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教对中国文人 思想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3日
来源:明伦期刊第5期   作者:政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题目:佛教对中国文人  思想的影响                                      作者:政躺
本文:
自隋唐以还,中国文人的思想,多多少少都受到禅宗的影响,尤其是文学作品,表现得
最为明显。
就诗词来说,从唐朝开元天宝以至晚唐,诗家诸多作品大都沾染了禅宗思想的神秘色彩
。宋词及明清小说含有更多禅意。中国传统文化的巨流里,涵融了禅宗思想而泛起了理学瑰
丽壮伟的波澜;蔚为奇观,很有一番蓬勃的气象。
在诗人词人笔下,这熙攘的人生,劳劳的尘境,莫不含有「无门为门,无相无不是相」
的「般若」空灵禅意。
唐戴叔伦论诗家之境,说:「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及。」
诗词中的真趣,似乎能意会而无法言传,能言传者,或许不是诗词中的真趣吧!
宋严羽在沧浪诗话里力倡以禅入诗,以悟论诗说,主张诗道与禅道合而为一,他的论诗
七绝云:「欲参诗律似参禅,妙趣不由文字传。个里稍关有心悟,发言为句自超然。诗本无
形在窈冥,网罗天地运吟情。时忽有得惊人句,费尽心机做不成。」
严氏意思虽然是针砭江西派以文字才学议论为诗之弊,但也不无气象。当时诗词中也确
有许多禅意浓郁的佳句,如王摩诘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李商隐的:「独敲初
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白居易的:「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馀
却有馀。」柳子厚的:「烟销日出不见人,召乃一声山水绿。」等等。
这都是诗家以为化境,禅家以为悟境之作,诗情禅意,俱为一体,非妙悟不足以言传。
日本诗人芭蕉有一徘句:「寂寞古池塘,青蛙跃入水中央,泼刺一声响……。」在那穆静寥
廓的气氛中,这一泓无边的寂寞深潭,蓦然,一只小小的青蛙,纵身入水。这一声来自偶然
的轻响,有如一滴透明真醇的情感,投入了人们心灵深处底层,泛起了情诗的涟漪,也凝铸
了圆通含浑的梵音。这既外扩而又内摄,逸出而又潜入的梵音里,宇宙万物似乎在其环中却
又在象外,犹之如苏东坡在赤壁赋裹所说的:「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然而「耳
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姑无论「自其变者而观之」或则「自
其不变者而观之」,这一声轻响,确实「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吾与子焉不能共适?
在心物一体的真如妙心里,寂而不动,感而遂通,始见宇宙万物神奇造化之机,生命界
磅礴生生不息之力。清初大儒王船山说:「非理抑何悟?能觉者心,所受者理,觉虚而理实
。」果然一旦心灵忽然开悟,洞见天地间万物皆吾心体,则喟然叹曰:「予乃知万物非外也
!」
自古以来,诗人心灵里许多变化莫测的心象,以及无形无迹的思维,本不可能绝对祈求
於文字符号作圆满的表达,也无法对之作有形的理解,全凭各人深厚的涵养和虚静的心灵,
去作浑然於一的体会。虽然人人有得,而所得各不尽同,这是理所当然的。故文学作品的言
外之意,意外之味,尽管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而且俱在酸咸之外。可是方寸有悟,也能确然
独得,在嫣然会心处,卓然见隽永造酯,不在乎言说。
庄子说:「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这不正是禅家所谓的以指指月,而不可执指
为月;借文字以传道,而不可执文字以求道的意思一样麽?义理似可相通,能深入其内者,
始可超出其外。所以古人见蛇斗而悟草书的神髓之所在,看公孙大娘舞剑,笔法大有进步。
「道可道,非常道」者,则不言可喻矣!
禅家之所以不立文字者,乃是想突破形式主义有限的束缚,从心领会中静摄万象,得获
「涅槃」妙心,以妙悟人世间众生名相与一体的存在,忘言得旨,只在一个悟明工夫。诗家
要深入诗境,得禅家真趣之所在,须先妙悟。由悟以入,形骸俱释,一念常醒,则奇灵山川
,浩莽大地,俯仰皆是无杳訦绮丽,有天机慷慨的大文章。天下所有的文章的精髓命脉,尽
在眼前,不必着一字,岂不是尽得风流了麽?
禅宗谈悟,说悟即觉也,觉者觉自性也。而万法又从自性生,自性就是自心。所以心外
无法,法外无心。因此,禅宗的语言多机锋相对,意在求舍去「执见」,在原无纤毫回避处
,还我本来面目,则灵灵明明之中,顿生妙悟境界。
以这种出自心性元本的灵明觉性,观照宇宙人生,豁然神会人生生命情调之莹晶芳洁;
憬然了悟宇宙万物之玄妙纯朴。终於从自心贯通宇宙万物之窍微,而合宇宙万物於一体。万
物也就皆备於我了!所以禅宗本自心证道,虽然人世间似如长空飞鸿,水面清风,刹那之间
了无踪影。但是寒灰星火,浊流清泉,俱是人生空灵处,更是人生真切处,在人生空灵真切
处乃有至美的人生境界。
然而人间谈空者,往往为空所迷,耽静者又多为静所缚,这是没有了悟大巧无巧术;用
术者所以拙的道理。要知道人间诸事象决无求巧之术,只有出自本性之诚。诚之所至,金石
为开,故禅家不必思善,亦不必思恶,不假外求,归依自性,一悟即见心地上觉性了。
道家的时止则止,时行则行,缘督以为经,以及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儒家的勿意,勿
必,勿固,勿我,发而皆中节,随心所欲而不肫矩,都是禅家的灵明觉性,一尘莫染的本来
面目。
禅宗本是注重身心行为与德性修养的实证工夫的思想,在天地万物自然生化中游心於万
物,披恩泽於万物。在自性自心里自达忘机忘我之境,以入世救世,呈现仁爱天地万物的大
功大德。据说当年,禅宗五祖将衣钵传给六祖慧能时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本心
,见自本性,即名大丈夫,天人师,佛。」六祖得此启示,而终其一生力行不懈,诗曰:「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六祖这种出自宇
宙同根,万物一体的仁心,该是何等宏伟雄大的抱负!有一番涵盖天地的蓬勃气象。
至於说到禅宗的「自心本性」,就是後来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所发挥的「良知」。王阳
明解释良知之体者,乃是一切色相不滞留於自己心性中而「内不留一物」的一颗灵明洁净之
心。这人人皆有的心,即是人人的本来面目,也就是禅宗所谓「本来无一物」的元本灵明觉
性。王阳明认为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因为心之本,即是天理。而天理
之在人心的昭昭明明之灵觉,即是良知。所以他说:「良知即是独知时,此知之外更无知,
谁人不有良知在,得知良知却是谁?」
有明心见性工夫,直指生命本体,洞悉宇宙生命界在实存中,皆有各尽其性之美,必然
体会出天地一体之仁心藏诸其中。具此心体精明的灵觉,则浩浩乎日月常照,洞见乎江河之
常流,永恒不息,永扬不止,就是偶然有所滞碍,一旦扫而决之,依然可以复见本性自心。
孔夫子教学生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者,正是想完成此一常照常明,永存不息之体(仁)
耳!至此境界,亦即五祖所谓的:「大丈夫,天人师,佛。」
庄子说:「圣人者,原於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明心见性,直入中道,还我原本
,仁体即现。乾坤渺无止境,人生浑然若寄,能体天地万物之美,达天地万物之理者,就是
圣人。在这神秘的大宇宙里,仁心是人生最珍贵的情操。而仁心即是自本性真心的灵明觉性
和真如的妙心。李白诗云:「落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落花流水,去之杳然,
在人间这缥缈幻象固然顷刻即逝,然而以良知体验天地间生生不息之大仁,在元本的灵明觉
性里具妙悟之心,则别有至美的天地!
以禅入诗,词句自然而纯朴,诗中旨趣亦空灵绝妙。悟而化之,则所有人间诸世相,可
尽收得意忘言之妙而达至美之境。禅道在妙悟,诗道在妙悟,人生也在妙悟。果真「吾心自
有光明月,千古圆圆永无缺,」这透彻玲珑的人生,就永远言有尽而意无穷了。
补白:
寒山诗选读
世有一般人,不恶又不善;
不识主人公,随客处处转;
因循过时光,浑是痴肉脔;
虽有一灵台,如同客作汉!
说食终不饱,说衣不免寒,
饱吃须是饭,着衣方免寒;
不解审思量,只道求佛难,
回心即是佛,莫向外头看。






                第5期 公元1971年7,8月发行 5,6期合刊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