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天台宗>>正文内容

大般若经要解——九十波罗蜜(无烦恼)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白云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大般若经要解——九十波罗蜜(无烦恼)

  文:白云老禅师

  这单元要介绍九十波罗蜜的第三十五个──“无烦恼波罗蜜”。

  无烦恼的“无”不是没有,无烦恼不是说没有烦恼,无烦恼还是须从有烦恼来认识。首先探讨一个问题:是不是有菩提就没有烦恼?其实有菩提并不表示就没有烦恼,所以这里的“无”不是没有,是从有突破以后的一种现象,或者是不一定的意思。“烦恼”以人而言是一种业的现象,所谓的“烦身恼心”,“烦”是表面的,“恼”是内在的。于表面的,身体的不自在就是烦;于内在的,内心的不自在就是恼,那要怎么了解它的法义呢?人通常会为了一些事情懊恼,其实懊恼的本身不一定表现在外面,可见“恼”是内在恼怒的表现,心里如果恼怒就会烦躁不安,简单的说,身心不自在就是烦恼。那烦恼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是缘于无明──“无明”最简单的说法就是没有能力明了,如果用另外一个字来解释“不明了”就叫惑;所以无明成惑,是因为不理解而迷惑,这种迷惑的现象就是无明。

  我们经常直接解释一些名词,好比把“无明惑”解释成烦恼,看起来好像正确,事实上其中包含三个不同的内容:所谓的无明,是根本不明了,为什么不明了?是因为迷惑,所以迷惑才会产生烦恼,绝不可以直接把无明惑当成烦恼,一句话就完成了从“不明了”到“迷惑”以致到烦恼的过程,于法只是一个不清楚的概念。所以,谈烦恼是讲身心都不自在的现象,“无明”、“惑”以烦恼的整体而言,都是一种业的习气与现象。再谈“习气”跟“现象”要怎么分别?以习气而言,通常习惯所表现出来的叫习气,现象呢?是表现出来的一个样子,可见,有所表现才会有现象,等于有造作才会有结果。所以,烦恼与无明都是因为业的关系,这在概念上比较容易把握,但有一个问题:如果烦恼是业,那究竟这个烦恼是善的烦恼还是恶的烦恼?很多人可能不能接受这样的问法,烦恼哪里还有好的?但刚才明明说烦恼是因为业而显现的,业有善、有恶、有无记,怎么可以把烦恼都归类成不好的呢?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有人跟我提到他很烦恼的时候,我总会说:“不要只是问烦恼怎么办?你必须要告诉我,你为什么而烦恼?”就是因为烦恼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如果不去探讨为什么烦恼?就没有机会突破烦恼,完成从“有烦恼”到达“无烦恼”的境界。

  经常有很多人烦恼来了就去找法师:“法师!怎么办?我有那么多烦恼!”法师就告诉他一个方法去对治,但这么做是不能消除烦恼的。以现在的心理学而言,最多只是心理暂时的转移而已;可见必须从烦恼的“有”去探讨、去下工夫,才有机会突破。如果不在乎烦恼的“有”,对你而言这个烦恼只是一个概念。所以,烦恼是因业而显现的,“业”有善业、恶业与无记业,可见烦恼有好的也有不好的烦恼,甚至还有不好不坏的,一时搞不清楚的烦恼。如果不问他“为什么烦恼”,就直接告诉他一个方法去对治烦恼,那分明是告诉他:不管一切!照着去做就行了,那就变成不讲道理了,佛法必须讲求道理与方法,告诉我们应从烦恼的“有”着手,知道究竟为什么烦恼?如果是因为自己学佛、出家很久了,在道业上感觉没有一点进步,我会说这已经不错了!因为你还知道自己在道业上没有进步,表示已有修行了,最怕的是两种极端的现象,一个是:反正我这辈子完了,这辈子想都别想了!另一种是认为自己非常不得了,好像已经是佛菩萨了。其实,这两种都是在烦恼中打转,万一因为吹嘘自己是佛菩萨,哪一天被拆穿了怎么办?你看,当时XXX风光一时,但真相被拆穿了,他是不是很烦恼?只是他只能把迷惑、烦恼暂时摆一边。所以,有时候我会讲一些人家不能理解的话,我说:一个喜欢夸大的人,能够持续的维持他的夸大也很不容易,好比你没有钱,却要装出一副有钱的样子。举例来说,有人问:“你在哪里做事?”、“我在台大”、“在台湾大学?这可不得了咧!”但是台湾大学,上有校长下有校工,究竟你在台大干什么却不说清楚,一般人不就喜欢用这种方式来看事情?所以烦恼本身有二十六种、甚至七十二种之多,有最粗的烦恼也有最细的烦恼,还有所谓“根本烦恼”、“随烦恼”、“枝末烦恼”,种种烦恼分析起来非常复杂,如果不从烦恼的“有”去着手,可以确定是永远脱除不了烦恼的!因为在假相中过日子,老是担心哪一天被人拆穿,必须维护那一份真,想一想能维持多久?

  所以,妄想杂念是一种烦恼,能不能提起正念也是烦恼,而真正提起正念又能维持多久?说来说去还是烦恼一堆!一般人讲佛法就不会用这方式讲,可见于烦恼的“有”不去搞清楚,只在烦恼里做文章,随着烦恼打转,最后还是会被烦恼所转。所以我刚刚说一个喜欢吹牛皮、夸大的人,他要继续维护他的牛皮与夸大,最后都会变得很了不起,为什么?你想想看,如果一个人没有钱,却要维持长年累月的阔气,那是不是不简单?尤其早期军人生活非常清苦,譬如一个阿兵哥戴个象样的手表,或穿一套比较象样的衣服出门,看起来满像一回事,但是一回到营房也许身无半文,因为手表、上衣、裤子全是向人借的。

  在这里讲个小故事给大家听,以前我当兵时有一个很好的同事,他是我的助手,职称是助教,那时候我是教官,有一天他结婚了,大家去闹新房,那天我穿着西装去,他的新婚太太一看:咦,徐教官你怎么穿我先生的衣服?其中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因为他的先生是我的助教,约会时都是向我借衣服穿的,怎么那天我就是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所以,我才说要维持夸大、牛皮,还得有本事撑下去,因为不知道哪一天真的会穿梆。

  其实,维持假相是烦恼,维持不下去更烦恼,所以一旦有烦恼,千万不要只会说“怎么办”?一定要探讨烦恼的“有”。佛法中说:依于“根本烦恼”会再产生“随烦恼”,烦恼往往不断;所谓烦恼有“粗相”与“细相”,都跟修行办道有关。刚刚提到“根本烦恼”、“随烦恼”,“随烦恼”这名词很容易让人误会,很多人就这么解释:“随烦恼”比如看戏、看电影时,剧中人哭就跟着哭,剧中人笑就跟着笑,也就是“随着别人的烦恼而烦恼”说是“随烦恼”。其实那是错误的,佛法说“随烦恼”是随着原有的“根本烦恼”再发起的另类烦恼,好比因贪而起烦恼,想“将本求利”,赚愈多钱愈好,这种因贪财而起的烦恼就是“根本烦恼”,如果是为了要满足自己的贪欲,甚至去抢钱,这抢钱的行为是因为原来贪钱的“根本烦恼”再起的烦恼,就叫“随烦恼”。因此,原本只是将本求利,贪图赚钱,至少还不致违法、坐牢,但若为了满足贪欲而去偷、去抢,那么“违法”、“坐牢”就是一种“随烦恼”──随着原来的贪再起的烦恼。可见“随烦恼”是随根本烦恼再发起的烦恼,绝不是看戏时人家哭随着人家哭,其实那种担心只是怜悯、关怀而已,不一定是烦恼。

  知道了烦恼须从“有”去着手,但究竟要怎样转烦恼显现菩提呢?是不是要从烦恼里面去显现、去化解与突破,才能达到无烦恼的境界?不是的!如果你这么去看“无烦恼”,那就会变成没有烦恼了,以为烦恼来了去突破就能化解,最后显现菩提,就变成没有烦恼了,其实这不叫做“无烦恼”。刚刚我一直强调要从烦恼的“有”去着手,也谈到如果没有烦恼,是不是就没有菩提这个问题,因为就算你有菩提,什么叫菩提?它是个什么样子?其实菩提只是一种现象:原来的不自在,现在变得自在了,原来不欢喜,现在欢喜了,但欢喜也好、自在也好,那是因为原来的不自在与不欢喜已转变成另外一种现象,是因为无明烦恼成为障碍了,以所谓菩提的“道”去突破,难道就不烦恼了吗?有可能还是烦恼!源于即使有道理方法,你如果用不上力的话,还是不可能显现菩提,所以这绝不是把一个烦恼的“有”再转换成菩提的“有”,或者说烦恼的时候就没有菩提;菩提存有的时候烦恼就没有,这是相对法,佛法不是用相对的方式去看。

  须了解烦恼人人都有,即使佛菩萨乘愿再来,还是有烦恼,是因为有“愿”,是为众生烦恼,不是为自己烦恼,所以,我说过:“要大慈大悲,必须受苦受难。”如果自己不能做到受苦受难,就不可能成就大慈大悲。可见如果“大慈大悲”是一种法乐,那“受苦受难”就是一种苦了,不还是烦恼吗?但是却可以达到“无烦恼”的境界,因为你不是为自己,如果是为了自己会造成无明“烦恼障”、菩提的“所知障”,于“业”于“道”都会形成障碍。

  所以,要突破烦恼障与所知障,绝不能说我有烦恼,我也会有菩提,那我有菩提,我就没有烦恼,不能用这种方式去看佛法。依于“无烦恼”绝不是“有菩提”,因为只要还有菩提都不是无烦恼,从中我们就能了解“无烦恼”的法义,一定是把烦恼所有的“有”都突破了,完全化解了,但却不能说是“没有”烦恼了,因为烦恼与菩提的现象是因为原来有业,因为“无明”与“惑”才显现烦恼,如果无明能明了,不迷惑了,觉悟了,业也清净了,其中的道理绝不是一个否定,所以“没有”是否定词,佛法的“无”却不是,它是经过修养与调理,慢慢使自己的业变少,显现更有道德与修养,千万不要误解“无烦恼”,以为是从原来烦恼的“有”突破而显现菩提的“有”,因为那还是一种“有”,必须连菩提的“有”都不需要了才是“无烦恼”。

  所以菩提是经过化解障碍之后的一种现象,一般称菩提为“道”,所以“菩提”并不是一种结果,不是“有”的完成,而修行佛法的结果须是清净的、究竟的、圆满的,因此,“无烦恼”是烦恼经过修养,完全清净了,业不再发生了,当然道也不需要了,这时才说是佛性显现了。其实如果说“无烦恼”就是佛性的显现,那也是错误的。最多只能说“无烦恼”是一个真如境界,为什么?因为“烦恼”是假相形成的,你能突破这个假相不就显现它的真实了吗?能显现真实当然就进一步达到所谓的菩提现象,必须这么认识:烦恼是“假”,菩提是“真”,烦恼是“不如”,菩提是“如”,真如要这么看。所以“无烦恼”是一种真如的境界,须把握“无烦恼”并不是没有烦恼,它是从有烦恼去着手,所以佛法中谈到“无”,只要不把它解释为没有就不会错!以上是“无烦恼波罗蜜”的义谛。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