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品味青莲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4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杨林荣 张建军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品味青莲

  杨林荣 张建军

  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特点,一个城市的特点就如一个城市的名片一样。象晋城占有古建这么多的城市确实很少,这是勤劳简朴的祖先们留给这个城市最珍贵的遗产。

  据1981年有关专家的统计数字表明,全国现存的宋金以前的(十三世纪以前)木结构建筑154座,山西省为106座,晋城市即占45座,分别占全国及全省现存总数的1/3和1/2,仅高平市就超过长江以南半个中国占有量的总和。分布之广、数量之多,居全国首位。其中青莲寺的整体布局,仍保留着宋金建筑布局的完整性,对研究我国早期建筑设计思想、规划方法、布局设置以及探讨宋金时期的发展成就,都是极其可贵的实物例证。

  马克思说,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音乐消失的时候,建筑还在说话呢。古建是永远无法再生的稀缺资源,如何象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去保护这些珍贵的遗产呢?人们有时候往往会忽略身边的东西,而珍珠是无处不在的,缺少的仅仅是发现的眼光。漫步在古朴神秘的古寺的青石间,就仿佛走在岁月的长河里,它可以让读者在不经意间走入封存的历史,俯身捡拾起一块块历史碎片,让这些班驳的残缺岁月再一次在阳光下绽放出独有的魅力。

  生生息息,此生彼长。万物就是在这样的更迭中延续着。就象有的东西会如清风掠过、不留任何痕迹飘然离世一样,有的东西必然会在历史长河中书写下辉煌灿烂的篇章,就如在青山碧水中掩隐着的------青莲寺。

  晋城市地处太行山南端,境内山脉均为太行山系,山势走向由东北趋向西南,蜿蜒起伏,参差错落,倾向中央。东部和南部山峰陡峭,地势险要;南部则冈峦重叠,山峰奇突,堪称奇观

  青莲寺就坐落在距市区东南十七公里的硖石山腰,分上下两所佛教寺院。上边的一所年代较晚,俗称新青莲寺,丹河西岸的一所创建为早,称古青莲寺。寺外山峰伟岸、景致绮丽,寺内古柏虬柯、银杏参天,令人流连往返。青莲寺就象浴着芳香的隐士,深深的藏在郏石山的幽谷中,四周群山叠翠,芳草依依,丹水若带,珏山如屏,地势形胜,藏风避气。故每每多雾,水气氤氲,云雨霏霏。如果来时恰值春雨初霁,大雾弥漫,柔曼****云雾铺展摇曳,美仑美奂。初升的太阳撒下丝丝缕缕的金光,清凉的山风裹挟着精灵一样的雾岚水气,往来飘浮,金灿灿的光斑也随之前后左右的变化闪烁。青翠的山崖草树和黄绿的飞檐翘角时隐时现,雾中的青莲寺显得更加神秘和庄严。

  如今的青莲,宛如独自在溪边浣沙的乡村少女,清丽淳朴的身影似乎只有溪水在欣赏,养在深闺无人问般的寂寥。然而,这里曾经僧侣云集,这里曾经誉满天下,这里曾令无数善男信女接踵而来寻找着心灵中的一片净土,这里曾有多少文人墨客相约而至,把酒吟咏诗词歌赋,领悟禅机,日升而至,日落而归。

  千百年来,青莲寺不仅幸存了许多极具价值的文物古迹,尤其以保留大量宋代建筑著称;正殿内佛坛宽大,现存唐代彩塑7尊,是全国现存唐代寺观塑像3处的1处。尤其是释迹牟尼彩塑1尊,高约4米,雕塑精细,金光映人。其右手的处理自然妥贴,颇具重量感,与西方名画《蒙娜丽莎》具有相通之处,艺术价值极高。南殿彩塑12尊,风格上沿袭唐风,注重写实,生动传情。唐碑《硖石寺慧远法师遗迹记》,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和佛教史的珍贵史料。宋《罗汉碑》北上的五百罗汉名号,是我国今存记载最早最全的罗汉碑。公元971年所刻的《开宝藏》经书三卷,是国内仅存的年代最早的宋代经卷之一。重要文物还有唐代慧峰大师石塔、明代藏式喇嘛塔等。青莲寺的宋代建筑,多达12处,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珍贵标本。为重要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传承着悠久的华夏文明。

  青莲的历史影影绰绰,似幻还真。一汪清澈的丹河水,养育了充满灵韵的寺和极富性情的人。青砖黛瓦的寺庙,掩映在绿林柳荫里,像一幅被人遗忘的中国画,铺展在丹水南岸。岁月的长河,静静的在青莲寺的石阶上流淌。每一个屋角,每一角飞檐,都是一个传说,都蕴藏着一个个梦,甚至从一块块青灰色的砖缝里,你似乎都可以触摸到盛世的繁华,战乱的凋敝。世世代代的来进香的善男信女都是这样,走进一个个故事中,又融会到一个个传说里了。

  一.古 刹 背 影

  青莲寺兴起渊源甚早。青莲的肇始,起于北齐年间,在隋唐时期已经打到一定的规模,并奠定了同时期佛教文化蓬勃发展的基础。青莲从诞生之日起就名贯九州,与少林、法门比肩而立。当时的青莲,香客云集,很快成为十方禅院。来自敦煌、云冈、龙门的高僧们频频在此挂单,交相辩诘,佛法日益精微。住持昙始、慧远等先后成为全国宗教领袖,东渡朝鲜、西入长安,领袖群伦,独抗天庭,为全国沙门所共仰。来自全国各地的信徒们,在此诵经礼佛,吃斋学法,影响所及,天下闻名,曾几何时,山田百顷,僧众七百,钟鼓之声与天籁齐名。

  考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的古印度,传入中国;大约是在汉朝,很快受到广大百姓的信奉,也得到统治者的重视与扶持。朝廷组织专人传译经书,讲习教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5一6世纪)形成了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第一个高潮。据记载当时青莲寺名僧之一的慧远,即远从甘肃敦煌来青莲寺出家为僧,可见青莲寺声名之盛。随着佛教的盛行和佛寺的增多,僧尼特权的扩大,势必危及朝廷利益,所以在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时曾先后发生过禁佛事件。历史记载青莲寺名僧昙始、慧远等,交通王侯,面辨皇帝,入主皇家寺院法门寺,被皇帝奉为国师,一度拯救佛教于危难之际,使青莲寺声名更盛,远及扶桑。

  在一个儒佛道融合的国度里,青莲寺的名字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众所周知莲花是佛教修行的一种象征,同时儒家对莲花也多有标榜,其典型以周敦颐的《爱莲说》最为有名,一生访仙问道的李太白更是自号为青莲居士,而此处独以寺名,何也?

  据记载,其东五里原有藏阴寺,为慧远师父高僧昙始所驻。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此藏阴寺处珏山之阴湿,当丹河之怒波,风侵雨蚀,十分不利,所以师徒二人另择佳地而建,遂有今之青莲寺。名其为青莲者,盖其地形独特,山环水抱,双瀑飞泻,奇石岿然,鸟语花香,风水宛然若莲花盛开,故得名青莲。

  在青莲寺的历史上,出过无数国内外有影响的高僧,精华文物亦足以傲视宇内,隋唐时佛教诸派聚首青莲,讲经说法,匡扶佛难,被誉为佛都,其后和少林寺渊源不断,并有“文青莲、武少林”之称,享誉武林和佛国。

  这是一座有灵魂的古刹。青莲寺的出名当然是因为远去的大德高僧书写了无数神奇,但文人学士、地方官员的褒奖和佑护却更为重要。青莲寺在隋唐时期,一度享有“佛都”的美誉,佛门中有句禅语“青莲第一”,可见皇帝赐给青莲寺这块匾额具有多大的光荣和影响。

  在隋唐时期,青莲寺高僧对佛教文化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被天下僧众所向往,经唐懿宗赐额“青莲寺”,这一名字,青莲寺独享数百年。直到1144年,日本才出现了青莲院,并且自称为青莲下院。当时的青莲寺,被佛教各宗所共仰,净土宗、天台宗、地论宗、四分律宗等,都可以从青莲寺的经学中找到融会贯通之处。所有灵异的圣光,沉淀到了一块块或方或圆的石碑上,汇集到暮色中苍凉的乌啼和清丽的月晕里,流淌在静静的丹水中。摩挲着青莲寺的块块石碑,激赏着精彩的诗文或事迹,文化的热力分明穿透冰冷的青石,会使人仿佛与久远对接;或走回青春少年,意气风发,纵横天人之际;或穿越岁月之障,几欲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绕寺而过的丹水,满载着青莲寺所发扬的佛教文明,带着净土宗的宏伟夙愿,天台宗的机敏思辨,禅宗的静修变通,融入黄河,汇入大海,澎湃出洪钟大吕般的强劲音符,激荡中华文明的曙光和骄阳。

  佛教寺院的普遍建立、佛教文化的蓬勃发展不仅使建筑文化、石刻雕塑艺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讲经说法、注释经书的高僧大师。创始人昙始,是我国第一个到朝鲜半岛传教之人,是我国北方净土宗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佛门武功的创始人之一。他所创立的佛门硬功,由慧远传到少林寺,后由昙忠发扬光大;青莲高僧昙延,两次出任国家僧统,随文帝曾向他八拜求教。昙始的弟子慧远,更是在翻译佛经上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不仅入住皇家寺院,主管天下译经事务,曾亲自为皇帝灌顶;并且一生著有《大乘义章》、《大涅槃经义记》、《十地经论疏》等佛教典籍二十部一百余卷;唐贞元之时(785—850年),有智通禅师在此作《六波罗密疏》,流传于世;唐大和年间,有慧愔禅师在此开辟法华经道场;唐代时青莲寺住持紫羽,在唐敬宗亲自考试天下僧众时,勇夺第一,被授予紫袍,统管全国寺院,位列三公九卿。金元时,青莲住持福裕,在元世祖主持的佛道大辩论中,它作为佛教领袖人物,大败群道,征服了忽必烈,后到五台山开辟道场。青莲寺因高僧的宏法护法而大增声威,名扬寰中。这批潜心佛法、博学多才的高僧大师,在一定程度上为巩固寺院的地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座古刹汇集了许多文化精华。一代代的古寺人从千年古道虔诚而来,丛一条条石阶上走过,或轻或重的脚印,永远的重叠在了历史的长廊中,一块块磨得发亮的石阶、或宽或窄、或方或圆,见证了这一持续千年的朝圣活动。隋唐时的繁荣无需多言,仅就以后的朝圣人物也足可以光耀千秋。就在这条青莲古道上,唐朝两位皇子先后在青莲寺出家。先后有十八位尚书以上的官员到过青莲寺或其下院;曾经和青莲寺有过历史的机缘,使青莲寺更加著名。名满天下的苏东坡走过,开创理学的程颢走过,鉴史证今的司马光走过,还有金代状元李俊民、元代宗师元好问、明代栋梁于谦、清代大学士陈廷敬等,还有荆浩、李唐、萧照、祖永、刘秉忠、赵秉文、王冕……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曾经和青莲寺有过历史的机缘,使青莲寺更加著名。他们留恋山水,品赏古物,切磋学问、研究道学,已经成为青莲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块块的石碑,便记载了青莲寺和朝圣者的厚重历史。它所熏陶或影响的大批高僧、名宦、学者、宗师,无不是从历史中汲取丰富的养分,从巷陌里走出来,而后进入历史的大舞台。也许这就是人们千年之后仍在寻找这个群山环抱中古刹的全部理由。但青莲寺的整个灵魂,仍然在芸芸众生之中。

  有道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青莲寺也难免这一历史规律。但斯人已逝,风物长存,青莲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隋唐结束以后,佛教的高潮也随之远去,青莲寺更多的是在文人学士和地方官员的呵护下,以一种蜚声宇内的名胜古迹形态留存下来。明清期间,道教已走向衰落,但佛教仍很兴盛。清乾隆年间,在青莲寺单住持僧众已达120余人。不过此时虽然有僧人修炼,但他们更多的责任不再是感悟佛法的伟大和光明,而是看寺护院,将一个完整的青莲寺传承给后人,传承给应该见到青莲文明的子子孙孙,直到永远。

  民国以后,国家日新,青莲寺作为文物古迹开始登上国家保护名录,一度引起著名古建学家梁思成和林徽音夫妇的高度关注。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梁思成夫妇最终没有来到青莲寺,一次大学者和大名刹的千年对话被无情地取消,历史就此失去了一次灿烂的风云际会。

  解放以后,青莲寺的认知重新受到严峻挑战,在文革的狂热中,为了修建县里的文化宫,青莲寺的大雄宝殿被拆毁,巨大的梁柱被作为木材纷纷运往城里。所幸一些文化人士和地方村民奔波呼号,才得以保全青莲寺。

  二.青 莲 建 筑

  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是针对建筑艺术或者艺术建筑而言的。一样东西被称为艺术的时候,就说明其谈得上是精湛了。

  在宋朝以前,我国的民居还很简单,贫穷的差异、官民的差异使一般老百姓的住处丰富不起来,一个地区最好的建筑总是官邸和庙宇。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比较快的时期,连年的丰收、商贸的繁荣,使城镇和农村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于是土木大兴。人类从穴居到建造房子、宅舍,是一个质的飞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的需要,对建筑质量的要求、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社会的统治阶层及宗教场所,这些由人类智慧产生的建筑物,可以代表一种社会精神,代表统治阶级的威严,更可以象征神的力量和感召。

  如今晋城范围内虽然已经不存有唐代以前的木构建筑实例,但通过古青莲寺唐宝历元年(825年)碑首线刻佛殿图可以看出,当时的寺院布局已相当完整。山门、围廊、讲坛、佛殿等建筑莫不具备,其中的主体建筑已出现重檐佛殿,斗拱的使用已经普及。在石造建筑方面,尚有唐代石塔、经幢多座,大多施以精美的雕刻,外形轮廓典雅优美,高低及比例具有一定的韵律感。

  在宋金时期,晋城佛教、道教等宗教建筑、泥塑、壁画艺术的发展,已经步入晋城古代文化的峰巅,产生了举世瞩目的代表作。据1981年有关专家的统计数字表明,全国现存的宋金以前的(十三世纪以前)木结构建筑154座,山西省为106座,晋城市即占45座,分别占全国及全省现存总数的1/3和1/2,仅高平市就超过长江以南半个中国占有量的总和。分布之广、数量之多,居全国首位。其中青莲寺的整体布局,仍保留着宋金建筑布局的完整性,对研究我国早期建筑设计思想、规划方法、布局设置以及探讨宋金时期的发展成就,都是极其可贵的实物例证。

  木架构古建筑在与其他类型建筑的漫长竞争中,逐渐成为中国古建筑的主体。在晋城一带,老百姓口头流传着“四梁八柱”“屋塌不伤主”等关于房屋的说法,其实正是古建筑的一些框架结构的表述,正是有了这种很好的整体性的框架结构,晋城才保存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宋金以前木结构古建筑,保存了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古村落和古民居。

  青莲寺随地形高低可分为古寺、上寺两处,上下相望,互相掩映,暗合“藏”的妙处,融造景得景于一体,体现出皈依自然的永恒美,一度分属净土宗和天台宗道场。新寺在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御赐名为“福岩禅院”,明复称青莲寺,以保留大量宋代文物建筑著称。

  古寺初建于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2年),慧远草创后,经北齐、北周、隋、唐历代修建而成,为佛教弥勒净土宗寺院。主要建筑有正殿、南殿,正殿内佛坛宽大;新寺创建于隋代,原为慧远禅师说法道场,宋以后为天台宗道场。寺分三院,一院为藏经楼,二院为大佛殿,三院为大雄殿。藏经楼五间,藏有从唐至元历代佛经700函5000余卷,惜经兵火风雨,散落殆尽。二院大佛殿、罗汉楼、地藏楼有宋代彩塑37尊及500罗汉名号碑。大雄宝殿,修复完好,气势雄伟,金佛灿然,钟鼓交响。

  古青莲寺历经沧桑,隋唐时规模已不可知。据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修碑记载,当时尚有正殿九间、南殿九间,东西禅堂各五间。现在仅存正殿三间、南殿三间,总面积约600平方米。

  正殿三间里,建有大而低矮的方形佛坛。佛坛束腰部分的残存图案、几何形花卉、佛坛表面对缝铺设的漫地砖及如今佛坛上供奉着高大的垂腿弥勒佛,文殊、普贤二菩萨,阿难、迦叶二弟子,供养菩萨等六尊彩塑,仍是唐代遗物。大殿门面上的砖雕则独具一格,图案有二龙戏珠、狮子舞绣球、喜鹊登梅等内容,刀法细腻,细微之处尤为传神,件件不失为雕刻精品。整个建筑除留宋代遗构或仿宋代作法外,已被后世多次修补而丧失其本来面目了。

  古青莲寺有两个塔,一个是舍利塔,另一个是慧峰大师塔。古青莲寺东侧有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建造的藏式舍利塔,是晋城现存的唯一的藏式塔;西侧有唐代慧峰大师塔,近年由西面石崖下荆棘丛中迁建于此。据考证,内存文物极为珍贵,都为明代遗留,由于长期置身塔内,保持尚好。尤其是该塔基座之下,有八角形须弥座,其座的束腰八面均刻有胡人伎乐图案,雕工精美;乐人面部表情各异,甚至连衣饰纹理都非常清晰,可见到所穿服饰上的图案象鱼尾纹路。所奏乐曲为横笛、腰鼓、琵琶、排箫、法螺、钹、拍板,另有舞伎一名,这些不仅为研究考证古代乐器提供了实物,在古代乐器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唐代音乐繁荣与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见证。

  由古青莲寺上行里许,就是青莲寺(宋福严禅院)。登掖门入寺,主寺为两进院落。由南向北天王殿、藏经阁、释迦殿、大雄宝殿,沿中轴线依次排列;两厢罗汉楼、地藏楼、施房、僧舍左右对称;十方堂、藏经阁错落有致。寺外东部高台上,原建有钟楼、文昌阁、款月亭。寺西偏院若干,有斋堂、方丈院、祖师殿等,现已不存。西北崖下有三佛殿,总体布局浑然一体,独具风格。

  藏经阁位于前院台基上,整体为单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楼上原供弥勒佛。该阁现存木结构件多为宋代原物,部分斗拱之上尚留有宋代彩绘痕迹。释迦殿创建于北宋元佑四年(1098年),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平面呈方形。单檐歇山顶,殿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正脊、垂脊、吻兽均为琉璃制作。正面明间地栿、立颊、上槛均为石作,表面线刻花卉纹饰,雕刻极为精细;四周立柱为方形抹棱石柱,柱头斗拱五铺作,单拱,劈竹式真昂,昂尾直承四椽状。殿内为砌上露明造,左右各有了乳栿二,四椽栿对乳栿通檐用三柱,整体用材硕壮,砍制归整,结构合理,合宋《营造法式》六等材。殿内宽大的佛坛上,正面存彩塑四尊,为宋代原物。

  罗汉堂的建筑自然也不同凡响。从石柱题记上来看,当创建于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现存除石柱、斗拱、梁栿等保留宋代建筑风格外,其余全为清代重修样式。宋代大佛殿大木桔构无论草栿明栿都加工砍制得很方整,除各搏、椽、柱三件外,不用一根圆形料,同时,各材断面尺寸之相差不大,尤其是托脚、叉手两材的高厚断面与平栿等材比较接近。圆润的柱头卷杀,显明的侧脚,角柱之简都有显著的升起,远望轻快美观。这些大木结构的做法已进一步达到完美的程度。

  寺外东南角石砌高台上是款月楼,北依石壁,南临悬崖,与珏山遥相互应。珏山位于县城东南17.5公里处,主峰海拔975米,面积为9平方公里。站在款月楼,远望珏山,双峰玉立,耸入天际。最奇的是只有在中秋之夜,月亮才会不偏不依的从双峰中冉冉升起,银辉皎洁,古人称这一美景奇观为“珏山吐月”。如果你有幸在月圆之夜登临款月楼,就会欣赏到“举杯邀明月”的意境了。这一奇观早在明清地方志里,就已经被列入晋城四大美景之一了。

  三.风雨罗汉…………………………

  四.感悟地藏…………………………

  五.千年藏经…………………………

  六传神唐塑…………………………

  七石刻精品…………………………

  八阅读绝壁…………………………

  九神树传奇…………………………

  十塔影天光…………………………

  *青莲寺碑刻诗文……………………

  青莲寺里的风雨罗汉

  罗汉一名,在我国可谓妇孺皆知,但大多数人只闻其声,并不清楚他的来龙去脉,当然更不知道青莲寺对罗汉研究的地位和作用。

  然而青莲寺就是这样,不经意间,文物专家就有可能找到一个全国性的新发现。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青莲寺在种种奇迹之后,又发现了罗汉楼弥足珍贵的新价值,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目前,青莲寺不仅完整地保存着宋代时期美妙的十六罗汉组合,而且,还珍藏着一块全国最早的《五百罗汉名号碑》,距今已是千年之遥。

  细细端详之,居中的广法天尊,头戴花冠,肩披大巾,胸佩缨络,斜侧着身子,身形细长,大类女相,佛教中将这种坐姿叫作“游戏坐”,十六罗汉分列天尊左右,身披金妆,坐卧自如,有的略有残破,但更显历史的沧桑感。这些罗汉,大小如同真人,脸部表情十分丰富,但普遍身形较瘦,正是宋代的雕塑风格。专家评曰“十六罗汉重视解剖关系和内心世界的刻划,具有生动传神的写实精神。面形特征为圆方脸,高鼻梁,眉弓隆起,具有北方人的形象特征”,个别彩塑经明代以后重新彩装。罗汉及天尊所穿镏金衣服,衣纹流畅,衣裳花纹十分精美,反映出宋代时期高级丝织品的花纹图案,是研究中国服饰史的重要资料。

  罗汉楼除了是声名显赫的宋代建筑外,更主要的是东墙上镶嵌的一块《五百罗汉名号碑》。历尽沧桑后,罗汉楼里五百塑像灰飞烟灭,杳如黄鹤,但《五百罗汉名号碑》由于镶嵌在墙壁之中,壁前还有佛像遮挡,所以丝毫无损。这碑因刊载有十六住寺罗汉及五百普通罗汉名号而闻名于世,其中五百罗汉名号,在我国现存记载中时代最早,是研究佛教史的重要资料。可见当年青莲寺的僧人深知此碑关系极大,是作为文化珍宝来珍藏的,

  这一通碑刻成于宋政和八年(1118年),是全国目前名号最全的少数碑刻之一,比南宋高道素于绍兴四年(1134年)十二月所立的《江阴军乾明院罗汉尊号石刻》要早十六年,其中名号也比高碑准确,堪当国宝。

  据记载,全寺遭到严重破坏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兵荒马乱,寺院被冲击抢劫,罗汉殿精美的壁画和塑像身上的泥金被疯狂刮去。青莲寺超然世外,也终究没有躲过这场浩劫。

  翻开厚厚古史来寻觅罗汉的来由。原来这与佛教的修行有关,佛教修行有三种层次,——自觉(正觉)、觉他(等觉〈遍觉〉)、觉行圆满(无上觉),三项中只要具备其中一项的就能成为罗汉。罗汉的全称叫阿罗汉,原来是指小乘佛教修行者所达到的最高成就。据说,一位佛教徒修行,可达到四种不同的成就。每一种成就就叫一个“果位”,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学位。可以感知到即使在佛的世界中,也是等级分明,修行有别的。

  罗汉的数量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最初的罗汉,只有佛涅槃时指派的大迦叶(也译作“摩诃迦叶”)比丘、君屠钵叹比丘、宾头卢比丘、罗云(即罗怙罗、罗睺罗)比丘四位。他们都是释尊的亲传嫡系,罗怙罗还是释尊的亲生儿子。他们都是声闻佛法者,其任务就是“住世不涅槃,流通我法”。唐玄奘译《大阿罗汉难提密(蜜)多罗所说法住记》(简称《法住记》)中说,难提蜜多罗(意译为“庆友”)在涅槃时讲十六大阿罗汉的法名和住址告知大众,从此便有了“十六罗汉”的名号。

  五代时,对罗汉的尊崇开始风行。因此,画家们除画出十六罗汉像外,又加了两位,据说这两位就是《法住记》的庆友尊者和译者玄奘法师。今天的十八罗汉像,最早是北宋的大文学家苏轼在他所作的《十八阿罗汉颂》中进行描述的。通过对苏轼作品的深入研究,我们得知十八罗汉分别如下:

  伏虎罗汉,宾头卢跋啰堕阇尊者,曾降伏过猛虎;

  喜庆罗汉,迦诺迦伏蹉尊者,原是古印度一位雄辩家;

  举钵罗汉,迦诺迦跋厘堕阇尊者,是一位托钵化缘的行者;

  托塔罗汉,苏频陀尊者,他因怀念佛陀而常手托佛塔;

  静坐罗汉,诺矩罗尊者,又为大力罗汉,因过去是武士出身,所以力大无穷;

  过江罗汉,跋陀罗尊者,过江似蜻蜓点水;

  骑象罗汉,迦理迦尊者,原是一名驯象师;

  笑狮罗汉,伐阇罗弗多罗尊者,原为猎人,因学佛不再杀生,狮子来谢,故称;

  开心罗汉,戍博迦尊者,曾袒露其心,使人觉知佛于心中;

  探手罗汉,半托迦尊者,因打坐完常只手举起伸懒腰,而得此名;

  沉思罗汉,罗睺罗尊者,佛陀十大弟子中,以密行居首;

  挖耳罗汉,那迦犀那尊者,以论“耳根清净”闻名,故称;

  布袋罗汉,因揭陀尊者,常背一布袋,笑口常开;

  芭蕉罗汉,伐那婆斯尊者,出家后常在芭蕉树下修行用功;

  长眉罗汉,阿氏多尊者,传说出生时就有两条长眉;

  看门罗汉,注荼半托迦尊者,为人尽忠职守;

  乘鹿罗汉,宾罗跋罗多尊者,曾乘鹿入皇宫劝喻(谕)国王学佛修行;

  降龙罗汉,庆友尊者,传说曾降伏恶龙

  除了十六、十八罗汉外,还有五百罗汉。五百罗汉在佛教中有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佛是累次转生而成的,这五百人就是累次转生的佛教徒。中国的五百罗汉是从五代开始的。

  青莲寺罗汉楼,是见证罗汉艺术形象演化的重要寺院,也是最早建造五百罗汉堂的殿宇之一。今天,源源不断的佛学人士,不远万里,风尘仆仆地来青莲寺顶礼膜拜,在他们心中,罗汉楼已成为一块圣地,是名刹青莲的又一宝藏。

  四.感悟地藏

  一般的寺院,大都有地藏菩萨的信仰和供奉,人们看到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经文和布幔,往往会让感到恐怖。在民间故事里,阎罗王也几乎是一个不共戴天的魔鬼形象,而这十殿阎君,团团围坐在地藏菩萨周围,那么,地藏菩萨究竟是何方神圣,地藏崇拜究竟是一种什么信仰?

  翻看厚厚的典籍,我们得以见到地藏菩萨的前世今生。地藏菩萨又名地藏王,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设道场于九华山,冥间地狱之主宰。观音以救度世间众生为主,而地藏则以救度地狱罪鬼为主。佛经说他受释迦牟尼之托,在弥勒佛出生前,自誓度尽六道众生,始原成佛,故掌管地狱以救苦难。

  值得注意的事,今天我们看到的佛教,已不仅仅是古印度僧人的创造成就,更多地加入了我们中国人的理解和再读,四大菩萨分别在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成真,就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地藏的信仰,更是中国人的特有心态,不仅体现了一种善恶有报的地狱展示,而且允许犯错误,用轮回转世理论贯通,体现了地藏菩萨和佛教对人的一种终极关怀。

  一般来说,佛教艺术首先是特定社会的宣传品,它们是信仰、崇拜,而不是单纯的观赏对象。它们美的理想和审美形式是为其宗教目的服务的。地藏菩萨的出现也是兼而有之,既给恶人或犯上作乱之人以惩戒,又给他们一种虚幻的安慰,同时也给芸芸众生以彻底的心灵抚摸,保持最后的生活信念和忍耐。

  青莲寺保存有完整的宋代时期的地藏阁,与罗汉堂左右相对。该阁始建于唐,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重修时改名地藏殿,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住持慧祥大修时,将原有的一层增加为二层,并将地藏殿复名为地藏阁。它的上层是将原来的构件按原样安装上去的。殿内所塑地藏菩萨和十殿阎君为宋代原物,明代曾经重修。

  传说地藏菩萨统领十殿阎君,掌管人间生死轮回,与我国道教所尊的东岳大帝性质相同。他的名字由中国佛学家的意译而来,梵语叫“乞叉底蘖沙”,地藏之意更为明白而更加贴近中国信徒,即土地;藏,具有秘密包容含育等意义,指地藏菩萨处于甚深静虑之中,能够含育化导一切众生止于至善。《地藏十轮经》云:“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因此称为地藏。

  地藏菩萨为大愿菩萨,他曾在佛前发下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由于地藏菩萨度化的是地狱里的众生,所以,即使有人恶贯满盈,但只要愿意改恶从善,诚心诵念地藏菩萨名号,功德到时,就可以解除一切苦厄,而得度脱。

  尽管我们并非恶人,但我们还是要看一看青莲寺的地藏阁,除了感悟地藏之外,更可以感受到宋代泥塑艺术的斯文和性情。

  通常地藏菩萨所现的形相,是身披袈裟,覆盖右肩,左手执莲花,右手施无畏,端坐莲花台上。他用出家人的身相,使大家见闻熏习,达到身心清净,为人们指出了一条远离罪恶、解脱苦难的途径。

  地藏菩萨的法力究竟如何?我们可以从地藏菩萨两边一老一少说起,这一老一少两位侍者,其实是传说中九华山主闵公父子。据《唐高僧传》记载:“有新罗王子名金乔觉(705-803年),貌恶而心慈,颖悟天然,发心出家,名地藏比丘。于唐玄宗时来华,入九华山修道。当初为地藏比丘修建寺院时,须请九华山主闵公布施山地,闵公问他要多少地,地藏回答,只要求一领袈裟所能覆盖的土地。闵公心想,一袈裟之地能有几何,就慷慨地应允了。哪知地藏大显神通,一袭袈裟就盖尽了九华山。闵公也不食言,将整个九华山全部布施给他。有这样的大功德,所以后世奉闵公为地藏护法。其子也随地藏比丘出家,法号道明。”

  分列地藏菩萨左右两侧的正是十殿阎君。

  阎王,又作阎罗、阎罗王。阎罗本为古印度神话中的管理阴间之王,在印度古诗集《梨俱吠陀》中即已出现。佛教吸收这种说法,称其为阴间的地狱之主。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他们就演化成掌管人间善恶的主宰了。据《玉历钞传》和《阎王经》记载,十殿阎君的名目、执掌分别如下:

  第一殿,秦广王蒋。二月初一诞辰。专司人间寿夭生死,统管幽冥吉凶。善人寿终,他就接引超生。功过两半者,就交送第十殿发放,仍投人世。男转为女,女转为男。恶多善少者,就押赴殿右的孽镜台,令之一望,照见在世之心的好歹,随即批解第二殿,发狱受苦。

  第二殿,楚江王历。三月初一诞辰。掌管活大地狱,此狱又叫剥衣亭寒冰地狱,另设十六小地狱。凡在阳间伤人肢体,奸盗杀生者,推入此狱,另发放到各小狱中受苦。其满转押第三殿加刑发落。

  第三殿,宋帝王余。二月初八诞辰。掌管黑绳大地狱。另设十六小地狱。凡阳间忤逆尊长、教唆兴讼者,推入此狱,另发应至各小狱受苦。期满押至第四殿。

  第四殿,五官王吕。二月十八诞辰。掌管合大地狱,又叫剥戮血池地狱,另设十六小地狱。凡世人抗粮赖租、交易欺诈者,推入此狱,另再发各小狱受苦。期满押至第五殿。

  第五殿,阎罗王包。正月初八诞辰。这位包阎罗本居第一殿,因怜屈死,屡放还阳申雪,降调此殿。掌管叫唤大地狱并十六诛心小狱。凡解到此殿者,押赴望乡台,令之闻见世上本家因罪遭殃各事,随即推入此狱,再发诛心小狱,钩出其心,掷给蛇吃。期满押至第六殿。

  第六殿,卞城王毕。三月初八诞辰。掌管大叫唤地狱及枉死城,另设十六小地狱。凡世人怨天尤地,对北溺便涕泣者,发入此狱。再发各小狱受苦。期满押至第七殿。

  第七殿,泰山王董。三月二十七诞辰。掌管热恼地狱,又叫碓磨肉酱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凡阳间取骸合药,离人至戚者,发入此狱,再发各小狱受苦。期满押解第八殿。

  第八殿,都市王黄。四月初一诞辰。掌管大热恼地狱,又叫热恼闷锅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凡在世不孝,使父母翁姑愁闷烦恼者,掷入此狱,再交各小狱加刑。受尽苦楚,押解第十殿,改头换面,永为畜生。

  第九殿,平多王陆。四月初八诞辰。掌管铁网阿鼻地狱并十六小狱。凡阳间杀人放火、斩绞正法者,押解此狱,用空心铜柱使其手足相抱,烫尽心肝,然后发阿鼻地狱受刑,直到被害者个个投生,方准提出,解交第十殿,发往六道。

  第十殿,转轮王薛。四月十七诞辰。掌管各殿解到鬼魂,区别善恶,核定转收,发往投生。凡有作孽极恶之鬼,即令变为胎卵湿化,朝生暮死。罪满之后,再复人生,投胎蛮夷之地。

  登上地藏阁,参透十殿阎君,我们接受到了远古的历史信息,感受到了佛教信仰的璀璨光芒,忽然感悟到人性的伟大。

  其实,神性即人性,佛的社会也即人的社会,人人皆可成佛,你我都可度人。

  五.千年藏经

  藏经阁,虽然是属于外来的佛学系统,但其渊源却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佛家藏经和文人藏书一样,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珍视,是对书籍经典的一种推崇,是对以书为核心的知识载体的充分肯定。

  在中国古代,知识文化是社会地位的一种标志之一,世俗知识分子通过学习大量典籍,达到科举之目的,光宗耀祖,显姓扬名,成就一番人生价值。而号称方外之人的僧道其实也未能免俗。佛家高僧讲经说法,比的就是学问和悟性,胜出者名扬四海,成为一代高僧。但人的知识既不会从天而降,有限的人生又不可能经历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而积累起完整的历史阅历,那么,只有通过大量阅读经典书籍,进而达到博古通今、天人合一的渊博学问,这就是古往今来许多大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因此,学问大小往往取决于知识的占有量,知识的占有量往往取决于藏书量。尤其是在古代,书籍总处在相对短缺的位置,藏书多少就变得十分重要,这也是建藏书楼和藏经楼的社会功能所在。

  佛家将佛教经典作为佛家三宝之一,非常注重对经义的考证和著述,通过古今佛教高僧,都是在经义研究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方才成为名声远播的高僧。青莲寺作为著名的佛教圣地,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著名高僧,慧远、紫羽等都是当时全国著名的佛学家和译经家。而青莲寺的藏经阁,远逾宋代,巍然高耸至今,其所起作用及地位可想而知了。藏经阁居于寺院中间,防护严密,难于攀登,通风透光,温湿皆宜,非常适合藏书。可见当年青莲寺的高僧们对藏书也是十分重视的。

  在藏经阁下有一块重要的石碑《福岩院重修法藏记》,为元至元二年贺禄所撰,碑载:“元统乙亥住持讲主秀公……度费记工募材召匠……始于是年之春,迨夏而告成焉……其功倍于前,其固愈于旧”。可见元代修的藏经楼,是在以前的基础上修建或增加的。考元蒙之时“至元”年号有二,一为蒙古世祖(1264-1294),一为顺帝(1335-1340),且两“至元”年号之前均曾有“元统”年号。考《文帝本纪》记有:“天历元年十一月复立察罕脑儿宣慰司”。而此碑后署有:“中奉大夫察罕脑儿等处宣慰使都元帅河洲施中统钞一百贯”。与《文帝本纪》所云同,当为后至元二年(1336)所立,故此次对藏经阁的修缮,当为元至元二年。考藏经阁现存遗构,上层大木构造平梁之上(包括平梁及斗栱下昂)构造之手法为元代特征外,余皆宋代风格。

  那么,究竟是何人于何时修建这座藏经阁呢?现存上院的《大金泽州硖石山福岩禅院记》,为金泰和乙丑(1205)泽州刺史杨庭秀所撰,碑云:“崇宁间,鉴峦禅师继主其教。以其寺基久远,岁坏月坠,虽补罅苴漏,不胜其敝。乃刻意规画度越前辈,凿东崖堙西涧,培薄增卑以广寺址。由是供佛有殿,讲法有堂。构宝藏以贮圣经,敞云房以栖法侣。宾寮香积,法鼓斋鱼,涣然大备”。文中所述“法堂”、“宝藏”即后殿及藏经阁。另有金大定四年(1164)闻悟所撰《硖石山福岩院重修佛殿记》碑载:“宋崇宁间,得大师鉴峦修新易陋,方见完备”。这些记载证明了鉴峦禅师住持青莲寺之时,对其寺院的修建规模非常之大。尤其是“构宝藏以贮圣经”,明确地写明修建藏经阁的初始过程,从字义来分析,很可能为青莲寺历史上首次出现藏经阁。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藏经阁,在唐代是不存在的。唐代以弥勒阁为中心,突出的是建筑的宏伟和华丽,虽有雕版印刷术出现,但并不普及,所以经卷也不会太多。而宋代文化灿烂,文化倍受社会推崇,加之活版印刷术的出现,佛教寺院大量印制经卷,凸现藏经的地位和数量,就成为各个寺院竞相发展的新现象。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青莲寺藏经阁出现于宋代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现存的藏经阁的变迁过程开始逐渐清晰起来了,自北宋崇宁间鉴峦禅师改建唐代的弥勒阁为藏经阁后,至元代元统乙亥春由本院住持秀公组织广捐财物,对藏经阁进行了较大的修缮,并于同年之夏工程告竣。

  历史上青莲寺的藏经究竟怎样呢?,据碑文记载,该阁创建于唐代太和七年(833年),面阔三间。原来青莲寺自北齐创建,寺内的经藏数量不断增加,唐代慧愔禅师便将天王殿扩建加层,增加了这个藏经阁,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已有藏经,金大定初扩为五间专门的藏经阁,藏量大增,当时阁中藏有历代经卷七百余函,计五千余卷。尽管元代元统乙亥年(公元1335年)曾经大修过一次,并造木质方匣七百个,用以盛藏经卷。藏经阁是寺院的“图书馆”,一般不对外开放,其中情况一般人很难知情。明嘉靖(1522-1566年)、万历(1573-1620年)年间,寺僧曾经两次对这些藏经阅检;阁上所藏的经卷在历次兵祸和寺院兴衰中散佚。民国时期,国民党将官孙殿英曾在此借取部分经卷,不知去向。上世纪30年代,这批藏经的三十八卷北宋《开宝藏》曾赴京展览过。后丢失二卷,剩三十六卷被国民党将军卫立煌在抗战期间驻守晋城时,借去就没了下落。1986年在高平河西镇新庄村发现经卷三卷,经鉴定是该寺藏经中的一部分,为《开宝藏》两卷,《辽藏》一卷,其中一卷为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所刻,是国内现存九卷中年代最早的。

  由于经书的不易保存和战乱频仍,如今的青莲寺已没有一卷古代藏经,高高的藏经楼,显得冷漠而苍凉。

  六.传神唐塑

  有人说,色彩也是一种凝固的音乐,特别是当它附着在建筑上。每个人审美感觉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同样的物体就有不同的感受。一百个人去观察一个物体,会有一百种答案。

  了解美术史的人都知道,中国的雕塑艺术相比西方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人的略显细瘦的身材和比较扁平的脸孔,更适合表达一种理念性的美,即使现代的模特表演,我们所展示的东方女性含蓄娴静的美,也与西方模特热情奔放大不相同。这种题材上天然的驾驭难度,使中国历史上的雕塑家和画家,尽量避开人体的自然美,而尽可能借助于外在的衣服来表现人物的风神。所以中国的雕塑艺术能经起历史考验的并不多,而这些雕塑艺术中,又以唐代的作品为最佳。

  雕塑一件杰出的作品,离不开雕塑家对人像的细心观察和感悟,相比较而言,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国力雄厚都臻于完美的只有大唐。因此,一个令中国人引以自豪的王朝,注定要涌现出杰出的人物和永载史册的艺术品,而青莲寺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鉴赏一尊塑像,首先是端详塑像的脸部,除基本的造型基础之外,更重要的是观察塑像细微的表情能否和心灵相应,塑像的造型和神态能否达到高度的内在统一。中国人的脸型和西方人的不一样,比较的宽和平,尤其是那种蒙古脸型的,是线勾出的轮廓。西方人的脸是用立体的块,垒起来,凸凹鲜明。这可能也是中国画人物多用线描,而西方多用彩绘的原因之一。但事实上,中国人的脸是十分敏感的,在沉静的表面之下,有着千丝万缕种表情。这些灵敏的神经大部分集中在鼻翼上方,眼睑以下,以至颧骨之间的部位,这一个区域是较为西方人宽阔的,西方人几乎是不存在有这个平面的区域,他们的面部从鼻梁很迅速地过渡到颧骨,他们的表情是由这些大的,肌肉与骨骼的块垒运动而体现的。所以,他们的表情就比较夸张,强烈,和戏剧化。因此,看中国雕塑,要特别留意这一区域,绝大部分的精彩之作,都特别注重这里微妙的差异,而平庸之作,往往抹平了这一差异,于是,一切表情都被掩埋了,细腻的凸凹一旦消失,脸就木了。

  青莲寺的塑像自然是洋洋大观,精美绝伦,其造型艺术巧夺天工,无愧于国之瑰宝。新青莲寺多为宋代塑像,其释迦殿现存宋塑四尊。释佛拈花印居中,结跏趺坐于莲台,莲瓣较薄。莲台下分四角、塑四力士,皆作负重状,极为形象。释佛东为普贤乘白象,西为文殊乘狮子;释佛两侧原塑阿难、迦叶二弟子,现仅剩阿难站姿像一尊,仍作年轻僧侣状。该组塑像表情自然,比例和谐,世俗化的特征比较突出,这组宋塑虽然不失为上乘之作,但已略显呆板,生气不足。上寺十八罗汉宋代塑像,则是另一番气韵生动、谈笑风生的自由气氛,令人想知宋代高度的科技文明和宽松的世风。

  青莲寺最具重要的文物价值的是下寺的唐代垂足大佛。下寺的唐代垂足大佛为全国所罕见,唐塑宽胸细腰的特点一望可知,塑像的高大和协调更非宋塑可比,盛唐气象扑面而来,塑像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表达出异常庄严的动态和生机勃勃的旺盛气势,散发出一种连贯的充满音乐性的韵律美。其面庞庄严肃穆,饱满俊朗,二足安放,显得镇定从容。细细端详,主塑弥勒佛面相丰腴,肤色莹白,蛾眉、细眼、高鼻、小嘴,是典型的唐代“丰肌秀骨”风格。肩披大衣,腰围羊肠大裙,坐于须弥座,双腿自然下垂,两足丰柔。纤巧双手,左手置于左膝,右手作说法印。坐姿自然,造型洗练,比例适度,深情恬淡,眉宇间有一股智慧之气。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弥勒佛睿智的头脑、宽广的胸怀、欣悦的神情,优雅的体态,令人充分感受到一种艺术的享受。反映了尊重人本的艺术思想,体现了唐塑个性强烈而自信的时代特色。

  弥勒菩萨两侧,站里阿难、迦叶二弟子。迦叶居左,为一阅历丰富、老成持重的老年僧侣形象。阿难居右,从闲适、潇洒的姿态和自信的神情中,着力刻划出这个年轻僧侣的聪颖才智。二像略有倾斜,可能是时间长久的缘故。

  佛坛前部设莲台,台上坐着普贤,文殊二菩萨。普贤居左,身着华服,与洁白细润的皮肤形成鲜明对比。文殊居右,束腰部分分出一狮子头尾,为“游戏坐”,亦生动活泼。从整体上反映了唐塑浓丽丰肥的时代风格。这些塑像成塑于唐咸通八年(807年)之前,为唐代代表作品。我国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多次和中央美术学院的师生们前来观摩研究,对这里的唐塑赞不绝口。专家们一看就是一整天,走时恋恋不舍的样子,已在青莲寺广为流传。

  作品包含着永恒的人生,站在唐塑之前,并不觉得盛唐多么遥远,一种穿越千年的文化良知在这里召唤,一种博大精深的盛唐精神在四周激荡。

  七.石刻精品

  晋城市地处太行山背,天然花岗岩,沙岩几乎遍地都是,为古代石窟寺的开凿和石刻艺术品的制作提供了良好的场地和丰富的材料,历经数千年的文化积累,晋城境内的大小山川、府县大邑乃至穷乡僻壤、佛寺道观、神庙仙祠遍地林立。据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所修《泽州府志》记载,其时金境坛、庙、祠、宫、寺、观、庵、堂共346座,大部分为唐、宋、元、明四代所建。从1986年文物普查的结果得知,我市尚有古代石窟寺和摩崖造像33处,历代石刻艺术品上千件,成为晋城古代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的石刻遗物除石塔外,还有经幢。塔原属于佛教建筑,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而遍及中华大地,它起源于印度,过去曾被译为塔婆、浮图等名字,俗语中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中的“浮图”,就是指塔。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从迷信色彩出发的山川镇物和用以补山川形胜之不足。不少的古塔还能登临眺览,成为一方登览胜之所。

  青莲寺慧峰大师塔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建筑。而青莲寺舍利塔,则是现有唯一的藏式塔。

  经幢的形式类似佛塔,幢身各面满刻经文,全面现存的唐代经幢为数不多,青莲寺、崇寿寺尚存三座,是历史文物中的重要实物。

  青莲寺唐代经幢为开成四年(839年)建造,幢身刻唐玄奘西天取经归来的经文之一《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身平面八角形,八面均刻有经文,幢身之上有伞盖一层,周围浮雕璎珞花纹,第二层幢身面各有一佛二菩萨雕像,其上又刻仰莲一层,抛开经文内容,其形制、雕刻工艺勘称精制的石雕艺术品。

  五代时期的经幢在青莲寺留有一座,是后唐天佑十八年(920年)间建造的,从形制上可以看出明显的仿唐风格,不同之处是将台基和基座由方形改为八角形,同时在幢幡上加了一个八角形檐顶。

  宋金时期的寺观庙宇,其主要殿堂使用石料作柱子、门框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青莲寺释迦殿就使用坚实细腻的石灰岩(俗称青石)做柱子、门框等建筑构件,既克服了木料易燃、易朽的弊病,增加了古代建筑的寿命,这些建筑构建表面刻出花纹、图案,使它们本身又成为极精美的艺术品,更重要的是,这些构件(石框、石柱、石枕石)上多刻有施主姓名和年月,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建筑和断定确切年代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1997年,青莲寺大殿维修时,在清理废墟时发现造像碑一座,此碑残缺,只剩中间部分,为四方体,残部宽40厘米,高为37-38厘米,正面浮雕有佛祖及二弟子,形象生动,雕刻精致,其余三面为线刻图。据考证,此碑为北魏时期遗物。线刻内容为佛经故事,为考古论证又提供了一重要实物。

  明清时代的石雕艺术品的留存,多见于石柱、石础上,其中不凡精品,一般前殿前檐石柱上雕刻精美的盘龙,有的地方龙身已脱离主体,形成透雕,柱础已使用完整的石雕狮子,看上去生龙活虎,别有情趣,后殿前檐柱一般雕刻不同的戏剧故事、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及社会生活(俗称人物柱)形成同一根柱子上的独立布局内容,内容五花八门,令人惊叹。

  而雕刻中的精品就属狮子了,狮子在中国有独特的地位,宫廷御署、寺观庙宇、官邸私宅、大门两侧大多有狮子,全市现存的石雕狮子以青莲寺东阁门处所雕的一对唐代石狮为最早,头小身大,顶部平缓,前腿直立,温厚质朴;宋金时期的狮子则多出现在各寺庙的主要殿宇门枕石上,但多为石刻卧狮,但姿态生动;明清时石狮遍及县境内,体型高大,头大身细,形象已十分威风。

  由于可以留存年代久远的缘故,大多建筑喜欢用石碑来记载建筑原由,加之庙宇修缮费用大多为化缘和施主捐赠所为,所以,为了彰显善举,大多会用文字记载,载体则为可以留存久远的石材了。在晋城境内乡野,不需要刻意寻觅,往往不经意间就可以在农户的门蹾、房基、亭院,发现石柱、石础、石碑的痕迹,甚至在猪圈、灶台下都可发现这些寺庙遗留物。历经风霜雨蚀、战乱的摧残,一些建筑和曾经的辉煌早已无处觅迹,但由于这些碑的存在,使后人能够知晓这是寺庙有关事情的确切年号。尽管经过岁月的打磨,仍可清晰的看到文字记载的内容,触摸上去,仿佛可以感受到旧日时光的流动,让人不由感慨世事变迁,山河依旧,然人事全非,生发出“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来。

  每一个朝代有每一个朝代的风格,会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建筑艺术、文字艺术等等痕迹就更具有代表性,为后人考证其年代提出了确立的依据。

  金石是古铜器、石刻的总称。“金”指铜鼎铜器之类,“石”指碑碣石刻之类。金石意即把文章刻于金石之上,来记录某一历史事件、或某器物制造过程、或箴言警句、或颂扬功德等的一种镌刻品。在《晋城金石志》里,收录了从古到今关于金石1449个条目,属于青莲寺的就有107个。除碑、记、修缮、牒等等外,仅诗碑就有28个,分别刻有唐、金、明、清时期杨夫人、许安仁、杨庭秀、宋雄飞、牛文郁、孟春、李瀚、李黼、陈漠、徐映、昆仑山人、王朝庭、孟颜、陈棐、茹子嘉、裴宇、孟彬、王大学、宋岳、王国光、周盘、许维新、傅淑训、袁本立及景文魁、魏稹、刘引之共27位作者的62首诗,其中40首七律、12首五律、七绝6首、五古2首及七古和排律各一篇。

  在古诗中,律诗的格式一般是八句四韵,而排律每首至少十句,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任意铺排连缀,用韵的数目也没有限制,但平仄、对仗等格律都需要合乎律诗的要求。如宋岳的排律就为20句10联。总体来看,这些诗作或大气磅礴,或感叹沧桑变幻,或吟风歌月,为世人留下一篇篇无法复制的璀璨耀眼的锦绣诗文,令观者无不感叹不已、流连忘返!

  这些碑文大多记载修缮目录及一些较为重要的人物,也会记载一些看似平凡的事情。就是这些琐碎事情的记录,成为连接今古的串珠,为考证当时的民风民俗提供了确切的依据。

  在上党梆子戏剧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鸣凤班,也是因为其在青莲寺留有痕迹而为其考证搭班初始提供了确切依据。在青莲寺就留有嘉庆二十二年(1817)鸣凤班捐资修路和道光九年(1829)鸣凤班捐资重修玄帝宫石碑。碑上有“有鸣凤班者,行戏四十余年矣”的记载,寺中还存有嘉庆二十五年到同治十三年六幛石碑上有鸣凤班捐资的记载。一般戏班大多为七、八个人的草台班子,象鸣凤班在清道光年间拥有四十多人的戏班,十分少见,能够资助庙宇修缮,也可见其兴盛的程度。

  这些碑文类似于今天的大事记,其中不乏文字优美的传世之作,具有重要的文学和书法价值。略去这些碑文的内容不说,仅其雕刻艺术、书法文笔,就令人惊叹不已,碑文大多采用工整的楷书,笔道遒劲,字字传神,极具美感,这些宝贵的碑中,有魏碑的苍劲古朴,有唐碑的法度深严,有宋碑的意趣横生,也有明清馆阁体的秀丽整齐。其书法布局谋篇,各具匠心,或铁画银钩,或浮云流霞,具有概括人间万象的穿透力,不仅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而且在中国书法的历史长河里,具有特有的地位,为碑文的整体添色许多。有的碑文内容简单,但整个碑的做功极为精致,整体部局极为考究,加之独特雕刻图案和技巧,或浮雕或雕刻,使碑不失一件件极美的观赏作品。

  青莲寺从建立到修缮,可查的碑有18个之多,有的记录十分简单,有的则浓墨重彩大书特书,从中也可以发现,人们对寺庙建设的重视程度。每当修缮之际,也就表示国家处于社会经济稳定繁荣之时。也正是这样的延续,为今人铺就了一条从古至今、认识历史、了解自身既而更珍惜今天的岁月长廊。

  八.阅读绝壁

  中国文化中有一种特有的艺术形态,它们飞翔在悬崖之上,翰墨飘香,千姿百态,千百年来定格成一种历久弥新的传奇,这就是摩崖石刻。

  古刹青莲寺既有名山,名僧,名泉,当然不可能没有名碑名刻。

  一千多年来,到此游览的文人雅士、达官显宦、豪商巨贾不计其数,尽管他们的身影已溶入历史的天空,但绝不是所谓的过眼云烟,因为有绝壁作证,他们曾经来过。因为有石刻作证,他们未曾离去。他们手书的墨宝,不仅令蓬荜生辉,也令悬崖生色,多少年来,青莲寺的摩崖石刻倒映在乳窦泉的清波碧浪之中,朝升烟岚,夕伴流霞,与天光云影共徘徊。

  今天,我们品位这些珍贵的摩崖石刻,不仅能体味时空变幻之奇妙,甚至可能感受到古人的性情和才华,神交古人,会通古今。不过令人略感遗憾的是,当今生态环境有所退化,一些摩崖文字描写的美景已悄然远去,不过,晚了一千年的我们,仍可从保存相对较好的青莲寺体会到美妙的摩崖石刻。

  历代官宦名人、文人墨客们读书“游学”,做了官“游宦”,每每访谒青莲,畅游山水,寓意诗文,留下了许多诗文佳话。这些游记诗文是青莲寺山水文学的瑰宝,是沟通古今游客思绪的情感纽带。信步在青莲寺,俯首抬头间,你可随意采撷几首赏吟,与古人同醉,平添一重趣味,增加几许怀古幽思,便觉这山水间,古刹中一股灵秀之气跳脱而出,……

  “硖门深锁法王庭,谷转丹河浸石屏。

  月上晚山双角起,云开晓日一青莲。

  桂函锦落尚书卷,珠阁龙蟠贝叶经。

  纵我老怀宁忍去,时登掷笔入卷冥。”

  这是明嘉靖年间泽州户部尚书王国光多次“游青莲寺”诗作之一。该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寥寥几笔勾勒出青莲寺硖石山的名胜特征,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寺院风光图;淡浓神会之间,数点出青莲寺文物珍赏,渲染出一个引人神驰的禅悦境界。

  “青莲寺概名天下,竹枝芒鞋得得来。

  障日乱峰围翠柏,倚天俏壁老苍苔。

  一炉沉水藏经阁,千古清风掷笔台。

  欲访开山圣贤迹,断碑细与拂尘埃。”

  这是金代泽州剌史杨廷秀的“咏青莲寺”,可谓逸兴壮思之作,文思凝重气势豪放,他启迪人们登山临水,抚今思古,强调断碑残碣传承文化,滋养后人的教化之功,对今天的文化旅游仍有一定示范作用。

  这些诗写得确实是行云流水,荡气回肠,给青莲寺增添了无限风韵,将游客带入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

  从青莲古道一路南来,约三五里,便有一石阁,由于年久失修,石阁今已不存,但衔接古阁的古道依旧清晰,依旧是蜿蜒小路。这条古道原来有许多摩崖石刻和摩崖造像,后来由于采石场,大多数已难觅踪影,只有一些北朝时期的题记可见。阁上原有石刻“别有洞天”,形象地说明了青莲寺的地理特点,也反映了人们穿山越岭,至此豁然开朗的喜悦感。

  经过别有洞天,转身便可见一朱红的题刻:“大玄深处”,遒劲有力,力透岩壁,为明代嘉靖年间泽州知州陈棐所题。大玄,是极其深奥的意思。这幅字一语双关,既是说这里是太行山的最玄妙的地方,也是说青莲寺是我们探究人生玄妙哲理的好去处。根据研究,我们知道,陈棐在此留下了较多的石刻,他的字具有很高的书法水平,有颜真卿之书风,雄浑大气,苍凉高洁。他的另一幅字“青梦重游”,可以说明他多次来过这里品赏古籍,亲近山水。

  再往前行,道旁有石如山,上题二字“硖石”,字形瘦长,有玉箸体篆书之风,初猜为清代金石学兴盛时所题,读《大金福岩禅院记》方知此石刻甚古,硖石山亦因此而得名,当在唐宋以前了。“硖石”就是山峡中的小石山的意思。在它的东边,有现在修筑的水泥旅游公路,现在游客大多从此而入,已很难体会从古道而来的幽情和逸致。

  翩然右折,进入“乳窦泉”小峡谷,流泉飞瀑,杨柳依依,绝壁千仞,鸟语花香,悬崖上刻满了各个时期的造像和书法,成为青莲寺摩崖艺术最集中的地方。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乳窦泉”,这是青莲寺著名景观之一,“乳窦泉”。顾名思义,乳窦,就是形同乳房的一个山洞,或可理解为比喻泉水如乳汁一样干甜美。驻足欣赏品尝,水质清冽,汩汩而出,甘美香甜,颇似母乳,果然名不虚传。此洞并不深幽,一望可见,但泉水渊源不可知,但每逢大雨将至,洞中就会响声如雷,波涛如沸,然其因尚不可知。

  古代“乳窦泉”,因有一股常年不枯的清泉,所以受到文人雅士们的格外青睐。在它的周围山崖上,分布着东魏以来名人题刻十余幅。从乳窦泉往东看,依次为“山月溪云”、“湿云流月”、“迸雪喷雷”、“大玄深处”、“青梦重游”。距乳窦泉最近的“山月溪云”的下方还有一幅对联:“山吐天边月,溪流石上云”。可以想见,在明代的时候,这里曾是一股悬泉飞瀑,喷珠溅玉,漂飞涧底,生态之美,令人流连忘返。

  由于生态的原因,“乳窦泉”的飞瀑流泉景观目前已少见,夏日雨后方可一现。笔者曾经到过晋城另一著名景区——蟒河出水洞,“迸雪喷雷”的景观感受,正如青莲摩崖记载相似。可见古人并不虚言,只是这里生态变化,水位下降,世易时移,美景难再了。

  陈棐等人摩崖刻石固然精妙,然而,更神奇的另有其事。“乳窦泉”往西,面对我们的山崖,正是见证这一奇迹的崖壁——“掷笔台”。这一次,大师慧远没有把笔停留在悬崖上,而是将笔掷向晴空,于是,传说中的奇迹出现了,万道金光,天花乱坠,见证了慧远注疏《涅槃》经的不同凡响。

  从此,慧远成为青莲寺绝壁之上的绝壁,空前绝后,融入云天。

  九.神树传奇

  名山古刹,往往有奇树,青莲寺就是这样。

  在晋城青莲寺就有两对奇树,一对是银杏树,另一对是柏树。人们习惯上将雌雄异株的银杏看作夫妻,而将紧紧拥抱的桧柏看作母子。尤其是那对神奇的“子母柏”,千百年来在中原大地广为流传,几乎成为一棵充满浪漫色彩的神树。

  银杏树也叫白果树,寺内有两株。东为雄树,周粗五米,高约二十五米;西为雌树,周粗四米,与雄树比肩。银杏树雌雄异株,成活率极低,果实为珍贵药材。银杏树是非常珍贵的古树。银杏,古称“鸭脚”,亦称“白果”“公孙树”,属银杏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是全球中最古老的树种,曾和恐龙共呼吸。在200多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出现,大部分地区的银杏毁于一旦,残留的遗体成了化石。只有在我国的四川、云南等少数省份还保存了一部分活的银杏树,绵延至今,现在日本、朝鲜和欧美的所有银杏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引种的。人们把它称为“世界第一活化石”、植物界的“大熊猫”。银杏的叶、果可入药,果还可作补品食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在青莲寺,就有生长良好的两株银杏,每年夏秋两季枝叶繁茂,遮天蔽日,雌树每年还可收获白果百余斤,既点缀了风景,又为人们提供了珍贵药材,还使寺院平添了神秘色彩。

  人们常说:野生的胡杨树,一千年不死,一千年不倒,一千年不朽,可谓神奇。诞生于深山之中的青莲寺“子母柏”居然也有这种坚韧的精神,就难免令人惊奇。更其神者,在那棵千年不到的古树边,居然有一棵笔直的幼柏将其紧紧环抱,仿佛有一种忠孝伦理的昭示,这种奇景被文人墨客广泛传颂,成了青莲寺一景。

  “子母柏”生于上青莲寺的后院,是两棵并生的一大一小的柏树。大的周粗三米,高二十七米;小的周粗一米,高二十四米。如今,母柏是早已枯死了,子柏却生机勃勃,风华正茂,无论酷暑还是寒冬,每时每刻都拥抱着母柏,尽着鞠躬尽瘁,感天动地的孝道。说也奇观,青莲寺一带,民风特别纯朴,尤其是母子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不知是民间的母子融洽,促使青莲寺产生了“子抱母”,还是神奇的“子抱母”,影响到民间的母子关系融洽,多少年来,人们说不清楚,或许是人树互渗,互为因果吧。

  四面八方的游客不断向青莲寺涌来,游客之中不乏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学者,在古建专家的眼里,青莲寺是一座古建筑宝库;在美术学家眼里,青莲寺是一座塑像艺术的圣殿;在善男信女眼中,青莲寺是久负盛名的佛教古刹;但在普通游客眼里,青莲寺的子母柏却更为奇特。关于“子抱母”的形成原因,多少年来,也来过不少专家,但始终未能彻底弄明白,至今“子抱母”仍象一个谜一样,萦绕在不少人的心头,试图破解。

  相传唐代末年,太行山上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大旱,泽州一带赤地千里,草木焦枯,田里的庄稼即将枯萎,青莲寺后院的千年桧柏,得造化之灵气,修炼成仙,秘决天河之水,给泽州下了一场倾盆大雨,大地再现一片生机。干渴的庄稼鲜润了,焦虑的百姓得救了,而那棵秘降大雨、修炼成仙的龙形桧柏,却被天神发现,在大雨中受到惊雷致命一击,变成了一棵没皮的枯树。死去的古柏兀立古庙,树皮尽褪,秋风萧瑟,在碧蓝的天幕之下,苍凉的躯干愈显得惨白,铭志着失去的沧桑岁月。

  一年年光阴流逝,一页页岁月翻过,枯柏在人们漠视的眼神中苦度时光,尽管没有了枝头啁啾鸟鸣的和畅,尽管没有了树下颂经说法的热闹,尽管没有了浓荫覆盖的清凉,尽管没有了暮鼓晨钟的的悦耳,但枯柏并不挂怀,它没有哭泣,更没有倒下,它要等到人们理解它的那一天。

  然而,人们理解的日子还没有来到,人们砍伐的日子却突然来临,相传宋代时期,青莲寺大兴土木,各个殿宇的材料都快备好了,就缺一根粗壮的大梁,住持了因法师想到了后院种的那株伟岸的枯树,但通常寺院里的树木是不能随便砍的,了因法师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正当了因法师犹豫之际,一些好事的工匠便开始准备砍伐,当巨大的板斧挥起时,晴朗的夜空忽然阴云密布,雷电交加,枯死多年的古柏发出了一声怒吼,黑暗中一条巨大的蟒蛇丛树下窜出,迅速爬上枯死的古柏,舌头在树冠上四处飞旋。借着闪电稍纵即逝的一瞬,了因法师看见了蟒蛇护树的景象,担心发生意外,便命令所有的僧人和工匠停止劳作,回家歇息。翌日,当所有的工匠和僧人回来时,已发现一棵年轻的幼柏拔地而起,树冠紧紧抱住了枯死的古柏,惊奇得说不出话来。昨晚见到异兆的了因法师上前细细打量,发现碗口粗的幼柏上下一致正如蟒蛇粗细,树皮扭旋,还保留着蟒蛇扭动的痕迹,树冠飞旋正如蛇信吞吐,他心中虔诚地认为,这棵灵异的神树的出现,感天动地,佑护众生,是青莲寺的吉祥之兆,于是晓喻众僧,这棵“子抱母”,是一颗神树,为蟒蛇所化,谁也不许砍伐这棵古树,方才保留至今。

  蟒蛇护树,子母相抱的传说一传扬,青莲寺果然进入了一个更加鼎盛的时期,源源不断的石柱、木梁、柱础被四方善男信女运来,大批工匠也自愿地义务劳作,加之达官贵人捐献钱粮,青莲寺上下两寺很快全面修复,确立了我们今天所见的青莲寺的布局和规模。

  说也奇怪,每逢大雨倾盆,雷电交加,青莲寺的“子抱母”树下,仍会有许多蛇莫名其妙地出现,仿佛在验证着那个蟒蛇护树的传说。寒风吹过,一老一小、一粗一细仍在轻言细语,相互致意,小树柔嫩的枝叶摩挲着老树那些永远不能再摆动的树干,诉说一个久远又在眼前的故事。

  就在这种浓重的浪漫主义氛围下,古老的青莲寺穿越时空,历久弥新,而声名远播的“子抱母”,因为当年了因法师的慧眼和告诫,逐渐成就了青莲寺的一段历史传奇。

  十.塔影天光

  佛教名刹多有宝塔,青莲寺更胜一筹。历史上青莲寺宝塔骈罗,山河生辉,不仅名声远扬,而且类型完整,从高僧圆寂后的座座塔林到铭刻经文的塔式经幢,从汉式的楼阁式塔到充满异域文化特色的藏式塔,应有尽有,富丽堂皇,数量之多,一度誉满中原,与青莲寺的佛教地位相辉映。但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青莲寺的塔大部分已经消失,《凤台县志》等古籍就多次记载“太行山崩”、“丹水泛滥”、“雷击”等自然灾害,深藏太行山中、丹水北岸的古青莲寺,就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多次严重毁坏,砖石建筑的塔抗震较差,毁坏更甚。

  今天,我们来到青莲寺,远远就可以望见巍然高耸的藏式舍利塔,除此之外,还有一座石塔,默默地保留在古寺的旁边,雕刻十分精致,而石塔的主人正是慧峰大师,这给我们研究青莲寺的早期塔林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凤台县志》载:“慧峰,汝州襄城人,俗姓贺兰氏,法名慧峰,出家硖石山之藏阴寺,传慧远宗法,苦志静修,戒律森严,著语录契合佛旨”。由此可以推知慧峰和慧远同出一寺,和慧远学派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慧字辈的高僧,慧峰虽然成就和影响较慧远略低,但与慧远同辈,且主持青莲寺直至涅槃,对弘扬慧学派、提高青莲寺的影响、培养青莲寺的历代高僧,形成独具特点的青莲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他的高超造诣和佛法修为直接决定着青莲寺在唐代的经学走向,巩固和发展了青莲寺在隋唐时期的佛都地位。

  慧峰大师塔的基座为圆形,上下曾各雕仰伏莲花,中间石面雕人形鸟,图案别致。基座之下,还有八角形须弥座。塔身平面八角形,每角作束莲柱,普柏枋下雕垂帐纹。前面开方门,后面刻纹:“唐故先师和尚,汝州襄城县人也,俗姓贺兰氏,法号慧峰。于中和戊申岁八月二十八日迁化去。乾宁乙卯年建造灵塔,十月功毕后记耳。弟子……”。塔身宝盖为八面坡式,上置山华蕉叶、覆钵、宝瓶。此塔雕刻极精,为唐末不可多得的石造建筑物。他上铭文正与《凤台县志》记载相吻合。

  慧峰大师塔原来并不在此,1986年因丹河水泛滥将台地冲垮,市文物管理处为保护该塔,将石塔迁建于寺西侧。古青莲寺西面石崖下的台地上,东临万丈深渊,西接千仞绝壁,只有一条小道和古寺连通,是青莲寺历代高僧的长眠之地,历史上此处宝塔林立,墓园寂寂,有武僧严密看守,只有住持法师方可出入,是青莲寺的一块禁地!

  一代高僧登上历史舞台自是不同凡响,当时大师昙始初见慧远,便觉其器识弘伟,风神爽澈,心中大悦。亲自度化慧远,赞之曰:‘子有出家之相,善自爱之’。慧远也久闻昙始大名,能得大师如此器重,便乘势拜昙始为师,剃度出家为僧。三年间师徒二人精研佛法,切磋武功,慧远很快暂露头角,成为晋城地区知名的僧人。

  俗话说“圣人无常师”,大师昙始很快感觉到慧远悟性极强,对佛学的理解与日俱进,而自己已没有新的学问可以传授,恐怕自己会耽误慧远的发展,甚至耽误中国佛学的发展。于是,大师昙始积极给慧远另寻名师湛律,数月后,湛律法师亦深感难当此任,于是在慧远十六岁完成冠礼之后,由湛律带慧远远赴当时北齐的首都—邺,向全国一流的大德高僧学习佛法,慧远在邺学习十余年,造诣极高,跻身全国一流大师之列,名扬全国。

  慧远功成名就之时,并没有忘记师父的藏阴寺和西边的硖石山,他发愿要在家乡创建一座全国著名的寺院,亲自主持,将自己的平生所学尽传桑梓,启蒙一方百姓。北齐天保年间,28岁的慧远回到藏阴寺,开始筹备创建青莲寺,数年之后,青莲寺上下两院初具规模,名声远播。慧远每日演习教授佛学武功,已臻化境,他亲自翻译了当时难度极高的《涅槃经》,使自己在佛学界的学术地位空前提高,也使青莲寺成为当时著名的佛学圣地。

  正当慧远的学术地位与日俱增,弘扬佛法之时,却遭遇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灭法运动。在这次灭佛运动中,慧远慨然以天下为己任,率领天下僧侣,和周武帝在朝堂之上公开辩论,周武帝五次发问,慧远五次对答,不卑不亢,从容应对,终使周武帝折服。天下佛教因此没有灭绝,部分寺院得以保全,慧远也因此被天下佛教徒奉为领袖。

  北周建德六年(577),慧远与武帝灭法之争后,返回青莲寺,并著《华严》、《地持》经疏,声望更高。开皇七年(587),隋文帝敕诏慧远为大德,统领佛教,入京住净影寺,诏公掌校译经,行僧中统理,耀临一时,表仪八人,立众青壮,达到了人生和事业的最高峰。

  开皇十二年(592)慧远没于长安净影寺,终年70岁。慧远去世的那一天,隋文帝为之举行了隆重的国礼,朝廷官员休假一日,以兹纪念。历史记载,隋文帝对慧远之死评价甚高,曰:“丧吾国宝矣。”

  曾经是青莲寺的一块禁地的座座塔林,见证了无数高僧的精妙佛法和不凡造诣,武僧的精心看护也是盗贼闻风丧胆,但高僧们没有想到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丹河周期性的泛滥将原来的宽广的台地逐渐冲垮了,巨大的地转偏向力使河水日日夜夜侵蚀着古寺的台基,使得古寺的南岸已经垮掉了至少20米,高僧们长眠的塔林终于消失在丹河滚滚的洪波里,唐代兴修的高大的弥勒阁也随着地质滑坡,成为丹河里的一掬泥沙。所幸的是,在历代高僧的保护下,青莲寺保留下了这座慧峰大师塔,是青莲寺塔林艺术风格和历史存在的一面镜子。而通过《慧远法师遗迹记》的碑首线刻图,我们也可想见唐代青莲寺盛况空前的辉煌建筑。

  青莲寺的伟大,不仅在于它伟大的佛学成就,而且还在于它的宏大的教派包容性。隋唐时期,青莲寺一度包容了净土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成为显赫一时的十方禅院。这种包容性一直延续到明代末年,当时青藏高原上有一个新的教派正在升起,藏传佛教涌现出一位杰出的大师——宗客吧,他在密宗的基础上,创立了覆盖全藏的黄教,成为当时全国最具上升力的宗教门派,他的弟子们纷纷向全国传教,在中原地区也留下了他们活动的足迹。他们传教的重要地方,通常会建起一座独具特色的喇嘛塔,最著名的如北京北海的白塔,五台山的大白塔,青莲寺的藏式塔也是如此。

  相传明代万历年间,一位远道而来的胡僧,风尘仆仆地来到著名的青莲寺,他带着大师宗客吧的庄严使命,要在著名的青莲寺实现弘扬黄教的宏愿。当时的青莲寺虽然有所衰落,但仍坚守着慧远传下的衣钵,佛学造诣和佛门武功仍然具有一流水准。心高气傲的胡僧名为挂单,其实来者不善,青莲寺的住持了然于胸。一场不可避免的佛家比试在所难免。

  正式比试的日子很快来到,精神矍铄、仙风道骨的住持法师亲自应对胡僧的挑战,他细细地打量着眼前这位胡僧,胡僧脸颊丰满,高鼻,黑黑的络腮胡,体现了藏族高僧特有的矫健和粗犷,特别是额头上几条长长的皱纹,与质朴的颜面融合在一起,又表现了他的才智和丰富的阅历。住持法师严阵以待,干练且沉稳,胡僧也举止谦恭,与初来时的张狂判若两人。正如高手过招,比试的是内力修养,输赢之在毫厘之间。经过一天一夜的漫长较量,住持法师终于以自己广博的学识,雄辩的口才、精湛的武功赢得了比试的最后胜利,为青莲寺赢得了一次胡汉文化较量的新胜利。一向所向披靡、目空一切的胡僧幡然醒悟,他对太行山中的青莲寺更加敬畏,他看见青莲寺的古迹甚多,自愿为青莲寺建造一座高大的藏式塔,以表达他对青莲寺的敬仰和崇拜。住持法师没有拒绝胡僧的请求,他发动全寺僧人共同参与此事,以了结这位胡僧的心愿。

  冬去春来,已是万历二十四年,经过多年的筹集化缘,建塔的木石钱粮都已准备妥当,住持法师和胡僧也已成为肝胆相照的朋友。一天傍晚,古寺青莲院内搭建起了一座高高的坛醮。住持法师身披袈裟,在众门徒的协助下,按照程序开始了醮事活动。升坛前,住持法师神态庄严地主持仪式,胡须花白的胡僧来到香炉前恭恭敬敬地烧了三炷香,开始默默祈祷。法事完毕,远方的天际竟然出现了一抹夕阳,彩霞也逐渐漫上了天空,一种胡汉融合的吉祥预兆在青莲寺世代流传了下来。

  于是,在古青莲寺东侧,丹河北岸,赫然耸立起一座藏式塔。在住持法师和胡僧的精心组织和计下,喇嘛塔的建设科学而美观。全塔通高20余米,塔座为八角形须弥座,用青石砌筑,塔座上沿八角,均为石雕龙头,座身各面,均浮雕仰俯莲瓣和花卉图案。塔身为一高大的塔刹,上有五重相轮,每层均为圆棱圆角,与塔身浑为一体,极为调和。顶部施黄铜覆钵和镀金宝刹,金光四射,辉映山河。塔身上部向南开一门,内部为八角形内室,内室北部有一砖砌佛坛,可分两层,前为一小型泥塑卧佛,型制甚为精美,左右为阿难、迦叶像。佛坛之后,有造像碑一通。四面共刻佛像六十八尊。造像碑顶上置石刻仰莲座,其上置结跏趺坐释迦像一尊,后置木雕背光。藏塔的巍然耸立,使古刹青莲又增加了一处新的名胜。

  若干年后,住持法师和好友胡僧相约一起离开青莲寺,云游西藏。虽然他们的身影最终消失在雪域高原,再也没有回到青莲寺,但他们的融佛法和武功于一身的成就却给后人留下无穷的想象。

  今天,已无人能准确地知道青莲寺历史上有多少宝塔和高僧,我们所能推知的是,青莲寺中的许多高僧云游四方,仙逝异国他乡;青莲寺的许多佛塔坠入丹河,化作碧浪清波,化作天光云影,融进了历史的天空,成为一道永久的历史之谜,任由巍巍的宝塔诉说着悠远的历史,任由浩浩的丹河继续吟唱着沧桑的岁月。

  截稿于2005年12月31日

  (作者单位:杨林荣市政协

  张建军市文物旅游局)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