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天台宗>>正文内容

大般若经要解——九十波罗蜜(不起)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白云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大般若经要解——九十波罗蜜(不起)

  文:白云老禅师

  继续介绍大般若经要解九十波罗蜜,第三十个“不起波罗蜜”。

  “起”是发起或缘起,有开始的意思,当成开始就很容易把握,“不起”不是“不开始”,而是不一定从什么时候开始,因为“不” 不是否定词,它有“不一定”的意思。通常谈业,会说“无始以来所作的业”,为什么不说“有始”?因为谈“有”,是从那一生开始的?这几乎是不能也很难把握的道理,常会发现不论在家或出家,动辄谈论前世怎样,好比xxx不就曾对某位歌星说:“前世我们是夫妻,所以这一生须在一起”,这等于一开始就认定对方是自己的太太;其实指腹为婚都不可靠,只是大人口头上的承诺,所以你能肯定所谓的“开始”吗?

  以前曾经有一位牧师想跟我出家,我问他出家干什么?他说:“出家可以当法师!”牧师不干为什么要当法师?他说:“因为牧师不像法师有人供养。”我说:“如果抱着这种观念,最好不要出家!”他还跟我谈道理,满脑子的基督教思想,认定万物是上帝造的,我问他:“如果上帝造万物,那么有一个问题你若答得出来,就准许你当法师!”我问他:“不是说上帝造人先造男人,那么上帝造鸡是先造公鸡还是母鸡?因为圣经里从没有提到这个问题,就算找到答案,我还要问你:‘为什么现在的鸡需要蛋才能孵出来?’”

  其实公鸡是不生蛋的,必须等母鸡生了蛋孵出鸡后,才能确定这枚蛋是公鸡或母鸡?但他却毫不思索的回答:“当然跟上帝造人一样,先造一只公鸡再造一只母鸡。”我说如果是这么造的,为什么现在不是鸡生鸡,而是鸡生蛋?他就问我:“照你的说法究竟意思怎样?”我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佛教不讲鸡生鸡的问题,而是讲人,是人生人;如果要谈鸡生蛋,蛋生鸡,从中可以发现一个循环的道理,因为母鸡虽然能生蛋,但如果没有公鸡,也孵不出小鸡来,再说也不能确定蛋的本身,孵出来的是公鸡还是母鸡?可是鸡与蛋的因果关系却是可以肯定的,如果用“因果关系与因缘法则”来看,鸡与蛋的关系很容易化解,如果一定要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是一个“无始”的现象,就是“不起”了。”

  可见,佛法是从某一个“有”的开始谈起,但这个“有”不是一个决定性的,因为“有”之前还有、还有.....所以佛法通常是谈循环的、圆满的,因此才会讲“不起”的道理。好比画一条直线,若论起点与终点,其实这条线能画多长,每一个人的能力不一样,所以还是没有一个最后的起点与终点,但从直线来看会变成有始的现象,好比从这方开始到那方结束;但佛法谈圆,是以循环的现象来说,不管从任何一点顺着、逆着画过去,再回过头一定都回到同原点,完成一个圆,所以是一个“不起”的现象。那究竟“起”于何处?其实从任何一个地方开始,都可以说明“不起”波罗蜜的道理。

  再看第三十一个“寂灭波罗蜜”,这里谈“寂灭”与前面的“不灭”不同──不灭是依生灭的关系来谈它的“不一定”,是依于生而言,所以有“不生波罗蜜”就有“不灭波罗蜜”。而这里的寂灭是缘于“生与灭”而言,所谓生也不起,灭也不需要了,于灭完全寂静了那才是寂灭,究竟用什么方式来看寂灭的道理?以人而言,不管意念也好,想念也好,假使一个妄想杂念生起,尤其在失眠的时刻,通常都会告诉自己不要再想了!可是刻意要求自己反而想得更多,有人干脆提起正念来念佛,但最后连佛号也不见了,妄想杂念依然一大堆,因为存在着太多的生灭现象,所以,这里谈寂灭是说生也不起,灭也不会发生了,但有时候一般人会把寂灭当成空,其实是一种错误!因为谈“空”一定要从“有”来说,于原来的“有”消失了才能叫空,如果还有“空”的话,相对的就存在“没有空”的说法。

  基于佛法讲八万四千法门,假使依任何一个法门来修养,好比戒律:“戒”是因为我们的身口意会造作,不管是邪、是偏的行为,都是“有生有灭”的现象,但“戒”不是用来消除生与灭的行为的,须了解“戒”的本身是因为我们的行为常常不是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如果要做到不伤害别人,自己也不受到伤害,那就需要以戒的道理,做到“于犯能不犯”,例如杀生,明明现前有杀生的机会却不去杀,那才符合戒的意旨;绝不是夸说:“我从来不杀生!”因为如果根本没有杀生的机会,就不能说自己是遵守“不杀生”戒。

  可见,连生灭的现象都不存在了,那才是寂灭。杀生也是如此,必须连杀的机会都没有;因此人只要活着,经常都有杀的机会,比方蚊子咬你,可能一挥手会打死它,走路时一脚踩死昆虫,甚至睡着了不知不觉会弄死蚊子,哪能说没有杀生的行为呢?所以这些都离不开杀生的“生相”与不杀的“灭相”,一定要连杀的机会都没有了,于杀生而言才是到达寂灭的境界。举一个容易把握的例子:人总是在“生死”与“死生”的循环里轮回,那要怎么样才是寂灭呢?一定是不再受生死轮回,于生死而言已寂灭了才是!可见于业、于道都须清净才可以到达寂灭,像佛菩萨于果位圆满了才叫寂灭,所以“寂灭”是生灭完全沈静了那才是。

  再看第三十二个“无欲波罗蜜”,“欲”是欲望,人人都有欲望,有的出家人自认为是一个没有欲望的人,其实这叫大妄语,以五欲“财、色、名、食、睡”来说,也许“财、色、名”都没有了,但食跟睡还需不需要?如果还需吃、还需睡,都是有欲望的,怎能说出家了就没有欲望了?但人就是喜欢用这种方式去断章取义,标榜自己的清高,好像自己是一位高僧大德;逢人问道:“师父!您没有烦恼啊?”会大言不惭的回答:“我没有烦恼,要不是为了众生,我连愿的烦恼都没有了!”其实这种话一出口就已经烦恼了,因为只要还有欲望,既使还有“愿”,仍然是有欲望的,如果能把握愿的欲望,于欲就会了解,绝对不是用这种方式去看“无欲”。基于人都有欲望,修行人也相同,只不过是一切取决于对欲的观念的认定;比如财、色可以淡泊,但食跟睡不能说没有,基本的观念如此,在修养上又怎样看待欲望呢?虽说贪欲不好,但如果于原来的贪欲慢慢减少,由少欲以至继续不断的清净欲,那就是修行人!可见,从贪欲而能少欲,甚至淡泊,于欲最后能清净,才能达到无欲的境界,所以不要一出了家,就自认为是一个戒行庄严,无欲的人,好像于戒、定、慧三无漏学都已具足了,其实人只要活着就有欲,说“无欲”那不是死人就是木头、石头,因为死人、木头、石头,我们看不见它们的生命现象;再看植物人也都还有欲,饿了你得喂他吃,吃了后他还会睡,如果最后连吃都不吃了,一定是死了,所以植物人没有办法表现“财、色、名”,但“吃与睡”还是需要的,因此无欲,千万不要误会成没有欲!

  再谈“无瞋”,“瞋”是瞋恨或是忿怒、仇恨,瞋心是心念表现于外的一种现象,好比瞋恨之心,“瞋”是表面的现象“,恨”是内在的潜意识,由内在的潜意识表现于外就是瞋。讲到瞋恨,往往还将“瞋恚”放在一起,其实“恚”就是恨的意思,是一个内在的力量,这里为什么要谈无瞋呢?因为凡是人都有瞋的现象,尤其经典中谈瞋,通常会举“蛇”为例,就是因为蛇的瞋心最重,才有这样的描述说“蛇”当人接触它的时候,它会有一种攻击的动作,你愈是拿东西逗它,它愈想攻击你,那是一种瞋恨的现象。再看乌龟,当乌龟把头伸出来的时候,只要用东西去逗它,它马上就把头缩进去,所以通常说蛇的表现是瞋心,龟是恨心,因为并不表示头缩进去就没有这种心念存在,这是形容表面上很容易直接反应出来的现象,好比瞋心一动会脸红脖子粗,眼睛会发红,那就是一种瞋的现象,内在有恨的力量或成分,所以,讲龟是一种内在的恚的表现,而蛇是一种外在恨的表现。

  其实,谈这些是在说明一个人表相跟内在显现的业习,那要怎样才是无瞋呢?好比一个人被说成没脾气,意思是他像个古怪的人,但并不表示是一个无瞋的人。举一个例子:布袋和尚又高又胖,别人打他时,他说:“我站着让你打,你好累!干脆我躺在地上,你用脚踢比较舒服。”这是内外都没有瞋心的表现,照理说“打”应该是很不好受,会产生瞋恨之心,他还担心他自己块头太大,别人打起来很累,他想:既然你的目的是想打我发泄,干脆我躺在地上让你用脚踢,你不是更舒服吗?这是连内外的瞋恨之心都没有了,而基督教上帝说:当有人打你的左脸,你要再伸出你的右脸,这种做法跟布袋和尚的做法差距就很大,怎么说?以人的自然反应,本来打他的左脸,可能会觉得于心不忍,看到你还把右脸伸出来,是不是表示你不服气?有可能会照打不误,这就是人性。相反的,布袋和尚的表现则是,原来对方很生气,看了你躺下来都会觉得好笑,两者的表现给人的感受完全不一样。何况打左脸再伸出右脸,内在有没有瞋恨之心,人家还是不知道,可见要做到无瞋,是内外都没有不平的现象,否则表面看似没有瞋恨了,其实还只是一种忍,因此谈无瞋是依于瞋恨而言的。

  此外,还有“无痴”,痴”是痴迷的现象,不是愚痴,大部份的人在过于感性或者太过于理性的时候都会痴迷,那是因为感性与理性失去平衡,产生偏的现象,于人而言往往过于感性会莽撞,过于理性又让人感觉冷酷,所以不论莽撞或冷酷,其实都是一种偏的现象,人之所以会痴迷,事实上都是因为自己的情感作用产生的,这里讲“无痴”不是说没有痴迷,人一定会有痴迷的发生,不是感性的痴迷就是理性的痴迷,而要如何使感性不起、理性也不起,那是不是一种无情呢?事实上,那是把事理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不痴迷了,才能不为事物所转,反而能转移事物,比如:认为世上钱最好,一天到晚为钱忙碌,最后成了钱的奴才,被钱所转,而有钱并不是错,但要会用钱,才可以做为钱的主人。

  可见痴迷于钱,则会沦于钱的奴隶,如果把钱用在恰当的地方,除了自己生活的花用,有多余的钱拿去帮助别人,就不会为了钱产生痴迷的作法,所以,无痴是要突破痴迷。至于无欲、无瞋、无痴这三者,“欲”是以贪来讲,那又为什么不讲贪、瞋、痴,而讲欲、瞋、痴呢?因为瞋与痴也是缘于贪的缘故,如果能达到不贪,于欲就可以清净;于瞋可以保持平静,于痴能明明了了,最后到达无欲、无瞋、无痴的境界,但这要经过道理方法与修养才能突破,而且要从有欲、有瞋、有痴下手,因此这里的“无”不是没有,是从有的突破而显现的另外一种修养。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