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纪行 (1)——印度石窟及桑奇大塔之观想
印度纪行 (1)——印度石窟及桑奇大塔之观想
《文物世界》 张华
2006年4月下旬,应印度考古局之邀,我与同仁有十日赴印度之行,以虔诚的心愿参观考察了印度石窟、桑奇大塔以及博物馆等。印度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文化,石窟塔寺众多,我们一行主要考察了阿旃陀石窟、奥兰伽巴德石窟、埃洛拉石窟和桑奇大塔等,这些石窟和桑奇大塔展露出古代印度文化的光辉,在世界美术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
印度石窟有1000多处,其中400多处集中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印度的佛教石窟主要就集中在此,洞窟数量多,延续时间长,可谓是世界石窟建筑的摇篮。我们于4月24日参观了阿旃陀石窟,在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境内,位于奥拉哈巴德市西北107公里处,我们沿着曲折的山路,来到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举世闻名的阿旃陀石窟,行车首先抵达在山顶平台上,天空清朗,环视四周窟前有很大的一个马蹄形的瓦嘎拉河,高高地遥望,瓦戈拉河畔的阿旃陀石窟尽收眼底,石窟就雕凿在河畔的峭壁半山腰上(图一),历经两百余年的雕绘,形成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佳作之一,此石窟可与桑奇大塔媲美。在公元7世纪时期,石窟已被树木、土湮没覆盖,1819年英国士兵狩猎时发现。阿旃陀石窟按由东到西的顺序编号,现存29个洞窟。石窟开凿的时代大体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小乘时期,时代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之间;后期称为大乘时期,相当于笈多时代,大致开凿于450-650年间,其中第19、26、29窟为典型洞窟。我们首先从第1窟开始进行参观,第1窟的前庭正面有8根宏伟的列柱。在阿旃陀石窟的窟门前一般都雕刻有宏伟列柱的前厅,如第4窟等(图二),这种建筑的构造与云冈石窟第9、10、12窟的前室相比是基本雷同的。这一特征说明云冈与阿旃陀之间的相通渊源关系。柱子上部的横栏雕刻着佛经故事。进入主室,洞窟中央呈方形,很宽敞,周围为回廊式,分布20根方形的列柱,从列柱后面可看到四壁绘满了壁画,壁画很细腻,故事内容丰富,令人目不暇接。左右两侧廊后壁画下层均开5个长方形禅房,那就是古代僧人们修行的场所了。正面中央两列柱雕刻最为精致。后壁开一个小室,雕有庄严的石雕佛像。龛外右侧,就看到了著名的手牵莲花菩萨壁画。
印度阿旃陀石窟最为著名的代表性是壁画,有3500平方米,发现时约从地面3~4米已破坏严重,85%水汽从裂隙渗入,壁画的损毁比较严重,主要壁画有第1、2、16、17窟等,其中16、17窟壁画破毁不清。第1窟的手持莲花菩萨尤为盛名,略呈S形的身姿,目光下垂,手持莲花形成优雅的姿态,这是最为具有印度壁画精神的作品,独具异彩,体现出佛教精神的风格;第2窟与第1窟同样有着同样丰富的壁画和洞窟形制。
我们早在一些书中就知印度石窟洞窟形制可区分为两类,其一是僧侣起居用窟,属于毗诃罗窟(禅窟);其二是宗教礼拜活动用窟,以塔庙窟(支提窟)为代表。来印度之后看到阿旃陀以毗诃罗窟为主,洞窟一丝不苟地模仿木制,一般为前后室,前室宽大,回廊式,廊后为壁画。最为特殊之处壁画下层开僧房,如第1、2、4、6窟等,这种形制与中国石窟的不同是既居住又朝拜。中国主要是朝拜。如第6窟是一个平面为方形的大窟,窟内有16根列柱,正壁开有佛龛,为鹿野苑初转法轮的形象。在窟左右壁又各开有四个小型的禅房,而禅房非仅能容身的小窟,至少一个人可以在里面站立或睡觉的。我们恰巧正逢印度炎热似火烤的酷暑,一来到凉爽的石窟之中顿感舒心,因此,想到印度人开凿石窟大概是由于气候的原因,凉爽的洞窟可以使僧人专心于修禅的,那么古代印度的毗诃罗窟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僧人活动的场所了。另外,印度石窟的石质属细砂岩,易于雕刻,所以一般石窟开凿得都很深,可以居住,因此这也是印度毗诃罗窟比中国北方石窟禅室大且多的原因,并且也是中国石窟与印度石窟不同的根本因素。
阿旃陀支提窟有5个,为第9、10、19、26、29窟。在第10窟(图三),我们看到了前期支提窟的样式,那是一个纵长形的石窟,后部为半圆形,其正中央为一座窣堵坡(佛塔),窟室的前半部空间宽广,供人拜塔,在窟周围列柱环绕形成“走廊”,沿着走廊可绕窟巡礼。第10窟中央的窣堵坡造型古朴,塔基和覆钵的塔身不加雕琢,窟顶也未加装饰,沿洞窟周围分布着八边形的列柱,列柱后平棊格内绘壁画。第19窟也是一个雕刻精美的支提窟,中央的窣堵坡几乎与窟顶衔接,造型风格变得精巧。第26窟则是后期支提窟的代表,比较大,窟门外保存着华美的门框及圆拱形的明窗雕刻,窟内中央的窣堵坡雕刻精美,塔基较高而覆钵形变得有些近乎圆球形,正面龛内雕刻一尊佛像;在覆钵形上面还可见一组组的双飞天。此窟两侧的列柱雕刻细腻,列柱承托着的上部周壁布满了各种佛像(类似说法图)的雕刻。窟顶呈穹隆顶。本窟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右壁雕刻的佛的诞生与降魔、说法、涅槃的场面,尤其是释迦牟尼佛涅槃像,长达4~5米,安详地右胁而卧,下部是弟子群像,上部则有众多的天人。这种雕刻艺术的庄严伟大,展露了印度的风格色彩。
4月25日上午参观了奥兰伽巴德石窟,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奥兰伽巴德(Aurangabad)市东北5公里处,为耆那教与佛教合一石窟群,规模不大,有9个编号洞窟,与埃洛拉石窟佛教石窟区的雕刻内容和风格基本一致,时间可能还要稍晚一点。
第2、5、6、7窟均为中心柱窟型,一般都在中心方柱的正面开龛,窟顶是平顶的。第7窟是一个保存十分完整的洞窟,分前后室,前室入口是并列分布四根古朴的四方形列柱,前室的左右两侧壁分别开有大龛,龛沿也有四方形列柱。前室正壁中央和左右辟三门通后室(主室),主室中央是一个中心塔柱,呈四方形。中心柱的正面开龛,内有佛、菩萨等雕刻。龛门外两侧也各有一组菩萨像。第7窟的中心柱与洞窟四壁之间只有一道窄窄的通道,在洞窟后壁和两侧壁还开有一些小禅室,比起大型僧房窟来,这里的禅室就显得小了。在第9窟的雕刻菩萨形象呈现女性特征,强烈地突出女性的那种官能性的特征,似乎是这一时期流行的做法。
第4窟为支提窟,与阿旃陀石窟第9、10、26窟和埃洛拉第10窟形制一样。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奥兰伽巴德石窟的中心方柱型洞窟的雕刻作风与支提窟不同,几乎没有多余的空间,这与云冈石窟的基本相同,其洞窟的功用也许只用于个人参拜。相比较而言,支提窟洞窟的空间较大,除了礼拜以外,亦可进行小规模集会等活动。因此支提窟的构造功用与中心柱窟功用是不同的。
4月25日下午参观了埃洛拉石窟,亦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距阿旃陀石窟有100公里。石窟环山腰雕凿,是由南到北进行编号,共34个洞窟,为三教合一石窟,包括三个部分,第1~12窟为佛教石窟,开凿时间为最早6~8世纪;13~29窟为印度教石窟,开凿于7~9世纪;30~34窟为耆那教石窟,开凿于8~10世纪。
我们首先开始考察南部的佛教石窟。这里有不少雕刻着规模极大的也与阿旃陀石窟一样结构的毗诃罗窟,如第3窟主室的空间面积颇大,而且禅室也是宽大的。然而第5窟规模更大,纵深达30~40米,属纵长方形的洞窟,正壁开龛造像,主室中央还有纵向的两条平台,两侧壁亦有小禅室。这样宽敞巨大的石窟,应该就是古代的讲堂。第8窟是一个中心柱窟,为前后室,后室的中央是一个中心方柱,正面佛龛为一佛四菩萨。在洞窟中央设四方形柱子,并在正面开龛造像。洞窟顶部为平顶。这与中国早期的中心柱窟一样。埃洛拉石窟中佛教石窟最早时间开凿于6世纪。而中国最早的石窟(北凉)早已流行了中心塔柱窟。令人吃惊的是第11窟和12窟,这两个洞窟规模恢弘,为三层建筑。每一层横向都有八个粗大的列柱,多达4~6列。第12窟是印度最大的毗诃罗窟,雕像都高达2米以上。龛外两侧也雕刻了佛、菩萨形象,气势雄伟。
埃洛拉石窟第12、16、29、32、34窟为典型洞窟,第16窟最为巧夺天工(图四),称作凯拉萨神庙(Kailasa Temple)。这座规模巨大的湿婆神庙的寺院,历经一百多年的开凿历史。是把一座山凿成了一座庙宇,从山顶凿起,按设计逐层往下雕凿,最后充分加以发挥,雕出了一座规模巨大、气势恢弘的神庙。进入大门入口两侧有相对而立的巨大石像,现一头已残毁。令人瞩目的是主殿内外布满了各种各样的雕刻,表现一些神话故事的某一个情节的画面,极富有戏剧性。大规模的故事雕刻,场面惊心动魄,连缀起来可达数百米。另外神庙下部有无数头大象驮着神庙的景观,神庙两侧深深的回廊中有印度教神像湿婆、毗湿奴等雕刻。环绕回廊一周,有不少规模恢弘的雕刻,如“舞蹈的湿婆”,体现出与阿旃陀石窟艺术不同的风格,精细的雕凿,表现出印度古典女性之美。
此窟设计严谨,是一座雄伟奇妙的建筑,假若从上部的山崖来观看神庙的顶端,不仅会惊叹这鬼斧神工之作,还会惊讶这全部是在岩石上雕凿而成的建筑。
4月27日参观考察了桑奇大塔,位于普珀尔。当我们抵达桑奇大塔前,正值当地时间正午,天气炎热(地面温度高达摄氏45度),但当我们站立在梦寐的桑奇佛塔实地时,实感兴奋。看到桑奇第一塔,一个巨大的覆钵形佛塔,惊讶这早在阿育王时期石雕艺术的精湛。此塔是印度最大的佛塔(图五),陀兰那(牌楼、天门)是由两个立柱支撑着三层的横梁,雄伟的立柱,显示出古代印度发达的建筑艺术。每一层横梁的佛传故事和装饰图案,雕刻华丽,内容丰富,非常细腻。而下面的立柱在正面和内侧面雕出的本生故事,一个个也分成方格画面。
桑奇的塔主要有三座,除了第一塔保存雕刻较多,其余的几乎毁坏殆尽。一号塔是最大的一座塔,大约建于公元前2世纪,四座塔门的高度约为10米。塔门横梁宽约6米。四座天门上的雕刻,大都是关于佛传故事或礼佛的场面。各种人物展现出古代印度社会的各个阶层,在人群中还雕刻有各式各样的动物和植物,如大象、鹿、马、牛等动物,以及莲花(如意树)、菩提(吉祥树)和芒果等植物。这座塔的天门上方并立一“三宝”象征物,分别象征着佛、法、僧。有莲花装饰的轮子,代表“法(达磨)”,三股叉代表“佛”,盾状物代表“僧(僧伽)”。“三宝”乃是佛教的三位一体物。饶有趣味的是每一座门上都雕刻有体态绰约的药叉女,身体呈三曲式,手攀树梢。药叉本是印度传统中的树神,在佛教寓意中,药叉又有护法守卫之意。此塔精致的雕刻与印度石材(细砂岩)应有密切的关联。二号塔相对远,在大塔西边约320米,是三座塔中建造时代最早的一座,据说建于公元前2世纪左右,塔身的造型也较简朴,有一个小型圆冢,以及环绕一周的栏楯(玉垣)。三号塔在一号塔的东北角,只有一座塔门,高约5米,有绕塔身一周的栏楯。1912年,英国考古学家约翰·马歇尔对桑奇大塔进行了全面的清理修复工作,并对桑奇佛塔进行了长期的调查研究,出版巨册《桑奇遗迹》,让世人真正了解了桑奇的魅力和重要价值。
(作者工作单位: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研究院)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