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观
禅观
文:白云老禅师
禅观以禅而言,谈的是禅那,在中国简称为“禅”,但大多数人把“禅”解释作“禅定”,这是错误的。因为“禅定”跟“禅”是有差别的;甚至还有人把“戒定慧”三学中的“定学”也当成禅,那也是错的。虽然禅以“定”为基础,但“禅”不是“定”。在梵文中“禅那”翻成中文的意思是“静虑”,也就是“静净”的思考,可见“定”跟“思考”,一个是静态的、一个是动态的,如果将动态的与静态的混在一起,那会变成四不像。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看似在学禅,事实上只是盘腿打坐、胡思乱想而已,再不然就是打瞌睡、昏沉.....都是因为对“禅”真正的含义不了解的缘故。
虽然经典有“禅定”这个名词,但“禅定”是专指“四禅八定、九次第定”,谈的是“定”的范围;而“禅定”是“外静内动”──就是外表呈现静态的姿势,但内在却是动态的。源于四禅八定、九次第定本身,是在调理我们的心意识;心意识的力量又来自外缘的引发才会产生作用,否则心意识只是一个名词而已;好像一个人的身口意,身体与言语的行为,都要有“意念”的参与,还必须要有那个“我”或“心”或“五蕴”产生作用,身口才会有所表现。
从经典来看,“禅”是一回事、“观”是一回事;“禅”是肯定于禅宗的一个法门,“观”则凡十大学派、八万四千法门都离不开它,如果把这个名词分两段来看,禅是静净的思考,是“静净”这两个字,不只是静悄悄的静而已,还特别谈到清净的“净”,那是因为我们很容易依自我意识去思考,就会胡思乱想,即使自己以为知道,最后表现的还是自我意识;所以,以修行来说,特别强调起心动念要“跟生死有关系,与道要相应”,否则违背了这一个原则,都是妄想杂念。因此,静净的思考,第一个静指的是外表必须是静态的,而思考却要做到清净。那么,这里的“清净”是以什么为前提?其实是以“道”为前提,至于谈“观”,千万不能只当成“看”,因为“看”指的是表面、表相,而“观”却是一种深入的认识。
举一个例子让大家思考:如果你对我说:“我口很渴”,我便泡一杯热茶给你,在这前提之下,你可以发现自己的起心动念是什么?第一个直觉反应是什么?如果说“我很渴、茶又那么烫”,你的意念又会是什么?要是不知道“禅观”的道理的话,也许会觉得:“这个老和尚简直跟我过不去!我口这么渴,他却给我一杯热茶?”如果会用“禅观”的方法,你可以试作“静净”的思考,深入的认识,看看自己的情感反应是什么?会产生什么样的心念?不要忘了我前面提到的──“凡所有的起心动念,必须要跟生死有关,与道相应”。因为离于“道”便无佛法可言,如果你们曾经参加过禅七,就会知道“禅观”的道理与方法,它是要我们怎么去面对问题、怎么去做思考,换句话说“禅七”的本身就是在训练你学习禅观。这就是为什么以前在大陆丛林,一到冬天,七十天的时间都在打禅七,想想这七十天必须如何撑过去?我们看很多公案都是从禅堂里流传出来的,好比《景德传灯录》、《指月录》,都是禅堂参修时记录下来的信息。
知道了禅观是“静净”的思考,但凭借什么?能不能静下来?思考的内容究竟是业是道?能否作深入的认识?这一切得凭平常所搜集的信息,信息愈多运用的材料就越丰富,这就是为什么强调“禅通三藏”(经律论三藏)的道理;因为静净的思考、做深入的认识,一定会得到一些结果,这些结果符不符合“三藏十二部”的道理?所以绝不能以自我意识而论说。举一个例子来说:这叫什么?(老和尚拿起桌上的小闹钟),谁都知道它叫什么,但有谁能真正肯定它是什么?想想看!它包含了物质与精神;以物质来说,如果不能产生精神作用,究竟还是物质体而已,唯有产生精神作用,才能显现“法”来!经我这么一说,你们可能谁都不知道如何对它下定论,在座的各位谁能用最简单的话告诉我:它究竟是什么?
通常遇到家人或朋友做生日、喜事时,如果送钟,“钟”与“终”听起来同音,就会产生一种忌讳,所以如果有人问你:“送这个东西好不好?”你可能会想:今天我家在做寿,办喜事,你还送这么一个东西给我?”其实,人就是会这样分别,所以随便例举都可以发现其中有道,但是“道”究竟在哪里?
我们知道一切色尘都是物质体,我也曾经跟大家谈过“五蕴”的问题,从色尘、法尘、完成色法....种种都是色,也可以说都是物质体,必须色法要相应于五蕴,其中的色蕴发动了,心法才会应缘作用。还有,我们知道色法属于物质,一定要产生精神作用色法才能形成心法。所以,以上举的两件事:一个是“你口渴、给你一杯热茶”,如果静净去思考、深入去认识,最后会能得到什么?另一个是“这么一个时钟”为什么人的分别那么大?从中很容易发现一个基本问题──人的分别心,为什么会分别?其实只要是人都有欲望,但因“欲”所生的分别有正面的、负面的,如同前面我说:“你口渴、给你一杯热茶”,假设换成“我给你一杯冰水”你就会喜欢。平常看见一些人大量流汗、口渴,给他冷饮他就一杯接一杯的灌,好像都不能止渴,所以我才会告诉你:如果你非常口渴,给你一杯热茶反而更容易止渴,想想看为什么?因为口渴只是一个生理的反应现象,如果你的“我”的精神不起作用,渴的程度是不是就减低了?何况如果我给你一杯热茶,你拿在手上觉得烫,就不会大口大口的喝,一定是慢慢吹、慢慢喝,这时的意念会放在哪里?当然是希望把水吹凉,容易喝下去,反而不会一直想“渴”的问题,如果拿一杯冷饮给你,你会完全不考虑,一骨碌就把冷饮喝光,最后还不一定能止渴!所以,在心理学上,这叫做精神转移作用,但是我要告诉各位:在现实生活中,千万不要这么做,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在修禅观。
再继续谈刚刚那个问题(老和尚手上拿着小闹钟):“这究竟叫什么?”如果要你用一个名称,别人无法反对、否定,或者找更多的理由来诤论,我说这个叫作“计时器”,在座的有没有话说?!法在哪里?前面谈过色尘、法尘,大家看看这么一个时钟,所有的物质条件都有了,但是假使不加上电池、不接上电源或者不拧紧发条,会不会产生精神作用?不会!这就好像灯泡,如果不把电源接通,最后灯泡也不会亮,而如果一个灯泡,我们叫它“电灯泡”,名称上并没有矛盾,因为它是需要通电的东西,但是称作“灯泡”指的是什么?可以这么说:它只是一个物质体,这个物质体于法尘来讲是灯泡,所以我一直强调“一个物质要使它产生精神作用,五蕴才会起动、心法才会发生”,否则学佛学了一辈子,像逛百货公司,尽在“名牌、仿冒品、价钱....”等等色法上打转,而如果到百货公司买东西,情况又不同了,为什么?因为你未去百货公司之前,一定会想到“我要买什么?”也知道在哪一层楼、哪一个专柜可以买到必需品。你们看,一到假日与夏天,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爱逛百货公司?除了看百货公司陈列的货品之外就是看人,还可以享受免费的冷气,其实如果真要买东西,就不会管这些问题,好比到便利商店买东西,不都是一走进门,拿了东西、付了钱就走?
谈这些绝对不要忘了最重要的主题──-“静净的思考、深入的认识”。尤其现在我讲的每一句话,几乎都可以引发你的思考与起心动念!禅门中不是有这么一句话:“抓住了,就是你的;抓不住,就当面错过,什么好处都得不到!”我再举一则大家熟悉的公案:有一天,有一位参学的出家人,到寺院见老和尚,老和尚问他:“你从哪里来?”他就一五一十的说他从哪里来,老和尚又问:“要到哪里去?”参学者又说了“我要到哪里去!”这时候老和尚就问了他一句“未后句”:“你不嫌累吗?!”如果换成你是那位参学的人,你准备怎么回答?是否回答说:“我是来参学的!”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这样回答,但通常老和尚遇着这种情况,他只会告诉你两个方向,一个是叫你“喝茶去!”一个是叫你“吃饼去!”其实老和尚是看什么人说什么话的,那究竟“喝茶去”与“吃饼去”各具何含意?如果你是一个参学者,未具禅观的条件,可能会认为这个老和尚简直不是“善知识”!不是吗?我明明告诉你:我是来参学的,你却叫我喝茶去、吃饼去!我要喝茶、吃饼,难道还要来你这里?于是会搬出一大堆理由,以自我意识去面对问题,那是没有做禅观的缘故。
在中国禅门里,赵州从谂禅师是最有名的一位行脚僧,八十四岁还在外面行脚,通常这一些行脚僧,对丛林的规矩法则非常熟悉,比如他要到一个寺院去挂单或者赶斋、讨单────什么叫“讨单”呢?就是想在寺院常住一段时间,可以领一个职务,这就叫作“讨单”。那“挂单”是什么?就是想在寺院住个一到三天,但不能说“我要住一到三天”,而要肯定的告诉寺方确定要住几天,还有按规矩,挂单是不能超过三天的。另外一个名称叫做“赶斋”,就是中午吃一顿饭,吃完饭就走了,但是在大陆上还有一些不讲道理的地方叫“子孙庙”,认为寺院是一个家族拥有的,可能是父母或兄弟姊妹或儿女,将财产卖掉盖的寺院,一家子都住在一起。因此到了“子孙庙”,前面讲的三个──赶斋、挂单、讨单都不允许,只能够讨一个“水火单”。什么叫“水火单”?就是寺院厨房里的锅子、水、柴火可以给你用,其它的你要自己准备。
刚刚提到禅林的“喝茶去、吃饼去”,究竟有何含意?其实“喝茶去”就是告诉你:喝杯茶、休息一下,你就可以走路了。“吃饼去”是说你还可以再留个一天、半天,所以,如果你们不熟悉这些禅林规矩,即使会禅观,也不知所云。因此你必须要从中去认识了解,才会有所发现;禅观只是一种方法,但是它的内容、境界的高低,却关系到个人所具备的知识经验的多少,换句话说,有多少修行,累积的功德就有多少!如果一位参学者,老和尚对他说:“喝茶去”,那你最好休息一下就赶快走;如果“吃饼去”,那表示你可以跟知客师打打交道,住一个晚上没问题,为什么?通常遇到老和尚问:“你从哪里来?”如果你告诉他“自己从哪里来”问你到哪里去?你告诉他“要到哪里去”这就叫做废话!所以他才会问你:“你不嫌累吗”,表明了你这里跑、那里跑,简直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可见禅门中,禅师往往会讲一些话,但参学者不能用直觉去看、去想,就好像我说:“你口渴,我给你一杯热茶!”如果你只是照直觉去想,那什么好处也得不到!在台湾,有很多寺院常举行禅一、禅三或禅七,其实真正的禅七是七十天,没有什么一天、三天、七天的,那为什么现在会流行这些名词?这是他们的理由:“因为现在是工商业社会、大家都很忙,所以要给大家机会参与”。其实如果要进入禅的世界,一天、三天、七天,捱得上边吗?恐怕连七十天也不一定能得到什么好处!在这方面我写了很多相关的书,但你们总是无法发现究竟在说什么?因为你们自己拥有的信息太少,平常也很少在这方面下功夫,才会觉得禅是那么陌生,好比谈一些名词,几乎大家都会,甚至要去对付别人时,还可以朗朗上口的提出一些名相。
记得民国五十几年,我在台北主持禅七,有一位自认为在禅的世界,境界已非常高的人,带着踢馆的意味来到我这里。当我让学员讨论问题时,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主七和尚,《心经》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经,究竟《心经》谈的是什么心?《金刚经》明明说‘现在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还谈什么心?”我就问他:“谁在那里问我“三心不可得、谈什么心””?他说:“当然是我!”你看!那个“我”有多强烈!我接着说:“你的“我”在哪里?眼睛是我?还是耳朵是我?因为你的眼睛看见了、耳朵也听到了,那么哪一部份是你的“我”?”我可以告诉各位:“如果把一部《心经》搞通了,三藏十二部全都会了!”所以,别小看只有两百六十八个字的心经,那里头任何一句话或是一句经文,就关系到多少经典!就如刚才所说的,很多人学佛只会从经典随便抓几句话、一些名词、名相,当成自己炫耀的本钱,其实本身并没有做“静净的思考、深入的认识”,将释迦牟尼佛的智能转化为自己的智能,因此讲了半天,最后都是释迦牟尼佛的,跟自己毫无关系,这就是为什么禅宗特别讲究要“发明心地”,发明心地就是认识自我、突破自我,而且还能够把自己得到的利益跟更多人分享。
所以别小看“静净的思考”,第一、能静得下来,第二、本身要先淡化自我,才能达到第二个“净”。这时思考的就是五蕴的调理,在“想行”之间建立间隔,所以就要运用止观的方法,才能够做到“静”与“净”,思考才不致偏差,否则都是自我意识!至于“深入的认识”,虽然知道“观”是深入的认识,但在佛教的十大学派中,各学派都有观法,究竟你是以哪一种方式去观、去做深入的认识?所以,谈“禅观”,这“观”不一定只限于所谓的“禅”,观的方式很多,就不能把”观“当成个人的看法,“观”一定有它的轨则,是以什么样的道理方法作为基础,才不致于越轨。
现在再举一个公案让大家思考:有两位禅师在一起,也可以说是两位高僧,至于他们的身高有多高?我不知道!两个人之间有一段对话,甲问乙:“什么是佛?”另外一位禅师回答说:“麻三斤!”,这到底是在说什么?好像佛与麻扯不上关系是不是?为什么问他什么是佛,要回答麻三斤呢?这则公案在《指月录》、《无门关》里谈得很多.刚刚说“禅通三藏”,你不要以为他们是离开经典在胡说八道!之后,另外一位第三者,听到了这段对话,就去问怀海禅师,怀海禅师就是百丈禅师,也是建立丛林制度的一位宗师,当第三者这样问他时,他并没有讲话,但问的人据禅宗语录的记载,他反而开悟了,他到底悟到了什么?这个公案一直还有后续,有说:“火里来、水里去”,就在讲这话的时候,旁边刚好有一位老参,是苦行的“禅和子”,他持反对的说法:“你为什么不说水里来、火里去,却说火里来、水里去呢?”这个公案到此结束无下文了,请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里的“水”跟“火”,你们不要把它看得太平常,所谓“火里来、水里去”与“水里来、火里去”,两者本来就有很大的差别!最初公案是问:“如何是佛?”却答:“麻三斤”此中说明什么?可见每一个阶段的禅观都不相同,最后还要能表现出“如何是佛”来,因此别忘了我提醒你们的每个环节,可以说我讲的每一句话跟主题都有关系。
禅,有问题却没有答案,佛法也相同;因为禅只是佛法中的一种法而已,先从“如何是佛”、“麻三斤”上面着手,一步一步往下发展,知道了主题是“如何是佛?”也就是要怎样才是佛?那为什么回答“麻三斤”呢?说麻不够,还要说出一个数目字,究竟“麻三斤”是指什么?其实只要我一讲出来就一文不值,不讲出来你们还会认为禅真是神秘、玄奥!我们知道麻是一种植物,而一斤十六两,那三斤有多少?是不是四十八两?四十八指的又是什么?不就是佛陀住世说法四十八年吗?所以,问:“如何是佛”?答:“佛陀说法说了四十八年”,为什么要以麻来形容?不是欲理还乱吗?话再说回来,虽然我告诉你们是这样,但千万不要认为这就是答案;因为禅与佛法本身是没有答案的,它只是提出一个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要我们去认识、去了解,最后能明白它在说什么,所以最终只是得到一个信息或一个过程而已,它不是一个结论。
还有,为什么公案中说第三者去见怀海禅师,怀海禅师不说话,他本身居然开悟了?你们知道禅宗的缘起: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手上拿着一朵花,没有讲话,旁边的首座弟子宣布说“释迦牟尼佛已经讲完了法”,便下座。怀海禅师说了那么多,其实他并没有说,因为既然谈禅,总是离不开禅的缘起,而佛陀手上拿着一朵花,并没有讲话,旁边的首座弟子却说:“佛陀已经说法完了”!这当中似乎还蕴藏着佛陀拈花,大迦叶微笑,所谓“拈花微笑”的公案。从中可以发现,除了那位去问怀海禅师的第三者,还有不讲话的怀海禅师外,再去看“拈花”与“微笑”的关系,便能知晓为什么他开悟了!因为禅不是以言语、文字可以表达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强调禅是“静净的思考”、“深入的认识”。
看公案最后的这个阶段,说“火里来、水里去”,但另外一个人不赞成,他说:你为什么不说“水里来、火里去”?究竟“火里来、水里去”是说什么?“水里来、火里去”又说什么?两个是不是都有一个关键性的疑点吗?还是先后有其差别?我们知道火是暖性,水是湿性,《金刚经》又提到“生命的生相”有暖生与湿生,但公案中并没有谈到卵生与化生的问题,只谈到暖与湿,那就必须理解出生的环境,展现的现象是暖的;那么湿生的环境,展现的现象呢?通常湿生指的是那些昆虫、蚂蚁、水族这一类别的;暖生的肯定要经过孵化,所以孵化一定要有温度,为什么他不谈胎生与化生?那是因为胎生也好、化生也好,还是离不开暖生与湿生。讲“火里来、水里去”,为什么那个人不赞成?通常像爬虫类或者昆虫,它们处在湿生的环境,而暖生的环境就不一样了!至少在动物中,我们不谈高等与低等的问题,只谈喜欢不喜欢的问题!因为凡是“暖生”的,都是人觉得相处比较融洽,比较好感的,也就是生活过的比较好的;而“湿生”以人的分别而言是比较不喜欢的,此中也表现了人的“欲”的分别,一个说“火里来、水里去”:“火里来”是生相,“水里去”是生命的结束;后者才会说:“你为什么要水里去,要成为叫人讨厌的湿生之类?”他提出反驳的理由是:“人要往上提升,你为什么反而要往下沉沦?”你们想,我讲的这么一个公案,其中就涉及了多少的道理方法?
这个公案中,“从“如何是佛”,到最后那个人反驳说“为什么不说水里来、火里去””,就是从原有的一个我,去发现那个圆满觉悟的我,再回复到人的那个我。所以我说“一个修行办道的人,所有的起心动念都要跟生死有关,要与道相应”,而且禅很奇怪,一旦说出来便一文不值,如果不说反而有思考的空间。话又说回来,我告诉你们的是我的,你们如果能够发现才是你们的,就像学佛是要把释迦牟尼佛的智能转为自己的智能,才能够成佛、成菩萨,否则只是在那膜拜佛陀,崇拜他的智能,一天到晚依赖着佛,最后,佛还是佛,你还是你!那佛陀的智能是什么呢?就是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法门。还有,为什么说“麻三斤”,有人说佛住世四十九年,但在印度佛教史里是讲四十八年。
现在你们静下来,我一边讲一边引发你们思考,不知道平常听别的课,你们有没有这样去思考?好比看我的光盘,看完了究竟思考了什么?相应了什么?谈“禅观”是要有素材的,不能凭空做静净的思考、深入的认识。换句话说,所谓的修行是从身口意上面去着手,不管涉及到人、事还是物,这些是搜集信息最好的机会如果只是用自我意识去分别喜欢不喜欢,好不好?尽在相对中分别,最后还是不离于计较与执着,那就不可能进一步去认识、去了解以及发现什么!所以,我常说真正的出家人,要想成就道业,我并不反对住山、住茅蓬,但那只是一个暂时的过程,不是一辈子!因为真正要磨练、体验,想在道上有所进展,住寺院是最好的方法,为什么?因为寺院里的常住来自不同的家庭,免不了会有“是非”、“对错”的发生,要达到所谓的“和合僧”,能够安稳的在僧团中和睦相处,已经是很难的事,如果认为不好受,就算躲到山里,即使自认为有修行,住山二十、三五十年,一旦回到人的世界,你同样做不了主!为什么?因为你看到的、听到的,跟你自己一个人单独在清静的环境里,面对青山绿水──那是观光游览的地方,体会一下无妨,而禅门中有“十字路口好参禅”的说法,愈复杂的地方,反而愈容易见道。所以,真正想成为一个修行人,千万不可用自我意识去分别好坏、对错、是非,而是要如何静净的思考、深入的认识,把别人当成一面镜子,你可以从镜中返照自己,那才是最好的修行下手处,否则自认为住山、住茅蓬、住精舍很清净,就以为是在修行,其实以前我们在大陆行脚,也住过茅蓬、山洞,但那只是一种体会,体会什么?想想,自己一个人住,“衣、食、住”同样还是要做,样样需自己动手,一天同样要做三堂、两堂功课,还有一个问题──你的衣、食从哪里来?何况住山、住茅蓬,如果自耕自食,一定要自己种作物供给自己用,绝不是去赶一堂经忏,有钱了就可以买来填饱肚子。再说,一个人生活,除了衣食住行的来源,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忙碌,如果住寺院至少人多,工作可以分摊,比较大的寺院人多,工作不是更少吗?!
但人就是这样,往往自认为好就好,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当然一个修行办道的人,是不必在乎别人说什么,问题是:你究竟能得到什么利益?对生死有什么帮助?于修行办道上能加分还是减分?那是值得思考的!所以,常常会有一些人住在常住中,稍微听到什么言语就觉得不自在,其实那只是用自我意识在分别,并没有作静净的思考,也未做深入的认识,思考眼前的一切究竟跟自己的道有什么关系?这就是为什么一旦面对别人时,除了看、听之外,必须要作“禅观”的道理,否则单只是用看、用听搜集信息而已,究竟能否产生效用还是一个问题,如果不能产生效用,你收集的这些信息尽是相对的“是非”、“对错”、“好坏”,佛法是要能从相对中去认识、突破,最后显现绝对,什么是绝对?没有任何的伤害就是绝对,如果还有伤害,不管是伤害别人还是伤害自己,都还不离于相对。
其实有很多道理必须慢慢去体会,尤其在一个大环境中,自我、情感都须接受磨练,面对环境千万不要只是分别,因为一分别就会产生计较、执着,唯有用磨练的方式,处在现实的环境里,你才有修行办道的机会。只不过在没有基础之前,人还是人,所以我常说:“不要忘了别人是人,我们自己也还是人!”等到哪一天真正成佛、成菩萨、成罗汉,即使再乱、再不好的环境,对你而言一点响都没有!现在会产生各种情识作用,是缘于本身的修养不够,修行的功夫下得太少,何况修养要成为功德,必须要能发挥它的效用,所谓“自度度他”,你自己先要能度自己,要不然每一天都在烦恼中过日子,尽是分别与自我意识,永远清净不了!唯有面对环境,把一切当成磨练,缘境来了去察觉、去返照,那才是修行!
这方面的法要,以前我也说过、写过:一个人若能从错误中走出来,最后一定是一个成功的人!如果从来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那就谈不上从错误中走出来,便会永远都是错的,不可能有对的机会,为什么?因为你来到这个世界就错了,你根本不该来的!但是既然来了,就承认错误吧!如果还一直在对错、好坏、是非分别中打转,可以这么说,你就跟一个普通人没有多大差别。我也常说:我们是学佛的人,学佛就要去学觉悟,不是去学分别,就算你分别现实的好坏、对错、是非那有什么用?其实,什么是真正的“是”与“非”?“对”与“错”?佛法是:一旦你真正进入到“有余涅槃”的境界,那就无所谓的“应该”、“不应该”了,还会去分别“应该”、“不应该”,那就表示你的修养有限!(全文完)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