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修行者与学者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14日
来源:其他来源   作者:劝学居士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其实,每个人已忘记了我们已经轮回百千万劫,还是转不出六道。 整个宇宙的真相都给学者扰乱了,他们已经忘记了有六道轮回。真正的修行者是捉内心的烦恼贼. 每个人都用自己的知见来修行。  

学者只是用文字来表佛陀的法。佛陀其实有警戒我们,无论你是智慧多高的众生,都要用比喻来了解。一切佛法都是对治法。  

学者没有出离心,忘记了已轮回百千万劫。修行者对自己的烦恼来修,他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够进入开悟之道。修行者的目标是开悟佛性,回归原本。开悟也只是一个比喻,只是一个方法进入解脱生死,不受六道轮回。这才是我们每一位众生必经的修行道路,没有别的法门可代替。回归清静的自性。每个人还执迷不悟,还以为明天会更好。有些指导佛法的老师,也悟到空性,都又“执空”,佛陀只是把当作一个比喻。那些老师自以为自己是进入了空性,其实是进入了自在天魔,误导一切众生,整个宇宙都是由自在天魔在控制。当他们的福报享完后,又堕入六道轮回了。不管净土宗,唯识宗,禅宗, 密宗或任何宗派都可能进入自在天魔。  

佛陀的真理是不著一切法门,无著一切相,原本的真理已经存在了  

众生的一念无明,让原本灵明洞照的真空,变成晦暗的顽空,产生山河大地与众生的起源,生成轮回就开始了。众生从此就累积了善恶业。百千万劫轮回受苦受难,还不赶紧悬崖勒马,回归原本?如有任何人对我们所说的没有起疑,请大家跟我们学习如何进入“假三摩提”。  

何谓假三摩提? 静坐时观假三摩提,你的六根不会对外境任何的声音起分别及攀缘,你就会浸在心不起任何攀缘的境界,这种境界让你体会到假三摩提。如持续不断的训练下去。你就可体会到真正的三摩提,看到一条解脱的道路了。  

进入三摩提的过程  

静坐时,起一个观念“三摩提”,如遇到昏沉掉举时,仍然守着“三摩提”的观念,就会体会到三摩提的境界。三摩提本具足在我们的本体里面,三摩提不是制造出来的。  

如有不起疑者,就可尝试进入这三摩提的方法。目前很多法门都提倡用气来打通任督二脉回归本性等都离开佛道越来越远,他们纯以幻治幻,很多法门都是如此。  

举凡是人,六根都会疲劳。故必须有充足的睡眠。一觉醒来时,皆会鱼贯的洗刷吃早餐,然后开始为一天的生活奔波劳碌,日复如是,年复一年。一般众生只烦恼如何追寻更多的金钱,为将来更好的生活而未雨绸缪,反之把自己的生死大事置之度外,毫无生死恐惧之心。以80岁的寿命为例,自懂事以来,生活往往在糊里糊涂中已去了一半。  

知识份子皆用自己有限的主观看法加上日新月异的科技来揣度宇宙真相及遏止灾难的发生,以致走了一条冤枉路,还不自知而把佛陀的教育当迷信。被傲慢,我慢心所蒙蔽,以为可把生老病死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们认为发达的科技可以破解灾难而不了解本身自己有不生不灭的本性。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大家有所领悟,闻发自身本有的光明大道。  

从现在起,就能提起正念,时刻紧记无常随时会到来,以免早晨所穿的鞋子,隔天恐已没机会再穿了。好多人虽然明白这真理却从未理会这真实的事项。一旦有病在身时,面临死亡的时刻,冤亲债主就会乘机来讨债,自己也会情不自禁的拿柴来对抗。无论贵为高官显要或平民百姓,都会经历此过程。  

你若真有意想要脱离冤亲债主的纠缠,佛陀有个不费吹灰之力的法门,在我们面临困难时,以其借酒消愁乃至自寻短见时,不妨配用的药方。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自性,却误把四大假合的身躯当成真我。我们要认知六根的感觉只是初步认知佛性的开始,从觉念里寻找生死的来源与答案。比如拍掌听到的声音,一般人认为通过耳朵的神经线方可听到的声音的由来,这乃是错误的想法,殊不知其实音声的觉念本来存在,眼睛所见的觉,耳朵所闻的觉,鼻子所嗅的觉,舌头所尝的觉,身体所触的觉,意根所辨别的觉都是同一个觉,本自具备而非通过六根去分辨。这就是称为初步所悟到的空性,亦名为本性,肉体是假我,“觉”才是真我。  

一切法皆幻,是由我们坚固的幻想所形成,也是由我们的心所造。就有如我们的知识,一旦吸收了就收藏在自己的脑海里永不消失,这收藏库就是阿赖耶识,害我们痛苦万劫也是阿赖耶识。好比梦境的景象,如前所说的冤亲债主,都是先前所造的善恶业,被阿赖耶识所吸收,遇缘显现而已,而不是古人所说的鬼神迷信之故事。只要明白阿赖耶识本是空,无形无相就能回归原本自性,从而解脱生死。  

一切万象皆由心所变,不管天堂地狱或鬼神,都是由我们心所现,也是由我们所造的善恶所显。  

请注意:我们所比喻的空是真空,是真我而非如注射了麻醉药,毫无知觉的假空。   

这里有一个实例要与大家分享,之前有个不懂佛法的女居士,孩童四五岁的时候,常常满怀欣喜,跟着她母亲去寺庙礼拜观士音菩萨,从此被灌输了一种迷信的知见,以为这是正见的佛法。随着岁月的溜逝,孩童渐渐步入中年时,有缘巧遇一位大善知识,每天灌输提醒她自身本有一个佛性,居士由于不明白,不断追问到底何谓是佛性。  

大善知识善巧方便,使用种种的方法,让她听了似懂又非懂,其实在这过程中已经渐渐增强了信心,逐渐明白佛性的真义。普遍一般学佛者仅限于事相上明白佛性,知道佛性是空性。基于转世了百千万劫,往往被习气所掩盖,故不喜欢原本的空性,加上没有建立对于佛性坚强的信心,故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不敢肯定接受这佛性,此乃对自己信心不足之缘故,以为这么简单就开悟,还不了解佛法的真理,从阿罗汉至十地果位,以致菩萨的境界,终究还在阿赖耶识里。所有所悟到的空性,还是脱离不了阿赖耶识的习气,只有到达佛境界,才能真正灭阿赖耶识,其余皆是佛陀方便的教诲,让众生脱离六道轮回,不受生死的轮转罢了。 以上圣者所悟到的空性,跟一般大众无异,差别在于众生信心不足够,这个就是其弱点,而菩萨却拥有不同阶位及智慧的果位,是众生所无法明了的。  

早在佛陀的时代,佛陀有两位弟子,一位是通达经,律,论,辨才无碍的比丘,就像我们现今站在台上弘法的人员。另一位则是专修禅定的比丘,对于弘法一窍不通,只专注于入定的修行。当时很多的信众,纷纷围绕着那位通达经,律,论的比丘,认为他的境界非常高,都被他所开示的佛法深深所吸引,反观那位只顾入定的比丘,却丝毫没有一个信众,让人误以为他完全没有办法去解脱。一群佛陀的弟子启请佛陀的开示,到底两位比丘中,谁能达到真正的解脱。佛陀马上印证说,修禅定的那位比丘才是真正的解脱者,那位通达三藏十二部经典的比丘, 听到佛陀的印证,感到非常的恐惧,于是转向其他的比丘求法。大家都认为这位比丘智慧已圆满,已不需要再学习,故没有人愿意教导他. 他在无计可施下, 最终跑去向沙弥求法,重头开始再来过。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