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台湾”成形 已不是“贪婪之岛”
今年夏天最美的风景,是高雄世运、八八水灾救援到台北听奥等台湾社会共同经历的重大事件中,穿梭在历史现场、数以万计的志工(志愿者)身影。这群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志工大军,让台湾真能成为希望与梦想之地。
回首世运现场,高达六千名的志工,热情提供接待、信息、口译、交通等服务。他们知道,自己就是盛会的主人,亲身投入,成功扮演称职的待客角色。送走世运贵客,莫拉克台风接着来袭,南台湾顿成水乡。
社会力量在灾难中快速动员,借由网络号召、“揪团”,“乡民”挺灾民,来自各方的志工,自备雨鞋、睡袋,前进灾区。过程乱中有序,志工群在有需要的地方看见了自己的责任。台北听奥登场,近万名志工投入,人数之多,媒体评为“史无前例”。
观看台湾近来澎湃的志工风潮,“志工台湾”已然成形。从传统的照拂老弱、到数字下乡,或远赴海外服务难民,“当志工”成为不分年龄、职业、地区的全民运动,台湾已不是凡事只以利己为最大考虑的“贪婪之岛”;有许多人愿意将眼睛由己身移开,投注心力于“比自己更大、更重要”的事情上,真诚地信仰“我助故我在”。
可喜的是,常被视为“草莓族”、“宅世代”的年轻族群,已是志工群像中的主力。他们以行动将社会强加的世代标签一张张撕去——“我们并不草莓”,也不是退缩、茧居,昧于现实的遁世者;关上屏幕、走出冷气房的计算机高手,展现出比上一代更强的连结与动员力,他们能贡献给这世界的,也比其它世代有更多的可能。
愈来愈多人相信,这个世界会改变,是因为有人采取了行动;如果行动者愈多,我们就愈有可能拯救世界。这正是志工精神的简单信念。近年加拿大青年慈善家发起“我到我们”的全球性社会运动,鼓励任一个小小的“我”,把人生的重心挪移至更大的“我们”,积极采取行动,促成世界改变;不但可体会因利他而涌出的深层幸福感,也会让这世界变得更美好。
在全球化之下,“我到我们”已不只是理想式的哲理思考,而是迫切的需要与亲身的实践;地球上的每个国家和地区、每个人休戚与共,互助、利他是人类共存的必要美德。每个“我”都生活在“我们”的世界里,若个人因参与公共事务,让自己的生命有了更大的公众目的,产生意义,那么,每一个“我”才有机会由“自我中心”、“个人主义”的困境中获得自由。
历经这个夏天,我们会记得那一个个无私付出的身影:不论是听奥或世运场馆的服务志工;远在泰缅边界难民营里,为孩童变魔术的大学生;或是在林边与污泥奋战数日之后,仍能维持热情的小伙子,带着那个世代特有的“潮”味,得意地喊着:“今年最酷的就是这身雨鞋加上泥巴的造型!”
今天是九二一地震十周年,亦以此文向当年迄今参与救灾及复建工作的志工们致敬。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