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四十二章经讲注(第31期)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1日
来源:明伦创刊   作者:明伦社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第三十二章
经文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於爱,何忧何怖。
表注:

       ┌妄认四大为自身…
     ┌身└应觉假身非我……爱忧布
    爱┤           
     └心┌妄认六尘缘为自心//离忧布
       └应觉妄心无常……/

讲义
  此章文简,而理难明,兹先说大意。
  佛是何人,我是何人,学佛者应当辨之。我等是凡夫,生死不自主,现前受苦,尔後轮
回。佛是证果之人,生死自主,现前无苦,当来涅槃。涅槃者,汉义为清净寂灭,亦即不生
不死也。
  我身与佛,亦有回意,佛为法身,我乃肉骨凡胎。法身即是真如本性,吾人亦有之,然
以迷悟之分,遂有生佛之异。吾人迷而性隐,佛彻悟而性彰。性彰自起慈悲大用。慈与众生
乐,悲拔众生苦。斯非大智圆满,莫之能为也。凡夫不觉,固不足以语此,世圣,二乘,菩
萨,智皆不圆,虽有慈悲,而不平等。惟佛能发大慈悲心,不问众生善恶,皆与其乐,拔其
苦。或疑如此平等慈悲,而众生无尽,佛何以遂其心,讵知佛度一切众生,而实未尝动一念
也。
  学佛自以成佛为上,苟未能也,当取乎中,即成世间之圣人也。世圣孔子,亦未现法身
,然其心合佛天之道。合乎道,虽非大慈悲,而有仁恕。仁者,以待己之心待人,恕者,己
所不欲勿施於人。斯二者,凡夫犹不及也。所以然者,我见使之耳。凡夫无不深着我见,孔
子则曰毋我唯能毋我故有大智。大智异乎佛之圆智。圆智之光,如十五夜月。大智如十二三
夜月,故所行自合仁恕之道。凡夫未发此智,其视孔子之行,不免苦之,而孔子之心,坦荡
荡也。现因如是,未来自得超升。升於何处,天堂是也。天道犹有生死,惟其寿长福厚,较
诸人道远胜矣。
  苟学世圣,亦莫能及,惟作凡夫矣。凡夫不显法身,不合大道,思想皆发乎情,情约之
有七,而以爱为本。故纵情则贪爱,爱无圆智,亦无大智,惟有迷痴,行非慈悲,亦非仁恕
,於所爱之人,终日忧忧不释,於所不爱之人,不惜其死,於所爱之财物,既患得之,又患
失之,其心戚戚如斯,命终惟堕三途,若欲再得人身,难若高山垂线穿针。楞严经云,纯想
则飞,纯情则堕。纯想者,心无他念,惟想道耳。修道不离止境,观即是想,时时观想於道
,即可超升。不事止观,念佛亦尔。念佛之时,放下万缘即是止,想念於佛即是观。吾人念
佛,工夫不进,即由念之不纯耳。纯情者,即是贪絈痴根本烦恼,具此烦恼,终日迷於五欲
六尘,求其未来不堕不能也。凡夫之堕落,实由迷於假我。如此身躯,人皆以为我,其实为
三十种秽物之和,何者是我。外道虽不以身为我,而以识为我,不知识为假心,亦非是我。
彼之造作,皆为此四大和合之假身,与夫六尘缘影之妄心,临命终时,万般皆不去,惟有业
随缠,思之思之,可不惧哉。凡夫欲求成佛,必先求其不堕落,求其不堕落必先不忧怖,求
不忧怖必先不迷痴,求不迷痴,必先不贪爱,求不贪爱,必先去其情。如何去情,必先合乎
佛道,合道以後,再求开发真如本性。今人根钝,虽欲不堕不忧,莫由自主,惟以念佛,志
求往生可耳。然念佛亦须明此道理,始期有成。
  明是理已,经义可会,佛言:人从爱欲生忧者,人指凡夫而言,凡夫无不爱欲,爱欲则
生忧,忧则怖,故云从忧生怖。最怖之事为何?死乎?不足道也,怖於死後之堕落也。若离
於爱者,是除怖之法,爱即是情,变情为道,即离之矣。何忧何怖者,苟能得道,唯有法喜
,何忧之有,不堕落,何怖之有。
                     第31期 公元1974年4月8日发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