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一代画师齐白石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09日
来源:cctv.com   作者:cctv.com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1957年9月16日,一位老人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97岁。根据老人生前的愿望,随葬的是老人生前用过的拐杖、笔、印章,还有他的一包落齿。

每天清晨,这位跨越了两个世纪,将近百岁的老人就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绘画,他就是中国二十世纪著名绘画大师齐白石先生。从四十八年前拍摄的纪录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老人生前珍贵的生活画面。齐白石生于公元1864年,原名纯芝,后改名璜,字萍生,号白石。他的绘画、诗句、书法、篆刻,可以说无不出类拔萃,在绘画园地不断耕耘和对艺术的不断创新是他老人家一生的追求。他的创作继承了我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方法,又吸收了民间绘画艺术的营养,通过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加以融汇提炼,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将水墨功夫发挥到了极致,达到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境界,把传统中国画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他的风格对现代乃至当代中国画创作都产生着极为巨大的影响。

国家一级美术师 娄师白

(齐白石的)绘画整个来说非常的大气,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这种感觉,有一种生动活泼的感觉,可是又不存在着霸气,他给人一种内涵的,那种平安、安祥的这种美,这种审美。

齐白石的绘画题材以写意为主,从人物、山水到花鸟、鱼虫、走兽,几乎无所不画。笔墨雄健浑厚,挥洒自如,富于变化,善于把阔笔写意花卉与工笔细密的写生虫鱼巧妙结合,造型简练质朴,色彩鲜明强烈,画面生机蓬勃、雅俗共赏,别具一格。

国家一级美术师 娄师白

他的以形写神的这一方面,笔墨简练,构图简练而不失情趣,比如他一张画上就三只小鸡,两只小鸡叼了一个丘蚓,或者是就一个大的玉兰花,几朵花骨朵,在上面落一只蜜蜂在画上,象这种,构图那么简练,但是不失情趣。不是说让人看了光就一只花儿就完了,没有内在的联系,没有给人内涵的,而他用的很生动,用笔用墨这方面(我)深有体会。

国家一级美术师 娄师白

就是说他的大写意的画,不是说就胡涂乱抹的,而他是根据取神、取态,以形写神的,所以虾米最容易体现他这个(特点)。他既要了解虾米又要达到用几笔概括,能够把虾米的结构,虾米的透明感,虾米的质感,这样都能表现出来,所以这个他是高度的追求,这个给人感觉在笔墨的关系跟水墨的关系上的启发很大。

国家一级美术师 娄师白

在学画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让我细致观察。因为我开始学画,就看他画大写意嘛,那在大写意上,我就着重在笔墨或者是形象上去了,他就告诉我,他说你画画光看着我画,你不去理解也不行。因此,他就让我细致观察。有两次我看他画的螳螂,我也画个螳螂,他问我你画这螳螂,数过翅上的须吗?我说这没有,他说那不行啊,你不了解这也不行。像画鱼,画鱼的时候,那还不是大写意的鱼,那抹上就是了,有脑袋、有鱼鳍不就完了吗?他说不对,他说你这个有形象没有生活,画出来不生动,那就是说你应当再仔细看看这鱼,鱼的身上有一条中线,这条中线上有多少片鳞,你应当知道,我说那我没数过,他说你不这么学,你学不出来。而且像他平时画虾,把小河虾也搁在笔洗子里头,经常观察。

齐白石说,作画之妙,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就媚俗了,不似又欺世。每在提笔作画之前,他一定要细致观察,预先思考成熟后才开始信笔挥洒。

国家一级美术师 娄师白

他这是不满足于自己的成果,他也是否定了否定,你看他画虾米,经过我这些年他就变了好几次,他每次变一次都不一样,最早我看他画那个虾,我都不愿意看。因为什么,我觉得他那上面黑乎乎的,上面一节节的不怎么具体,后来我看到他的这个透明的虾了。

白石老人精确的表现技巧是源于生活中细致的观察,他经常观察小动物,对动物的描绘极其生动。你看他画的蜜蜂,翅膀好像不断地在振动,他画的知了,翅膀像一层透明的薄纱一样。蝴蝶翅膀上仿佛长了一层软软的绒毛,用手碰它一下,恐怕就要掉下来,白石老人也擅长画螃蟹。他说,画螃蟹要画出它在横行,你看这些螃蟹真的好像在横着走路。

国家一级美术师 娄师白

一个创作题材出来之后,他反复地修改、反复地画,一画就画两三张,随着画随着改变。你像他这个,我说他画的虾、画的菊花、画的动植物、兔啊、猫啊,他常画的这几种,他都是反复地变化,有的时候只是笔墨的淫浸,淡墨和浓墨之间的关系,他这一幅画了,他觉得过黑了,或者是肩肘方面不突出,比如画一个兔子,肩肘不突出,第二幅时他就调整了水墨,这样就使这个兔子更生动了。

齐白石的一生就是这样不断创作、不断创新,辛勤耕耘于画坛。每天清晨他就开始做画,他这一辈子可以说没有一天不作画的,除非他有几次病了,或是像祖母故去这样生命中的大事以外,而且他如果一天没作画,第二天还要补上去。所以说他的成就与他的主观努力和成长环境以及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齐白石出生在湖南湘潭的一个贫苦的家庭,这一间星斗塘的古老茅屋,就是他诞生并度过了青年时代的地方,因为没有钱念书,放牛、捡柴、种田成为他童年的主要生活,这就是他小时候放牛的十字坡。他曾经画过一幅牧牛图来纪念他的童年,画上题了一首诗,记述他儿时的故事。大意是这样的,当他去放牛的时候,他的祖母在他身上系了一个铃铛,傍晚祖母总是立在门前盼望他,一听见铃铛的声音,就知道他要回来了。

荣宝斋原经理 侯恺

从小确实很苦,放牛,到他老师家,鞋和袜子都冻在一块儿了,他师母给他拿热水泡啊。他在那儿劳动干活。(老师)教他识字。他后来学木匠、雕刻,那个房檐上的雕刻,那些他都行。

他十五岁的时候开始学做木匠,后来又专学雕花木工,这一座木床上的人物图案,就是他在二十多岁的时候雕刻的。二十七岁以后,他借居在莲花峰下面一个祠堂里面,他把他住的屋子命名为“借山馆”,这就是借山馆故居。他从这时起,努力地学诗、学画儿,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

国家一级美术师 娄师白

他虽然是农民出身,但是他也受到文人的熏陶,这个是从他一开始学木工,一直变成画工之后,画人像,画影像,这样他能接触了一些士绅,所以他就从那儿吸取接受了文人画的情趣,在50岁以前,他完全走了文人画的路子。

齐白石从1902年至1909年,也就是他40岁至47岁之间,曾五次走出湖南到各地远游,游览了许多的山水名胜,他自己称作是五出五归。这五次出游,齐白石创作了一大批具有艺术独创性的山水画作品,仅仅是其中的西安、江西之行,就使他的作画、书法以及篆刻有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使齐白石的艺术思想有了一个关键性的转折。从这时,他开始重新思考艺术道路的取向。他后半生离开故土家乡到北京,后又进行衰年变法,与这一时期他出游所带来的思想变化也是分不开的。

一九一九年,正是清末民初风云变幻的岁月,由于多年的军阀混战,齐白石的湖南老家也是连年战乱动荡不安,齐白石只好放弃了筑室山林潜心作画的打算,离开家乡故土迁居北京,这也是他人生道路和艺术创作的又一个重要转折。

国家一级美术师 娄师白

在北京接触了一些进步的画家,像徐悲鸿、刘海粟这些人,也接触了上海的画风,海派。所谓当时的海派的影响。那么像吴昌硕影响他最大,他开始摆脱了,最突出的这一点是他摆脱了文人那种冷凝的情感,不像八大石涛都是出尘的感觉,出世的感觉,而且他摆脱了这个,他就是用他本身的一种平凡的人民愿望的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突破了文人的那种行为。

五十岁以后的齐白石在陈师曾的启发下,开始了突破前人,超越自我的衰年变法,创造出中国画坛上从未有过的古朴豪放又极富生活情趣的一脉画风。

国家一级美术师 娄师白

他对于一些个朋友,在那时侯文人相轻的时候,他没有这种俗套。正是他有一种朴实的东西,他就是常跟我们说,不要说人家的短处,也不要自己夸自己的长处,他说不要以自己的长处去比人家的短处,这样会影响社会的关系。像梅兰芳、罗公这些文艺界的、艺戏界的像吴祖光、新凤霞呀,他都能联系得很好的,因为他也喜好这个,艺术是同源的嘛。他而且对于京剧、对于戏曲他也很有感觉、很好,他自己也会吹笛子,对于音乐方面也有自己的特长。

齐白石一生都未间断过对绘画技巧的研习,直到暮年他还在临摹前代画家以及师友甚至自己学生的画作。但在创作上则竭力与他们拉开距离,他在用笔、用墨、设色上皆富于独创性。他在色彩配合方面也有独特的见解,有时特别的夸张,有时又大胆省略,用色单纯,但不失于艳丽,给人一种强烈的印象。这是一幅墨牡丹,颜色是黑的,可是你仍然可以感觉到,这是一幅色泽鲜艳的花朵。

国家一级美术师 娄师白

从他的艺术来说,不但是绘画,从他的诗跟书(法),跟制印是形成了一个整体的,他的艺术是整个的这么一套,都是在胆敢创造的这样一个基础上来进行的。

国家一级美术师 娄师白

齐白石的篆刻是跟绘画一,可以说他的篆刻比绘画还要大胆改革。在艺术上他的追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了,那么他在篆刻上他是要胆敢独造。

齐白石对秦权上的篆字和汉印作了深入的研究,将二者的格局与刀法融汇于一体,再不断创新,形成了与古不同,与今不同的独特刀法。

荣宝斋原经理 侯凯

有一次我发现了他什么呢?盖图章,他这个盖图章,那不是一大堆钥匙,他把那柜子开开,脑袋钻进去啊,在那里盖。他钻他不避讳着我,我就去了,去了看了盖完以后,他那一个过程完了我坐那儿,我说齐老先生,你干吗不用钢印哪?他说,钢印也不行,也能造假,他那个造不了假。他现在不在了,也就算了,但一般人不知道这个秘密,包括你们的老师,他知不知道都不一定。他怎么呢?他这个拿印色打上以后啊,印色不是发粘吗?是的,他再把那个朱砂粉抖在上面,浮在上面,定一会儿以后,粉和哪个结合起来,他再抖一抖,把飞出来的朱砂粉倒出来,那个图章打出来是立体的。这一般人不知道,谁要造假,一看那个,他的图章是高起来的,你别的(人)是没有的。

作为一位才华卓越的艺术大师,齐白石的诗书画印冠绝一时,他的诗和画浑然一体,可以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在这幅画上题着:宰相归田,囊底无钱,宁可为道,不肯伤廉,诗画意境,别有一番深意。他的人物画不多,但不少作品都像这幅画一样,很有讽刺意味,这些都表明了画家疾恶愤世、不事权贵的气节与品格。

国家一级美术师 娄师白

在沦陷以后,在日本(侵略)时期,他也坚强的很,也是说跟梅兰芳似的。梅兰芳是留着胡子不唱戏,他就辞了这个美术专科学校的教授的职务,他也不参加不去教学了。因为那时候日本人统治接管了这些地方,所以他也辞去了。后来日本控制着煤,咱们这煤炭控制的很厉害,冬天特意给他送了一吨煤去,通过什么呢,通过美术学校给他,认为他是美术学校的教员。他呢,表示他的气节,他就不要。另外,他对这个官僚,那时去要画的汉奸,他就闭门谢客,不见,他也不卖画了。

一九四九年,在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乱世之后,刚刚度过八十九岁生日的齐白石老人,终于看到了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给予了他最高的信任,他参加了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经历了人生沧桑和战乱动荡的白石老人,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创作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他亲自篆刻了图章送给国家主席毛泽东。他还篆刻了保卫和平、热爱祖国、为人民服务三枚图章,来表达他对新中国和人民的热爱。

为了表达对世界和平事业的拥护,他参加了反对原子武器的签名运动,还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大会在北京召开,精心画了一幅《百花与和平鸽》,用鸽子和百花这种和平、宁静安详的画境,表达了一个中国老人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动乱颠沛生活之后,对于人类和平的呼唤。

齐白石的后半生就是在位于北京西城跨车胡同的一座普通小院里度过的,他在这里生活了三十年,一直过着清淡的生活,他一生不论得到了怎样的荣誉,始终都保持着俭朴的平民本色。

荣宝斋原经理 侯恺

在过去他就去荣宝斋,去荣宝斋他经常不断拄那个尺子,又当手杖又拄着,这个后来解放以后很少了。就那一次我碰上了,他穿了一身团龙的长袍,两道门儿的鞋,戴着抓阄帽,拄着这个,那次我碰上了。我听说过,听说他过去就拄着,我说,哎齐老先生,你干吗不拿个手杖?拿着个木棍儿?他说,我是木匠出身,我们这不能忘本啊!这话对我们的在场职工教育很深,我经常引用他这句话。

1953年1月7日是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93岁的生日。这一天,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和中央美术学院为他举行了庆祝会。首都的青年美术工作者向齐白石献寿礼,表示对这一老画家的敬意。首都文化艺术界的著名人士和齐白石的友好先后在会上致辞,他们对画家齐白石在艺术上的光辉成就一致予以极高的推崇。在这一天,周恩来总理也亲自去为他祝贺。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周扬副部长代表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授予齐白石荣誉奖状。

一九五四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在故宫博物院举办了《齐白石绘画展展览会》,展览会展出了齐白石从他39岁起到1954年止的代表作共121幅,来参观展览的各界人士近十万人。白石老人是一位勇于创造、富于想象力的艺术家,他以持久的热情在艺术园地辛勤耕耘了60年,创作了一万多幅作品,他的作品流传于世界,也为世界各国的人民所喜爱。1956年,齐白石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1957年8月中,齐白石决定把他获得的国际和平奖金拿出一半,设立“齐白石国画奖金”,把各个时期的存留精品,三百石印,绘画工具和一部分生活用品捐赠国家。

1957年9月16日,齐白石走完了他的一生,享年97岁。

1963年齐白石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