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天台宗>>正文内容

大般若经要解——九十波罗蜜(二一)无作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白云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大般若经要解——九十波罗蜜(二一)无作

  文:白云老禅师

  继续介绍大般若经要解九十波罗蜜,第七十三 “无作波罗蜜”。“无作”是无所作为的意思,讲到“无”要特别注意,“无”不是没有,无所的“所”则是一个定位,但不一定以什么为定位。好比一个家庭,当父母亲情绪不好的时候,往往会发脾气:「我这么忙!这么累!不都是为了你们吗?」这是一个“有所”,什么是“无所”呢?事实上,探讨他讲这些话会发现:又忙又累真的都是为别人吗?难道没有为自己?是否所得到的一切都是为儿女,自己完全没有涉及?可见这里面的“有所”就是个不一定的现象。

  佛法中有种“无相布施”,是说不计较、不执著于功德,这就是一种“无所”,虽然做了一些善事,但并不以此为一个定位。好比帮助别人之后就这么说:「我给了你多少钱,我给了你什么……」,这就是“有所”,而波罗蜜法则强调不要以“有所”来作行为上的表现,这叫 “无作”;“无作”是无所作为,但并不表示不做,或者没有做,而是“有作”却不计较执著。再举一个例子:譬如讲经说法,会不会专门对谁而说?像释迦牟尼佛在世说法,都是以众生为对象,所以常说的“普被众生、广度众生”就是一种无所的现象,因为它不是以某些或某一个定位来说。

  至于“无作波罗蜜”的本义是什么?由于一个学佛修行者常常执著于相上的问题、计较种种的结果,乃至于酬报,所以佛法中有所谓的“回向功德”,即是以“无作波罗蜜”告诉我们,如何去面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勿以计较执著的心态而有所作,就叫做“无作”,也就是无所作。

  再看 “空波罗蜜”,前面谈了很多“空”,为什么这里还有一个空波罗蜜呢?其实这个“空”是针对前面的空相以及空境来说的,这里谈的是究竟清净的空;基于无所作为之后,看起来好象是空相、空境了,事实上不然,它还是有所作为,只是不计较、不执著了。那么,“空波罗蜜”所要说明的是什么?是你所发起的心愿以及行为的过程都不是问题,重要的是你最后完成的结果,对自己、对别人有利益?还是会造成伤害?那才是问题的究竟!你不能说「我做完了就算了,因为我根本不执著它、不计较它」,那不叫做空相!因为佛法强调的就是饶益性,绝对不能有伤害,所以才讲“空波罗蜜”。

  而且这里所讲的空是“究竟空”,所以不能再以前面的方式来解释说,就像虚空一样,或「从有的突破」;那该如何把握究竟空呢?比方以涅槃来说,涅槃有“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有余涅槃肯定是个“有”,无余涅槃是从“有”突破之后所完成的涅槃境界。假使我们这么说,从有余到无余只是一个过程,它的最后就是究竟涅槃;究竟涅槃是一种修养的境界,到此境界表示已不再受生死,已到达一个完全寂静的境界,这种寂静的情况就是究竟空的一种认知,是究竟涅槃,是圆满了的结果,“空波罗蜜”就是说这个。所以最前面谈的是空的“有相”,其次谈怎么从有,突破其空相显现“无相”?接著所谈是空的究竟,是其顺序。

  接著谈“无相波罗蜜”,前面谈了很多有关无相的问题,这里的无相是谈什么呢?是从寂静的认知,而后去把握寂灭的相。寂灭的相是什么?前面谈相是从有相突破到无相,这里谈的无相,是无相圆成之后所完成的一种境界,是一种寂灭的境界;就是连生也不再发起了!“生”的现象不再发起,当然“灭”也是多余的了,所以连灭也寂静了,这才是“无相的究竟”!只不过,我们还要把握一个重点:前面谈“有相”是肯定实相的有,谈“无相”则是真如的有,所以说是从实相的有到真如的有;而这里是已到达圆满来说,所以同样是讲无相,都是从“有”去认知、去突破,可是此处所说的是一个圆满之后的现象,就是生也不起,灭也不需要了,这才叫做圆满,因为还有生,就有灭,如果连生都不起,当然灭也就不需要了,这才是此处所讲的无相波罗蜜。

  再下一个“背舍波罗蜜”,前面已介绍过八背舍,大家可能还有点印象。我们晓得“背”是相反的意思,“舍”是放舍,可是这不是说违背而放舍,或者说不好的放舍;前面已解释过,“背舍”的本义是说,依于佛法还是有其选择,“选择”是以真如的究竟之道完成的结果来说,而这个结果一定要经过多层次的选择才能显现,而凡有选择一定有比较,有比较才有选择的机会,如果有许多可以比较,同样的也就会有很多的选择,在很多选择之后还要再作比较,经过这样不断的比较、选择,选择、比较,最后所到达的,自然就是一种背舍的境界。举个例子比较容易了解,背舍的境界是什么?假使说“念佛”,念佛是告诉我们要一心不乱,那是平常的训练,真正到临命终时,是不是还可以做到一心不乱呢?如果平常的修养能做到一心不乱,临命终时也还能维持一心不乱,那就达到了舍的境界了,为什么?因为没有任何可以再成为障碍,就不会造成一种违背的现象;换句话说:没有违背就没有障碍了;因此这里所说的“舍”,是指真正的放下了。平常的一心不乱只是一种修养,但是否在最后最紧要的关头还把持得住?尤其人在临命终时罣碍最多,感情最脆弱,放不下的最多,在这种情形之下,你还能够清清净净、平平和和的去完成自己的修养,进而显现修养的成果,那才叫做背舍而后完成的成果,所以这个“背舍波罗蜜”跟前面谈的有一些差别,前面是说在开头与过程中间有其背舍,而这里的“背舍波罗蜜”是说,最后、最要紧的时刻你能够作得了主,能够一心不乱。

  再看第七十七个“定波罗蜜”;通常谈“定”都会加上“禅定”两个字,其实这里所谈的“定”是包含了四禅定、四无色定以及灭尽定。什么是“灭尽定”?其实刚刚在解释空跟无相的时候,于“灭尽”已传达了一个概念,它是生既不起,灭也成了多余了;有种现象我们须知道:必然是有所散乱了才需要修定,使自己不乱,如果根本连散乱都不会发生了,自然就不需要定了。这里所谈“定波罗蜜”是这一种境界;套一句禅门中的话说,就是“定而无定”。这里所谈有些名词跟前面好多都很相像,事实上,那都必须历经多层次的修养,是经过慢慢提升、增上而完成的,深妙殊胜的修养境界。

  接下来第七十八个“檀那波罗蜜”。“檀那”之意就是布施,这里所谓的“施”,不只是讲布施,或是一般所说的财施、法施、无畏施;因为谈施,就涉及到“受”,比方“施”一定要有接受的人;我们且来分别一下施与受究竟哪个是主角?其实都是主角!一个是施的主角,一个是接受的主角;可见施与受的本身是相等的。所以谈“施波罗蜜”便须在施与受相等的情况之下来谈,为什么?假设现在有个人他有能力行布施,另外有个人则是需要别人布施才能舒困,那我们有否想过?首先,这个人会有一份布施心,说不定过去他曾经也接受过别人的布施,才会发起这一份心;还有,他今天愿意施舍,他必须已经拥有可以施舍的条件,才能感受到一个接受布施的人的心境和需要。所以谈施与受,于精神、物质、心理其实都是相等的,只是前面谈施都是有所分别,这里是已经到达一种无分别的一种布施的行为,这“无分别”不是说这个人我熟悉,多给一点,那个人不熟悉,少给一点,不是这一种分别,那是前面讲的“施波罗蜜”,这里的旨趣则是强调施与受是相等的;像千佛山成立的“佛弟子慈善基金会”就特别强调这个宗旨,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因为许多行布施的人,难免有自诩是施者,便自认为高人一等,受施的人就好像都是可怜人。这种情况,只要是学佛人,未具相当智能境界的话,难免都会犯此毛病;但若真正能够达到这种施受相等的修养的话,方可真称得上是具有般若的修养,而不只是一个自我的知识经验的修养了。

  所以这里谈“檀那波罗蜜”,以施而言,与前面最大的不同点,便是在施与受相等的精神前提或者说是一种旨趣,这是我们要特别把握的。

  接著第七十九尸罗波罗蜜,一般讲尸罗是戒,其实尸罗有清凉的意思;因为戒是一种清凉的修养,为什么要有戒呢?因为人会有无明、有烦恼,有很多造业的行为,因而造成一种燥热,而戒可以帮助我们化解这些问题,可以获得清凉的效益。所以这里谈尸罗是以清凉来讲,其实还是不够,所谓清凉到什么程度呢?尸罗波罗蜜,同样也谈清凉,但与前面讲的清凉还是有所差别,好比要清凉到什么程度?如果清凉到已经不会有懊恼或是热燥的现象,当然,这种清凉就不止限于自己得到好处,也可以使别人得到清凉。可见尸罗波罗蜜,说是戒也好,清凉也好,通常讲“戒”一定是有侵犯、有造作的行为,如果以尸罗波罗蜜的境界来讲,就是已经没有造作,没有侵犯的行为了,让自己处在一种清凉或者清净的境界;这里所谈的“尸罗波罗蜜”就是以这种方式表现。

  虽然一口气讲了“无作波罗蜜”、“空波罗蜜”、“无相波罗蜜”、“背舍波罗蜜”、“定波罗蜜”、“施波罗蜜”以及“戒波罗蜜”这么多,其实我们只要把握一个原则,从前面的“有”,突破到“无”,以至到圆满,可以说都是以一种圆满的境界来谈最高的层次,所以不要只是在名相上打转,否则会感觉讲来讲去不都是一样吗?事实上,九十波罗蜜是从一个有的开始,以及突破有到无的境界,这只是一个提升,还要增上,增上到圆满的境界,我们现在谈的这些就是以圆满、究竟来说法,这是我们必须把握的。

  在九十波罗蜜里,即使谈到后面这一些也有六波罗蜜、十波罗蜜这些内容,也就是我刚刚讲的道理,我们必须要能把握:从“有”如何去着手?也就是从“有”的认识了解,而后能够突破,能突破,才能显现出另外的境界。所以佛法中特别强调要认识、了解、有所发现,那是为什么?关键就是在于如何达到究竟圆满!佛法常常有一句这么的话,不管什么事,到达什么程度,不是有功德圆满的说法吗?其实功德圆满就是一种究竟的境界,表示这个事情已经究竟了,再也没有相对差别或者是不同的现象,可以说就是一种绝对的境界。如果我们能够把握在此之前所谈的那些波罗蜜的话,就可以发现,原来九十波罗蜜里,前面六十几个波罗蜜都是谈从“有”到“无”的突破,从第七十七定波罗蜜开始,所展现即是增上的境界了;而在七十六之前可以说,都还是从有的突破到达无而显现圆满的一种现象,还不是一种完成。到七十七以后才提出:要究竟圆满绝对境界的修养,而第七十六个波罗蜜之后的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也就是定、施、戒三个波罗蜜,到后面的十几个都是谈究竟圆满的修养。

  继续讲第八十个波罗蜜,“安忍波罗蜜”。要知道,“忍”是要做到忍而化之,前面也谈到忍波罗蜜的问题,忍而能够化解,表示还有问题才需“忍”来化解。而此处谈的”安忍”,是已经没有问题了,但是没有问题是否就不必去行波罗蜜?不是的!修行是一辈子的事,必须直到进入到究竟无余,犹若虚空才不需要修行了,也就是说明忍而化之,要能够到达连化解的机会都不需要了,也就无所谓忍与不忍了!那是一个洒脱自在的境界,可以说安忍就是洒脱自在,但不是任性,随著自己的个性而认为是自在。所以安忍的“安”是安稳,安于叛逆的、违反的这种事与理的问题之上去行忍,就叫安忍,这里所谈就是已经不再受任何事情的影响了,以白话来讲是一个什么境界?是感性、理性都不会产生了,那是一个清净之性。从中可以发现此处所说“安忍波罗蜜”,可以说是已从修养提升到增上,一直增上到连忍都不需要了,如果还需要忍就表示还有问题。这种境界就是刚刚讲的一种清净的境界,但是这所谓的清净,不是一般讲的干干净净,是不起变化、不生分别了,这时候不会受是非、善恶、对错的影响,等于没有感性也没有理性的显现,是一个清净之性,犹若湛然的太虚。

  可以这么说,“安忍波罗蜜”肯定是到达了圆满的境界,是一种洒脱自在的修养。当然,讲起来很容易,事实上从有问题而去修学“忍波罗蜜”,而后突破问题进而到达无的境界,还是在那里修养“忍波罗蜜”,对不对?即使到达安忍,能够安住于忍法,这也只不过是一个增上境,还不是究竟的境界。必须要到达完全无所谓忍无忍了,即使别人认为好像有忍的现象,于修养者本身来讲,他洒脱自在,没有任何事情会引起他产生感性、理性,但也并非如同木头、石头,他还是清清楚楚,只是不会被牵引,不会受影响,不会再发生无明烦恼或者是作业的行为,完全是清净的,寂静的境界。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