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印度佛教>>正文内容

自体放光——印度佛教圣地朝礼 节选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自体放光——印度佛教圣地朝礼 节选(一)
  (更多内容,请联系作者北京明洲师兄)

  生与死的河流——帕殊帕提神庙(Pashupatinath)
  在玄奘大师的笔下,尼波罗(指今日加德满都附近)人的信仰是混杂的,“人性刚犷……邪正兼信。伽蓝天祠接堵连隅。”似乎“无学艺有工巧”的尼泊尔人对于信仰的纯正并无太大热情。而当时正是佛教在尼泊尔比较兴盛的时期,尺尊公主带去西藏的正是这个时期的佛教。今天的尼泊尔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宪法规定的印度教国家,湿婆派和性力派1在这个国家是如此兴盛,无处不在的湿婆神的林加2标志和印度教神庙人山人海的朝拜人群可为证明。加都一切印度教庙宇中最神圣的就是巴格玛蒂河畔的帕殊帕提神庙,这里充斥着的极具视觉冲击的场景正是印度教信众生活的写真。
  帕殊帕提神庙是整个南亚次大陆最重要的印度教神庙之一,供奉毁灭与重生之神湿婆。帕殊帕提的意思就是众生之主(或译兽主),是对湿婆全智全能的一种称呼,这里正是尼泊尔湿婆派的最大活动中心,每天都有数量众多的信徒来此祈祷。帕殊帕提神庙对这个国家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乃至尼泊尔国王的任何文告和讲话总以“让帕殊帕提神庙赐福我们!”作为结束语。外国游客是无法进入这座寺庙的,只能在外面看看里面香烟缭绕中的金色屋顶,然后沿着巴格玛蒂河上的石桥到对面去看这边印度教徒的葬礼。
  尼泊尔的印度教徒相信巴格玛蒂河畔的火葬台是最神圣的葬身之地,火葬后的骨灰顺流而下流入印度教的圣河——恒河。通常人一死就马上被抬到巴格玛蒂河,经历剪除趾甲,剃除毛发和沐浴的一系列仪式后依其种姓放置在不同的火葬台上进行火葬。我们到的时候,几个身穿白色孝服的青年男子正在为他们的母亲火葬,为面色青灰的死者口中送入一点水之后,便从头部开始烧起。慢慢燃遍全身,青烟升起,这个行走世间几十年的躯壳也渐渐化为灰烬。几只猴子若无其事的吃着旁边火葬台上剩下的大米。
  火葬台对面的河岸上是一排11个林加神龛,外饰雕刻的很精美,里面石质的林加被千万双祈求生育和性力的手磨得乌黑发亮。神龛后面是一些长椅,一些游人在休憩,面无表情的看着对岸的葬礼,甚至还有一对恋人在低语呢喃。火葬台后面的院子里是收留贫穷老病的无家可归者的收容所,里面的场景足以让任何一种对这个世界的浪漫想法停滞。火葬台的旁边,主庙的这一侧,有一些用来停留即将死亡者的房间,在印度教看来如果死后不立即火葬是不吉利的,所以在圣河岸边总有些等死的人。那些未死去的等在屋内,那些新死去的人被抬到河边洗足,他们的儿子则在一边剃除须发。而这些房间的背后正是帕殊帕提神庙主殿的二层镀金屋顶,那屋檐下,多少关于爱情、事业、生育、健康的祈祷正在进行……
  这样***与死亡,困境与希望,麻木旁观和虔诚祈祷混杂排布的场景令人有一种刹时惊悚的感觉,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对生老病死如此这般每日上演,而我们却对此浑然不觉的惊惧。这就是人的一生,从懵懵懂懂来到世间,到化作尘迹归入河流,无时不在执着的追求,林加神的巨大能量牵引着生命,也曾欢欣痴狂,也曾落寞忧伤,一生匆匆而过,到头来,是天堂?是地狱?
  很多西方的研究者对湿婆迷惑不解,实在搞不懂,一会儿他在雪山苦行,一会儿又和牧家女调情,一会儿救度苦难的众生,一会儿又将世界毁灭,于是下结论说:“印度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其实这只是表象而已,难道生不就意味着死,禁欲不就意味着纵欲吗?湿婆神性在这种张力中展开,正是人性在一体两面中摇摆,如果没有真正深入印度教徒的世界,仅仅对表面的对立评头品足又有多大意义呢?不过真正的修行者是不会在这样热闹的地方出现的,出现的是靠表演修行来糊口的演员。当地的导游指着神庙旁边的山丘说,历史上倒是有很多的修行者隐居在那边的山洞,这其中也包括佛教的祖师帝洛巴和那洛巴3。
  帝洛巴、那洛巴,多么熟悉的名字啊。空气中弥漫着性力派的鼓噪与喧嚣,街边是涂灰外道4的奇异苦行,那个已学冠那兰陀、名满天下的大班智达5为什么要跟随一个吃活鱼的乞丐呆在这种地方做种种龌龊难堪的事情呢?
  ……
  不顾那兰陀寺的五百位大学者和整个僧团联合国王、大臣和众功德主的苦苦挽留,住持那洛巴一意孤身远行,寻找自己的上师。光荣的阿哈雅吉帝(那洛巴为那兰陀寺住持时之尊称)说道:
  “生必有死,聚必有散。在一个只能累积(业力)的地方,如何找到自由与无死之道?我知道如海的经典,精通五明的学问,然而若无具德上师,渴求之火将不断燃烧。上师的恩惠如密续精华的甘露之流,广大如海,虽然我已具有若干美德、神通、诸成就,却仍未亲证实相。因此我将依赖喜金刚,坚定地寻找真实的上师。”
  于是这位那兰陀寺智慧和美德的化身,以辩才和神通挫败无数印度教婆罗门的大班智达孤身一人离开当时印度佛法的最高学府,依金刚瑜伽母的指引寻找他的上师去了。而他伟大的上师,胜乐金刚的化身,帝洛巴尊者则以龌龊不堪的乞丐之身来迎接这位名重当时的大学者。帝洛巴传授佛法的方式是极为特别的,为了消除那洛巴心中深藏的二元对立,直指诸法的实相——空乐无别之究竟体性,他让那洛巴做了很多违背常理的艰难之事,包括从高处跳下,跳入火中,抢夺婚礼上的新娘等等,这就是那洛巴之十二大苦行。每次苦行之后,痛不欲生的那洛巴在得到上师甚深的教授后得以恢复,并最终在多次的苦行之后证悟圣果。那洛巴在得到大手印的究竟成就之后,这些珍贵的教法又传授给从西藏三次求法而来的大译师玛尔巴,之后是米勒日巴……噶举派6传承因此在藏地生根发芽,乃至形成后来四大八小派系众多的兴盛局面。
  时隔千载,读到这些故事,令那种习惯了善、恶、人、我的思维有一种不知所从的感觉,仿佛每日里牵动我们神经的那些事忽然变得索然无味。须知那些令人听了很不舒服的做法并非是标榜和折磨自己,乃是为了突破我们内心中根深蒂固的自我蒙蔽。性欲的鼓噪和苦行的折磨并存的巴格玛蒂河两岸就是这对立性思维的刺目展现,我们的大师就是要在这样的环境中解构欲望和崇高,摧毁用神圣行为和情欲放纵装点起来的“我执”,从而了达诸法的实相。如果明白了这一点,必然要对这种修行的方式肃然起敬,这是对人类习惯思维的公然蔑视,在种种预设的轰然崩溃之中显现一切的本来面目。
  密乘对印度教某些修法的运用在当时就导致了很多误解,更不要说现在了。那些需要崇高的人斥其为无稽,不承认为佛法;那些为了满足自己贪欲的人兴奋的为自己的胡作非为找到了“依据”;而他们却忘记了,那些圣者之所以要如此示现,正是为了彻底摧毁心中这些对立的倾向,从而达致真正的解脱之道。每一次这样的修法都是对那个根深蒂固的“我执”的巨大的冲击和严厉的审视;而对于那些愚痴之人,这反而成了增加“我执”的凭借。斗转星移,巴格玛蒂河默默无语,圣者已从轮回的羁绊中解脱,而那些祈祷的人们,何时才能明了。


  自体放光——印度佛教圣地朝礼 节选(二)
  佛陀降生地
  清晨,薄雾笼罩在树林池沼上,阳光穿透层层枝叶和雾霭,变幻着鼓舞人的光与色,水塘的群鹅唱和着佛子的欢歌,佛陀降生地迎来了新的一天。
  佛陀降生地遗址是兰毗尼的园中之园,面积并不大,环境优雅整洁。园中散布着修复的墙基,是过去的佛寺和佛塔的遗址,它们的年代跨越孔雀王朝和贵霜王朝(遗址年代大概为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可以推想当时此地的面貌。中心是佛母摩耶夫人祠,里面有佛陀树下诞生的雕像,但表面已经模糊,唯存轮廓,倒是新雕的复原品栩栩如生。雕像的四周是原来古祠的遗址发掘存留,保护得很好。在1996年重新发掘摩耶夫人祠的时候,发现了一块标志佛陀诞生精确位置的石头,现在已经被保存在防弹玻璃的后面。摩耶夫人祠旁边就是举世闻名的阿育王石柱,由于材质和打磨的关系,历经两千多年风霜的石柱远看好像是个水泥柱,并不起眼,近看它上面形态各异的历代铭文雕刻,方才对其肃然起敬。
  摩耶夫人祠边是圣池普施卡里尼(Pushkarini),佛陀诞生时,曾在此沐浴,现在已经被砖砌整修成一个方形的水池。水池边是象征性的一颗大菩提树,佛经上记载佛陀降生在娑罗树(又名无忧树)下,可是这周围并没有任何娑罗树,据《大唐西域记》所载,玄奘大师到此地时,无忧树已然枯悴,这棵大菩提树应是后人为了纪念和方便祈祷而种下的。
  对于这位人天无比崇敬的三界导师的降生,经典中充满美好的记载。在菩萨(佛陀未成佛时称菩萨)从兜率天宫来到母胎之后,摩耶夫人就有了神奇的变化,内心总是充满慈爱,常生前所未有的智慧,凡被她摩顶的众生都自然从疾病中解脱出来。依当时的风俗,妇女需回娘家生产,摩耶夫人离开迦毗罗卫王宫,前往她父亲善觉王的天臂城,在途中的兰毗尼园降下了太子。在娑罗树下,太子从摩耶夫人的右胁出生,母亲毫无痛痒,太子身上也没有任何污秽。天帝释手持妙天衣跪接太子。四大天王把太子抱到金床上,十分欢喜的对摩耶夫人说:“夫人诞斯福子,诚可欢庆!诸天尚喜,况世人乎?”。
  太子无人扶持,自己向四方各行七步,太子每迈出一步,地上就生出一朵大莲花来承接太子。两位龙王在虚空中分别吐出暖水和凉水,沐浴太子。然后太子环视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兹而往,生分已尽。”太子初生放出的光明障蔽了这个世界上其他一切光芒。无数的天神、天女或持伞盖、或奏天乐、或散天花,围绕在太子周围。太子降生之时大地产生了十八种奇特征象、六种震动,盲者得视、饥者得食、病者得愈,一切众生都即时从欲苦中解脱出来,具有圣妙的快乐。
  怀着对这个诞生的伟大生命的仰慕,我们在菩提树周围布置了一个简易的礼拜处,请出我们从加德满都带来的众多佛像,其中一尊正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神采奕奕的太子像,在每年四月初八浴佛节时,国内寺院浴佛法会上时常会见到他的身影。加德满都请来的太子铜像充满稚气,又不失“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威德,令人忍俊不禁而又崇爱有加。在佛陀诞生地的太子像前,我们来做一个虔诚的祈祷吧。
  祈祷遇到祈祷,虔诚感应虔诚,不一会儿,朝拜的藏民来了,附近寺院的南传比丘也来了,他们或绕佛,或礼拜,或念诵,一如两千多年来的朝礼者,他们也被佛陀降生那一刻带来的幸福感所笼罩着。在这温暖的慈辉中,仿佛生命里积淀许久的种种负担也刹时消融,一身轻松。当出生的太子宣说震动三界的誓言,以无畏布施世间,安慰苦难中的有情之时,每个众生的心中也种下了新生的种子。这个非凡生命来到世间,为那些轮回世界中困惑与迷失的有情带来了希望与光明,领纳佛陀慈悲教义的众生也开始了完全不同的生命,佛陀的诞生地也是佛子的新生地。
  可在这堪忍世界里,新生究竟如何实现呢?佛经中最常驳斥的两种思维模式就是常见和断见:前者认为存在恒常不变的事物,依此新生则不能实现;后者否认事物前后的因果关系,由此则无法解释每个人经历的相续性。佛教的观念则是性空缘起,事物无有恒常的自性,随缘而生,因缘而灭,每个当下既是业力的延续,也是新生的缘起,这也正是生命转变的关键。凡夫纵然相似的明白这个道理,在生命的洪流中却是很无力的,几人能如禅宗古德一般有香象渡河的大丈夫气概呢?净土一法以果地觉为因地心,依随顺佛愿而为新生的缘起,是别开方便的生命转变。三根普被,利钝兼收,诚斯言也。
  自体放光——印度佛教圣地朝礼 节选(三)

  自体放光——斯瓦扬布
  过去的加德满都山谷是一个大湖,古佛毗婆尸佛在加德满都留下一段莲藕,慢慢的,莲藕上长出了一朵大莲花。莲花开时,中国五台山的文殊师利菩萨来了,举起象征智慧的金刚王宝剑,劈开山谷,湖水流入恒河,露出一片丰饶的土地,这就是加德满都。
  文殊菩萨的弟子代代相传,在莲花所在的位置上起塔,白塔的四面留下了四对大眼睛,凝望四方,奕奕有神,千年不变。他的名字是斯瓦扬布(Swayambhunath)——自体放光。
  尼泊尔人和印度人的历史观念同样淡漠,你若是想考证出这塔究竟建于何年何月,肯定是白费心机。在当地人的传说中,释迦佛来过这里,释迦佛的弟子来过这里,莲花生大士和阿底峡尊者来过这里,甚至中国的玄奘大师也来过这里!这个塔的存在在人们心中是如此的自然,和加德满都的山、水、人都早已融为一体,又何须考证呢。
  大眼睛是智慧之眼,那个像问号一样的鼻子被解释成尼泊尔数字“1”,万物和谐一体。法师说,自体放光这个名字非常吉祥,这预示着这次朝圣将会开启我们内心的智慧,大家都很欢喜。自性的光明啊,就像那些禅宗的古德所说,每日在我们的六根门头放光,我们却毫不知悉,依旧沉溺在业流之中。《金刚顶经》言:“善男子心自性光明。犹如遍修功用。随作随获。亦如素衣染色。随染随成。”自体放光的眼睛这样的凝望加德满都山谷不知多少年,而这片土地的人民依旧过着他们平凡的生活,自性的光明也如素衣染色,隐没在他们的生活里。


  自体放光——印度佛教圣地朝礼 节选(四)

  佛陀降生地遗址是兰毗尼的园中之园,面积并不大,环境优雅整洁。园中散布着修复的墙基,是过去的佛寺和佛塔的遗址,它们的年代跨越孔雀王朝和贵霜王朝(遗址年代大概为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可以推想当时此地的面貌。中心是佛母摩耶夫人祠,里面有佛陀树下诞生的雕像,但表面已经模糊,唯存轮廓,倒是新雕的复原品栩栩如生。雕像的四周是原来古祠的遗址发掘存留,保护得很好。在1996年重新发掘摩耶夫人祠的时候,发现了一块标志佛陀诞生精确位置的石头,现在已经被保存在防弹玻璃的后面。摩耶夫人祠旁边就是举世闻名的阿育王石柱,由于材质和打磨的关系,历经两千多年风霜的石柱远看好像是个水泥柱,并不起眼,近看它上面形态各异的历代铭文雕刻,方才对其肃然起敬。
  摩耶夫人祠边是圣池普施卡里尼(Pushkarini),佛陀诞生时,曾在此沐浴,现在已经被砖砌整修成一个方形的水池。水池边是象征性的一颗大菩提树,佛经上记载佛陀降生在娑罗树(又名无忧树)下,可是这周围并没有任何娑罗树,据《大唐西域记》所载,玄奘大师到此地时,无忧树已然枯悴,这棵大菩提树应是后人为了纪念和方便祈祷而种下的。
  对于这位人天无比崇敬的三界导师的降生,经典中充满美好的记载。在菩萨(佛陀未成佛时称菩萨)从兜率天宫来到母胎之后,摩耶夫人就有了神奇的变化,内心总是充满慈爱,常生前所未有的智慧,凡被她摩顶的众生都自然从疾病中解脱出来。依当时的风俗,妇女需回娘家生产,摩耶夫人离开迦毗罗卫王宫,前往她父亲善觉王的天臂城,在途中的兰毗尼园降下了太子。在娑罗树下,太子从摩耶夫人的右胁出生,母亲毫无痛痒,太子身上也没有任何污秽。天帝释手持妙天衣跪接太子。四大天王把太子抱到金床上,十分欢喜的对摩耶夫人说:“夫人诞斯福子,诚可欢庆!诸天尚喜,况世人乎?”。
  太子无人扶持,自己向四方各行七步,太子每迈出一步,地上就生出一朵大莲花来承接太子。两位龙王在虚空中分别吐出暖水和凉水,沐浴太子。然后太子环视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今兹而往,生分已尽。”太子初生放出的光明障蔽了这个世界上其他一切光芒。无数的天神、天女或持伞盖、或奏天乐、或散天花,围绕在太子周围。太子降生之时大地产生了十八种奇特征象、六种震动,盲者得视、饥者得食、病者得愈,一切众生都即时从欲苦中解脱出来,具有圣妙的快乐。
  怀着对这个诞生的伟大生命的仰慕,我们在菩提树周围布置了一个简易的礼拜处,请出我们从加德满都带来的众多佛像,其中一尊正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神采奕奕的太子像,在每年四月初八浴佛节时,国内寺院浴佛法会上时常会见到他的身影。加德满都请来的太子铜像充满稚气,又不失“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威德,令人忍俊不禁而又崇爱有加。在佛陀诞生地的太子像前,我们来做一个虔诚的祈祷吧。
  祈祷遇到祈祷,虔诚感应虔诚,不一会儿,朝拜的藏民来了,附近寺院的南传比丘也来了,他们或绕佛,或礼拜,或念诵,一如两千多年来的朝礼者,他们也被佛陀降生那一刻带来的幸福感所笼罩着。在这温暖的慈辉中,仿佛生命里积淀许久的种种负担也刹时消融,一身轻松。当出生的太子宣说震动三界的誓言,以无畏布施世间,安慰苦难中的有情之时,每个众生的心中也种下了新生的种子。这个非凡生命来到世间,为那些轮回世界中困惑与迷失的有情带来了希望与光明,领纳佛陀慈悲教义的众生也开始了完全不同的生命,佛陀的诞生地也是佛子的新生地。
  可在这堪忍世界里,新生究竟如何实现呢?佛经中最常驳斥的两种思维模式就是常见和断见:前者认为存在恒常不变的事物,依此新生则不能实现;后者否认事物前后的因果关系,由此则无法解释每个人经历的相续性。佛教的观念则是性空缘起,事物无有恒常的自性,随缘而生,因缘而灭,每个当下既是业力的延续,也是新生的缘起,这也正是生命转变的关键。凡夫纵然相似的明白这个道理,在生命的洪流中却是很无力的,几人能如禅宗古德一般有香象渡河的大丈夫气概呢?净土一法以果地觉为因地心,依随顺佛愿而为新生的缘起,是别开方便的生命转变。三根普被,利钝兼收,诚斯言也。


  自体放光——印度佛教圣地朝礼 节选(五)
  阿育王故事
  在佛世时,佛陀和阿难在王舍城托钵乞食,有两个小孩子在大路中央用沙土建筑他们的城市,其中一个小孩看到佛陀的庄严相好非常高兴,捧起一捧砂子放到佛陀的钵中,“这是我献给您的米饭!”小孩子认真的合掌礼敬。佛陀微笑,身体发出光明,这道光绕佛三匝入佛左掌。阿难问佛陀,您微笑和放光是什么因缘呢?佛陀回答在我入涅槃百年后,此儿将生在波吒厘子城,他将会成为四分的转轮圣王,信乐佛法,造八万四千佛塔来庄严这个世界,他的名字叫阿输迦。
  阿育王出生时父亲频头娑罗王很高兴,就命名为阿输迦(意为无忧)。小时候的阿育王相貌粗陋,性格顽劣,很不得父王的喜欢,但他很聪明,很快学会了各种技艺。北方的德叉尸罗发生叛乱,父王频头娑罗让阿输迦前去镇压,但是分给他的军队物资装备极差,其实是想让他送死的。不过阿输迦有着轮王的福报和才能,居然很容易就使叛乱平息并得到当地人的爱戴,进而成为当地的总督。并且他还神奇地争取到了父王身边重臣的支持,帮助他在父王去世时回到都城,继位登基。据说父王临死前,说什么也要把王位留给太子修私摩,但是他已经被阿输迦用计引到外地了。阿输迦对父亲说,若我命中应当作国王的话,就让天人给我戴上天冠吧,当时天人就把天冠给他戴在头上,频头娑罗王被气得呕血而死。
  阿输迦当上国王后大事杀伐,除掉了与他作对的兄弟。他性格乖戾,对取笑他或者不听他话的大臣宫女们也都统统杀掉,这时他被称为旃陀阿育王(凶暴的阿育王)。他听信邪见婆罗门的鼓动,于城中建立祭祀堂,把很多人送到里面杀死,祭祀堂的大门称为地狱门,他还寻访到了一个杀人魔头来做狱主,凡是进入此门的人都统统杀掉。一个比丘为了阻止这个刽子手,向他讲述了杀人的恶果和地狱的种种故事,但是没能唤醒他的善根,他反而从中了解了更多残忍的杀人方法。
  商主之子海比丘一次路过这里,因为不了解情况误入地狱门,刽子手准备杀了他,比丘请求他说,杀我可以,请给我七天时间,我哪里也不去,就待在这里,刽子手同意了。比丘因为每日观看死者的血、肉、骨骸,精进修行无常观证得阿罗汉果,成就了神通。七天到了,刽子手把他放到装满麻油的大锅里日夜烧煮,但比丘却安然无恙,刽子手很惊讶,报告给了阿育王。阿育王前来,比丘为他现大神变,阿育王生起了信心,比丘对他开示了佛法的道理后腾空离去。阿育王也准备离开时,刽子手说,大王您说过进得此门都要受死,您今天也逃不过啦,说着就要杀阿育王。阿育王说,你说得对,不过你比我先入此门的,应该先死,于是令众狱卒杀死了刽子手,拆毁地狱门和祭祀堂,实行废狱宽刑的政策,对国民广施无畏。
  以上是依汉传和藏传佛教的说法,据奘师记载,此地狱门在王宫北面不远处,当时石柱犹存。不过从存留下来的摩崖法敕来看,阿育王彻底痛改前非的起因似乎是对羯陵伽国的征伐,当他看到尸体堆积如山的惨状时,内心的善根被唤起,生起极大的悔恨,开始亲近僧伽,并最终在他的诰谕里写下“依法胜,是为最胜”的箴言。这个时候他的名字也变为达摩阿育王(正法阿育王)。
  阿育王热心于佛法时,孔雀王朝的领土已空前庞大,不仅涵盖五印度,而且包括了西亚、中亚的广大地区。在佛法的感化下,他作为善法的真诚实践者,在他领土的疆域之内广泛的推行仁政,他一生中大赦囚犯25次,每年都举行无遮大会(页注:对所有人民进行财法两种平等布施的大会,因为大会对所有人都没有遮止,不论他们的出身、贫富、信仰和善恶,故称无遮大会)。他秉承佛教的理念,提倡爱护生命,广行布施,大力进行植树、修路、凿井等等公共事业,在各地分别修建免费的人和动物两种医院。他还设置了“正法大官”到各处推行善法的理念,德风所被,人民无不深受感化。
  法显大师曾在波吒厘子城度过了三年时间来学习梵文,他对“巴连弗邑”人民的道德素养十分赞叹,阿育王之后数百年了,当地的富有者仍然是那么彬彬有礼,乐于布施;城中有很多福德医药舍,那些穷苦无依的人都能得到很好的安置,饥者得食,病者得治。而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印度人爱护动物的遗风仍然在感动着每一个来访者。阿育王确实创造了一个奇迹,不是因为他征服了广大的土地,历史上称霸一时的大帝也不乏其人;而是他感化了千百万人的心灵,因为他靠的不是高喊口号,不是空洞的道德说教,而是他真诚的信仰,美好的愿望,对人们善良心灵的坚定信念和他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上的认真实践。他确实曾大事杀戮,但他一旦悔悟,他对善法的信心,对纯洁道德生活的渴望就无比强烈,这种强大的力量支持着他用一生去完成一个其他帝王无法企及的梦想——用善法战胜人们心中的邪恶,从这一点上看,他确实是当之无愧的转轮圣王!
  在阿育王时期,他的王族基本都是信婆罗门教或其他宗教的,据说他在皈依佛教前也曾经崇信自在天妃邬摩和尸林女鬼,沉溺于爱欲之事。依《善见律》,他曾经在皇宫设立了各种材质和装饰不同的座位,请来各种宗派的人,看他们坐在什么位置来判断他们的信仰。众人纷纷入座,唯独无比华贵的最高座无人敢坐,直到他所杀的兄长修私摩之子,已证罗汉果的沙弥泥瞿陀到来。泥瞿陀从容的坐在最高座上,接受阿育王的供养,这个年轻的沙弥的风范令阿育王赞叹不已。受泥瞿陀的影响,阿育王逐渐了解佛法的道理,生起了更大的敬信,遂不断的进行各种供养。他在佛灭度后付法藏第四代祖师优婆鞠多(前三代是大迦叶、阿难、商那和修)的指引下,到佛所行化的各个圣地一一参礼和修塔供养,并立阿育王石柱以垂迹后世。据说行至拘尸那迦时,阿育王听说这里是佛灭度之地,因为极度的忧伤而昏死过去。他开八王之塔中的七座取出舍利以修八万四千塔的事迹前面已经提过,这里不再赘述。
  阿育王如此的崇信三宝,供养丰厚,外道们纷纷混入到佛教的队伍中来,他们出家后还是实行自己原来的信仰,并没有真正皈依佛法,被称为贼住比丘。由于他们的恶劣影响,曾经名德辈出的鸡园大寺居然七年未曾布萨说戒。鸡园寺内起了诤论,阿育王派去调解争端的使者对出家人的争吵看不过眼,一时怒起杀死了几个比丘。阿育王亲自前来向比丘们忏悔,但是究竟这一事件应由谁负责又成了争论的焦点(依佛教戒律,阿育王因为没有杀心,不够成教唆杀人的条件,是很明确的,但当时贼住比丘混淆视听,认为是阿育王派的使者,所以阿育王是主谋),阿育王连忏悔都无法实现,痛下决心,迎请阿烋河山德高望重的目犍连子帝须大长老来波吒厘子城维护佛法的尊严。于是目犍连子帝须集千比丘而息诤,这就是佛教的第三次结集(关于第三次结集,不同部派说法有所不同),此次结集诵出了南传巴利藏的《论事》。这次结集也进行了规模庞大的比丘考核和清理工作,那些混入佛教队伍但并不了解和实践佛教教义的贼住比丘都被驱出了僧团。
  完成了这一重要的工作,在长老的建议下,阿育王决定派各位大德到各地去宣化佛法,《善见律》记载了九位大德,他们和他们所在的僧团分别到达了五印度和中亚、西亚的广大地区。这一工作的意义非常深远,佛教开始成为世界性的宗教,斯里兰卡的佛教传承就是由阿育王的爱子,长老摩哂陀带去的,而中国的《历代三宝记》所传秦始皇时有沙门室利房等18人来华之事,正与此时势暗合,或有所据也未可知。
  除了摩哂陀之外,阿育王之弟帝须、女儿僧伽蜜多都在他的影响下出家了,并且都成为通达佛法,有所成就的僧才。阿育王一生三次以阎浮提布施僧团,然后再以重金赎回。到了他晚年重病之时,还让他的孙子三波地(阿育王之子鸠那罗的儿子,鸠那罗亦修行证果,不过被阿育王手下误杀)以四十千万金布施鸡园大寺的僧众,三波地和众位大臣不愿再做这种耗资巨大的布施了,没有执行他的命令。他得知最后的供养没有成功,泪如雨下,他的身边只有半只解渴用的庵摩罗果,他便让手下拿去鸡园寺供养僧团,僧团将其磨碎了放在粥中以让众僧得到此供养。诸上座齐声赞叹,大王,比起您从前九十六千万金的供养,这次的供养功德更大。阿育王最后问左右,我现在还是阎浮提的大王吗?左右答道,除了您还有谁呢。阿育王让人把他扶起来,向僧团和掌,让我把整个阎浮提的陆地与大海供养僧团吧,于是他说了一个偈子:
  水为大地衣 七宝严地面
  持一切众生 及以诸山等
  我今以舍此 布施诸众僧
  于众僧得果 是故我今施
  以此布施福 不求帝释处
  亦不乐梵天 及诸大地主
  唯欲以此福 愿求心自在
  得共圣人法 人所不能夺
  最后,他还不放心的让人用多罗叶写下此偈,用牙印封上,最后执此书再次和掌向僧团说,以大地一切施僧,言毕即时命终。
  这就是那个威名四方的阿育王,那个真诚追求善法的阿育王,那个创造了无数奇迹的阿育王,最终他生命的支点落在了佛法的核心命题上,帝释、梵天、还是转轮圣王都不是他心中的留恋和向往,唯有内心自在的圣人之法,才是他生命的归宿。
  遗址公园里只有那个伟大时代模糊灰暗的一角,如何承载这许多往事呢?金壁辉煌的鸡园大寺,鬼斧神工的巍巍王城,都已深藏地下了,对那个神奇年代的想象也如天空的云朵,一时变幻莫测,令人神往,然而终归消散,了无痕迹。车子缓缓启程,穿行在杂乱的城市街道里,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巴特那博物馆。
  自体放光——印度佛教圣地朝礼 节选(六)
  庵摩罗女(第四章 吠舍离)
  大爱道和五百比丘尼在证果后,因为不忍见佛入涅槃,遂示现阿罗汉之诸大神变后集体入灭,佛陀指派吠舍离居士耶陀迦罗越共千阿罗汉举行荼毗大典并起塔供养她们的舍利,玄奘大师到吠舍离时尚见到此塔,位于庵摩罗女故宅之处。
  这位庵摩罗女是佛经上十分有名的人物,全名音译称庵婆波梨或阿梵和利,汉译经典称庵摩罗女、柰女或捺女,她是佛陀的一位大施主。
  据说,庵摩罗女生于吠舍离的一株神奇的庵摩罗树上,被一大富婆罗门收为养女,她天生丽质,倾国倾城,至十五岁已经名满各国,引得七国王前来求婚。婆罗门害怕引起大麻烦,把庵摩罗女藏于高楼之上,告诉众王谁先得到就归于谁。众王皆望楼兴叹、议论纷纷,只有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趁夜色从小洞爬入得以一亲芳泽,庵摩罗女遂怀有一子,就是后来摩揭陀国的大医师耆婆。频婆娑罗王当时一人离开,并没有带走庵摩罗女,庵摩罗女后来则成为名闻遐迩的妓女(依北传经典《柰女耆婆经》,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另有深意,这里姑且不论)。
  当佛陀前往吠舍离时,庵摩罗女听说后前往礼拜供养,她一下子被佛陀的庄严和慈悲的风仪所吸引,非常欢喜的礼敬佛陀。世尊为她作了一些开示,她听后更加欢喜,当即祈求佛陀为她授三皈五戒,并请求佛陀和他的僧团第二天到她的花园里应供。佛陀慈悲的答应了她的请求。在她返回的途中,碰到了前来礼拜的众多离车青年贵族,他们得知佛陀已经被她请去供养,感到这么大的荣誉被一个妓女抢去,非常不快,以十万金让庵摩罗女把这最初供养之福让出来。庵摩罗女正色答道,即便吠舍离举国的财富也不可能改变这一决定。众离车贵族哀叹不已,只得自认不幸。
  庵摩罗女为佛陀和僧团精细准备了美食,并且在宴会上做出了一个更大的供养——她把吠舍离第一名园庵摩罗园献给了佛陀为首的僧团。后来这里也建立了高大的重阁讲堂并成为五大精舍之一,著名的大乘经典《维摩诘经》就是世尊在这里宣说的。佛陀应供之后为她开示了五欲的过患和布施持戒的功德,讲述了四圣谛的道理,并为她授了三皈五戒。庵摩罗女虽然身为妓女,但是她烦恼的遮蔽轻薄,信心极为清净,一听佛所说的法要便能契入,当下即得法眼净(在南传指初果须陀洹)。后来庵摩罗女出家成为比丘尼并证得阿罗汉果,南传长老尼偈中保留有她的证悟诗篇。
  今日庵摩罗园的遗址并没有发掘,只是据说在一个小村子之中,游人至此也无甚可观之处,只能凭空怀念这位伟大的女性了。
  其他内容请参照博客anmoluo.fjblog.cn,就不在这里占用空间了
  本贴由吉祥光明于2007年2月24日09:30:25在〖无量光净土论坛〗发表.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