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经要解——九十波罗蜜(二二)精进
大般若经要解——九十波罗蜜(二二)精进
文:白云老禅师
现在介绍九十波罗蜜里第八十一个“毗黎耶波罗蜜”,也就是“精进波罗蜜”。前面曾经提过“精进”,“精”是选择好的, “进”是往前推进,或者说提升、增上都可以。此处所谈“精进波罗蜜” 是什么现象呢?我们知道,一般谈“精进”的用意主要是用来对治懈怠、放逸,因为人有这些问题,所以才需要“精进波罗蜜”,这也是前面谈的“精进”的修养。现在所谈的“精进”是什么呢?可以说已达随心所欲的程度,于行、住、坐、卧任何时间随时都可以精进,不一定要等什么问题出现才精进,更不是等到有放逸、懈怠时才精进;也就是他本身不只已没有放逸懈怠的行为,甚至连这种心念都不会发起了。前面曾谈到达到洒脱自在的境界,洒脱自在是不是他就不修行了?不!他还是要修养!只是他已不再是专门针对某一现象去行精进,而是一种无欲、无妄、无心念的精进,这才是此处所谈的第八十一个“精进波罗蜜”。
如果还有欲、妄及心念去行精进,这样的境界并不高。另外要注意:精进波罗蜜里没有圆满和究竟,千万勿以为前面都是谈圆满、究竟,就把“精进”也套上圆满、究竟,那就错了!因为精进里是没有圆满究竟的。前面谈的精进是从懈怠、放逸着手,如何修养精进使自己不懈怠、不放逸,但若是要修养成不懈怠、不放逸,也就表示还有懈怠、有放逸,必须突破这些“有”,这顶多也只是到达一个“无”的境界,“毗黎耶波罗蜜”可以说是一种无欲、无妄、无心念起动的精进,所以无论行住坐卧,任何时候都可以去行,并没有一个特定的为什么,不知道大家能否理解这精进的意境?好比人肚子饿了必然要吃饭,一日三餐通常有固定的时间,大约几点早餐,午餐、晚餐,都有一个时间性,如果以“精进波罗蜜”来讲,那是已达随心所欲的境界;再次提醒各位:增上境界的精进波罗蜜,千万别解释为圆满精进、究竟精进,那就错了!
再看下一个“禅那波罗蜜”,前面谈禅“定”,肯定的说有四禅、四无色定与灭尽定,此处“禅那波罗蜜”就不是谈定了,而是静虑的意思。“静虑”就是静净地去思考,譬如想一件事,一定先找出其优劣点,分别好与坏之后,再作比较与选择,这都是在“静净的思考”的前提下去发展,那到达“禅那波罗蜜”是一种什么境界呢?就以观想念佛来说,“禅那波罗蜜”已经突破了要在那里念佛、还要观一个什么佛像的行法局限,也就是它没有一个特定的范围,也没有局限了,这么一来是不是会很零乱呢?并非如此,还是清清楚楚的。所以“禅那波罗蜜”的境界是一种什么现象?譬如早晨与黄昏所看到的云彩都叫做彩云,如果到达“禅那波罗蜜”的境界,你所看的早晨的云与晚上的云也都是云,只不过多了太阳的辐射与反射的颜色而已,所见到的是一个真实的面目,这就可以发现,这静净思考出来的境界是一种完全突破了的境界,它超越了提升,一直增上到没有办法再增上了,而且它也同样不是圆满也不是究竟,因为“禅那波罗蜜”也是没有圆满及究竟的。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看一二三的“一”,通常谈“一”,“一”究竟是什么?我们通常分别认定这是一本书、一张桌子、一个人或者是一个什么······,都有一个特定所指,或者是一个名相、代名词或代号,这都是世间上谈的一;佛法的“一”呢?那就是突破了“一”的“有”的现象,不再执着于那些“一”了!那么“禅那波罗蜜”针对的“一”是什么呢?那是谈“万法归一”的境界。因为如果讲“万法”,可以知道有一万个法,但是一万是多少“一”?一万个“一”吗?仔细想想这问题,静净的思考就是这种意思。
万法是一万个法,还是要以“一”做基础;也就是不管什么样的法,我并不舍弃,但是并不需要一个万个法;怎么说?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只需要一个法就可以去化解,绝不会说一个问题要找很多的法去化解;同样的,这个法也不能化解所有的问题。这就可以发现:“一”只是一个概念,一个暂时定位的数目字,不是肯定的。
所以这里的“禅那波罗蜜”,是静净地去思考,思考到境界已增上到非常微细的境界了。好比有人半开玩笑问你有多少头发?我们常常会以八万四千来形容,如果真正去算的话究竟有多少?其实这不是问题,因为不管你有多少毛发,总是以“一”作基础,这就可以发现所谓的“一”究竟说什么?!
我们刚开始修行总会有分别与差异,如果能到达这种禅那的境界,思虑的境界,就会发现并未舍弃那些,却也没有任何的计较执着,那不是清净,“禅那波罗蜜”是清净不了的,因为一旦清净了,就没有值得我们静净思考的内容了,只不过它是由粗到细,由细到微如此而已。
再看第八十三个“般若波罗蜜”,前面介绍过“般若波罗蜜”,是讲慧的意思。“慧”是从知识经验而来,运用我们的知识经验,发挥成为一种有效的力量就是慧,或称为般若,这是之前所说的。这里的“般若波罗蜜”是什么境界呢?有句俗语 “知其一不知其二”,或说知其二也不一定知其三,此处讲“般若”以知而言,可以说已到达了无限的境界;前面所讲的还是有限的,如果到达“般若波罗蜜”这最后的修养境界,可以用“举一反三”来形容,是说已经到达没有任何边际、限制、范围了,但是也并不舍弃这些边际、限制、范围。那么该如何去认定呢?只能说,其实还能认定都不是“般若波罗蜜”的究竟,所以“般若波罗蜜”是一个究竟境界;它不止谈圆满,因为谈圆满表示还有不圆,它是谈究竟!是从原来的一些有所圆满或者有所不究竟,最后到达了究竟,这个“究竟”是一个“毕竟”的结果,如果以佛法的言句来说,就是“大事已办”、“所做皆办”的境界,这境界就是经由“般若波罗蜜”或者是“慧波罗蜜”形成的,所以它还是有一个名词,但是它是一种究竟的境界,事实上这种运作已到达什么程度呢?
再举个例子来说,好比黄豆磨成豆汁后可以制做成豆腐、豆腐乳、豆腐干等各种豆类制品;最初它是黄豆,但经过不同的变化作用,产生不同的结果,这都需要智能不是吗?这都要靠知识经验才能完成的。那么“般若波罗蜜”是个什么境界呢?以黄豆为例,黄豆还是有所需要,既然做成各种豆制品,一定是你还需要去吃它,这些你都能作了,但已经不是为自己而作,只要还为自己而作,都不是般若波罗蜜的究竟;那是到达什么程度了?可以说是“所作皆办”、“具诸佛法”的境界,只不过这境界真要拿捏也很困难,因为“般若波罗蜜”的究竟,不只是一个微细的境界,几乎很难表达,甚至连体会、感受都很难。如果这么说:城市里的空气总是不好,感觉连呼吸都困难,到郊外空气很好,呼吸就顺畅,一旦身处森林,空气就更好了。假如说你每天都待在那种空气最好的环境里,你还会不会起分别?一定没有好坏可分了,那时你所体会的、显现的智能是一个什么境界?已经没有言说、文字、境界与作用,什么都不存在了,那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是“般若波罗蜜”完成的,“般若波罗蜜”可以这么来解释。
再看第八十四个“十力波罗蜜”,十力在此不需一个一个做解释,因为前面已介绍过了,但它的究竟是讲什么?──无碍解脱。要解脱难免都有障碍,而“十力”就是十力具足无碍而解脱,这是对“十力波罗蜜”的认知。那么该如何把握?譬如修行,需具足了“戒、定、慧”才能显现修养,在学习上才可以说完成了,那是不是就可以完成了生脱死呢?不一定,为什么?这要看你于戒、定、慧三学的修养到什么程度而定?讲“戒、定、慧”具足,这只是一个概念,到底具足到什么程度?于戒而言,可以随心所欲不会造成伤害了;于定呢?根本就不会有散乱的机会;于慧呢?更没有痴迷、无明、烦恼的可能了,那是以“十力”修养所完成的结果,可以说是无碍法门。是“十力波罗蜜”经历无碍完成的最后结果,是一个无碍的境界,可见这法门是以“十力”来说,达到无碍的境界,这样才是十力波罗蜜。只不过要了解“无碍波罗蜜”不是说在这世界上都没有障碍了,而是说这个人的修养已到达没有障碍的境界了,不但自己没有障碍,还能帮助别人化解障碍,那才是“无碍解脱”,否则只是自己做得到,并不能帮助别人也做得到,那还是有碍,可见“十力波罗蜜”的境界是已达到了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境界。
再看第八十五个,“无所畏波罗蜜”。我们通常把“无所畏”看成好像什么都不怕,前面还特别强调不是这么解释的,这个“无所”是已经没有什么会使他产生所谓的颠倒梦想与恐怖的现象,这“畏”的本身就是颠倒、梦想、挂碍、恐怖,而“无所畏”已经到达没有任何的人、事,或者是道理会使他挂碍、恐怖、颠倒、梦想了。那究竟是何等现象?具有这样修养的人还像不像一个人呢?当然他还是一个人,也可以说:是人,非人,是名为人!为什么说“是人,非人,是名为人”呢?因为他肯定已不同于一般人,他的修养已经到达了菩萨或者是佛陀的境界了,但是在名字相上讲,他还是一个人,可见“无所畏”并不是什么都不害怕的意思,而是说不再有任何状况会使他产生颠倒、梦想、挂碍这些问题了。《心经》里也特别说道“远离颠倒梦想才能究竟涅槃”,这里讲“无所畏”是唯有达到无所畏的境界,你才能究竟涅槃,否则还是有所畏。还有,即使你能突破有所畏,也并不表示你已经不受干扰,因为你还需要利用修养或者运用道理方法去突破,而“无所畏波罗蜜”是说一切对你已是多余,可以说就是无余的境界。但是我要强调一下:这“无余”并不是指死了的无余,而是凡所有“业”已完全清净,“道”也不需要了的境界。因为如果业清净了,还需要道,那还是有余;如果连“道”也不需要了,那就是“有余”不起,“无余”也是多余。所以谈“无所畏”,如果以修养的人来讲,有很多人好像自己都能作得了主,对别人也能说出大道理来,甚至也能帮助人家,但是,这是没有事情发生的时候可以做到,一旦有事还是作不了主。可见他的修养,最多只能做到从“有”的突破显现“无”而已,若是“无所畏”,根本还办不到。
虚云老和尚过去有这么个故事,他曾经住山洞,那里有老虎、毒蛇,但是他不会受到伤害,还可以跟它们安然相处,那种境界才是无所畏的境界,他不是不怕,他清清楚楚知道“老虎”会吃人,“蛇”会伤害人,可是,他们彼此不会造成障碍,不会发生问题,那是融为一体的境界,但是不叫“天人合一”,而是众生同体,要到达这“众生同体”不是嘴上说说就算了。以前我行脚的时候发生过这么的事,一起行脚的宝乘法师跟另外一位流云法师讲:“山里有狮子,要小心!但是你不要怕,如果你看见狮子,只要朝它笑,它就不会咬你。”流云法师还信以为真,我赶快拉住他说:千万不要听他的话,“笑”表示你还有问题。我们晓得电视、电影有一阵子流行僵尸片,要你停止呼吸,他才找不到你,还有呼吸的话都会找到你,这说明什么?不是一个僵尸跟一个生命的问题,是表示你本身还有问题在,还有“有所畏”的这种心念,只是这种“有所畏”是粗?是细?还是微细?如果到了连微细都不存在了,那才是真正“究竟无所畏”的境界。
所以我们看经典不要从文字上看,前面也这么讲,后面也这么讲,我平常跟你们讲过,你们听我讲般若学很容易,如果叫你们自己去看《大般若经》,可能会打瞌睡,为什么?因为前面也这么讲,中间也这么讲,后面还是这么讲,不是一直在重复吗?如果不能把握一个原则,开头讲“有”而后怎么样突破,藉着认识、了解,能够发现“无”,但到达“无”还不是究竟,要达到圆满才能究竟,你如果不知道这个过程,不知道此中境界的层次的话,你就会愈看愈烦恼,会想:“怎么搞的?这个经典翻来覆去。”其实并没有翻来覆去,首先你必须看它的标题,还要看里面的内容,而且除了解释名相,还要说出它的法义,比喻的境界。所以“无所畏”千万不要说,我什么都不怕就是无所畏,如果你说什么都不怕,就表示你内心还是有怕的成份,什么都不怕是因为你还没有面对,一旦面对了,是不是什么都不怕?即使表面上不怕,可能内心还是怕得很,就算内心也不怕,你敢不敢真正去面对,完全无动于衷呢?可见其中有不同的境界,何况要到达最后融为一体,不分彼此,没有差异性、分别性,那是什么?那不是木头、石头!如果以慈悲两个字来讲,你已经圆融了慈悲的心念,唯有圆融了慈悲的心念,才能够达到喜舍的成就,那才是所谓的圆满、所谓的究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