果二世而亡。像秦始皇、汉武帝等许多帝王追求长寿,结果不竟天年。第三,首贵肉体健康,追求长生不老。道家认为人生在世,只有身体是自己的,其它一切均为身外之物。在一切财富当中,只有自己的身体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只有肉体健康,才能精神快乐。而肉体痛苦,必然是精神痛苦。人活在世上,每一天都过得都快快乐乐,就是最大的幸福。故积极通过武术、气功锻炼身体,积极探寻并研制长生不老之药,追求成为现世“活神仙”。第四,主张积德行善,造福人群。把积德行善纳入功过之范畴——并明确规定了功过格的具体内容,用以劝人诸恶莫作,诸善奉行。其用神灵掌奖惩与功过大小与寿命相联系的办法,不仅为道家所独有,而且更具有威慑力。功大可以增加寿命,恶大可以减少寿命。其善行主要有修桥补路方便群众,植树造林绿化大地、保护自然生灵、维护生态平衡、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内容。其恶行主要有损人利己,自私自利、暴殄天物,残害生灵、灭绝人性、不孝敬父母、不尊敬师长等内容。

  二, 儒、释、道人生价值观比较

  相同点与不同点:

  第一, 儒、释、道三家都肯定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是最高的。但是,得出这种结论的认识切入点和参照物却存在明显的差别。儒家主要是从人与其它“物”,尤其是与一般动物的比较来肯定人宇宙间的优越地位,在天地间存在的意义。强调人不能与动物同群,孔子就说过“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4”

  孟子强调人之性与动物之性不同。区别在于“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5。儒学大师董仲舒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人,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6。用邵雍的话说,一个人的价值等于一兆亿物的价值。可见,人是天地间最为卓越的。

  佛家主要是从人可以通过教化而觉悟的角度,来肯定人在宇宙间的地位及其生命的可贵。佛家认为“人生难得”7。原因就在于人“……此有八义,一聪明故,二为胜故,三意微细故,四正觉故,五智慧增上故,六能别虚实故,七圣道正器故,八聪慧业所生故”8。有的佛典还认为人道胜于天道,如《大毘婆沙论》说:“能寂静意故名人;以五趣中能寂静意无如人者。故契经说,人有三事胜于诸天:一勇猛,二忆念,三梵行9。总之,佛家认为人的地位在一般动物之上,在“凡夫众生”之中排在第二位,即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在天之下,在不少方面又高于天。

  道家主要是从人与动物比较的角度出发,来肯定人在宇宙间的崇高地位。认为人在天地间,“万物之中,人最为贵”10。人之所以最为贵,原因就在于人有智慧,通过教化可以发挥出巨大的潜在能量。人尽管身体的某一器官远不如动物,但是人凭借其智慧的头脑和发明创造,足以祢补其自身的不足而成为宇宙的主宰。

  由此可见,儒家和道家关于人在宇宙间的地位是最高的看法是一致的,也是最为实际的。对佛家把人与畜生等同归于“众生”

  之列,以及人在六道中轮回的说法,予以批驳。指出“……人非天地不生,天地非人不灵。……安得与夫飞沈蠸蠕并为众生哉?……至于生必有死,形毙神散,犹春荣秋落,四时代换,奚有于更受形哉?11”。并且也排除了佛教中把佛高于人的虚构成分。

  第二,儒、释、道三家对人在社会中的价值问题存在差别

  儒家主要从群体观念和等级观念出发,认为社会是人群组合的集合体,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分子。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生存、发展,个人离开社会其作为等于零。故强调群体高于个体,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群体内部存在着不同的等级,每个人只有格守自己的分位,才能维系群体的稳定和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做为社会之人,儒家肯定个体人具有独立意志和人格,肯定个体人的固有价值。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2。孟子从人性善理念出发,认为:“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13”。“人人有贵己者”,是指“良贵”,即人自有的性善的价值。

  佛家从众生平等观念出发,强调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分种族,不分出身,不分贫富,不分职业。在加入僧团,生死轮回,修炼成佛等方面,人与人的机会和条件都是平等的。

  道家从“道法自然14”观念从发,强调人与人在政治上应该是平等的,在经济上应该是平均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理应远离这个不平等的社会。人各有志,没有必要扭曲自己去适应社会。天外有天,自有逍遥之处。

  由此可见,儒家对群体观念和人的自我价值的肯定是可取的。

  其宣扬的等级观念是不可取的。佛家反对在现实人群中区分等级是其合理之处,其主张的众生平等主要是宗教意义上的平等,从根本上又无助于改变社会不平等的现实。其追求彼岸世界,来世幸福的引导,具有明显的欺骗性和脱离实际的不现实性。

  第三,儒、释、道三家在人的生命问题上存在差别

  儒家重视人的生命,主张“保生命”,“君子不立危墙之下”15。在生命价值与道德价值问题上,儒家认为道德价值最为重要。孔子说:“杀身成仁16”,孟子说:“舍身取义”17。宋明理学家有“饿死事小,矢节事大”18。表现出强调道德价值,忽视生命价值的倾向。佛家认为人是没有实体的,是空的,即“人无我(人空)”。说的是人没有恒常自在的主体——我(主宰、灵魂)。这种“人无我”之说,在反对婆罗门教宇宙有主宰,灵魂不灭说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舍此只能导致否定人生价值,视人体为“臭皮囊”是污秽之物,不值得珍视。在佛家看来,人只有在修持佛法的意义上才被重视。

  道家认为人的生命可贵,主张珍惜生命。珍惜生命的前提条件,就是顺其自然,与世不争,“不敢为天下先19”。如果一定要争,也必须在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当争则争,不当争的决不争。道家不争思想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第四,儒、释、道三家对人生苦乐感受问题上的差别

  儒家认为人活着就有快乐,就是幸福。主张“自乐其乐”,“乐知天命”。孔子就持乐观主义的生活态度,他说:“仁者不忧”,“发奋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20。他赞赏颜回清贫乐道之举,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21。孟子主张“与民同乐”,并说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在,

  兄弟无敌,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2”儒家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可取的。

  佛家认为人生皆苦,苦海无边。苦有八种,即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盛。苦的原因在于,宇宙间“诸行无常”,一切一切都在无常变化之中。正如《杂阿含经》所指出的:“危脆败坏,是名世间”。“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渴瞋 色怨仇,皆因有身。身者众苦之本,祸患之源”23。所以,人生没有快乐幸福可言。只有皈依信佛,才可解脱苦难。佛家人生皆苦之说,是十分片面的,也是有害的。

  道家认为人生苦乐参半,苦中有乐,乐中有苦。主张人不但要活着,而且要好好地活着,活出个人样,最好活成为世上最受人羡慕的活神仙。道家这种苦乐参半之说,充满了唯物辩证法思想。其追求成为活神仙思想,不但透露出人类追求长寿的普遍良好愿望,也具有很不实际的空想成分。

  第五,儒、释、道三家在人生理想问题上的差别

  儒、释、道三家均有其各自人生理想。但由于各自的价值取向不同,故三家

  的人生理想存在明显的差别。儒家最高的人生理想是成为“圣人”,其次是“仁人”。所谓“圣人”是具有高尚道德并“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者,所谓“仁人”就是能爱人者。儒家认为实现人生理想价值的标准就是“立德”,即做到道德高尚,人格不朽;“立功”,即事业有成,英名不朽;“立言”,即千古文章,学说不朽。无数历史事实证明,儒家的三不朽说,是以道德修养和事业成就来衡量人的价值,充满了现实,务实和求实精神,具有强大的思想生命力和历史进步意义。

  佛家从人生皆苦的价值判断出发,认为人生最高理想就是修炼成佛,进入涅槃境界。从此灭除烦恼痛苦,超越生死轮回,常乐我静。为达到此境界,佛家先后提出“八正道”,“七科三十七道品”,“四摄”,“六度”等修持途径和办法。至于能否修炼成佛,关键取决于修炼者心性的觉悟程度。由此可见,佛家追求的人生最高理想,是达到彼岸世界。具有明显的不现实性,欺骗性和虚伪性。

  道家的人生最高理想,是追求长生不老,最好是成为现世活神仙。故主张积极锻炼身体,研制并利用药物以收延年益寿之功效。由此可见,道家追求长寿思想及其为此所进行的不懈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其追求成为现世活神仙的思想,不仅是很不现实的,而且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第六,儒、释、道三家对生死问题上的差别

  儒、释、道三家均不否认人生存在生死问题。但各家对生死问题的看法却存在差别。儒家认为生死乃自然现象,有生就有死。对生死问题持乐观和冷静的态度。儒家在生死问题上,主张重生轻死,达观生死。即生则乐生,死则安死。孔子就说过:“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24。由此可见,儒家的生死观是现实的。

  佛家轻生重死,极为关心人死后的命运。重视人生在世的一切努力、修练,是为了人死之后的解脱。认为“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宣扬因果报应,轮回转世。

  道家在生死问题上,主张顺其自然。即生也自然,死也自然。生者春之萌芽,死者秋之零落。乃自然规律使然,根本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总之,通过儒、释、道三家人生价值观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儒家主张入世,其人生价值观最为现实也最为实际,由此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尽管佛家和道家主张出世,但它们又不能真正断绝人间烟火,所以必然与它们所要逃避的哪个社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佛、道两家一个注重修心,追求成佛;一个注重修身,追求成为活神仙;脱离社会脱离实际。但是佛、道两家并不构成对儒家的否定,反而成为一种极好的补充,三家共同构成了整体主义文化的主流。即以儒学为主干,以佛、道教为其两个分支的中国传统文化。

  注释:

  1,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册,第197页。

  2, 4,12,15,《周易.乾》,〈〈论语.微子〉〉,〈〈论语.子罕〉〉,〈〈论语〉〉,

  16,20,21,24,〈〈论语.卫灵公〉〉,〈〈论语.述而〉〉,〈〈论语.雍也〉〉〈〈论语.先进〉〉。

  3, 17,22,《孟子. 告子章句下》,〈〈孟子.告子章句上〉〉,〈〈孟子.尽心上〉〉。

  5,荀子〈〈荀子.王制〉〉。

  6,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

  7,转见〈〈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第116页。

  8,〈〈立世阿毘坛论〉〉。

  9,〈〈法苑珠林〉〉卷5。

  10,〈〈太上灵宝升玄内教经.中和品〉〉。

  11,〈〈达生论〉〉。

  13,孟子〈〈孟子.告子上〉〉。

  14,〈〈老子.二十五章〉〉。

  18,〈〈理学大师语〉〉。?

  19,〈〈道德经〉〉。

  23,〈〈法句经〉〉。

  作者: 张树卿、男、教授 。

  工作单位:吉林省四平市四平师范学院历史系。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