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经要解——九十波罗蜜(不戏论)
大般若经要解——九十波罗蜜(不戏论)
文:白云老禅师
继续介绍大般若经要解九十波罗蜜的第二十六个──“不戏论波罗蜜”。
如果能把握佛说的戏论,就不会把戏论当作“捉弄”的意思。一般说舞台剧、电视、电影或歌仔戏、布袋戏,只要是“戏”就不是真实的;演戏扮演各种角色,一个人戏演得怎样,就是指他扮演的角色表现的是不是逼真?因此,扮演某个角色是假,表现的逼真与否,又有真相之说,故这里谈戏论的“论”是论议,要我们不可以用人生像演戏一样,戏散了什么都没有的方式去论议佛法,这就叫做“不戏论”。
基于演戏只是一种表演,不论是演历史人物、民族英雄还是神只,假使一个人演皇帝,在现实中他真的就是皇帝吗?但如果演戏表现不出皇帝的特色,那就演得失败了,可见表现还是得要逼真,换句话说:戏是假,表演是真。用这样的方式谈“不戏论”,以波罗蜜的道理方法来看,就可以了解:“人”来到世上,生命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点点滴滴都缘于业,如果把“业”当成真的,会听天由命,但如果把“业”当成是假,就会不在乎,所以不可把业当真,也不可以当假。如此该怎么办?所以我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当业报显现的时候,要欢欢喜喜的去承受,就可以发现其中有“不戏论波罗蜜”的道理在。当然业报显现时通常不好受,要不然就是很好受,而好受怎样?不好受又怎样呢?其实,好受之前与之后还是不好受;不好受之前与后,还是有好受的时刻,通常一个人有所表现时,就是业显现的时刻,如果那时只在好或不好的上面计较,那就变成戏论了!
如此该怎么去面对?所以我才会说“要欢欢喜喜的去承受”,因为,“好”与“不好”都是自己过去所造作的,既知其中的道理,为什么遇到顺境心生欢喜,逆境就会讨厌?就像演戏,难道演皇帝的,真的就是皇帝?演刺客的就是坏人?通常历史剧里,改朝换代的时候,往往会派一个刺客去刺杀暴君,在那个节骨眼,刺客反而变成了侠客,是百姓心目中了不起的人物,但如果以现代的观念来看,谋害总统的便是凶手、杀人犯。可见绝不能在“好与不好”中分别,如果去分别就是戏论,所以须去认识“戏是假,演戏是真”。再以同样的方式去看业与道:业是假,道其实还是假,只不过从业里可显现出“道”,从道可以显现出“真”,所以“业里有真”,知道了它们彼此的关系,就不会误会“不戏论”的法义了。
再看“不念波罗蜜”,“念”是指意念、正念或念头。为什么要谈念与不念呢?还是从念来说比较容易了解。常有修行者把“念”一概而论,其实“念”有“意念”跟“想念”的不同,如果以分别来说意念,唯识学的分别比较清楚──第六识是“意念”,第七识是“想念”,但在般若学说“意念”是属于根,也就是根本产生的念,“想念”才是五蕴变化的念。所以意念与想念的差别,在于五蕴的“想念”是经过调理之后的“意念”,可见把“念”一概而论的话,就会当成念佛、念法、念僧的“念”,那是不对的!一般说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那是念佛,至于怎么念呢?难不成是念《金刚经》、《法华经》?如此一来,念僧是念什么?若是念比丘、比丘尼?请问又是哪一位比丘、比丘尼?所以不能将念当成口念,因为意念与想念的本身都是内心世界的一种动态,不是表面的动态,嘴念若以念“南无阿弥陀佛”来说,须要做到“念而不念”,也就是念得很熟,念到一心不乱,无论如何都须从“念”开始而到最后的“不念”,但这仍是一概而论的说法。
因此这个念,它是以意念与想念来看,因为意念的发生,是由所谓的六根六尘相应而生起的作用,“我”就会产生分别,才会有想念的产生,可见,由外而显的是“意念”,如果进入到内,再起分别而完成的才叫做“想念”但念的本身并不肯定是如此。而是不是一定经过“意念”而后才有“想念”呢?不一定!假使认识一本书里的一个字,那是由于曾经学习过,这是从意念到想念;如果从不认识它,“咦!这是什么字?”那就不是意念了,一定是已经经过想了,或去翻字典、再去请教别人,再次经过意念。所以这个“念”它没有前后之分;可是,它却有内外之分,之所以有内外,总离不开分别。缘于分别而有念,那怎么去突破分别而到不起分别,最后入达不念?其实于念佛的口念来讲,要做到念而不念,那是一心不乱的境界,如果以意念与想念而言,并没有内外之分。所以不念波罗蜜,有这两种差别。
再看第二十八个“不动波罗蜜”,动的相对是静,这里谈“不动”是因为不动是从动而来,不是从静而来。所以“动、静”是相对的,“动、不动”却不是,也就是说不动只是从动再发生的一种现象。例如:以如如不动来说,“如如”,第一个如是“圆满”,第二个叫“成就了”,圆满成就之后,再也不起变化、不生作用才是“如如不动”,可见会动,其中一定曾经生起变化与作用,最后依于修养才达到不动的境界,所以从动到不动,就是“不动波罗蜜”的修养。那是一个什么现象呢?以菩萨十地位来讲,要到达八地的修养才是不动,八地的修养是用什么方法才能完成?如果以动与不动来看,菩萨十地阶位,要修四禅八定,前面的四禅都是动的,进入“四无色定”──八定的“空定”,才是由动到静的过程,但并不是空了就算了,还要到达“识处定”,去认识了别,再进入另外一个动,动到“遍一切处”,也就是无论什么情况之下都能够自由自在,最后到第四个定“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中间虽有动,可是这种动是经过修养之后,转变的另一种动。比如:原来的动是妄想杂念,现在转变为提起正念的动,不过这还是动,可见是不同于原来的那个妄想杂念的动了,是一种“非想非非想定”八定的境界;如果能够进入八定的境界,就可以完成七地,有了八地的修养,因此“动”有正面与负面的,怎样到达不动呢?必须正面、负面的都静止不动了,才是不动;如果负面的已去除,正面的还会动──好比妄想杂念是动,提起正念还是动,并不表示妄想杂念是动,提起正念就不动了;可见不论你提起什么正念,其实还是动,只是后者的动异于原来的动,如同妄想杂念是动,转变为提起正念叫做“非动”,“非动”还是动,如何才是不动呢?就是连提起正念都不需要了,表示你已没有妄想杂念了,那才是“不动波罗蜜”。
再看第二十九个“无染波罗蜜”,前面介绍过“不污波罗蜜”,其实这二者是有所差别的。比如我们常说用什么颜料染什么布,最初可能是拿一块白布去染别的颜色,绝不会拿一块有色的布去染,因为布的颜色如果原是淡的话,染成深色易染,而如果是深色的布就无法再染回浅色,这说明了人由业到道的修养过程;无染的本身包括了“人我”与“法我”的差别,如果执于菩提,还是有染,为什么?因为菩提是突破烦恼而显现的,绝不是另一个东西。谈“无染”是说:烦恼是一种染,能突破烦恼的染就是非染,而非染并不表示就是不染,好比能做到烦恼不起,菩提也不需要了的境界与修养才能达到无染。所以,修养的工夫不是一蹴可及的,再者如果认为菩提是从烦恼中显现的,一定要有烦恼才有菩提,那还是有染之心;因为,你执着于要有烦恼才能显现菩提,认为没有烦恼就没有菩提,其实烦恼是迷惑,菩提是觉悟,两者都是一种现象,虽然烦恼中有菩提,但也不能执着于菩提的“有”,否则就是有染于菩提。
那究竟无染是什么呢?一向说烦恼中有菩提,烦恼生起时要知道怎样去突破,所以一开始虽然有染,但还是可以达到无染的境界;而如果烦恼不起,或者是烦恼起来了,你有能力化解烦恼,显现菩提,却一直执着菩提不放,那也变成了有染,所以谈修行办道,业里有道,那“道”里有没有业?其实绝没有“道里有业”的说法!我常举一个例子:你为什么恨他?一定是因为爱他,有没有人被问“为什么爱他”,答案是“因为我恨他”的?假设爱是菩提,那恨成了烦恼,问:“你为什么恨他?”、答:“因为爱他!”如此,爱变成了一种执着。
所以,无染的本身,不是教你在相对中分别──为什么恨他?因为爱他,这没有错!烦恼之中有菩提嘛,所以恨的显现是因为爱,由爱而产生烦恼,但不可以说烦恼就是爱。可见有染、无染的差别就在这里。世俗不是有这样的说法?夫妻之间打闹一辈子,好像不打不闹,就不能白头偕老,就会离婚似的,如果用另外一种方式去看,现代的婚姻观念,因误会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那么误会与了解是不是都是染心?所谓的爱,只是自己产生的一种执着!如果不喜欢或因为误会,为什么又要跟他结婚?还有,为什么了解了反而非要分开、要离婚呢?表示原来的爱不存在了,如果爱不存在了就等于无染了,既然到达了无染的修养,那就更不须离婚了,不是了解了反而更好相处吗?可是,人就是有染,“因误会而结合,因了解而离开”,离婚了可能会再娶,难道想再尝试一次误会,再来一次了解,一辈子在误会、了解中过日子吗?
可见,不管误会也好、了解也好,其实都是一种有染之心,若能突破有染,比如结婚之前,因误会而喜欢一个人,一定喜欢他什么,虽不了解他有哪些缺点,但结婚之前如果约会迟到了一个小时或半个小时,彼此都能互兼容忍,因着一份爱的希望,而一旦结婚了,不谈约会迟到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连个五分钟都不行,为什么?我们常看很多夫妻结婚以后,遇逢出门时,太太可能还要去梳妆打扮一下,先生却衣服一穿就喊:“快一点!出门了!”连等个几分钟都不耐烦,为什么在婚前,女朋友还在打扮,他会说:“慢慢来没有关系!”这不都是一种有染之心吗?为什么不能够做到无染,因为是人!如果在法上认识,就不会有这种分别,会从有染去突破。“婚姻”使两方结合了,彼此若意见不合,难道还没结婚之前意见都是合的吗?有时候男的说:“我想看这一部电影”,女的却想看别部电影,也许男的会将就女的,女的也会将就男的,那个时候为什么可以彼此将就,结婚以后却不能呢?可见这“染心”,以众生而言都是如此!也就是因为众生有这种染心,所以才要去突破它,唯有突破才不会有所谓的“因误会而结合,因了解反而分开”的问题了。
目前在台湾,学佛者动不动就吃素,用吃素来确定一切,好像吃素就是学佛,甚至看到一个学佛的人在吃鸡、鱼、鸭肉,会训说:“你看!你学什么佛?”其实,怎么说都是在染心上打转,如果说心清净就是无染,你们也知道以前我曾在菩提寺讲过这句话:如果你们吃鸡、鱼、鸭、肉,甚至到厨房煮,我都不反对!但有一个条件,当你在煮也好、吃也好,如果能不起心动念,我就准许你们吃,因为不起心动念就表示没有染心,你能做到无染吗?如果能做到无染,我绝对可以开放,因为那是一种修养,可见无染是一种修养,不是摇摇头否定就可以否定的。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