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与现代社会
藏传佛教与现代社会
多识仁波切开示
佛教讲究应机说法,但我只是个普通人,没有佛陀的智慧,并不了解各位的根基,也不知道大家对哪些问题感兴趣。故这次来,只能给大家简单地讲一讲:现代社会的在家佛弟子,如何学修藏传佛教?
一、正确认识佛教
现代社会,是一个商业社会、信息社会,它的特点是生活节奏非常快。所以,我们身处在这样的社会,就不可能像农业社会那样,有很多的时间来学修。比方说,大家平常觉得自己对佛教或者藏传佛教都有所了解,但我恐怕这种了解经不起分析,若从学术的角度来作进一步的探讨,就会发现很多人对佛教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楚。
简单地来说,佛是觉悟的意思,生命从迷茫中获得觉悟就是佛。佛和众生的差别,仅仅是迷和悟的差别。迷者为众生,觉者为佛。因此佛法就是觉悟之法、觉者之法。
很多书中都说到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创始人是某某,一般也都说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但实际上,将佛法理解为释迦牟尼开创之法,以释迦牟尼为佛法的源头,在理论上是讲不通的。
大乘佛教认为,世界多如微尘、众生多如微尘、佛也多如微尘,也即世界无量、众生无量、佛无量。从总体上来说,世间的成、住、毁、空无始无终,众生的生死轮回无始无终,佛与佛法的存在也是无始无终。这就如同鸡和鸡蛋的道理是一样的。从逻辑上来说,没有第一个佛,也没有第一次创始的佛法。因为佛从法中生,如果没有佛法,佛从何而来?反过来说,如果没有佛,法由谁说?没有佛就没有佛法。佛是按照佛所说法修行成佛,佛在成佛之前就有佛法;同时,佛法又是由佛来宣说。因此,法不是佛创造的,佛只是揭示、解释了宇宙人生的客观规律。佛有无数,在我们所处的这一贤劫时期,先后要出现一千个佛,释迦牟尼是第四位佛,之前曾有灭事佛(汉译:拘留孙佛)、金寂佛(汉译:拘拿含牟尼佛)、迦叶佛三佛住世,未来佛弥勒佛是第五位佛。因此,释迦佛不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佛所说法,是承继了先佛所说法。佛法,是十方三世一切如来共修之法,也是十方三世一切如来同宣之法。
慈悲善行与特殊智慧这两条,从根本上概括了整个佛法。
慈悲善行属于道德范围,包括利己、利众两个方面。利己,指的是自我修养,好好做人、诸恶莫作、自己对自己的今生和来世负责;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思想善良、品行端正、风格高尚、众善奉行,力行有益于众生的事,这又是利众道德。一切的戒律,都离不开利己利众的原则。小乘佛教以利己为主;大乘佛教则以利众为主,其修炼的根本目的不是为自成佛,而是为度一切众生脱离苦海。
佛教的智慧是特殊的智慧,简言之就是利益众生的智慧,指的是我们在利益众生时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聪明有种种,有正当的聪明,也有所谓的邪聪明。人在自私自利的时候,作恶、犯罪的心智表现就是邪聪明,这和佛教的智慧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在智慧的前面加上“特殊”这个界定词,才是佛教所提倡的智慧,这与佛教所追求的目标有关。佛教的目的是为了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最关心的问题是人类以及一切众生的苦难处境。这种智慧的特殊性及其敏锐性,表现在对生命所遭受的苦难的种类、性质、产生原因的深刻的认识以及如何消除苦难以获得幸福快乐的方法、对策的研究和制定上。佛教的这种智慧可以叫做“众生离苦得乐的智慧”,与人类社会以及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无关的智慧不是佛教所追求的智慧。这种智慧的产物就是“苦”、“集”、“灭”、“道”的四谛理论。
由此可见,佛法的本质就是利己利众的道德和智慧。对人类社会来说,美德和智慧缺一不可。佛教的功能就是帮助众生获得善德、智慧两样东西,就是使一切众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佛法无边,但离不开这个大的原则和理论框架。这是佛教思想的高度概括,也是佛教与其他宗教不同的特点。
二、确立学修目标
在现代社会的都市里,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佛?我想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世界上无论成就什么事情,都是先有目标,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来完成。所以,凡是有理性的人,都是这样做事的。学佛的人也应该如此,不能盲目地来修,没有把握地去做,首先就应确定目的。
大乘佛教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利乐一切众生。
所以,学佛就要发大乘心,立志做菩萨。为一切众生着想,为众生的幸福快乐不惜生命地奉献一切的思想是大乘思想,叫大乘心。不单有这样的心,而且无私无畏如此地去做,就是大乘修行人,就是菩萨。这种学佛利众心,又称菩提心。
很多人以为菩萨就是庙里塑的文殊、观世音这些成了佛的菩萨,不能这样来看问题。菩萨从理论上来分有两种,一种叫贤位菩萨,一种叫圣位菩萨。贤位菩萨就是在修行五道中处于资粮道、加行道的还没有开悟的菩萨;见道开悟之后进入大乘修道一地到十地的修行人,称为圣位菩萨。
学佛的核心思想就是学做菩萨,有菩萨的心肠,具菩萨的道德、作风和贡献,才是真正在学佛。否则,修行的根本就没有抓住,所修还只是一些枝枝节节。
汉传佛教的习惯上,把皈依的男女施主称作男菩萨、女菩萨,这很好。实际上,发心时即已获得菩萨的称号,《华严经》等很多经典里面,都这样说。有了菩萨心肠便是菩萨。
如何做菩萨?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两种发菩提心的方法:
一是七支发心法,这是《瑜伽师地论》中,无著菩萨这一派所传;二是自他交换法,是阿底峡尊者从锡兰国王处得到的菩提心传承。
第一种,七支发心法。也可以叫七步发心法,按七个步骤来发菩提心:知母心、知恩心、报恩心、喜爱心、同情心(大悲心)、承担责任心、发菩提心。
首先是知母心。大乘佛教要利益众生,把众生看做是自己的父母,特别是要看作母亲,如果没有这样的感情,不会去利益他人。为什么说众生是母亲呢?这是可以从逻辑上推论证实的。我们无始以来,不知道在六道当中转世了多少次,每转世一次,都有父母。转世人,就有人的父母;转世动物,也有动物的父母亲。
慈母爱儿,其诚挚之心,恩德无比,没办法用什么来加以衡量。“养儿方知父母恩”,用心体会,便会得知。我们从今生今世父母的养育之恩,想到过去一切生中无数的恩,虽然由于隔世,彼此不认识,但在逻辑上,我们知道一切众生曾经做过我们的母亲,就像今生今世的母亲一样,恩重如山。
“百善孝为先”,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做子女的有孝心,孝敬父母,是一种非常崇高的美德。报恩之心,老百姓都有,佛教更是如此。一个对自己的父母都不热爱、不孝顺的人,很难称得上有什么爱心,有什么慈悲心。知恩不报非人也,做子女应该很好地孝顺养育自己的父母。大乘佛教推而广之,把一切众生看做隔世的父母来进行孝顺。这是知恩心、报恩心。
报恩心产生之后,接着要产生喜爱心。对父母的欢喜心,按照藏文的翻译,意思就是喜爱。如果对父母不欢喜、不喜爱的话,不可能报恩。所以要培养这种欢喜心。
欢喜心再进一步就会产生同情心,从自己父母亲生老病死的苦难着手,进而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苦难、众生一切的苦难,产生同情心,也叫怜悯心、悲悯心或大悲心。大悲心有广义的、有狭义的。同情心就是大悲心,前面的欢喜心则是仁慈心。
有了欢喜心、同情心,如果不去承担责任、分担痛苦,不起作用。做菩萨不单要慈悲利众,有慈悲心、同情心,还要有责任心,过去叫增上心。就是说,当自己的父母有了病、有了苦难,不是推给别人,而是一心要由自己来承担起这个报恩、保护、救度的责任,要承担救度一切众生苦难的重任,有救苦救难的心。
如何来承担救度众生的责任呢?这就要发菩提心。什么叫菩提心?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觉悟心,菩提就是觉悟、觉醒。经典中,菩提心的定义就是为度化众生而成佛。目的是度化众生,成佛是手段,只有成了佛才能广泛地来利乐众生。因为人的智慧、能力有限,不可能度化一切众生。所以,如果要对无量众生进行度化,必须要达到佛的智慧神通层次才行。
大乘与小乘的不同正在于此。小乘佛教为了自己解脱生死,出离轮回,达到罗汉的果位,不考虑众生。而大乘佛教的成佛只是为了度化众生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佛与成佛的条件都离不开众生,发菩提心、行六度万行是靠众生来完成的;成佛之后的佛事业,也是利乐众生。佛和众生是没办法分离的,一切为了众生,没别的。
第二种,自他交换法。就是说不论处在什么样的情况,碰到问题的时候,自己和对方交换位置,替换法,也叫换位法,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将心比心,想到如果我是这个人的话,会是怎么样?如果我的母亲有了这样的苦难,做为儿子的我怎么办?设身处地地想,把自己的一切幸福、快乐让给别人,承担别人的一切痛苦,用自己的快乐交换别人的痛苦,把方便让给别人,把苦难留给自己。把一切众生看成自己最亲的亲人,如父母、兄弟或者姐妹一般没有区别,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承担他们的一切痛苦,为众生创造幸福和快乐。这种自他交换就是和世人不同的佛菩萨心肠,以这种思想为动力,坚定不移菩萨行,积极成佛,就是菩提心。
一般世人的观念都是事事处处为自己着想,不会想到别人,即使想到别人也是自己家的亲人,范围很小,而且在利益面前、生死关头,恐怕这个也做不到。佛菩萨不是这样的,把众生看成自己最亲密的亲人,勇敢地承担别人的痛苦,为别人着想,为别人服务,为别人创造幸福。如果有了这种菩萨心,你虽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已经是菩萨。
菩提心的利益非常广大。《入菩萨行论》里说:有了菩提心的人,累世以来的罪业可以在刹那间消掉,任何一种念经或者行善的办法,消业的力量都比不上菩提心;从积福这方面来说,由菩提心产生的刹那开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菩萨行,哪怕你是在看电视、睡觉,如果做了一点小小的善事,功德就会变得无限广大。菩提心就有这样的加持力。
各种经典当中不只一次地讲到菩提心的效用,它就像是“点石成金”之法。有了菩提心,就像是用手一指就能把石头或者土块变成黄金一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立刻就会变成一个很伟大的人、高尚的人,变成为一个菩萨。
藏传佛教与现代社会(四)
菩萨发菩提心的动力是大悲心,无论是七支发心法还是交换发心法,根本动力都是大悲心,用现代通用的语言来说,就是爱心,love。
有人认为,悲心或者慈悲心,比做爱心不妥当。这样的看法,其实是对佛教术语缺乏深入了解的表现。从词根上来讲,梵文“ga ra na”(音),是慈悲的意思;“ra ga”(音)是爱的意思,爱财、爱色。在佛经中,这两个词有时候是通用的,因为从性质上来讲,慈悲和爱欲是没有办法截然分开的,仅仅是对象上有区别。比如爱色、爱财、爱名誉地位属贪欲,这些是不好的,这种爱欲是贬意的。而母亲对子女的爱、子女爱父母,就不能说是贪欲,不能说它不好。热爱父母、热爱众生,这是纯真之爱、高尚之爱。
在无上密中,以大欲一词来代表大乐,代表大悲心。显宗中也有用爱欲来表示慈悲的,举例来说,藏传佛教研究解释般若主要是按印度人著的“般若二十一疏”,其中桑哈巴嘎作的《现观庄严明义疏》,藏文叫做“re wa ge se”(音),开头的偈颂中有这样一句话“以爱深爱度众生”,藏语是“du wa qie bi gen du qie ”(音),这个“qie”在藏文中字面的意思就是爱欲、性爱、爱情,不是慈悲的意思。宗喀巴大师在《般若大义金珠蔓论》中说,“以爱深爱度众生”中的“爱欲”一词,指的就是大悲心,这里是颂扬无著菩萨的功德。
所以,我在《爱心中爆发的智慧》系列书籍中用“爱心”一词,并不是随心所欲的翻译。我把大悲心比做爱心,是依据了经典并考虑到了世俗的习惯,现代社会较广泛地使用“爱”这个词来表示奉献爱心。有的人不理解,不知道“爱”这个词的来源,说佛教是反对爱的,怎么能用“爱”来代表大悲?其实佛教反对的不是爱,如果佛教反对爱,那就错了。那些自私的,使人变得狭隘、堕落的,成为贪嗔痴根源的爱欲或者爱执,需要破除。而广义的爱、大爱,是大乘佛教的智慧所产生的根源。
“爱心中爆发的智慧”是为了和其他的智慧,比如世俗智慧、外道智慧、小乘的自利智慧或自我解脱智慧相区别而提出来的。
人普遍地都有智慧,这是人和动物的区别。但智慧有多种,以印度来说,除佛教以外就有九十六种外道,也就是有九十六种世界观,都是根据各自的智慧见解提出来的。各种宗教都有它自己的智慧。再比如人们在搞科研、创造发明时也须有智慧,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智慧。但智慧的本质不一样,有的是大智慧;有的是小智慧,也叫小聪明,能产生小功利;有的是正当的智慧;有的是不正当的智慧,比如说世俗上的诈骗,骗人也有一定的智慧,没有智慧骗不了人。这些都是世俗智慧、外道智慧。小乘佛教的智慧,是自利智慧、自我解脱智慧。
大乘佛教的智慧则始终是以利益众生为主的智慧,这种佛菩萨的特殊智慧不是天生就有的,是以热爱众生,无私无畏的利众大悲心为动力,修禅定和智慧二度产生的智慧。没有大悲心,完成不了六度;修六度中的禅定、智慧二度才产生大智慧。爱心与智慧互为前提,不能分离,所以叫做“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佛经中说:“与智慧分离的慈悲、与慈悲分离的智慧都是枷锁。”
经典中佛说:“拥有一法就等于拥有一切法”。舍利子问:“一法是什么?”佛答:“大悲心啊!”由此可见,大悲心是何等重要?!具有了大悲心,一切佛法都将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果没有大悲心,所学的一切佛法都没有了基础。大悲心是成佛之因。
在这个充满自私、贪婪、嗔恨、冷酷无情的现实社会中,只有无私的爱心才是温暖如春的阳光。人生在世,最珍贵的品德就是爱心。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爱——悲心的话,人就没办法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动荡不安,都是没有爱心造成的。没有了爱,家不再是家;没有了爱,朋友会离去……如果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都成了冰冷的金钱关系,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佛教提倡大悲心,就是因为只有爱心——大悲心,才能拯救人类社会。
东南亚海啸发生之后,许多人死于非命,造成了无数家庭的支离破碎,留下了好多的孤儿,如果无人资助,他们怎么活呢?我看到国内很多地方包括香港很多人,有的生活并不富裕的工人、农民、一般职员,他们都自愿献爱心,积极地捐资、捐物。如果不是心中有真诚的爱,怎会这样做呢?谁说世间没有爱?我非常随喜这种行为,这是人性光明的闪现!
爱,是多么崇高的一种感情!学佛的人,什么都可以不修,不能不修爱心。有了爱,有了慈悲心,你就抓住了学修重点,你就是菩萨!
三、在家修行要诀
为什么要说这个问题呢?
因为各教派的僧人都有自己的仪规,有寺院僧人修行的制度与习惯。但是,在家弟子,无论是在哪里,都应该跟出家人有所区别。也就是说,在家人不能与专业的职业僧人来相比,以他们的方法来修行,这恐怕很多人做不到,也不需要那样做。所以,在家弟子应该根据自己在家的特点来修行。佛教的原则是大方便,方便一切人。一切不同文化、教育等社会背景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修,这才是佛法的大方便。如果有很多的条条框框限制的话,就不是方便。
修行应该抓住重点,不可能把所有的八万四千法都拿来修,实际上也没有这样修法的人。现代社会里,广大的在家学佛人,修行重点如下:
(一)好好做人
佛的一切教导都是以做人为基础的,人都做不好,怎么做菩萨、成佛呢?所以,狠抓思想道德修养,以佛菩萨为榜样学习做人,这是大乘佛教的根本。
从“道德”这个名词上来讲,人应该先有正确的道,然后才有德。德以道为因,没有道而讲德是很空洞的。道,指的是信仰、道路。学佛,信仰佛教,就要有菩提心。道是大乘之道,德当然就是大乘之德,是以利乐众生为基础的做人道德。也就是大乘的三种戒律:一是防止恶堕,自己的言、行、意都不要触犯佛教的道德原则;二是学修善法;三是利众。
“菩提道次”有另外一个名称叫“大乘道思想修养”,就是以佛菩萨为榜样来学习做人,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一步步提高自己的修养。做人,应该讲良心、讲公平、讲公正、讲宽容、讲利众、相信因果报应,这些都是佛教的道德,是修法的基础。如果这些都做不到的话,念经、拜佛就都是形式主义,不是修行。学佛就是要从思想道德方面来修,改变世界观、人生观。抓自己的思想道德建设,才是修行的正道、修行的重点。如果思想上充满了贪心、邪见、嗔痴,念再多的咒、再怎么观修也不行,解决不了问题。大乘佛教的根本是利益众生,学佛就应该学习佛菩萨的慈悲与爱心,发扬佛陀的舍身饲虎精神。如果人都只为自己,那么,家庭就不可能团结和睦,社会也不会和谐安定。
《金光明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前世行菩萨道时的舍身饲虎故事。当时,菩萨是一个国王的三太子。有一天,他和哥哥们游园嬉戏,看到一只母老虎产了七个虎子,牠怕自己离开虎窝去觅食的时候孩子们会遇到恶人的袭击,所以就忍着饥饿守着孩子。小虎吃奶,把母虎身上的血都吮干了,母虎奄奄一息,起也起不来了。眼看着虎母子都要饿死,两位哥哥觉无能为力,所以走开了。三太子见了却大发悲心,不忍离去。他独自留下,决定以身布施来救虎母子。于是,他脱光衣服躺到了母虎身边,但虎已没力气吃他。没办法,他只好站起来折了一根竹枝,把自己的血管刺破,流出血来让虎舔食……等到找寻三太子的人到来时,只见到挂在竹枝上的衣服和残存的骸骨……据说在尼泊尔还有这个舍身饲虎的洞,人们一直在朝拜。这是佛释迦牟尼佛因地无数次为利众生而舍身的一例,这就是大乘佛教的舍己为人精神,只有这样的精神才能行大善。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能致善果者为善;能致恶果者为恶。大乘佛教认为,凡是能对他人有益的事情都是善;凡是自私自利,危害别人的事情都是恶。
一切戒律的基础是十善戒,一切恶行中最主要的是十恶,叫做“十恶不赦”。从身、言、意三个方面共分成十类行为:身不犯杀、盗、淫;口不犯妄语、恶口、绮语(无意义语)、两舌(挑拨是非);意不犯贪、嗔、痴的十善戒是三戒的基础,也是转世人身的主要条件。如果自己想要下一世不堕三恶道,转世人身的话,最基本的条件,就是今生今世要做到十善。所以,无论是在家的还是出家的,都要力行十善,要洁身自爱、坚守戒行。
比丘戒共有二百五十四条,而实际上,现代的僧人,真正能守持十根本戒就已经很不错了。能守戒就是好僧人,而不是看所穿的袈裟是灰色还是黄色,这些表面的东西,戏台上也可以装扮出来。现在社会上就有很多的骗子,装成和尚、活佛,到处骗人。所以,不能从表面上来看,仅听他说得天花乱坠,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观其行为,看是否诚实、是否言行一致、是不是贪财?看他对待众生的态度,有没有爱心?要从这些方面来识别。
在家弟子也是如此,并不是说穿上身居士服到寺庙里烧个香、磕个头、拜一拜,就算是佛教的皈依弟子了,真正的皈依是从戒律上皈依,以戒为师。释迦牟尼佛临终时告诫弟子:我圆寂之后你们要以戒为师,行为合于律、言论合于论、修持合于经。守戒的是我弟子,不守戒的不是我弟子。
为什么说要洁身自爱呢?因为小乘佛教的戒律是非常好的,藏传佛教提倡“外修小乘戒、内修菩萨行、密修二次第”,在三乘佛法并修的时候,以小乘的戒律为基础。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