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弥戒学习后记
沙弥戒学习后记
自己作为零四年剃度受戒的沙弥中的一员,和戒兄弟们一起在常住的安排下学习了沙弥戒。学习后一个感受就是很殊胜:上师的讲解很殊胜、常住此次的学习安排很合理,道场对沙弥教育很重视。
上师选择的教材是蕅益大师的《沙弥十戒威仪录要》,此外参考莲池大师的《沙弥律仪要略》。这两本书可以说是学习沙弥戒的最佳材料。尤其是蕅益大师的《沙弥十戒威仪录要》,开遮轻重、忏悔之法,都说得非常清楚。弘一律师曾在回答别人提问时,赞叹“沙弥戒法注释之书,以蕅益大师所著《沙弥十戒威仪录要》,最为完善”。因此从教材的使用上,上师就让我们站在一个很高的起点上了。
上师的讲授是非常殊胜的,上师不但清楚地讲述了沙弥具体的律仪,而且阐述了沙弥这个名称的涵义、沙弥阶段的重要性、及出家人不同于在家人的特征,还补充了海公上师集的根本戒的摄修心要,就是如何去守护根本戒的窍诀,这是在其他地方见不到的法宝。
自己学习后,知道沙弥有三意——息慈、勤策、求寂。息慈是“息除身口恶,慈济诸群生”;勤策是“勤修策励故,断除诸烦恼,而趣涅槃岸”;求寂是“出家当求趣,至彼涅槃处”。此三意都是大乘意,如息慈是息世间的染污的感情,而后以慈悲的心来救济众生。了解了沙弥的内涵,自己很珍惜沙弥这个身份。那么,沙弥戒是否是小戒呢?沙弥戒是别解脱戒之一,别解脱戒是菩萨戒的基础,菩萨戒本身也包含别解脱戒,没有别解脱戒的基础,上面是建不起菩萨戒、密乘戒的;且沙弥戒守不好,守好比丘戒也决定是一句空话,因此沙弥戒绝不是可以忽略的小戒。
沙弥阶段的重要性:三宝的住持以比丘僧为核心,有如法的比丘僧,正法才能久住,在僧团中比丘的地位是最崇高的。那么作为沙弥,是不是应该尽快去受比丘戒,来“住持正法”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沙弥的律仪还做不起,作为沙弥还不合格,而去急迫地受大戒,出来的比丘也不会合格,不但不能对正法久住起积极的作用,还会损害佛法。僧伽教育的基础都是在沙弥阶段打下的,但没有这个地基,高楼大厦是建不起来的。通过此次学习沙弥戒,自己知道自己很多沙弥的学处都还做不起,也就不想急急忙忙地求受大戒,自己希望沙弥的阶段能够长一些来转变自己。
刚出家时,自己知道作为一个出家人是不同于在家人了,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心里很模糊。上师对沙弥十戒和威仪都讲得很详尽,包括如何扫地等等一些小事都细细地对我们做了交待。通过此次学习沙弥律仪,对自己这个身份该是怎样的行持比较明确了。遗憾的是,自己的烦恼习气很重,知道该怎么做,就是做不起。
除了具体的律仪讲得很细,上师讲的沙弥戒的一个殊胜之处就是把出家人的精神特质说明白了,沙弥把握住这些特质,对于尽快完成在家人到出家人的转变、把沙弥学处做到位有很大的帮助。什么是出家人的精神特质呢?
出家人是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出家人艰苦奋斗是为了自他同成佛道,不是为了更好的五欲的享受。
出家人是要远离放逸的,在家人生活在五欲中,“放恣六情”,许多放逸的事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出家人要成道,必须要“藏六如龟”,关掉放逸之门。
出家人以不自在为乐,怎么不自在会是乐呢?不知道佛法的在家人随顺贪、嗔、痴去追求五欲,这是贪、嗔、痴的自在,结果是人被烦恼牵着走了,而且产生许多的斗争、冤仇,无边的苦。出家人以戒来降服自己,不让贪、嗔、痴自在,最终得到道的自在,解脱的大自在。
除了上师殊胜的教授,还要感恩常住的组织。常住在我们剃度出家受沙弥戒一个星期后,就安排我们开始学习沙弥戒。整个的学习过程延续了约有半年的时间。学习主要由这么几个环节组成:听经、讨论、两组对辩、演讲、复习、笔试,可以说这样的一个流程是很完美的。
我们学习基本上是三天听一讲,每讲约一个小时。听讲后,自己回去看教材、看参考书、作习题。然后第二天讨论,所有的沙弥分两组,每组各有一个比丘师父做学习指导,讨论过程中气氛很活跃,大家提问很积极,讨论得很细致,在生活做事中沙弥律仪可能牵涉到的地方都提出来了。在所有的内容学完后,又组织三次的两组对辩。也就是所有的沙弥分两组,在大师殿面对面坐着,相互地问难,气氛很热烈。之后常住安排大家就学习沙弥戒作了一次演讲,每个人都发表了演讲,每个人都把宝贵的心得掏了出来,如人身的暇满难得、别解脱戒的珍贵、将以更殷重的心去持戒等等,大家更加明确出家是为了什么。而后,为了督促大家把所学的内容掌握得更牢固,常住给大家统一安排了约两周的晚自习,作指导的比丘师父通过提问等方式督促大家复习。最后,常住就十戒和威仪分别安排了两次闭卷的笔试。
通过此次学习,例如在讨论等过程中,戒兄弟们相互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加深了感情。值得一提的是,戒兄弟们在各自的寮口工作之余发心整理了上师的沙弥戒讲记,大家分工合作,有的人记录,有的人录入,有的人校对。这样子,在每一次听讲前都努力把新一讲的文字资料打印出来,送到学习的人手上。有了文字资料,大家学习也就更细致,更深入。
沙弥戒的学习是道场整个沙弥教育的一部分。此外在生活、做事中也可以体会道场给予的沙弥教育。
上师的构想本道场是集佛学院和古代丛林的优点于一体的。这种想法在日常修学中的一个体现就是讲寺的教学不是向学僧灌输佛学知识,学僧也不是一味地学教理。学僧的日常生活主要包括:五小时的上殿念诵、在各自的寮口做事、学教理、修加行等。从此可见,学教理只是其中的一块。因为佛法与世间学问的不同之处是学习佛法主要是为了改变自己内心的,教理掌握了,但如果不融入心中,那么这样
的学习是失败的。所以讲寺除了学习外,更多的是让学僧在上殿念诵、为常住做事等过程转变自己。作为一个出家人,重要的是道心,对上师三宝的恭敬心、对业果的认识、对戒律的重视程度,没有这些,教理学得多,很可能成为恶趣的因。
道场里比丘、沙弥的层次分得非常清晰,这样子沙弥可以明确自己的身份,有助于去除我们的在家习气、降服我们的慢心;道场一直是半月诵戒,诵戒要求背诵,不能拿着戒本读,沙弥也随学比丘,半月诵沙弥戒,例如年三十的下午仍然是诵戒。这样从出家一开始就可以如法地诵戒。
上师在讲解中还多次强调培福——也就是为僧团做事是很重要的。自己通过学习,知道了三点:一,要成佛福德、智慧两种资粮都要全,且福报不够修行容易翻船;二是在僧团中做一点事,培的福比在外面大几亿倍;三是沙弥阶段正是为僧团做事、忏除罪障、积集资粮的时候。道场每个人都有事要做,且差不多每天都要做事,为常住做事,较之学教理,更可以发现自己的烦恼,对治自己的烦恼。而且道场中比丘师父们做事做得比沙弥多,这是一种更重要的教育。
沙弥教育是最为注重施教时机的教育,错过这个时机就不可能再补了。由于知道了沙弥教育的特质及重要性,自己对自己能处在这个道场更感到庆幸。目前对自己来说,就是自己的行持、威仪太糟糕,希望沙弥的阶段能长一些,能改变自己,把沙弥的学处尽可能多地做起来。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