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二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二
学诚法师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
因为昨天刮了大风,又停电了,所以开示只讲了一次。
一、通达经论生信解·唯赖尊重入法藏
1.经论汇通断惑疑·断章取义增法执
大家来到寺庙里,修行,听开示,学佛法的经论,怎样把这几个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呢?
我们自己的思考、思维,自己对佛说的经论,祖师的注解,以及在寺院里面听到的开示,常常不容易汇通。不容易汇通,内心当中就会产生种种的疑惑、矛盾。本来我们读经也好,听经也好,是要让我们的问题越来越少;把很多佛教的道理,或者说我们听到的佛法的开示,能够逐步总摄、浓缩、概括起来。用三法印可以概括整个的佛法: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而我们在听经、阅读的时候,非常容易发生断章取义的情况,对于圆满的、系统的佛法造成分分取片。所以我们认真念经,也是为了培养这样的一种能力,就是既能把一个圆满的佛法彰显成一部论,又能够条分缕析,分成一个个科目,每个科目里又有好多的经论来证成这些观点的成立。而且,祖师大德们不同的理解,都有着比较好的叙述,让我们一看就非常的分明。
那么我们不容易把握的原因就是常常自己听到、理解到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观点,就当成是究竟的、全部的;而这个观点、这句话,法师告诉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要对治和破斥当下现行的问题,本来就是一个对治的法,如果问题不存在了,这个法就用不上了,“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所有的法都是为了要对治我们现前的一念心、当下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常常会出现,所以《广论》也告诉我们:“若于教授虽多练习,然于广大佛语释论所有的义理,不能授与决定信解,或反显示彼不顺道,唯应弃舍”,三藏十二部都是为了要帮助我们成佛,帮助我们能够非常便捷、便利地来修行。如果我们不能真正对佛言祖语、对诸经论产生定解,会觉得这些经论跟我们自己究竟成佛没有什么关系,只有听法师的开示才是有关系的,这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因为法师的开示也是根据经论来开示的,法师开示的目的,是让我们对经论产生信解,产生信心,产生正解,而不是对法师开示的语言产生一种依赖感。某某法师说一句,我们就去做一句,没有说我们就不做,这本身对名言就产生了一种执着,久而久之,有些居士就比较相应听这位法师讲法的风格,有些居士就比较相应那位法师讲法的风格,等等,诸如此类的情况常常会有。再扩大来讲,这个庙的法师的弘法风格,那个庙的法师弘法的风格,这个宗派的法师弘法的风格,那个宗派的法师弘法的风格,都是有差异性的。即便在经论当中,诸菩萨,诸佛的弟子,十大弟子,他们说法的风格也是各个不同的。但是我们学来学去,学久了,就会变成这些经论,尤其是大乘的经论,以及其它法师讲的佛法,同自己对不上号,挂不上钩,不相干。这种状况,究竟我们是否同佛法相应?有没有相应呢?
2.深入经藏入佛慧·顿根小智依师要
我们也可能常常认为这位法师、那位法师,修行不好,戒律做得不圆满,等等,也可能会有这样观过的心理。但是我们对经典会不会观过,或者说会不会轻忽呢?会认为经典非常的重要,尤其是希求解脱、希求佛果的人,必须要靠经论,否则就得不到解脱,不能成佛,不能修行,修不了吗?
我们听法师、听善知识的开示,因为自己的智慧不够,智慧比较小,烦恼很大、很严重,所以,我们是带着烦恼的心情去听开示的,带着烦恼的心去依止善知识、亲近善知识,带着烦恼的心去闻思经论。这样自然而然,时间长了,经论的法义不能入心,善知识的开示也不能入心,我们烦恼心在起作用。因为经论很深、很广,都是佛菩萨对大根大器的弟子们、甚至圣人讲的佛法,而我们现在人的根基本身就比较差,只有用更加白话的语言,更加容易接受的语言,更加容易理解的语言来表达,我们才有办法入门。不然很深奥,接受不了,觉得太复杂、太深,所以就需要不断来稀释。那我们的根基、条件够了,当然自己看,也能够得到很大的加持、很大的受益。而最初,我们自己看,看不了,看不进去,看不懂,看得容易走偏,不知道我们怎样从经文的文字上面来真正悟出它的道理,悟出文字背后的内涵,方法不得要领,所以需要有人引导我们,启发、帮助我们。也就是我们要做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情本身很复杂,也很重要。比如说盖房子,我们过去没有盖过,或者说只是会盖几间房子,那么你要盖一个大楼,就必须要靠专家来设计,必须要靠技术工人来施工,我们顶多只能帮忙,跟着去做,挑点土,搬搬木头、砖头等就可以了,但是让我们自己去做的话就做不来。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做过,不具有这种能力,所以必须要根据人家的经验,根据人家的要求去实践,最后才能够把房子造出来,才能够造得好。修行亦复如是,是生命的经验的指导,如果我们不能很真切地认同这一点,肯定会随着我们自己的想象去学习,去修行,去做事。
二、正法久住赖僧传·世染障蔽善取舍
佛陀出世的时候,有很多的圣贤同时出世,弥勒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阿难、迦叶,等等,非常多,看得到的,看不到的,有好多都是古佛再来。为什么古佛再来?就是来帮助释迦牟尼佛弘法,助佛扬化。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佛法的流传、广大,固然是由佛陀的愿力,但是这里面也汇集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圣贤、佛弟子们的努力、心愿。不然佛陀灭度了,如果教法没有人去传持、流通,我们今天也学不到。这就说明佛法要长久住世,需要靠很多有心的人、有能力的人,共同去努力。
佛陀在世时的弟子,灭度以后的弟子,他们最大的责任就是不能把佛陀讲的佛法忘记了或者记错了,所以当时佛陀的很多弟子都是会背的,不仅仅听过的这些佛法会记住,乃至于从其他的比丘那里听到的也能够记住。也就是出家的目的,很大的一个因素、很多的时间都是来受持佛法、传持佛法。以后,文字印刷越来越发达了,慢慢把佛经记到经本上面,现在做成电子产品,到处都有,但是我们的心里实际上记不了多少,能够把早晚功课背了的都很了不得。这种对佛法记忆的能力逐步逐步在丧失,在减弱,因为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记一些与佛法不相干的事情,就是去记很多世间的知识了。世间的知识,就从世间来讲,有些是有价值的,有些是没有价值的,甚至有些是垃圾。是垃圾我们要把它去掉,没有价值的知识我们不要去记它,有价值的,对于弘法修行用功有用处的我们要掌握。
我们常常听到一个名词——知识产权。不过,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有产权的,一些通过独特的研究而得出的成果,并且是很有价值的,是不共别人的,才有产权,受到法律保护。大量的日常生活当中的常识,大家都是可以共有的。我们一生当中能够去认识世间哪些知识是有价值的,哪些知识是没有价值的;哪些知识是有产权的,哪些知识是没有产权的,都不是很容易弄得清楚。佛法更是如此了,它更深奥,更不容易懂,也不容易掌握。
三、次第步骤修道要·三学得慧乐成满
1.佛法深广次第学·按部就班依教修
我们发心修行、学习佛法,不能着急,着急反而会学不好。因为一着急,就不容易按部就班用心去体会,按照步骤去努力实践。一部经、一部论、一份开示,我们听的时候觉得很简单很容易,但是要去实践就不是这么简单了。《弥陀经》也好,《法华经》也好,《广论》也好,我们怎么实践呢?我们怎样拿经本来对照自己的行为呢?我们的行为如何照这个经论去实践呢?一年365天,是不是我今天就修第一页,明天修第二页?还就说我这个月就修第一页,我这个月就修这个法类?无论怎么修,很多都是无常的,就是自己愿意修哪一个科目就修哪一个科目,自己愿意翻哪一页就翻哪一页,愿意听哪一段就听哪一段,实际上是不容易按照科目来学修的。我们在学校里要做一个实验,要读书,次第、步骤、方法是很重要的,因为步骤没有过关,违越了次第,方法不得要领,最后肯定要返工。那么修行也是如此,这些步骤、方法、要领没有把握住,修来修去,很难修得上去,很难修好。
2.心续调伏得正见·戒定生慧离恶作
《瑜伽师地论》里讲:“初善住根本,次乐心寂静,后圣见恶见,相应不相应。渐次为因缘,纯杂而修习,最先离恶作,最后乐成满。”“初善住根本”就是戒,七众弟子都有戒,戒律就是对我们佛教徒的日常生活中的身语意行为的具体要求。就是我们应该要怎么作意,身体应该怎么做,说话应该怎么说,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哪些能够说,哪些不能说,做了规定。只有照着这个规定去做,我们内心才能够寂静;如果不这么去做,我们内心寂静不了,就是行为不能得到规范、得到约束。戒律的目的就是调服我们的烦恼,让我们内心获得清凉,获得解脱。只有内心寂静了,我们才能够认得清楚哪些是正见,哪些是恶见;我们到底是跟佛法的正见相应,还是我们的恶见在起现行。正见跟恶见都是见,五钝使、五利使。
我们常常把好多的见解混合在一起,佛法的正见的力量非常微弱,很多的恶见非常猛烈、强盛,这样的话,我们常常会有恶作。“恶作”在唯识里也谈,不定法、睡眠、恶作、寻思。恶作,用现在的话来讲,即后悔。后悔跟忏悔不同。忏悔,我们做错了,我们要忏悔。无始以来的烦恼、业,把它忏悔干净,发露。后悔是一个什么状态呢?就是好事做多了,有时候也后悔,好事做少了也后悔;坏事做多了也后悔,做少了也后悔;做也很后悔,没有做也很后悔。就是内心是一种不确定的因素。比如说,下课了,准备去哪里呢?准备下山、爬山或者散步?因为你内心不寂静,所以无论下山、爬山还是走路,回来你都会觉得,刚才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是在浪费时间。那我们做了好事怎么会后悔?你常常帮助别人,给他开示、引导、关心,但是到最后他不领情,他觉得不需要你关心,那你就会觉得,我刚才给他说了这么多白说了,你会后悔。有时候,本来你不喜欢说话,别人硬要找你说,那你又不好意思拒绝,你就陪着他一起谈天说地,说完了自己又会后悔,刚才又浪费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说了很多无益的话。那么你觉得要陪别人说话也不是,不陪也不是;你不陪别人说话,你会觉得对方会不会对自己有意见,会不会伤感情,以后不好相处。再小到我们过堂用斋的时候,我们究竟要吃多少饭呢?要吃一碗,还是要吃两碗?要不要吃馒头?都会后悔,只是比较微细。这说明我们内心里面不决定,因为我们内心对于大事没有决定,所以会在很多具体的小事上得到反应。总之,没有一件事情自己觉得是做得满意的。如果有一件事情自己觉得是满意,最后又成了自己的执着。就会觉得我自己行,别人都不行,又会成了问题。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远离的,所以《瑜伽师地论》里头谈到了“最先离恶作,最后乐成满”。
戒定慧,归根究底,我们要拥有一种慧力,如果我们没有智慧的能力,对任何事情都决定不了,决断不了。“慧力破诸暗”,很多的迷惑就是因为我们缺乏慧力。听经闻法,持戒修定,目的也就是让我们增长智慧的能力。
四、直下承担开智慧·断疑除慢发大心
我们学佛法如果没有广大的承担心就不可能得到广大的智慧。佛,是一个究竟圆满觉悟的境界,我们要发心成佛,没有广大的心,就不敢成佛,不会认为自己哪一天会成佛。也就是说,虽然我们在学佛法,但自己对学佛所要走过的路,通过修行最后成佛没有信心,没有绝对的信心说自己通过修行以后也能够成佛。就是缺乏一种直下承担的信心和能力,这要培养起来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我们常常说建立宗旨,说一说是可以的,但是说过了就忘记了,实际上没有这种信心了。在世间,人人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法律上来讲你只要是一个国家的国民,都有可能当国家的主席,但是真正让你去当的话你能不能、敢不敢呢?很少人有这种广大的志向,从小学生开始就说我以后要当国家的总理。很少人有这种抱负,大部分人就是以后当官可以当大一点,钱赚多一点,日子好一点,这个目标都是很模糊的。为什么不敢有那种心呢,因为大部分的人觉得这不太现实,不太可能。但很不容易,不等于说没有机会,没有可能。我们要成佛,同世间上的成就比起来,更是遥遥无期了,那还不得经过多少劫、多少万年,都数不清了,那怎么来对证?这就要凭信心了,就是要凭直下承担的能力、当下承担的能力。
我们如果没有这种当下承担、直下承担的能力,自然而然,我们所想的事情只是我们个人的事情,自己今天怎么过,明天怎么过,后天怎么过;今年怎么学,明年怎么学,后年怎么学。就如世间上读书一样,一年级读什么课程,二年级什么课程,三年级、四年级什么课程;小学、初中、高中读什么课程,大学读什么课程。但是我们没有很真切地注意到,这些课程,不仅有老师引导,有学校、社会、国家做保障,同时还有许许多多的专家在研究,研究什么时间这些小孩要读什么书,要安排什么课程,安排这些课程的目的何在,为什么要读这些科目,许多教育的专家在研究。也就是说这些课程安排是有用意的,是有道理的,只有照着这些课程安排去学习,最后才能够成为符合社会、国家需要的人才。那我们学佛法的,也是一样的道理了。如果我们没有认识到现在学的这些内容跟我们最后要成就的目标是有关联的,自然而然,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我们很多的学习、修行、做事,就会没有目标,盲目。照道理,所有的经论已经是非常有体系,非常完整了,我们只要去看去学习,慢慢就会有成就,有比较大的成就,甚至有很大的成就。它不像世间一般的知识那样支离破碎,千头万绪。世间的知识,表面看起来很好学,实际上也很不好学,为什么呢?学科太多,头绪太多,没有最后的结论。但佛法看起来难学,实际上好学,为什么呢?千经万论都汇归一心,都跟我们的心有关,并且都有最后的结论。所以学佛法都是结论后的研究,世间上是假设一个结论然后来证实它能够成立。佛法已经给你做了结论了,你只要给人家讲这个结论怎么好就可以了,让人家相信、尊重这个结论。这是不同的,一个是研究一个结论出来,一个是结论后的研究。
但是我们这种承担心不容易培养,这种责任心不容易培养,那不是一朝一夕短时间能够培养起来的。世间上的那些英雄、豪杰也好,那些圣贤也好,他们的胸怀只是跟常人不同,他们所关心的是众人的事情,他不是只关心个人的。那么我们学佛法所关心的是一切众生,六道众生都关心,更宽广,种类更多。所以我们要逐步逐步在用功的过程当中,让内心越来越寂静,怀疑的心、我慢的心、污浊的心越来越少,做每一件事情,说每一句话,都非常的明确。这样久而久之我们的功夫就会逐步逐长进了。
五、修身修行唯修心·学法弘法为利生
修行就是修改自己的心,修正自己的内心,就是我们内心有烦恼,内心有偏,不正,要纠正,让我们内心的起心动念都是清净的,都是善良的。那么内心清净,内心善良,内心圆满,我们身语的行为自然而然也就是善良的。反过来说,我们没有在内心上面改变,仅仅在行为上面要求、改进,那么久而久之我们的行为就会变得很机械,很单调。只有我们从内心上面真正纠正过来,我们的行为才不会变成单调,才能够显示出它的善良的意义。
大家住在寺院里,感觉到宁静、平安、吉祥,这本身就有很大的功德。为什么这么说?在社会上,要做到平安,要做到宁静,要做到祥和,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也就是说不是你有钱你就能平安,你官当的大你就能够寂静,就能够宁静祥和,恰恰相反,那么世间上各行各业各界充满了竞争,每个角落都是如此,世间法都是在竞争的过程中发展的。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文化程度也不同,世间上自然就有强者、有弱者,就有不平衡的现象的发生、出现。那么要让所有的人,男女老少,痴愚、贤不肖,都能够感受到安和乐利,感受到和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一个远大目标,是一个需要努力实现的过程。我们常常讲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国泰民安,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为什么需要和平,就说明说还有很多不和平的因素,还有很多的问题,所以大家都渴望、期盼和平。那我们能在庙里拥有这种氛围,本身就是很殊胜的。我们怎样在这种非常殊胜的环境当中,对佛法产生一种更坚定的信心,更深入的体会?能够把我们内心当中对佛法充满的善的力量,通过我们的行为,不断地去影响和帮助更多的人?这也就是我们学佛法,弘扬佛法,让佛法住世的意义、价值之所在。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