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宗教思维
论宗教思维
魏博辉
摘要:宗教思维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出现。它既有理性思维的进入,又有非理性思维的渗透,但其理性不能贯彻到底,因为最终它要为信仰服务。宗教思维的运行离不开语言,它由语言的导向而运行,但语言对于宗教思维的导向具有“不充分”的性质,因为宗教思维可以不完全依赖于语言的引导,还可以通过实物或行为引领宗教思维的前行,以非理性的思维形式。直指信仰者的心灵深层。
关键词:宗教;思维;语言;理性;信仰
中图分类号:B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0)01-0057-03
一、宗教思维的特点
宗教思维是以一种既含有理性思维,又含有非理性思维(有人称为艺术思维,因为它具有想象、情感、情绪等寓于其中)相对独特的思维形式而出现。
宗教从一开始就同时履行着理论与实践的功能。在原始人的宗教思维中既包含着他们的全部思想,又包含着他们的全部情感。宗教思维寓存于理论与实践的交感之中。对于宇宙、自然的认识既不是纯理论。也不是纯实践的。那时。人们还不具有高度抽象的思维能力,也就不可能有系统的神学理论。于是人们完全依赖直观感受的、带有象征性的宗教意识来确定宗教礼仪等。在实践的基础上,随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宗教意识不断地发展,促进了宗教礼仪、宗教组织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严密化。受到了文明时代后出现的有系统的神学理论的指引。神学理论的出现,反映出了带有象征性的宗教理论思维的形成。
宗教是由围绕着某一“终极关怀”(ultimate collcern)的系列观念组织起来的信念及宗教经验等而构成的。它可以有一套“形而上”的宗教理论。也可以有“形而下”的具体礼仪、行为。宗教神学理论的形成与传播体现了宗教的理性思维运行于其中,其思维的结果以教理、教义、教规或各种圣书等具体的形式和思想观念表现出来,以宗教的象征性语言的概念框架建构起了不同的宗教理论,因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宗教理论体系。如佛教基本教义以把现实人生断定为“一切皆苦”而寻求解脱为主要内容。其中包括“四谛”、“五蕴”、“十二因缘”等基本教理,成为以后佛教各派教义的基础,形成了以“”空、“苦”为核心的佛教理论体系。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中有六大信仰。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后世、信前定,形成以此为核心的教义体系。基督教的神学立论为,信仰上帝(天主)创造并主宰世界。认为人类从始祖起就已犯罪,并在罪中受苦,只有信仰上帝及其儿子耶稣基督才能获救。以“上帝论”和“原罪说”为核心构成基督教神学体系。正因为有了语言文字。有了较强的理性思维的运行,因而才构成了各自的理论体系,才使得它们成为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三大宗教。它们建立了这些神学理论体系后,还将使之稳定而巩固地生存、延续下来,传播开来,因此,以“恒定不变”的圣书、经典等,使教义、教理保存下来。佛教的“藏经”。诸如《阿含经》、《大般若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华严经》、《法华经》、《坛经》等;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基督教的《圣经》等,作为各自的根本经典,同时也是它们的立法、道德规范及思想学说的理论基础。其中含有理性因素。也是宗教的理性思维活动的具体体现。
但是很遗憾,宗教的理性并没能走向深远。因为理性是在为信仰服务。理性要服从于信仰,有哲学家和神学家认为。神圣的宗教不是基于理性。而是基于信仰。所以。一切宗教理论都在为其非理性的信仰作出说明。在某些人看来。上帝的“隐秘”够成一个问题。它的存在不是当下自明的真理,他们试图用理性来说明它。从而找出上帝的存在。并帮助人们确定并相信有关的宗教信念是有意义的。那么就要以信仰去寻求理解。因此。宗教在信仰与理性之间保持着一种张力,信仰与理性需要澄清。但不是绝对对立的。它们共存于这一“张力”的统一体之中。信仰不能没有理性的帮助,否则信仰者无法理解宗教经验到的某种“终极关怀”(信仰)的信念与概念。宗教的信念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被人理解。所以,如果不运用理性,那是难以做到的。由此,信仰与理性的关系就构成了这样的情形:“一方面,神学本身就是一个思想进程,人们必定希望用理性的方式来追求它;然而另一方面,按通常的理解,若不亵渎神的实在的崇高性及其高于一切人类概念化思维的启示的话,‘理性’在神学里几乎也是没有定论的。”人仅通过“理性”通向上帝何以可能?人的理性知识不是对无所不能的上帝及其存在唯一的判断标准。所以,被溶入到理性那里去的信仰,不会因此而消失。理性和信仰共存,如此,也就使理性不能贯彻到底。
宗教神学建立的过程,可以说也是宗教理性思维行进的过程,但在信仰与理性的“张力”中,非理性思维(或说艺术思维),包括顿悟思维、直觉思维等也在其中“穿行”。
在神话一宗教那里面对自然力量,首先是从直觉思维开始,其“思维并不能自由地支配直观材料,以便使这些材料彼此关联、相互比较;相反,这种形式的思维反倒被突然呈现在面前的直觉所俘获。它滞留在直觉经验中”。当有了语言之后,可以用语言符号的形式集结“经验”,但这种直觉思维、顿悟思维等,或称艺术思维仍然在宗教意识中保留下来。“宗教洞见”也可以视为一种顿悟思维,如,一个人在菜园里翻土,他注意到。如果不能把长在旁边的一棵树的树根不断地斩掉,那么它们就会不断地生长,并把蔬菜挤死。从中,他可能会对罪的疯长并压倒我们的方式豁然开朗。虽然要理解罪的概念,必须要有上帝的概念,(即罪是对上帝的干犯),但是。要有这个宗教洞见,这个园丁并不需要他(她)已经经验到上帝。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足以激发我们洞识人的灵性处境,或者上帝与世界的关系。实际上这种洞见即顿悟思维。佛教中的禅宗主“顿悟说”,指无须长期修习,一旦把握佛教的“真理”,即可突然觉悟,由此便可以摆脱因无明所致的人类之苦与困境的束缚。《禅源诸诠集都序》中说:“有云先因渐修功成,而豁然顿悟;有云因顿修而渐悟,有云因渐修而渐悟;……有云先须顿悟,方可渐修身,……有云顿悟修者,……有云法无顿渐,顿渐在机者。”禅宗分为南北两支,北宗讲“渐悟”。南宗讲“顿悟”。可以说,顿悟思维是宗教思维中的一种重要思维形式。
此外,宗教情感、宗教情绪、宗教激情,还有宗教想象等非理性因素的基本表现形式仍在宗教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中反映出的是非理性思维方式的运作。
二、语言对于宗教思维的导向作用
宗教虽有理性思维的进入,但宗教思维不同于哲学思维,虽都在探讨世界观和人类生存状态的问题,但哲学思维是作为“纯理论”形态而出现的,它源于宗教,而又分立于宗教。哲学注重的是反思与批判,宗教则注重的是信仰与权威;哲学思维是一种对人类精神的反思过程,是各种思想相互批判和自我批判的思维过程。宗教思维最终是为信仰而作的诠释与理解的过程。其论证的
过程是对“信仰的权威”绝对服从的理性说明的思之过程。哲学是专门化的脑力劳动,因此,哲学思维即“纯思维”是一种完全需要语言导向与表达的高级理性的思维形式,而宗教思维不只是单纯依靠语言的导向,而且也可以依靠实物与行为引导其思维,就此而言,语言对于宗教思维的导向作用有其“不充分性”。
这里所说的语言,主指有声语言和语言文。从总体上说,宗教语言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宗教语言,不仅包括在宗教的典籍和各种宗教性质的活动中,信仰者之间彼此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而且还包括实物符号和动作、行为符号,皆可把它们视为“宗教语言符号”。也就是除语言文字外,还有宗教实体礼仪、实体器物等,如向神祭献的礼仪行为及贡物、庙宇、神像、法器等,这些都是宗教的符号语言,也可把它们划归为广义上的宗教语言符号。狭义的宗教语言,(指在宗教领域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主指宗教典籍中的宗教理论所运用的相对世俗语言而言的“超世俗”的语言,有其特定的该领域的概念、范畴及相关的“语言链”,以表达、阐释宗教的教义、教规以及作为“形而上”的宗教思想。宗教创建了大量的词汇,由此构成的宗教话语来描绘上帝、神的全知、全能与至善的性质,带有极大的象征意义和启示作用。如佛教神学中的佛陀、菩萨、般若、缘起、无念、无相、无明、轮回、涅椠;伊斯兰教神学中的安拉、清真、天使、拜功、斋功、天课;基督教神学中的天国、天父、救主、基督、原罪、救赎、本罪、造物主;道教神学中的天尊、真人、元气、心斋、坐忘、止念、天书等概念、范畴。这些带有象征性和启示性的宗教术语构成了宗教语言的特色,我们暂且把宗教语言称之为“象征语言”。
语言(狭义的宗教语言)在宗教理论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宗教神学理论在经历了旧石器中期的宗教观念萌芽的生成与神话思维的阶段,并在语言产生之后而出现了。如基督教把犹太神学和通俗化了的希腊哲学作为自己的思想来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一神论的神学体系。在语言的引导下。进行了“上帝存在的本体论的证明”。经院哲学家、神学家安瑟伦(Anselmus,1033-1 109)认为,上帝作为伟大的实体而存在,如果愚人怀疑这一点,那就向他证明,他所怀疑的作为最伟大的上帝,是在他心中存在的,否则,没有怀疑的对象,是不可能怀疑的;这个对象如果是伟大的,那就不能仅在心中存在,如果只在心中存在,那就可以设想现实中还有比它更伟大的实体,所以心中存在的这个伟大的实体即上帝。或是说,当我们思考上帝时。“把他作为一切完美的根源,即完美本身来思考的;但是。完美本身首先必须是存在的;否则就不可能是完美的;既然上帝即是完美本身,因此上帝一定存在。”那么,作为伟大实体而存在的上帝不仅存在于心中,同时也存在于现实。他从上帝绝对伟大、完美的抽象概念来论证上帝的存在。把理解作为信仰的依据。后来有人反对这一观点,但笛卡尔和黑格尔给予赞赏。在其论证中是经语言而引导思维的,没有语言、抽象概念的引导力量,这一思维过程无从进行。同时,也说明狭义上宗教语言给予宗教思维一定的导向。
语言的导向作用在佛教中也如是。著名的佛教大师一圣严法师曾说,“佛所说的话,并没有要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起源,也没有要告诉我们逻辑学上种种问题。佛只是直截了当地对当时各类不同的对象,说了种种应病予药的修行方法。释迦牟尼佛入灭以后,其弟子们结集遗教。先是口耳相传,然后才开始有文字记载。”到公元5世纪出现的有了文字记载的,相对确定的三藏二十部经典,其中大部分经过历代高僧的整理,将佛法哲学化、系统化。在理解佛教的“经”、“律”以及对宗教阐释的思想观点中,其宗教语言引领信仰者的思维运行。如佛家的“三法印“原则,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椠寂静”,也就是世界万有变化无常;一切现象皆因缘和合。没有独立的实体或主宰者;超脱生死轮回,进入涅槃境界。这是衡量一切思想是否合乎佛法的标准,从中同样体现出了佛教语言给予信仰者思维以定向的规范与指引。
所以,当信仰者阅读圣书,诵读经典,以及进行有关宗教观念、思想、理论问题的思考与讨论时,都是通过象征性的宗教语言而获得启示与理解,其中语言在对于宗教思维的引领与导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既有理性。又有非理性思维进入的宗教思维并非完全依赖于语言,并非一定在语言的导向下而进行,甚至有的宗教学派认为,语言文字会带来对思想的误导,如我们曾提到的禅宗,人们把它的精义归为: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南宗慧能发展出自己的独立系统,不靠经文传教,靠言传身熬,参禅悟道。为了达到顿悟,而苦苦的修行,通过特定的符号动作,修身、修心,而使其宗教意识内化于内心深处,于“禅定”中体悟。禅宗认为,佛教语言中常见的概念都充满着矛盾,会误导思想。所以要清障,要学会看到事物的“本来样子”,要用直接体验把握事物的真实,也就是以不思为思,道家也有这样的思想,强调虚静、直觉、内省。这是一种不用语言文字导向思维的观点。(当然,他们也不可能完全抛离开语言文字。)
在“宗教语言符号”中。也就是从广义的宗教语言方面来说。的确还有其他不用语言文字符号形式而引导信仰者进行宗教思维的情形。如上所言,宗教语言,从广义上讲,还包括具有象征意义的实物、行为特定的符号语言。如,信仰者象神祭献贡品,包括食祭、血祭、人祭,这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物的符号形式,以这些物的符号形式,导引着信仰者与神明沟通,表达他们对神的意愿和敬畏之心。另外,当我们见到一尊神像,其象征意义会让人们的思维运转。如,当我们见到千手千眼的观音像时。即会让我们思之运来。其“千手”,象征着观音菩萨的大悲愿力,纵然全宇宙的众生在同一时间同时祈求观音,他也能同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救济全宇宙众生。其“千眼”,象征观音菩萨的无限智慧,他能在同时知道全宇宙的众生。对他发生各种不同的祈求,也能同时决定各种不同的救济方法。所以,“千手千眼”表征菩萨的大悲及大智。这是由物的符号语言,引导人们的思维跟随并寻找着它的象征意义以及对神的尊奉。像“十字架”、“莲花”,还有不同宗教的庙宇等物象信息、符号语言,其内涵的象征性都会给人提供一种逐步深入地对神的理解和“运化”于内“自我理解”的机缘,它们的“象征性”启示着人们定向地打开“思维大门”。
在宗教活动中也可以通过各种动作的语言符号引起人们的宗教思维,通过规范化、符号化的特定动作方式强化宗教意识,求得与神的沟通。如,基督教的尊天颂、祈祷、弥撒等,基督教徒的祈祷作为人间用不间断的独白。无论是用言词,还是不用言词,都能使之引向上帝的耳旁,使教徒感到上帝的存在。还有佛教的“坐禅”、道教的“坐忘”、伊斯兰教的“坐静”等修行方式,这些动作符号,实际上也在引导信仰者于静坐中而思维。
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实物与行为的符号语言。有时表达出的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沉默”,但是它却能获得“真实”的表达,它可以直接引起信仰者的思维,渗入于人脑之中和人际之间并得到理解,获得对神的尊崇和对神、上帝存在的理解。它们和语言文字一同在引导着信仰者思维的“行走”,一起引导他们进入到心灵深层里面而遇到“真实”。
出自: 《理论月刊 》 2010年1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