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经要解——九十波罗蜜(不分别波罗蜜)
大般若经要解——九十波罗蜜(不分别波罗蜜)
文:白云老禅师
继续介绍大般若经──第四十一个“不分别波罗蜜”。
“不分别”千万别说成不起分别,只要是“人” 肯定都有分别心;其实讲不起分别就已经在分别了,举例来说:看到一个人长得很漂亮,学佛的人可能会说:“不要起分别心嘛!出家人还谈漂不漂亮干什么?”其实说漂亮就已起分别了,因为至少你没有否定漂亮这回事。可见不起分别,不是“不分别”或摇摇头就可以否定的;之所以讲“不分别波罗蜜”,就是因为人会分别“你的、我的;好的、坏的;是的、非的;美的、丑的.....”这种种分别是怎么形成的呢?不外因为计较、执着而来,就以兄弟姐妹来说,虽然来自同样的父母,但彼此之间的感情还是会有亲疏差异,比如面对外人,看似不起分别其实还是会起分别,如果其中的一位与外面某人有关系,一旦兄弟姊妹批评这个人,他就会生起分别心:“你们不要这样好吗?他是我的朋友呢!”但有时也不一定如此,也许会认为:“我这样说是不是太残忍了?”或者说:“这样做不好吧?”但不管是正面的、负面的,在任何的因缘环境下,肯定是“人”都会起分别,没有不起分别的人。
所以“不分别波罗蜜”并不是“不起分别”的方法,也没有这种方法的,那要怎样才能达到这种不分别的境界呢?很简单,就是不执着!比如:有人一吃饭便嫌菜太咸或太淡,这些都是分别;固然菜太咸不好,太淡又没味道,生起分别心是自然的,但如果认为某道菜没有营养呢?其实还是一种分别。只不过究竟人吃饭是为了什么?如果只在这种种问题上分别,岂不没有东西可吃了!可见,我们要的是营养,既然取其营养价值,为什么要在分别里打转?如果不吃饭,就会连吸收营养的机会都没有,所以谈“不分别”的关键究竟在哪里?很简单!如果汤太咸,可以在汤里加点水,冲淡咸味;如果太淡,可以放些咸的材料加以搅拌,情况就会改善。所以,吃饭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挑剔咸淡,而是为了营养的取得,虽然讲求营养还是一种分别,但已不是在饮食上分别了,所以“不分别波罗蜜”是告诉我们价值所在,不要连价值都否定了。
再举一个例子:假使一个男孩与女孩认识,男孩握握女孩的手无所谓,如果伸手去摸女孩的脸,女孩会觉得不自在,那怎样才是不起分别?总不能说:“手也是皮肉,脸也是皮肉,手跟脸还不是一样?不起分别嘛!摸脸有什么关系?”但人不同于禽兽的地方正在这里,只要是人就会有分别心,这是不能否定的,问题是怎么样做到“不分别”,而不是说“不起分别”就可以去执着什么。为什么?你拉拉她的手、握握她的手无可厚非,又为什么一定要摸她的脸呢?可见你已经起分别执着了;因为握手可能是一种礼貌,摸她的脸是礼貌吗?实际上这个动作已过于分别了,因为你的内心已有分别的想法。反过来看那位被摸的人,会不会对自己说:“不要起分别嘛!摸就摸,有什么了不起?”所以,一种反应是不要你摸,一种反应是可以让你摸,其实两者都是分别,那怎么样才是不分别呢?问题在于“你摸她的脸干什么”?如果是父母亲,他们摸摸孩子的脸、拍拍肩,甚至还亲一亲,里面就没有分别;如果一定认为有,它不是一种行为上的有,而是出自于关心,是一种关爱的“有”;可见这个不分别,是从分别中显现出价值,那才是不分别,如果只在物相上起分别,那便是分别。
“烦恼与菩提”,这是学佛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认为烦恼不好,菩提才好,那就是一种分别,因为选择菩提还是不离于分别。一般来说没有人会选择烦恼,只不过有一个问题:要怎么样才是不分别?如果菩提是从烦恼显现出来的,是不是自己一定要有烦恼才能够显现菩提?这可不一定!因为如果经过烦恼才能显现菩提,其中就已经受了许多苦难,其实不需要经过亲身的烦恼也能显现菩提,虽然两者都不离于分别,那要怎么样才能达到不分别的境界?我刚刚说过不需亲身历经烦恼也能突破,比如:能以别人的烦恼为镜,学习突破的经验,藉着别人的烦恼去思考,这就等于自己遭遇烦恼一样,等下次轮到自己遇到这类的事情,就不会因分别而生起计较执着,反而可以从中获得菩提。所以如果不能把握现实的问题,就会认为“不分别”就是不起分别,其实没有这回事!只要是人,肯定都会有分别,问题是如何从分别中,去认识它的价值以作取舍,而不是在物相上计较执着,这才叫做“不分别波罗蜜”。
再看下一个“无量波罗蜜”,“无量波罗蜜”不是讲波罗蜜的方法有无量多,因为以数目字来讲,“无量”只是个形容词,那究竟无量无边是多少?可以这么说:“无量”至少不是可以衡量的;我们说这个人修养到什么境界?是罗汉的境界、菩萨的境界?还是佛的境界?如果已经到达八地以上的菩萨的境界,那就是无量,也就是不可以衡量了,为什么?就以写毛笔字来说,书法很行的人一拿起笔来龙飞凤舞,怎么写都好看,不会写毛笔字的人呢?拿起笔来,怎么写都写不好,这要怎么去衡量呢?可见,可以衡量跟不可以衡量的差别,就在于个人修养的境界,如果不是站在相等的地位,是很难去衡量的。事实上佛法谈“道”的结果,就是一个不可衡量的境界。如同讲“自了”,以“自了”的标准与条件可以认定:他是“声闻乘”,是罗汉,但也有不一定的咧!我们知道有“外现罗汉相,内秘菩萨行”的行者,你如何能衡量他?类此就是一种无量,不可以衡量的。
这里的“量”是一种思考展现出来的认定或认知,也就是对一样事物的衡量。但这个“衡量”毕竟也不可信,好比讲“海水不可衡量”,不是说不可衡量海水有多少,而是因为所有河流的水都流到海里面去,我们从来不见海水会满出来,如遇天旱河流水枯,也不见海会干涸,或者愈来愈少,那是从什么角度来看?是从人的能力来看的,如果要拿仪器去测量其实还是可以测量,可见这个能衡量与不可衡量,是依于人的修养来看问题,所以如果说这个人的境界无量,那是表示没有办法去衡量的意思。好比修行到达了佛陀的智能,简直是无限量了,如果以一个人来讲,怎么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所以我们常常会搞错,以自己低的、水平不足的程度去看那些高的、智者的境界,如此去看的确觉得是无量的,不可以衡量的,可见必须要到达像佛或菩萨的境界,才能去衡量众生,绝不是以众生的水平去衡量佛菩萨的境界。事实上我们谈“波罗蜜法”,法的本身有深有浅、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所以才叫做“无量波罗蜜”,因此它不是一个固定的衡量,好比“戒波罗蜜”讲戒的修养,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是庄严?就以不杀生为例,你说你从来没有杀过生,是不是表示你已持守不杀生戒?不是的!必须面对有杀生的机会而不去杀生,那你才算是受持“不杀生”戒;如果从来没有机会杀生,就说你从来不杀生,那也说不过去,因为万一有机会,可能你会照杀不误,所以我们讲“衡量”是以人的角度来看的。
继续介绍下面一个“虚空波罗蜜”,“虚空”是个形容词,“虚空”不是说什么都没有,在佛教界常会把虚空当成一个东西,其实虚空只是一个形容词。假设说“心如虚空”,并不是说心里面什么都没有,难道提起正念与智能也不要吗?所以真正的虚空是什么?它是形容包容性非常大,无限大,再多也能包容,没有也不会感觉空虚,这就叫虚空。如果照字面上来解释,“虚”是不实,“空”是“有”的相反,也就是一种不实在的现象。“有”肯定是有的现象,这不实在的现象就是一种虚空之相,而我们要怎么去认识它?其实就像看天上的虚空一样,你们看天上的虚空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有人说天是蓝颜色的,那为什么有时候变成灰色了?可见天空的现象瞬息万变,叫人很难去确定是什么?其实问题不是从虚空的样子上面着手,而是要从虚空中所显现的那些东西来看。比如在虚空中能看到太阳,就说虚空中有太阳?其实虚空本身并没有太阳;月亮、星星也是如此,所以我们看到“风、云、雨、电”显现在虚空中的时候,看起来都是“有”,事实上并不是实在的有。
依于这种道理来看“烦恼或菩提”,请问人在什么时候会有烦恼?一定是烦恼显现的时候,那究竟我们有多少烦恼呢?如果你说我有好多烦恼,请问你把这个烦恼装在哪里?为什么不会感觉它的拥挤?而且那么多烦恼,为什么平常不起烦恼的时候很自在?其实我的“本来”就像虚空一样,所以说虚空只是一种形容,就像当天空显现日、月、星辰,风、云、雨、电的时候,就有一个虚空的存在,如果没有虚空的存在,请问这些日、月、星辰,风、云、雨、电存在哪里?一个人有烦恼了,才会有“我”的现象,如果烦恼没有显现的时刻是个什么相?依烦恼而言,它是个虚空相,事实上是不是没有烦恼呢?其实这种虚空是形容我本来并没有什么,可是不能够说“我”完全没有,因为当它显现的时候就有了,而不显现的时候就像虚空一样,所以这个虚空,只是个形容词,有“比喻”、“好像”的意思。
若问“虚空波罗蜜”究竟是什么方法呢?不妨用另外一种方式来看问题,比如说你以念佛做为修行法门,那么其它方法是不是都不好?其实你只是不喜欢而已,并不表示人人都不喜欢,所以我们常常会把人定位在:如果要学佛,最好的办法就是念“阿弥陀佛”,那就变成所有的人都摆在一个念阿弥陀佛的“有”上,如果那个人说我不喜欢念“阿弥陀佛”,我感觉念“观世音菩萨”比较顺口,我一念阿弥陀佛简直不自在,那你说他究竟是业重还是业轻呢?其实这些都还是一个“我”的现象,所以“我”本来是一个虚空之相,是由于经过污染执着或者造作修养而显现出不同的现象,比如业有业的我,道有道的我,笨有笨的我,聪明有聪明的我,一定是要显现的时候才能确定,在未显现肯定之前那是一种虚空之相,虚空的方法是要这么去认识,也就是这样去认识,完成的才叫做“虚空波罗蜜”,不是有一个波罗蜜像虚空,千万不要搞错了;是这种显现出来之后,去发现它就像虚空一样,这一种叫做“虚空波罗蜜”。
当然,概念上知道了虚空的道理,但有一个问题── “我” 怎么样才能显现虚空呢?好比烦恼来了,我告诉自己不要烦恼,是不是烦恼就成为虚空了?其实还是烦恼,那要怎样才能到达虚空之相?就须面对烦恼、认识烦恼、了解烦恼,而后把烦恼化解,如此一来,那个“我”不是又恢复到虚空之相了吗?原来的“有”不存在了,当然烦恼就消失了;烦恼一消失,现在的“我”是什么,你说得出来吗?可见“我”是要有一个东西显现才能肯定;好比:我喜欢、我讨厌.....,如果根本没有什么讨厌、欢喜的情绪,这时的“你”是个什么样的现象?可见“我”显现的时刻,是一个暂时的“有”;同理如果问题化解了,现象消失了,那个“我”不是又恢复了原来的平静?这种现象就是虚空的现象,所以“虚”是不实在的;“空”是空掉原有的有,从这个基本道理可以反应出:烦恼本来就不是一个实在的“有”,你说你很烦恼,请问你是什么地方烦恼?能不能说出来?所谓的心情是摆在什么位置呢?就算烦恼,心情不好,都是暂时性的,因为你不可能永远都在烦恼?就算有烦恼还是有化解的时刻,至少可以暂时放下或者转移注意力,譬如去找点事做,但那只是把烦恼的“我”暂时放一边,问题的本身并没有解决,因为那个工作的“我”还是一个有相,不是一个虚空的相,那要什么时候“工作的我”、“烦恼的我”、种种的“我”都不显现?很简单,就是心平气和的时候,那就像虚空一样,如此说来你就会了解什么叫做“虚空波罗蜜”了。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