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土观宗派源流注释(3)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6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1158)谷格:谷格阿里三围之一,即今札达县一带。
  (1159)洛巴:即洛卡,今山南一带地方的总名。
  (1160)耶桑孜巴:即桂译师迅努白,见前注(204)。
  (1161)白丹桑布:(1383—1407)是噶举派帕木竹巴僧人,曾任丹莎提寺京俄第十任。
  (1162)索南桑布:(1380—1416)是噶举派帕本竹巴僧人,曾任丹莎提寺京俄十一任。
  (1163)绛曲多吉:帕木竹巴泽当寺第六任座主。
  (1164)索南坚赞:即业尼仁布齐,为止贡统治范围内宗教兼政治领袖,见前注(625)。
  (1165)止贡顿珠杰布:(1357—1415)即国师顿珠杰布见前注(1121),为止贡第九任座主。
  (1166)达隆扎西白畏:(1408—1460)为达隆寺第十一任座主。
  (1167)朵绒:朵麦和嘉绒,泛指甘青南部和四川金川一带。
  (1168)绒布济纳:他1411年到安多,1412年在察柯修建嘉玛拉日寺。
  (1169)日米鲍巴:意为“不下山者”,是称号名,其意为发誓修道不成不下山。此人卒于1453年。
  (1170)京俄·白桑瓦:(1383—1407)本名扎巴罗朱,帕竹丹莎提寺京俄。
  (1171)京俄·南喀坚赞:(1386—1434)帕竹僧丹莎提寺京俄。
  (1172)达浦国师:本名白丹顿朱(1382—1466),据说他死后转为昌都达浦朱古。
  (1173)京耶堪布:京耶为地名,在桑耶寺附近。
  (1174)士绅:此指地方上有名望的头面人物。
  (1175)觉丹:法座或尊座,指传授戒律的戒师。
  (1176)律师·罗朱帕巴:曾从达赖一世学法后为其副讲。
  (1177)甲当·仁钦桑布:甲当是尊号,意为舍世务修行者。
  (1178)桑森乃仁巴·齐美饶吉:桑森位于今山南洛扎县境内的乃仁寺,此寺原由主巴噶举乃仁巴建于1247年,齐美饶吉为该寺住持,曾从宗师学法,并著有宗喀巴大师传。
  (1179)桑、德、贡等:即桑浦、德瓦坚、贡松德庆三寺;噶瓦栋,玖莫隆,岁浦三寺;洛若、甲域、仁钦冈三寺;杰桑,朗塘、卓萨三寺;热振,伽喀、基补三寺;止贡、达隆、蔡贡塘三寺和艾涅、达孜等地区。
  (1180)乃伍东·贡玛钦布:此指当时居住在乃东县的第斯帕木竹巴政权领导人扎巴坚赞,他是统一的最高政权领袖,故称大主上,曾封阐化王,明史作吉刺思巴监藏。
  (1181)〖HTXL〗〖FJF〗?〖FJJ〗〖HT5K〗卡内邬宗巴:“〖HTXL〗〖FJF〗?〖FJJ〗〖HT5K〗卡”意为庄园。内邬庄园有拉萨罗布林喀南面。此人为该庄园的庄主或庄管,属帕竹政权下的地方头首。父仁钦桑布,子南喀桑布均曾为宗喀巴师徒的大施主。南喀桑布后又为机雪宗本。机雪为拉萨的古名。
  (1182)亚隆觉阿:是吐蕃王朝苗裔亚隆的一个统治者。
  (1183)沃卡宗本:是帕木竹巴政权的一个地方头首。
  (1184)真起·扎巴仁钦:真起在沃卡,见前注(1100)。扎巴仁钦是该寺的头首。
  (1185)贡巴·却杰:贡巴是止贡万户长的职位名称,此人是继承止贡法座和兼万户长职。
  (1186)堆隆土官·云丹嘉措:堆隆土官是元时嘉麻万户的后嗣,云丹嘉措当时也是一个地方的首领。
  (1187)仁蚌·南喀坚赞:仁蚌即今仁布县。此人是元时曲米万户的后嗣,帕竹政权时是帕竹的家臣。
  (1188)杂日:原达部金东宗南边地区的一座神山,在洛域西,与涅地区相连。
  (1189)法主·罗朱登巴:他1473年继承跋苏·却吉坚赞,任甘丹赤巴第七任,1478年去世。他的宗教地位极高,又是在达部地区宏扬格鲁教法的始祖,故称法主。
  (1190)门朗白瓦:格鲁派僧人,后藏人,为甘丹寺座主,最早的七代人之一。
  (1191)霞孜扎仓、绛孜扎仓均是甘丹寺的分院。永乐七年己丑年(1409)建。
  (1192)宁布·却吉旺秋:宁布地区,他也是克珠大师弟子,继任江孜扎仓讲座。
  (1193)涅敦·班觉伦珠:涅地名,他也是克珠弟子,继任江孜扎仓讲座。
  (1194)燃降巴·泽玛旺杰:克珠弟子,聂绒扎仓讲座。
  (1195)果巴日山:在甘丹寺旁边的一座小山名。
  (1196)沫舍巴·罗朱仁钦:沫舒为地名,在日喀则西。此人是哲蚌寺创建人降仰却吉的弟子。
  (1197)霞瓦日:印度得道高僧,降仰却吉时来藏传法的,约在公元15世纪时。
  (1198)罗桑尼玛:第一世达赖之侄又是他的弟子。
  (1199)降仰勒巴却觉:他是第二世达赖根顿嘉措之师。
  (1200)佛王·索南嘉措:佛王尊号,此人即第三世达赖,见前注(934)。
  (1201)色拉贴钦林:即色拉寺建于1419年。
  (1202)达吉桑布:色拉寺座主第二任。
  (1203)克朱·白丹僧格:为贡茹·坚赞桑布的大弟子。
  (1204)仁钦降曲:曾任哲蚌寺座主。
  (1205)衮钦·罗朱仁钦僧格:色拉寺第五任座主。
  (1206)吉准巴:即色拉吉准巴却吉坚赞,见前注(572)。
  (1207)乃登巴:译言上座师。他继为色拉寺第六任座主。
  (1208)勒浦却吉:勒浦是拉萨附近的一个小庙。却吉是法主,他是该庙的寺主。色拉寺第七任座主。
  (1209)涅敦·班觉伦朱:曾继克珠吉后任甘丹寺绛孜扎仓讲座。
  (1210)孟推·白丹罗朱:孟推是尊号,指其博闻经教。白丹罗朱为色拉寺第八任座主。
  (1211)降仰·顿悦白丹:色拉寺第九任座主。
  (1212)班钦·索南扎巴:他继达赖二世1529年升为哲蚌寺第十五任座主,又任色拉寺座主。
  (1213)栋科尔·云丹嘉措:栋科尔寺在青海西宁市湟源县境内,云丹嘉措曾任色拉寺座主。
  (1214)衮钦·绛曲邦:本名降曲畏赛,初为色拉寺座主,后任扎什伦布寺寺主。
  (1215)都迦瓦:达赖一世弟子,后由他发展成为“色举”系。
  (1216)都拿巴:达赖一世弟子,本名白丹桑布,他继承协饶僧格法统,亦属“色举”系。
  (1217)甲当·摩诃萨诃:达赖一世弟子。
  (1218)班钦·桑布扎西:达赖一世弟子,并继承其扎什伦布法位。
  (1219)香敦·智美协宁:根顿珠巴初期弟子,他是扎什伦布寺霞孜教理院的创始人。
  (1220)举巴·敬巴白:为达赖一世初期弟子,亦为协饶僧格弟子,继承下密院法座。
  (1221)班钦·隆日嘉措:为达赖一世中期弟子,并继承其扎什伦布法位。
  (1222)吉·扎巴桑朱:为达赖一世中期弟子。
  (1223)道丹威赛:为达赖一世中期弟子。
  (1224)勒宁巴·衮噶德勒:勒宁在江孜地区,衮噶勒为达赖一世后期弟子。
  (1225)吉本·罗桑尼玛:吉本宗教领袖又兼地方行政首领的称号,是达赖一世的侄子又是弟子。
  (1226)班钦·耶协孜莫:为达赖一世后期弟子。
  (1227)倾科杰寺:译言**胜寺,在山南桑日县境内的杰梅朵塘地方。1509年达赖二世建。
  (1228)阿里拉准·丹比尼玛:阿里地区名,“拉准”是对王族出家人的敬称。他是阿里王族家成员,任扎什伦布寺座主。
  (1229)班钦·辛迪巴·罗桑坚赞:辛迪巴印哲人名,此指他是辛迪巴的转世化身,罗桑坚赞是扎什伦布寺座主。
  (1230)班钦·顿悦嘉措:扎什伦布寺座主。
  (1231)香敦·罗朱乃桑:香地区名,见前注(492)(853)。罗朱乃桑是扎什伦布寺座主。
  (1232)香敦·却白嘉措:扎什伦布寺座主。
  (1233)曲雄·索南坚赞:曲雄位于藏北。
  (1234)香敦·桑珠白桑:扎什伦布寺座主。
  (1235)年敦·当却扬培:“年”即年楚河,此指年楚河一带地区。当却扬培是扎什伦布寺座主。
  (1236)娘敦·拉旺罗朱:“娘”氏族名,也是地名。
  (1237)穹楚·降巴扎西:扎什伦布寺座主。
  (1238)衮乔坚赞:扎什伦布寺宏密大师,公元十六世纪时人。
  (1239)斯达河:从冈底斯山流经阿里孟域而入克什米尔的河流。
  (1240)孟域:古阿里三围之一,即今古隆和晋兰县一带地区。
  (1241)达摩寺:宗喀巴弟子堆协饶桑布所建。
  (1242)桑噶:为阿里三围中的一地名,今普兰县境。桑噶寺是协饶巴所建。
  (1243)谷格·阿旺扎巴:谷格今阿里札达县境,他为谷格土王之师,在谷格地区首宏宗大师教法之人。
  (1244)咱让:即乍布朗,在札达县境内。
  (1245)日阿山:即类乌齐山。
  (1246)昌都寺:最早为迦举噶玛派类乌齐寺的下院,协香桑布在1417年,或说在1437年改为格鲁派寺院,后由其转世帕巴拉继承该寺的寺主法位。昌都清文书作“察木多”。
  (1247)帕巴拉:(1439—1487)昌都寺大活佛,此为帕巴拉一世是明末清初统治中部康区(即今昌都地区)的四大呼图克图之一,清文书作“帕克巴拉”。
  (1248)希瓦桑布:为帕巴拉弟子,也是昌都寺的第二位大活佛。1625年生,1642年迎至昌都寺坐床。清文作“锡瓦拉”。
  (1249)甲热朱古:帕巴拉弟子转世,昌都寺活佛。
  (1250)嘉热朱古:帕巴拉弟子转世,也是昌都寺活佛。1535年在昌都寺坐床,1539年去世。
  (1251)达刹吉仲;昌都寺活佛。传说他是克珠大师之侄,曾任甘丹赤巴第六任的跋苏·却吉坚赞的转世。
  (1252)达浦朱古:昌都寺活佛,说他是达浦国师的转世。达浦国师,见前注(1172)。
  (1253)察雅大小二活佛:察雅清文书作“乍丫”,该寺建于1681年,在今昌都地区的察雅县内。寺内有两大活佛,是清代统治中部康区的四大呼图克图之一。大活佛(正)住察雅寺,二活佛(副)住卡撤丁寺。
  (1254)甲穹扎:在青海西宁市境内,1345年顿珠仁钦应蒙古俺答汗之请在此建寺,就原噶当派古庙扩建。
  (1255)畏赛嘉措:安多僧人,1576年达赖第三世应蒙古俺答汗之请途经安多,命他整顿塔尔寺,建立显教院。
  (1256)藏衮扎仓:意为戒律清净僧院,即塔尔寺。寺在青海湟中县境,后该寺逐渐扩大,1577年始命名为古邦降巴林寺。
  (1257)泽尼扎仓、举巴扎仓和门巴扎仓:泽尼扎仓是讲习显教性相的学院,举巴扎仓是修习密教的学院,门巴扎仓是传授医术的学院。
  (1258)杰卫赛布·顿悦却吉嘉措:杰卫赛布,简称杰赛或杰赛仁布齐,是尊号。他是达赖四世的弟子,1604年他在青海建郭隆降巴林寺。
  (1259)郭隆降巴林:即土观住持的青海佑宁寺,在青海互助县境内,1604年修建的,1723年罗卜藏丹津反清,寺毁,十年后修复,雍正赐名为佑宁寺。
  (1260)章嘉·阿旺罗桑却丹:(1642—1714)章嘉是安多地区一地名,他是拉卜楞寺创建人格丹嘉措的弟子,尊号为章嘉多吉羌,康熙封为国师,后在内蒙多伦诺尔建寺,以后则由其转世活佛继作该寺寺主。
  (1261)赞普巴·顿珠嘉措:青海郭隆寺第十任住持。1649年他在色阔建色阔寺,以后则由其转世活佛继作该寺寺主。
  (1262)色阔寺:又名甘丹当却林寺,此寺在青海大通县1649年果莽扎仓副讲顿珠嘉措建。1723年罗卜藏丹津反清,寺毁,1732年修复,雍正赐名广惠寺。
  (1263)霍尔·阿旺赤列伦珠:曾任哲蚌寺果莽扎仓副讲,后继任甘丹当却林寺法座。
  (1264)安巴扎仓:或名举巴扎仓,即密宗院。见前注(1257)。
  (1265)敏珠诺门汗:青海色阔寺活佛,说他是赞普巴的转世,曾受清封诺门汗,所以又称为赞普诺门汗。
  (1266)格丹降措:或称十难论师,隆务寺寺主第一世,1581年生,1648年又建扎西〖HTXL〗〖FJF〗?〖FJJ〗〖HT5K〗寺。
  (1267)绒波法主大师:绒波旧译音为隆务,他是隆务寺寺主,故称法主大师。寺在青海南部同仁县隆务镇。他是宗喀巴弟子。
  (1268)扎西〖HTXL〗〖FJF〗?〖FJJ〗〖HT5K〗寺:即拉卜楞寺前身,在甘肃夏河地方。建于1648年。
  (1269)杜柯和举巴两扎仓:即时轮扎仓和密宗扎仓。
  (1270)举钦·衮乔扬培:举指的是举巴的主寺上密宗院。举钦即举巴大师,1602年生,1612年升举巴法座,他是都拿巴法嗣弟子,属格鲁派密宗色举传承第九代。
  (1271)章嘉·多吉羌:即章嘉一世阿旺罗桑却丹,他曾以蒙文翻译藏文《甘珠尔》。多吉羌意为金刚大持,是他的尊号,见前注(1260)。
  (1272)叶雄·安让·降仰罗朱:(1651—1733)叶雄地名,在青海境内。安让巴,密宗学位名。他是拉卜楞寺僧。
  (1273)阿旺扎西:为降仰协巴多吉大弟子,并继承其扎西〖HTXL〗〖FJF〗?〖FJJ〗〖HT5K〗寺的法位。
  (1274)衮乔晋美汪布:(1728—1792)嘉仰协巴第二世,拉卜楞寺寺主中最突出的人物。(1275)仁钦伦布:甘肃卓尼土司家族人。曾建卓尼寺,后由其转世活佛继承法位。
  (1276)卓尼:即今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境地。卓尼寺汉名禅定寺。
  (1277)扎巴协珠:(1675—1748)卓尼寺活佛。
  (1278)伦布孜寺:此有两处,一在后藏白朗县境内,一在曲水县境。
  (1279)帕巴畏云丹嘉措:公元十五世纪时人,伦布孜寺座主。
  (1280)僧格孜:在后藏萨迦县境内。
  (1281)色举派:由宗喀巴弟子协饶僧格在后藏萨迦色地区建立的密宗道场,从此传出的密法称为色举派密法。
  (1282)雅喜:在后藏萨迦色隆浦。
  (1283)色隆浦:色是地区名,在日喀则的西南,现属萨迦色区。
  (1284)色兜率宫寺:在色的雅喜。
  (1285)隆仰根顿培:继都拿巴后宏传色举派密法人。
  (1286)多吉羌·扎西帕巴:为根顿培弟子色举派第三代。
  (1287)班钦·桑珠嘉措:色举传承第八代。
  (1288)举钦·尊追帕巴:色举传承第五代。
  (1289)克珠·多吉桑布:色举传承第六代。
  (1290)举钦·桑结嘉措:色举传承第七代。
  (1291)举钦·衮乔嘉措:1612年升上密院法座,1628年去世,色举传承第八代。
  (1292)麦举巴:或称举麦巴,即下密院。1433年协饶僧格在拉萨建立的密宗道场。由此传出格鲁派密宗传统,称为举麦巴。
  (1293)墨根喇嘛:“墨根”蒙语,是对修行有成就的人的称号,他曾作协饶僧格弟子,公元十五世纪时人。
  (1294)霞鲁大堪布:霞鲁地名,也是寺名,见前注(852)。降仰丹增是霞鲁寺住持,也是协铙僧格弟子。
  (1295)塘萨巴:塘萨地名,见前注(908),额珠嘉措亦曾为协饶僧格弟子。
  (1296)温萨传承:温萨系地名,在后藏。温萨巴即班禅第三世罗桑邓朱,由他附耳亲口传授的格鲁派密法传统,称为温萨耳傅。
  (1297)降仰·德卫多吉:塘萨巴弟子。
  (1298)吉·浦补足巴钦布:“吉”是法主的意思,浦补足是距色拉寺不远东边的一个小庙,此人是该庙中的活佛,曾一度担任过达赖经师,地位颇高。
  (1299)赤钦·阿旺乔丹:“赤饮”意为大法台,即甘丹赤巴(1679—1751)。此人1739年曾升为五十四任甘丹赤巴,故有此称号,他属塘萨法嗣。
  (1300)杰瓦·格桑嘉措:(1708—1757)即达赖第七世,属塘萨法嗣。
  (1301)达布·南喀扎:色举传承法统,他是敬巴白弟子。
  (1302)勒宁巴·衮噶顿珠:(1419—1486)色举传承法统,他是敬巴白弟子,1474年在拉萨建立一密宗院,名为举堆巴。
  (1303)朱倭·扎西坚赞:色举传承法统,扎桑瓦后,由他继承举巴法座。
  (1304)贡德·南喀坚赞:是衮噶顿珠弟子,由他传承举巴法座。
  (1305)法主·衮乔却培:举堆巴系法统,继承衮噶顿珠法座第三任。
  (1306)上座·顿珠白:为桑布扎西弟子,他在山南洛扎地区又另开传授密宗的道场遂自成一派。
  (1307)尼丁和真起:地在原沃卡宗北边半日程,1466年达瓦坚赞建。
  (1308)三金刚昆仲:格鲁派密法《变化经函》的传承是从他们三人开始的,依次传授到班禅罗桑却吉坚赞时始笔之于书,此一密法传承后来称为温萨派。
  (1309)娘堆绰摩拉日山:在江孜南面的绰摩地区,与不丹联界,西边即卓木的帕里。
  (1310)治的嘉礼:治在拉萨的河南岸。
  (1311)觉波浦:在彭域河谷,见前注(204)。
  (1312)根培阿练若:寺名,在香上部地区的日阿根培山上。
  (1313)杰瓦·罗桑顿珠:(1505—1566)班禅第三世,温萨传承从他开始,所以称他为温萨巴。
  (1314)克珠·桑结耶协:班禅三世弟子,属温萨传承。
  (1315)佛王父子二人:佛王是对达赖班禅的敬称,父子二人即师徒二人此指班禅四世和达赖五世。
  (1316)苫婆罗:梵语,按藏文译言应为“香拔拉”,此有二说,一说宗教上理想的王国在印度北方,一说即是印度悉达河北面的巴克地热亚。
  (1317)日丹:意为贵种或有种苫婆罗国王的称号。传说将来班禅去世后则将往生该处为法王。
  (1318)雍敦多吉白:公元14世纪时人,宏传伏臧**的宁玛派大师。
  (1319)索南巧吉朗布:(1439—1504)即班禅第二世。
  (1320)罗桑耶协:(1663—1737)班禅第五世。
  (1321)白丹耶协旺布:(1738—1780)班禅第六世。
  (1322)吉祥怙主:(1781—1853)此指班禅第七世丹比尼玛。
  (1323)仓仰嘉措:(1683—1705)达赖第六世。
  (1324)罗桑格桑嘉措:(1708—1757)达赖第七世。
  (1325)罗桑降白嘉措:(1758—1803)达赖第八世。
  (1326)百部圣众:指密宗各部中很多的本尊神。
  (1327)戏论:指的是妄想分别,或现境上一切非有实之相。
  (1328)非因生果一句:意谓种瓜不得瓜,反而得豆等其他果实。
  (1329)此二正聚:即既要承认诸法性空,又要承认业果分明,把这两方面正确地结合起来。
  (1330)燃滴:指修风脉时,内燃脐火溶化菩提液下滴而引生大乐的方便,此属无上密乘教授。
  (1331)九种住心:一、内住心,二、续住心、三、安住心,四、近住心,五、调伏心,六、寂静心,七、最寂静心,八、专注一趣,九、等持心。就是修定时意念高度集中,精神逐渐处于极端宁静状态的九种情况。
  (1332)八种断行:一住心、二欲求、三勤奋、四轻安、五正念、六正知、七作行思、八正住舍。在修定时应用这八种方法来断除妨碍修定时五种过失的出现。
  (1333)天瑜伽:密宗观想本尊的修法。
  (1334)和合七支:则成就金刚大持位应具备的七个条件,一圆满受用身、二和合、三大乐、四无自性、五无缘大悲、六利生无间、七永住。
  (1335)味展二脉:中脉两边的支干脉名。
  (1336)玛吉喇嘛:是布商洛穷弟子,属希望派法统。
  (1337)辛饶:或称丹巴喜铙,苯教教主名。
  (1338)韦莫降仁:在阿里地区扎达县境,据《西藏王统记》说韦莫隆仁在大食国内。
  (1339)雍中:永恒、坚固的意思,苯教用万字来作象征雍中道是苯教中的修道**。
  (1340)温达·色康孜:温地区名,在桑耶东的乃东县的境内,色康孜在温河谷内。
  (1341)日沃仁钦蚌巴:译言宝聚山。
  (1342)工域:即工部地区。
  (1343)布楚拉康:在林芝县境内,古属工布地区。
  (1344)木措定朱:辛饶以后由他代作教主,并结集苯教的经典。
  (1345)大食:古波斯国,即今伊朗,有时是泛指西藏西部的回族地方。
  (1346)冲:藏史称瓜州冲,可能唐时属仍瓜州范围,约今敦煌到哈密中间一带地方。
  (1347)木雅:是唐时的弭药,宗时即指的是西夏。
  (1348)绷巴:是不丹地方。
  (1349)笃苯:意为涌现苯,指本土自然兴起的苯教,即原始苯教。
  (1350)伽苯:意为游走苯,指由外地流传进来的苯教。
  (1351)局部:意为翻译苯,指苯教徒们抄袭窜改佛书,制造苯教经典,使苯教正规化。
  (1352)赤德赞普:别书作思赤赞普,为天座七王之最后一王。
  (1353)赤吉妥赞:吐蕃赞普名,或作赤妥吉赞,或作妥吉妥赞。当时佛教尚未传入西藏,是苯教的极盛时期。
  (1354)支贡赞普:吐蕃王朝第八王。
  (1355)因苯巧纳派:因苯指其只崇拜鬼神,追求世间俗务。巧纳意为黑力派是指其倡行杀生血祭的不善行为。
  (1356)娘堆:江孜一带地区的古名。
  (1357)达域:彭域北部一个地区名,见前注(252)。
  (1358)巧噶:巧噶意为白力派,指其倡行培福积德的善良行为。
  (1359)说因位实相等语:这可能是取自大圆满“彻却”见地的说法。
  (1360)说心脏等语:这可能是取自大圆满“妥噶”修光明的说法。
  (1361)三门:指身、语、意。即表现在身体上,语言上,意识上三方面。
  (1362)六聚: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
  (1363)六境:即色、声、香、味、解、法。
  (1364)九乘:九乘的划分,可能也是仿照佛教宁玛派来的。
  (1365)卡辛:占卜辛派专主以采线占卜吉凶祸福。
  (1366)朗辛:现象辛派,专主祭祀祈祷。
  (1367)楚辛:灵异辛派,专讲作法弄鬼,呼风唤雨,咒害仇敌等的法术。
  (1368)斯辛:世间辛派或名杜辛,丧葬辛派,主持丧葬超荐亡人等活动。以上为四因乘,因是指在因位即凡夫位时的苯教**,如占卜祭祀巫术,丧葬等尽都是一些世间事务。
  (1369)格尼等五乘:是出世间的**。一格尼意为在家修行;二阿迦,意为纯善地;三仗松,意为大仙;四耶辛,意为至圣;五最上一乘,指超出生死轮回,证得苯古身,实现最高成就。这等于佛教中说的成佛。以上五乘称为果乘,果就是证圣果。
  (1370)歌赞:指祭祀中唱赞歌颂神灵。
  (1371)见净灵异书:专讲巫术的书,如施放咒术,呼风唤雨,杀害仇敌等。
  (1372)辛达顶寺:在日喀则东的土布加地方现已改为格鲁派寺庙。
  (1373)嘉绒:指古大小金川地。为今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一带地区。
  (1374)雍中拉顶寺:在甲绒地区内,汉名广法寺。
  (1375)皇帝:此指1776年清朝派兵镇压大小金川叛变事,拉丁寺被毁,后改建为格鲁派的寺庙,名叫广法寺。
  (1376)县洲:即赤县神洲。
  (1377)阿努阿黎:阿黎是敬称,见前注(186)。此指的是道创西藏文字的吐弥桑布扎。
  (1378)内经:译音医典中有内经,但不知此指的是何书,留查。
  (1379)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卒于周敬王四十年(公元前551—479)。
  (1380)十三省:这是作者根据明代以前我国行省划分情况说的。
  (1381)博唐:唐时从内地传入西藏的一种历数星算法。是以阴阳五行配十二生肖按天星远数而进行推算禄命气运之术。
  (1382)仙源:系按藏文译音,不知所指何地,待查。
  (1383)智慧方便:这是佛教密宗术语。智慧代表女性,属阴,方便代表男性,属阳,如金、木、水、火、土五行各以阴阳相配,则可以为阴金、阳金、阴木、阳木等合共成为十天干。
  (1384)饶迥:义为胜生。这是依《时轮经》的纪年方法,每六十年作为一个循环甲子,称为一个饶迥。如此第一第二饶迥顺序推算,比过去单以十二生属计年的方法准确得多。按《时轮经》是丙寅年(1026年)由宾班智达室利跋陀罗菩提传入西藏的,他和季觉达卫沃赛翻译了《时轮摄略续经》,季觉译师遂首创以时轮历法计年,且于次年丁卯年(1027)即开始了第一个饶迥年。
  (1385)地道:指佛家说的十地五道,是修道成佛的十个等级和五个队段。
  (1386)法显:中国最早的一个去印度求学的汉僧。他公元359年去印,413年回国,在印度巡礼取经,获得巨大的成就。
  (1387)作法事:这里指的并非作佛教的法事,而是弄神弄鬼,放咒压敌等巫术。
  (1388)辛饶:是吐蕃古代家族名,因为苯教祖师辛饶是出自此家族,故“辛”又成为苯教的代名词。
  (1389)姚秦:藏文作大汉,后面又说汉王姚苌,姚苌是东晋时的后秦王,通称姚秦,可能是传讹。
  (1390)狮子国:古锡南名,即今之斯里兰卡。
  (1391)道融:系根据藏文译音,此事出于何书待考。
  (1392)桑斯克利多语:即通常所称之梵语。
  (1393)〖HT5,6”〗者〖KG-*3〗〖HT5,6”〗见〖HT5K〗货罗国的援兵:此〖HT5,6”〗者〖KG-*3〗〖HT5,6”〗见〖HT5K〗货罗说的是回纥,曾在公元757和762年两次出兵助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
  (1394)成吉思汗征服西域:此指1219年成吉思汗远征回回花刺子模事。
  (1395)西亚:元史作伊兰,西亚即今伊朗。
  (1396)月氐:古西域国名,其国人本居敦煌祈连山间,后往西迁。据有说克什米尔,阿富汗等阿姆河流域一带地,称为大月氐国。
  (1397)世高:高僧传作安世高。
  (1398)南方江南:此指三国时的东吴所统治的武昌、南京等。僧会支谦是在孙权黄武三年(公元234)到的武昌。
  (1399)秦:晋十四代后的秦,即指的是姚秦,是佛教最盛的北朝。
  (1400)北魏:藏文作“裕固尔”本书谈禅宗传承时曾谈达磨到洛阳,按《唐高僧传》说达磨在北魏孝明帝,神龟三年(公元520年)到的洛阳,可见裕固尔指的就是北魏。
  (1401)鸠摩罗什:(344—413)龟兹人,秦弘始三年(401年)被请到长安的。译了不少的经典,贡献很大。
  (1402)旃檀觉阿佛像:据《西藏王统记》说,此像系印度优填王所造,为佛三十岁身量。据《佛祖统记》说此系是梁天监元年从天竺舍卫国请来汉地的。
  (1403)佛陀耶舍:克什米尔人,弘始三年到的长安,开坛传戒,讲解律经,从此在汉地即形成律宗一派。
  (1404)帛尸黎密多:(307—312)他在西晋怀帝时东来的。
  (1405)阿黎金刚智等:他们是开元初来唐的。金刚智(671—741),不空金刚(705—774),均为摩赖耶国人,属南印度。汉地密宗的宏传,从他们才开始的。
  (1406)护摩:梵语,意为火施,即一种火供法事。
  (1407)广行宗:或广行派,指法相宗或称唯识宗。与空宗对称时此宗又称为有宗。
  (1408)唐僧:即唐玄奘。唐僧是《西游记》中用的名,因为这小说流传很广,遂成为习惯的称呼。唐玄奘是公元(602~664)时人,是法相宗的开创者,也是唐代的最大翻译家。
  (1409)祗陀山:或译祗多黎山,意为杖林山。
  (1410)戒日王:(589—647)年。天竺摩揭陀国乌苌王朝的国王。摩揭陀国在恒河之南,古时称中印度,约当今印度贝哈尔省。
  (1411)鸠摩罗王:是天竺迦摩缕波国国王,迦摩缕波国位于东印度今印度的阿萨密省。
  (1412)智者大师:(513—597)即智觊,天台宗创始人。
  (1413)深观派:或称深观宗,或称法性宗,或称空宗。在汉地深观派又有二宗:一天台宗;二华严宗;另外还有专宏龙树中论的三论宗,也应计为深观宗派内。
  (1414)慧文:天台宗的创始人,他也是龙树一脉的法统,宏扬中论的。
  (1415)陈国两代:指的是六朝的陈文帝和陈后主。
  (1416)五时八教:佛在五个时期所说的法不同,因为听法对象的根基有利纯分别的原故。八教即五个时期所说法,由说法的仪式和方法又分为化仪四教,由所说法教理的深浅又分为化法四教,合共为八教。
  (1417)章安尊者:(561—632)各章安灌顶,他继承智觊,弘传天台宗。
  (1418)法华威尊者:法华寺名,威尊者即是智威尊者(?~680),天台宗第三代。
  (1419)东阳天宫尊者:(634—713)东阳天宫寺名,他本名慧威,天台宗第四代。
  (1420)左溪玄朗尊者:玄朗(673—754)左溪地名兼寺名,天台第五代。
  (1421)荆溪尊者:(711—782)荆溪地名兼寺名,本名湛然,为中兴天台宗的大师。
  (1422)终南杜顺:(557—640)终南山名,杜顺华严宗的早期创始人。
  (1423)云华智俨:(602—668)云华山名,智俨杜顺弟子,对华严经作了纲要性的解释,建立了本宗特殊的宗趣。
  (1424)贤首法藏大师:(643—712)贤首是法藏大师的法号,华严宗正式建立宗派,确立名称,是从他开始的。因此华严宗又名贤首宗,这是后人用他的法号作为宗名的。
  (1425)清凉澄观国师:(760—820)清凉山名,澄观是中兴华严宗的人,称为华严第四祖,国师名号是武则天封的。
  (1426)圭峰宗密大师:(780—841)圭峰地名,宗密华严第五祖,他又把华严旨趣融合到禅宗里。
  (1427)当巴桑结来藏:据藏史记载当巴第五次来藏是在公元1037年,达磨到洛阳是在公元520年间,时间相差太远,不可凭信。
  (1428)伽代:布口袭。
  (1429)六祖禅师:(638—713)禅宗的第六代祖师,他是把菩提达磨的思想大为推广而正式成为禅宗的人。
  (1430)宗门:禅宗自称宗门,即宗旨于佛教而别传出之**。
  (1431)大乘和尚:此指赤松德赞王时来藏的汉僧,藏史称为摩诃衍那和尚,或称支那堪布,见前注(190)。
  (1432)降钦却吉:此指明永乐七年曾遣使迎宗喀巴,辞而未去,1434年宗师派释迦耶协晋京,明封为大慈法王。译藏名为降钦却吉,见前注(542)。
  (1433)神京:即北京。
  (1434)黄寺:在北京德胜门外,顺治九年迎达赖晋京,为建黄寺以居之。
  (1435)蒙古四十九旗:指内蒙古四十九旗六盟。
  (1436)齐托音呼图克图:外蒙大活佛,1688年归顺清庭。
  (1437)哲布尊丹巴:本名罗桑敦比坚赞,外蒙古库伦大活佛是蒙古喀尔喀土谢图汗王之子。1648年噶尔丹进攻土谢图部时,他遂率七部喀尔喀归顺清朝。
  (1438)喀尔喀:外蒙六十旗之一,驻牧漠北蒙古。
  (1439)七海:蒙语多论诺尔即察哈尔之多伦。
  (1440)阿旺却吉嘉措:青海佑宁寺活佛,为土官的前一世,(1737~1802)。
  (1441)诺门汗:原为蒙语,是对活佛的一种封号,活佛有四等,诺门汗属第二等。
  (1442)甘丹金巧林:译言甘丹威严宫,即北京雍和宫,在北京安定门内,原系雍正王府,1725年改建。
  (1443)廓尔喀:此指1791年廓尔喀侵入西藏,大掠扎伦布寺的事件。
  (1444)所谓班禅予见一事:此事指1642年清世祖还在奉天,班禅第四世予见到明朝统治快要崩溃,满清入主中原已为期不远,便劝达赖遣使到盛京向清朝表示归顺。
  (1445)博格达汗:蒙语,此指清朝皇帝。
  (1446)霍尔:指回鹘,其地方则称“霍域”,即今新疆、甘肃一带,又因为元代阔端曾统治过该地,后来藏人又用“霍尔”来称蒙古人,但他们对本住大漠南北的蒙古人仍称“索布”。“霍尔”这一名字,可能最早来源于汉语的“胡”字。
  (1447)李域:此处指的是于阗,古时泛指南疆一带。
  (1448)波斯:即今伊朗。
  (1449)瞻波迦:即南越。
  (1450)诃黎国:在米索尔,属古印度的一个小邦。
  (1451)如摩:印度河旁的一小邦。
  (1452)让摩:缅甸芝达贡和阿拉甘间的一个土邦。
  (1453)铜洲:属于爪哇的一个岛国。
  (1454)狮子国:即锡南,今斯里兰卡国。
  (1455)波利雅孤洲:即钵罗耶伽,今印度北境之阿拉哈吧德。
  (1456)阎牟那洲:牟那是流经古中印度禄勤那国的一条河流,牟那洲是河旁的一个小岛。
  (1457)金洲:古缅甸国的勃固,19世纪时此地佛教最为兴盛。或说金洲是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
  (1458)月洲:在古乾陀罗国高密的一个小岛,现属孟加拉。
  (1459)麦加:可能是阿拉伯的麦加圣地。
  (1460)迦舍:在印度东北一个多山的地区。
  (1461)基江:阿里北面的一个地名。
  (1462)勃律:此指小勃律,即今拉达克一带。
  (1463)阿夏:即阿豺,居住青海一带的吐谷浑族名。
  (1464)瓶国:指不丹地方,据别本藏作“孙波”,即应为古之苏毗。
  (1465)萨贺:古印度东部一个小国名,在今孟加拉地区。
  (1466)木雅:唐称弭约,宋元为西夏,明清时称唐古持,其地包括今宁夏、青海、甘肃等地。
  (1467)南诏:今云南维西一带地方的古名,唐时为南诏大理国,宋时称园,明代为驻守云南地区黔宁王沫英及其后代领地,俗称沫天王地。
  (1468)畏兀尔:为突厥之一部,唐时为回鹘,有西州回鹘和河西回鹘等。分布在新疆甘肃一带。
  (1469)吐火罗:或作〖HT5,6”〗者〖KG-*3〗〖HT5,6”〗见〖HT5K〗贺罗,见注(278)。
  (1470)土罗美罗岛:古印度南方的一个小邦。
  (1471)垄巴:西藏工部地区的一个地名。
  (1472)卓拉:南印度内一个小邦名。
  (1473)羯陵伽:在今印度戈达瓦里河以北的孟加拉湾沿岸地。
  (1474)多康三岗:即多康三高地,古代地区划分名,包括脱思麻、朵甘思、宗喀三大地区,或分为六岗。
  (1475)朱必第寺:或称吹拜寺,意为幻化寺,在凉州城东。
  (1476)美贤王妃:蒙古史作察必皇后。
  (1477)五部如来:即五方五佛,有东方不动佛,南方宝生佛,西方无量光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
  (1478)曼扎:供盘上所陈供品的意思。
  (1479)礼幸:《蒙古青史》作什勒木济城,在蒙古锡里木齐的三河会合地方。
  (1480)蒙古篆字:是在维吾尔蒙古文上加以改革的。
  (1481)却吉畏赛:《蒙古史》作绰吉鄂斯尔(1214—1292),萨迦僧。觉囊衮邦巴曾依之学法。他应元帝召请至京,开始用新蒙文翻译经典。
  (1482)妥欢贴木尔汗:即元顺帝。
  (1483)喀尔德尼却图汗:是漠北喀尔喀部首领,因部落内部不合,逃青海,1637年又为固始汗击败而死。
  (1484)土默特阿勒坦汗:此指阿勒坦、即汉文书中的俺达汗。他是蒙古土默特的汗王,在1571年又受明穆宗赐给他顺义王的封号。土默特属漠南蒙古。
  (1485)锡埒图国师:《蒙古青史》作西尔克图或作噶尔丹西勒图,他是1736年随章嘉一道往清庭受封为国师。
  (1486)察哈尔林丹呼吐克图汗:本名林丹巴图尔,1592年生,1604接汗位,封号为林丹呼吐克图汗,为察哈尔部汗王,属漠南蒙古。
  (1487)衮噶畏赛:《喇嘛教史》作贡嘎,鄂斯尔。是应用蒙文大量译经的翻译家。
  (1488)文殊皇帝:即满清皇帝的敬称,说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1489)阿巴岱汗:是漠北蒙古喀尔部首领。他与达赖三世相见是在1587年黄教的传播遂普及到整个大漠地方。
  (1490)土谢图汗:漠北蒙古的汗王,其部居于土拉河之西。1684年遭到准噶尔·噶尔丹的袭击,1688年投清。
  (1491)日阿格吉林:库伦喇嘛庙名,为哲布尊丹巴坐床处。
  (1492)耶班智达·罗桑赤烈:班禅四世弟子,曾随五世达赖到蒙古。1648年他造蒙古“托忒文”。此文是在回鹘蒙文的基础上制造的。
  (1493)降林爵南巴:他可能是五世达赖时派到土部去传播黄教的。由于当时卫拉特内部不和,1630年,土部西迁,1717年又率部东归,所以黄教没得到很好的发展。
  (1494)土尔扈特:为卫拉特四部之一,居住新疆天山北路塔尔巴哈台,即今新疆塔城一带。其一部散居青海都兰和同仁两县,俗称河南扎萨克旗。
  (1495)绰罗斯:即准噶尔,卫拉特四部之一,居住新疆天山北路伊犁河谷。
  (1496)厄鲁特:明史称作瓦刺,厄鲁特卫拉特均是瓦刺的对音。卫拉特四部,即和硕特、准噶尔、土尔扈特、杜尔伯特。
  (1497)博硕克吐汗:即准噶尔汗噶尔丹的尊号(1644~1697)。他原在西藏出家,拜五世达赖为师,后为汗王,势力极大,他兼并了天山南北和河套诸蒙古部落。继侵漠北蒙古,为清兵所败。
  (1498)车臣汗:车臣汗为和硕特之一部。和硕特部原住天山北路的乌鲁木齐一带。
  (1499)策旺饶丹:清史作策旺阿拉布坦,准噶尔汗王。1717年他派兵入藏,袭杀拉藏汗。额尔德尼觉热图、洪台吉均是他的蒙古尊号。
  (1500)朗孜顶玛:朗孜顶是噶当派传授戒律的古庙,见前注(1103)。由此传出的戒风,称为朗孜顶玛派。
  (1501)甘丹·泽仁旺波:即清官书所说的噶尔丹策凌(1695—1745),为策旺阿拉布坦之子,父死后继为准噶尔汗(1727年)。
  (1502)勒钦巴:意为大管事大执事。
  (1503)固始汗·丹津却吉杰布:(1582—1654)“固始”,汉语国师的音转,这是栋科尔活佛和喀尔喀汗王赠给他的称号。1637年班禅和达赖又赠给他以丹津却吉杰布的称号。意为护教法王。
  (1504)白头回部:可能指的是居住南疆的回族人,当时和硕特部,亦居位在天山北路。
  (1505)金王:蒙语作阿勒坦汗《明实录》译作俺塔汗。
  (1506)栋科尔法主:是土默特部族人。第三世达赖安排他常住栋科寺作为自己的代表,后由栋科转世活佛承袭法位。
  (1507)阿坦迦热:蒙语,意为金色光明。
  (1508)喀尔喀却图汗;原是漠北蒙古阿尔巴岱的后裔。十七世纪时因内部不和,却图遂由漠北西迁,据青海为汗王,见前注(1483)。
  (1509)丁丑年事件:指明崇祯十年,即公元1637年和硕特蒙古固始汗驱逐喀尔喀蒙古却图汗,夺取青海的事。
  (1510)已卯事件:指明崇祯十二年,即公元1639年固始汗消灭康区白利土司,占据即今甘孜自治州的甘孜一带的事。
  (1511)藏巴汗:是公元十七世纪初期后藏的一个地方势力。他推翻了帕木竹巴的统治,占据藏卫,自称藏王,因他属于迦玛噶举派法系,藏史称为“迦斯”即迦玛派政权,清文书中作藏巴汗。
  (1512)大白伞盖:白伞盖佛母手中所握法器,说它能止息灾难和降伏鬼魔,用以借喻得到固始汗的武力支持,犹如得到佛母的伞盖的保护一样。
  (1513)杨布:尼伯尔著名古塔寺名,在今加德满都,也是尼泊尔王都所在地,因此便把它作尼伯尔王国的代称。
  (1514)开授之兜率宫庭:这是1643年五世达赖消灭了藏巴汗建立新政权其中心统治机构的名字。原址在哲蚌寺内。
  (1515)达延汗:《蒙古清史》作那鄂济尔汗。
  (1516)扎西巴图:清文书作达什巴图尔,1697年到北京,清政府封其为和硕特亲王。
  (1517)罗桑丹增王:清文书作罗卜藏丹津王,也是达什巴图尔之子。1711年父死后,袭亲王爵位。“王”是借用汉语封号的略称。1723年他在青海发动反清叛变,1725年清朝平息了这场叛乱。
  (1518)瞿萨旦那:译言地乳。
  (1519)达磨阿输迦王:或作阿育王,是印度孔雀王朝的一个拥护佛教的君主(约公元273—237)。
  (1520)牛角山:或译牛头山,在和阗西部。
  (1521)积分:意思是由各各支分聚积而成的。
  (1522)名称王:是时轮本续《摄略经》的纂集者。
  (1523)白莲王:是对《时轮本续经》加以注释即《无垢光大疏》的作者。
  (1524)大仙日车:是一个有特别法力大外道的名字。
  (1525)天竺时轮法的传播;据印度佛教史说是在波罗王朝第七代摩西波罗时由毗睹波从苫婆罗传来的,约在公元869年。
  (1526)室利跋陀罗菩提:克什米尔班智达,公元1026年入藏,首传(时轮本续经》,由继觉达卫畏赛译师出时轮的《摄略续经》见前注(1384)。
  (1527)卓洛·协饶扎:卓译师协饶扎从尼泊尔迎请班智法三满多室利入藏传《时轮本续经》。他翻译了《时轮根本经》和《日光疏》等,从此时轮法才大为宏传,后来继承这一法脉的,称为时轮卓派。
  (1528)火空海:是未用时轮历法以前的一种纪元方法。
  (1529)阿咱若:梵语阿黎的对音意为瑜伽密咒师。
  (1530)赛赤·贡塘巴·根顿平措:赛赤,就是大法台的意思,凡曾担任过甘丹赤巴的就有此称号。他在1648年担任过第五十任的噶当赤巴,拉卜楞共有四大赤巴,他是其中之一。
  (1531)拉让巴·耶协顿珠:拉让巴是学习密宗经考试及格的学位名称。耶协顿珠是妥墨柏寺座主。
  (1532)绒波毗巴活佛:(1767—1807)“绒波”寺名,旧译隆务寺。他是隆务寺的活佛,是土观的弟子。
  (1533)降比仰·衮乔晋美旺布:他是拉卜楞寺嘉木样第二世,也是土观的根本上师,见前注(1274)。
  注释参考书目
  一、藏文部分:
  《智者喜筵》保沃祖拉逞瓦著,西藏山南洛扎版
  《西藏王臣记》五世达赖著,民族出版社铅印本
  《吐蕃王朝世系明鉴》索南坚赞著,民族出版社铅印本
  《白史》根顿群培著,青海民族学院语文系铅印本
  《噶伦传》策仁旺杰著,四川民族出版社铅印本
  二、汉文部分:
  《元史》〔明〕宋谦等撰,上海涵芬楼影印,百衲本
  《明史》〔清〕张廷玉等撰,上海涵芬楼影印,百衲本
  《卫藏通志》〔清〕松筠撰,商务印书馆版
  《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协会编,知识出版社出版
  《印度哲学史略》汤用彤著,中华书局出版
  《蒙古青史译注稿》谢再善译注,西北民族学院研究室出版
  《新唐书吐蕃传笺证》王忠著,科学出版社出版
  《敦煌古藏文历史文书》王尧辑,青海民族学院印
  《西藏的宗教》霍夫曼著,李有义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印
  《印藏佛教史》刘立千编,华西大学边疆研究所出版
  《西夏史稿》吴天墀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卫藏道场胜迹志》刘立千译注
  《中国历史纪年表》万国鼎编,商务印书馆出版
  《西藏自治区地形图》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四川省测绘局印刷,1978年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