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内在的欲望
《大学》的思想固然高深,但必须以细读为理解的前提。细读是一种方法,即通过对具体文本,包括字、词、句、章等加以深刻了解,才能抵达思想的深处。阅读经典不能囫囵吞枣,也不能望文生义,细读保证我们对经典的基本理解的可靠性。
“大学之道”有三个纲领,也称“三纲”,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仅从文字本身还不能透彻理解其内涵,因为文本的意义是镶嵌在思想史背景中的。三纲中的“道”、“德”、“善”是中国思想的关键词。要明白这些关键词背后的深刻精神,需要下一番思想史功夫。
(一)内在品格的自我彰显
第一个问题是“大学之道”的“道”指的是什么。老子在《道德经》里经常提到“道”,道是道家的核心思想。其实,道也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之一。“道”不仅有“道路”这种形而下的意思,还有形而上的意思,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道”,这个“道”已经从形而下的具体的道路升华为具有形而上学意义的思想。相比较而言,道家更强调道的形而上的意义。此处“大学之道”的道主要指道理、宗旨、规律等。在古代,大学是成人的仪式,15岁入学(今天是18岁),接受成人立业的教育。大学的对象不仅包括大学生,还包括一切长大成人的人。“大学之道”中的“道”指的是办大学的宗旨、方针,读大学的要求和成为大学生的一套自我行为规范。
“大学之道”第一条纲领是“在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明”是形容词。第一个“明”就是明白、彰显、弄清楚的意思。第二个“明”是明亮的、光大的、高迈的意思。这个“德”是指德性、品德和个人修养。“在明明德”就是要去明白、弄清楚并且彰显人人内心原有的光辉品德。儒家强调“人之初,性本善”,说明人的本性原来就像赤子之心一样,生下来不是恶的。之所以长大了以后,有的变成了很好的青年,而有的却变成了罪犯恶人,呈现如此之大的差异,就在于后天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外在环境和人性发展的关系就是大学教育不得不考虑的方面了。
儒家所谈到的人,指出“性本善”,讲的是人刚生下来并不是恶的,长大后的改变是由后天社会影响所造成的。德行的彰显也是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此,西方的哲学家也有同样的探索,其中存在主义就提出了人要面对的四重问题。
存在主义哲学家就在不断的告诉我们,人处于世界当中,他面对四重关系:
第一,人与自我的关系。文艺复兴以后,人成为一棵会思考的芦苇,相信自己通过培养而具有伟大光辉,相信自己能够把握自己。但是,人与自我也是一个难题。因为弗洛伊德告诉人们,人不是神,人也不是万物的灵长,人恰好还有动物的本性,人的本能使得人充满了欲望,最后人与自我分裂了。
第二,人与他人的关系。自我只有一个,而他人则千千万万。放眼社会,可以说损己利人的人比比皆是,但另一方面圣人却很少。人和他人构成了社会的一个维度,但是很多人却破坏这个维度,去损人利己,甚至是损人不利己。这样一来,人和他人的关系就已然破裂,而不再具有一种合作协作的关系。
第三,人与社会的关系。他人是具体所指的,而社会则没有具体所指,可以说是全部他人的总和。从小处说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而社会可以说就是一个放大了的家庭,或者由众多家庭组成。古代的家庭是“家族”,不是今天意义上的家庭。今天的家庭结构变简单了,父母子女几人,而且很多还是核心家庭,独生子女多。于是,这些独生子女都认为自己是父母亲掌上的明珠。但在古代,上有兄长下有幼弟,还有叔伯侄子姐妹等,在这样一个五世同堂的家族里边,要把这个家族弄清楚,找到自己的位置,知道进退,也是非常难的。而从家族扩大到社会,厘定自己的位置则更难。
最后,人与世界的关系。康德说:在我的头上有满天星空,在我的心中有道德律令。今天的世界不仅有中国,不仅有汉语经典,不仅有儒家经典,还有佛家经典、道家经典,还有西方经典,还有各类的英语、法语、德语等。世界之大,难以穷尽。人总是无法认识这个世界,因为世界不仅太大而且变化太快。
儒家找到了一种面对世界的良好方式就是“明明德”。面对这四重天,去把自己内在的光辉发掘出来。《大学》的意义就在于,当一个人通过良好的教化、修养、陶冶之后,能够把内在清净无染的本性发展出来,而成为一个真实的人。为了将人性内在的光辉发扬出来,或者培养光辉的人性,就要克服环境的恶劣影响,这样才能把每个人心里所有的光明德行激发彰显出来。在我看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其实就是一种自我的启蒙,去洗掉那些蒙蔽心灵的赘物和虚假的东西,而把美好的德行开启出来。
(二)推己及人的公共意识
“大学之道”的第一个纲领“明明德”,主要强调的是自我启蒙。第二个纲领是“亲民”,对“亲民”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亲民就是亲近人民,程颐认为“亲,当读作新”,朱熹继承程颐的观点,认为“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己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而从《大学》后面的内容看,“亲民”应为“新民”。
“明明德”意味着当人明白“大学之道”,应进一步去启迪自己而去掉杂欲,才能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而“亲民”则告诫人们,通过自我完善而获得的心性提升成果不能一人独享。因为知识权力告诉人们,知识不能独享,一旦人经过自我启蒙获得了刚健清新的人生境界后,还有去除其他人之“蒙”的义务,从而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去掉蒙昧,走向新生。这就是“亲民”的精神,就是强调要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内在的心灵蒙昧而变成新的人。这种推广及人的启蒙,正是知识分子和大学教育的重要功能。大学不是“独善”,而是“兼善”,不仅让自我变得更加完美,而且也让天下更为完美起来。有这一批觉悟了的知识分子不断去发扬这种“明明德”精神,就会让这个正在被污染和蒙昧的世界变得更加清洁美好。
但是,做这样的启蒙大事是很难的,其难并不在于启发自己,而在于把自己的思想变成他人的思想之难,而变成他人认可的思想则更难。当面对一些人,他的内心全是固若金汤的偏见,完全不能接受任何春风化雨的教化,他过分坚持自己、自我、固我、本我的东西,处在一种顽固不化的想法禁锢之中。面对这样的人,教化就显得非常难,而生硬地去教化就显得教者缺乏人性。在现实中,这种情况却比比皆是。比如,现在有多少儿童的学习成绩,不是父母亲打骂出来的呢?为什么要打?这说明连父母亲去推己及子的春风化雨都如此地难,而进行普遍的大学教育当何其难哉!所以,当人们在否定知识分子启蒙功能的时候,其实没有注意到,我们的启蒙做得还很不够。这个启蒙是双重启蒙,先启蒙自己再启蒙他人,即先要“明明德”,才可能去“亲民”。
(三)止于至善的高妙境界
“明明德”讲的是自我启蒙,而“在亲民”侧重于推己及人。第三纲领是“止于至善”。此处的“止”是一个关键词。一般来说,止是停止、终止。但在这里,对“知止”的理解有其难度。只有当一个人有很高教养之后才能做到“知止”。“知止”是对自己的很高要求——知道进退、知悉厉害、去掉杂欲、有所不能而有所能。这个“止”的意思是说人的目的是要达到最高的善,抵达人生最完善之境,不达到极为高妙的境界就不能停止追求,即使达到好的境界也还要精益求精。
显然这是一项很难做到的大事业,其难在两个方面,只要解决了这两个方面,并循序渐进,就能达到至善。首先,要知道什么不能做,这就是那些不善的事情。第二,要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就是去做那些善的事情。这看似简单其实很难,人们总是在最简单的道理面前犯错误。要避免那些不好的,要去做那些好的,就是强调自己清醒的判断力、坚定的意志力。正是因为有了清醒的判断力,人才会有所不为而有所为,有了坚定的意志,才能达到至善完美。
至善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做事业的要求,它弥漫在整个社会当中,成为人们内在的尺度。在今天的商业时代,生产的质量要止于至善,服务也要止于至善。众所周知,德国产品的质量非常好,奔驰、宝马等都是高质量的轿车。其原因就是德国人那种精益求精的精神,甚至这种精益求精已经到了古板教条不容通融的程度。一辆宝马车在出厂时,检测人员在车表面漆上发现了比芝麻粒儿还小的一块不太平的油漆,就要重新刮掉全车油漆重新做。在很多人看来,马马虎虎、随随便便、敷敷衍衍就可以了。但德国人从不敷衍随便,就是要把所有漆去掉重漆一遍。连对一小块漆都如此的认真,那对机器、机件、传动机当然是精益求精了。
(四)循序渐进的精神跃升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说要把内在的欲望去掉,从而彰显美好的品德,推己及人,普及天下的真正的友善思想,进而精益求精达到至善。这是历经岁月而不减其光辉的难能可贵的思想。而实现这三个纲领有其具体做法。其具体的做法又有重要的几条规定:“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止而后有定”中的“知止”是说知道自己的目的,就是知道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强调要心静、心止。“止”非常关键,除了止其所当止以外,“止”还有一个新的含义,就是要停止在事物的边界上,停止下来以后,将其变成可以居住栖息之地——“至善之地”。之所以要“止于至善”,不仅仅是排斥那些不好的,而且要居住在至善当中。“定”是说知道了目的所在,然后意志才会有定力。
“定而后能静”是说意志有了定力,心才能清静,才能安静下来。“定”指人的定力,如果今天刮东风就往东跑,明天刮西风就往西跑,那这样的人就是一个浮躁的、随风飘荡的人,这就是没有“定”。定力极为重要,因为定了之后心才能清静下来。之所以要清心是因为内心的余念、杂念太多,人在社会上就会变得非常浮躁。浮躁的结果就是出现内在的一些疾病,这个疾病表现出来就是妄动。妄动就是不按规律去动,不顾现实条件去动,执意按照自己的躁动之心奇思怪想去动,甚至是超越了现实的条件去乱动,不懂进退,不懂秩序,不懂得给自己定位,其结果就是不能“安”。不安就有危险,这是儒家所不愿看到的。所以,首先要有意志的定力,然后内心才能清静而不妄动。做到心不妄动,在环境当中才会处于一种安适的状态,即“静而后能安”。安适的状态是一种安逸、舒适、激发自己的灵感和创造力的精神状态,这不是一般的“随遇而安”,因为随遇而安仍然是局限而被动的。这里的“安”是指一种主动行为,是主动去寻求的安适的状态。只有心不妄动,身不妄动,才能达到心安理得的状态。但是,人要做到随遇而安,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地点而做到心安是一个很难的过程,更何况去主动地克服环境获得安。能安之后,人才能够处事有度、思虑周详,即“安而后能虑”,而且一旦定下来就不再变,能够思考问题各个方面而达到至善的境界,这样就会有所得,即“虑而后能得”。
这就是儒家所谈到的几条具体的达到纲领的知行方法,循此步骤就能达到至善的境界。事情往往是这样:浅者不觉其深,而深者不觉其浅。看上去容易的事,做起来却很难,但并不意味着没人能做到。这里可以提一下德国哲学家康德,尽管他不是儒家。康德在《伦理的基础》中提出一个重要命题——“不许撒谎”。“不许撒谎”的“不许”就是“止”,“不许”在这里是一个绝对界线。于是,有好事者就问他,如果杀人犯逼上门来,要你康德老人交出朋友所藏的地方,如果你不撒谎,把朋友交出来,那你岂不就是一个助纣为虐,跟杀人犯同谋的人吗?康德痛苦地思考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说“不许撒谎”。别人不明白,就问为什么,他说,如果是为了救朋友就撒谎,看起来这个事情是合理的,但是如果“撒谎”变成了“人类本性”,如果“撒谎”变成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去做的事情,那么你今天撒了谎,明天就要用十个谎去圆前面那个谎,后天就要用更多谎言来使前面这十个谎自圆其说。这样一来,撒谎就变成了人类的本性,人就变成了一个“撒谎的动物”,这就很可怕了。所以,康德坚持“不许撒谎”!这“不许”就说明了没有什么条件可讲,没有什么原则可以出卖。“不许撒谎”就是对人的“至善”的高要求,这是深刻体现了他的心定、心静、意志力、思虑周详和精神最高境界。在康德看来,这一次他的朋友因为他不撒谎而死了,但是他维系了人类的不撒谎的权利和尊严。这就是“不许撒谎”的深刻意义。
“定”、“静”、“安”、“虑”、“得”都是一种精神的、意志力的内在规范和秩序。但是现实的很多问题并非这么简单,常常有一些外在特例。虽然思虑周详就能达到至善的境界,但是同样会有问题。美国法律上曾出现这样一件轰动性事件:一艘船在海上航行遭遇风暴,船上有一名船长、七名水手以及八十多名旅客,由于超重,船马上就要翻了,船上能扔的东西都扔到了大海里,但还是超重。为了保证更多人的生命安全,船长决定把八名胖旅客扔进大海,然后船终于顺利地靠岸了。但一上岸,船长就被起诉为一级谋杀罪。这就是一个本体问题。当你自己思虑周详想要达到尽可能好的局面时,它可能触犯了另一部分的东西。所以《大学》里所谈到的关于几个达到纲要的步骤,其实也是很难做到的,正惟此,更需认真地去做。
法庭上的辩论使得双方争论不休,一部分人认为这位船长正是出于深刻的人道主义,所以他灵活地以最小的牺牲换来了更多人的生命。但是那八位去世的旅客的家属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根据的是另一条原则——一个人没有任何权力去判另一个人的死刑,没有任何权力让另一个人去死,因为这在人性的天平上是不合法的。在我看来,理论和现实的问题都需要进入我们的视野,任何理论上的要求都有一个适用范围的问题。如果从儒家观点来看这个事情,或者从那些经过自我启蒙而有觉悟的人的观点来看这个事情,可能会认为应该让那八位船员自己跳下去。但是如果船员跳下去了,那船上的八十几位旅客,肯定就会葬身大海。我认为,儒家所主张的去掉杂念,彰明本心,寻得定力,然后思虑周详,最后达到完善境界,仍然是一种不错的,人们可以遵循的原则。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话主要强调“溯本正源”。人总是被一些支流末节、细微琐碎的东西左右,而忘掉了真正的本原性和根本性所在。“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说明事物有本根,也有末梢,事情总是有开端,也有结束。“知所先后”是说认识有一个先后顺序次序。“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强调,要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知道开端与终结,要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要知道什么是本原什么是末流支节。这是一个从“知”到“行”的过程。让人明白本心,然后去知道社会世界秩序的真正的方向,最后知道事情的路径、程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根本,才不会本末倒置,才不会去坑害他人,同时也不再去醉心于蝇头小利而忘掉了自己的本性。否则,就像《圣经》所说:你获得了整个世界,你获得了天底下所有的金钱,而你失掉了灵魂,你还剩下什么呢?你怎么去赎回你的灵魂呢?
相关链接:
“大学”的“八目”
《中庸》:天人合一的儒家之道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