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天台宗>>正文内容

大般若经要解——九十波罗蜜(第一义空)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白云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大般若经要解——九十波罗蜜(第一义空)

  文:白云老禅师

  继续介绍大般若经要解"第一义空",这里的"义"是道理、意义,"第一"通常说是最上的意思, "第一义"可以说是唯一的意思,也就是说绝对的,没有相对的了。

  为什么要讲第一义空波罗蜜呢?在前面我们介绍过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和大空,为什么这里还有"第一义空"呢?可见谈"大空"这些空,还是有所谓的"愿"或者是"大前提",表示还是"有",最多只是让空相到达一个更微细的境界而已,但不管怎么谈空,目的是饶益性的。

  "第一义空"究竟说什么?"第一义"肯定是饶益性的,没有伤害的,不仅不伤害别人,自己也不会受到伤害,才叫第一义。可以这么说:信佛、学佛,目的是成佛,那么"成佛"就是第一义,但这还不容易把握,我们还是讲吃饭好了,举吃饭的例子最容易理解,人天天都在吃饭。

  如果以"第一义空"来说,吃饭怎么去发现它的道理?吃饭是世间法,怎么去理解呢?必须要以营养为例来说明。如果营养是一个大空的现象,那么第一义空呢?就是即使你吃了再多的营养,你能不能吸收?能不能消化?能不能完完整整具备身体所需要的营养?一定要能做到这种程度,你才会达到空相的究竟,才叫第一义空;可以说"第一义空"就是在某一种前提之下完成究竟的一种饶益性。因为吃饭的目的是为了健康,营养可以维护健康,如果你不能吸收或者不能消化,就表示你不能维护健康,所吃的营养还是没有用!但有营养,也能吸收、消化,也就是说"大空"的境界是有了,可是为什么还不健康呢?譬如讲到营养,每一个人每一天假使吸收一百分的营养,脑就占去了百分之七十五,其它五脏只有得到百分之二十五,这是指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如果你胡思乱想,妄想杂念一大堆,营养就会不够,本来只有一百分的营养,结果百分之七十五还不够脑的消耗,就会去找五脏,五脏的营养就会不够,当然会生病,甚至连五脏全部的营养都给了脑,还不够呢?结果脑也会生病。

  所以"第一义"是什么呢?是说在正常的运作之下,它的结果必须是饶益性的。如果说多吃一点营养,就可以胡思乱想了,但是你的吸收与消化系统又不能够承受,因为营养过剩了,你所吸收的、消化的有限,因此并不表示你胡思乱想,消耗的营养大,多吃一些营养你就能够维护健康。"第一义"是讲这种道理,如果你不懂第一义的道理,就会变成我只要多吃点营养,供给脑需要的百分之七十五,如果我现在吃一百分,再多加一百分好了!我就可以胡思乱想了,没有错!但是你是不是能全然吸收、消化,把这些营养都送到脑部去呢?首先你的肠胃必然承受不了,以致没有机会供给脑的营养。

  就好比说:灯泡不是有十烛光、五烛光、一百烛光、一千烛光对不对?假使正常在某种光度的情形下,就以一百一的电来说,一百一的电压,如果你用的灯泡刚刚好是一百一的话,那这个灯泡不管你用多少烛光都很好,对不对?如果灯泡的电压是两百二,结果你用一百一,这个灯光一定不亮,因为灯炮的电力与电压都不足嘛!相反的,如果本来电压是两百二,现在使用一百一的灯泡,这个灯泡一定会烧掉,为什么?这就是不能恰到好处,可见"第一义"就是恰到好处,而且结果一定是饶益性的,不会造成破坏、伤害,这样的才叫做"第一义空"。

  其次再看下面,我们把"有为空"、"无为空"放在一起讲。"有为"肯定是有所作为,也就是身口意有行为表现的都叫有为,譬如身的行为是动作,口的行为是语言,意的行为就是思想表现,这种种身口意的动作行为表现都叫做有为。涉及"有为空"就可以发现:身、口、意要清净的意境, "有为"才会突破成为"无为",但“无”不是"没有",为什么?因为你身口意还是存在着行为。好比于身而言,行为、动作不会逾越,不会造成伤害,虽然是有为,可是这种有为是一种无为的现象。举例来说,我现在拿钱或者一些物质去帮助人,这是一种有为,但我从不认为我这种行为是救济,所以行为上是有,可是事实上已经突破了这种有的执着了,这就是无为的现象。我们又可以发现,无为是一种真如境界,"真"是从假而显的,"如"是圆满,从缺点来对照的;可见"有为"是假的、是有缺失的,这是一种假相,是一种有缺失的虚妄之相;"无为"是突破了假相,显现它的真相,是没有缺失的,才叫做无为,所以无为以真如而言道,就是这个意思。

  "有为"是以世间法,依于身口意的造作行为而完成的,能突破这种有为,并不表示没有作为,所以"无为"不是没有作为,还是有,只是表现的不一样。详细的来说明,有为是以业的造作行为来讲,有行为造作就会成为业;如果说道就是修养,可是修养还是一种行为,缘于"业"的本身,是我们造作完成的一种结果,"道"的造成也是一种结果,只不过其结果是菩提。可见两者都是一种有为,造业是肯定的有为,如果我们去修行,一定是要突破原有的"有为",不好的使它好,好的使它更好,虽然还是有行为,但却是一种无为的现象,并不表示没有作为。

  所以我一直说:"无为","无"不是没有,无为并不是说没有行为,还是有,可是不是一种有缺失、有问题的行为,而是已经没有缺失,突破了的现象。我刚刚讲,有为是一种假相,而且是一种不实在的,若以真如来讲,肯定它是有缺失的,但这是以人的标准来看缺失,不是以佛菩萨的标准来看。因为人的任何行为造作都会有缺失,如果去修行办道,这个缺失是不是会愈来愈少?最后把这所有的缺失都改正了,就会有深厚的修养,这种修养的本身是不是也是一种有为?有造作的行为,如果把它也摆在有为法上面是可以的,可是它的境界不同,为什么?于业的造作是有缺失的,也会成为障碍,于"道"的造作呢?它虽然没有缺失,可是还是会有障碍,什么障碍?我们晓得"业"是烦恼障,"道"是所知障,它还是有其不一定的绝对行为!。

  可见"无为"一定是连所谓的所知障都要排除,最后显现无为的现象,如果一定要做个结论,究竟要怎么去认定"无为"呢?比如说我现在贪心很重,看到什么都产生一种贪欲之心,这是有为,对不对?但是有一个问题,贪欲一定是有行为表现出来才是有为,要有贪的行为,如果慢慢使这种贪念愈来愈少,是要有所修养的,贪欲才会慢慢的减少,不过这一切还是有为,直到减少到原来的贪欲完全清净了,是不是无为了?因为有为就慢慢、慢慢....转变,最后连有为都没有了,是不是没有行为了?其实过程中还是有,是经过了有为,把缺失转变,慢慢成为没有缺失了,才能由假而显真,从缺失而显圆满,这才是真如;所以无为是以真如而言道,是从有为突破的另外一种现象,这是谈有为无为空,后面还有一个叫做"毕竟空",既然谈到无为,应该好象是毕竟了,对不对?

  其实,无为未臻毕竟,"毕竟"其实就是究竟,"毕"是完毕、终了、结束,好像我们在学校读书,毕业了,比如在某一个阶段毕业了,可见毕竟只是一个过程,一个阶段,并不表示结束了,还是有的;如果说,原来你念小学这是个有为,小学毕业了,进入初中,以小学而言,你不需要再有了,可是并不表示中学不要有为了,还是要"有为",只是于小学,你已经到达无为境界了;如果你再进入到高中,你的初中又变成无为了;可是在初中的时候还是有为,那你在高中的时候也是有为,只是初中变成无为;当你再进到大学或者研究所,假设你完成了博士班好了,博士班是不是究竟了?如果我们讲"毕竟",假使说博士学位已经拿到了,是不是你真正什么都不要学了?一切都完成了?其实还有需要了解的领域,你只不过是在这个阶段的专业上完成了,并不表示所有的都已完毕了,从中可以发现,这一个毕竟,是在某一个阶段,好比说读书取得学位,最高是博士学位,对不对?那"博士学位"就是一个毕竟位。如果谈"无为"是在某一个阶段,譬如说小学到达中学,小学是无为了,可是在中学,又是有为,进入到大学,你的中学是无为了,可是大学还是有为,可见还是在有为、无为里面,即使进入到硕士班,还是有为,为什么?大学是无为了,可是你还是在硕士班,那还是有为,再进入到博士班,也是如此,如果到达博士位呢?于有为、无为来讲,已经学业完成了,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于学的来讲,是毕竟了,为什么?因为"学"已经告了一个段落,好比说博士班后就再也没有学校可念了,但是不是什么都懂了!那只是暂时依于你这个读书的学位而言,是毕竟了,并不表示你所有的学识都通了,所以它不是究竟的完成,只是一个究竟的段落。

  如何了解"毕竟"?例如声闻乘,声闻乘有三向一果,到达阿罗汉成就,以声闻乘来讲是毕竟了,如果以菩萨来讲,你那个声闻虽是无为,但因为阿罗汉还有微细惑,还是有为,所以只是到达了一个声闻乘的毕竟而已,如果要修菩萨法呢?声闻对菩萨而言,的确,声闻完成罗汉是毕竟了,可是以菩萨位来讲,只是声闻乘的毕竟,基于菩萨不只是度自己,还要去帮助别人,那就要到达菩萨完成了才是毕竟;但如果以佛位来讲,那么菩萨也不是毕竟,一定要佛位完成了, "佛",才是最后的一个结果。可见声闻是毕竟,菩萨是毕竟,佛是毕竟,但如果以学佛的究竟而言,佛才是"究竟"!可见声闻、菩萨还是"毕竟"而已,所以毕竟只是罗汉,毕竟只是菩萨,究竟才是佛,这是对"毕竟空"法义的认识。

  下面还有一个"无始空",这个"无始"空,难道是说无始以来就是空的吗?须知谈及"无始",要从"有始"上面去认识。无始是从有始开始,假使问"人从哪里来"?我们说人从父母来,那是以"我"而言,这个"我"是从我的父母而来,这是个有始,那么我的父母又从哪里来呢?是不是我的父亲有父母,母亲也有父母?他们又是从不同的父母来,这是另外一个"有"的开始;父亲有父亲的父母,母亲有母亲的父母,而父亲的父母又从哪里来呢?这么一直类推,看似有一个开始,但是这种现象却是个无始的现象,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所以概念上,"人"是从父母而来的,但绝不是一个所谓的有始,如果从"有始"而来,我从父母而来,那父母从哪里来?当然还是从父母,不管你怎样推,都是从父母,可见上推父母就是一种无始,不是一个有始的现象。

  如果有始只是以这个我来讲,有我,是个有始,这个"我"从哪里来?从父母而来,而这个父母就变成一种无始的现象,如果要定位这个"我"的话,比方:我是白云,白云的父母是谁?其中是个有始,对不对?如果说管他那一个我,反正就是因父母而生,这种说法就变成"无始"了,因为说话人是站在父母的地位讲"我"?还是祖父母的地位?还是曾祖父母的地位呢?那就不能够肯定那一个是有始,所以"无始"是从"有始"去认识的。

  佛法中通常都是讲无始以来怎么样,譬如说这个人这一生,他从来不做坏事,可是,往往日子都过得非常不好,那些坏的人反而比他过得好,他就会讲了:我从来不做坏事,为什么过得那么不好?所以需要认识:无始以来,你所作的业很难肯定,虽然你这一生做好,但这一生为什么所受的都是不好的呢?那是你过去无始以来所做不好的缘故,现在才承受不好,但如果你现在做好,将来就会受好的果,这之中就是一个因与果的关系,也就是一个"有"跟一个"结束"的关系,可以发现,从一个起点到一个终点,那就是一个暂时的"有始";打个比方:假使从高雄到台南,有一个起点也有一个终点,这是不是一个肯定呢?就好像从高雄到台中,是不是也是一个相同的起点,一个终点呢?不同是不是?如果从屏东到台中,它的起点是不是又不一样了?可见这个起点都是暂时的,以某个起点到某个终点,这是个有始,绝不是一个无始的现象。通常我们谈无始,要以圆相来说,假使画一个圆圈圈,你从任何一点开始顺着方向,都会回复到原来那一点,那就是个无始的现象,如果画的是一条直线,就会从起点到终点,不管你画多长,都有个终点。若以一个圆来说,起点在哪里?终点又在哪里?

  没有一定的!从哪里都可以,可见这个无始就是以圆来说,不是以纵横或者上下来讲,但也不舍这种方式。譬如画一条线,这样便有一个起点与一个终点,如果这是起点,我用一个圆相来画,画到那个起点的话,不就是终点吗?究竟哪一个是起点?哪一个是终点?它是从任何一点都可以开始,也可以回复到那一点,所以世间法,是个有始的现象,而佛法则是以无始的现象来讲,只不过佛法不舍弃这种有始,这种有始只是以人暂时的现象来看,所以我们讲现在、未来、过去,其实是个无始的现象,一般就是谈三世,这一生、前一生,那你前一生的前一生、前一生不要了吗?可见你的前世有无始,同样你的现在也会成为过去,你的未来也会成为现在,还是一个无始的现象,不是个有始的肯定,这就是我们讲"无始空波罗蜜"的道理。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