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浅谈佛教的无常思想和意义——涵智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10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在一般人的思想观念里,大都不喜欢无常。总觉得人生无常,令人恐惧;人情无常,令人悲伤;世界无常,成住坏空;一切无常,虚假如幻。所以一谈到无常,往往认为是消极、悲观、没有意义的。

佛陀为何要说无常?如何正确看待无常?这是佛弟子必须了解与思维的。希望藉着今日之因缘,众人对无常能有更深刻的认知与了解,以便进一步提升自己,好从事修行。

一、浅说三法印之关联

佛陀的教法——三法印,三者相关而贯通,不仅说明宇宙人生生灭变化的现象,也诠释诸佛寂灭无为的解脱境界。学佛之人,如不了解三法印,就无法了解佛法的真实义理。诸佛菩萨皆以通达三法印而证佛果!印顺导师在其《法印经略说》中说,三法印是诸佛眼目——“佛之知见”。

所谓三法印即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从现实世界来说,三法印所包含的无常性、无我性、无生灭性,就是人生宇宙间三大真理。一般人不明白这种真理,而生颠倒妄见,生起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由此而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成为一切苦的本源。佛说三法印,便是针对不明宇宙真相,执著颠倒妄见者而说,以使其明白真理,树立正见,脱离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的束缚。所以《法华经》上说:“我此法印,为欲利益世间故说。”1

三法印其实是于同一缘起法中体悟有此三性,是相互联系,由浅入深的观照法门,也是修持的一般层次。从现象上观察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所谓“世事无常”这是我们可以看到,容易懂得和接纳的概念。无我的道理,就不易使人理解。因为众生无不执“我”,一旦听到无我,不免引为惊奇,感到难以想象。如果对世事无常的道理有了认识,再从无常的道理中去看有没有 “我”,无我也就不难理解了。认识到一切法无常、无我的真理,也就不难通达本来无生无灭的真理。

佛常这样的问比丘们:“比丘!五蕴等是无常否?”答:“是无常。”“无常是苦否?”答:“是苦。”“若是无常苦变易法,是我、我所否?”比丘答:“非我、我所。”佛即告诉他们说:“比丘!所以这样的观察无常、无我,即得解脱。”2依这类经文,可见三者是相关而贯通的。也就是说,如能参悟无常、无我的真理,即是认识宇宙间一切现象本来寂静,生死烦恼均为息灭,自然而然地进入无生无灭的解脱境界之中,而体证宇宙人生实相。

三法印是综贯相通,能统一三者的,即着重于诸法无我印(法通于有为与无为)。而诸法的无我性,可从缘起法来说明。缘起本通两方面:一、流转的因果相生,即是无常;二、还灭的因果寂灭,即是涅。缘起法贯彻流转与还灭;缘起是无自性,无自性便无法自我主宰,所以说“无我”。无我亦即是空性,无我也即能贯通这两端了。

一切法因缘和合,所以能生;散的因缘生起了,所以一切法归于灭。看起来似乎有什么实体在那里生灭,其实并没有实自性的生灭,仅是如幻的生灭而已,它是无自性空,本来无我的。从无我而深入的本空、本寂灭,本性不生不灭,即在缘起的生灭无常中看出。生灭无常,即是空无我的;空无即是不生不灭的,不生不灭即是生灭无常的。这样缘起法的本性空(无我),就贯彻了三法印。从缘起无我的深义去了解,法的生起是幻起,还灭是幻灭,生灭无常而本来空寂。“解空第一”的僧肇大师在其《物不迁论》开头就说:“夫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有物流动,人之常情,余则谓之不然。”3《法华经》中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4所以佛弟子证得涅槃,即显出诸法实相。由此得知三法印是贯通的,“诸行无常”一法印即三法印。

二、诸行无常的定义

卢照邻《长安古意》曰:“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唯见青松在。”《物不迁论》云:“故仲尼曰,回也见新交臂非故。”5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火”,他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他看来,作为本原的火是永恒流转的,火所生成的世界万物也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他指出:“一切皆流,无物常住。”又说: “我们踏进又踏不进同一条河,我们存在又不存在。”6这里指明,一切既存在,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灭。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世界,不是静事物的总和,而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这也就是哲学上所谓的“辩证发展观”。

以上所举的都有佛教“诸行无常”的思想在内。行是变坏造作之义;诸行,指世间一切有为法,世上所有的种种事物,凡是天地间的一切万物,都称为诸行。

常即永恒、不变之义;无常是“无有常性”的意义。世间迁流不息,无有恒常。其实,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随着缘聚而生,缘散而灭,它是三世迁流不住的。《杂阿含经》中说:“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又说:“过去、未来色无常,况现在色!”

不但有情世间的众生有生、老、病、死的现象;器世间的山河大地也有成、住、坏、空的演变;人的心念有生、住、异、灭的变化;自然界的时序更是春、夏、秋、冬或冷、暖、寒、暑更替不已。也就是说,一切法在时间上是刹那不住、念念生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现在的即生即灭,正如《金刚经》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因为世间一切万法无一是常住不变的,所以说“无常”。

举凡天地万物,森罗万象,皆无一刻不在改变。由刹那刹那的渐变,累积成一期的突变。因此,一切的一切,可以说都只是时间性的存在而已,这便是诸行无常。

诸行无常是世间实相,是宇宙人生永远不变的真理。万物时时变化,如何变化?依什么改变呢?是依“缘”而变化。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缘起、缘灭启示“无常”的道理,缘可说是担任诸行无常的“舞台换场”工作。可知无常不是断灭,而是有因果定律的。“果不俱因,因因而果。”7果生起时因已经消灭,但现在的果一定是由过去的因发展变化而来。

无常也不是消极的,无常并不可怕,无常告诉我们,好的会变坏,坏的也能变好。给予好因缘,就有好变化;给予坏因缘,则有坏的变化。因此,凡事都不是命定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改变自己的命运。明白无常的道理,就会肯定自己的未来,就能脱离神权思想的控制,而做自己因缘的主人。

无常为我们的人生开拓更宽广的空间,很多苦难都因无常而重新燃起无限的希望。所以无常才能进步,才能更新,才能生生不息;无常蕴藏着无限的希望与生机,是最实在、最亲切的真理。如果世间一切永恒常住,世界必然一片死寂,惟其一切法“无常”,才有春夏秋冬的四时运转,才有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的物换星移,才有聚散穷通、悲欢离合,也才能构成一个生机无限、多姿多彩的有情世间。

三、佛说无常的目的

“诸行无常”、“五蕴非我”,是宇宙人生的真理,然而凡夫惧怕面对,非要对境起执著,然后生起无限的苦恼。也常因时光飞逝、世事无常、韶华易失、青春不再而慨叹良多,叹惜往事如烟,过去的好时光如春梦无痕。更因为失去所爱而痛不欲生,肝肠寸断,流泪数千行。《杂阿含经》云:

佛告罗陀,于色染著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著缠绵,名曰众生。

贪欲一法成就,不堪能知色无常、知受、想、行、识无常。……无贪欲成就,无贪欲法者,堪能知色无常,堪能知受、想、行、识无常。8

佛在《中阿含经》中说:“我不见有一色令我欲乐,彼色败坏变易,异时生愁戚啼哭、忧苦、懊恼。”9

佛说无常的目的,第一是要我们正观无常,去除贪爱执著,心得解脱。佛陀认为人生的苦是在于,人心把无常执以为常,把会变化的想成不变的。看清现状,就是对五蕴色、受、想、行、识,“以正确的智慧去看”,就不会产生苦。佛在《杂阿含经》中说:

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于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解脱者真实智生。10由此可知,正观无常,自可不难以“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佛常告诉比丘:

当正观无常……如是知、如是见次弟尽有漏。11

譬如日出,能除一切世间暗冥。如是,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所以者何?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12

《大智度论》卷二十三云:

菩萨何以故行是无常想?以众生著常颠倒,受众苦,不得免生死。行者得是无常想,教化众生言:诸法皆无常,汝莫著常颠倒,失行道时!诸佛上妙法,所谓四真谛中,苦谛为初,苦四行中无常行为初,以是故菩萨行无常想。

何等是具足无常想?观有为法念念生灭,如风吹尘,如山上水流,如火焰随灭。一切有为法,无牢无强,不可取,不可著,为如幻化,诳惑凡夫。因是无常得入空门,是空中一切法不可得,无常亦不可得……若无无常,佛何以苦谛中说无常?

凡夫人生邪见故,谓世间是常。为灭除是常见故,说无常,不为无常是实故说;复次,佛未出世,凡夫人但用世俗道,遮诸烦恼。今欲拔诸烦恼根本故,说是无常;复次,诸外道法,但以形离五欲,谓是解脱;佛说邪相因缘故缚,观无常正相故解脱……

一、观诸法无常,是为真涅槃道。如是等种种因缘故,诸法虽空,而说是无常想。

二、无常想是圣道别名。佛种种异名说道:或言四念处,或言四谛,或言无常想。

佛说无常的目的,第二是告诉我们生死轮回的痛苦,当勤求出离,修行佛道。《杂阿含经》云: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世有三法不可喜、不可爱、不可念。何等为三?谓老、病、死。……世间若无此三法不可喜、不可爱、不可念,无有如来、应、等正觉出于世间,世间亦不知有如来说法教诫、教授。以世间有此三法不可喜、不可爱、不可念故,如来、应等正觉出于世间,世间知有如来说法教诫、教授。13

因有老、病、死才需要修行。经过真修实证,才有解脱的圣者出现。世间有圣者出现,才能指引明确的解脱之道。

《物不迁论》中说:“噫!圣人有言曰:‘人命逝速,速于川流。’是以声闻悟非常以成道,缘觉觉缘离以即真。苟万动而非化,岂寻化以阶道。”14声闻人听佛说四谛法,觉悟无常、苦、空、无我之理,勤修圣道,断除烦恼,而证圣果;缘觉听佛说十二缘起(独觉出于无佛世,观大自然中花开花谢、四时运转)而觉悟诸法本无生之理。

当初佛陀因为感悟人生无常,于是舍弃荣华,出家修道;成道之后,也以苦、空、无常的人生真相来开示众生,所以原始佛教教团的成立,可以说是源于佛陀对诸行无常的体悟。《法华经》中说:

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入生死险道,相续苦不断。深著于五欲,如牦牛爱尾,以贪爱自蔽,盲冥无所见。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深入诸邪见,以苦欲舍苦。15遂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众生处处著,引之令得出。16

一般人不是执常见,就是执断见。常见如认为人永远是人,畜生永远是畜生等;断见者“咸言此身,死后断灭”17,人死如灯灭。佛告诉我们无常的道理——六道轮回,众生随其所造善恶业,在六道中不断的轮转,“俄焉而天,俄焉而人,俄焉而地狱畜生饿鬼”。生死痛苦,无有了期。

因为无常,所以“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18然而死亡,并不是一了百了,“将至琰魔王,随业而受报,胜因生善道,恶业堕泥犁”。19《佛说无常经》中说:

如其寿命尽,须臾不暂停,还漂死海中,随缘受众苦。……有生皆必死,造罪苦切身,当勤策三业,恒修于福智。眷属皆舍去,财货任他将,但持自善根,险道充粮食。……唯有佛菩提,是真归仗处,依经我咯说,智者应善思。20

“如来之法,具足成就不可思议微妙功德,教戒所行,安隐快善。”21修学佛法,能“现世安隐,后生善处”22。“是故劝诸人,谛听真实法,共舍无常处,当行不死门。佛法如甘露,除热得清凉,一心应善听,能灭诸烦恼。”23

无常迅速,生死路险,慎勿放逸,当勤求出离,修行佛道,“唯有佛菩提,是真皈依处”。

四、无常观的人生智慧

佛法重在断除烦恼,贵在学以致用,那么如何运用无常观来引导我们的修行和生活呢?

诸行无常,指出我们的人生是变化不定的,有生必有灭,一切的快乐与痛苦都在不断地变化,都不是一得永得而可以永久的。正是这样,人生才充满希望,才应该珍惜。

佛在因地时也曾是凡夫,种种凡夫心行,都曾经历过。如果凡夫永远是凡夫,就不可能成佛。我们可以藉着无常的道理,不断地改变自己,忏悔业障,修行佛道,积累资粮,终有一天也可成佛。《物不迁论》中说:“成山假就于始篑,修途托至于初步。”24正因为无常,我们才可朝向目标前进,一步一步到达目的。成佛了也不是万事大吉,无所事事,而是“恒求善事,利益一切”。25《解深密经·地波罗密多品》云: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菩萨所得波罗蜜多诸可爱果,及诸异熟常无有尽,波罗蜜多亦无有尽?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展转相依生起,修习无间断故。

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是诸菩萨深信爱乐波罗蜜多,非于如是波罗蜜多所得可爱诸果异熟?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五因缘故,一者波罗蜜多是最增上喜乐因故;二者波罗蜜多是其究竟饶益一切自他因故;三者波罗蜜多是当来世彼可爱果异熟因故;四者波罗蜜多非诸杂染所依事故;五者波罗蜜多非是毕竟变坏法故。26

可见,佛菩萨最懂得珍惜把握。离于爱染,得清净处,为度众生,来此世界,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尽未来际,住不退转。

人生,是善业所得;而现生的行为善恶,成为未来升沉的枢纽。佛一再告诉我们“人生难得”。《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载:“人道有三事胜于天道:道德、知识和坚强的毅力。”诸佛皆在人间成佛,佛陀亦曾说:“我今亦是人数”,可见体见真理而解脱成佛,是由人修行成就的。人生是如此优胜,所以应珍惜生命。生命本身亦是无常,若不修行、作善,可能将失去人身,这对已经遇到佛法的人来说,都是辜负自己的生命。

“无常”并不否定现象界的现象,而是指出一切都在无常变化中,所以拥有的一切就应该珍惜。有父母在,就要孝顺父母,不能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内疚懊悔;有钱富裕的时候,要懂得布施修福惜福,而守财、享受、挥霍浪费、为富不仁、损人利己,最终将会无福,千万金钱也会随流水而去;关怀爱护我们的善知识善友,更要珍惜,恭敬供养、信受教诲、令其欢喜。六根具足,年少有智,就该好好地闻思修行,“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27如果说等以后再用功,或老来再学道,须知生命是无常的,随时都会消失,岂能长久地等待呢?

透过无常,对于好的要善于珍惜、把握;对于不好的也不必垂头丧气,只要添加善缘,则可改善。如收回高傲的态度,改用谦逊的面目,就能赢得更高的友谊;消除自扫门前雪的心态,勇于助人,关心他人,必能改善不良的人际关系;遇到挫折,只要能够坚持到底,逆境终将突破。因为无常,所以每天我们都是崭新的,对自己不要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对他人也不能有成见,不说他人好恶长短,不传语是非,“不念旧恶,不憎恶人。”28所以,无常的人生观不是悲观的,而是现实的人生观,也是惜缘的人生观。

生活中的我们会经常遇到得与失,没有智慧的人便会对得失耿耿于怀。当得到一些利益时,便马上欣然色喜;万一利益被别人夺去了,就懊恼伤心。由于不能解决好得与失的问题,常使我们生活在患得患失之中。无常的智慧观教我们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得失,因为得与失都在无常变化中。得到东西也不必欣喜若狂,有一天总会失去的;失去的事物并不一定是坏事,首先有一天它总会失去的,说不定哪天又会得到它,有时会因为失去它,从而得到更大的利益。即使在这一边失去了,并不需要完全绝望,因为在另外一边或许可以得到什么。重要的是要知道该如何认识自己,运用自己。正因为得与失都是无常的,所以我们应该以平常心坦然面对待得与失。

无常的智慧对人生来说,首先带来希望的人生,珍惜美好的,改善不好的;其次应该珍重自己的生命;再次,应该珍惜生活中的一切缘份,提倡惜缘的人生观;最后,要以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得失。

“伤夫人情之惑也久矣,目对真而莫觉。”身处无常的法流之中,却不知真相,反生颠倒妄见,感受苦痛折磨,造业受报,轮转生死。综上所述,如果我们正观无常之变化,则可透视宇宙人生之实相;由观无常,盲目的执著就会减轻,成为对治烦恼的力量;念及无常,一切修法也会变得主动精勤。体念无常、无我的真理,可激发菩提心,完成自己,也救护一切众生,直至实现涅,觉悟诸法本来空寂,无生无灭,体证到“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的解脱境界,这就是“三法印”的思想根据,也是佛教的根本教义。

参考书目:

1、圣严:《佛学入门手册》。

2、印顺:《佛法是救世之光》,《妙云集》下编之十一(24),正闻出版社出版。

3、印顺:《佛法概论》,《妙云集》中编之一(8)。

4、星云:《星云大师谈人生》。

5、《佛光教科书》(2),《佛教的真理》,佛光出版社出版。

6、冒从虎等编:《欧洲哲学通史》上卷,南开大学出版社。

7、清·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

8、禅莲:《略述三法印》,《闽南佛学院学报》1993年,第9期。

〔1〕《大正藏》第9册,第15页中。

〔2〕印顺:《佛法概论》,第145页。

〔3〕《大正藏》第45册,第151页上。

〔4〕《大正藏》第9册,第8页中。

〔5〕《大正藏》第45册,第151页中。

〔6〕《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3页。

〔7〕《肇论》,《大正藏》第45册,第151页下。

〔8〕《大正藏》第2册,第49页上。

〔9〕《大正藏》第1册,第738页中。

〔10〕《大正藏》第2册,第2页上。

〔11〕同上,第51页下。

〔12〕同上,第1页上。

〔13〕同上,第199~200页上。

〔14〕《大正藏》第45册,第151页。

〔15〕《大正藏》第9册,第9页。

〔16〕同上,第6页上。

〔17〕《楞严经》,《大正藏》第19册,第110页上。

〔18〕 同上。

〔19〕《佛说无常经》,《大正藏》第17册,第746页上。

〔20〕同上。

〔21〕《法华经》,《大正藏》第9册,第60页下。

〔22〕同上,第19页中。

〔23〕《佛说无常经》,《大正藏》第17册,第745页下。

〔24〕《大正藏》第45册,第151页下。

〔25〕《法华经》,《大正藏》第9册,第13页上。

〔26〕《大正藏》第16册,第707页上。

〔27〕《佛说八大人觉经》,《大正藏》第17册,第715页中。

〔28〕同上。

作者:涵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