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苦行僧:修行就是折磨自己
印度苦行僧:修行就是折磨自己
有人60年足不出户,有人绑住双脚倒挂树上
苦行僧,修行就是折磨自己
《环球人物》杂志特约记者 崔向升
在印度和尼泊尔的大街上、寺庙旁,总有一道特殊的景观——一些人衣衫褴褛,或席地而坐,或专著地在自己脸上细细描绘代表教派的彩色条纹。他们有着自己专属的名字:苦行僧。这些人是印度教徒中的独特群体,被视作来凡尘普度众生的 “神的使者”,当地人尊称他们为“Baba”,意思是“圣人”。
除了一个碗,几乎一无所有
每年2月至3月在湿婆神节(印度教的重要节日)期间,都会有大批苦行僧聚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最多时可达1 万余人。他们在巴格马蒂河两岸搭起临时帐篷。白天祈祷和庆祝,晚上在河边燃起篝火。
他们中多数人年龄都在40岁以上,赤身裸体,身上涂抹着木炭灰甚至死人的骨灰,只在腰上裹一块破布。每人除了一个碗之外几乎一无所有。头发不剪不洗,胡乱盘在头顶。长长的胡子打着卷、沾满灰尘。睡觉枕着硬邦邦的砖头,身下只铺一块布或干脆什么都不铺。平时很少喝水,一日三餐只吃一种像油茶面做成的半生不熟的面团。尽管他们表情神态各异,甚至有些狰狞,但他们的心态是温顺平和的。
据当地人介绍,这里的苦行僧多来自印度。他们大概要聚集一个月才会慢慢散去。
为了精神上得到升华
苦行对现代人来说也许难以理解,但在古印度时代,这是一种盛行的修行方式。
印度教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南亚,由婆罗门教发展而来,并吸收了佛教和耆(音同“奇”)那教的思想。它将人的一生分成净行期、居家期、修行期和苦行期四大阶段,并认为人需经过多次轮回才能进入天堂,得到神的关照。而有些人希望能走捷径,在此生就得到神谕和真经。苦行就被认为是这样一条捷径。
有学者分析,苦行在印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能经久不衰,除了宗教信仰外,还和种姓制度有关。一些主张废除种姓制度的人希望通过加入不分尊卑贵贱的苦行僧行列,凭借对神的虔诚和忠心,得到神一视同仁的庇护,实现种姓平等。这些人多是穷人,但也有达官显贵甚至百万富翁。
如今,虽然种姓制度已不再被法律承认,种姓歧视却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加上不少人对现代社会的物欲横流、勾心斗角心生厌倦,渴求得到精神的升华和净化,苦行便一直延续至今。目前,印度约有四五百万苦行僧,占全国人口的0.4% ,其中10%为女性。
经过长期发展,苦行僧分出了若干派别。若以所信奉对象的不同划分,信奉毗(音同“皮”)湿奴神的“毗湿奴苦行僧”和信奉湿婆神的“湿婆苦行僧”是其中最主要的两支。保护神毗湿奴和破坏神湿婆位列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之列(还有创造神梵天,公元6世纪后,对梵天的崇拜逐渐衰落),前者全身蓝色,披黄袍,有四只手臂,其中两只总握着法轮和海螺;后者披头散发,上身裸露,下身围一条虎皮,长有三只眼睛,具有毁灭和再生的力量。
若按衣着分,苦行僧又可分为青衣派和天衣派。青衣派身上总是涂抹着炭灰甚至是死人的骨灰,表示罪孽、死亡和再生,他们多信奉毗湿奴,穿着黄色棉布服;天衣派则与崇拜湿婆神有关,总是裸着身体,最多用一条窄窄的布条遮住下身,表示追求原始状态、与世无争。
修行途径各异
苦行僧的苦行生活各不相同。有些独自在山里呆很多年,有些则坚持徒步走路数十年;有的每天早上都要在极冷的山区洗浴,有的一生只洗两次澡(出生和死后各洗一次);有的专门给人发药、治病,有的则为人们的婚姻祈福。
居住在印度奥恰古城的斯里·普利姆达斯是一名苦行僧。他的生活规律得像一个无比精确的时钟——每天清晨5点,他会早早来到贝德瓦河进行洗浴仪式;6点,穿越落满灰尘的小道,走到金碧辉煌的哈努曼神庙做晨间祈祷;7点,他在庙外的一个斜坡上燃起一堆火煮茶、饮茶;10点,他来到著名的拉姆拉贾神庙,和其他苦行僧一起,三五成群地坐在神庙外的长廊下聊天,直至晚7点才回到哈努曼神庙做晚间祈祷;晚上10点,他会重访拉姆拉贾神庙。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国内一位媒体记者曾在尼泊尔一座神庙附近见到过一位80多岁、头发胡子全白的老人,据说,他从20多岁起就没出过屋,每天就是修行、打坐、冥想、睡觉,会有人给他供应牛奶和水果、侍奉他的起居。
2007年美国出版了一本书,名为《“圣人”的智慧》,将苦行僧的修行细节曝光在公众面前。
书中写道,在印度的哈里德瓦,一位苦行僧横躺在一张钉子做的床上。他说:“我这是在通过破坏肉体和肉体的欲望赎罪。我已经这样坚持了18个月,但也许还需多年,甚至经过多次轮回,我才能得到解脱。”
另一位苦行僧的修行,则是在树枝上绑一根绳子,并将自己的双脚吊在绳子上倒立。他解释说:“造物主让母体中的胎儿都头朝下。头朝下就是我侍奉神、惩罚自己的方式。在世人眼里,我的做法很愚蠢,但我想借此提醒自己和其他人,我们的生活方式在神的眼里都是颠倒的。我只有不断让自己倒立,才能最终在神的眼里是直立的。”
解脱,是印度教徒生命的最高目标。苦行僧之所以抛却所有物质生活及性爱,折磨甚至虐待自己的身体,就是因为他们把身体看作是罪孽的载体,希望通过降低物质需求来获得心灵的解脱,得到神的庇护和恩赐,摆脱无尽的轮回之苦。
遭遇现实的诱惑
由于抛弃了一切物质欲望,苦行僧们往往要靠世人的捐助或施舍维持生计。善男信女们也会因为他们的神圣而对其心生敬畏。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经历了社会动荡和人心浮动后,不少西方人对物质主义深表反感,转而迷上了“神秘的东方文化”,苦行僧也由此渐渐进入西方人的视野。不少西方年轻人离开家乡,到印度寻求“生命的真谛”,包括披头士乐队在内的一些西方音乐家就曾远赴印度,参加“圣人”(苦行僧)马赫西·马赫什·友吉的冥想课程。
但当物质生活的诱惑越来越多,苦行僧的生活也渐渐发生了变化。不少人看中这种身份在世人心目中的神圣,开始利用其牟利:庙宇外,有些苦行僧表演的“特异功能”让人瞠目结舌,分不清他们到底是虔诚的教徒还是卖力的演员;还有一些世俗中人干脆滥竽充数,将自己打扮成苦行僧的模样,寻求人们的布施,以获得有保障的收入。
就连吸食大麻这一最初的修行方式,也变成了一部分人的摇钱树。传说中,湿婆神很爱吸食大麻,苦行僧便往往将吸食大麻视为在接受湿婆神的祝福。可就在今年的3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湿婆节期间,已有约20名苦行僧因携带并贩卖毒品被捕,并将被驱逐到加德满都城外。神庙管理官员称,他们并不反对苦行僧依照信仰吸食大麻,只是希望他们不要借此之便,利用神庙这个场所向香客兜售毒品。
当信仰遭遇现实,苦行僧们是否还能抵挡住物质的诱惑,保持自己的苦行本色?这一神秘群体会何去何从?都成了个未知数。
未获《环球人物》杂志事先书面许可,任何媒体不得转载《环球人物》杂志图片及文字内容,违者《环球人物》杂志将追究其侵权责任。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