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颈鹤,徘徊在高原
灿烂夕阳还没有完全隐藏进山峦,暖暖月亮已挂起在湛蓝的天空。风,一丝没有,大海子宁静的水中一字排开的黑颈鹤,似一支训练有素的小分队,飞速穿过碧水倒映的橙黄橙黄的圆圆月亮,波澜不惊轻轻盈盈地降落在自己的夜宿地。这是世界上惟一的高原鹤——黑颈鹤,它们飞回到大山包大海子湿地的家。
海拔最高的黑颈鹤越冬地
大山包,云贵高原的黑颈鹤越冬地。这个地名和不少地方一样属“象形”命名。从坝子眺望,高大的山峦犹如一个光洁润泽的馒头,登顶远望,这个大山包却是由无数个“小山包”组成。“小山包”们相对高度有几十米,地势十分开阔,一个连接着一个。夏季漫坡的茵茵绿草,鲜湛湛的连片野花,颇像到了水草肥美的草原。夏短冬长,春秋相连,茅草屋上的鲜花还正在怒放,随着秋风的逐渐猛烈,黑颈鹤、灰鹤开始成群飞临大山包。
大山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0米左右,是中国目前海拔最高的以越冬黑颈鹤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全世界现有黑颈鹤约6000只左右,中国西藏是最大的越冬地,每年有4000只左右的黑颈鹤在雅鲁藏布江河谷、拉萨河河谷一带越冬。而每年飞到草海和大山包的黑颈鹤保持在1500只以上,云贵高原已经成为全球黑颈鹤重要的越冬地。
每年的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黑颈鹤就在下午5时左右到达大山包的越冬夜宿地。机警的黑颈鹤不急于降落,而是在天空盘旋“侦察”,仔细巡视夜宿地有没有变化或是有潜在的危险的情况,一切如常后才小心翼翼地着陆,然后仰首环视,充满警惕!如果周围稍有不利的动静,黑颈鹤立刻会振翅紧急起飞,等待确认没有险情、万无一失时,才欣然回到夜宿地准备休息。南迁越冬的黑颈鹤和灰鹤分群而来,少则10余只,多的有40多只,迁入大山包的时间大概1个多月,整个越冬期为六个月零五至十二天。
黑颈鹤挚爱大山包。根据云南省林业厅和国际鹤类基金会组织的“云贵高原鹤类及大型水禽调查”确认:从2002年1月到2004年1月的连续3年,黑颈鹤在大山包越冬的数量依次为:930只、1043只和1186只,这组递增的数据,反应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山包在“天时”、“地利”、“人和”方面为黑颈鹤的顺利越冬作了厚实的铺垫和准备。
高原气流:人像风筝一样飞
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城区往西行走79公里,就是大山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不到80公里的距离,但乘坐吉普车要行走近4个小时。崎岖公路从低到高,盘旋在山间,坡陡、弯急、泥滑、路烂,每逢冰雪天气,车停不住,人站不稳,交通条件的恶劣和严酷的气候,为候鸟们安静越冬免受打扰形成了天然屏障。保护区总面积有192平方公里,由乌蒙山脉和凉山山系五莲峰分支两大山系构成,受金沙江及牛栏江等干支流的纵横切割,形成山高谷深、陡崖绝壁。从鸡公山山头俯看牛栏江,宛如一条温顺的小溪,山顶到河边相对高差2800米,天气通透时,站在山头直视无碍,常常会觉得自己的脚是踏在了山鹰的翅膀上,河谷上升的强气流,时刻都有可能把人像风筝一样放飞。
从江底到山顶,形成亚热带到北温带的多个气候类型,是典型的高原季风立体气候,保护区年平均温度6.2℃,最低气温-16.8℃,冰雪树挂,雾凇弥漫,但又不常期积雪,年均积雪34.6天,这样的天气为黑颈鹤既提供了天然的保护气候,又不影响其觅食。
大山包是几条河流的发源地,跳墩河水库向西流入金沙江支流牛栏江,大海子河向北,为金沙江支流大关河源头之一。羊窝河自南向北淙淙流过,跳墩河水库、大海子水库、燕麦地水库、勤力寨水库等星罗棋布。由于长期没有任何工业污染,这里水质优良。经云南省水环境质量检测中心分析,达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I类。在整个起伏缓和、坡度平稳、山体浑圆的谷地平坦地带,有着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湿地及水域,总面积3150公顷,2005年大山包湿地被批准为国际重要湿地。
清晨的舞蹈
大山包的天气变化万端,此时风和日丽,刹那岚气涌动,转瞬乌云滚滚,雷电交加,突然又云开日出。夜晚星稀月朗,第二天一推门,大雪就由天而降,堆积压在门口。变幻莫测的气候、神奇美丽的高原湿地,这里就是黑颈鹤选择的越冬地,年年归来、代代相传,黑颈鹤把大山包变成了它们的家。
大山包自然保护区的大海子湿地,是黑颈鹤、灰鹤在大山包的主要夜宿地。据观测记录,最多时有900多只黑颈鹤集团化地栖息在浅水区,四周是沼泽化草甸和草山。每天清晨7∶00~8∶00,鹤营开始热闹,首先是家庭鹤一家早起,父母唤醒孩子,作好准备助跑起飞,修长的腿、优美地迈进,脚上带着冰环,踏起湖面甘冽剔透的晶莹水花,双翅有力而轻盈舞动。然后脱离水面,在阳光照射下,挣掉昨夜冰箍的桎梏,迎着清新的湛蓝天空和太阳起飞。一家、二家,沿着航道,欢呼起飞,鼓励起飞,满怀希望地起飞!随后集群鹤像从航母甲板上起飞的战机,依次分批,腾空而行。在夜宿地留下的是黑颈鹤们相互道早安、相互问候、相互祝福的声音,还有海子里一波一波的湖水涟涟。
黑颈鹤的觅食并不集中。虽然同出一个夜宿地,但觅食却各有领地,悠闲自得。正如专家所言,白头鹤颈白色,而身体颜色与黑颈鹤正好相反。为什么进化把这DNA对比亲缘关系最近的鹤,产生不同颜色类型呢?国际鹤类基金会创始人乔治·阿其博分析:黑颈鹤生活在高原,这里海拔高、风力大、树木稀少,而白头鹤在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部的森林沼泽生栖,或许,黑颈鹤颈部的深颜色有利于吸收太阳的热能,帮助它保暖,而体羽的浅颜色使得黑颈鹤体色鲜明显眼,从而有益于保护领地。相反,白头鹤深色的体羽和浅色的颈部,有利于它们隐藏在森林沼泽的落叶松树阴里和白桦树白色的树干中。黑颈鹤的策略是保持体温,让自己容易被看见,而白头鹤的策略是隐藏起来。所以在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中,在一方水土的养育下,黑颈鹤也养成了性情直率、敢爱敢恨、粗脖子大嗓门的高原情怀,能顶风冒雪、独立冰天,能够携妻带子满怀希望,充满信心地迁徙于青藏、云贵高原之间。
觅食故事
初期到达大山包的黑颈鹤,恰逢农耕收获之际,在收后的地里还有剩余农作物,是黑颈鹤觅食的好场所。在越冬中期,黑颈鹤转向草山和沼泽地,大山包是“国际重要湿地”,也是黑颈鹤动物性蛋白食物的重要来源,丰富的食物仓库为黑颈鹤越冬提供了食物保证。当到了每年的二三月份时,农民开始春播,在此期间,黑颈鹤群体数量会增加,其他越冬地的黑颈鹤会逐渐集中到大山包,因此,除了继续翻食草根、昆虫外,农民播种的种粮就成了黑颈鹤的美餐。如果有大雪,保护区就为夜宿地的黑颈鹤人工投食。在夜宿地的投食员,黑颈鹤都很熟悉她们,有的摄影师想拍好片子,便化装成投食员的模样,穿上对襟蓝色紧袖衣,头戴大红色方巾,一只手跨着竹篮,一只手持像机。但还没走近,黑颈鹤早已识破,所以摄影师们总结教训,只能在观鹤屋内静心息气,守屋待鹤,捕捉时机,方能拍到好的照片。聪明的黑颈鹤不仅能识破摄影师,在春播农耕地觅食时,有的农民做好稻草人来保护地里的种子,一开始确实有效,第三天,黑颈鹤就可以在安全距离外,轻松寻找洋芋、燕麦和荞麦种子了。
黑颈鹤在上午觅食后,都会回到夜宿地午休。吃得心满意足后就会在水中洗澡、梳理、跳舞、对鸣,同时向天鸣叫等。在3月时就有“恋爱”迹象,两只鹤会仰天齐鸣,有翅垂向上挑动,或是围绕跳动等动作。在大海子中午休息的还有斑头雁、赤麻鸭等上百只,大大小小、密密麻麻挤在一起,形成一幅不同物种高高低低的立体休息场景。在下午4时,又再次起飞觅食。
大山包有4个夜宿地,总的鹤群数量有1200只左右,是目前已知的黑颈鹤保护区中数量和密度最大的保护区,因此昭通市昭阳区被命名为“中国黑颈鹤之乡”。在此之前,保护区是东北亚鹤类网络成员单位,自开展保护工作后,从上世纪90年代200多只的记录,发展到10年前的6倍。正如杨晓君教授所说,滇东北地区的大山包既是黑颈鹤的“停歇地”,又是“越冬栖息地”。在越冬的黑颈鹤迁徙中,首先要到“大山包”稍事停歇,11月中旬又飞走,第二年3月又飞向大山包休整和补充食物。所以有双重研究价值。
黑颈鹤的家庭是简单而富于亲情的。一般父母带着一到两只幼鹤到越冬的大山包,常常一家行动,都是幼鹤在父母中间觅食,雄鹤还负责安全警卫任务。母鹤在寻找到食物后会让幼鹤饱餐一顿。群鹤常见30多只一字排开,在坡地、农耕地里或沼泽里觅食。群鹤大多属没有参与繁殖的“青少年”鹤,其中偶尔也有少数家庭鹤参与其间,群体数量不稳定。黑颈鹤觅食结束后会回夜宿地休息,觅食几乎都在上午、下午进行。
黑颈鹤的食物以水生植物群落为主,莎草科植物和农耕地里的洋芋、萝卜、燕麦、荞麦都是它的美味,动物性的食物主要是沼泽地里的螺蛳、鱼类、虾类和昆虫,特别是大山包湿地中的多种蠕虫,也是黑颈鹤的大菜。在取水生植物地下根茎时,采取啄探的方式,把喙伸进地下或沼泽地里,夹住食物、先离开泥土在空中甩甩泥,然后再在水中清洗,才吃下食物。有的家庭鹤,幼鹤会向父母要吃的,做父母的成鹤取到食物后会把喙转向幼鹤,幼鹤直接从父母的喙中衔出食物。
黑颈鹤展翅高飞
千百年来,大山包居住着汉、彝、苗等民族,一直有敬鸟、爱鸟的习俗,当地老百姓把黑颈鹤叫“雁鹅”,言传口授着这样的规矩:“雁鹅不能打,打死雁鹅天会阴,年成不好。”雁鹅是“神鸟”,“若发现有被打死的雁鹅后,村民会强迫打雁鹅的人杀猪宰羊祭海子”。这些民俗客观上保护了黑颈鹤等鸟类越冬的安全。有了老百姓对黑颈鹤的神秘敬畏,加上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大山包乡党委、政府的全力投入,大山包群众以拥有、爱护黑颈鹤为自豪,当地百姓把黑颈鹤融入了自己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人、鹤与自然和谐共处。
太阳下山了,晚霞烧红了半个天空,下午觅食的黑颈鹤,整队起飞,回到夜宿地,大海子沼泽地里,一队队从不同方向回家的黑颈鹤徐徐降落,邻里、乡亲、父母、子女,相互对答,嘈嘈杂杂但又充满欢愉。鹤鸣之声犹如天外传来。随着回归夜宿地数量的增加,天色渐晚,一轮皎洁的明月泻下一片银色的月光,觅食一天的鹤们相互将身体紧紧地挤着,单脚站立,渐入梦乡。负责放哨的依然昂首警戒,四周张望。
“来时正是三月三,走时不过九月九。”当地百姓已很熟悉黑颈鹤的迁徙规律,半年多的越冬地生活后,转眼就到了要北飞到繁殖地的时候,此时的大山包会再次热闹起来,作为“停歇地”和“夜宿地”,种群数量会逐渐增加。春风劲吹时,成群的黑颈鹤,像在飞行基地训练航空技术一样,翱翔蓝天。等到技术掌握,本领练就时,成群的黑颈鹤会在天空反复盘旋,逐渐向上升高,像是在寻找适合的海拔高度,又像在进行坐标定位,也许是要适应向北对流的气流,更可能是对越冬地的眷恋和赞许。在旋转到一定高度时便列队整形,要么“一字”拉开,要么搭成“人字”,向着繁殖地振翅飞翔。
“再见大山包,明年再见!”
天空上一阵鹤鸣。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