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国人丢掉的传统美德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生命时报》   作者:周利波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美国“心理中心”网站9月6日报道,一则最新的调查显示,近七成美国人认为,人们比二三十年前无礼得多。而在中国,这样的看法似乎更为流行,在中国社会调查所2005年常规民意的调查报告中,公众对“传统道德”指数的不满意度升至38.2%。“对中国的许多传统美德,有些人是丢失了,有些人是根本没学过。”提到这一现状,香港城市大学社会心理学副教授岳晓东甚为担忧。

乌鸦反哺即为仁

  从根本上来说,现在的一大问题是,许多人对中国古代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三纲五常”根本不熟悉。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说过,“‘三纲’不能要,但‘五常’却不能丢”。五常包括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之一,也是诸多美德的“母德”。孟子提出:“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而在汉代著作《白虎通》中,信被解释为专一守信。

  除了古代典籍中记载的仁人义士,古人还以动物做比,提倡各种奉行五常的行为,比如乌鸦反哺为仁,鹿得草而鸣其群为义,羊羔跪乳马不欺母为礼,蜘蛛结网而觅食为智,鸡非晓而不鸣为信。但现在,我们出门会碰到从天而降的垃圾,坐车会遇到对老人高峰时坐公交的抱怨,交谈时会听到“良心几毛钱一斤”的奇谈怪论,与人交往则要做好“你不仁我不义”的准备。

小人长戚戚

  那么,如果一个人做缺德事能给自己争取极大的利益,为什么还要去遵守仁义礼智信呢?“道德是与人的主观幸福感紧密相连的。”美国道德心理学家雷斯特指出,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利他”、追求道德完善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满足爱与尊重、自我实现这些高级心理需要息息相关。所以,“人之初,性本善”确实有其心理学根据。

  首先,人际关系的功利化,让人的情感无处依托,不仅会令人感到孤立,失掉社会合作中产生的归属感,也容易精神空虚、人生意义失落。

  第二,除了那些缺乏道德观念和罪恶感的反社会人格者,人们内心都有一杆“公平秤”——超我,当人做出有悖良心的行为时,超我就会通过产生羞愧、内疚和惧怕等负面情绪对人施压,这也促成我们说的“小人长戚戚”。

  第三,“缺德”行为与人追求道德完善的本能需要产生冲突,也大大剥夺了人们的快乐。

从洒扫应对做起

  那么,如何找回失却的传统道德呢?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汤永隆指出了以下三点。

  首先,从小要抓道德教育,而非政治教育。中国古代儒家“小学”着重“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即学习清洁内务、应答宾客和行为规范,“大学之道”才讲“明德”、“亲民”和“至善”,这样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值得借鉴。像现在国内、乃至世界各地兴起的孔子学院就很有意义。

  第二,媒体需要找到切合受众心理的形式,才能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比如“百家讲坛”中于丹讲的《论语》、钱文忠讲的《三字经》,湖南卫视“中华礼仪之美”节目,都是很好的形式。

  第三,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如果难以兼济天下,那么也应该独善其身。面对周围不良风气的侵蚀,要想恪守自己的原则,最好的办法是修正心态。以谦让为例,把自己想象成插秧的农夫,每退一步,其实就是进了一步。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