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我理想中的僧教育 (一)
我出家两三年后,就进入佛学院,此后就一直没有离开过佛学院,从求学到教学,到现在差不多有二十多年了。也许是因为生活在佛学院的关系,平时总会思考一些佛教教育的问题,似乎蛮有心得的,可是这次要写这篇文章,左想右想上想下想,总是不得要领。原因在哪里?是不是现有的佛教教育模式有着太多太多的问题,才使得我不知从何下手呢?
现在社会上提倡素质教育,看来社会上也不满意现有的教育模式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佛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佛教有着非常优秀的教育制度。社会上提倡素质教育,其实佛教早就提倡了,确切地说:佛教就是一种素质教育。佛教教育的目的,是要我们凡人断烦恼、开智慧,成佛做祖,把凡夫改造成圣贤,这是何等的素质教育!
遗憾的是,清末民初以来,佛教教育也和中国的传统教育一样,接受了西方学院式的教育,以传授文化知识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及生存技能为目的,背离了东方传统以做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许多佛教院校也和社会大学一样,成为纯粹传授知识的场所。许多青年僧人通过佛学院的几年学习,往往信仰淡化、道心退堕,甚至还俗回到社会;而许多佛学院毕业的学僧,在教界往往口碑也不佳,大家议论纷纷,说什么“能说不能行”啊、“高不成低不就”啊!
佛学院承担着续佛慧命的责任,我们要培养的是宗教家,其行为足以为人天楷模,假如品行太差,就连社会一般人的素养都比不上,何以化导社会呢?所以佛教界的当务之急,是要倡导素质教育,未来的佛教教育应该以提升人的素质为重点。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有品学兼优的老师引导
佛教的教育,不是一种纯粹的知识传授,而是在传授做人的方法。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做为一个佛学院的教师,他不应该只是具有某个学科的知识、足以引导学生去从事某个学科的研究就了事,同时在做人方面也应该是个成功者。当然这里的成功,主要是从品行、修养上来说的。
当今的社会信息爆炸,新的知识在不断的涌现,但这些知识大多与做人无关。而中国传统文化和佛学一样,都重视做人,也可以说都是做人的学问。不久前我在苏州就举办过几天的讲座,谈学佛与做人,沿着这样一个主题,我思考了一下,发现整个佛教所讲的,都是做人的道理。
好的老师,具有良好的品行,是生活的艺术家,淡泊物质的追求,高度关怀现实社会人生,内心宁静,行为洒脱,一言一行都足以为人典范。做人的教育,是建立在老师品行的基础上的,缺乏良好的师资,想要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人才,那是很难的。
在做人的教育中,老师的人格魅力或感召力,是培养造就品学兼优人才的重要因素。一个缺乏德行的老师,在讲台上宣扬道德的意义,本身就具有讽刺的意味,其言教能否影响学生,可想而知也。相反,品行
生活在大自然的环境里
古德说:“一色一香无非中道,郁郁黄花尽是般若”。老子也说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自然是最好的教室,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古代有许多禅者、隐士都喜欢生活在水边林下。中国的孔老夫子和古希腊的智者们,也都喜欢把他们的学生带到大自然去教学,从而培养出许多贤哲之士。而我们的佛陀也是坐在菩提树下悟道的,不是在现代化的教室里。
现代的教育,大多局限在教室、实验室里,虽然培养出许多各个专业的人才,但身心健全的很少很少。他们只会做学问,只会赚钱,但不会做人,不会生活,对人生的认识惊人的无知。你看日本奥姆真理教的信徒,都是一些高级知识分子;而其他邪教也不乏其人。这也说明了现代教育的失败之处。
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大自然的儿子。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觉得很紧张,一旦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就觉得放松、自在。诸位知道,科学的灵感和修行上的顿悟,从哪里来的?从放松中来。幽默是智慧的火花,幽默也是在人最放松的状态下才能出现。人处于竞争强烈的社会,名利得失之心会日益增强,而大自然能使人的名利之心淡泊下来。今天的社会,红尘滚滚,人心躁动不安,回归大自然能使人宁静。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该在大自然中,每天都能看到蓝天、白云,闻到鸟的语言、花的芳香。可以独自在林中漫步,坐在岩石上沉思,躺在草地晒太阳,跑到溪边戏水。适当的种些农作物、水果,老师要经常带着学生劳动,或游山玩水,在自由轻松的自然环境中,思考、讨论宇宙人生的问题。
生活条件要简朴
东西方宗教都有关于禁欲的思想,宋明理学也有“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法。禁欲、灭欲虽然不现实,但也说明人类意识到了欲望的过患。佛经称我们这个世界是欲界,人类都生活在强烈欲望中,由占有而攀比,由攀比而竞争,在欲望的鼓动下,今天整个社会都疯狂了。人们只知一味地去追求物欲,并在追求物欲中迷失了自己。
在这里我想起了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同时我也想起了佛陀告诫弟子们“少欲知足”的修身之道。欲乐与法乐往往不能并存,两者之间你崇尚什么?你希望学生追求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在教育期间就应该开始培养。
有一点不知道大家意识到了没有,今天的小孩比起我们小时候,不知要早熟了多少倍。你和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接触,他说的话,会让你大吃一惊。他关心的东西,他的世故,和成年人简直没什么两样。在丰子恺漫画中描写的小孩,在这世界上越来越不容易找到了。这当然是社会环境造成的,社会太复杂了,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人自然也变得复杂了。
我们培养的人,希望永远保有儿童的纯真,这就需要创造一种简朴的生活环境。在物质生活上简单,在人际关系上真诚、和谐,他们不必为和人相处而烦扰,不会在衣食住上挑剔,这样才能把整个身心放在对佛法和人生问题的思考上,这样才会拥有一颗纯洁而又宁静的内心。
有适当的空闲时间自由思考
经商忙,从政忙,读书更忙。小学生背着沉重的书包,中学生高考前的复习,大学年轻教师为职称的奋斗,老教授为带动某个领域的研究而努力。庄子在二千多年前就感叹:“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何况今天社会的知识,比起两千年前又不知增长了百千万倍了。我感觉知识就像太平洋的波涛,人类早就被自己制造出来的知识给淹没了。
你看任何一个学科,从他的产生、流传,有许多原着;后人对这这些原着的研究,又出现许多成果,每年每月都会在杂志上出现很多很多的论文。佛教的学习,自从被西方学者纳入学术研究范围,它也就成了一种纯学术了。在日本,佛教和物理学、文学一样,被当作佛教学去研究。
佛教成了佛教学,佛法几乎就死掉了。把佛学当做学术来研究之后,佛学成了一种专门供人研究的学问,许多研究佛学的人便忘记了佛陀创立佛教的最初意义--佛教是为改善现实人生服务的。你看许多学者的研究,他们很少会考虑到佛教契理契机的问题,为了研究一个领域,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看资料上,整个身心都陷入错综复杂的资料堆中,终日案牍劳形,身心疲惫不堪。当然这样也可以说是另外一种学佛方式,但那是一种和做人没有关系的方式。
真正的学问,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感悟,要用心去体会;不为应付什么,心中不能有任何成见,观念中不能有任何框框套套,是自由的、自发的。因此对一个领域的学习,除了掌握一些该学科必要的知识,读几本经典性的原着之外,应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对该学科的重要问题作自由的思考。
我觉得治学应该像做人一样,要简明。知识使人复杂,智慧使人单纯。我们培养出的人才,不能像个图书馆一样,给人感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一张开嘴巴,就不断冒出各种各样的知识,而是要有智慧,能过滤吸收,像胃肠一样,只吸收那些对自己生命真正有用的东西,每天把多余的通通都排泄掉,丝毫不要留在体内,造成生命的负担。
基于对社会人生问题的关怀
任何一种学问都有他自身关心的对象、解决的问题。研究佛教,首先应该知道佛教关心什么。很遗憾,长期以来,佛教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太多的误区,诸如神秘化、鬼神化、来世化、哲理化、学术化等,使得佛教的发展,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民国年间,太虚大师提出“人生佛教”的理念,虽然带有针对性,却不是他老人家开创的,因为佛法本来就是属于人生的。佛教以人为本,佛陀基于对人生的困惑,发心出家、修道,由人而成佛。说法四十九年,也基本上着眼解决现实人生的烦恼和痛苦。因此佛教本来就是属于人生的。以佛法的智慧,去解决社会人生的问题,关心现实人生,这才是佛教的本位。
今天的世界,可能比以往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问题都要多得多。如何以佛法的智慧,解决现实社会人生的问题,正是当今佛教徒应该思考的,也是佛教在新世纪应该发挥的作用。对当今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诸如人类对宇宙人生的困惑、人类心理健康、社会人际关系、环保、毒品泛滥、道德重建、世界和平等问题,根据以往的思考,我觉得佛教都有极好的解决方式。
佛教从创立以来,在千百年的流传中,为解决各个时期的社会问题,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今天港台地区的佛教,在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关怀上,已经以其独特的方式,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如举办各种讲座,传播佛法,启迪智慧,净化人生;创立慈善基金会,救济贫困。针对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提供正确的认识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这是今天佛教徒的使命和任务。
佛教教育,不应该停留在纯哲理的思考,或纯学术的研究,应该结合现实社会人生,从解决现实人生的问题出发,去学习、思考和研究。从对自身生命问题的解决,到关怀社会大众,推己及人,民胞物与。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就养成对现实社会人生的使命感、责任感。
讲到人格,似乎让人觉得陌生。这一概念是不是过时了呢?现代人崇尚的是事业上的成就,比如财富有多少、地位有多高、情人有几个、去过哪些国家等等,似乎只有这样才风光,在社会上才受人尊敬。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中,也都在倡导:人,应该有高尚的人格。
一个人,人格的养成是无始以来的积累。通常人们是随着自己的习性在生活,因而养成各种不同的人格。比如不健康的人格,是不好的生活环境、自身的错误观念、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因缘造成的。佛法讲因缘,人格不是天生的,不是固定的,是因缘和合的,是长期养成的,创造一种什么样的因缘,就能养成什么样的人格。
教育如果只是一种知识的传授,那么局限在教室里,是可以的。可是,我们的教学是为做人服务,那局限在教室里显然是行不通的。知识可以从教室里学习,但人格必须通过如法的生活来训练。如法的生活,是一种通往真理的生活。如法的生活,是一种让生命安祥、自在的生活。如法的生活,是养成人格完善的生活。如法的生活,是一种绝对健康的生活。
可是平常的人们,有着太多的问题、太多的缺陷,整个社会充满着贪瞋痴,每个人几乎都是一堆烦恼的组合。以孔老夫子的修养,都要活到七十岁才能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何况凡人呢!佛经上说:修道如一人与一万人战。可见一个人想要克服自身的烦恼,是何等艰难的事啊!
教育培养人才,应该创造一种如法的生活环境。除了上面说到自然的环境、简朴的生活以及下面将要说到的树立人生的正见等以外,戒律的生活是为人类获得完善人格、趋向解脱自在而设立的一种最佳的生活方式。依戒律建立起来的僧团生活,是法律平等、财富均衡、思想统一。
戒律中有关于禁止人类恶习流露的规定,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等。僧团半月半月布萨,用戒律检查自己的身心是否清净;有人犯了错误之后,僧团通过羯磨,帮助你发露忏悔,改过自新;还有针对人心摆脱贪着的许多规定。如法的戒律生活,是塑造养成良好人格的关键。
2000年3月写于五老峰阿兰若处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