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记
五台山记[1]
[清] 顾炎武
五台山在五台县东北一百二十里[2],西北距繁峙县一百三十里。史炤《〈通鉴〉注》曰[3]:“五台山在代州五台县[4],山形五峙,相传以为文殊示现之地[5]。”《〈华严经〉疏》云[6]:“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五台山也[7]。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
余考昔人之言五台者过侈[8]。有谓:环基所至五百余里[9],有谓四埵去中台各一百二十里[10],东埵为赵襄子所登以临代国[11],南埵为帝尧遭洪水系舟之处[12],北埵夏屋山[13],后魏孝文驻跸之所[14],西埵天池[15],隋炀帝避暑之龙楼凤阁者,皆太广远而失其实。惟今山志所言五台者近是[16]。北台最高,后人名之叶斗峰[17],有龙湫[18],其东二十里为华严岭[19];又东二十里为东台,上可观日出[20],其东为龙泉关路[21]。自北台而南二十里为中台,其巅西北有太华泉;又西十五里为西台。其西叠嶂数十里,北有秘魔崖[22],东南有清凉岭。惟南台稍远,去中台可五十里。五峰周遭如城[23],其巅风甚裂,不可居。而佛寺之大者,五六皆在谷中。其地寒,不生五谷,木有松无柏,亦有民人,以樵采射猎为业[24]。在古建国时[25],当为林麓之地[26],中代以下[27],而吾人之逃于佛者居焉[28]。于是,山始名[29],而亦遂为其教之所有[30]。然余考之,五台在汉为虑虒县[31],而山之名始见于齐[32]。其佛寺之建,当在后魏之时。而彼教之人以为摄摩腾自天竺来此[33],即居是山[34],不知汉孝明图像之清凉台在雒阳而不在此也[35]。
余又考之,《北齐书》但言“突厥入境[36],代、忻二牧[37],马数万匹,在五台山北柏谷中避贼”。《隋书》但言“卢太翼逃于五台山[38],地多药物,与弟子数人庐于岩下[39],萧然绝世[40],以为神仙可致”而已。至《唐书·王缙传》始言[41],“五台山有金阁寺,铸铜为瓦,涂金于上,照耀山谷,费钱巨亿万。缙为宰相,给中书符牒[42],令台山僧数十人分行郡县,聚徒讲说[43],以求货利”。于是此山名闻外夷[44]。至“吐蕃遣使求五台山图[45]”,见于敬宗之纪[46]。而《五代史》则书有胡僧游五台山[47],“庄宗遣中使供顿[48],所至倾动城邑”。又书五台山僧继颙为刘承钧鸿胪卿[49],“能讲《华严经》,四方供施,多积蓄以佐国用。五台山当契丹界上,继颙常得其马以献,号‘添都马’”。《元史》则书武宗至大二年二月“癸亥[50],皇太后幸五台山[51]”;三月己丑[52],“令高丽王随太后之五台山[53]”。英宗至治三年五月甲申[54],“车驾幸五台山”,庚寅“禜星于五台山”[55]。夫以王缙之为相,庄宗、武宗、英宗之为君,其事亦可知矣。然此皆山志所不载;问之长老,亦无有知其迹者。此在三四百年之间,而不能记述已如是矣,而况于摩腾之始来,文殊之示现乎?
其山中雨夜,时吐光焰。《易》曰[56]:“泽中有火,革。”深山巨壑,无佛之处亦往往有之,不足辩[57]。呜呼!韩公《原道》之作[58],至于“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59]”,而李文饶为相[60],能使张仲武封刀付居庸关,而不敢纳五台之逃僧。盖君子之行王道者,其功至于如此。而吾以为,当人心沉溺之久[61],虽圣人复生,而将有所不能骤革[62],则莫若择乎荒险僻绝之地[63],如五台山者而处之,不与四民者混[64],犹愈于纵之出没于州里之中[65],两败而不可禁也[66]。作《五台山记》。
【注释】
[1]五台山:在山西东北部,从东北向西南,绵延一百多公里。主峰北台,海拔2893米。山上多佛寺,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因夏无炎暑,佛教称为清凉山。道教称为紫府山。
[2]五台县:与下文的繁峙县均在山西东北部。文中所述两县距五台山里程与实际不尽相符。
[3]史炤(zhào):北宋末年人,著《〈资治通鉴〉释文》三十卷,即本文所称《〈通鉴〉注》。《通鉴》:《资治通鉴》的简称,北宋司马光等撰。上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编年记载1362年的历史。史炤《释文》对《资治通鉴》中的生僻词语作了简要的注解。《释文》卷二十一唐太宗贞观十五年“五台”条注云:“代州县名,有五台山。”
[4]代州:古州名,隋置,辖境相当于今山西代县、五台、繁峙、原平四县。
[5]文殊:梵语音译“文殊师利”(也译作“曼殊室利”等)音译的简称,意为妙吉祥、妙德,以智慧知名,为佛教大乘菩萨之一,与普贤常侍于佛之左右。相传文殊师利菩萨率仙人五百余人在五台山说法。
[6]华严经:佛教经典名,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有晋天竺佛驮跋陀罗六十卷译本和唐于阗实叉难陀八十卷译本,为佛教华严宗的主要经典。疏:解释经典的著作。《〈华严经〉疏》为唐华严寺沙门澄观撰。引文见经疏卷四十七,略有出入。
[7]雁门:古郡名,指今山西代县一带。
[8]侈(chǐ):夸张。
[9]环基:绕山根一周。
[10]埵(duò):土堆,台。
[11]赵襄子(?—前425):名赵无恤,赵鞅之子,春秋末年晋国大夫,公元前475年为赵国第一代君主,后与韩、魏分晋。临:居于高处看低处。代国:春秋时诸侯国名,在今河北省蔚县一带。《史记·赵世家》载:襄子姊为代王夫人,赵鞅死后,襄子“北登夏屋,请代王”,后使人击杀代王,兴兵平代地。《大唐神州感应录》称,无恤台在常山(今河北省正定一带)。
[12]尧:传说中的古代氏族社会领袖,是陶唐氏的首领。系(jì)舟:今山西太原东北有系舟山,即传说为尧系舟处。
[13]夏屋山:古山名,又称夏壶山、贾屋山、贾母山,在今山西代县东北馒头山一带。
[14]后魏:即北魏,又称元魏、拓跋魏,公元四世纪时鲜卑族拓跋部所建的王朝,后统治北方,与南朝对峙。公元543年分为东魏(后为北齐)和西魏(后为北周)。孝文:孝文帝拓跋宏(467—499),后改姓元,在位二十九年,为北魏有作为的皇帝,推行多种适应各族人民团结融合及封建经济、文化发展的改革,太和十四年(490)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驻跸(bì):古代帝王出行,中途短暂停留。其驻跸处又称覆宿堆。
[15]“西埵”二句:“天池”,在山西宁武西南管涔山上,俗名祁连泊。“隋炀帝”,隋朝第二代皇帝杨广,在位十三年。大业三年(607)四月,隋炀帝北巡至突厥启尼可汗庐帐,八月还入楼烦关(在今宁武西)。管涔山上有隋炀帝所筑汾阳宫,内有龙楼凤阙等。
[16]山志:这里专指记述五台山沿革、特点的方志一类著述。
[17]叶(xié)斗峰:顶平,周广四里,仰视峰巅,上近北斗之箕,因名。
[18]龙湫(qiū):上有瀑布、下有深潭,也叫龙潭。
[19]华严岭:以华严寺所在得名。
[20]“观日出”句:《敦煌曲·苏莫遮》第一有“上东台,过北平,望见扶桑海畔龙神斗”句,《五台山赞文》有“东台望见琉璃国”句。
[21]龙泉关:在五台山东南河北省境内。
[22]秘魔崖:以秘魔和尚得名。传说秘魔和尚手执木叉,僧人来山拜佛,即以木叉刺其颈。
[23]周遭:四周,四围。
[24]樵采:打柴。
[25]古建国时,泛指上古时代。
[26]麓:管理林苑的官。
[27]中代:中古时代,通常指魏晋以后。
[28]逃于佛:谓以皈依佛教来逃避现实。
[29]名:用作动词,取名,即指取名“五台”。
[30]其教:指佛教。
[31]虑(lú)虒(sī)县:西晋不设县,北魏太和年间改称驴夷县,隋大业初年改称五台县。
[32]齐:指北齐。
[33]摄摩腾:又名迦叶摩腾、竺叶摩腾,或简称摩腾,东汉高僧,原是中天竺人。东汉明帝梦中见佛,遂遣使往西域求佛法,使者在月支遇摄摩腾、竺法兰二僧,邀二僧赴汉,并用白马驮经到洛阳。永平十一年(公元68)在洛阳西门外建白马寺,令二僧讲经、译经。这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始,现存《四十二章经》汉译本即于此时译出。天竺:古印度的别称。
[34]是山:指五台山。
[35]“不知”句:意谓其实摄摩腾是住在洛阳的清凉台,不是住在这个五台山。《魏书·释老志》载,汉明帝得释迦牟尼立像,令画工画佛像于洛阳清凉台和显节陵。“孝明”,汉明帝,汉代在皇帝庙号前均加“孝”字。“雒(luò)阳”,即洛阳。
[36]《北齐书》:唐李百药撰。原书北宋以后散佚甚多,后人取《北史》等书补足。引文见《北齐书》卷四十《白建传》,文句有出入。
[37]忻:古州名,当今山西忻县一带。按,隋开皇五年(593)改肆州为代州,开皇十八年又从中分出忻州。《白建传》所称此次突厥入境在北齐河清三年(564),这里是李百药据唐初建制所写。牧: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38]《隋书》:唐魏徵等撰。引文见《隋书·艺术传》。卢太翼:河间人,本姓章,因避仇,遂以章仇为姓,后隋炀帝赐姓卢,善占侯算历。
[39]庐:用作动词,修筑茅屋。
[40]萧然:清静冷落的样子。
[41]《唐书》:指《旧唐书》,五代晋刘昫等撰。此处引文稍有出入。王缙:唐代宗时曾任宰相,崇信佛教。
[42]符牒:公文,凭证。
[43]讲说:讲经说法。
[44]外夷:当时对少数民族和外国人的统称。
[45]吐蕃(bō):公元七至九世纪在青藏高原建立的藏族政权。求图事见《旧唐书·敬宗本纪》宝历元年(825)记载。
[46]敬宗:唐代皇帝李湛,在位二年。
[47]《五代史》:指《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引文见该书卷十四。
[48]庄宗:后唐皇帝李存勖(xù),在位三年。中使:帝王宫廷派出的使者,多为宦官。供顿:设宴款待。
[49]继颙:见《新五代史》卷七十。姓刘,为五代燕(911—913)王刘守光之子,守光被杀,继颙削发为僧,后居五台山,所以史称之为五台山僧,后官至太师、中书令,死后封定王。刘承钧:亦称刘钧,北汉(951—979)第二代皇帝,称臣契丹,自称儿皇帝。鸿胪卿:鸿胪寺的最高长官。鸿胪寺为执掌朝祭礼仪的官署。
[50]《元史》:明初宋濂等撰。引文见卷二十三《武宗纪》。武宗:元朝第三代皇帝孛儿只斤海山,在位四年(1308—1311)。至大:元武宗年号。二月癸亥:这年农历二月初九。
[51]皇太后:《元史》卷二十三作皇太子。
[52]三月己丑:至大二年(1309)农历三月初六。
[53]高丽:这里指朝鲜封建王朝王氏高丽,公元918年由王建创立,1392年为李氏朝鲜所代。
[54]英宗:元朝第五代皇帝孛儿只斤硕德八刺,在位三年(1321—1323)。至治:元英宗年号。三年:《元史》卷二十八载“车驾幸五台山”事,在至治二年(1322)。五月甲申:为农历五月十七。
[55]庚寅:为五月二十一。禜(yǒng):祈祷以消除灾害。
[56]《易》:即《易经》。引文见《易经·革卦》象词。孔颍达疏:“火在泽中,二性相违,必有改变,故为革象也。”意谓沼泽中出现火,是时世将有改变的征兆。
[57]不足辩:不值得辩论。
[58]韩公:指韩愈。《原道》:韩愈的哲学论文,文中提出尧、舜到孔、孟一脉相承的儒家道统说,抨击当时流行的佛、道思想。
[59]“人其人”三句:意谓僧、道原为普通人,让他们还俗,仍为普通人;焚烧佛、道的经典;把佛、道的寺、观改作民房。
[60]“李文饶”三句:“李文饶”,唐代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武宗时为宰相,力主削弱藩镇,为牛李之争中李派首领。他推荐张仲武任蓟北副节度使、知节度事,兼幽州长史等。张屡败回纥,计获回纥谍者(潜入人员)八百余人,又破回纥遣将潜伺边隙之阴谋。“封刀”,把刀封起来。“居庸关”,在今京张铁路线上,属北京市延庆县。唐代居庸即今延庆,为蓟北节度使驻所。“封刀”当指计获回纥谍者等事。
[61]“当人心”句:意谓当人们迷信佛教已久的时候。沉溺:迷而不悟。
[62]骤革:迅速改变。
[63]莫若:不如。
[64]四民:指士、农、工、商。
[65]“犹愈”句:意谓比放纵这些人(人心沈溺之久者),让他们出没于乡里之中强。
[66]两败:指对人心沈溺之久者与四民都没有好处。
【作者及题解】
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清之际的学者、思想家、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权贵的斗争。入清后不仕,游历各地,访问民俗,调查山川形势,收集资料。他学问渊博,对国家典章制度、地理沿革、天文历象、水利物产以及文学、语言学、经学方面都有研究,并具有很高的成就。晚年研究经学侧重考证,对后代学者颇有影响。文学上反对摹拟、空泛,提倡写有关“当世之务”的文章。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种》、《肇域志》、《亭林文集》等。
本篇选自《亭林文集》。这是一篇学者的游记。五台山历来被佛教奉为圣地,而作者则排佛。所以他游五台山,兴趣在考订,目的是排佛。本文便是以逻辑的结构,广博的征引,实地的考察,明确的论述,表达作者对佛教的看法和处置意见。它的主题是考订五台山成为佛教圣地的历史事实,从而澄清有关典籍的记载失实,证明五台山不是“文殊示现之地”,不是摄摩腾讲经的清凉台,而是中古一群佛教徒逃避现实的所在,“五台山”的名称也始见于北齐。这就说明,五台山成为佛教圣地是中国封建人士自己搞的,其实是为了逃避现实。而五台山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物貌也宜于避世。因此,作者又感慨于佛教迷信已久,影响深广,难以一时肃清,便提出了一个处置意见:把佛徒安置在五台山,使之与世隔绝,限制其活动和影响,以免佛徒和人民“两败”。显然,它确乎很少山水描写,没有闲情逸致,而恰是反对隐逸避世的,似乎不像游记。但是,处于作者的时代,出于作者的思想,他游五台山,记五台山,必然如此。在古代游记中,有一些爱国志士、进步学者所作的这样的游记,其实不少,可备一格。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