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上的佛教文明:贝叶经
树叶上的佛教文明:贝叶经
佛经的弘传在纸张尚未发明前,是用贝多罗树的叶子作为文字的载体,因此最初的佛经是刻写在贝多罗叶上,称为“贝叶经”,由于此种材质特殊且是佛教弘传上最原始的记录媒体,因此当今很多学者为了探讨佛教原始佛典的真义,都特别到印度、西藏等地搜集贝叶经,使得贝叶经的流通日益增多,不再只是古文物的珍藏品,贝叶经已逐渐成为佛教图书馆典藏上极特殊的数据类型。
贝叶经,刻在树叶上的千年宝典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发明各种的媒体储存文字、声音、影像等数据,而每种媒体的发展皆有其历史渊源。贝叶即是佛教传布过程中,早期用来记录佛陀教法的一种载体,透过这种记录的佛教文献,形成所谓的贝叶经,而这古老又特别的文献,随着佛学研究风气的开放交流,成为许多佛学研究者探讨佛教原典的重要参考资料,使得愈来愈多的佛教图书馆开始典藏贝叶经,提供读者使用,然而贝叶经载体是贝多罗叶,非一般纸张,在保存管理上有一定难度。
关于贝叶经
贝叶,即贝多罗叶。贝多罗,梵语pattra,为“叶”的音译,属棕榈科的一种热带性植物,产地主要在南方,以印度、锡兰、缅甸、中国西南地区为多。叶子长且质地稠密,可供书写经文记载,略称为贝多或贝叶。《周蔼联竺纪游》卷二第十四页:“贝叶是大西天一种树叶,光洁可书。”在纸张尚未发明以前,古印度以贝多罗叶记载佛教经典及宫廷文献资料,现今南印度及南传佛教地区仍有人继续使用。
依南传《岛史》记载,公元前一世纪时,比丘们为了便于弘法,首先把巴利文的经典书写在贝叶上,以免圣典散佚。由此可见贝叶经在佛教弘法上的功用。
贝叶经的历史与传播
开始使用贝叶记载佛教经典的时间,目前尚未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根据许多经典记载,推知在相当早的时代即有贝叶经存在。如结集后的经、律、论三藏,原本以口口相传方式流传,至公元前后,大乘初兴之际,将结集的圣典抄写在贝叶上,以免遗忘散失。又《添品妙法莲华经》序:“遂共三藏崛多笈多二法师,于大兴善寺,重勘天竺多罗叶本。”此中“多罗叶本”即指《法华经》的贝叶写本。由此可知大乘初期经典《法华经》即是抄写于贝叶上的。
此外,在《佛本行集经》卷五十一所载,释迦牟尼成道后,曾于贝多罗叶上写明耶输陀罗所生之子为洗刷耶输陀罗的不贞之冤,使其母子免除灾难。这显示佛陀成道前后已经用贝叶刻写文字。根据傣文经书《尼赕坦帕召》(关于佛祖历史的经书)和《坦兰帕召》记载,贝叶经在历史上的使用及传播,已有二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
梵文贝叶经
位居中国滇西的傣族,将贝叶视为知识、智能、文明的象征。傣族使用贝叶是始于一个“绿叶信”的传说,传说中指出贝多罗叶具有耐久保存的特性。傣族除了用贝叶刻写佛经外,也用来记录天文历法、医药、文学作品及法律规约等知识。贝叶对于文化的传承功不可没,傣族人更视贝叶经为其文化宝藏。
由上述资料显示,印度、傣族都以贝叶来记录佛经及文献数据,这种以贝叶为文献载体,形成了“贝叶文化”。傣族因地缘关系,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很大,可知贝叶文化可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是一种开放性的文化。又根据傣文文献《帕萨坦》的记载,早在佛陀涅槃前,其教徒来到缅甸一带传播佛法。佛历419年(公元前115年),西双版纳首次派代表前往缅甸景腔和愿贡两地迎接佛牙和经书。由此书记载显示出贝叶经最早是从印度传来的。
公元一至十世纪,古印度佛教徒携带大批写有经、律、论三藏之贝叶经,前往中亚、中国新疆、西藏和尼泊尔等地区弘扬佛教,此等地区之佛教徒亦往印度学习佛教,带回大量之贝叶经。这对佛教和佛教文化的传播、发展,有莫大的影响,改变了佛教弘传的方式,各地出现了译经风潮,使佛法奥义逐渐被世人了解。
中国的贝叶经大多于盛唐时期传入,在经典中常以“贝叶”表诠佛典之意,如《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六:“法师(玄奘)操贝叶开演梵文。”又《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六:“将敷贝叶之文用启莲宫之会。”从汉译经典中,显出“贝叶”在佛教文献的特质,在中国贝叶经几乎成了经典的代名词,和佛教关系密切。
贝叶经的制作
一部经典需要多片贝叶才能完成,其制作过程为采叶、水煮、晾干、磨光、裁割、烫孔、刻写、上色及装订等步骤。
制作贝叶经之贝多罗叶以嫩叶为佳,且叶片要柔软强韧。树叶采下后先经水煮、晾干,使叶片变得柔韧不易断裂,再用粗木棒将叶片表层两面磨光。然后将叶子截成所需规格,每片叶子长约二英尺、宽约三英寸,或将一片裁成多片。在叶面中间穿一或二小孔,或在靠边穿一个孔,以备装订之用。穿孔后的贝叶即可以刻写,通常每面最多刻写七、八行,并于每一刻完之叶面边上刻上页码。用特别调制的墨水涂在叶面上,再将叶面擦拭干净。古代大乘经典的贝叶写本,都用笔尖沾上墨汁写出来的;南传佛教巴利经典的贝叶写本,则全都以铁笔刻上文字,涂上黑墨之后,再擦掉表面,让字体浮现出来。最后,以绳、棉线或似竹筷物穿过叶面上的孔,并用与贝叶一般大小的木质夹板为封面及封底固定,以免散乱而利于携带,中国称此装订形式为“梵筴(夹)装”。如此一部贝叶经就算完成了。
由于贝多罗叶具有防水及经久耐用的特性,制作完成可再以肉桂油及灯烟所调制的特殊墨水涂在叶面上,更可增加其保存的时间。这是因为肉桂油具有防潮、防腐及防止虫蚁蛇蝮蛀食的功能。若为长期保存,若干年后可再涂抹一遍,或在经典外观再涂上生漆及金粉,也可使贝叶经不易腐毁。目前被发现的贝叶经,大都经过千年岁月考验及风霜的侵蚀,但它们仍可保存至今不坏,这是它所具有的最大特色,也是受重视的原因之一。
纸张发明后,一般佛经仍仿贝叶经的外形制作及装订,这种仿贝叶典籍装订法所装订的书册,虽然其材质可能为铜叶、桦皮或纸,但也被通称为“贝叶经”。
现存的贝叶经
大量贝叶经被僧人从印度和斯里兰卡带到中亚及中国新疆、西藏和尼泊尔等地区,因此在这些地区发现大量之梵文贝叶经,其中以尼泊尔发现之梵夹最为完备。
尼泊尔发现的贝叶晚于十世纪;日本保存的断片,有被推定为四至五世纪的,京都百万遍知恩寺所藏《起世经》类的断片,都被推定是六世纪;中国天台山国清寺只有一叶断片;印度贝叶本佛典之夹板里,绘有佛、菩萨、天部等画像者,称绘图本;朝鲜所传的《十万颂般若》有310叶之多,被认为是十世纪的杰作。
印度罗比丘于1929年至1938年四度入藏,搜寻梵本。前后所见约有四百余种,殆皆唐宋时代印度人所书写的贝叶梵文经。就所发现之贝叶经包括显密二教的经、律、论疏及仪轨。显教经论如:《妙法莲华经》、法称的《量释论》、弥勒的《现观庄严论》、《辨中边论》、《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经论》等各宗典籍;密教经典如:《灯明疏》、《喜金刚怛特罗》及各种仪轨等;戒律则有《德光戒经》及其注疏,还有关于梵文文法的书籍等。这些贝叶经分散于西藏各寺院,并未受到妥善保存,有的被藏在佛像中,有的被放置在老旧的房间里,在陈封几世纪后再度被人发掘,而成为研究印度思想史、印度佛教史、西藏佛教史、佛教梵文及梵文文法的第一手资料。
令人惊叹的树叶“文明”
从这些贝叶经还可看出当时所使用的文字有多种,单是梵文就有Magadhi、Kutila、Nevari、Vartula及Puranamaithili等多种字体,还有藏文或是缅甸文、泰文等,贝叶经在文字研究上都有珍贵的贡献。
在梵文写本中,贝叶写本更具有研究考证的地位。虽然后来被纸取代,但有时仍将纸张制成贝叶的形式,可知贝叶影响印度书籍的样式;传到中国后,也影响了中国图书的装订型式。
保存与维护
贝叶经由于材质特殊,在维护管理上需考虑温度、湿度、虫害及霉斑等损害。
温湿度方面,典藏空间最好能装置控制温度、湿度之空调设备,因为温度、湿度不当,易使物品变质,如:硬化、龟裂、发霉、虫害等,可仿图书、古物维护的方法,将温度控制在摄氏18度至22度,相对湿度的上下限为65%及40%。或取安全限度的中间值55%,最多上下4%或5%。以空调保持恒湿、恒温的环境,减少温、湿度对数据的损害。
贝叶经的保存对环境的要求相当高
防虫方面,由于贝叶经的材质是植物,因此可能会因温度、湿度控制不当滋生霉菌或害虫。若贝叶经上有发霉现象,可用棉布、酒精或除霉药剂,擦拭贝叶文字四周发霉处。对于虫害,则可考虑以防虫材质之柜子存放,或放置防虫片等。
防尘方面,空气中的灰尘易对数据造成损害,因此数据室尽量是密闭空间,以空调系统维持温、湿度及空气品质。
另外,基于保存绝版文物或长久保存的概念,可在不损害贝叶经原数据的情况下,以影印、缩影、制成投影片,或转以电子型式储存,以利保存与使用。目前国际上有一个计划,试图将泰国所存贝叶经以扫描的方式,保存这些手抄的贝叶,再将扫描完的档案,转换成数据库的形式。这对贝叶经数据的保存使用,提供新的方向。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