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思
本篇《如是我思》共八部分,乃是笔者从1990年就读大学开始,到2002年远涉重洋前往缅甸出家求法为至的十余年间,通过独处思惟、待人接物、听闻佛法、讨论法义等而随思随发、随闻随感的一部分片言短语、个人心得以及经验体会。本文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笔者在出家前从佛教(佛法)的角度出发而对社会、对人生、对生活、对修行的看法、态度、理想和追求。
一、世态与人心
有些人批评中国人缺乏宗教的奉献精神。
的确,中国人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索取远远大于奉献,可谓是颇为实惠主义的。在中国人心目中,既是无神的,又是多神的;哪位神灵验,就去拜哪位神。香客们通常会使用贿赂的手法来讨好神灵,用几支香、几张冥纸来廉价地换取神灵们的“保佑”,求平安、求顺利、求升官、求发财、求长寿、求儿子……
所谓“祸福无门,唯人自招。”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人心叵测,今人尤然。我们不能从表面来判断一个人,不能光从一些表面上的行为和语言来看清一个人的真实面目。
一个人只要有一点小聪明或者一点小本事,再加上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就很容易欺骗人、迷惑人。
正所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可惜现代人往往是听骗不听劝的。
有的人热衷讲大话、说假话,而有的人偏偏喜欢听花言巧语。明知对方在不着边际地撒谎、胡扯,却倒听得津津有味,陶醉其中。
在这个自私和虚伪的社会中,男人热衷于对女人撒谎,而女人擅长于对男人演戏。
在这个现代功利社会中,麻木自私美其名曰“自我保护”,花言巧语美其名曰“语言艺术”,吹嘘扯皮谓之“交际应酬”,男女淫乱谓之“你情我愿”,心恨手辣谓之“自由竞争”,物欲横流谓之“现代文明”,世风日下谓之“时代进步”……
真可谓是黑白不分、是非颠倒的了。
人们生活在勾心斗角、你争我斗的“现代文明”社会当中,出于生活和社会的种种压力,必须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过着机械、单调、紧张的物欲生活。他们只能把人性真诚、善良的一面压抑下去,用现实代替理想,用麻木代替热情,用虚伪代替真实,用自私代替良知,并以此来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充满伪善和丑恶的社会,打着“时代进步”和“自由竞争”的旗号,使多少可怜的人正在自编自导自演着一出出人生的悲剧。
有人说:科学求真,宗教求善,艺术求美。人若想活得快活自在,就应当走在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人若陷入金钱名利的泥坑中,将是虚伪、贪婪、丑恶的。
信仰能改变一个人,能改变人的行为、性格、观念、爱好乃至追求。
在大难来临或生死关头,一个人的自私、贪婪、虚伪、丑陋、邪恶、卑贱、残忍的本性将一一暴露无遗。
世间一切诸行都是虚假的,人不过是在演戏,是不可靠的。
人生犹如一场梦,每个人都在梦中奔波劳碌;
人生就是一台戏,每个人都迷醉于所假扮的角色之中。
自在和名利是不可能兼而得之的。虽然很多人都希望过上轻松自在的生活,但有更多人喜欢的是名闻利养。
当一个人在过着轻松自在的生活之时,却又往往会被世间人讥笑为无能,抑或是逃避现实。
生活在世间上的人,为衣食出卖自己的时间和自由,为名利出卖自己的尊严和生命。
对现实不满和爱幕虚荣的人往往会把注意力放在衣着打扮上,凭藉衣着时髦、打扮出众来引人注目,藉此自我陶醉,掩盖内心的空虚。
其实,一个人真正的美并不在于相貌外表,更不是靠衣着打扮,而是体现在心灵上和行为上的美。
世间人最经常、最精心护理的身体部位,偏偏是身体最肮脏、最不净的地方;比如头发、皮肤、指甲、牙齿、身毛、便孔等。
世间上所有的人其实是通过自己的感官来产生痛苦和烦恼的,眼追求好看的,耳追求好听的,口追求好吃的,身追求好穿的,追求舒适的……由感官产生贪欲,由感官产生瞋恚,由感官产生痛苦;为了追求感官的适意,有人甚至可以出卖人格、贱踏尊严、消耗生命。
世人所追求的,无非都是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花心机:对于衣着,追求时髦、名牌;对于食用,追求色香味俱全;对于住房,追求宽敞、豪华;对于行,追求快捷、舒适。
城市,是人们贪欲物化的集中表现。人们对衣的追求,集中反映在时装店、首饰店、鞋帽店等的发达方面;对食的追求,集中反映在酒楼、饭店、食肆等的繁荣方面;对住的追求,集中反映在房地产、建筑、装修行业的竞争方面;对行的追求,集中反映在小车、的士、摩托等的普及方面。
现代人在物质生活方面的条件已经达到了空前的发达程度。然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富裕,不但在生死问题和人心问题上显得无能为力,反而却带来了道德的沦丧和社会风气的败坏。
大家不妨试看一看所谓现代的都市人:头发又红又黄,口中吐烟吐火,女人袒胸露脐,以蛇虫鼠蚁为食,以铁车铁冀为行……所有的这一切,假如在二百年以前的古人看来,现代人不是妖魔鬼怪还会是什么?
所谓的神通,也就是所谓的特异功能,其实是人们感觉官能的向外延伸,或者是时空观念上的不受限制。
天眼通是眼根功能的延伸,天耳通是耳根功能的延伸;他心通是人际交往关系的不受限制,宿命通是时间观念上的不受限制,神足通是空间观念上的不受限制。
古人用修练意念来实现神通,而现代人用发展科技来实现神通。电视、电影、摄影、X光等技术是现代意义上的天眼通;电话、手机等通讯技术是现代意义上的天耳通;新闻、考古、天气预报等技术是现代意义上的宿命通;摩托、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技术是现代意义上的神足通。
无论是古代的神通,还是现代的科技,无非是感觉官能的把戏。依赖感觉官能,只能增加烦恼、蒙蔽心智。
无论神通再大,最多也只能满足一下虚荣心;无论科技再发达,最多也只能改善一下物质生活,添加一点世间知识,与道德无关,与心智无关,与生死无关。
享受是极为短暂无常的。
一个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的人,他的绝大部分时间往往是花在劳形和劳心上。
功利心太强的人,必定斤斤计较;攻于心计的人,日子肯定过得非常辛苦。
不要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在生活中如果要计较起来,实在会有太多的事物可计较的了,那又何苦?
不要过多地计较个人的得失。
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性格,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不同的生活方式又可以造就不同的心境。
心境影响行为,行为影响境遇,境遇影响心境。
二、财富与因果
人生现象可以分为正报和依报两种。
正报是人的自身条件,包括容貌、身材、寿命、健康、性格、智力等;依报是人的环境条件,包括家庭、财产、权位、名誉、境遇等。
俊男美女、智聪长寿是正报殊胜者;富豪权贵、名位显赫是依报殊胜者。
见到他人养尊处优、有权有势、有车有楼,衣名牌、吃野味、住豪宅、行小车,不必羡慕,不必嫉妒,更不必怨自己命不如人。人家有福报自然人家享,汝但管自潇洒做人、开心度日即是。
人的福报可以分为正报庄严与依报庄严两种。
正报庄严是关于自己身心方面诸如寿、力、美、乐等的殊胜;
依报庄严是关于生活环境方面诸如衣、食、住、行等的殊胜。
人的福报(命运)是既可定的也是可改的,最关键的是在于此人的行为。
世间上的所有事物和现象都离不开因果。用因果来观察一切、分析一切,就不会被“命运”所困。
愚人命运,智者运命。
有因能生果,有果必有因。
一切苦报和福报,皆由自己之业所造成,不必怨天忧人。
忍辱无瞋得容貌姣好报,戒杀放生得健康长寿报,夫敬妻贤得家庭和睦报,乐善好施得家财富足报,恭敬谦卑得权位显贵报,持戒修定得上生天界报……
明白因果事理,为人处世,自然能够潇洒自在。
当因缘成熟之时,既不用刻意追求,也无须故意抗拒,置有无、得失于度外,一切顺其自然。
善业是福乐因,恶行是罪苦因。
不要种减劫之因,要种增劫之因,尽力改善自己的正报庄严和依报庄严。
金钱财物是一种福报。
勤俭节约是惜福,浪费钱财是折福,行善布施是植福。
获得财富是有因有缘的。
布施、奉献是获得财富的根本原因,把握时机、辛勤劳作是获得财富的助缘。
世间人往往只知道获得财富的助缘,而不知其内因,甚至还为了牟取一点点浮名掠利,不择手段、勾心斗角、你死我活、为非作歹,犯下种种罪行,得不偿失。
只知享受而不知积福之人,犹如只知收获而不知播种的懒人一样,犹如只知花钱而不知积蓄的愚人一样,福报只有日渐耗损。
我们可以把多余的钱财物品拿去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
一个人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应该感到知足,多余的钱财必定将成为他的烦恼和负累。
知足常乐。
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
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
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虽富而贫。
知足是人生的最大财富;健康是人生的最大幸福。
世间人所不断增长的,我们应当逐渐损减;世间人所不断损减的,我们应当逐渐增长。
世间人所不断增长的是物欲和系缚,所不断损减的是善德和慧命;我们所逐渐损减的是物欲和系缚,所逐渐增长的是善德和慧命。
世俗人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往往是财富的多少、权势的高低、名气的大小;学佛者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却是戒行、定力和智慧。
财富、权势、名气不过是短暂的过眼云烟,只会带来贪婪、恐惧、虚荣和困缚;而戒行、定力和智慧才是真正的财富,能够带来清净、宁静、自在和喜悦。
三、做人与处世
做人是学佛的基础,所谓“人成则佛成”。若要谈什么学佛,谈什么修行,首先就必须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正直的人。
有原则地做人,充实地做人,沉稳地做人,快乐地做人。
踏踏实实处事,坦坦荡荡做人。
随缘渡日,清醒做人。
以清醒的眼光来看世间,以随缘的态度来渡日。
在原则性问题上,不要太迁就他人,也不要作过分的妥协。
只能让世俗法迁就佛法,不要让佛法随着世俗法而转。
一个人应当有自己的信念和做人原则。当这种信念和原则是正确的时候,将成为心灵上和思想上的免疫力,能够抵御来自社会和别人的种种不良影响和诱惑。
人们总是抱怨这个社会太现实、人情太冷漠,于是开始怨天忧人,或者随波逐流。
君不见莲花本自淤泥出?正因为这个社会过于现实、人心过于冷漠,你的真诚、正直、善良、热情才显得更加之高尚。
即使成不了圣贤,也可以做一个高尚的人。
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自己。因为只有在了解自己之后,才能更好地选择做人态度和生活方式。
人要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要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
人生,犹如走路一样,必须一步一个脚印。
我们不可能总是回首所走过的脚步,也不可能太过于留意下一步应该怎么走,只要能够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就行了。
过去的已经过去,想它又有何用?未来的尚未到来,想它又有何用?现在的不能久留,想它又有何用?
不思过去,不求未来,脚踏实地地活在当下。
学佛是教人脚踏实地地做人,潇洒自如地对待生活,而不是教人好高鹜远、高谈阔论。
大智若愚,大勇若怯。
爱表现自己的人,可能只是一知半解;狂妄自大的人,可能只是愚痴无知。
越以为自己很了不起的人实际上越无知。
学佛之人应当清楚自己是什么根机,切忌心高学浅、好高鹜远。
有许多初学佛者之所以喜欢空谈禅理,原因之一就是这些禅理可以为他的贪欲和放纵找到理论根据和藉口。
现在有许多文人、学佛者喜欢“不着相”、“不执着”的“禅”。但却不肯脚踏实地地修行,这样的做法只不过是把祖师们的“公案”、“话头”当作他们行为的藉口而已。
知识和智慧是两回事;掌握知识不等于拥有智慧。
一位目不识丁、足不出户的修行人也许拥有深遂的智慧,而一个满腹经论、见闻广博的学者却很可能是追名逐利、醉生梦死之徒。
知识是关于世间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理论学说、思想观点,只属于第六识的知见范畴;而智慧却是对世间本质和人生真相的体悟。
一个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极为有限的,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做,什么事情都精。
假如一个人标榜自己样样精通,实际上是样样都不精。
所谓成功,其实就是一个人尽力去做好他应该做的事情。如果朝秦暮楚,必将一事无成。
人生犹如一场戏,我们要投入角色,认真地演好这一出戏。
作为一个在家俗人,只要还身处于这个凡尘世间,就要扮演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什么场合,扮演什么角色,都必须演好他,演像样点,该动就动,该静就静。演儿女象儿女,演父母象父母,演同事象同事,演朋友象朋友……
在家人的生活可以分为许多种,包括工作生活、学习生活、信仰生活、娱乐生活、家庭生活等等,所以,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对待不同的生活。
不要把嬉戏带进工作,也不用以工作来占用休息时间。
该轻松时就轻松,该严肃时就严肃;要动能动,要静能静。
佛教并不教人逃避现实,而是教我们冷静地看清现实,理智地解决问题。
逃避现实等于拖延困难。
幻想成功,或者害怕失败,倒不如正视现实。
当过去已经成为现实,后悔是无济于事的,只有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重新振作起来,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在崎岖的人生道路上跌倒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跌倒之后就不敢再爬起来。
做事不能怕失败,最怕的就是一撅不振。
四、慈悲与待人
当人赞叹自己时,莫生贡高心;
当人指责自己时,莫生瞋恚心;
当人赞叹他人时,莫生嫉妒心;
当人指责他人时,莫生轻慢心。
当人赞叹自己时,应生惭愧心;
当人指责自己时,应生悔改心;
当人赞叹他人时,应生恭敬心;
当人指责他人时,应生悲湣心。
以清净心降伏贪欲心,以慈悲心降伏瞋恚心,
以恭敬心降伏轻慢心,以欢喜心降伏忧恼心。
恭敬心,平等心,清净心,欢喜心,慈悲心,出离心。
不要随便向别人诉说自己的困境或不足,因为如此会招来别人的可怜或鄙夷;
不要随便向别人鼓吹自己的成绩或优点,因为如此会招来别人的赞扬或嫉妒。
学佛首先应当学会谦卑,如果学出贡高我慢来,则为失败。
善良的人是可敬的,作恶的人是可怜的。
宁可放弃世间上的浮名掠利,成为受人尊敬的善人,也不要为了一点点小事情而做个被人可怜的恶人。
培养一颗无限的慈悲心,把自私的贪爱化为广大的慈爱,学会原谅他人,学会理解他人,学会尊重他人。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学会原谅别人、理解别人。
要学会爱人。
不但要学会爱你心爱的人,而且要学会爱你身边的人,爱遭受苦难的人,爱你憎恨的人。
要学会原谅他人的缺点,要学会看到他人的优点,学会同情别人、理解别人、帮助别人。
把爱心充满这个世界,充满这个缺乏爱的地方。
把帮助需要帮助之人的行为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多为他人着想,多为他人祝福,你将会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在世间上很难确定一个绝对的标准。人的年龄、时代、家庭、教育、阅历等各不相同,标准自然也各异。
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女,男人见了可能生爱欲心,女人见可能生嫉妒心,修行人见了可能生警策心,而鸟兽见了可能生恐惧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信仰、爱好、习惯、经历和行为,我们不应该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指责他、批评他,甚至诽谤他。
人们往往喜欢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于是就产生了种种的是非、矛盾、爱憎、敌友等分别。
当你对别人的行为感到不满或生起慢心时,你就让别人的行为套住了自己。
只要你对他人尚怀有憎恨之心,你就不能过得很快乐。
如果人们在谈论是非,你要么离开人群,要么不作声,插嘴即为有过。
和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就犹如对牛弹琴。
了解不等于理解。虽了解但不理解,可以产生指责和诽谤;虽不了解但理解,可以产生同情和交流。
一个十善之人只要做一件错事,就足以遭到众人的遣责;
一个十恶的人只要做一件好事,就足以受到众人的称赞。
即使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也会有人对他评头品足。作为个体的人,既然不是为了别人而活着,只要他所做的事对得住自己,对得住别人,他大可不必为别人的说是道非而过分紧张、过分烦恼。
不要过于委屈自己去适应别人。
以潇洒和坦荡的胸怀来对待别人的非议和冷落。
世间人对你的赞叹和诽谤都是无常的,不要太过在意它。
五、佛法与修学
佛教有许多层面,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人们的需要。我们既可以把佛教看成是一种宗教,又可以看作是一种哲学,更可以看作是一种生活。
对于有宗教需求的人来说,佛教可以表现为一种宗教信仰;对于有文化需求的人来说,佛教可以表现为一种文化哲学;对于探求真理、热爱生命的人来说,佛教又可以表现为一种清净圣洁的生活。
信佛、学佛者应当平衡信根和慧根。
信根强而慧根弱是一个极端,慧根强而信根弱又是另一个极端。
信根强而慧根弱者,很有可能走向迷信。此类人既信佛教,也信仰天地鬼神,多为求一些世间福报者。此类人若遇明师,可立正信;若遇邪师,则落魔道。
慧根强而信根弱者,多是一些所谓受过现代科学教育的知识份子、学者,他们往往把佛教当成是一种文化、哲学、艺术,因“所知障”而对三宝难以生起恭敬、信仰之心,更谈不上实践佛法,对佛学至多只是一昧的研究、讨论、怀疑、批评。此类人犹如吃过量之药反为药害一样难以医治。
佛教弟子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属于修福,多数把佛教当作信仰,强调“信”;
第二种属于修学,多数把佛教当作文化,强调“解”;
第三种属于修行,多数把佛教当作生活,强调“行”。
修学佛法应当遵循信、解、行、证的次第逐渐修习。
信者,谓信佛法僧,立正知见,深信因果,不犯净戒;
解者,谓深入经论,广学多闻,增长智慧,善解法义;
行者,谓行住坐卧,不离正念,修习止观,精进行道;
证者,谓破烦恼辐,越生死流,出离世间,证圣道果。
修学佛法应当有系统地学。要跟系统学习。
学习佛法的态度多少应该采纳对比研究的方法,应尊重历史,放眼世界,可以把当前世界上所流传的三大体系的佛法进行比较,剔除其枝末的、次要的、后期的、凌乱的部分,并找出其最根本的、最重要的、最原始的、最有系统的佛法,作为建立正见、修持证果的依据。唯有如此,才不至于舍本逐末、买椟还珠。
学佛的次第应当先精后广,再由广入精。也即先打好扎实的佛学基础,然后广学多闻,博通经论,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定应机法门,一门深入。
修学宜广,修行贵精;广则能通,精则能达。
修学佛法应如大树扎根。根扎得越深,树木就能够长得越高大,就越不容易被风雨所倾动。
修学佛法,乃至对待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先打好扎实的基础;基础越扎实,信心越坚定,生活也就过得越快乐,越充实,越自在。
站得要稳,看得要广;做得要精,放得要开。
一切佛法,皆不离见与修。
此中,见依经论而立,修从传承而得。
修如行路见如目。
有见无修,说食不饱;有修无见,盲人赶路。
佛法的正知正见犹如人之眼目,为实修而辨清方向的。
走路不看路,而只顾东张西望,恐怕将落得眼花潦乱,徒劳无益;满腹经论而不修行,只会谈是说非、评头品足,到头来恐怕还是一无所获、徒增烦恼。
一件事情往往在能够满足一个人某方面的需求时,才能更好地引发其兴趣。对于一个没有宗教需求的人来说,要使他产生虔诚的宗教信仰的确比较困难,除非他天生具有宗教的性格。
无可否认,在现代工商社会里,要人们信仰并实践南传上座部佛法是很困难的。因为她强调的是放下、少欲、远离,讲次第,靠毅力,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禅修方面取得成就。而现代社会的人们所追求的却是简易、快速、高效、投入少而成果大的东西。
当禅修的要求与人们的期望相矛盾时,必然会给正法的弘传造成一定的不利与局限。
要使一个人信仰佛教较困难,要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更困难,要实践解脱之道最困难。
相对来说,南传上座部佛教保守传统,注重理性(法)、次第与实践;大乘佛教较开放,较为感性(信),目标高(成佛)而起点低(诵经念佛),因此包容性也大、适应性也强,更易为普罗大众所接受。
学佛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倒其他宗派。
大小乘佛教各有各自的经典与见地,南北传修行者各有各自的修持与证量,如果以某种标准对其他宗派进行评头品足、口诛笔伐,除了挑起宗派斗争、招惹外人口舌外,没多大意义!
解脱生死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八圣道,或者说是戒定慧。如果离开了此条路,离开了“解脱”此一根本目标,那么,无论信哪种宗教,学哪个宗派,修哪种法门,都是世间法,都不得究竟解脱!
对于很大一部分人来说,真实的东西不一定有用,有用的东西不一定真实。
对于某一类的修行方法,只要它对人们的心灵修养与处世待人有帮助,哪怕它是虚假不实的,违背正法的,仍然要看到它的存在价值与意义,起码它帮助了某一类有需要的人。
正如信奉“上帝万能说”为佛教徒所不齿,然而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仍然比不信任何宗教的人在道德观念、人生价值等方面要更好一样,我们同样没必要过分激烈地排斥流行于末法佛教当中的某些“方便法门”。
最根本的才是最重要的!
佛法分为“究竟”与“方便”两种,或者说是“了义”与“不了义”两种。佛法的根本内容是“四圣谛”,根本理论是“缘起”,根本方法是“八圣道”,根本目标是“涅槃”,若离开了这个根本,则可谓是“方便法门”。
方便的佛法是生活的智慧,究竟的佛法是解脱生死的智慧。
佛法并非仅为生活而设,并非仅为解决日常生活中诸般烦恼的智慧。现代人喜欢把佛法解释为生活化、人间化、现代化,那只是佛法的方便之教。无论何种生活,何等写意,毕竟皆是无常、苦、无我的。
佛法的究竟目标乃是断除一切烦恼,证悟涅槃。
佛法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是一种人生的智慧。
佛法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她能让你过得更加快乐,更加充实,更加有自己的广阔生活空间。
学佛必须要对自己有所受用。
用佛法来观察世间,了解人生,减除烦恼。不要把佛教当成绳子,自己困住自己而跳不出来。
在学佛的初期,一般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烦恼,这是因为不能把佛法很好地融汇于生活中的缘故。
对于在家人来说,学佛应为了立身处世,应为了更完美地生活。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任何境遇、任何现象,都应用佛法的清醒眼光来看待,以佛法的标准来衡量、来抉择。
佛法应当是生活的指南,而不是枷锁和绳索。
所谓“牛饮水成乳,蛇饮水成毒。”恶人用妙法,妙法变恶法;圣人用恶法,恶法亦妙法。
修行之人应勤习劳,应当学会吃苦。
贝叶行间修福慧,莲花座下礼圣贤。
六、持戒与忏悔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做人的信念和原则。
作为一名佛教弟子来说,佛法僧三宝就是他的信念,五戒就是他的做人原则。
以佛法的正知正见作为他的做人信念,作为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并以此来分别善恶、明辨是非、区分正邪。
以五戒的行持来作为他的做人原则,作为他的行为规范、生活准则,并以此来立身处世、待人接物。
学佛应当善于知错,认错,改错。
有错而不知错,此人甚为可怜;知错而不认错,明知有错还拿出一大堆藉口为自己辩护,此人更为可怜;知错认错,却不肯改错,此人最为可怜,无可救药。
人总是喜欢为自己的缺点和过错寻找藉口。
原谅自己的缺点等于放纵。
勿扬己善,莫论人非。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
修戒定慧,应如是持:严持净戒,勤修禅定,随境起观。
持戒生善处,止观出世间。
凡受戒者,必须知戒,知戒须学戒,学戒须持戒。
若受戒不学,不如不受;若持戒犯戒,不如舍戒。
持戒依精严为善,说法依经论为善。
“戒”为解脱初阶,出世间正途,持戒精严乃证悟菩提之助缘,具足出世间因缘方能成熟出世间之果。然而,当今有许多佛教“修行人”却在解释持戒时把诸如环境、时代、方便等无常的世间因素加诸于能导致出世间无漏的“戒”上。于是,置世尊无数次强调“见微细罪,生怖畏想”的重要教导于罔闻,却常常喜欢把“随方毗尼”、“小小戒可舍”等挂在嘴边,为自己的某种言行、习气做开脱。正法衰微、戒律废弛,正于此耳,可悲可叹!
在家持五戒者,有三种语,应说当说:一者、说论法语,为正法故;二者、说善巧语,为正命故;三者、说酬对语,为处世故。妄语恶口、两舌绮语,一切皆不应说。
处众酬对,语戒难持。欲戒妄语,一者静默,二者独行,如是则善。
修心进德,持口为难;多说必损,少语为妙。
禅悟诸境,若非亲证,所论皆妄,即近妄语;
说法劝修,闻者不行,不行无益,即似绮语。
对于持戒,说难不难。修慈悲观,能离杀生;不贪钱财,能离偷盗;修不净观,能离淫欲;护口慎言,能离妄语。
保持正念正智,谨慎即是持戒。
有两种人持戒能得清净:第一、持戒不犯,第二、犯能忏悔。
忏悔的意义在于下定决心,永不重犯。
持戒比丘要面对每半月半月的发露忏悔,自然能够制止许多犯戒行为的发生。
通过把过失错误无一保留地统统发露出来,就不会在暗中做出见不得人的事情;通过忏悔,能够改正和防止所有过失错误,如是就能够清净自在地生活,能够问心无愧地做人。
不求称心如意,但求问心无愧。
每天都进行自我检查:今天有没有做过见不得人的事情?有没有做过不可告人的事情。
持戒的总则是:不能说的不做,不能做的不想。
所谓“俯仰无愧”,就是上无愧于三宝龙天,下无愧于一切众生。
惭,就是对不起自己;愧,就是对不起别人。
无惭无愧之人,是不知礼义廉耻之人,与禽兽一般无二。
常怀惭愧之心,此人去道不远矣。
清净和染污是不可能相提并论的。想要保持清净,就不能染污;如果染污,就不可能保持清净。
七、生死与度生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活了几十年,茫茫然到头来还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人生对于这个人来说是一场悲剧。
人生最能够确定的事就是谁都将会死,但最不能确定的事却是他将会在何时死?将会在何地死?
一个人能够坦坦荡荡地生活,心安理得地做人,一生中所作所为,既对得住自己,又对得住他人,死复何惧?
死亡并不意味着一切的结束。
死亡并不像人们通常所想像的那样可怕,也许还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当你来到这个世界时,所有的人都在笑,唯有你独自在哭;当你离开这个世界时,所有的人都在哭,唯有你独自快乐。
生命的本质犹如车轮一样,不断地轮回着,只要为人正直,不做恶事,又何用惧怕死亡?
勇敢地挑战生死,正确地面对死亡,则所有的金钱、名利、家庭、情爱等身外之物,都显得是那么的无关紧要。
学佛修行之人,应当时时培育“死随念”,应当时时把“死”挂于心头,作生命最后时刻想。
只要此六尺之躯一倒不起,一口气接不上来,即刻生死殊途、阴阳相隔,哪里还由得你放逸?人命如露,朝不保夕,说不定无常大鬼今天、今夜就有可能到来,还不赶紧精进修行?
如果自己不了解生死的真相,还没有解脱生死,怎么能谈得上教导他人了解生死、解脱生死呢?
真正的“度众生”是教导人们修持佛法、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证悟涅槃,而不只是做些诸如劝人行行善、教人念念佛之类的世间小福小报。
在未证圣果之前,所谓的弘扬佛法,所谓的普度众生,对于止观禅修来说都是一大障碍。
只要还是凡夫,其所谓的说法、开示,不过是在搬经摘句,把他人的修行心得、经验挂在嘴边,若说得难听一点,也就是在“耍嘴皮”,而自己可能与证悟沾不上边。
凡夫所作的所谓说法、开示,不过是知见中事,为第六意识所摄,不是智慧。
喜好说法、争辩的凡夫,通常会为名相概念所困,在世智辩聪之中打转。
如果只是研究经论典籍,思惟教理名相,但却不付诸实践,懈怠禅修,此人并不能算是真正的佛陀弟子。
理论不过是一种语言文字的游戏,一个学佛者即使通经通教、满腹经论,但是在实修上派不上用场也是枉然,世智辩聪不过是一种无定力基础的“干慧”。
经论所提供的只是一种理论、一种原则、一种概念。而在实际修行的某个阶段,有时只须一句话就足够了,有时甚至要把经论摆到一边。
要修行,用修行来解决问题,不要找问题。
修行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找问题。
八、正念与修行
生活要佛法化,信仰要理智化;
处事要平和化,修持要日常化。
修学应当日常化,修行应当生活化。
把修学贯穿于日常计划中,把修行融会于行住坐卧中。
修行其实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又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那就是要看你有没有时时刻刻正念分明,有没有时时刻刻都专注于所修业处。
无论过哪一种生活:学习生活、工作生活、交际生活、休闲生活、信仰生活……无论做什么事情:穿衣吃饭、看书写字、走路睡觉、说话应酬、静坐思考……都应当时时保持正念与明觉,应当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这就是智慧!这就是修行!
一个凡夫无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总是不够老实:吃饭时不肯老实地吃饭,睡觉时不肯老实地睡觉,走路不肯老实地走路,静坐不肯老实地静坐……
比如在吃饭之时,虽然身子坐在这里吃着饭,但心念可能一会儿跑到很远的地方,一会儿又跑回来;一会儿跑到很久以前,一会儿又跑到以后;一会儿跑到别人那里,一会儿又跑回自己这里。
我们的心念总是不经意地在过去、现在、未来和东南西北各处漫无目的地乱跑,徘徊在自己和他人之间;我们总是迷醉于声色妄想当中,让所见到的、所听到的、所想到的事物和现象套住自己的心。
我们应如何培育正念?应当老实地吃饭,老实地睡觉,老实地走路,老实地静坐,一切都在生活当中用自然的步伐训练我们的正念,发展我们的心智。
修行其实是一件极为简单的事情,但同时又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我们之所以要进行诸如持戒、正念、习定、止观等修行,无非是要使我们从无始以来的贪瞋痴诸烦恼的困缚和善恶诸业的纠缠中解脱出来,让心变得单纯、宁静、清净,接近法、契合法。
单纯!单纯!还是单纯!这就是修行。
打死妄想,清除杂念,让心平和、宁静、单纯,专注当下。
心如猿猴意如马,一时疏忽就会让它四处逃逸,难以拘制。时时提高警惕,看管它!锁住它!
不要追随外境,应向内观照。
不要追随感官欲望,不要为心所奴役。做心的主人,做心的旁观者。专注于心念,观察此心如何生起,如何消灭,如何刹那无常。
对外界的起落得失皆不动于心,头脑清醒者谓之“不执着”;反应迟钝且无动于衷者谓之“麻木”,两者区别的关键在于有无觉知事物本质而超然物外的智慧。
不要过分刻意想消灭妄想,也不要过分刻意想得到寂定,因为这些都有可能是一种新的执着,有可能能带来更多的烦恼。
杂念生起时,知道它的生起;杂念消灭时,知道它的消灭。
杂念总是来无影去无踪的。
就让杂念消灭于正念生起的那一刻,然后继续系念于业处。
不要想消除什么,也不要想得到什么,在自然的步伐中让正念一点一点慢慢地培养起来。
如果刻意地想开悟,想解脱,想证果,想涅槃的话,须知这些都有可能是一种新的执着、障道之法。只要顺其自然,功夫到家,解脱证果是水到渠成的事。
不要一天到晚想解脱,想开悟,想成佛。想这个想那个,说到底还是妄想,还是执着,倒不如脚踏实地地修行。
当遇到顺境而产生贪恋执着时,心将被欺骗,要警觉!
当遇到逆境而产生厌烦憎恨时,心将被欺骗,要警觉!
学会经得起所喜好事物的诱惑,它不过如此,放弃它!
学会忍得住所厌恶事物的考验,它不过如此,正视它!
要经得起欲望的诱惑,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一切皆变幻无常,一切不过如此而已。抛弃个人的好恶,这就是修行。
时时提醒自己:是否正念分明?
时时反问自己:是否还有贪求?
一个人所拥有的财物实际上是其贪欲的物化形式。要摒除贪欲,从此下手!
你在哪一方面还存在着贪恋和恐惧,哪一方面就是魔的下手之处。
当你下决心修行时,就会有许许多多的魔前来娆乱。
心外无魔,随魔还是斩魔,全看你的态度和决心。
在修习正念的时候,每天都要准备面对许许多多来自外界的诱惑和内心的烦恼。自从开始培育正念之后,你会明显地感觉到:外界的各种诱惑和内心的烦恼会比以前成倍成倍地增多,寂寞和无聊时常会莫名其妙地袭来,邪欲和退心也将乘虚而入。如果此时只要出现一念之差,便有可能导致前功尽弃。禅修者此时要更加清醒:所有这些,无非是烦恼受到正念的抑制时所作的挣扎。但是,要经受得住外魔的诱惑和捕捉逃逸狂驰的心念,还是需要有很大的决心和毅力。须知只有通过降魔才能有突破,每克服一次困难,就有一次进步。如果在修习正念的过程中一帆风顺,没有烦恼、障碍的出现,那很可能意味着修行停滞不前。
在禅修过程中,于某个时期出现一定的进退反覆现象是正常的而且是允许的。修行的路途是漫长而且是充满波折的,不可能永远的一帆风顺。每克服一次困扰,就降伏一次魔障;每经历一次犹豫,就取得一次进步。
培育正念的禅修者有时会莫名地感到烦闷、空虚、失落或寂寞,这是因为久远以来一直不断地追随感官欲望的心被一下子“断粮”之后所作出的“挣扎”。注意:这是陷阱!此时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
在禅修过程中信心产生动摇,对自己的修行之道产生怀疑之时,注意:这是烦恼的扰乱,你的修行是正确的!必须勇往直前地坚持下去!
当身体为病苦所煎迫或者内心感到烦闷无聊时,是认识自己的大好时机,是观照心念的最佳时刻。
练心犹如磨镜;心定了,不但可以清楚地观照自己,而且可以照见别人。
学佛必须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
修行人所要经受的最大考验是时间。
无论选择修习哪一种业处,都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假如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话,将是一事无成。
修行专一应如钻木取火,坚持不懈如母鸡孵子。
修行应当如母鸡孵蛋,农夫种地,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拔苗助长;只要持之以恒,功夫到家,觉悟证果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
修行要养成习惯,要习惯于修行。
一直以来,我们的心已经习惯了打妄想,习惯了胡思乱想。现在,我们要把专注力集中到一个业处,要慢慢地养成习惯,要习惯于专注。习惯之后就能专注,就能够证得禅定。否则,即使达到禅定也不稳定,很容易退失。
修持解脱道之次第:亲近善士-→听闻正法-→生起正信-→披阅经教-→如理思惟-→正见建立-→受持净戒-→防恶止非-→正念身行-→正念心行-→修奢摩他-→禅相现起-→入近行定-→证入初禅-→证第二禅-→证第三禅-→证第四禅-→修四无色-→修四梵住-→十遍业处-→神通成就-→四界分别-→辨识色法-→辨识名法-→辨识名色-→观修缘起-→辨识过去-→透视未来-→断三世疑-→毗钵舍那-→思惟三相-→观智成就-→断三粗结-→证须陀洹-→贪瞋痴薄-→证斯陀含-→断贪瞋结-→证阿那含-→断尽诸漏-→证阿罗汉-→究竟涅槃。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