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昌黎龙山《重修镇龙寺碑记》补阙、标点、译注暨辨说
1990年春,河北省文物局组织本省东北部文物调查。由吴东光、宋新盛等组成石刻调查组来昌。其间业将昌黎龙山《重修镇龙寺碑记》墨拓誊存以为重要史料备考。未几,复有省文物局王峰、高文泰、石春平三位专家由昌黎县文物所王恩霖先生导引,驱车本县朱各庄龙山小学考察校院仰卧《重修镇龙寺碑记》之碑身刻志。2003年,张玉万君持所抄碑文嘱余补阙、标点而译注之。
前向,余陈箧偶发其稿,适值文保所属意创办季刊《昌黎文物》欲建弘扬中华文化之业绩;余辗转审缔之,碑文言事,殆悖于史,且于龙山、柳城、龙城、昌黎方位之真伪及其诸多人物史事,均所关涉,故特益“辨说”一编,试为申之,以之就正方家,是怀。
重修镇龙寺碑记
邑庠生 李效武译 文伏维① 超凡作圣,〓〓〓〓〓 振古②
伏想那超凡入圣的事迹,从远古以来便是维昭③, 离 色 非 空④,明白如是,而超脱外物的外形与内质的修行,也 于今弗 替。是僧家迄今一以贯之。 忆 昔如来尊佛成道于雨天⑤,
遥想如来佛祖当初在九天散花之中卒成正 □□□ 中国。 禅衣果,其后,达摩祖师来华,嵩山少林,披袈裟,以坐, 叠足而谈, 大显神威之赫 濯⑥, 克开⑦坐莲台,盘足说法,显耀了佛学的威严,开创了释教⑧之渊微⑨。 人生 僻壤,犹建 灵宫(10),教义的深旨。世间穷乡僻壤俱建佛家寺院,是处地近京师, 岂无梵宇?(11) 龙翔寺 昌黎境内, 神地届京师,岂可无寺?龙翔寺地处昌黎境内,神州故墟, 西界滦江, 东临碣石, 分灵光(12)于宝塔,州故土。西濒滦水,东临碣石宝塔,沾被佛家的钟秀气(13)于龙山。 五峰并峙固属神光;龙山汇聚了佛家的秀气,连那碣石的五峰,名区,七里环翔,皆为 净 土(14)。□厥□直至七里环海亦是清净无尘的圣洁之地。至于这龙山, □ □ □ □ □。 康晋帝之元龙山,尤为绍胤释迦的神瑞法界。东晋康帝建元年(15), 俾(16)解 燕王 之 故元年,离开旧都大棘城的燕王慕容〓迁都于龙国(17)。 白黑 龙蟠居此 地, 城。后三年,有黑、白二龙蟠居龙山之上,忽又交首(18) 回 翔。 慕容氏 遣 以太牢(19)交颈腾空,回环于飞。慕容氏乃遣人以太牢之礼 腾身胥化(20)。 建 寺祭祀。二龙随即飞升化去。由此,建起镇龙宝刹,以启 天下之文明; 镇 龙□ □,用以张煌天下的文明;葆有这天龙带来的瑞气, 人 之壮丽。 华生从而煊赫人世的壮丽。是这里,开满了香洁鲜华 优体(21), 甘露并 祥云而纪 瑞,的青莲之花,天降的甘露与飘飞的祥云兆示着瑞 树 茂 菩提(22), 青气;是这里,满载了四季常青的菩提之树,青鸾(23)携元鹤(24)以 延 年。鸾与玄鹤偕飞,预祝着人们的福寿。 美轮 美 奂(25),
壮丽高大啊,一层一层,多么明亮啊,经六、七世 庙貌 常森。(32)于 豆 于历六、七代,庙貌依然常新。又是用木豆啊,又 登(26),亿万人 馨香 永是用瓦登,千万僧俗蒸尝祭祀啊,香烟缭绕,一 洁。派圣洁。 国 朝运际〓平,
我大清王朝国运承平,帝德默感(27)神听(28)。
陛下德惠居高听卑,无任关切子民的忧乐。普(29) 明照(30)于 幽州(31), 雨(33)于以时若。阳光普照于幽州大地,季候阴晴适宜,风调雨顺; 鸿(34)慈悲于辽 右, 年谷用是顺成。皇恩遍及于辽西之郡,五谷因之而丰登。圣教在 开 觉路(35)于墨胎(36),这古老的孤竹故地敞开了圆觉成佛的仙路,龙翔石窟(37) 片云 堪为宝祠仰天的祥云一片,莫非便是为此地僧俗登仙 补 衲(38)。而备下的百衲袈裟?在这向称北海的古郡,我佛 渡 慈航(39)于北海(40), 扬起了普渡众生脱离生死苦海的航帆,虽然奔起天桥(41) 夜月 何患迷 津!(42)天桥之路的此端尚属黑夜,却是何愁迷失津渡 爰(43) 求(44) 布地之金(45)与前路!就让我们在这镇龙宝寺象俯拾着满地黄 永 续 传灯(46) 之金一样地承荷那浩荡佛缘,永远赓绪着佛法,一脉。脉相承。 乾隆丁亥(47)
镇龙古寺于乾隆丁亥(三十二年,公元1767 再造 经 年,(48) 佛像(49)年)得以再造重修。复经八十五年之久,寺中佛 尘埋, 惨不忍拂。像金身剥蚀如同尘埋,其情其状使人心惨乃非一 今有寺僧,会邀 一十八庄之 香拂而了之。故特今日寺僧诚邀一十八村之善缘施主,(50) 叩 募四方异域 之善 人。 涓主,拜谢捐募八方各地的善男信女。众家善人涓滴 肯助, 何难 指日!(51)滴之水汇为溪流,全力襄助、何愁其指日功成!更新 众 力 易擎,更新寺容的重任,万众合力容易擎起,此宗好事自可 崇朝(52)造极。 行见(53) 自可早晚告竣。那时节,我们即将见到:先前那苍苔重易, 满院里苍苔青草的寺庙已然改观。活佛大师端坐金碧 莲 台(54) 琼花散 彩,(55)金碧辉煌的莲花座上;满壁佛画辉映着异彩,彷
法佛《维摩经》里描绘的“天女散花”。法师们将
诵 贝 叶 之在这里唪诵自天竺传来的用贝多罗树叶书写的
经(56), 挥 麈(57) 谈 元;(58)古老佛经,以挥动麈尾助谈,谈论佛家的玄妙义
香 绕 金貌 之 座(59),理;香烟纷绕着金煌煌的莲座,僧众各抒已见,时当无 默。(60)无一沉默。
困敦(61),〓〓〓〓〓 董理
壬子之年(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主管
人(62)曾先 造作;岁在旃蒙单阏(63),工程者即行开工;到了乙卯之年(咸丰五年,公
首 事 者(64)又复修为, 告元1855年)那起头倡导修寺者再次续修,并告竣于 兹。竣于当年。
容 弗态。(65)
正容恭肃,虔敬无伪。
大清咸丰五年岁次乙卯 孟秋注 释
①伏惟:亦作“伏维”,下对上之敬词,多用于奏疏。意谓念及、想到。如李密《陈情表》:“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伏,匍匐在地,言其臣下跪伏陛下之状。惟,动词“思”也。
②振古:远古,往昔。《诗·周颂·载芟》:“匪今斯今,振古如兹。”朱熹注:“振,极也。”
③维昭:明白显著。《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德音孔昭。”郑玄笺:“昭,明也。”维、衬音语气助词。“振古维昭”凑足四个音节,以与下文“于今弗替”对衬。
④离色非空:即佛家《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所言“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相自空”之意。色空:佛家所以并称色空,以“色”,佛教专指一切可以感觉的形质,亦即一切物体的外在形体颜色,可以视、听、嗅、触之感官所感知者。而“空”,则专指物质内在之性质,包括各种非感官可感知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物体之“色”与“空”俱是同时存在于物体之上,形式、内容相为一体,故而佛家《心经》称“色不异空(物体的外形离不开其内质),空不异色(物体的本性也离不开其形体)色即是空(形体也便是性质,体现着性质),空即是色(性质包含在形体之中,性质也便是形体)。因而,“非色灭空(若是没有了物体的外在形体,便同时消灭了其本性,外形与内质自然同归于尽。)
非:“《说文》:”违也。从飞下翅,取其相背。(由飞翔之时翅膀上下动作相背之意。故训违背。引申为反对,否定,无有,灭绝之义,则“离色”与“非空”义同,即指佛家超脱物欲者也。)
⑤雨(yù)天:雨(yù),动词,下雨之意,引申为从天上降下各种物体。此“雨天”典出仇鳌注《续高僧传》言佛祖将说《法华经》“三昧”之时,诸天降众花,(“雨华”也),满空而下,飞流户内。故其典又称“雨花”、“雨华(花本字)”。
⑥赫濯:威严显赫貌。
⑦克开:开创。
⑧释教:释迦牟尼所创的佛教。
⑨渊微:深沉精微。
(10)灵宫:指寺庙。
(11)梵宇:佛寺。佛经原以梵文(古印度书面文字)写成,故与佛教有关文物皆冠以“梵”字。
(12)灵光:神异之光辉。佛家指人之善良本性。又喻神圣之德泽影响。
(13)秀气:灵秀之气。
(14)净土:佛教语。佛所居住的无尘世污染的清净世界。
(15)康晋帝之元年:指东晋康帝(司马岳)建元元年(公元343年)。此句时间与史不合。〓自棘城迁都龙城,时为晋成帝咸康8年(公元342年)。
(16)俾(bì):使。
(17)解燕王之故国:燕王慕容〓于晋成帝咸康8年(公元342年)10月,自棘城迁都龙城。解,离开。故国,指旧都棘城。龙翔之事,当在晋穆帝永和元年(公元345年)。
(18)交首:头挨着头,形容亲密。
(19)太牢:古代祭祀,牛、羊、猪三牲具备,谓之太牢。重祭也。
(20)胥(xū)化:倾刻化去。胥,倾刻,一小会儿。化、化去,又曰化〓,即飞身成仙。《楚辞·远游》:“舆化去而不见兮,名声著而日延。”王夫之《通释》:“舆化去者,蜕形而往,所谓尸解也。”
(21)花生优钵:优钵罗,梵语,植物名,又译为“乌钵罗”,即青莲花,多产于天竺(古印度)其花香洁。其花又名优钵昙(梵语)或优昙钵,简称优钵,鲜华可爱。
(22)菩提:指菩提树,原产印度,常绿乔木,叶似白扬。约与佛教同时入中原。
菩提,佛教名词,觉、智、道之意,指彻悟之境界。以菩提树,以“菩提“为名,故其树液可制胶,树可观赏,又可为行道(传教义)之用。
(23)青鸾:古代传说如凤凰一类之鸟,赤色多者为凤,青色多者为鸾。多为神仙坐骑。
(24)元鹤:即青色之鹤,青鹤亦曰玄鹤。然避大清康熙帝玄烨之“玄”,改称“玄”为“元”也。传说鹤长寿,故多以鹤年为寿。又传说仙人多以鹤为坐骑。
(25)美轮美奂(huàn):形容房屋高大和众多。语出《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译:晋国国君庆贺赵盾的孙子赵武(字文子)新居落成。晋大夫们也都送礼庆贺。张老致辞说:‘多么壮丽啊,这高大的屋子;这么多屋宇,多么明亮啊!)郑玄注:“轮,轮〓,言高大;奂,同焕,言众多,明亮。”
(32)森:众盛貌。(26)于豆于登:把祭品装在木豆里,装在瓦登里。以言祭祀之庄重隆盛。语出《诗·大雅·生民》:“〓(eāng)盛于豆,于豆于登。”豆,古食肉器也,后多用以祭祀。以木为之,有盖,黑漆饰,朱中。《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27)默感:暗中感受。(28)神听:英明的听察力。曹植《求自试表》:“伏惟陛下,少垂神听,臣则幸矣。”
(29)普:《说文》:“普,日无色也。”引申为博大、遍也。普照。
(30)明照:照耀也。《说文》:“明,照也。”
(31)幽州:《周礼·夏官·职方》言九州包括冀、兖、徐、扬、荆、豫、雍、幽、并(bīng)各州。《尔雅释地》:“燕曰幽州。”即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
(32)雨〓(yáng)以时若:语出《尚书·洪范》。“译为:下雨和天晴都按对来临。〓,睛天。
此段先叙自然气候的五种征兆,说是如果雨天、睛天二者雨〓调适,风调雨顺,那么,〓秋后便可取各种庄稼的丰收。如果是某一种天气过多,某种天气过少,便是凶兆,雨〓失节,百谷必然歉收。同样的道理,国君的行为也有好、坏征兆。好行为,如那作风肃敬,就象天气的(按)时下雨的样子,着人喜欢。又如君王注重自身和国家的修治,也就象天气的及时晴朗的样子,也当然着人喜欢。
这里的“时雨若”和“时〓若”中的“雨”和“〓”均为动词谓语“下雨”、“天晴”之意。而其中的“时”字,乃是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的语法现象。“(以)时”之省。介词“以”即现代汉语介词“按”之意。“时雨”便是“(按)时下雨”之意。
二短句中的“若”字,训比况语气助词“然”、“焉”,用于比喻句中,表示比喻的语气,相当现代汉语中的“样子”。则“时雨若”便是“国君作风肃敬(就象)天气按时下雨的样子之着人喜欢。”由此典故,后来国人即以“雨〓时若,表示晴雨适时,气候调和。雨〓时若,则年谷遂成。
然而龙翔寺碑文,对此又有语法上的活用。上句“雨〓于以时若”,对下句的“年谷(毂)用是顺成”。则“雨〓”与“年谷”分别为两句中的主语。则“时若”与“顺成”各以偏正词组充当了谓语。这样一来,“若”字便成了动词,便当用为“那样(地调和)”。而两句中的“于以”和“用是”也便充当了状语。“用是”是“因此”之意;而“于以”则应训“按(时)而”。于,训介词“按”,宾词“时”省略。“以”训连词“而”。〓,《说文》:“〓,日出也。”
(34)鸿:本义为大雁,此句中“鸿”训动词“张大”,(帝恩)“遍施”之意。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生莫与荣,殁莫与令,刻文此碑,以鸿厥庆。”
(35)觉路:佛教语,谓成佛的道路。《禅宗“永嘉集”序》:“慧门广僻,理绝色相之端;觉路遥登,迹晦名言之表。”
(36)墨胎(yí,又读tāi):一作“墨夷”,孤竹国君姓墨胎(又写作“墨台”)氏,伯夷,叔齐姓墨胎。后改为墨氏。碑文“墨胎”当指昌、卢二县,皆古孤竹旧地也。
(37)石窟:代寺庙。以古庙多因山凿洞为寺,内置佛像及佛事壁画,如敦煌、云冈、龙门之窟。
(38)片云堪为补衲:谓龙翔之寺建龙山之上,寺僧成仙当可以祥云为袈裟而升天。片云,谓极小片之祥云。补衲,僧衣,破旧百衲(补丁)。
(39)慈航:佛教语。谓神佛以慈心度人,如航船之济众,使脱离生死苦海。
(40)北海:指渤海。《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
(41)天桥:当指僧众成佛升天之桥路也。
(42)迷津:迷失津渡。津、渡口,迷津又迷路之意。佛家语谓迷妄之境界。唐人敬播《大唐西域记·序》:“廓群疑于性海,启妙觉于迷津。”
(43)爰(yán):兼词,兼介词“于”与代词“焉”。“于焉”在这里,为介宾词组状语。或解为连词“于是”,译为“就”。
(44)求:获得也。
(45)布地之金:代善人的布施。明人沈德符《野获编·列朝一·赐讲官金钱》:“每价讲毕,辄金钱于地,令诸臣竞拾。”善士布施周济,则如布金于地也。
(46)传灯:佛家指传法。盖佛法犹如明灯,可破除迷暗,故称。
(47)乾隆丁亥: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
(48)经年:言历时长久。
(49)法像:佛像。
(50)香主:信仰佛教诸家的香火主人。
(51)指日:“指日可成”之简语。
(52)崇朝:终朝(zhāo)也。从天亮到早饭时,犹言一个早晨,以喻时间之短暂。
(53)行见:行将(即将)见到。展望之词也。
(54)莲台:佛教居处皆冠以“莲”字,如“莲池”(佛地)、“莲宇”(佛寺)、“莲花(华)”(喻佛门妙法)、“莲花世界”(谓佛教所称西方极乐世界,简曰“莲界”、“莲花界”)、“莲社”(佛教净土宗最初之结社)、“莲宫”(寺院)、“莲境”(佛寺)、“莲龛(kān)”(莲花形之佛龛)。而“莲台”即“莲花台、”亦即“莲花座”、“莲座”,即佛座,系莲花之形,故名。《法苑珠林》卷二十:“故十方诸佛,同出于淤泥之浊;三坐正觉,俱坐于莲台之上。”盖言诸神都是从浊世超脱,犹如莲花之出污泥而不染,故而以坐莲之上而喻之也。
(55)琼花散彩:指“天女散花”之典。《维摩经·观众生品》载:“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天上之神女),见诸大人闻所说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花)散诸菩萨、大弟子上。萃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花,不能令去。”……结习末尽(结习:佛教称烦恼曰“结习”),华著身耳;结习尽者,华不著也。“盖以花之是否着身而验诸菩萨及弟子向道之心(即六根净否)果为诚否。
(56)贝叶之经:贝叶,即“贝多”或“贝多罗”树之叶。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言“贝多.出摩伽陀国,长六七丈,经冬不凋。”《新唐书·南蛮传下·堕婆登》:“有文字,以贝多叶写之。”古印度既多写经文于贝多叶上以藏之,故尔贝叶、贝树、贝编、贝经、贝文、贝字、贝多,贝多罗,贝典皆指佛经。而“贝叶宫”则指佛寺也。然而明代宋应星著《天工开物·纸科》则曰“如西番用贝树造成纸叶,中华又疑以贝叶书经典,不知树叶离根即焦”。
(57)麈(zhǔ):鹿类,亦名驼鹿,俗称四不像。满语曰堪达罕。产宁古塔,乌苏里江等处之沮洳地。头类鹿,脚类牛,尾类驴,颈、背类骆驼。又,麈尾之省称。
麈尾: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掸尘、助谈。传说麈迁徙时,以前麈之尾为方向标志,故称。古人清谈时,必执麈尾,相沿成习,为名流雅器,不谈时,亦常执在手。又名麈拂(借指清谈)、麈柄。由此,称执麈尾而清谈曰“麈谈”;称高论曰麈论;敬称他人之指点教诲曰“麈教、”曰“麈尾之诲”,曰“麈言”。麈尾之形制:于细长木条两边及上端插兽毛,或直接让兽毛垂露外面,类似马尾松。说见徐珂《清稗类钞·动物·麈》。晋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史当孟府君传》:“亮以麈尾掩口而笑。”《红楼梦》第109回:“只见妙玉头戴妙常冠……腰下系一条淡墨画的白绫裙,手执麈尾念珠。”
(58)谈元:即谈玄(谈论玄妙义理)。以康熙帝名玄烨,为避“圣讳”,故改“谈玄”为“谈元”。谈论宗教、佛、道、儒家妙理,亦属谈玄。
(59)金貌之座:当指金制莲花宝座。《南史.齐记下.废帝东昏侯》:“凿金为莲花以贴地。”
(60)无默:座中无默坐者。言其人人高谈。
(61)困敦: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中之“子”的别称,用以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子曰困敦。”碑文中的“困敦”当指“壬子”之年,即咸丰二年(1852年)。
(62)董理人:指主管工程者。
(63)岁在旃(zhān)蒙、单(chán)阏(yè):十干(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中“乙”的别称。《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十二地支中“卯”年别称“单阏”、《尔雅·释天》:“(太岁)在卯曰单阏。”碑文中“旃蒙单阏”指“乙卯”之年,即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
(64)首事者:指首先倡导修建寺庙之人。
(65)容弗态(tì):严肃而无伪态。《礼记.玉藻》:“君子之容舒迟。见所等者斋漱(sù、同肃;促,蹙敛也,规矩起来)。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碑文末尾以“敛容、正色而无伪态,唯虔心”以表对于祖佛之敬意也。态(tì)、伪态也。弗、无也。容、敛容正肃也。辨 说
前燕慕容所见龙翔故事,唐太宗御敕史官房玄龄、褚遂良及许敬宗等早于《晋书·慕容〓载记》中于所详载,曰:永和元年……时有黑龙、白龙各一,见于龙山。〓亲率群寮观之。去龙二百余步,祭以太牢。二龙交首嬉翔,解角而去。〓大悦,还宫,赦其境内。号新宫曰‘和龙’。立龙翔寺于山上。”
实则早在房氏撰《晋书》的120多年之前,北魏郦道元已在其《水经注·卷十四·濡水》中作如是说:“十二年,黑龙、白龙见于龙山,〓亲观,龙去二百步,祭以太牢。二龙交首嬉翔,解角而去。〓悦,大赦,号新宫曰‘和龙宫’,立龙翔祠于山上。”郦氏为《水经》作注,所引用之书多达437种,故与郦氏同代人崔鸿所撰之《十六国春秋》或当是为《水经注》“二龙交首”故事之所出处。而《资治通鉴·卷九十七》中亦载“燕有黑龙、白龙见于龙山,交首游戏,解角而去。燕王〓亲祀以大牢,赦其境内,命所居新宫曰‘和龙’。”
以上诸本,造语各异,而情事盖同。所以“永和元年”与“十二年”相互龃龉者,宋人司马光于《资治通鉴.卷第九十七》中解曰:“燕王〓以为古者诸侯即位,各称元年,于是始不用晋年号,自称十二年。”用以说明,他慕容〓早在12年前的东晋咸和9年(234年)即被晋成帝司马衍“遣谒者徐孟闾丘幸等持节拜〓镇军大将军、平州刺史、大单于、辽东公、持节都督”,他并且于其三年之后的咸康三年(公元337年)冬十月就即了前燕王〓(huǐ)的王爵了。
至于“二龙交首”的地点,《水经注·卷十四·濡水》曰:“白狼水又东北,自鲁水注之……白狼水又东北迳龙山西。“这里,以白狼水,鲁水为参照坐标,说明其龙山位于白狼水即渝水,大凌河中游地段。之后,《水经注》又称:“燕慕容〓以柳域之北,龙山之南,福地也,使阳裕筑龙域,改柳城为龙城县。”此载,又见于《晋书·慕容〓载记》及《资治通鉴·卷第九十六》。则柳城、龙城又自成了“龙山”位置的坐标矣。民国臧励〓撰《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称:“龙山、在热河朝阳县北。”考之谭其骧教授所绘《中国历史地图册·第三册·三国西晋时期·幽州图》知今朝阳西南有柳城,东南有棘城及昌黎。前图第六册,宋、辽、金时期《中京道》图,辽兴中府,今朝阳市东南不逾百里处有“和龙山(龙山异名)在焉。
然而,昔柳宗元之所谓“好事者”无世无之。或有人因之三国魏昌黎郡、(今辽宁朝阳市地)、龙山与金昌黎县(今河北昌黎县地)龙山之两两异地同名,乃以“移花接木”之术,于明嘉靖三十一年所置昌黎县“静安社”横生出一“古柳城”。继而,以“滚雪球”之方式,“滚”出“龙城”、“龙城文化”、“龙城文化研究会”……此其造伪“作俑”者难知其谁,而与有力者始肇僭立假冒慕容〓氏所建“龙翔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所置昌黎之龙山者,不知其为何人于何时。只今仅存咸丰五年,邑庠生李效武所撰《重修镇龙寺碑记》刻石于朱各庄龙山小学院内,是为古今好事者“忽悠”此龙山为彼龙山,此‘柳城’(子虚乌有)为彼柳城,此‘龙城’为彼龙城,此龙翔为彼龙翔,此地葆有‘龙城文化’谬论邪说之“见证”。
笔者之于古今昌黎,东西龙山,真假柳城,何处龙翔之辨,原本无意置喙,奈何域内诚实信义式微,假冒伪劣鸱张。尤可恶且可怖者,借助诸品媒体之“大忽悠”闹腾起哄,方士狂语、术士假言,真赝杂糅,亦真亦诞,三人成虎,凿井得人。于是乎,假药品、伪学历、泡沫政绩充斥,乃至秦皇、康熙、雍正、乾隆、慈禧老佛爷们所附体的忠君观念、救星情结、人治思想、专制政体只搅得黎民百姓迷离恍惚,误中奸计,以之为至美至善。
当此之时,面对所谓“龙城文化”之大忽悠沉滓的泛起,本其信义的良知,难可与李效武《镇龙寺碑记》之假说附而和之,同其声焰,故特野史稗乘,试为申之。一、地名辨说
“龙城文化”之辨,要在龙山、龙城、柳城、昌黎名实之辨,名实厘清,“龙城文化”真伪自明。(一)、十六座龙山
据民国臧励〓《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所列,国内龙山凡十六座,然则今河北昌黎静安龙山则未入其流。唯是清光绪五年《永平府志·山川》“昌黎县”部有:“龙山,县西六十五里,上有塔,下有莲池百亩,今改为静安社,去山十里”而已。辞典所载,十五龙山与本文无涉,兹不赘述。其末条称:“龙山,在热河,朝阳县北。”其下先是引述《水经注·濡水篇》之说“白狼水又东北,自鲁水注之……白狼水又东北,迳龙山西,”以白狼水为参照坐标,说明其龙山位于白狼水即渝水、大凌河之中游地段。继而,复引《水经注》所叙发生于其龙山的史事:“燕慕容〓以柳城之北,龙山之南,福地也,使阳裕筑龙城,改柳城为龙城县。”其史事魏崔鸿《十六国春秋》、房玄龄《晋书》及司马光《资治通鉴》均有所载,方位清楚,史迹凿凿,岂是古今好事者可以“大忽悠”而更易者!(二)、四座龙城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所收“龙城”与“龙城县”凡十二处,兹取其与本文论题有关四处略说之。1、匈奴龙城
《汉书·匈奴传》载,匈奴之俗,“岁正月,诸长少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天地鬼神。秋,马肥,大会〓林(服虔曰:〓,音带。师古曰:〓者,绕林木而祭也)。其地在今蒙古国和硕柴达木湖附近。又据《汉书·武帝纪》载:”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冬,匈奴入上谷(今宣化),杀略吏民。遣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青至龙城(应劭曰:匈奴单于祭天大会诸国,名其处为龙城)获首级七百级。”2、卢龙县城
今河北卢龙,汉右北平郡所在地。《史记·李将军列传》载,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今卢龙城西南三公里处虎头石村犹有其石,传为古迹。故唐诗人王昌龄《出塞》诗所咏“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之“龙城”,即指卢龙也。3、燕都龙城
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及《水经注》、《资治通鉴》均载有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七年(341年)慕容〓使阳裕于柳城北、龙山西构筑龙城及宫殿事。九年,〓自棘城迁都龙城;十二年,号新宫曰和龙宫。其后,北燕(407—436年)高云、冯跋、冯弘亦都于此。北魏仍曰龙城。北魏后期置营州,仍治龙城。隋改龙城为龙山,仍为营州治,复改为柳城。辽置兴中县,升兴中府。元降兴中州。明初废,置五卫。今为朝阳市。4、(北魏置昌黎郡)龙城县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四》载晋安帝司马德宗义熙三年慕容云(高云)“于龙城……乙丑,云即天王位,大赦,改元正始。”《魏书· 地形志·幽州》载昌黎郡及昌黎县在北魏朝共前后两次建置。前次建于北魏明帝拓跋嗣永兴中(409-413年),其昌黎郡领龙城、广兴、定荒三县。而继高云之后的冯跋于义熙五年即北燕王之位,即在此昌黎郡中的龙城。宋文帝刘义隆元嘉十三年(436年)在北魏的征伐之下,第三任北燕王冯弘自焚和龙宫后,被高丽人杀于北丰。
北魏二次建置昌黎郡在此魏太武常拓跋焘太上真君(简称“真君”)八年(441年),昌黎郡下依然统领县龙城、广兴、定荒三县。而其“龙城县”下注有“真君八年并柳城、昌黎、棘城属焉”字。此龙城县与前燕慕容〓氏之国都龙城之不同在于:
前燕国都龙城:单指阳裕于柳城北、龙山西所筑之龙城;北燕国都龙城县:泛指包括和龙宫所在之龙城,及整个从属于昌黎郡的龙城一县;后又包括龙城,柳城、昌黎、棘城四县领地。(三)、四个柳城1、汉柳城县
《汉书·地理志·辽西郡》秦置,领十四县之第三为柳城县。其下注曰“马首山在西南,参柳水北入海,西部都尉治。”查《后汉书》无载,而《三国志·魏书·武帝记》载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东征乌桓,“秋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里,经白檀(密云南有白檀山),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九月,乃引兵自柳城还。”《三国志·田畴传》载,魏武用田畴之计,“上徐无,出卢龙,历平冈,登白狼堆……逐(乌桓败军)至柳城。”徐无山,在今玉田、遵化二县间,可知,自徐无东行五百里之柳城,必是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西晋时期·幽州图》所标于今辽宁朝阳市西南三五十里之柳城也。
又据魏收所撰《魏书·地形志·幽州》载,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上真君八年(公元441年)建置之“昌黎郡”所领“龙城县”下犹注有“真君八年并柳城、昌黎、棘城属焉”。参阅前述谭氏《幽州图》所绘,古昌黎郡、县及柳城、棘城,与今朝阳市均在80公里之内的近距,殊可确证各城之位置焉。
《晋书·慕容〓载记》及《水经注·濡水》所载之“燕慕容〓以柳城之北、龙山之南,福地也,使阳裕筑龙城,改柳城为龙城县。”自亦此柳城也。2、隋柳城县
魏收《魏书·地形志·营州》下注曰:“治和龙城,太延二年(436年)为镇。”“领郡六:昌黎,建德、辽东、乐良、营丘、辽西。”
《隋书·地理志·辽西郡》下注曰:“旧置营州,开皇初置总管府,大业初府废。统县一:柳城县。”其下复注曰:“后魏置营州于和龙城。”又称自太延二年(436年)至开皇十八年(598年)中间的162年,营州所领6郡13县,最后唯留一个龙城县,改龙山县。至598年复改为柳城县,即前所述大业初置的辽西郡下所统领的唯一之县。县下又注“有渝水、白狼水”之参照物,以证其与汉柳城县为同一地点。3、唐柳城郡、柳城县。
《旧唐书》与《新唐书》关于柳城之记载大同小异,略有出入。概言之,“武德元年(618年)(由隋置柳城县)改为营州总管府,领辽、燕二州、领柳城县一。”“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为契丹李万荣所陷。”“开元五年(717年)(由移治渔阳)还治柳城县。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柳城郡。土贡人参、麝香、豹尾皮、骨骨出(chū)。户九百九十七,口三千七百八十九。县一。西四百八十里有渝关守捉城。又有汝罗、怀远、巫闾、襄平四守捉城。柳城县:中,西北接奚;北接契丹。有东北镇、医巫闾山祠。”(《新唐书·河北道·营州》)要之,有唐一代,柳城郡及所领之柳城县基本存在,俱由河北道之营州所领。引文中之医巫闾山,古为幽州之镇山,今日犹是“医巫闾山自然保护区”,堪为柳城之坐标,“西四百八十里有渝关守捉城”之参照,又可证柳城距今山海关东四百八十里之位置。至于辽东所土产的“骨〓 ”,或有多解。考其本义,骨出 字,音chū,从骨、从出,出亦声,当指骨质增生而出之如唇如瘰(音lěi,瘰疬,颈项处淋巴结核脓疮。)状者,或骨折处之所生, 曰骨骨出 。如《广异记》:“今奉药一丸,此能点化杂骨为骨骨出 。”又泛指成疙瘩状之坚质物。如指称树疖。《太平广记》:“道边树有骨骨出 者,车拨伤。”又如唐韩鄂《岁华记丽·元日》:“烧骨〓 :岁除夜,烧骨〓 ,为熙庭助阳气。”中医以为松疖煮水,服之可治骨节风湿,止痛。又,中药茯苓,为寄生松根之菌类植物,形状似甘薯,外皮黑褐色,内粉,白色,可利尿、镇静。余虽不确知古代营州、柳城所贡之“骨〓”究系松疖,松脂亦或茯苓,然其出自原始松林则一。其必非平州(今河北省,昌黎县)之特产也。
《旧唐书·河北道·柳城郡》下言及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柳城郡被契丹所陷后,自神龙元年(705年)至开元四年(716年)“移府”渔阳;开元八年(720年)至开元十一年(723年)又“就渔阳”;前后两次共计“移府”14年。
所谓“移府”,又称“移治”、“移置”、“侨治”、或“寄治”,即是遇有州、郡、县沦陷敌手,则往往其州县之官吏牧司流亡,暂借他处为临时治所,以俟收复失地之后,迁还原来治所,所谓“移还”、“还治”。《新唐书·地理志·河北道·平州·石城县》下载“石城县:有临渝关,有大海关,有碣石山”,可知唐时,今河北昌黎县地乃属石城县。而《唐书》只载柳城郡为契丹所陷,只侨治了渔阳(今密云地),而并未侨治石城。且其它史籍,亦未见有柳城郡于何朝何代曾经侨治今昌黎地域事。故而,清代乐亭学者史梦兰于其所撰光绪五年《永平府志》中所暂付存疑“盖唐时柳城之地屡被陷没,移徙无常,此(批柳城)其在平州者,或即今之静安社,未可知。”的余地,大可不留。今昌黎,本与古柳城马牛不及,因而“龙山文化”子虚乌有,一切“忽悠”,可以休矣。
唐代以后,以龙山、龙城、柳城、昌黎为中心的辽西大凌河流域大舞台,演罢了慕容氏前燕、北燕的百年大戏(337—436年),与拓跋氏北魏的148年(386—534年)大戏,继而,又演出了耶律氏辽代218年(907—1125年)与完颜氏金国的119年(1115年—1234年)大戏。此间,耶律大辽在今内蒙、俄罗斯东南部及冀北、京津唐秦大地建置了上京、东京、西京、中京、南京共五道。其中与大凌河流域有关者,一是中京道的兴中县与兴中府。《辽史·地理志·中京道·兴中府》曰:“汉柳城县地。慕容篡……筑龙城……元魏取为辽西郡……炀帝废州置柳城郡……唐开元十年还柳城。后为奚所据。太祖(指耶律阿保机)平奚及俘燕民……乃完葺柳城,号霸州彰武军,节度。统和中(983年),制置建、霸、宜、锦、白川等五州。重熙十年(1041年),升兴中府。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辽中京道图》绘兴中府于大凌河北岸,且注今朝阳市。河南绘有“和龙山”。
《金史·地理志·北京路·兴中府》曰:“散下本唐营州城,辽太祖迁汉民实之曰霸州彰武军。重熙十一年升为府,更今名。金因之。县四、镇三。兴中县:本唐柳城地,南有凌河。”元代,降府为州。
《清史稿·地理志·直隶·朝阳府》:“明营州卫,后入泰宁卫。乾隆四十三年置朝阳县,光绪三十年又置县。西北潢(huáng)河(辽河之西源,至辽源县南合东辽河为辽河),入西南大凌河,又东至龙城,入盛京义州小凌河,合参柳河……”今为朝阳市。
辽置五京中其二与大凌河流域有关涉者为东京道之显州、奉先县、山东县。《辽史·地理志·东京道·显州》之下注曰:“显州,奉先军,上,节度。本渤海显德府地。世宗置,以奉显陵。显陵者,东丹人皇王墓也。人皇王性好读书,不喜射猎,购书数万卷,置医巫闾山绝顶,筑堂曰‘望海’。山南去海一百三十里。大同元年,世宗亲护人皇王灵驾归自汴京。以人皇王爱医巫闾山水奇秀,因葬焉。山形掩抱六重,于其中作影殿,制度宏丽。州在山东南,迁东京三百余户以实之。应历元年,穆宗葬世宗于显陵西山,仍禁樵采。统州三、县三:
奉先县。本汉无虑县,即医巫闾,幽州镇山。世宗析辽东长乐县民以为陵户,隶长宁宫。
山东县。本汉望平县。穆宗割渤海永丰县民为陵户,隶积庆宫。
归义县。初置显州,渤海民自来助役,世宗嘉悯,因籍其人户置县。隶长宁宫。”
显州,位于辽东京道之西北隅,今辽宁省锦州市辖区,包括义县、北镇、黑山诸县。又据《明史·地理志·广宁卫》载,此地元时为“广宁府路”;义县与北镇(即广宁县)之间有大凌河通过。河之东,阴山余脉松岭之南端医巫闾山陇断南北二百余里,以为幽州之镇山,高四、五千尺。只今依是辽宁省之自然保护区,旅游胜地。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之长子耶律倍,于神册元年(916年)被立为皇太子。而天显元年(926年)太祖却于改渤海国为东丹国之时,册倍以为“人皇王”,以主东丹,实则不过扶余(扶余国,今黑龙江省双城南至吉林省昌图县间之地皆是。晋太康六年,(285年)为慕容〓(huǐ)所破。后虽有复,亦式微。昌图县有扶余城,即扶余王城。)一城而已。天显元年(926年),太祖耶律阿保机故,二年,其二子太宗耶律德光继位。大同元年(947年)太宗死栾城,世宗耶律阮,人皇王倍之长子继其位。天显十一年(936年)人皇王耶律倍从事处交活动于后唐,为簒夺后唐闵帝李从厚帝位的李从珂自焚所裹胁焚毙,由其子世宗耶律阮自汴京迎灵而葬于东京道显州医巫闾山,号显陵。并移长乐之民为陵户,置奉先县。天禄五年(951年)世宗阮遇弑,穆宗耶律璟(太宗耶律德光之长子)亦葬之显陵,移永丰之民为陵户,置山东县。金改山东曰广宁县,并置广宁府。
《元史·地理志·辽阳·广宁府路》下曰:“金为广宁府。元封孛鲁古歹为广宁王。……有医巫闾山为北镇,在府城西北二十里……”《明史·地理志·山东·广宁卫》下曰:“元广宁府路。洪武初废。二十三年五月置卫。府西有医巫闾山。东有路河,东北有珠子河,下游注于辽河。”
《清史稿·锦州府·义州·广宁县》下曰:“明广宁卫,天命七年(1622年)克广宁,康熙三年,改广宁县为府,设广宁县。十二月,府移锦州,县隶府。有守城卫,医巫闾山在西,古幽州镇。今有北镇庙。东沙河导源医巫闾山。”后,民国,改广宁县为北镇县,今为辽宁省北镇市。
今河北省昌黎县韩营村韩氏家谱所录韩愈33世历韩振先字晓山,道光甲辰科(1844年)举人,为敕修职郎,“加盐提举广宁县训导”,即在此地。县训导,从八品;修职郎,正八品。
(四)六个昌黎1、汉昌黎宿(在今河北昌黎县地)
古今昌黎之争讼,有清顾亭林(炎武)“昌黎有五”之论向称权威,今试解读续貂之。在下窃以为域中“首冠“昌黎”其名者,实非汉置交黎之县,而是汉“昌黎宿”。“昌黎宿”位居哪里?便是今河北省昌黎县地。河北昌黎韩营韩氏康熙五十七年重修家谱,“京畿督学使者翰林院侍读吴门后学癯庵吴士玉”撰序有曰:“又考《永平府志》云:‘今昌黎,即汉之昌黎宿。宿,训守。”
若训守者军事设施,愚谓当是“戍”字。而“宿”当首训“住宿”,“过夜”。“昌黎宿”之“宿”,显系名词,故当如《汉语大词典》之所释:“古代官道上设立的住宿站”。非军事设施,乃交通设施。前者如宋人王溥《唐会要·州县分望道》:“凡天下军有四十,府有六百三十四,镇有四百五十,戍有五百九十,守捉有三十五。“后者如《周礼·地官·遗人》称:“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路室即客舍,可以上宿。委,积委,储备粟米、薪刍以待住宿人马之用。此可见今昌黎之地,汉代曾置名曰”昌黎宿“之交通设置于官道之侧。则金大定二十九年此地之改广宁县为昌黎县,实是回归汉昌黎宿之本名也。又可知此昌黎宿当早于大凌河上辽西郡之交黎也。因为《汉书·地理志》“交黎”条下应劭注曰:“今昌黎。”应劭,建安二年(197年)在袁绍处拜军谋校尉,故应劭之“今”,已是汉末三国时代,此时,西汉之“交黎”,方才更名“昌黎”。
然“昌黎宿“仅见于私家族谱康熙朝翰林之一序言,虽曰信而有徵,终归不免孤证强说之嫌,纵有其说,亦属难垂永久。于是埋首《永平府志》之明弘治、万历 、清康熙、乾隆、光绪诸版,搜寻爬罗,怏怏不见“昌黎宿”之出处,后始悟:出处必居明万历二十七年志所缺失之“卷之一”内,唯是徒唤奈何而已。
2、汉夫黎县、昌黎县、昌黎郡(在今辽宁义县)
《汉书·地理志·辽西郡》下有“交黎县”,下注曰:“渝水首受塞外,南入海。东部都尉治。”应劭注:“今昌黎”。
须弄清楚的是西汉的“交黎县”,何以被《后汉书·郡国志·辽东属国》之下称为“昌辽,故天辽,属辽西。”又被《后汉书·安帝记》称为“夫黎”,被《后汉书·鲜卑传》称为“扶黎”?对此,清代学者王先谦在其《汉书补注》中的解说是:“昌辽即昌黎。辽,黎,双声变转。”“‘夫’、‘扶’(为同)一字(即是互为通假字),(说)明‘天’乃‘夫’之误(即是说,《后汉书·郡国志》错把‘夫黎’写成了‘天辽’。)‘交黎’改‘夫黎’,又改‘昌黎’。‘辽’、‘黎’一字,故《续志》(后汉书)云‘昌辽,故夫辽。’”
此番解释亦说明:西汉“交黎县”至东汉改称“夫黎县”,后至应劭在世的三国时期才复改称了“昌黎县”的。
按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魏·幽州》图所绘,当时昌黎县位置均当今辽宁省义县地。《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称“义县,汉无虑地。”《后汉书·郡国志·辽东属国》“无虑县”下注“有医无虑山。”今2006年地质出版社出版《中国地图册·辽宁省》义县东北便有“医巫闾山自然保护区。”诸般佐证,若合一契当可无虞。有清顾亭林《京东考古录》称“魏齐王(曹芳)正始五年(244年)鲜卑内附,复置辽东属国,立昌黎县以居之,后立昌黎郡。”谭其骧《幽州图》所绘昌黎郡域,约当今日辽宁省朝阳、锦州、阜新、盘锦四市所辖地区。顾炎武以为“晋太康二年(281年)慕容〓(huǐ)寇昌黎,咸康二年(336年)慕容〓自昌黎践凌而进,凡三百余里,至历林口”直捣平郭(今盖州市)斩获慕容仁所涉者,即此昌黎。按汉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至隋开皇元年(581年)其间共计629年为渤海岸遭海侵时期推算,慕容〓“践凌而进”自昌黎趋平郭之时,恰在海侵期之当中。其时海水正盛,以今日河北昌黎碣石山麓距海30里比况,则彼时昌黎郡(今义县)正南海水之滨当在今凌海市而距义县仅百里许。彼时大凌河之入海口,亦约在今日凌海市附近。慕容〓所奔袭之平郭(盖州市)当时亦当因海侵而濒海矣。“凡三百余里,至历林口,舍辎重,轻兵趋平郭。”(《资治通鉴·卷第九十五》)其历林口当为平郭西之海口;“三百余里”,当是昌黎平郭之全程。若其三万兵将辎重,借助马拉爬犁雪撬(qiào)有如杨子荣小分队之滑冰飞行,当是既免于“堑山堙谷”之稽费时日打草惊蛇,又少三军跋涉之苦。慕容氏效“汉光武因滹沱之水以济大业”,而481年后唐李〓雪夜入蔡州,时直取吴元济,差效慕容践凌以袭仁:此间必有足取之道也。今有以〓讨仁为自今河北昌黎出发。若然,则河北昌黎与平郭两点之间,直线约为500里,固非史料所书之“凡三百余里”。且海湾中心,无凌可践;若沿海湾陆路奔袭,当有800里之遥,岂止“三百余里”?究其实,彼时今河北昌黎汉代絫县正沉海底,慕容氏又何自海底挥军士载粮秣以袭人哉!
3、晋昌黎郡、昌黎县(在今辽宁凌源)
《晋书·地理志·幽州》载:“(西晋武帝司马炎)咸宁二年(276年),十月,分昌黎辽东、玄菟(tú)带方、乐浪等郡国五,置平州,统县二十六。昌黎郡:汉属辽东属国都尉。魏置郡,统县二:昌黎县、宾徒县)。”《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以为其地在今辽宁省凌源县境。”“渝水中凌源县东流入大凌河”,南入海。顾亭林称此地“以史考之,当去龙域不远。”
龙城约当今朝阳之地,凌源适居其西三百里许。
东晋成帝咸康三年(337年),慕容〓大败段辽及宇文归后,“归于京师”(指棘城)。旋即“徙昌黎郡,筑好城于乙连东……于是,〓即位”。此次之“徙昌黎”,当是自棘城迁都于此。而此昌黎(郡),只能是前次61年前即咸宁二年(276年)西晋武帝司马炎所置之也。
咸康七年(341年,〓使阳裕筑“龙城”并宫阙于柳城之北、龙山之西。明年,自晋昌黎郡迁都于此。建元元年(343年),慕容〓将其以四万劲卒焚毁高句骊都城丸城所掠俘的男女五万余口及率骑二万大败鲜卑宇文归,开地千里,所掠虏部人五万余尽行“落于昌黎”,此亦必为晋置昌黎郡无疑。
4、北朝北魏昌黎郡、昌黎县。
魏收所撰《魏书·地形志·幽州》载昌黎郡及昌黎县在北魏朝中有前后两次建置。第一次,在北魏明元帝拓跋嗣永兴中(409—413年)。昌黎郡领龙城、广兴、定荒三县。第二次建昌黎郡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太上真君八年(447年。)其“龙城县”下注有“真君八年并柳城、昌黎、棘城”字样。
清人顾炎武称“及慕容盛之世,有昌黎尹张顺、刘忠,高云以冯素弗为昌黎尹;冯跋之世,有昌黎尹孙伯仁。”笔者考之《晋书》、《魏书》及司马光《资治通鉴》诸本,特以厘正之。盖慕容(〓、〓、俊、〓)盛之世,为前燕政权,是为东晋元帝司马睿至晋废帝司马奕(海西公)之间53年事。而高云、冯跋、冯弘之世,为北燕政权,时为东晋安帝司马德宗至南北朝宋文帝刘义隆间29年事。
兹将南北朝北魏年间与昌黎郡、昌黎县中作为北燕国都之龙城有关之人、事简列如下:
晋安帝司马德宗隆安二年(398年),燕昌黎尹张顺坐谋反,诛。三年(399年),燕昌黎尹刘忠谋反,诛。
义熙三年(407年),燕王慕容云(高云)以冯素弗为昌黎尹。以素弗之兄冯跋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录尚书事。
义熙五年(409年),置昌黎郡,冯跋即北燕位于昌黎。
义熙七年(411年),昌黎王慕容伯儿谋反,魏,达奚斤斩之。
义熙十年(414年),跋婿柔然可汗斛律至和龙。
义熙十四年(418年),魏袭燕乙连、和龙,掠万余家而归。
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七年(430年)北燕王冯跋死,冯弘僭位杀跋子百人。
九年(432年)魏伐燕会和龙。杀万人,掠郡民三万家。十三年(436年),伐燕。燕王弘焚和龙宫,率龙城居民逃高丽平郭,死。北燕亡。
事实说明:如顾炎武所说,“魏齐王正始五年(244年)鲜卑内附,复置辽东属国立昌黎县以居之,后立昌黎郡”与“晋太康二年(287年)慕容〓寇昌黎”。以及“慕容〓自昌黎东 凌而进”趋平郭斩慕容仁的昌黎,都是西汉置的交黎(夫黎、古昌黎)。而“慕容〓破宇文归(与段辽)之众”后的“徙昌黎”,与六年之后掠高丽五万口、宇文归五万口“落于昌黎”的昌黎,则是西晋所置的昌黎郡与县。此时才是“慕容盛之世”也。至于顾氏所说的“魏并柳城、昌黎、棘城于龙城而立昌黎为郡”即“有昌黎尹张顺、刘忠、高云,以冯素弗为昌黎尹;冯跋之世,有昌黎尹孙伯仁”者,便是北朝北魏由龙城、柳城、棘城、昌黎四县所并成的昌黎郡了。
5、唐置崇州昌黎县
《旧唐书·地理志·河北道·崇州》:“武德五年(622年)置崇州。领县一:昌黎县。唐贞观二年(628年)北黎州,寄治营州(古柳城)东北废阳师镇。贞观八年(634年)改为崇州,置昌黎县。”契丹陷营州,徙治于潞县之古潞城(在今通县)为县。”《辽史·地理志·中京道》:“建州、统县二、永霸县。永康县。本唐昌黎县地。”
今查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宋辽金时期册·中京道图》见辽“建州”位居建平(今建平地)与其东北的兴中府(今朝阳地)之间,今杨树湾之地。
清顾炎武《京东考古录》言:“齐以后,昌黎之名废。至唐太宗贞观二年更崇州为北黎州,治营州之东北废阳师镇(唐置,宋废,今河北房山县)。八年,复为崇州,置昌黎县。后沦于奚。《辽史》:‘建州永康县:本唐昌黎县地。’此又一昌黎也。”然此昌黎之人、事,史籍阙如,故而言昌黎者,多所忽之。
6、今河北省昌黎县
关于今昌黎县,见于文字之资料,当以传为夏禹、伯益所作晋人郭璞所注之《山海经·北山经第三》所载为最早:“伦山……又北五百里曰碣石之山。绳水出焉。”碣石之麓,当是昌黎之地。至于“昌黎”之名,据清康熙五十七年翰林院侍读吴士玉称,明万历二十七年所修《永平府志》一卷即称其地于西汉尝有“昌黎宿”之置。
《前汉书·地理志·辽西郡〓县》之下有东汉应劭所注:“下官水,南入海。又有揭(碣)石水、宾水、皆南入官(下官水)焉。”其碣石水,即《山海经》所言“碣石之山,绳水出焉”之绳水,汉称“编水”,即今之急流河,西沙河。下官水,简称官水,今名潮河,源于仙台顶后,入七里海。宾水,今饮马河,中流为沙河,下流合潮河(见康熙五十年《永平府志·卷四》)。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濡(nuán)水》言:“濡水(今称滦河)又东南,至〓县碣石山。文颖曰:‘碣石在辽西〓县’。”是知,今昌黎县,西汉时为〓县地。然而,南朝宋人范晔所著《后汉书·郡国志·辽西郡》下所领则只有阳乐、海阳、令支、肥如、临渝五县。傍近右北平郡、辽东郡亦无〓县之治。《汉书·武帝记》中,东汉人文颖于“碣石”下注曰:“在辽西〓县,〓县今罢属临渝。”罢者,罢废,取消之意。《后汉书·郡国志·辽西郡》“临渝县”下注:“《山海经》曰:‘碣石之山,编水出,”以见〓县之入临渝账下。至于〓县之去向,四百年后的郦道元在其《水经注·濡水》中有明确交代:”今自孤竹南出,则巨海矣。而沧海之中,山望多矣。然卑耳之川若(连词,与)赞溪者,亦不知所在也。昔在汉世,海水波襄,(襄,高也;同“骧”,举也。《汉书·邹阳传》:“臣闻交龙,襄首奋翼。”《水经注·江水》:“至于夏水襄陵,”言三峡江水至夏季,水位升至两岸连山之山腰或顶),吞食地广,当同碣石,苞(同“包”,包围)沦(没也)洪波也。”所谓“自孤竹南出,”当指自今卢龙,出于城南诸多海拔约在五百公尺之下的青沙岭、孤峰、阳山、大岭、铜鼓山等。今卢龙城南至石门之间之地名,称山、岭、沟、峪者最多,如杨家山、黄岭、炮石岭沟、焦家峪。及至二百五十年后之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东征乌桓即因“滨海(碣石山南)污下,泞滞不通……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三国志·田畴传》)才不得不纳田畴之计,“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资治通鉴·建安十二年》)直取辽西柳城。此间,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海侵之水犹在碣石脚下,昔日〓县地面“洪波涌起。”其所观沧海物象,“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三百年后郦道元氏所谓之“沧海之中,山望多矣”当是同一景观。
中科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探查辽宁沿海及天津市文化局探查天津、黄骅、宁海,知渤海湾东、西段均无魏、晋、南北朝500年人类文化层遗址。2005年河北文物研究所与昌黎文保所联合发掘昌黎县裴家堡辽、金遗址。其间,对昌黎县一带汉至南北朝文化层断代之发现,填补了渤海湾沿岸500年文化层断代的“缺环。”至此,才知郦道元《水经注·卷五·河水》所言“碣石在海中,盖沦于海水也。昔燕齐辽旷,分置营州,今城届海滨,海水北侵,域垂沦者半……碣石入海,非无证也,”确为的论。
古〓县地沦于渤海五个世纪之后,我们最早见到关于它所记载的文字,当是《隋书·北平郡》之下的话语:“旧置平州。统县一。卢龙:旧置北平郡,领新昌、朝鲜二县。后齐,省朝鲜,入新昌。又省辽西郡并所领海阳县,入肥如。开皇六年,又省肥如入新昌。十八年,改名卢龙。大业初,置北平郡。有长城,有关官、临渝宫,有覆舟山,有碣石山。有玄水、卢水、闰水、龙鲜水、巨梁水,有海。”
从建置规制上看,此北平郡只领卢龙一县(郡治在卢龙),可见其县之大。其所包括领地,有先前的新昌县、朝鲜县、辽西郡及海阳县、肥如县。从其域中包括之山水看,此县北起长城,南至渤海;东起置有“关官”的临渝宫即《新唐书·地理志·河北道·平州·石城县》下所载的临渝关,大海关与“碣石山”的今秦皇岛、山海关地界,西至巨梁水即今介乎丰润、玉田交界的还乡河。其间当然包括碣石山所座落地的今昌黎地面。〓县由汉至南北朝海浸500年,则东晋人慕容〓自然无从来海底〓县建其国都柳城矣。
有唐一代,今昌黎地为石城县地。《新唐书·地理志·河北道·平州》下载:“初治临渝,武德二年,徙治卢龙。领县三。卢龙(略)、马城(略)。石域:本临渝。七年省。贞观十五年复置石城。万岁通天二年更名石城。有临渝关,大海关,碣石山,温昌镇。”
辽代,今昌黎地仍为石城县地。《辽史·地理志·南京道·平州》:“统州二、县三。卢龙县(略)、安喜县(略)、望都县(略)。滦州:统县三。义丰县(略)、马城县(略)。石城县:汉置,久废。唐贞观,于此置临渝县。万岁通天元年,改石城县。营州,汉为昌黎郡,慕容〓都于此……统县一。广宁县:汉柳城县……辽改今名。”
据《金史·地理志·中都路·平州》载:“平州,领县五、镇一。卢龙县、抚宁县、海山县迁安县。昌黎县:辽营州邻海军以所俘定州民置广宁县。(金)皇统二年(1142年)降州来属(平州)。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以与广宁府重,故更今名(昌黎县)。”以至于今。二、慕容〓征战足迹辨说
本文“地名辨说”部分说明,前燕王慕容〓不仅建翔龙寺在于大凌河畔之龙山,筑龙城于大凌河畔之柳城与龙山之间,而且其一生所涉足之龙山与柳城,唯其大凌河畔之龙山与柳城而已。且今之河北省昌黎县地面,自古及今,从来未有柳城之置,慕容〓又何以可践其子虚乌有、只传说于某些人之口头上的河北昌黎“古柳城”耶?
兹仅据《晋书·慕容〓载记》及《资治通鉴·晋纪十七至二十》即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和七年(332年)至永和四年(348年)慕容〓即前燕王位至其逝地中间16年征战历程所及,以证其从未涉足于当时尚在渤海“波襄”之后依然沉沦海底的汉代辽西郡絫县地面。
出生于昌黎棘城的鲜卑人慕容〓所面临的是号称“五胡十六国”的东晋大战乱的天下;慕容〓的一生,是杀伐征战的一生。其时,东晋司马氏政权,朝廷虽据金陵,而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却是此伏彼起。其间相互混战,各据方面,且各自遣使或讨取或胁迫朝廷封已为王,以为名正言顺之独立王国。〓父慕容(huǐ)一生欲于“兴兵北伐,共清中原”中换取朝廷封之为燕王,而咸和七年终以“辽东武宣公”卒。
慕容〓所继,并非王位,而是乃父官爵。其心意行止,一如其先。〓所面对之敌,方方面面:内部政敌有其庶兄翰,母弟仁、昭,庶弟幼、稚。外部政敌:擅自称王者如后赵石虎;朝廷命官如辽东公宇文归,辽东段辽、段兰,襄平令王冰等;东晋之邻国或异族势力如乌丸、鲜卑木堤等。
〓之征战要之为:
1、咸和九年以五万骑为柳城保卫战,对段辽、段兰、慕容翰。
2、咸康二年(336年),自昌黎东,践凌沿海袭破慕容仁于平郭(今辽宁盖州市)。
3、咸康三年自称燕王。
4、以二千突骑,退石虎14万。
5、五年,灭段辽,攻高丽。
6、七年筑龙城。八年,自棘城迁都龙城。11月毁高丽丸都(在今吉林省集安市)。
7、建元元年(343年),击宇文归之侵军,归死沙漠,〓以其部5000落昌黎。
8、永和元年(345年),黑白龙翔,建龙翔寺于龙山。
“燕王〓以为古者诸侯即位,各称元年,于是始不用晋年号,自称十二年。”
9、永和二年(346年)灭夫余国,虏五万口而还。
10、永和四年(348年),慕容〓病逝。
总而观之,前燕慕容氏〓、〓、俊、〓四世之中,〓之用兵,大抵只在松花、大凌、辽河流域;而俊、〓之世,虽然北收丁零,南极荥阳,扩土冀、幽、并、泰、兖、青、雍、豫、梁、益、江、扬、徐诸州,初迁都于蓟,再迁于邺,而四世慕容〓即位一载(360——361),忽焉亡于东晋桓温与前秦苻坚的联攻合击之下,是慕容氏四代燕王之马蹄悉皆无从奔驰于沉沦渤海之西汉〓县原野,当属确凿无疑也。三、宋琬辨说与析
宋琬,字玉叔,清,山东莱阳人。顺治四年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吏部郎中、陇西道、永平道、宁绍台道、按察使。有诗名,时有“南施(闫章)北宋(琬)”之誉。康熙二年,撰《永平府志》卷之二十,以“柳城县”为题,持大量史料断定“直隶昌黎县有古柳城”之为伪说。后,康熙十八年续志,康熙五十年修志,乾隆三十九年修志,皆全录其文。光绪五年修志未录其文,而撰修人乐亭学者史梦兰亦有其辨。宋琬之辨,要为六着:
1、真史料以驳假史料。
①李贤著《明一统志》称“唐置营州,元省入昌黎为静安社,”而宋氏直举“静安社则嘉靖三十一年立为堡。”李说之非自明。
②直书《新唐书·地理志河北道·营州·柳城郡》史料曰:“本辽西郡。万岁通天元年为契丹所陷;圣历二年侨治渔阳,开元五年又还治柳城。……西四百八十里有渝关守捉城。柳城县,西北接奚,北按契丹。”以正面说明柳城之所处方位。2、以事实驳诘伪史料。
①《明一统志》称“柳城在永平府西二十里。”宋琬言“今府西二十里全无遗迹。”
②《明一统去》称“柳城在(永平)府城西二十里,“土产人参、麝香、豹尾皮。”
宋琬辨之曰:“今府西二十里滦河之西,洞山之南,沙土之地、其能出此三物乎?”继而,列举史料《新唐书·河北道·营州·柳城郡上都督府》:“本辽西郡……土贡人参、麝香、豹尾皮、骨骨 出 ……县一,柳城县。“以言辽西柳城居亚寒地带,山深林密,人参、麝香、豹皮、骨骨 出 乃其山林之产,冀东平畴向无其产也。
3、以参照物为坐标说明空间距离与方位地址。
①援引《通典·营州·柳城郡》所注柳城郡与四面八方毗邻者间之方位、距离,以说明柳城在四条坐标轴上的中心位置:“(柳城)东至辽河480里;南至海260里;西至北平郡700里;北至契丹界50里;东南到安东府270里;西南到北平郡700里;西北到契丹界70里;东北到契丹界90里。”
②援引《通典·平州·北平郡》所注平州(包括永平府广宁改称的昌黎县)所居渔阳郡与柳城郡西东两地之中间与距离,以言彼辽东柳城、龙城、昌黎之非平州、直隶、河北省之昌黎县也:“(平州)东至柳城郡700里;西至渔阳郡300里;东北到柳城郡700里”其后结论曰:“是,柳城在今永平(府)之东北700里;而慕容氏之龙城、昌黎及魏以后之营州并在其地……而今之昌黎,乃金之广宁县,大定29年改为昌黎。名同而地异也。”4.列举史志正面立论。
如举《辽史·地理志·中京道·兴中府》所载:“兴中府,古孤竹国,汉柳城县地。慕容〓……和龙宫。魏为辽西郡。隋置营州,炀帝改柳城郡。唐武德初改营州总管府,寻为都督府。万岁通天元年陷李万荣。神龙初,徙府幽州。开元四年,复治柳城。八年,徙渔阳。十年,还柳城。后,为奚所据。太祖(指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平奚及俘燕民。将建城,命韩知方择其处,乃完葺柳城,号霸州,彰武军节度。重熙十年,升兴中府。……统州二、县四。兴中县:本汉柳城县地,太祖掠汉民居此,置霸城县。重熙中,置府,更名。”
5、举史事以说明柳城方位。
①举《三国志·田畴传》所叙魏武帝曹操东征乌桓“用田畴之言上徐无山,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直指柳城,”之史例。解曰:“徐无山在今玉田”以言征〓所指,自西而东,则知“柳城在玉田之东北数百里也。”
②举《北齐书·文宣帝纪》载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四年(553年)“讨契丹,冬十月丁酉至平州,从西道趣(趋,奔、经也)长堑……辛丑至白狼城,壬寅经昌黎城”,以“是昌黎城在平州之东北,齐主之行急,犹五日而后至也”证明柳城位居魏置昌黎县所为属之昌黎郡域内,而非平州犹未形成异日石城县地之大陆架泥沙也。
③转述《隋书·高祖纪》“汉王谅伐高丽军出渝关,至柳城”以言柳城在临渝关以东也。
④举《唐书》为例者,考《唐书·太宗纪》虽记贞观十九年伐高丽事,而宋琬之所引文,实在《资治通鉴·卷198》:“丙午至营州,诏辽东战亡士卒骸骨并集柳城东南,命有司设太牢,上自作文以祭之。……丙辰,上闻太子奉迎将至,从飞骑三千人驰入临渝关,道逢太子。”宋琬以为“关在今抚宁之东,则柳城又在其东,太宗之行迟,故十日而后至也。”此言柳城位于今山海关东,自丙午至丙辰,十日路程之遥,甚合今日第一关至朝阳、义县之距也。6、似是而非者,或明辨,或存疑。
①《新唐书·地理志·河北道·平州》下注:“北平郡……领县三,……有卢龙军,天宝一载置,又有柳城军,(唐代宗李豫)永泰元年(765年)置。”恐人以“有柳城军”而误以为平州地面有柳城县,故特将驻屯军队之等级机构设置“柳城军”与行政府署柳城县区别之。
②鉴于“唐时柳城之地屡被陷没、移徙(移治、徙治、寄治、侨治与移还、还治)无常,宋琬对于柳城之确系曾经移治平州今河北昌黎静安社与否,未获其竟,故而暂且存疑之以或然判断。然则,吾们今日既然除却于《旧唐书·地理志·河北道·柳城郡》下获知柳城仅只于开元八年、开元十一年两次“移府渔阳”之外,未见移治平州石城(今河昌黎地)之史料,自然可以“柳城移治平州石城,查无其事”的实然判断以了断宋琬与乐亭史梦兰编撰《永平府志》于唐时柳城曾否移治平州石城之或然判断矣。
216年后的光绪五年,乐亭学者史梦兰氏修志一反此前三修全录宋琬《辨说》之惯例,而三存其一。意谓“河北昌黎有古柳城”之伪题,不屑一驳,不驳自倒也。
昔陶令有言曰:“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世人之修史与谈史岂非如是!以史为鉴,例今,资治,亦可垂训来兹。今人称鉴为镜。若以哈哈镜自照,必然失真而难知美丑。故而,史家良知,不虚美隐恶,务为信史、良史。歪曲历史如捏弄泥胎面塑,历史的哈哈镜何以为鉴资治?则人必谥之以“历史罪人”。
时下关于龙山、龙城、柳城、昌黎之方位及其有关史事,放笔纵意,率尔涂鸭者有之;凿空臆说,轻下断语者有之;子虚乌有,面壁虚构者有之;榫枘(sǔn、ruì)不合,自相矛盾者有之;附和不实,强人从同者有之。考其举心动念,无非露才扬已,标奇争胜,亦或从时而玩,同其声焰,乃至于阿谀顺旨,马随鞭影。而其结果,大抵是发为文章,纸朽虫蠹,其年不永。可怜怜、羞惭惭出落个谈资笑柄,为人月旦。余以为,作者为文,务在行义达道,匡谬正俗;或是适意陶情,解颐益智。论事者,信而有徵;说理者,探幽思辩。轶事〓语,卷帙自遣;空钩意钓,何必鲂鲤!如此心态,似此意境,余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语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孔夫子坚决杜绝四种错误思想方法:凭空臆测,肆意武断,固执已见,惟我独是。圣人治学、为人、处事,仁而无我,唯道是从,我辈小子亦当智而无意,义而无必,礼而无固,仁而无我。若我置若罔闻,我行我素,则我何以为君子!(作者系昌黎县文保所退休干部,唐山市滦河文化研究会会员)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