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慈善:世界的“宗教”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慈善家   作者:王立伟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纵观世界三大宗教,尽管教法不同,修持方式迥异,但却有着共通的精神,那便是慈善。

从东方到西方,佛陀的慈悲,令多少人顶礼膜拜、香火绵绵。

从西方到东方,耶稣的博爱,又令多少人虔诚祷告、如醉如痴。
十亿穆斯林,秉承穆罕默德的生活准则,追寻着真理的脚步。
和谐、仁爱、慈悲、善良,早已成为全世界人类的共同理想与追求。
无论你是削发出家或登堂受洗;无论你是秉权为官还是一介草民;无论你的肤色、眼睛如何的不同;也无论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只要你同属一片天空,只要你是天地间立着的人,就不能不知道已经化作你灵魂、支配你言行的、属于世界的.宗教——慈善与爱心。

伊斯兰教——

“我们只为爱戴安拉而赈济你们,我们不望你们的报酬和称谢。”——古兰经76
一提起伊斯兰教,而今的非教徒们或许首先想到的是阿拉伯半岛似乎永无停歇的仇杀,世贸大厦在飞机的撞击下轰然倒塌,以及伊拉克十七岁花季女孩在乱石下血肉模糊的面孔……,如果你将这些看成是穆斯林的全部,或许你错了。
伊斯兰教从创教至今,先后建立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王朝。1000多年来,这些帝国的曾经辉煌虽已成为历史,但伊斯兰却作为无数人的精神源泉,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和政治力量,乃至作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难道9亿2千多万穆斯林都错了吗?不,穆罕默德的智慧与我才是支撑伊斯兰绵绵不断发展的根基。
伊斯兰教信奉安拉。全体穆斯林的生活目标便是为喜爱安拉而救济贫民、孤儿、俘虏。“我们只为爱戴安拉而赈济你们,我们不望你们的报酬和称谢。”可见,这种人为人行善,把温暖送给穷人和弱者,但不计报酬,因为希望安拉的赞美而不要人的夸赞,期望安拉的爱悦而不图人的喜欢的行为,正是以穆罕默德的生活准则为榜样,取悦于真主安拉的重要方式之一。
伊斯兰教的创传人穆罕默德不但制定了包括宗教教规、民事、刑事、商事、军事等方面的法律制度;更确定了以止恶扬善为核心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社会道德准则。他一方面用严格的戒律指导着穆斯林的行为,同时也用智慧指引着人们的慈善之路。

在穆斯林中流传着圣知穆罕默德这样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名叫木沙的青年,远离家乡,四处流浪,但又游手好闲,大事做不成,小事又不愿做,每日讨些残汤剩饭糊口度日。一天,他来到一个院内长满鲜花的人家。还没等他敲门, 屋主人刚好走了出来,他来到木沙跟前,打量了他一番,笑着问:“年轻人,你有什么家业吗?”
木沙不好意思地说:“我哪里有什么家业。我只有一条能将就睡觉的毡子,一只用来喝水的碗,一根用来打水的麻绳。”主人笑呵呵地看着他又说:“噢,是这样。年轻人,去把你的这三样东西拿来吧。”
过了一阵工夫,木沙拿着那三样东西来了。主人和木沙一起到市场上将三样东西卖掉,然后买了一把斧子,一起回到了他家。他让自己贤良的妻子做了饭,叫年轻人吃得饱饱的,又给他包上了一些干粮。然后,在他腰中缠了一条长绳子,把斧子交给他,打发他上山去砍柴,并约定半个月后再来这里见面。
按照主人的指点,木沙到山里砍了许多柴禾,背到集市上去叫卖。每天如此,他不但吃饱了肚子,换了身新衣裳, 而且口袋里还有了积蓄。这时他才明白了主人的意思,他心里很感激,是他教会了自己应该怎样生活。
半个月过去了,木沙如约来到了主人家里。主人十分高兴的接待了他。两人寒暄了一阵,年轻人叙说了自己感激的心情,还说以后再不过游手好闲的日子了。

主人听了,意味深长的说:“与其乞讨度日,不如自食其力。”
授人以渔胜于授人以鱼正是慈善的真谛。穆罕默德(故事中的主人)正是用这种平凡而睿智的方式,将慈悲与仁爱深深地根植于每个穆斯林的心中。

基督教——富人原罪

“我实在告诉你们,富人进天国是难的。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富人进神的国还容易呢!”——马太福音19
公元一世纪的一个夜晚,玛利亚受圣灵的感应而在伯利恒产下一个婴儿。从他诞生的那一刻,来自耶路撒冷的东方先知便拜他为犹太人的王,是主耶和华的儿子。短短的几十年光阴中,他四处奔走,以其博爱宽宏之心感召着无数的人。在耶路撒冷,他最终被希律王钉死在十字架上,但他的训导乃至精神却深埋于全世界信徒的灵魂,代代流传。他,便是现今全球二十一亿基督徒的领袖——耶稣。
翻开《圣经》,我们看到最多出现的词语或许便是“罪”。按照基督教的教义,自亚当和夏娃偷吃了伊甸园的智慧果后,使得人类自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便缚上了罪恶,这便是原罪。要赎渎这与生俱来的罪恶,需随主的喜,追随耶稣基督的道路,洗净灵魂,最终走入天国,走入永生。什么样的人才能得到上帝的喜爱呢?谦卑、清静、慈悲、善良之心才是上帝所喜悦的心。基督教的原罪观念以及赎罪的方式,指导着无数人走上慈善的道路,尤其对于社会中少数的富人,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太福音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一个看似虔诚的年轻人来到耶酥面前说:“善良的老师,我该做甚么样的善事才能得到永生?”
耶稣对着纯真的质问感到高兴,于是用教诲的话告诉他:“你若想永生,就应该遵循诫命。”
“什么才是诫命呢?”年轻人又问。
耶稣说:“那便是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孝敬父母、爱他人如爱自己。”
年轻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回答:“这一切我从小就遵从了啊。”
耶稣用慈爱的眼神看着他,温柔地说:“你如果愿意作完全人,应该变卖你所有的财产,将它们分给需要的穷人, 这样你必得天国的财宝,然后,你跟从我。”
年轻人听后,犹豫了一下,便忧伤的离开了。原来,他的家中有着丰厚的财产。
耶稣叹道:“我实在告诉你们,富人进天国是难的。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富人进神的国还容易呢。”
这种富人原罪的观念极大地影响着基督教世界。特别在基督教早期,谴责、愤恨和否定整个世俗世界的财富、富人和人的情欲,对商业活动基督教会更是持极端否定的态度, 认为商人贱买贵卖,其罪恶甚至超过盗窃;商业贸易会助长人的贪婪而放弃对上帝的追随;“基督徒绝不应该做商人”。因此,在基督教的传统中,认为富人天生就是“罪恶之人”, 并以下地狱和“上帝”的震怒作为对罪恶之人的威慑。而富人要想进入天堂,唯一的途径就只能是将自己的全部财富都捐赠给穷人。
尽管后来随着资本统治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使得基督教关于富人原罪的观念与整个社会经济环境性发生激烈的冲突,迫使基督教教会不得不重新以上帝的名义解释商品经济。但整体上讲,基督教义中关于富人原罪的说法却早已深入基督徒的灵魂,潜存在于其文化血脉之中。
美国钢铁巨头安德鲁·卡耐基被公认为美国私人慈善事业的伟大奠基者之一,他于1889年发表的题为《财富的福音》一文已成为美国现代慈善事业的经典之作,而恰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基督教关于富人原罪的教义深深扎根于卡耐基的人生哲学之中。他写道:“过不了多久,那些遗留下巨额财富(而不在有生之年将之捐赠出去)的人们就会受到公众的唾弃。人死富有,死而蒙羞。”而另外一位美国现代私人慈善事业的奠基者石油巨子约翰·D·洛克菲勒,从小笃信基督教。尽管他发了财,但他生平多次公开宣称他对财富的厌恶。而且他一直践行着基督教义所倡导的最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并在去世前将其绝大多数财富捐赠出来。可以说,正是“富人生而有罪”的潜意识不停地提醒着那些信仰基督教的富豪们:要想进入天堂,先将你的财富捐赠出去才行。
在基督教国家美国,基督教义对公众慈善的影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性机构比较研究计划的统计数据,在美国各地和社会各阶层,人们捐出的善款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多得多。2001年,个人捐款的数额高达1610亿美元,来自遗赠、基金会和企业的捐款达到了2120亿美元。这个数字表明,捐款数额在过去10年里增长了50%。在除去宗教捐款之后,捐款数额也达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1%以上。这一切并不能体现社会制度的成功,但却是基督教精神衍射出的慈善文化的胜利。
正如美国著名经济时评人理查德·兰伯特在英国《泰晤士报》上的评论:“在美国,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聚敛财富。你可以拥有极多的财产。只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有所回馈,而且必须有人注意到你这样做,而且你必须这样做,否则你就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大人物。”

佛教:一肩担却古今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增一阿含经序品
将佛学归于宗教,事实上未免有些牵强。从宗教的定义来看,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有偶像的崇拜,而佛学却恰恰相反。它是无神论的,没有一个超出常人能力的偶像存在,一切众生均有佛性,抚去尘碍,佛心自显。有些学者将佛法归于哲学,但深究其义,却又大相径庭。哲学的观点是基于二元的认识,有能有所;而佛学则强调跳出二元的观念,寻求事物的本质,没有能所。
或许正如欧阳竟无先生所说:“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世所必须。”暂不去探讨佛学的真正归类,用《增一阿含经》序品的一句话来定义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可见,慈悲于众生,利他而放下我执,正是佛陀精神的所在。
在佛教典籍中,慈悲助人,护生救苦的思想与事例比比皆是。
从佛陀舍身救虎、割肉喂鹰;到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愿。从药师如来发十二大愿为众生除病消灾;到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不求度己先求度人。无不体现着佛教悲悯众生,布恩施惠的主张。
两千五百多年来,几十亿佛教徒或默默住持普施,或积极救世济苦,更以佛法义理救度众生饥渴的心灵。而传递慈悲与智慧,指导众生寻回本心中最纯净的善良,也正是现代慈善事业追求的终极目标。对于慈善,佛法中有坚实的理论依据: 一是佛教菩提心慈悲度世理念。《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拨一切众生苦。”慈悲即是拯救正在饱受困苦折磨的生灵,并使其生命充满永恒的快乐。佛教种种修持法门、乃至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圆融运用,都与慈悲理念密不可分,因而慈悲度世的精神是大乘佛教的中心,是一切菩萨道的基础。
二是佛教利他情怀的布施精神。布施为佛教徒实践佛法的四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首, 是由凡入圣,到达涅彼岸的必经之路。布施主要分为三种, 一为财布施,即捐赠财物以帮助所需要帮助之人;二为身布施,如献血、捐献眼角膜等均属于身布施之列;三是法布施, 即传递佛法智慧,救赎他人的心灵。而三种布施中,以法布施最为殊圣。佛法强调,诸法之本性,不应有人我的分别,也不应有物我的分别。世间之人,正因为有分别心,造成对自我以及物欲的执着,从而产生贪念。布施则是对治贪执的第一利器,是一个人充满慈悲心的具体表现,更是一个人有智慧和有责任心的体现。通过行布施,而打破我执,视人我诸法平等无二,行慈悲利他之事,则必将体现出自我的真实价值,识得清净本性之自我的本来面目。另外,佛法的四摄六度事实上也在教授慈善事业发展过程和应对的方法。行布施,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身、口、意,即首先要正行、正言、正思,不能将错误的言行和思想传递给受布施之人,而这便需要戒律为伴;布施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误解或谩骂,这就需要忍辱来保证布施的持续进行;时间长了,布施者难免有懈怠,这便需要精进来不断地鞭策;为保持布施过程中心态的平和专注,需要静虑禅定来安抚其心;最后,要了知布施因果,通达布施实相,选择正确的布施方法,则必须依靠智慧。同时,对于布施者,无论行何种布施,均要做到“三轮体空”,即不求功德,不期回报,将布施作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这才是成就佛道之必须。
三是佛教的福田思想,种福田为了圆成福德,可分为敬田和悲田。敬田即护持佛教,尊重人伦师道,对三宝父母师长的供养等;悲田则是对病者、贫穷、孤老,以及动物的爱护与布施收养,以及利益他人的公共福利事业等。
四是佛教的报恩思想,即我的生存,所有与我有关的有情无情均予我有恩,析之为四恩,即三宝恩(宗教性)、父母恩(家庭性)、国土恩(自然性)、众生恩(社会性)。总之佛教认为慈善事业是报效四恩、成就佛道的法门,是实践佛陀教法的基础,是传播佛教的保障。
佛法源于人间而利益于人间。它不但通过财布施和身布施帮助众生脱离痛苦,更从思想见解上改造人心,提高人们的精神品质。两千五百年前,智者盘膝于菩提树下终成正觉。两千五百年后,佛陀慈悲济世的思想更感召着数十亿信众追随他的足迹,惠泽众生。

慈善,属于全人类的信仰

人的自我感觉中,就有一个对世界的概括,那便是信仰。
浅观世界三大宗教,尽管他们教法不同,修持方式迥异但却有着共通的精神,那便是慈善。
从穆罕默德严格的生活准则,到耶稣富人原罪的观念; 再至佛陀慈悲济世的利他主义情怀,我们追寻着时光的逆流,观思着伟大的智者给予我们的启示。从佛陀张开双目,起身于金刚座的那一刻开始,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智者便为现代的慈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撑。仁慈、友爱、善良、和谐,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无论你信奉的是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或是佛教;无论你膜拜的是安拉、上帝、太阳神还是湿婆,或者你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事实上,都在将解除全人类的苦痛,创建平等大同的世界作为终极的人生价值。所以,信仰方式的不同,并不影响人类对慈善、仁爱的共同追求,而没有信仰或信仰的迷失,才是阻碍社会进步的顽石。信仰与人的一生是不可分割的。人的自我感觉中,就有一个对世界的概括,那便是信仰。这是一种对自我及群体的思考,是对命运的认识对伦理的判断。同时也是对世界本质的追索。信仰支柱体现着人生价值的可靠落实,其根本就是能够赋予短暂人生以永恒的意义。这种精神可以说是人生价值的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决不能离开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发展的要求,也就是说,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建立在信仰支柱的基础之上。
信仰也包含着信仰者对未来美好理想的追求。信仰的有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发展的可能性。没有信仰的人,会失去把握自身命运的力量,其发展的可能性会大大减低。有信仰的人,会为自己的信仰调动自身的一切力量,集中到既定的目标上,其知识、能力、内心世界都会得到充实和提高,从而推动个人及社会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信仰能使不同的个体统一思想,从而产生强大的能力,成就追寻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以装备落后的三百万军队,战胜武器精良的八百万国民党部队,正是因为有着共同而坚实的信仰。正所谓:制心一处, 无事不办。信仰,是人们对于世界及人生的总看法和总方针,它是一种精神纽带,具有生活价值的定向性,社会秩序的控制性,社会力量的凝聚性,行为选择的动力性,是一个组织或阶层,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成员团结奋进的精神基础和精神动力。
我们都期盼着一个没有战争、没有苦痛、世人友爱、平等共处的世界。信仰慈善与爱吧!当它成为全人类共同膜拜的宗教,世界将绽放和谐善良的曙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