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佛教与人生>>正文内容

论宗教境界的人生价值——马晓燕 赵继伦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10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在理性昌明、科技发达的时代,宗教仍在世界范围内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在西方,不仅有传统宗教的复兴运动,而且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新兴宗教。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化环境及社会的安定繁荣,宗教也快速发展起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宗教热”。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宗教是影响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宗教生活总是在一定的境况下,经历和体验着确定的宗教内容,于是有“当下的”境况和“来日的”期盼。经历、体验意味着忍受和磨砺,而期盼意味着追求。“当下的”和“来日的”不仅表明时间上的分隔,也涵括空间上的界际。因而,境界有分际、界别与层次之分。境界既然有区分,就有超越的需要。宗教境界超越性中的非有非无、非我非他、非主非客以及破出“我执他执”的境界践履,即是在客观性境况和主观性自我之间的超越性行动。宗教境界追求一种超越性终极关怀指向,具有人生的价值意蕴。

一、宗教境界的内涵解析

20世纪以前,西方学者对宗教的定义基本上可以简略地归纳为“人对神的信仰”。20世纪以来,世界经历了巨变,使人们认识到宗教现象其形式要比过去复杂得多,其内涵也丰富得多。我国学者吕大吉在其《宗教学通论》中对西方学者有关宗教性质描述的观点归结为三种类型:(1)以神为中心来规定宗教的本质;(2)以信仰者的体验或经验作为宗教本质;(3)以宗教的社会功能来描述宗教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吕大吉先生提出了自己的宗教定义:“宗教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这个宗教定义是比较全面的、系统的。随着宗教的世俗化,西方学者又开始从宗教为人服务的角度来定义宗教,如美国学者斯特伦认为:“宗教是实现根本转变的一种手段。......所谓根本转变,是指人们从深陷于一般存在的困扰(罪过、无知)中,彻底地转变为能够在最深刻的层次上,妥善地处理这些困扰的生活境界。”蒂利希认为“宗教就这个词的最广泛和最根本的意义面言,是指一种终极的眷注。”从以上宗教定义可知,宗教作为一种与特定的时代相联,具有多种表现形态和丰富内涵的社会文化,在观念和组织形式上可以视为一个“开放系统”。宗教生活追求某种心态,从而形成一种宗教的境界。

第一,从精神皈依来说,宗教境界皈依于神。从本质上来说,宗教境界是人对良心、公正、幸福、自由无限向往的一种反映。它将人对幸福、自由的向往,寄托在神身上。神原本是人的精神创造,但神一经造出,就成为一种对人具有无尚权威的统治力量,神成为人的对立面,成为人的幸福、自由的主宰。反过来,人又要放弃自我而去寻求与自己异化物——神的沟通与认同。从宗教学说方面说,这种沟通、认同,应该是可行的,但现实中这条道路却难实现。一方面,对神意的解释并非属于普通的个人,而属于宗教专业人士。宗教专业人士不可能随心所欲地解释神意,他受制于宗教的创始人所设定的各种戒律以及解释这种戒律的经书。另一方面,由宗教专业人士所代表的神权往往或受制于世俗的王权,或与王权达成一种妥协。宗教以信仰为精神支柱,宗教信仰具有某种绝对性、自律性、盲目性。它以神的意旨或以神的代言人的意旨取代个体的意旨,因此,宗教信仰的自律实为他律。这样,宗教境界的自由并非是真实的,而具有相当的虚幻性。相对于宗教境界而言,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皈依的不是神而是理想的人性。

第二,从对现实的态度来说,宗教境界对现实世界持否定态度。境界都具有对现实的超越性,但宗教境界认为现实是苦难的代名词,只有神灵的世界才是幸福的天堂。不管是佛教的西方净土,还是道教的仙界,亦或是基督教的天堂,都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是一种心造的虚无缥渺的理想境界。相对于宗教境界,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虽然也是人的心性所造成的理想境界,但它们是对现实的肯定,理想境界是对现实的升华与超越,而不是对现实的否定。

第三,从对生命的态度来说,宗教境界珍重来世的生命,总是把理想的人生境界设定在来世,因而要求人在现世必须接受命运的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在来世为自己争取到一个好的轮回。中国化了的佛教禅宗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看重现世的生命,但也注重来世的生命。因果论、宿命论是宗教的基本教义,这一点禅宗也没有变。相对于宗教境界,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强调珍惜生命,但他们更为尊重现世的生命,追求现世生活中的人生意义。

第四,从境界超越的方式来说,宗教境界的超越是非理性的。宗教追求的境界是个体与神合一的精神境界。在人神合一的境界中,某些宗教还将个体与人类的合一包容在内。这个境界,佛教称之为“涅槃”,道教称之为“羽化”,基督教称之为“与上帝同在”。宗教境界追求纯粹的精神性,宗教超越是在“灵”与“肉”的对立中,以“灵”对“肉”的战胜为特征,个体将自身交给神,个体的地位与价值没有了,因而宗教的超越具有悲欢结合的色彩,悲的是物欲的泯灭,欢的是灵魂的升华。宗教超越的过程,具有一定的理性与情感的意味,但本质上是非理性的。相对于宗教境界,道德境界的超越是自觉的、理性的,将个体交给社会。审美境界追求“灵”与“肉”的统一,追求个体与群体相统一的“大我”境界,在生理性的快感中实现精神性的升华。

二、宗教境界的价值取向

20世纪以来,传统宗教正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变化,即宗教的世俗化趋势。表现为:其一,对宗教信仰的追求有所改变,绝大多数人都不只是追求来世和彼岸,而是更注重立足现实,向往世俗生活。其二,市场经济活动和市场观念逐步渗入宗教规范与宗教行为中,各种以宗教为载体的经济文化活动相当活跃。其三,为适应社会发展,宗教道德趋于社会化。宗教道德不仅调整教徒与神之间的关系,而且提出了一些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价值思想,深入到人类共性的层次,宗教道德已经成为社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美国《宗教百科全书》对宗教世俗化是这样界定的:“世俗化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宗教的意识、活动和机构,逐渐地失去了对社会的重要性。这表明宗教在社会系统的操作中变成了一种边缘现象,社会运动变得理性化,而脱离了宗教机构的控制。”

人类文明进入20世纪,科技的发展使宗教的一些神说变成了真正的神话,宗教不再成为人们观察世界、解释世界的主要工具,但在人们现实的生活中,宗教却远没有被边缘化。因为人们虽然已创造出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但表面的繁华并不代表人已生活在真正的美好世界里,社会的压力及黑暗面一直都是人类心灵的苦难之源。孤独、焦虑、无意义感、渺小感成为时代的文明病。而宗教,却能在人们的这块心灵空间中,提供源源不绝的温暖之流,抚慰他们的心灵伤痛,并提供超越性的终极关怀,让人重获人的尊严感和意义感,使宗教在当代人的生活中愈来愈不容忽视。宗教不断通过改变自己的位置和功能重新组织其在现实社会中的力量,“宗教观念对社会事务的影响愈来愈深,介入更多的世俗事物之中,关注世人的现世幸福。”“一方面,宗教变得私人化了。由于个人在不同的、世界观相互矛盾的机构中不断变化角色,它必然建立起自己对世界的解释。这就可能包括某些个人化的宗教。......另一方面,宗教世界一般化了,它在伪装的形式下遍及世俗世界以表现自己。”宗教越来越走向世俗化。

在宗教世俗化过程中,人们对宗教生活的理解存在着不同,有人认为由于生活的不完善性,因而人要按照神的要求与神同一,只有在天国的虚灵境界中才能实现心灵的慰藉,这种宗教境界的价值取向是自发的。有的人由于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力求到宗教中寻求一种心灵上的解脱,因而,其宗教境界的价值取向是功利性的。也有人从人的社会性出发,既认识到宗教的虚假本质,同时也运用宗教对人生终极关怀的功能,把宗教与人类社会利益联系起来,做到爱教、爱民与爱国的统一,因而,使其宗教境界价值取向是自觉的为人服务。从一定意义上讲,宗教境界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因而同样的宗教境界,也会因人们对真善美的不同认识,而形成不同的宗教文化的价值取向,这也是为什么宗教的发展会有正教与邪教之分的内在因素。

马克思主义坚持认为,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宗教是这个现实世界的倒影,即“颠倒了的世界”。宗教是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宗教的超人间力量是现实世俗力量的反映,神秘的宗教世界是现实世界各种复杂关系的折射。马克思指出:“宗教本身是没有内容的,它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随着以宗教为理论的被歪曲了的现实的消灭,宗教也将自行消灭。”马克思认为宗教和国家一样是异化的产物。随着社会分工、私有制、意识形态的灭亡而最终消亡。只要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环境不断改变,人获得彻底解放,宗教必将随之消亡。宗教消亡将是一个漫长、客观的历史过程。马克思通过宗教批判揭开了宗教的神秘面纱,把人从外在宗教解放出来。从而把人从“信它”转变为“自信”,转变为建立在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的基础上的人学信念,转变为对自身解放和发展的崇高的价值理想的追求。激励人们在现实中确证自己的本质,使人真正成为人,成为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在现代社会宗教世俗化条件下,宗教境界作为人生境界里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价值取向与“和谐社会”构建有了某种默契,它以人神合一的方式实现人的精神价值追求。

三、宗教境界给予的现代人生价值

现代社会宗教的存在有其深刻的人性根源,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作为对宗教生活的一种理解和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宗教境界对社会发展以及对生活的理解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宗教境界为宗教信仰者提供精神慰藉和心理支持。宗教通过为信仰者提供一种驾驭自身、适应客体的特殊方式,实现自我冲突的平衡,获得心理慰藉。现代人的生活经常处于一种起落多变、浮沉不定的险境之中,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这样,就有可能使人陷入悲观主义,从而意志消沉,悲观失望,颓废丧志,玩世不恭,对生活失去信心。而宗教则可以为这部分人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心灵的阴影,提供一种精神安慰和心理支持。美国宗教学家奥戴曾说:“宗教可以使个体和他的群体相协调一致,可以在变幻无常中给他以支撑,在失望中给他以安慰,可以使他归属到社会目标之上,鼓舞他的士气,为他提供认同因素。”宗教的这个功能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借以安慰和辩护的普遍依据”、“鸦片”的功用一样。在宗教里,一切矛盾被臆想所消除,现实压迫被精神自由所克服。这种心理慰藉,缓解了信仰者面对生活中的危险和变动所感受到的恐惧情绪,成为解除精神紧张状态的手段。有学者认为,这种虚幻的补偿是宗教所特有的功能。当然这是一种消极的,或者如马克思所说的一种鸦片“麻醉”的方式,对于宗教我们必须持有理性的态度。从消极价值角度讲,宗教信仰引导人们放弃自我内在的独立性,对宗教崇拜物的信仰与对自我卑微的认识,都是人的主体意识不强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在宗教世界里,人的本质没有真实的现实性,只有幻想的真实性,主体和客体处于完全对立和分裂的深刻矛盾中,人的自由情感、自由体验、自由创造都不复存在,所能得到的只是虚幻的解脱、痛苦的安慰,主体性被扭曲、被分裂。当代生活中,人的“物化”问题是愈益突出和最为根本的全球问题,人的“物化”导致人的心灵的物化,构成当代人类生存深刻的文化危机,导致精神生活的空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社会生活中一部分人为寻求心理的充实或灵魂的慰籍,转而信奉宗教。应该说,宗教信仰的确可以给一部分人空虚心灵带来慰籍,但也必须看到这种慰籍很可能导致信奉者主体性的丧失,从而否定自我,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第二,宗教境界为宗教信仰者自身存在的意义提供终极关怀。人有对自身有限性的自知和超越的内在渴望,在人的诸种超越的活动中,宗教信仰不同于其它超越活动的重要特征就在于其终极性。宗教正是一种对人的生活意义的超越性的终极关怀和内在的精神生活。它是对超越生命本身的崇高意义的体悟和确认,是以虚在的方式对人存在价值的承诺和精神关怀。宗教信仰的先天倾向在人类心灵中是一股最复杂最强大的力量,并且也是人类本性的所有可能性当中最为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心理学研究证明,宗教信仰是人性结构中最强大的、压倒一切的力量。宗教就“在人类精神生活的深层里。......赋予人类精神的所有机能以要旨、终极意义、判断力和创造的勇气。”宗教通过在世俗领域之外再造一个神圣的领域,使人在物质享受、感性存在的现实关怀的层面上脱逸出来,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存在的价值、灵魂的轮回等这类终极关怀问题,从而把人的思想从物欲满足、感官享受的平庸猥琐的层面引向精神追求的信仰层面。宗教信仰可以在生活的世界中,使信仰者在一定的程度上摆脱纷争世界带来的困扰,给予信仰者某种生命的意义感。同样,我们在看到宗教对一部分信仰者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其负面价值。人类追求无限,最初主要是通过宗教信仰方式实现的。然而宗教式的超越内在地包含着矛盾,它既可以表示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和真理怀有心灵上极为虔诚的信服,也可能表示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和真理的一种恐惧、犹豫不决的依赖。但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难免带有某种盲目的、自我安慰的性质。生活的现实要求我们理性地面对有限与无限,要在现实的、当下的生活世界中,通过个体的创造方式,实现自我超越。在当代中国,我们也应理性地引导民众正确地看待人生与价值,在现实的创造中,获得完美的人生。

第三,宗教境界提升着信仰者自身的人格境界。宗教作为一种对人存在意义的终极关怀,它所指向的是一种理想的、完善的人格境界。面对无限的宇宙、强大无比的自然界、难以捉摸的社会和神秘莫测的自身,人类无时无刻不在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助。人总是幻想着有完善的人格、强大的力量和永远延续的生命。然而,这一切在现实社会中根本无法实现,只能把希望寄托于超自然的力量,宗教则是信仰者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形式。在宗教境界里,人因为有了明确的终极目标而获得了一种澄明的心境,一种志存高远的精神旨趣;它以神圣的价值理念和崇高的生命信念引导人,使人获得作为人的伟大和尊严;它通过一系列“综合性”的手段和方法,使宗教观念和宗教精神有效地变成教徒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实现宗教的理想人格。同时,信仰者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超自然的神灵身上,通过宗教完善自己。宗教所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虽然是虚幻的,却是理想的。人们笃信它并非出于理性的思考,而是出于情感的向往。这既满足了人的内心深处对真善美追求的价值倾向,又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扬弃。必须指出的是,尽管宗教对信奉者有人格教化作用,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宗教不发达的国家来讲,我们还不能希求通过宗教的方式实现对公民的教育。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于一部分信仰者我们可以认同宗教对他们的警示或人格提升,而对更多的非信仰者,我们仍然要通过道德与审美的方式,实现公民的道德教化和审美引导,这方面宗教的引导方式对我们是有启发的,即我们必须通过情感教化、灵魂触动实现道德教育,而非说教的方式。

总之,宗教境界以其特定的精神文化状态,给予其信仰者价值指向,使其在宗教信仰中获得生命的意义感和人性关怀。这正是宗教生存的内在根据。

作者:马晓燕 赵继伦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