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名僧诗选(3)
赠卢逸人
善生
高眠岩野间,至艺敌应难①。
诗苦无多首,药灵唯一丸②。
引泉鱼落釜,攀果露沾冠③。
已得嵇康趣,逢迎事每阑④。
[作者简介]
善生,唐代中期诗僧。生卒年、姓氏籍贯及生平事迹均不详。大约公元785年前后在世。其诗清俊超拔,不同凡俗,时享盛名,惜多不传。《全唐诗》仅存其诗四首。
[说明]卢逸人生平事迹待考。逸人亦作逸民、佚民,旧时用以称遁世隐居者。作者写这首诗给姓卢的隐士,生动形象、细致全面地介绍了自己隐居生活中的种种情况,是为了与卢逸人进行信息交流吧?出家的隐士与不出家的隐士,隐居生活中仍有很多共同之处。诗写得从容洒脱,很有情趣。
[注释]
①岩野:山岩中,旷野里,泛指隐居地。至艺:最高的技艺或修养。敌:对敌,指达到能与之对敌和相当的地步。②诗苦:写诗很难。丸:小圆球形的物体。中药制剂的重要形式为颗粒丸状,故称药丸。③釜:古时的炊器。其形敛口,圆底,多有两耳,置灶上,其上覆甑用以蒸煮食物,一般为铁制,也有铜制或陶制,这里泛指一般的锅。冠:帽子。④嵇康(224—263):三国时魏国名士、文学家。字叔夜,谯郡(今安徽省宿县西南)人。与阮籍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工诗文,善书画,尤擅鼓琴。他特别讨厌儒家的繁琐礼教,主张一切任其自然,且好老庄导气养性之术。所谓嵇康趣是指回避世事,修心养性的情趣。逢迎:迎接、接待。阑:残、尽。
秋日同朱庆余怀少室旧隐
清塞
曾居少室黄河畔,秋梦长悬未得回①。
扶病十年离水石,思归一夜隔风雷②。
荒斋几度僧眠起,晚菊频经尘路来③。
灯下此心谁共说?傍松幽径已多苔④。
[作者简介]
清塞,中唐时期诗僧。生卒年不详,大约公元795年前后在世。俗姓周,东洛(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少年时出家,研佛之余,肆力于诗文篇章,作诗与贾岛、无可齐名,且彼此时有唱和。中年之后,应诗人姚合之劝还俗,改名周贺。不详所终。
[说明]朱庆余为唐代诗人,名可久,字庆余,以字行,越州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他于宝历年间(公元825—826)举进士,受知于张籍。清塞与朱庆余为诗友,他们也曾一同隐居。这首七言律诗便是他们在一起时为怀念河南省登封县少室山旧日隐居地而作。少室山下有著名的禅宗祖庭—少林寺,清塞当年便在该寺隐修。离寺十年来,世事多有变化。自己还俗入仕,但也并不得意。兼之年老体病,更难支持。所以特别怀念早年的佛隐生涯,对在少室山居住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感慨良多。千愁万绪,全都凝结在诗行之中。这首诗写得含蓄凝炼,沉郁苍凉,饱含着诗人的情感。
[注释]
①黄河畔:少室山在登封县西北,位于河南境内的黄河南岸。悬:悬念,记挂。②扶病:带病勉强地行动或做事。水石:泉水岩石,代指各种山林中的景物。③斋:这里指僧人居住的小室。尘路:这里指庭院边的小路,也暗指仕途。④幽径:幽静偏僻的小路。
宿化城寺庄
冷然
佛寺孤庄千嶂间,我来诗境强相关①。
岩边树动猿下涧,云里锡鸣僧出山②。
松月影寒生碧落,白泉声乱喷潺湲③。
明朝更蹑云霄去,誓共烟霞到老闲④。
[作者简介]
冷然,唐代中期诗僧。唐宪宗元和(公元806—820年)年间颇享诗名。作品多已散佚,少量诗歌收入《全唐诗》。生卒年、俗姓籍贯及其它事迹均不详。
[说明]化城寺在今安徽省青阳县西南的九华山中心,是九华山的开山寺,位列九华山四大丛林之首。化城源出佛教故事,谓佛祖引导徒众往佛地宝境时,于中途遇险,佛祖指地而幻化出一座城郭,作为徒众休憩避难之所。化城寺地处山谷平地,四周芙蓉峰、神光岭、白云山、东岩等诸峰环抱如城,遂借用佛经故事而命名。化城寺始建于唐肃宗二年(公元757年),为新罗国(朝鲜半岛古代国家)王子金乔觉(金地藏)道场。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唐德宗赐额“化城寺”。此后明宣宗、神宗和清圣祖、高宗均先后御书匾额。今寺除经楼为明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建筑外,余皆清代重建。化城寺庄即今以化城寺为中心的九华街区,由原来寺属庄园扩展成现在的镇落。这首诗通过作者——一位云游途经此地的僧人的目光所触,描绘出九华山化城寺一带清幽美丽的景致。也表达了作者坚持隐居的决心。诗写得清新明丽,很有韵味。
[注释]
①嶂:山峰。我来句:谓自己并无诗才,见此美景也勉强写诗。②锡鸣:锡杖振响,详见本书《在西国怀王舍城》注④。③碧落:指天空。潺槛(chan yudn):水徐流貌。④蹑:脚踏。烟霞:见本书《送童子下山》注④。
赠圭峰禅师
无可
绝壑禅床底,泉分落石层①。
雾交高顶草,云隐下方灯②。
朝满倾心客,溪连学道僧③。
半旬持一食,此事有谁能④?
[作者简介]
无可,唐京兆青龙寺僧。尝居天僊寺。生卒年不详。大约公元810年前后在世。俗姓贾,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是著名诗人贾岛的堂弟,诗名稍逊于贾岛。其诗以五言律诗见长,多为咏别寄赠之作,诗风恬淡清幽,灵秀雅洁。《全唐诗》存其诗二卷,几乎全为五言。
[说明]圭峰禅师即华严宗五祖宗密。宗密(780—841),俗姓何,果州西充(今属四川省)人。出家后先后参拜道圆、澄观等高僧,继承发扬华严宗教义,着重从事著作,作品有《华严经行愿品别行疏钞》、《注华严法界观门》、《华严原人论》等二百余卷。因他常住陕西鄂(hu)县圭峰草堂寺,世称“圭峰大师”。唐文宗尝召入内殿咨询佛法。卒后,唐宣宗追谥他为“定慧挥师”,葬于草堂寺东小圭峰。这首诗高度地赞扬了圭峰大师操行的高洁与名望的盛大。表现了作者对同代高僧的钦敬与向往。
[注释]
①禅床:坐禅的床榻。②高顶:山顶。下方:佛教名词,指下界、人世。此处泛指山下各处。③朝:朝廷中。倾心:一心向往,竭尽诚心。学道僧:指前来向圭峰大师学习的僧众。④半旬:五天。圭峰大师道行高岸,可五天一食而小损肌肤。同时也表现他专心修行以致废寝忘食。
御沟水
无可
凿禁疏云数道开,垂风岸柳拂青苔①。
银波玉沫空池去,曾历千岩万壑来②。
[作者简介]见前。
[说明]御沟为流入皇宫的河道,也称杨沟、羊沟。古时凡都城皇宫外皆绕以沟渠,作为皇宫与市肆隔离带,兼作护卫宫室之用,如防御火灾等。此处即指唐都城长安的皇宫御沟。本诗表面是纯粹的咏物诗,全诗四句皆描写皇宫御沟之源头、沿沟、沟水之景状;寓其感慨情绪于尾句,言此壮观伟丽的御沟水来之不易,经历千岩万壑,从深山导引而来。是指个人的雄图大业也须经历磨炼、历经风霜,成就不易,或指李唐王朝的社稷天下,经历了浴血开创,世代传承,倍应珍惜,或二者兼而有之。总而言之,作者善于想象,从御沟之水,联想到事业、前途、江山、时代,寓意良深。
[注释]
①禁:指宫殿。宫殿门户皆设禁,故称。②银波玉沫:美称御沟之水之珍贵。
吊从兄岛
无可
尽日叹沉沦,孤高碣石人①。
诗名从盖代,谪宦竟终身②。
蜀集重编否? 巴仪薄葬新③。
青门临旧卷,欲见永无因④。
[作者简介]见前。
[说明]岛即贾岛(779—843),唐代著名诗人,系可公堂兄,亦曾为僧,法名无本。后入仕,官长江主簿、普州司仓参军。诗以五律见长,词句锤炼,刻意求工,作品结为《长江集》。无可与堂兄一同出家,后堂兄虽返俗入仕,但兄弟间音讯不断,诗歌唱和,情甚深契。此诗为可公悼念堂兄之作,诗中惋惜堂兄身世贫寒、仕途坎坷、怀才不遇、困顿终生的不幸遭遇,赞叹其兄的盖世诗名,且哀怨兄弟的生死永诀。全诗感情深挚,颇为感人。
[注释]
①沉沦:埋没,指贾岛之怀才而不遇。碣石人:指人品高卓,独立不群,犹如岸然耸立之巨石。碣石为古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秦始皇、汉武帝皆东巡至此,刻石观海。汉末曹操北征经此,作《碣石篇》,其山遂更知名。②盖代:压倒当代。谪宦:贬谪的官职,指贾岛总是担任受贬谪、排斥的小官,仕途很不如意。③蜀集:指《长江集》,贾岛诗集之名。贾岛任长江主簿,其地在今四川省遂宁县西北,为古蜀之境,故以蜀集代指其诗集。巴:巴亦指蜀地,古有巴国,在今四川省东部和重庆市,秦惠王灭之,置巴郡。仪:葬礼。④青门:汉代长安城东南门,名霸城门,门色为青,俗呼为青门,泛指京城城门。此处指可公禅修之地。旧卷:指贾岛诗文手迹。因:理由。
竹枝词二首
圆观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①。
惭愧情人远相访,此生虽异性长存②。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③。
吴越溪山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④。
[作者简介]
圆观,唐代中期河南洛阳惠林寺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均已无考,大约公元810年前后在世。据载他梵学之外,音律贯通,能文工诗,颇享时名。他与谏议大夫李源为忘年之交,传说此乃三冬之交情,故他与李源的交情成为佳话美谈,于唐宋乃至后代很有影响。诗风恬淡质朴,平易自然,有民歌风味。晚年居杭州,卒葬于天竺寺。其诗他处未见,此二首载于《全唐诗外编》。
[说明]
竹枝词通常称竹枝,系乐府曲名。唐刘禹锡于贞元中(公元785—804年)在沅湘所创新词,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唐人所作多写旅人离思愁绪,或儿女柔情。后人所作多歌咏风土人情。圆观这两首诗,只是借用乐府曲竹枝这一形式,记叙自己与李源的友情。为了友情而苦苦追寻,因为追寻而更显友情,此情三生相续,此情无穷无已。诗写得很缠绵,深挚,意境也幽远,迷茫,令人回肠荡气,很有感人的力量。
[注释]
①三生石:见本书修睦《三生石》说明。精魂:犹言灵魂。②情人:多情之人,有交情之人。此生句:意谓业已转生(从彼生而到达此生),人名人形都不同了,但相交相亲之情性依旧。③身前身后:即前生今生。因缘:佛教语,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及促成这种结果的条件。诗文中泛指原因、缘故。④瞿塘:峡名。在重庆市奉节县东,又名广溪峡,夔峡,为长江三峡之首。两崖峻峭对峙,中贯一江,艳滪堆正当其口,于江心突兀而出。地当全蜀江路之门户,历史上为军事政守必争之地。此处上瞿塘意指入川。
答裴休诗
希运
心如大海无边际,口吐红莲养病身①。
虽有一双无事手,不曾只揖等闲人②。
[作者简介]希运(?一855),唐代江西宜丰黄檗寺僧。生年与俗姓不详,闽中(今福建省中部地区)人。幼于本邑黄檗山出家,受戒后行脚四方。游京师时,受高僧指点,往参百丈怀海,承嗣为南岳下三世。先后主持江西宜丰黄檗寺、钟陵龙兴寺、安徽宣城开元寺、泾县宝胜寺等大刹,并在江西万载创光化院、延寿院、崇信寺等。始终以宜丰黄檗寺为根本,终葬黄檗寺,其墓塔至今犹存。示寂后,唐玄宗赐谥“断际禅师”。所作开示、法语、偈颂由其皈依弟子裴休集为《黄檗传心法要》上下卷,并由裴休作序刊行。
[说明]
裴休为唐代名臣,字公美,解(今山西省临猗县)人。进士出身,人中时(公元847—859年)以兵部侍郎入相。著新漕法、新茶税法,人以为便。秉政五年,罢为宣武军节度使,封河东县子。历昭义、河东、凤翔、荆南四节度使。裴休能文善书,为人蕴藉,行止雍闲,唐宣宗称其为“真儒”。裴休向崇佛法,皈依希运禅师,执礼甚恭,迎希运居己驻所,日夕问道,且集希运法语为《黄檗传心法要》上下卷并作序刊行。一日,裴休呈一诗给希运禅师,表示要终生奉希运为师,深刻领会佛法精义。其诗曰:“自从大士传心印,额有圆珠七尺身。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度漳滨。千徒龙象随高步,万里香花结胜因。愿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运公乃有此诗之答。这首绝句毫无顾忌地袒露了自己的心胸,表示自己身负弘法重任,不会迎合附会世俗权贵。诗写得很有气魄,很有深度。由诗中可以看出,运公自视甚高,自律甚严,居大法筵而当仁不让,真具宗师大德之威仪。
[注释]
①心如句:谓自己心胸广阔,涵容万物。口吐句:谓自己以讲经弘法来养护自己,同时也诱导他人。②揖:行揖手礼,向人作揖行礼。等闲人:普通人,一般人。佛子把佛门之外一切世俗人(自然包括权贵显宦)都视作为等闲人。
观瀑布联句
希运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身高①。—希运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②。—李忱
[作者简介]见前。
[说明]诗题所称瀑布,地在何处,众说不一。甚至与李忱联诗者是否希运,亦有分歧。固以认定希运者为多。宋人蔡居厚《诗史》称李忱到黄檗山,与希运禅师观瀑布联句。宋僧志盘《佛祖统纪》称李忱到庐山,与香严禅师共咏瀑布。宋陈岩肖《庾溪诗话》称李忱为僧游方,与希运禅师同行,因观瀑布,希运言已得一联,李忱续之。亦有说希运挥师与李忱同游奉新百丈山,观山中瀑布,因而联句。今百丈山仍存此诗摩崖石刻。按希运禅师初识李忱,当为其尚未定居江西宜丰黄檗山时。希运行脚到盐官,李忱在寺中为沙弥,曾有过切磋。后李忱是否再到黄檗山回访,或与希运结伴云游,乃至同赴奉新百丈,均待进一步考证,此处暂不断定。这是一首很有气魄的诗。瀑布本身就是一种极有气势的大自然景观,而作此瀑布诗者,一为临济宗开派宗师临济义玄之师、人称运祖的希运禅师,一为李唐王朝正统嫡裔、后又登基的宣宗李忱,自然非比异常。人称此诗句式语气,显现祖师气派、王者风度,不是虚言。李忱(810一859),唐朝皇帝。原名怡,唐宪宗第十三子。公元846—859年在位。微时,受武宗之忌,遁迹为僧。登基后,一反武宗所为,大兴佛教。原武宗所废寺宇,重新修复。武宗所裁冗员,一一增设。然国力已衰,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大动乱正在酝酿中。故不胜劳瘁,四十九岁即病殁。
[注释]
①出身:此指出处。瀑布由山岩高处泻落,出身自然极高。②作波涛:谓掀起波涛。此处当有一个渐进过程:瀑布注成溪流,溪流汇成江河,江河入海,掀起波涛。
谢白乐天招
韬光
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倚石眠①。
不解栽松陪玉勒,唯能引水种金莲②。
白云乍可来青嶂,明月难教下碧天③。
城市不能飞锡去,恐妨莺啭翠楼前④。
[作者简介]
韬光,唐代浙江杭州灵隐僧。生卒年及姓氏字号均不详,蜀地(今四川省)人。唐穆宗长庆年间(公元821—824年)住浙江杭州北高峰南、灵隐寺西北之巢枸坞。著名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闻其盛名,重其高德,因而题其庵居为“法安”,今灵隐寺韬光庵即其遗迹。能诗,惜多不传,《全唐诗》中仅存此一首。
[说明]
白居易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诗人,乐天为其字。谢意为谢绝。招指招请,邀请。韬光是一位有道高僧,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仰慕其名,特盛宴邀请他谈论诗文。韬光借口自己是山野之人,不入市廛,写了这首诗表示辞谢。诗中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作者自己的山林隐居生活,这种生活充满着清幽情趣,于中也就含蓄地批评了当时文人(自然也包括白居易在内)追逐功名利禄,恋栈城市奢华享受的不良风气。
[注释]
①野性:乐居山野的性情。林泉:字面为树林与泉水,实际上泛指所有山林环境。岩阿:山岩,阿为小山。②不解:不懂。玉勒:玉质马衔,代指官吏的车骑。本句意谓不谙俗事,不会逢迎。金莲:金色莲花,比喻佛教妙法。③乍可:宁可。碧天:天空。④飞锡:僧人游方。相传唐宪宗元和(公元806—820年)中,高僧隐峰云游至五台山,掷锡杖飞空而去。锡杖为僧人随身之物,故称僧人游方或一般行走均为“飞锡”。啭:黄莺啼鸣。
贺王起
广宣
从辞凤阁掌丝纶,便向青云领贡宾①。
再辟文场无枉路,两开金榜绝冤人②。
眼看龙化门前水,手放莺飞谷口春③。
明日定归台席去,鹡鳹原上共陶钧④。
[作者简介]
广宣,唐代京都安国寺僧。生卒年不详,大约公元821年前后在世。俗姓廖,蜀中(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元和、长庆两朝为内供奉,出入宫廷。与名士贵冑多有交往,尤与元稹、刘禹锡、王起等人交厚。他擅长诗文,但多为应制或应酬之作,佳品不多。因唐宪宗李纯将安国寺红楼院赐予他,故其诗集名《红楼集》,又有《与令狐楚唱和集》等,今多半散亡,《全唐诗》存其十七首,合为一卷。
[说明]王起是唐代著名大臣,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系太原郡公王播的胞弟。王起性格孝顺友爱,刻苦读书,积极进取,于元和初年入仕,历任中书舍人、户部尚书、山南西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要职。他为官刚直,为人清正,曾数度谏阻唐穆宗游猎,先后四次主持贡举考试,卓有成绩,卒谥文懿。在王起第二次主考放榜之后,广宣写下这首贺诗赠他。诗中热情地赞扬了王起爱惜人才,办事公正的道德风格,并预祝王起与其兄王播在未来的事业中取得更大的成就。诗写得热情洋溢,明快豪放,表现出作者与王起深厚的友谊。王起有和诗,从略。
[注释]
①凤阁:唐代中书省在武则天执政时改称凤阁,未久旋复旧名。王起在主考前任中书舍人之职,故有此称。丝纶:原指帝王的诏书,语出《礼记》云“王言如丝,其出如纶。”此处借指奉皇帝钦命出任贡举主考官。青云:高贵显要的地位。贡宾:考进士。②文场:科举考试的试场。金榜:科举考试后公布名次取否的榜文(布告),用金笔书写。冤人:冤屈、埋没的人。③眼看句:亲眼看见学生成才考中进上。黄河上有龙门峡,水流甚急,旧传鲤鱼若能跃过龙门则可化而为龙,习惯上以此比喻学子苦读诗书后通过了科举考试便可进入仕途。手放句:意谓亲手录取成绩好的学生使之得遂心愿。④台席:台辅的位置,指当宰相。鹡鳹原:地名,在唐都城长安的郊外。鹡鳹亦作脊令,一种鸟的名称。《诗·棠棣》有“脊令在原,兄弟急难。”之句,后遂用脊令比喻兄弟。此处则借指王播、王起两兄弟。陶钧:见本书《咏利城山居》注⑨。
寺中赏花应制
广宣
东风万里送香来,上界千花向日开①。
却笑霞楼紫芝侣,桃源深洞访僊才②。
[作者简介]见前。
[说明]唐宋人诗文有以应制为标题的,皆为应皇帝之命而作,内容多半是歌功颂德,蹈袭陈言。如唐上官昭容有《驾幸三会寺应制诗》、宋欧阳修有《应制赏花钓鱼诗》、宋苏轼有《应制举上两制书》等。后世把这类诗文称为应制体。宣公这首诗便是在都城西安安国寺陪伴唐宪宗李纯赏花时奉皇帝之命而作。如上所述,应制诗多半四平八稳,满篇吉祥颂歌,佳作确乎不多。而广宣这首应制倒也清新流利,雍容雅致,深得诗人之旨。诗不仅歌颂了万里春光、百花争妍的美景,也歌颂了唐宪宗爱护人才、英明治国的功绩。诗人对自己的评价也是很高的:诗末已明显地流露出来。
[注释]
①香:花香。上界:上天,也就是大自然。日:有两义,一为太阳,一为君王。②霞楼:指京都安国寺之红楼,系唐宪宗特意赐予宣公居住修持的一座精美的小楼。紫芝侣:犹言僊侣,神价僊侣,亦神僊也。紫芝为一种木耳类的食用菌,据说食之可益寿益年。《乐府诗集》之《采芝操》(即《四皓歌》)便是讲秦末商山四皓隐居采食紫芝之事。唐刘禹锡诗《秋日书怀寄白宾客诗》有云“商山紫芝客,应不向秋悲。”典出于此。桃源:晋代诗人陶渊明在其名著《桃花源记》中所虚构的与世隔绝的人间乐土,言穿过某个山洞,别有一番天地。其地人人丰衣足食,怡然自乐,不知外面世间有祸乱忧患。后世因称这种理想境界为世外桃源。访僊才:有二解,一解为言安国寺红楼甚好,何须另觅桃源僊境;一解为言圣明天子唐宪宗到红楼来访高僧广宣。通常皆认可前解。
送李四校书
元孚
朱丝写别鹤冷冷,诗满红笺月满庭①。
莫学楚狂隳姓字,知音还有子期听②。
[作者简介]
元孚,唐代安徽宣城开元寺僧,一说楚中僧。生卒年、姓氏籍贯及事迹均不详。大约公元825年前后在世,与诗人许浑同时,诗也齐名。兼能书,尤工楷体,有名于时。
[说明]李四校书不详何人,四为排行,唐人喜以排行相称,名字反隐而不知。校书是一种小官职,全称为校书郎,于秘书省或弘文馆管理图书。从诗中内容来看,李四是一个怀才不遇、落拓不羁的人。元孚写这首诗劝慰他不要自暴自弃,应该努力振作,而自己便是他的知音。诗写得很有感情,典也用得很贴切。
[注释]
①朱丝:染成朱红色的琴弦或瑟弦。写别:宣泄离别之情。写同泻,这里还有弹奏的意思。冷冷:冷落,孤零零。笺:供题诗或写信使用的精美的纸张。庭:庭院,院子。②楚狂:春秋时楚国人陆通,字接舆,见政局混乱,便独自养性,躬耕以为食,佯狂不仕,人皆称之为“楚狂”。他曾经嘲笑孔子追逐功名利禄。隳(hui):毁坏,损伤。姓字:姓名字号。此处指名声,名誉。知音:知己朋友。子期:即钟子期,春秋时楚国隐士,樵夫。详见寒山《三言诗一首》注④。
山居
常达
身闲依祖寺,志僻性多慵①。
少室遗真旨,层楼起暮钟②。
啜茶思好水,对月数诸峰③。
有问山中趣,庭前是古松。
[作者简介]
常达(801—874),唐代江苏吴郡破山寺僧。字文举,俗姓顾,海隅(今江苏省常熟县)人。发迹于河阳大福山,唐宣宗大中年间(公元846—859年)定居吴郡破山寺。能诗,原有集,已散佚,今仅存八首。
[说明]常达存诗八首,实为组诗,题为《山居八咏》,这是其中第一首。这首诗写得清新质朴、亲切自然,把一个隐居于深山中的老僧人的性格情趣写活了。
[注释]
①祖寺:指少林寺。少林寺在今河南省登封县北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是佛教禅宗和少林派武术的发源地。该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今尚有千佛殿、塔林、初祖庵等古迹。相传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此面壁九年,静思修道,故此称为祖寺或禅宗祖庭。僻:孤僻。慵:懒惰,散漫。②少室:指少室山,详见本书《秋日同朱庆余怀少室旧隐》说明。真旨:原意为真实而有价值的意见,含有真义、真诠、真谛等意义。这里是指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流传下来的学说。起:响起。暮钟:寺院中早晚以击鼓撞钟来报时。③啜:喝。
祝尧诗
知玄
生天本自生天业,未必求僊便得僊①。
鹤背倾危龙背滑,君王且住一千年②。
[作者简介]
知玄(811—883),唐代四川彭州丹景山僧。字后觉,俗姓陈,眉州洪雅(今四川省洪雅县)人。幼即聪颖,有神童之称。少年出家,十三岁时在四川讲道,倾动一时,人称陈菩萨。数游京师。唐宣宗时,赐紫袈裟,封其为三教首座,极为宠信。年老乞归。僖宗幸蜀时奉诏侍对,赐号“悟达禅师”。他博研经典,坚守禁戒,道行高岸,诗人李商隐曾师事之。五岁即能作诗,平生诗歌作品汇成二十余卷,但绝大部分已经散亡,今仅存三首。佛学著作有《如来藏经会释疏》、《大无量寿经疏义》、《般若心经疏义》、《金刚经疏义》等。
[说明]尧史称唐尧,是传说中陶唐氏部落长,炎黄联盟首领,上古五帝之一。据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神圣最英明的君王之一。这首绝句便是祝颂唐尧成僊得道,千年不朽的颂歌。事实上,作者是借祝颂唐尧来歌颂唐宣宗李忱,以此来感谢唐宣宗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诗写得雄健挺拔,很有气势。
[注释]
①生天:简称生,佛教名词,系梵文的意译,指事物的产生和形成。业:佛教名词,系梵文的意译,音译为羯磨。本意为“造作”。泛指人的一切身心活动。佛教且认为业一旦发生便不会消除,必将产生善恶等报应。业是佛教中善恶因果学说的依据。②鹤背句:意思是说跨鹤乘龙(指得道成僊)是极其艰难的,一般人做不到的。君王:明指尧,暗指唐宣宗李忱。
答卢邺
良义
风泉只向梦中闻,身外无余可寄君①。
当户一轮唯晓月,挂檐数片是秋云②。
[作者简介]
良乂,晚唐诗僧。生卒年、姓氏籍贯及生乎事迹均不详,大约公元850年前后在世。诗写得很好,诗风清新淡雅,饶有韵味。惜多不传,现存仅此一首。
[说明]卢邺不详何人,估计是一位洁身自好,隐居不仕的高人。卢邺也是诗人,写了诗寄给良乂,良乂便作此诗作为回答。这是作者留存至今的惟一作品,是一篇佳作。诗写得清新流畅,淡泊雅致,轻描淡写中蕴含深沉的思想和情感,足见良乂是一位白描高手,以自然素朴的风格见长。
[注释]
①风泉:清风与泉水,或微风中泉水的鸣响。此处代指种种美妙的自然景物。身外句:典出《世说新语·德行》。记述东晋王恭虽历任大官,但为人清廉严峻,除了一身必不可少的东西外,没有多余之物。此处形容良乂的节俭和贫穷。②当:对着,向着。
诗
义存
光阴迅速暂须夷,浮世何能得久居①?
出岭年登三十二,入闽早是四旬余②。
他非不用频频举,己过还须旋旋除③。
报与满朝朱紫道,阎王不怕佩金鱼④。
[作者简介]
义存(822—908),号雪峰,唐末五代时福州广福院高僧。俗姓曾,泉州南安(今属福建省)人。家世奉佛,生性茹素。年十二,从父游莆田玉涧寺,见庆玄律师,自愿拜师,遂留侍。十七岁落发,依芙蓉常照大师,甚受器重,嘱赴幽州宝刹寺受戒。历游匡庐、曹洞诸大名山,遍参德山、良价诸大宗师。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七月,存公已年过四旬,乃返闽至福州,登象骨山,深爱其地清幽,乃诛茅结庵,聚徒传法。其山峭拔万仞,先冬而雪,盛夏而寒,存公遂改其名曰雪峰山,并以之为号。雪峰法席,极一时之盛,从徒常不下千余众。存公为禅宗青原下五世,其著名弟子有云门文偃、玄沙师备、翠岩令参、鹅湖智孚等四十余人。
[说明]此诗为义存住入雪峰山后不久时作,可以看做是存公前半生之总结与后半生之誓愿。存公享世寿八十又七,登雪峰山时四十三四岁,正值其半。其后半生即长驻雪峰,大弘禅宗佛法,成为一代宗师。门徒亦各开宗立派,享誉遐迩。存公之所以有这么巨大的成就,与其前半生艰苦求学,后半生辛勤弘法是分不开的。而这都要对自己信仰的无限忠诚,对困难挫折的顽强斗争。可以说,存公是佛教发展史上著名的大无畏勇士。本诗最后一联也可以看出一点意思,对当朝权贵的不满和鄙视是毫不掩饰的。当然,指出他人的过失是为了鞭策自己的进步,这样才真正显示出存公思想的崇高,显示出这首诗的价值。
[注释]
①须夷:一般写作须臾,意为片刻、一会儿。浮世:人间,人世。旧时认为世事虚浮无定,故称。②岭:指存公剃度本寺之地飞猿岭。旬:十。③他非:别人的错误,与后面己过相对。己过:自己的过失。旋旋:迅即,随时。④报:告诉。朱紫:古代高级官员的服色。如唐代,三品以上官服用紫,五品以上官用朱。因以朱紫代指高级官员。金鱼:高级官员的佩饰。唐制,三品以上官员服紫,佩金符,其符刻成鲤鱼形,谓之金鱼。此句意谓哪怕你穿紫服、佩金鱼,高官厚爵。死神照样惠顾。
偈
匡仁
吾有一宝琴,寄之在旷野。
不是不解弹,未遇知音者。
[作者简介]
匡仁,唐代中期江西金溪疏山寺僧。字圆照,号白云,吉州新淦(今江西省新干县)人。生卒年及俗姓不详。大约公元857年前后在世。初投抚州元证禅师出家。受具后,出外参学。于东都听经,得人指点,赴江西宜丰洞山,师事良价禅师,承嗣其法。良价圆寂后,继游大鸿、福州、婺州、夹山,遍参高德。终住金溪疏山,建白云禅院,即今之疏山古寺。生前自造墓塔,预定圆寂日期。及逝,葬本山。传徒甚众,各自开山立寺,弘扬曹洞宗风。
[说明]
《疏山志》云:仁公初住巴山,有张姓居士前来问道。仁公示此偈以对。如此看来,张居士未必是真心向佛,抑或根基太浅,否则匡仁禅师断不致有此偈应对。这一方面可以推知张居士的道力深浅,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了这位曹洞二世高僧内心的沉重和孤寂。仁公膝下,徒子徒孙何在少数。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仁公正是因为找不到慧根深厚的继承人而苦恼吧。住金溪疏山之后,情形大为改观,门下龙象辈出,个个虎跃龙腾。仁公的积郁和感叹自然也一扫而空了。诗写得明白、朴素,内蕴良多。
临终偈
匡仁
我路碧空外,白云无处闲①。
世有无根树,黄叶风送还②。
[作者简介]见前。
[说明]匡仁禅师早已自造墓塔,预定归期。时候将到,仁公示微疾。侍僧探问:“和尚百年后向什么处去?”仁公答曰:“背抵芒丛,四脚指天。”当子孙们聚集请安之时,仁公吟出此偈。偈吟终,仁公逝矣。这是一首极其潇洒超脱的临终告别诗。诗句的语言是很浅显的,诗中的道理也不深奥,但内中总有什么东西在触动着我们的心弦。什么东西呢?一首简单的五言绝句,居然总结了一代高僧的终生。终生无闲,忙于弘法传教,忙于启迪后进。大限到了,人出于泥土,复归于泥土。所幸的是仁公了无遗憾,心境坦然。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到达的境界。
[注释]
①碧空:犹言天空。白云:二解。一指白云在天空中飘荡,永无安闲。二指仁公自己(仁公号为白云)终生精进持修,弘法度众。皆通。②世有句:正话反说。树必有根,树必须植根于深厚的泥土之中。黄叶句:落叶归根意。树叶枯黄了,还会落到树根之旁,化为泥土。
古离别
贯休
离恨如旨酒,古今饮皆醉①。
只恐长江水,尽是儿女泪。
伊余非此辈,送人空把臂②。
他日再相逢,清风动天地③。
[作者简介]
贯休(832—912),晚唐浙江婺州和安寺僧。字德隐,又字德远,俗姓姜,婺州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市)人。七岁时在家乡出家,一生苦节厉行,云游各地。居杭州灵隐寺时,为吴越王钱镠所尊崇。至荆南,触怒节度使留后成汭被放逐至黔。后入西蜀益州,得前蜀主王建礼遇,赐号“禅月大师”,又称“得得来和尚”。终葬于成都东禅院。他是唐末著名诗人和画家。诗尚奇崛,风格潇洒错落,多寄赠应酬之作。其画笔力遒劲,擅画水墨罗汉和菩萨像。又工草书,时人比之“草圣”怀素。作品传世者有《西岳集》(又称《禅月集》)。又传世《十六罗汉图》系其真品手迹。
[说明]乐府《杂曲歌辞》中有篇名为《古别离》,以南朝梁江淹之作为最早,内容写男女别离之情,其后历代诗人多有此题作品。这首五言古风为《古离别》,颠倒一字,其义实同。本诗将世俗的离愁别恨之扰人比喻成美酒之醉人,又将儿女别离伤感之泪比喻成滔滔不绝的长江之水,联想奇妙,意味隽永。清人延召寿《老生常谈》评本诗前四句说:“此种妙思,非太白不能。”事实上,本诗前四句被当作一首五言绝句,流传甚广。后四句则告诚佛门中人(自然也包括作者自己),应该断然弃绝俗世情思,不要也陷入离情别绪中去。
[注释]
①旨酒:美酒。旨,美好。②伊余:犹我。伊为助词,无实义。空:犹祇。把臂:握人手臂以示亲密。③清风:清凉或清净的微风,比喻心地清澄静谧,了无挂碍。
春送僧
贯休
蜀魄关关花雨深,送师冲雨到江浔①。
不能更折江头柳,自有青青松柏心②。
[作者简介]见前。
[说明]休公终生为诗,以诗著名,其送赠诗写得很好,其中尤以送同道僧友之诗最佳。这首春天为僧友送行的诗堪为代表。此僧为谁,不得而知,应必为休公志同道合的至友。一首简单的七绝,把潇潇春雨中赠别友人之景、之情描摹得甚为生动。景为主体,情寓其中。诗写得很生动流畅,委婉含蓄,很有感染力。最后一句且看做是休公与友人的互相期望、互相勉励吧!
[注释]
①蜀魄:传说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死后魂魄化为子规(杜鹃鸟)。后人因以蜀魄、望帝等作为杜鹃鸟的别称。唐杜荀鹤《闻子规诗》有句“楚天空阔月成轮,蜀魄声声似告人。”关关:拟声词,拟鸟啼声。《诗·关睢》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句,拟玟王鸠,此处则拟杜鹃鸟之啼声也。冲雨:冒雨。浔:水边之地,江浔即江边。②松柏心:指坚定不移修持佛道的志愿。松树与柏树,枝叶繁茂,经冬不雕。古今诗文中常以松柏作志操坚贞的象征。
陈情献蜀皇帝
贯休
河北河南处处灾,唯闻全蜀少尘埃①。
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万山得得来②。
秦苑幽栖多胜景,汉廷陈贡愧非才③。
自惭林薮龙钟者,亦得亲登郭隗台④。
[作者简介]见前。
[说明]
陈情为陈诉衷情。蜀皇帝指五代十国前蜀的建立者王建(847—918),许州舞阳(今河南省舞阳县西北)人,或作陈州项城(今河南省沈丘县)人。少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盐为业,乡人称为“贼王八”。后从军,升至裨将。黄巢起义后,随唐僖宗奔蜀,为“随驾五都”之一。入蜀后,又被专权的宦官田令孜收为养子。逐步据有四川、东川、汉中,成割据之势。唐亡称帝,史称前蜀。公元903—918年在位,在位时优礼唐末名士大族,汲引人才。晚年宠信内宦,渐荒政务。休公由鄂入蜀,甚得王建礼遇,言听计从,奉为国师,尊崇无比。这是休公入蜀后献给蜀主王建的第一首诗,简练生动地叙述了自己之所以不远千里万里到四川来的理由,希望能在川中找到自己的归宿。诗写得很深沉,很有感情,为休公代表作之一。
[注释]
①河北河南:这里代指大河(黄河)南北,大江(长江)南北,即全国各地。灾:这里指以战祸为主的各种灾难。尘埃:战尘、战事。②瓶钵:云游僧人日常用品。垂垂:渐渐。得得:象声字,马蹄声。③秦苑、汉廷:代指前蜀王国的苑囿和宫廷。陈贡:奉献、贡献。非才:自谦没有才能。④林薮:泛指僧道隐士隐居的山林。龙钟:老态,作者自称已年老。郭隗台:郭隗为战国燕人。燕昭王欲得贤士。以报齐仇。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趟往,士争趋燕,燕国大强。后以郭隗宫、郭隗台为招贤、聚贤之所。
垓下怀古
栖一
缅想咸阳事可嗟,楚歌哀怨思无涯①。
八千子弟归何处?万里鸿沟属汉家②。
弓断阵前争日月,血流垓下定龙蛇③。
拔山力尽乌江水,今古悠悠空浪花④。
[作者简介]
栖一(832一?),晚唐诗僧。卒年与姓氏字号均不详,武昌(今湖北省武汉市)人。与贯休同时,诗名亦略同。长于七律,诗风遒拔雄劲,悲壮沉郁。作品多已散亡,《全唐诗》存其诗二首,皆怀古之作。除这首《垓下怀古》外,另一首为《武昌怀古》。
[说明]垓下,古地名,在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系楚汉之争最后决战之处。史载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联合各路诸侯,统军三十万,兵分三路追击西楚霸王项羽,把项羽围困在咳下。刘邦并用张良计,命汉军夜时皆于四面唱起楚歌,楚兵闻之,军心涣散。项羽在楚歌声中亦不能寐,披衣饮酒帐中,缅怀往日称雄于世,至今穷途没落,顿生英雄末路的凄怆之情,遂对着爱妾虞姬和心爱的战马而慷慨悲歌,潸然泪下。天明后孤身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这首怀古诗综述了项羽这位叱咤风云的一代英豪由于刚愎自用、暴戾骄矜,政治上霸道不仁而丧失民心,终于帝业无成,自杀身死的史实。本诗格调深沉悲壮,充满感慨,充满激情,令人回肠荡气,一唱三叹。
[注释]
①咸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二十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迁天下富豪十二万户于此,大造宫殿,定为都城。公元前206年,刘邦先于各路诸侯攻入咸阳,推翻秦王朝,随即回军灞上,约束军队,与民约法三章,深得民心。同年,项羽入关,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率军在关中烧杀掳掠,于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因而尽失民心。楚歌:为古楚国(以今湖北省为中心的广大地区)的歌曲,详见本诗说明。②八千子弟: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项羽与其叔项梁杀会稽郡守,集吴中子弟,得精兵八千,在吴地举兵响应。次年,即率八千子弟兵渡江西击秦军,所向披靡。后项羽败于垓下,逃至乌江畔,乌江亭长驾舟欲渡项羽。项羽拒绝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哉!”鸿沟:古运河名,故道在今河南省中部。汜水之战后,刘邦遣使往说项羽中分天下,双方相约以鸿沟为界,东为楚地,西为汉地。后世以鸿沟比喻难以逾越的界限。汉家:指刘邦所建立的西汉王朝。③弓断阵前:弓断意思是不能或不敢再射箭。《史记·项羽本纪》载:汉有善骑射者楼烦。楚挑战三合,楼烦则射杀之。项王大怒,乃自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蜷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弓断阵前即指此事。弓断亦作弓指,亦通。刘项对峙东西广武城时,相会于两城之间的广武涧畔。刘邦历数项羽的罪过。项羽发怒,伏弩射伤刘之胸部。刘邦怕动摇军心,不敢让人知道自己身受重伤,却故意摸着脚大叫道“虏中吾指。”弓指即指此事。日月:意为天下。龙蛇:比喻杰出的人物。又解作龙和蛇,指成功者与失败者。拔山:项羽《垓下歌》有“力拔山兮气盖世”之句。④乌江: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江畔的乌江镇内有唐代所建项王庙,庙后有明代所建项羽衣冠冢。悠悠:遥远,长久。
龙潭
应物
石激悬流雪满湾,五龙潜处野云闲①。
暂收雷电九峰下,且饮溪潭一水间②。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晓日浸东山③。
回瞻四面如看画,须信游目不欲还④。
[作者简介]
应物,唐代安徽九华山化城寺僧。生卒年及姓氏籍贯均不详,大约公元863年前后在世。因长期居于九华山,作有《九华山记》一书。诗亦负盛名,与诗人罗邺等时相唱和。作品惜多不传,《全唐诗》存其诗二首。
[说明]龙潭是九华山中一处名胜,系飞瀑汇落而成的一个巨潭。应物此诗淋漓尽致地描绘了龙潭及其周围绮丽清新的自然风貌。全诗语言精炼,想象丰富,刻画准确,节奏明快,颇见文字功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注释]
①石激句:意谓瀑布飞流而下,冲击在潭中的岩石上,溅起大片的水花,像是雪花一般,弥漫着整个溪湾。五龙:传说有五条神龙潜伏于潭中,它们不时地飞腾而出,行云布雨,因而此潭便称为龙潭。野云:漂流无定的云彩。②雷电:传说龙能呼风唤雨、击雷闪电,极有威力。九峰:九华山面积一百余平方公里,有山峰九十余座,其中尤以天台、莲华、天柱等九座山峰最为雄伟,故此以“九峰”代指整个九华山。且饮句:指五龙潜于潭中静息不动。③槎(cha):同楂,指竹木编扎的筏子。波分句:意谓朝阳升起之时,东面的山峰倒映在潭波中。④瞻:观看。信:听凭,听任.游目:此处指游览观赏的目光乃至兴趣。
八月十八夜玩月
栖白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①。
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②。
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③。
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
[作者简介]
栖白,唐代越中著名诗僧。生卒年及姓氏籍贯均不详,大约公元853年前后在世。唐宣宗时,尝居京都荐福寺,并为内廷供奉。与当时名士姚合、贾岛、刘得仁、李洞、曹松等辈时相诗歌唱和。他的五言律诗写得很好,当时即受人推崇,颇享盛名。《全唐诗》存其诗十六首。
[说明]玩月指在月下赏玩,即赏月。栖白这首赏月诗写得很是凝炼,文字通俗平易,韵调优曼柔和,把八月十八之夜的月景细腻而生动地描绘出来,犹如一幅神采飘逸的写意画。同时,诗中也抒发了作者对日月常存,人生易逝这种自然规律的深沉感叹。
[注释]
①寻常:平常。三五:一十五,指农历每月十五日,通常称为“望日”,此日当太阳西下时,月亮正从东面升起,呈现出日月东西相望的情景。婵娟:本意指女子容貌姿态的美好,此处借指月光柔曼秀美。有时即以“婵娟”代指月亮,苏轼《水调歌头》中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句。②中秋:本为农历八月十五日,此处扩展其意指八月十八日。③皓魄:皎洁的月亮。魄通霸,是月始生或将灭时的微光,此处代指月亮或月光。
寄南山景禅师
栖白
一度林前见远公,静闻真语世情空①。
至今寂寞禅心在,任起桃花柳絮风②。
[作者简介]见前。
[说明]南山指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自古为高僧名道大贤耆德隐修之所。景禅师未详何人,从下面诗句约略可知为禅净兼修的僧人。其道德修为很是高尚精进,堪为师表。栖白写这首诗寄给他,表达了作者对景惮师尊崇钦佩之情。诗很精炼,很诚挚,很有深度。
[注释]
①远公:东晋高僧、净土宗祖师慧远。此处以之代指景禅师。真语:真实精切的道理,指佛教精深的蕴义宗旨。世情:世态人情,指佛门之外的凡情世事,凡尘俗事。②禅心:谓寂定之心。南朝江淹《吴中礼石佛》诗有“禅心暮不杂,寂行好无私”句。唐李颀《题璇公山池》诗有“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句。任起句:意谓任你桃花柳絮随风飘落。桃花、柳絮皆轻软之物,随风东西飘荡,比喻没有定见,无法自持之物。
宿严陵钓台
神颖
寒谷荒台七里洲,贤人永逐水东流①。
独猿叫断青天月,千古冥冥潭树秋②。
[作者简介]
神颖,唐代中晚期诗僧。生卒年、俗姓籍贯均已失考,大约唐懿宗咸通年间(公元860—873年)前后在世。工诗能文,时享盛名。原有集,已佚,《全唐诗》存其诗二首。
[说明]严陵钓台为纪念严光所立。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南。严光字子陵,人称严陵,会稽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县)人,东汉初著名隐士。少年时曾与光武帝刘秀同游学。刘秀称帝,他变姓更名隐遁。刘秀多次派人觅访,把他征召到京,授以谏议大夫之职。未久即借故辞官,退隐于浙江富春山,以耕读渔樵自娱。后人遂称他隐居之地各处为严陵山、严陵濑、严陵钓台。神颖云游至浙,寻访严陵古迹,于钓鱼台留连盘桓,感慨良多,遂作此诗以纪之。此时离东汉光武帝时已八百余年,钓台及其附近已荒凉败落,无复昔日景象,所以诗写得颇为怆凉、沉郁,感情十分凝重。
[注释]
①七里洲:严陵钓台在浙江渐江水畔,从富春县城以下水凡十六濑,其第二濑即严陵濑,地名为七里洲,钓台即在此。濑(lai)指湍急之水,吴越俗称也。贤人:指隐士严光(即严子陵)。②独猿:孤单的猿。潭:指钓台下急流汇成的水潭。
辞南平钟王召
本寂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①。
樵客见之犹不采,郢人何事苦搜寻②?
[作者简介]
本寂(840—901),晚唐江西宜丰曹山荷玉寺僧。字耽章,俗姓黄,泉州莆田(今属福建省)人。十九岁出家于福州灵石之云名山,后至江西宜丰洞山普利院,嗣法良价禅师,复主曹山荷玉寺,与良价共创禅宗南派曹洞宗,成为一代宗师。终于江西宜春仰山栖隐寺。他学问精博,门徒众多。能诗,并曾校对注释前辈诗僧寒山的诗,编成《注对寒山子诗》。
[说明]
辞某人召即谢绝某人的延请或召聘。南平钟王即南平郡王钟传。钟传为唐末江西高安人,原以商贩为业,乘王僊芝、黄巢大起义之际,招兵买马,纠集地方势力,自封“高安镇抚使”,后又攻占洪州,其势益大,朝廷被迫任命他为镇南节度使,封其为南平郡王。本寂是开创宗派的一代高僧,虽然生活在钟传的统治范围之内,但对钟传延请召见的命令不感兴趣,拒绝了南平郡王所赐的“荣幸”。这首诗充分地表现出作者淡泊名利,洁身自爱的高尚情操。诗写得曲折婉转,颇有情致。
[注释]
①摧残:残朽的。②樵客:樵夫,砍柴人。郢(ying)人:知己的人,这里恭称南平郡王钟传。典出《庄子·徐无鬼》,据说战国时楚国郢都有一位名叫“石”的巧匠,善用斧子。有一个人鼻头上涂满白土(垩),坦然地让石用斧子来砍削。石运斧成风,削尽此人鼻尖上的白土而不伤其鼻。石固然技艺精湛,而这位郢都的人(郢人)也堪称为巧匠的知己。
送迁客
虚中
倏忽堕鹓行,天南去路长①。
片言曾不谄,获罪亦何伤②!
象恋藏牙浦,人贪卖子乡③。
此心终合雪,去已莫思量④。
[作者简介]
虚中,唐末江西峡江玉笥山僧,生卒年及俗姓均不详,大约公元870年前后在世。袁州宜春(今属江西省)人。少时出家,居玉笥山约二十年。后游潇湘,住湘西粟城寺。工诗,与齐己、尚颜、栖蟾等为诗友。甚受司空图推重。原有诗《碧云集》一卷,后散佚。《全唐诗》存其诗十四首,均为五言律诗。
[说明]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员。这是一首为朋友送行的诗。这位朋友究竟因犯何罪而遭流贬,不得而知,但诗中明白地介绍了这位朋友为人正直无私,纵被不公正地处罪也不是可耻的事,早晚会得到昭雪。临别之际,朋友的心情自然沉郁黯淡。作者便通过自己的诗句语重心长地勉励朋友要重新振作,忘怀旧事,充满希望,勉励朋友珍惜前程。一方面,这首诗写得是非鲜明,态度坚决,语言明朗有力。另一方面,这首诗却也深沉委婉,亲切温暖,充满了知己朋友的深情厚意。
[注释]
①倏(shu):突然,很快地。鹓:传说中鸾凤一类的神鸟,它们飞行时整齐有序,因而用“鹓行”比喻朝官们秩序井然的行列,而“堕鹓行”则比喻为失去朝廷官员要职。天南:南方的天边,南方极远处。②片言句:意谓没有说过一句谄媚讨好的话,指为人正直,作风正派。伤:此处有耻辱、不光彩的意思。③藏牙浦:据说象在年老濒死时,便悄悄地离开象群,独自向深山老林中某个隐秘的山洞中走去。那里是这头象历代祖先死亡的地方。它便静静地躺在洞中,直到死去。人们认为象爱惜自己的长牙,不愿被猎人于其死后拔去,故躲往山洞将牙藏起来。这种象藏牙待死的地方便做藏牙浦。因为象牙是珍贵的工艺品原料,猎人们往往千方百计去谋求。或设计捕杀活象,或追踪老象寻找藏牙浦,但毕竟很难达到目的。象因为有一对长牙而遭猎人捕杀或追踪。比喻有了珍贵之物而招致杀身之祸,藏牙浦也便成了藏险招祸之处的代名词。卖子乡:佛教认为世俗生活本质是“苦”,而人生最凄苦的事莫过于出卖骨肉子女,因以卖子乡比喻痛苦的人生。以上两句均指责世人对危险而又痛苦的人生不知醒悟,沉迷太深。④雪:洗雪、昭雪。去已:去吧。已为衬词,无实义。思量:本意为考虑。此处有回想,懊悔之意。
寄华山司空图
虚中
门径放莎垂,往来投刺稀①。
有时开御札,特地挂朝衣②。
岳信僧传去,天香鹤带归③。
他时二南化,无复更衰微④。
[作者简介]见前。
[说明]
此题诗共二首,今选其一。华山,此处指司空图隐居之地中条山,因毗邻华山,且属同一山系,故以代之。司空图(837—908),唐末诗人、评论家。字表圣,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咸通进士,官至中书舍人、知制诰。五十岁归隐中条山王官谷,屡征不起,隐遁以终。其《诗品》以四言韵语,形容诗的各种境界,以诗评诗,影响巨大。虚中与司空图为方外至交,时有诗歌唱和。虚中对司空图道德文章十分钦佩,而司空图对虚中的诗也非常赞赏,曾于其《言怀》诗中说:“十年华岳峰前住,只得虚中一首诗。”虚中此诗描绘出司空图在华山的退隐生活,鼓励他等待时机,以便重入仕途,做个好官。
[注释]
①放:放任、任由。莎:莎草,兼指各种藤蔓之类植物。刺:名片。两句言司空图所隐之处门庭冷落,藤蔓纠缠,甚是偏僻荒凉。②御札:皇帝的书信,指司空图所保存的皇帝御赐手迹。挂:穿戴。朝衣:入朝所穿之官服。③天香:原意为祭神之香,引申为天庭传来的香气。二南:《诗经》的《周南》、《召南》。二南化指时代清明、经济繁荣。衰微:没落衰败。
织 妇
处默
蓬鬓蓬门积恨多,夜阑灯下不停梭①。
成缣犹自陪线纳,未值青楼一曲歌②。
[作者简介]
处默,唐末五代时吴越国名僧。生卒年与姓氏籍贯均不详,大约公元874年前后在世。与著名诗僧贯休一同出家,估计亦为浙西人。他性喜云游,居无定所,曾久居庐山东林寺,与修睦、栖隐等名僧交游。工诗,《全唐诗》称其有诗一卷,今仅存八首。
[说明]处默诗写得不算很多,但质量较高。如《送僧游西域》有句“野性虽为客,禅心即是家”,便脍炙人口,备受时人赞赏。同时,他的作品也常常对人生现实作出忠实的反应。如这首《织妇》诗,便从织布妇女通宵达旦地织布这一侧面,深刻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悲苦生活,揭露了豪门大户的奢侈荒淫,是对黑暗的封建制度的猛烈抨击。
[注释]
①蓬鬓:像蓬草一般散乱的头发。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代指穷人居住的简陋的房屋。阑(1an):残,尽,晚。②缣:双丝织成的细绢。唐制布帛四丈为一缣或一匹。陪:同赔,意为附加或贴上。线纳:指缝缝补补的女红。青楼:泛指豪华精致的楼房,后又专指*院,于此二义皆通。
萤
处默
熠熠与娟娟,池塘竹树边①。
乱飞如拽火,成聚却无烟②。
微雨洒不灭,轻风吹欲燃。
昔时书案上,频把作囊悬③。
[作者简介]见前。
[说明]默公是白描高手,状物摹形,每每生动传神,极具韵味。这首咏萤之作,把萤的姿态、光芒、散飞、聚群特别是萤在轻风微雨中的种种情状描绘得何等形象贴切,栩栩传神。最后却用一个著名的典故“囊萤夜读“来作结尾,更增加本诗的韵味和情趣。诗也写得像萤一胀轻盈、妙曼、光明、柔和。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
[注释]
①熠熠:鲜明貌。阮籍《清思赋》有句“色熠熠以流烂兮,纷杂错以葳蕤。”娟娟:明媚美好的样子。杜甫《寄韩谏议》诗句有“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②拽(zhuai):拉,拖带。③书案:书桌。囊悬:即囊萤,形容夜以继日,刻苦读书。典出南北朝刘宋时檀道鸾《续晋阳秋》,中载“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参见海顺《三不为篇之二》注②。南唐李中诗有句云“三十年前共苦心,囊萤曾寄此烟岑”。
送朴山人归新罗
尚颜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①。
云山过海半,乡树入舟中②。
波定遥天出,沙平远岸穷③。
离心寄何处?目击曙霞东④。
[作者简介]
尚颜,唐末湖北荆门僧。生卒年不详,与齐己、栖蟾、虚中等同时且互相酬唱,也是著名的诗僧。字茂圣,俗姓薛,汾州(治所在今山西省汾阳县)人。出身于书香官宦之家,能诗善文,诗以五言为主,原有诗集五卷,已散亡,《全唐诗》存其诗三十四首。
[说明]朴(piao)山人:朝鲜国旅华隐士,生平事迹不详。山人为隐士的别称。新罗为朝鲜的古称,本为朝鲜半岛一个古国,公元7世纪中统一半岛大部,达到鼎盛。后习惯以新罗代称全朝鲜。新罗与唐朝关系极为密切。这首赠别诗是作者写给一位朝鲜隐士的。当朴山人即将起程返回故乡时,作者生动地为之描绘了海上历程的风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位旅人的深厚情谊。本诗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很有感情。
[注释]
①浩渺:广阔无边貌。无极:没有尽头.信:听凭,任由。②海半:犹言半海,海中间。乡树:家乡的林木。③穷:完、尽。④离心:离别时的心情,兼指别后怀念之情。曙霞:曙光和朝霞。曙霞东:指太阳升起的东方。新罗在唐朝领土的东北方向。
自 纪
尚颜
诸机忘尽未忘诗,似向诗中有所依①。
远境等闲支枕觅,空山容易杖藜归②。
清猿一一居林叫,白鸟双双避钓飞③。
欲画净名居士像,焚香愿见陆探微④。
[作者简介]见前。
[说明]
自纪者,记叙自己的事情也。诸如生活状况,心情感受自然环境,友朋往来等等,均在记叙之列。这首诗则详尽地记叙了颜公隐居山林,沉潜诗书的日常生活,一代诗僧高雅而孤寂的形象跃然纸上。诗写得既清新流利,又委婉含蓄,自有其感人的力量。
[注释]
①机:计谋、计划。或解作技能、技巧,亦通。②远境:远方的风物美景。等闲:寻常,随便。容易:轻易,不在乎。杖藜:拄着藜杖(用藜的老茎制成的手杖)。③居林:躲在林中。避钓:避开鱼钩。④净名居士:犹言佛门弟子。颜公自称也。净名本系毗摩罗诘佛的别称,又称无垢。陆探微:南北朝刘宋时画家,任宋明帝宫廷画师,创制版画,善绘人物,尤擅肖像,惜其作品全都亡佚。
与陈陶处士
尚颜
钟陵城外住,喻以玉沉泥①。
道直贫嫌杀,神清语亦低②。
雪深加酒债,春尽减诗题③。
记得曾邀宿,山茶独自携④。
[作者简介]见前。
[说明]处士指未仕或不仕的读书人。陈陶(约812—888前、唐朝诗人。字嵩伯,祖籍岭南。一说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一说剑浦(今福建省南平市)人。宣宗时,游学长安,后隐居南昌西山,终身不仕,诗名甚着。其诗多旅途题咏、隐居学僊之词。原有集。已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陈陶与尚颜是方外知交,且年长于尚颜,为当时著名隐士,深得尚颜的钦崇。颜公在这首赠诗中,对陈陶道德风貌、隐居生涯作了生动细腻的描述,反映出这一对僧俗至交之间深厚的情谊。
[注释]
①钟陵:县名。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以南昌县改置,治所即今江西省南昌市。城外:此处具体指南昌城西南之西山,为陈陶处士隐居之地。喻以:比喻为,可喻为。道直:指性格正直。②贫嫌杀:贫困到了极点。③雪深句:意谓大雪封门,困于家中独自喝酒,所欠酒债更多。春尽句:意谓春光逝去,诗兴随着减退。④邀宿:邀请做客并留宿。
写 真
澹交
图形期自现,自现却伤神①。
已是梦中梦,更逢身外身②。
水花凝幻质,墨彩染空尘③。
堪笑予兼尔,俱为未了人④。
[作者简介]
澹交,唐末江苏苏州昭隐寺僧。生卒年及姓氏籍贯均不详,唐僖宗干符年间(公元874—879年)在世。能诗,诗风平淡清雅,寓意良深。《全唐诗》中存诗三首,《全唐诗外编》中存诗一首。均为五言律诗。
[说明]写真即画像。作者请人给自己画了一幅肖像,目的当然是为了给自己看看,予以保存,作个纪念。看了自己的画像之后,作者却发出了一番人生如梦、万事皆空的感慨。从文字上来说,诗写得朴素、平易、自然、清新,然而诗的情调却十分沉重、抑郁,把一个老僧孤独寂寞的心境和心理状态反映出来了。
[注释]
①图形:画像。圆即画,形为形象、相貌。期:希望。自现:看见自己。②已是句:意谓人生本来就是萝,梦中之人还请人画出图像,留下形影,那更是梦中之梦了。更逢句:意谓自身才是身,图像中的自己则是身外之身。③水花句:意谓水中的花是水上的花的映影,是虚幻的东西。图像中的人自然也是如此。④予:我,指作者自己。尔:你,指肖像。未了人:未死的人。了为了结,即死亡。
简寂观
修睦
正同高士坐烟霞,思着闲忙又是嗟①。
碧岫观中人似鹤,红尘路上事如麻②。
石肥滞雨添苍藓,松老涵风落翠花③。
莫道此间无我份,遗民长在惠持家④。
[作者简介]
修睦(? —918),唐末江西庐山僧。生年及姓氏籍贯均不详。唐昭宗光化年间(公元898—901年)任洪州僧正,后死于维杨朱瑾兵乱。他长于诗,与贯休、处默、栖隐等著名诗僧为同辈诗友,时相唱和。原有《东林集》一卷,系隐居庐山东林寺的作品,已佚。现存诗二十首,以五言为多,已收入《全唐诗》。
[说明]简寂观为道教著名宫观。详见灵澈《简寂观》之说明。澈公的《简寂观》是一首七绝,明白如话,尽去雕饰。睦公这首《简寂观》是一首七律,却又含蓄精炼,苍劲雄健,二公相距百年,正是各领风骚。
[注释]
①高士:志行高尚的人,多指隐士。烟霞:见本书地藏《送童子下山》注④。嗟:感叹。②碧岫观:指坐落于青山绿水之中的简寂观。碧岫即青葱碧绿的山峦。人似鹤:一般认为鹤是长寿的僊禽,故以人形似鹤来形容年老康健。红尘:本意为繁华之地,一般代指世俗人生。③肥:大。苍藓:墨绿色的苔藓。涵:包容。涵同含。④遗民:本意为改朝换代后不仕新朝的人,这里指东晋时与慧远共结白莲社的东林十八高贤之一的隐士刘遗民。惠持(337—412),东晋高僧,慧远之弟。他参加东林白莲社,住持西林寺。一本慧持作远公,远公即慧远,似更贴切。
三生石
修睦
圣迹谁会得?每到亦徘徊①。
一尚不可得,三从何处来②?
清宵寒露滴,白昼野云隈③。
应是表灵异,凡情安可猜④!
[作者简介]见前。
[说明]传说唐代李源与僧圆观友好,圆观和李约定,待他自己死后十二年在杭州天竺寺相见。十二年后李到寺前,有一牧童唱道:“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牧童就是圆观的托身。事载唐袁郊《甘泽谣五?圆观》。参见圆观《竹枝词二首》及其说明。本系佛教轮回宿命的故事,后来又有人附会,把杭州天竺寺后面的山石指为三生石,说是李源和圆观相会的地方。诗文中常把三生石作为因缘前定的典故。如贯休《酬和张相公见寄》诗:“感通未合三生石,骚雅欢擎九转金。”睦公这首五言律诗亦从个人体验出发,感叹天公造化之巧异,人生际会之倏忽,寓意是很深沉的。
[注释]
①圣迹:圣贤高人的遗迹,此处指三生石。会:体会。徘徊:往返回旋貌。战国宋玉《风赋》:“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②一尚联:意为一生之缘尚且难得,三生之缘何其之难。③隈(wei):隅,角落。此处用作动词,指云向一隅聚集。④表:显示。灵异:指天公造化之灵巧和神异。凡情:普通人的心情或知识。
滕王阁
晦机
槛外长江去不回,槛前杨柳后人栽①。
当时惟有西山在,曾见滕王歌舞来②。
[作者简介]
晦机,又作晦几,唐代江西洪州黄龙寺僧。生卒年不详,大约公元880年前后在世。俗姓张,清河(今属河北省)人。怀州玄泉山彦禅师法嗣。唐昭宗干宁年间(公元894—897年)至洪州黄龙山(在今江西省修水县白桥乡),诣双峰庵。庵主马和尚崇礼敬接,以庵交付。遂于此庵开堂弘法,禅侣云集,宗风大振。示寂后,赐谥“超慧大师”。寺名亦由双峰庵改为永安寺,后复改崇恩禅院,至北宋初期,其曾孙第四代住持慧南禅师于此创立禅宗黄龙宗。其禅风以严厉痛快著称。此山此寺遂为禅宗一大祖庭道场。黄龙派奉晦机禅师为师祖。
[说明]滕王阁始建于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屹立于江西省南昌市西赣江之滨,因唐太宗之弟、唐高宗之叔、洪州都督、滕王李元婴而得名。该阁自滕王创建以来,历经兴废,先后修茸或重建达二十八次之多,最后毁于公元1926年北洋军阀邓如琢的兵火。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诗人王勃南行经过滕王阁,写下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及诗。从此滕王阁更享盛名,成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另二楼即湖南岳阳楼和湖北黄鹤楼)。公元1989年,滕王阁又得以重建。超慧这首七绝言近意远,意味深长,充满了作者对世事沧桑的深沉感慨。元代文豪虞集对此诗极为赞赏,以致屡经滕王阁而不肯题诗。
[注释]
①槛:窗户下或长廊旁的栏杆。长江:大江河,此处指赣江。②西山:一名献原山、散原山,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西南远郊的新建县境内。道家以为第十二洞天。历代高士陈陶、许逊、施肩吾等人曾隐居于此。有著名道教宫观万寿宫等古迹。滕王:李元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高宗李世民异母弟,封塍王。他性格骄纵暴虐,荒淫无度,因此每受贬谪。武则天执政时颇受宠信。任洪州都督时建滕王阁,时在阁上张宴设乐,留连终日。
谢武肃王
无作
云鹤性孤单,争堪名利关①
衔恩虽入国,辞命却归山②。
[作者简介]
无作,唐末浙江宁波四明山僧。生年不详,卒于后梁开平(公元907—911年)年间,享年五十六岁。字不用,号逍遥子,俗姓司马,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他涉猎孔老,精通玄学,学识广博,能诗善文,亦善草、隶书。著作有《道安六时礼佛文注》等,诗仅存此一首。
[说明]武肃王即五代十国时吴越国的建立者钱镠。钱镠原为唐末将领,在镇压黄巢起义的过程中扩张了势力,尽有两浙十三州,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封为吴越王。在位二十五年中,在江、浙两省兴修水利,对发展农业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无作是吴越国境内一位有道高僧,钱镠久慕其名,数次召见,欲授以官,但他淡泊名利,不慕富贵,固辞而不就。这首诗便是辞谢钱镠召命之作。诗写得节奏明快,语言干脆,表现了作者坚持自己志向的决心。
[注释]
①云鹤:在云中飞翔的僊鹤,比喻闲适逍遥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争:怎。堪:忍受。名利关:古时贤人把名声和利禄比喻成两座关口,一般人都被其诱惑,不能通过。②衔恩:怀恩,受恩惠。国:指吴越国。
口占一颂
慧 棱
万象之中独露身,惟人自肯乃相亲①。
昔时谬向途中觅,今日看来火里冰②。
[作者简介]
慧棱(854—932),五代十国后唐福州长庆院僧。俗姓孙,杭州盐官(今浙江省海宁县盐官镇)人。幼出家于苏州通玄寺,往参灵云求问佛法,遵嘱转往雪峰。二十年间,坐破七个蒲团,终至开悟。唐天佑三年(公元906年)应泉州刺史王延彬聘请,住持昭庆寺。至十国时,闽王王审知诏居福州长庆院,赐号“超觉大师”。其时道名大盛,度众千五百余人。后遂卒于福州。
[说明]此诗为棱公向雪峰求学二十年开悟后所作,主要检讨自己以往学佛只知外求,忽略内省,昔非今是,终于醒觉。自我解剖,不留余地,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终于成为一代高僧,万僧师表。
[注释]
①万象: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景象。自肯:自己认可。指自省自思,达到自我觉悟。谬:错。②火里冰:谓火中取冰,谈何容易,心外求法,终是虚妄。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