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台湾佛教>>正文内容

人间星云台湾奇迹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04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万静波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人间星云台湾奇迹

  万静波

  向没有佛教背景的大陆读者介绍星云大师的志业、行谊与功德,颇不容易。

  他是佛教作家。他的《释迦牟尼传》、《玉琳国师》两书印行高达数十版,读者从祖父辈到儿孙辈,堪称台湾出版史上的畅销书。他的散文随笔集《迷悟之间丛书》等,也广受读者欢迎。

  他是自谦“没有音乐天分”的曲作者。早年在台湾乡间拓荒弘法之际,为了便于接引青年学佛,他以音乐为桥梁,成立“佛教青年歌咏队”,并亲手撰写了《弘法者之歌》、《三宝颂》、《佛化婚礼祝福歌》等数十首歌词,经谱曲后传唱至今。

  他是“没有学过建筑”的建筑师。佛光山开山迄今,已建成一片依山势起伏、连绵巍峨的庄严建筑群。奇怪的是,从没聘请过设计师,一栋栋殿宇和房舍,都是大师一张白纸一支尺,与助手在地上勾勒而成。仅以笔者参访过的云居楼而言,主体共8层,一楼大厅是同时可供4000人用餐的大斋堂及大寮(厨房),近万平米,内部居然没有一个柱子,整个大厅一览无遗,连专业建筑师也啧啧称道。

  他是教育家。以一介布衣身份,又非商贾巨头,哪怕创办一所学校,都殊非易事。文革前的电影《武训办学》描述过此中艰辛。而大师已在美、台办成3所大学,规模略小的众多中、小学还不论。1991年创于美国洛杉矶的西来大学,首开中国佛教在美办大学之风。运行十余年,已成为美国西区大学联盟(WASC)的正式会员(该联盟是美国6个大学联盟之一,加入须经严格审查)。号召百万人兴学(每人每月捐资100元,为期3年)建成的南华大学,是台湾首家免学杂费的大学,“是佛教力量办的,但不是佛教大学,而是全民大学”。

  他是出版家。佛光山所属出版机构出版的众多书籍且不论,《佛光大藏经》的编修,最能说明大师的慧心。历朝历代编修藏经,均由朝廷牵头组织,一是昭告天下君主对文化事业的重视,二来显示王朝的经济与学术水准已臻高峰。如此浩繁、耗资巨大的文化工程,由大师领衔成立的“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已为之奋斗了30年。仅以费时17年、分为四大类、共51册1300余万字的《禅藏》的出版为例,韩国高丽大学宋寅圣教授就说:“过去研究禅学的重镇,是日本花园大学禅学中心,但并没出版完整的《禅藏》。佛光山已成为世界禅学重镇。”

  他是慈善家。一谈到台湾的佛教慈善事业,人们往往想到证严法师领导的慈济功德会,其实佛光山自开山以来一直耕耘慈善。其福利项目洋洋洒洒,举凡医疗服务、养老育幼、辅导教化、社会关怀、临终安慰等,大小项目十余个。比如监狱布教,佛光山常年对高雄监狱等十多家监狱和看守所施行教化宣慰,受益人犯计27000多名。可以说人的生老病死,从呱呱坠地到辞世往生,只要有需求,都在佛光山协助照顾之列。

  他是传媒事业家。他创办了佛教有史以来第一家日报《人间福报》,不刊登商业广告的电视台人间卫视,还有若干电台。

  他是自谦“不擅长书法”的书家。他的墨宝在众多美术馆展出。每年手书的为苍生祈福的隽语都被印刷为几十万份,争为信众收藏。连大陆国家宗教局都讨要几百份分赠宾朋。

  他是心怀苍生的社会观察家。进入21世纪以来,台湾社会族群纷争,人心动荡,大师不时投书台湾主要报纸,建言献策,消泯争议和仇恨,如2003年的《没有台湾人——在台湾居住的,都是台湾人》,2004年的《大和解,救台湾》,2005年的《去中国化之我见》,最轰动的是2006年的《上台下台——论施明德“倒扁”》,他以公民身份表达“无关挺扁倒扁,只为全民幸福安乐,吁请陈‘总统’下台”。

  他是海峡两岸“宗教统一”的重要推手。近年来两岸宗教界的重要活动如佛指舍利入台、世界佛教论坛召开等,星云大师都是幕后助力者。

  他是某种意义上的大企业家。佛光山有各种机构数百个(可以视为分公司),遍布全球五大洲,出家僧众和义工数万(可以视为雇员),信徒几百万(可以视为顾客或关联企业),某种程度上确已为一家跨国集团公司。而他,无疑是这家NGO性质跨国企业的董事长(国际佛光会也确实是华人世界第一大NGO组织,在全世界的规模,也仅落后于扶轮社、狮子会等,位列第四,是第一家获得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咨询顾问身份的佛教团体)。把这一家“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台湾到世界地发扬光大,没有杰出才能,显然是一句呓语。

  他是佛教改革家。佛教自明清以来衰败数百年,大部分出家人以自了汉为要务,遁入山林,逐渐与人间脱节,成为吃斋拜佛的老人佛教。民国时代更因战乱频仍,人心混乱,佛教一蹶不振,连政府颁发的救国救民信条之一,便是“毁庙兴学”。而在台湾,由于日据时代受到日本佛教的影响,许多出家人娶妻吃荤,寺内着袈裟出外则西装,僧俗混淆,信众更是对佛教缺乏正信的认识。就在这一片茫荒之中,星云大师凭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教靠我”的大愿心,筚路蓝缕,振衰起弊,以60年革新佛教,使佛教在台湾复兴。他创办的佛光山,以“人间佛教”为宗风,已壮大为台湾佛教的华表、现代世界佛教发声的重镇。

  他还是使佛教国际化、从高雄一隅播散全球的国际宗教大师。30年来,随着港台经济融入国际,华人奔走于世界各地,再加上连续几波留学潮和移民潮,越来越多华人移居海外,这些以佛教为母教的华人华裔子孙需要心灵慰藉。他因应信徒吁请,到美国、澳洲、非洲、南美洲建寺:美国洛杉矶的西来寺被誉为“西半球第一大寺”、“西方的紫禁城”;澳大利亚的南天寺则是“南半球第一大寺”;南非的南华寺为“非洲第一大寺”;巴西如来寺为“南美洲第一大寺”。当地原有的宗教有天主教、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度化的人种有黄、黑、白、棕。

  在以上诸多称谓中,贯穿始末的是两个关键词:佛光山和人间佛教。早有学者将佛光山推动人间佛教的贡献归纳如下:

  一、世界佛教人口增加;二、青年学佛风气日盛;三、在家弟子弘扬佛法;四、传播媒介重视佛教;五、佛教文物广泛流通;六、佛教梵呗受到重视;七、佛光会的蓬勃发展;八、教育学界肯定佛教;九、政党人物实践佛教;十、演艺人员皈依佛教;十一、佛学会考成果辉煌;十二、弘法布教跨国越洲;十三、监狱弘法成效卓著;十四、种族融合促进和平;十五、南传尼众恢复教团;十六、人间福报净化社会;十七、佛教艺术普遍发展;十八、宗教对谈尊重包容;十九、佛教典籍流通世界;二十、各种讲习建立共识。

  大师40年前喊出了“人间佛教”的口号,当时的台湾教界不但不认同,反而攻击丑化,贴上大逆不道、离经叛道的标签。40年云水日月,这一理念已获得普遍承认,台湾的众多佛教团体都倡导起“人间佛教”。

  什么是“人间佛教”?星云大师最简洁的解释是:“凡是佛说的,人要的,净化的,善美的;凡是有助于幸福人生增进的教法,都是‘人间佛教’。”他的理想是:佛教一定要走向人间化、生活化、现代化、社会化、大众化、艺文化、事业化、制度化,乃至国际化。

  就本刊记者多次赴台湾以及佛光山参拜的观察所见,佛教在台湾已深入人心。不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佛堂寺庙四处可见,不少都市道场就设在白领写字楼内。有调查称,自认信佛的台湾民众高达总人口的60%。结婚有佛化婚礼,生子请法师起名、短期出家、假日修道、丧葬仪礼等佛化生活方式,逐渐通行。

  青年学佛、信佛的也越来越多。本刊记者留居佛光山期间,正逢已有30多年历史的大专学生佛学夏令营举行,数百名被选中的男女大学生从各地赶来参加为期3天的活动,记者随机抽查了解,生源各异:有来自佛教家庭、受到父母影响的;也有对佛教全无认知的;还有的来自天主教会大学。绝大多数同学都笑脸相迎,充满喜乐。

  使佛教中兴,从山林到人间,从老年到青年,从传统到现代,从遁世到救世,从幽怨到喜乐,从寺院到会堂,星云大师堪称此中大者。

  有人评论:“星云大师在海内外推动的‘人间佛教’,是另一个‘台湾奇迹’,另一次‘宁静革命’,另一场‘和平崛起’。”

  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说:“当初佛陀未能完成的事,星云大师都完成了。”

  香港大学副校长李焯芬认为:“从历史的角度看,大师无疑是带领佛教走向复兴、走向世界的一位巨人,他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作家柏杨说:“大师对佛教的贡献意义深远,对于佛教的制度化、现代化、人间化、世界化的发展,居功厥伟。他所弘扬实践的人间佛教俨然是佛教的代名词,不但走入人间,而且走入人心。”

  经济学家高希均说:“大师正是这样一位集创意(进步观念)、改革(新的做法)与教育(普及众人)于一身的开创性人物。他对于传统佛教的陋习勇于改革,使佛教能够摆脱守旧落伍,这真是台湾社会向下沉沦中向上提升的最大力量。大师的成就,不能归功于机运;他的‘志业’,不只是宗教;他的影响,更不局限于台湾。他的贡献早已跨越宗教,超越台湾,飞越时空。”

  面对各界盛誉,星云大师不忮不求,他坦言:不喜欢被神话,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出家人而已。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是人性大解放的时代,也是欲望大放纵的时代;是欢笑高歌的时代,也是哭泣悲鸣的时代;是礼崩乐坏的时代,也是信仰重建的时代。面对这样一个希望与失望并存、枪炮与玫瑰齐飞的时代大变局,我们该何以自处?

  在反躬自省前,不妨倾听智者的大智慧。这正是不久前本刊记者前往高雄佛光山,代表众生向星云大师请教的精神背景。

  前后两次求问,历时4个多小时。这样一位高僧大德,果然是无尽的仁爱慈悲。怀着欢喜之心,我只能想起一句话:有他,是华人之福。

  (本文参考自符芝瑛著《云水日月——星云大师传》、满义法师著《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林清玄《浩瀚星云》、慈容法师著《幽兰行者——佛教史上的改革创见大师》等书,一并致谢)

  大师档案

  江苏江都人,1927年生。12岁于南京礼志开上人出家,为临济宗第48代传人。1945年入栖霞律学院修学佛法。1949年春,组织僧侣救护队来台湾。曾主编《人生》、《今日佛教》、《觉世》月刊等佛教刊物。

  早年主要在宜兰弘道,1967年依托信徒支持在高雄县大树乡购买土地,从此创建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宗旨,致力推动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业。并融古汇今,手拟规章制度,将佛教带往现代化的里程碑。

  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200余所道场,并创办美术馆、图书馆、出版社、书局、中华学校、佛教丛林学院及大、中、小学等数十所。

  星云撰有《释迦牟尼传》、《星云禅话》、《迷悟之间丛书》等几十种著作,并翻译成英、日、德、法、西、韩、泰、葡等十余种语言。

  大师有来自世界各地之出家弟子千余人,全球信众则有数百万之众。1991年成立国际佛光会,被推为世界总会会长。于五大洲成立170余个国家地区协会,成为全球华人最大的社团。

  出自: 《南方人物周刊 》 2009年42期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