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华山隆昌寺与中国律宗
宝华山隆昌寺与中国律宗
张春蕾
佛教东传中土,对机形成了不同宗派,但真义是一脉相承的,概而言之为戒、定、慧。佛教正是通过对此三者的开示,导引芸芸众生走入圆融自在的人生之境。坐落在江南的一座佛教胜地——宝华山,其道场从禅宗嬗变为律宗,正是由时节因缘而形成的。
一、宝华山隆昌寺道场嬗变的意义
位于江苏句容的宝华山隆昌寺原为禅宗道场,齐梁间宝志公曾在此弘法;明嘉靖年间,由普照禅师复建宝华庵;明神宗万历年间,由妙峰法师主持道场,敕建铜殿,并赐匾额“护国圣化隆昌寺”。宝华山改禅为律,是崇祯十二年(1639)的事。此前在中国各地曾有过不少著名的律宗道场,如泉州开元寺、杭州昭庆寺、北京戒台寺等分别是盛唐、五代、北宋、辽代的古律宗道场,名重一时,但至元、明便先后衰落了。三昧大师在崇祯十一年(1638)登宝华山,次年开创律宗道场,为宝华山律宗初祖,故宝华山在中国律宗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是明清及近现代的事。宝华山由此而担当起中兴衰颓的律宗的历史使命。
宝华山隆昌寺改禅为律正昭示了佛教诸宗本源于一,电必然万法归宗,佛教真义以戒为本,由戒入定,由定生慧。律宗的产生和弘传,就是为了给佛教固本培基。
律宗是佛教徒专精戒学的一宗。戒律,是当年释迦牟尼佛随缘制戒的具体规范。《四分律》卷一载,佛告舍利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因不结戒、说戒,所以法不久住,舍利佛于是请佛陀制戒说法。佛陀为保持僧团的纪律与纯洁,为保持佛法能久住世间,针对僧团中出现的种种不当行为,制定出若干戒律,并嘱在他涅槃后要依戒律为师。
佛涅槃后,佛教教团最初和最重要的事业,是结集佛的遗教和戒律。律法的第一次结集是佛统率大众的大迦叶,在七叶窟中,就戒律的各条目,询问持戒第一的优波离,优波离分80次一一诵出根本律制,再传迦叶、阿难、优婆崛多等五大尊者。优婆崛多门下又有五位弟子,采集80诵律,各成一部,就是所谓的“五部律”。传来中国的,只有五部中的前四部,即《十诵律》、《四分律》、《僧 律》、《五分律》,其中,昙无德部的《四分律》后来在中国得以广泛弘传。
佛教初传东土180年间,虽有经典传译,却独缺律典。直至曹魏少帝嘉平二年(250),印度昙摩迦罗尊者见中国当时的僧众只剃须发,披僧衣,而没有行持戒律,深以为虑,誓弘律法。他亲自译出《僧 戒本》一卷,以作课本。并在洛阳敦请梵僧十位大德,立羯摩法,开创以十大僧传戒的先河。此为中国授受戒法的开始。
到北魏孝文帝时(471—499年),法聪律师辍《僧 戒本》,专弘《四分律》,成为《四分律》在中国的初开之祖。传之唐初的九祖道宣,发扬光大,律法至此流播海内。因道宣久居终南山,此宗即以南山律宗闻名于世。道宣亦被称为南山律宗的第一代祖师大德。道宣律师广事著述,以大乘教义解释《四分律》,为《四分律》之集大成者。他著述南山五大部,为后世研究律宗的重要典籍,其中,《四分律删繁补缺行事抄》为千年来中国律学行事的指南。道宣律师把佛陀的教法划分为“化、制二教”,即以定慧法门为化教,引导信众从研究教义入手,由了解教义而生起信心,进而趋入定慧法门;再以戒学为制教,使信众遵守戒律,杜绝恶源,从而契证定慧,得到解脱的旨趣。这一划分极大地提升了律藏的地位。道宣律师还对《四分律》做了一番融小归大的工作,使律宗具有大小二乘互摄互通的特殊意义,修持者不仅求自了,而且兼了众生。
道宣弟子周秀继嗣法位,成为南山律宗二祖,其后法脉不绝。其弟子中最著名的是鉴真大师,他在扬州大弘南山律,后来他又把律宗传到日本,在奈良建造寺庙,设坛传戒。日本律宗,由此肇始。
唐代末年,经会昌法难及五代战乱后,佛教衰颓不振,律宗亦渐式微。至宋代,允堪、元照律师大弘律宗,允堪著《行事抄会正记》,元照著《行事抄资持记》,均为道宣律师《四分律行事抄》的注解,但有关绕佛方向的左右、衣制的长短等见解,两书有异,遂分“会正”、“资持”二宗,资持影响尤广。
宋代以后,几经战乱,律宗典籍逐渐散佚,至元、明两代,乏人传承。到明末万历年间,金陵古心如馨律师徒步到五台山求学戒法,返回金陵后,在马鞍山古林庵建弘律道场,再兴南山律宗。古心的法嗣寂光三昧律师,在金陵东南70华里的宝华山,辟一道场,成为日后中国戒学的中心。
太平天国时期,宝华山遭破坏甚大,重建后,盛况不复,南山律藏真脉曾一度失传。民国初年,弘一大师发大誓愿,以毕生精力,护持南山律宗。他遍考中外律丛,研究校正道宣的三大部(即《四分律删繁补缺行事抄》、《四分律合注戒本疏》、《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及其他律藏,使南山律法得以发扬彰显。
二、宝华山隆昌寺在中国律宗中的地位
宝华山隆昌寺已历尽1500余年的沧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传戒道场,而其律宗法脉可追溯至古心如馨律师。自唐代道宣律祖大力弘扬戒律,使律法真正在中国广泛传播后,其南山律宗传承20余代后便渐告寂息。直至古心重振律法道场,并在金陵古林庵、灵谷寺、栖霞寺、甘露寺、杭州灵隐寺、常州天宁寺弘演宣讲,四方响应,僧尼云集,南山律法再度兴起,古心律师亦被赞为优波离再世,为中国律法中兴之祖。
古心圆寂后,其弟子分散各地,弘扬戒法,化导一方。寂光三昧承嗣最晚,他在宝华山创建律宗道场时,离古心圆寂已有22年。但他绍述杰出,是古心弟子中成就最为显著的一个,自建立南山律宗门户后,鼎新旧业,仿东林莲社,建千华社,四方修行徒众,响应云集,由他主持的戒席达百坛之多,受戒弟子遍满天下,宝华山律法也得以深入人心。清初顺治进士笪重光奉敕题书匾额“律宗第一山”,给予这个律宗道场以极高的评价。
三昧律师奠定了宝华山隆昌寺在中国律宗中的地位,而巩固这一地位的还有赖于他的一些杰出的传人。
宝华山第二代祖师读体见月承继法席后,整肃道场,革除弊端,立规约十条,勒石铭记,警戒同修“一事一法,必遵毗尼”,苦心惕励,护持正法。他自己更是精进不已,曾两度静修般舟三昧。肺胃般舟三昧,就是不坐不卧不依倚,昼夜壁立九十日,持续修行。宝华律风,吹送海内。顺治六年(1649年),有徒故侮僧规,见月为严肃戒规,建立木戒坛,此为宝华山建坛传戒之始。至康熙二年(1663年),他又将木戒坛易以为石,并亲自设计样式,周遭以层栏护之,承以莲座,手绘精美花纹,工匠依型镂刻。现在宝华山的石戒坛就是依其旧制复建的。
德基定庵承继宝华山第三代祖席,他不仅律己甚严,且著述颇丰,著有《羯摩会释》、《比丘尼戒本会义》,在完善律学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还辑《宝华山志》十二卷,为宝华律宗有专志之始,详载了宝华律宗法脉承传的始末。
清雍正十二年(1734),宝华山第七代祖福聚文海律 师应诏入京,大开皇戒,广布天下,乞戒学徒多达1819人。雍正皇帝又下令将京城愍忠寺改名“法源寺”,并命文海担任住持,直至乾隆十年(1745)方得归山。文海主持宝华山戒席30年,得戒学徒数逾10万,20余弟子主席于南北丛林,南山律宗赖以大兴,也使宝华山一脉,不再局限于南方,从此分灯北方,成为全国性的律宗。此后宝华山一直是中国戒学的中心,法脉从古一直传承至今,当今天下丛林传戒,多依循宝华山的戒坛仪轨。宝华山戒坛是至今依然在传戒的古戒坛之一。
三、宝华山隆昌寺授戒仪规
授戒是律宗的重要仪规。修行人受戒后,有了可以遵循的戒法,才能戒体庄严,威仪济济,道貌堂堂,心意清净,举止有方,因而受戒是每一个佛教徒生活中的重要活动。所授戒律既有出家五众——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学戒女)、比丘、比丘尼——受的三坛大戒,也有在家的优婆塞(男居士)、优婆夷(女居士)受的三皈五戒。通常在寺院中大规模举行的即为三坛大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
宝华山传戒轨范依其二祖读体见月的《传戒正范》而来,近代中国南北丛林之传戒,无不以此为规范。按此书规定,受沙弥戒的第一步要由传戒师询问有无障碍受戒的种种恶习,若无,才可受沙弥戒。第二步是明戒体,即随传戒师说三皈依,以接受佛的法身于自己的心性之中,以佛的法身接通人人本具的法身,以期引导各人自性是佛的证悟。第三步是授沙弥十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非时食、不观听歌舞、不涂饰香矍、不坐高广大床、不蓄金银宝物。传戒师每说一戒,即问受戒者“能持否”,受戒者须答“能持”。这叫明戒相。接着再宣说沙弥五德,最后由受戒者将受戒功德回向众生,受戒完毕。
第二大戒是比丘(尼)戒,又称具足戒。由于各部律藏不同,在戒条的具体数字上也各有不同,《四分律》中有比丘戒250条,比丘尼戒348条,受戒内容普及世间一切境界,远离世间一切罪业。其中重戒有四弃法(淫戒、盗戒、杀人戒、大妄语戒,一旦触犯,即被弃于佛法大海的边外)、十三僧残法、二不定法、羯磨法(用于僧团日常管理的议事法)、忏悔法(比丘、比丘尼触犯重戒之外的戒条后求忏悔的方法)等。沙弥(尼)戒和比丘(尼)戒只有出家的佛弟子可受,而菩萨戒则是修大乘的出家在家的佛弟子皆可受。菩萨戒有重戒和轻戒之分,轻戒内容很多,重戒主要有杀、盗、淫、妄、沽酒、说过、赞毁、故悭、故嗔、谤三宝十条,在寺院中举行授戒仪式的主要是授十重戒。
授比丘戒仪式中的登坛对答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戒坛大殿香烟氤氲,僧众肃立在戒坛四周,双手“合十”,诵念佛经。在高高的戒坛上,端坐着十位资深的年老僧人,戒坛正面中间坐着的是衣钵传灯本坛坛主,一般由寺院方丈或主持僧担任,其左侧是羯摩阿阇黎,右侧是教授阿阇黎。在戒坛两侧,右四、左三坐着七位尊证阿阇黎,以上坐次就是佛教里的“三师七证”。受戒者身披袈裟,跪在坛主对面,恭听坛主传讲戒律要求。坛主向受戒者说戒后,羯摩阿阇黎也要对受戒者讲些要求。问答仪式完毕,七名尊证阿阇黎齐声说“成”,以证明受戒者已经“得戒”。受戒者受戒后,即由寺院发给“度牒”,度牒上写明僧人受戒日期,“三师七证”的法名。凭此度牒,比丘或比丘尼可到全国各地寺庙“挂单”(即留住)。
见月祖师所建宝华山石戒坛在“文革”中被彻底毁坏,现有戒坛是在1987年宝华山第二期修复工程中重建的。1992年秋季,宝华山重新开坛授戒,迄2005年已传戒6次,受戒徒众达3400多人,使南山古律在新世纪得以继续传承。
从元代开始,出家佛教徒在“削发”之后、登坛对答之前,要举行“烧戒”仪式,就是在佛教徒头上烧几个戒疤,以表示佛教徒“愿以肉身作香,燃点敬佛”的最大诚意。戒疤数量有三、六、九、十二个不等。其实烧戒只是中国汉传佛教的一种风气,并非佛教原有的仪规。为保护僧众的身体健康,1983年中国佛教协会作出决议,明确规定废止烧戒环节。
四、弘扬戒律精神的时代意义
释迦牟尼佛在悟道12年后才首次制定戒律,此前他一直致力于以宣讲教义化导信众趋人定慧法门,因为佛陀以智慧法眼看到众生皆具佛性,故而生起无上信心。但佛陀也看到五欲六尘对众生的诱惑,所以意识到制戒的必要性,如同治水,开河疏导的同时也应筑堤坝以约束之。尽管佛教法门无量,门派众多,但都不能离开戒律,即便是最为方便的净土法门,离开了戒学也不能成就。
当今之世,物质文明昌盛,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之时,也激发了物欲的高度膨胀。槛外之地,也难免除俗风劲吹,致使道风滑坡,正法难张。佛法住世已久,各门各派难免门户之见,争论辩驳,嗔怨迭起,其中亦多邪知妄见。为使修行之人回归正道,为使正法永昌,弘扬戒律,提起正念,清净自心,整肃佛门是一条重要途径。宝华山第十九代祖师慈舟戒谛律师在《新编宝华山续志·序》中写道:“故我先德,创建律宗,严净收心,杜微防渐,此宗风人闻而敬之,行而畏之。而不知严守戒律而后心能安,心安而后志定,志定而后慧生,故于末法之世,律宗之建,恰有对治,亦涅槃之正道也。”佛法是心法,一心清净,一心不乱,方能开悟成佛。佛教的戒律讲究修身利人,所谓“人成即佛成”,戒律从外相的修持清净,到内心的不动念,都有严格而细致的规约。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初佛陀制定的一些具体戒律已不适用于各国不同的民情及现代时空,但是戒律的根本精神却应严守,不可背离。星云法师主张应以戒律“不侵犯”的根本精神推广五戒、菩萨戒,方能匡救当今道德沦丧、社会失序的时弊,提倡戒律规范人间化、生活化、现代化,建立人间佛教受持菩萨道自利利他的戒行,以八正道、四摄六度为戒律的内容,饶益有情。此亦谓合乎时代发展需要的真知灼见。
佛教说,戒如良师,可以指导我们;戒如城墙,可以保护我们;戒如轨道,可以规范我们;戒如船筏,可以帮助我们渡过生死大海。戒就是学习做人的根本,清净的戒行,能够培养健全的人格,获得圆满的人生。
出自: 《世界宗教文化 》 2006年3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