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长街两座庙——北池子大街和街里的宣仁庙、凝和庙
一条长街两座庙——北池子大街和街里的宣仁庙、凝和庙
北池子大街在紫禁城东侧,是近靠筒子河的一条南北走向的长街,街南起东华门大街,北到五四大街。清乾隆时称北长街,光绪时称光禄寺后东华门外北长街,俗称北池子,到了宣统时所性就叫了北池子,民国以后一直沿称未改。文化大革命以后和南池子大街一起被叫做了葵花向阳路。后来恢复原名。
北池子大街在明清时期,街内居住的多为内务府的太监。街内原来还有武备院和俄罗斯文官旧署。不过北池子大街里最著名的就是宣仁庙和凝和庙了。
宣仁庙在北池子大街最北端路东,敕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庙祠祀风神,俗称风神庙。雍正六年时雍正皇帝为求国家免受风灾,认为对风神也应该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于是他决定在皇城内择地建庙,因时祷祀。根据皇帝的旨意,大臣们又是考据古籍,又是占卜算卦,最后议定庙址应选在东北方。而庙宇规制,就仿照中南海时应宫式营建。庙建成后,雍正皇帝钦定风神,赐号“应时显佑”,赐庙名为宣仁庙。庙内有雍正皇帝御书“协和昭泰”匾额。庙在嘉庆九年(1804年)曾重修。
宣仁庙历经多年风雨,但其建筑格局基本保存完好。我去探访时发现该庙现在正在整修,想来不久就可以新的面貌示人。我在庙内见到,该庙四周围有庙墙,有山门三间,门上方嵌有石刻匾额“敕建宣仁庙”,山门前是一道一字影壁墙,山门两侧砌着八字琉璃影壁;穿过山门,东西两侧,坐落着钟、鼓楼,钟鼓楼北为前殿,该殿两侧有内墙,并向北至后殿。内墙南部东西各开一随墙门,可进入内墙两侧外的细长跨院,院内各有寮房九间。
宣仁庙内前殿供奉风伯之神,后殿供奉八风之神。每年万寿圣节和立春后丑日进行祭拜,夏历每月初一、十五摆祭器,每日香灯。每次遭遇旱、涝天象时,皇帝都要派亲近大臣前往拈香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待上天赐福后,再派亲近大臣去报谢。
从宣仁庙往南不远就是凝和庙,清雍正八年(1730年)敕建,仿宣仁庙规制,用以祭祀云神,俗称云神庙。庙门坐东朝西,殿宇均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及四层大殿。山门前有琉璃砖大影壁,上覆琉璃瓦顶。钟鼓楼绘旋子彩画,黄瓦绿剪边。前殿为黑琉璃瓦绿剪边,正殿三间,歇山调大脊黄琉璃瓦绿剪边。此外还有后殿等建筑。庙内有雍正皇帝题“兴泽昭彩”的匾额。
凝和庙建成后是用来祭祀云神的,后来由于地近紫禁城,也常有进京官员来此住宿。民国二十二年时此地又改为市立第四十三小学校址。后学校又改名为北平市立北池子小学。现在凝和庙为北京市北池子小学使用着。庙内原来的照壁、钟鼓楼、天王殿等已拆除,大殿及殿前御道还保留。1984年这里被定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