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怡僧法师《六祖坛经》讲义 顿渐品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0日
来源:不详   作者:怡僧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怡僧法师《六祖坛经》讲义 顿渐品

  上节课讲到志诚禅师,朝拜六祖大师来求法的。志诚禅师叙述了神秀大师常教诲弟子:住心观净,常坐不卧。然后六祖大师就说了,住心观净是病非禅。禅就是指的明心见性,如果把心住到净相上,他就见不了性了,因为净相也是一种境界,还是在相上,见不到性。六祖大师最后做了偈诵: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需立功课。在六祖大师之前中国人的信仰还是取向身体上的作为。一说修行就是入山了,或者闭关了,不和俗人来往,或者住山求清净。现在还有好多居士闭谷,学这些。。都是外道。为什么?闭谷能干什么?对心没有作用。为什么没作用?饿着肚子能起幻觉,那还是相!为享受还是为难受?为享受那饿着肚子也是痛苦,为难受他也不能成道。说养生,对身体不好。闭有谷的人歪理邪说:胃每天在磨动,胃应该让它休息休息,他说不吃东西胃就停止磨动了。实际用医学上说呢,不吃东西胃空磨了,为什么饿着肚子吐酸水呢?对身体不好。所以这都是外道的歪理邪说;外道的一种盲修瞎练。所以我们真正的正法是在心地上用功呢!心还不取于相,住心观净都是病,修行的病不是正道,更非正见。所以六祖大师的偈诵出来以后,把这些外道的行为揭穿了。一开始无相颂就说了:唯传顿悟法。出世破邪宗。真正明白见性的法了,这些歪理邪说都站不住脚了,所以人们在身体当中用功,人们说打坐是修行,打坐你得用心呢!心不取于相,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这才是禅定。我们是指这个,不是往那里一坐就是禅定。在身体上用功就像一具臭骨头有什么功课可立的呢?

  志诚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志诚禅师一听六祖大师的偈诵,明白了在神秀大师那里学习了九年了,没有得到契悟,今天听六祖大师说了,明白本心了,我们修行是取向本心的,不是取向我们妄执的我执我相的。弟子生死是大。和尚大慈。更为教示。志诚禅师说生死是大事呀,请大和尚为我们开示。师曰。吾闻汝师教是学人戒定慧法。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六祖大师说我听说您的师傅经常教导学生们修戒定慧,你说说他说的戒定慧怎么修?与吾说看。您说说看。诚曰。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志诚禅师说神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不光神秀大师说,我们普通的观念也是,我们修什么?五戒(杀盗淫妄酒)是根本性的性戒,因为是直接伤害别人的,你杀人杀生,直接断人命根,这是伤害别人的,偷盗也是,损坏别人的利益,侵犯了别人了,妄语,说假话骗人也是伤害别人,这是根本性的,直对别人的利益。就像酒,喝酒又没脑害别人,喝酒醉了没脑害别人,这是遮戒;喝酒不恼害别人,喝醉了就会做杀盗淫妄的事会脑害别人,这是遮戒。在戒律里面分的性戒和遮戒。可普通人的观念呢?做到五戒不恼害别人就是戒;诸善奉行名为慧,他说一切好事我们都去做,利益别人的善事我们去做,这叫有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把自己的妄想覆盖住,把念头清静了,这是定。说的这是戒定慧。彼说如此。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我师父是这样诲人的,不知道大和尚您是以什么教诲人呢?师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我如果有法与人,有个方法去教诲人就是欺诳你—哄你呢,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就谈到了真正的佛法了。上午有个居士说四依法: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什么是了义呢?这就究竟法就是说了义呢,就是说这个最上乘法呢,这是说了义呢,了义之前有法可说,有法教人呢,让你修戒定慧,让你好好念佛持戒,这是有个法。真正到最上乘谈佛法,没有法。所以六祖大师说,我要有法与人,有方法教给你们,那是诳你们呢!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真正的佛法是什么呢?金刚经上说的: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就对着,人们最严重的就是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个我执,这些执著相严重。真正的佛法没有,就针对你的执着相,把你执着相破了,你没有执着相,就解脱了嘛!那你就彻悟了嘛!所以你真正破执着相还有个定法了?没有!法无定法。没有说一定的方法,人家感冒了,你给吃泻立停那能吗?人家糖尿病,你给输葡萄糖,哪能吗!所以法无定法!就像医生的药方随方解缚,随你的病吃什么药。如果拿出什么法来,那完了!你是这个性格,他是那个执着,哪都用不上,不能通用,就像人们说的万能钥匙一样,什么锁都能开,那不可能,那开不开。真正的佛法是随方解缚,根据你的病不同,执着不同,用不同的方法解开你的执着,所以叫假名三昧。什么是三昧?正定就是三昧。所以真正的目的是让你达到正定,不随妄相所迷,达到正定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实不可思议。就像你师父说的,戒定慧法真是不可思议呀。吾所见戒定慧又别。我说的戒定慧又不同了志诚曰。戒定慧只合一种。如何更别。志诚禅师说戒定慧本来一个嘛,你怎么又跑出一个来?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这个不一样,六祖大师说你师父的戒定慧接上乘根基的人,我这个是接最上乘根基的人。根基最利的人。悟解不同。见有迟疾。因为人的思想不一样,层次不同。见---是知见、见地,真正人的见地有迟钝的,有快利的不一样,有的人聪明伶俐,有的人反应迟钝,是人的根基不同,所以分出上乘人和最上乘人。汝听吾说。与彼同否。你听我说看和你师父的一样不一样!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我所说法不离自性呀,如果离开自性本体说法,那是相说,那是迷了自性了,如果把佛法讲到相上了,那是和祖师的西来意,和释迦牟尼佛在法华经上说的“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佛怎么出现于世的?和这个相违背了!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是让你离相见性的,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为什么常说祖师西来意呢?上节课我讲过西天二十八祖到我们中国到六祖大师,这是祖师,不要人们把祖师弄错了,这是祖师,没有说哪个寺院的祖师立的别人,中国的就是达摩祖师,一直到六祖大师,除此之外别的人不能称为祖师。为什么?你像我师父圆寂了,我也起个塔也叫祖师?那不能呀!要是真正把佛法传到东土的,什么佛法?不是让你学一本经,持咒念佛那就是佛法,那还不是,真正的佛法就是指的最上乘这种传承。为什么老提到祖师的西来意呢?为什么祖师传法东来呢?从西土传到中国。为什么达摩祖师不让人诵经吧、传法吧、那会诵经的人多了,诵涅槃经多了,何况地藏经,什么经也能诵。为什么就传了一个二祖慧可呢?你根基到了那里,真正明白佛法,这才是传到佛法了,不是传经呢。人们现在传个经传个咒语传法。。。那不是真正的佛法。真正的佛法没有相,无法可传!本来是离相的,在相上传个东西那叫法吗?那不是指的真正的佛法,那还不是指的我们见性的法。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了,那你得到法了。所以一脉单传,达摩祖师就传了一个徒弟—慧可。那么多不明白,他不明白传什么?所以祖师西来意要明白,是让我们见性呢不是迷相。人们往往把相上的东西作为传承。这不是佛法,这还是人们的执着相状。还是属于世间法。为什么佛经上还说是佛法呢?这根据不同的根基了,根基有利有钝。真正的佛法指的是给最上乘人传最上乘法,指的是这个,不是我们普及教育呢!谁都会谁都明白,谁都念谁都会诵那是佛法,你真正领悟了才是佛法。所以重在离相。六祖大师说了: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就因为真正离开本体觉性去讲佛法,那都不是佛法呀,因为佛法指的就是见性离相呢,你在相上说,那根本就不是佛法。所以六祖大师都没说什么法,别人说修行必须有个次第,我从次第传承你才有个修行,那是在最上乘以下呢!你不明白觉性的法,用次第引导你走到这个心地,这是有个次第。真正佛法没有次第。为什么说没有次第呢?你的觉性就一个呀!你迷了,迷了就有次第嘛!为什么呢?有好人有坏人,还有不好不坏的人,那有多少呢?人很多!你说什么是好人?他不为自己老想着为别人,这就是好人,好人里面标准多了呀,千千万,要多少个次第?坏人也有次第,什么是坏?习气毛病重的人,喜欢骂人的人也是坏人,有的人以阴谋诡计害人的人也是坏人,这也是次第。这些次第从哪来的?都还不是一个心?变善了称为善人,变恶称为恶人。不善不恶坏人里的好人,好人里面算个坏人,这就叫次第。可是你的心还有固定的吗?坏人永远是坏人?强盗的儿子永远是强盗?所以你要执着次第就是这个道理!那永远在次第?在印度,查地利贵族,婆罗门讲宗教修行的,斩陀罗是低贱的,他永远在低贱,是人把他设立的,他的心生出来就低界的吗?低等人受到高等教育,他也会文明、有修养。所以讲次第讲不通。你说佛法就是那样,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现在我们学了,又推翻了,为什么?戒定慧都是一心具足的,现在当下还能犯戒吗?你说你持戒了,坐在这谁犯戒了?谁做杀盗淫妄酒的事了?酒瓶都没有,去哪喝酒?还要戒定慧?坐在这,找你的思想,你犯戒是心里面犯了,你打妄想谁也管不着,你坐在这就是戒定慧。要从相上说,你怎么犯呢?再不行,关到监狱里面肯定犯不了戒,这也叫佛法?这能说通吗?可是那也是对的呀!没有戒定慧狂乱了,毁犯了,你要真讲到戒定慧把人都关到监狱里面,关一辈子他解脱了吗,对不对?那要和尚当了皇帝,把人都关起来不让犯戒,那这就叫解脱吗?不对!那样讲就把佛法讲错了,所以真正的戒定慧在心呢!离相!你的烦恼,你的贪嗔痴这些都是相呀,不离开他,你永远具足不了戒定慧!所以六祖大师的戒定慧不一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真戒定慧不在你身体上,在哪?一切法都从你自性启用,什么是自性启用呢?每个人都有思想,这个思想是觉知呀,你不知道你怎么来的思维呢?就因为你有知觉!每个人的知觉不同,所以你的智商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你自己的逻辑思维也不一样。都是你的自性,本来是清静的这种觉性,起的你我执的用,‘我’的思想是这样,‘我’认为是这样,因果‘我’认为是这样,‘你’认为是那样,这是我执,起的是这个‘用’。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每个人的觉性不犯戒,不会做坏事。达摩祖师论集上说:‘佛不造善恶,佛亦无持犯’。佛不会造善业恶业,不会做善也不会作恶。为什么?自性!你的正觉没有贪嗔痴,因为有了贪嗔痴你就离开自性了,把自性迷了,所以有毁犯。我们自私有我执,把自性迷到自私上了,有自私,有我执,所以有‘我要利益别人’,对别人好,‘我’这是做善事,损坏别人是作恶事。如果没有我执的这种做善事,为别人和为自己一样,不要分你我,帮助人是应该的,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损害别人就是损害自己,你要是这种观念就不会去善去恶了,都是善,也不分别善了,也不执着善了。所以说是真戒定慧法。

  听吾偈曰。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为什么六祖大师讲的法和其他人讲的不一样呢?为什么?讲到最上乘了!讲到根源上了。心地无非自性戒。你的戒从哪来呢?就像我们平常参话头,把注意力集中到当下,要知道,又不迷到外境上,不起妄念,哪有非呢?你的毁犯从哪来呢?你生出妄念,生出坏的想法才会犯戒,你心在觉性当中,心在自性常观照的当中,不迷的时候,你起不了妄想妄念,他也不会引导你不正确的思维,更不会犯戒,所以治表不如治本,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六祖大师说的戒定慧不是说把你身体关进监狱,或者关到禅堂里面,关在那里,你心里还在想呢,身在禅堂之中,心在世境之内,真正的戒是常常自净其意,念念观照。妄念都生不起来,何来的毁犯呢?何来持戒呢?心地无非这才是戒呢!心地无痴自性慧。人要是愚痴了,想的问题做的事情就没有理智,就没有智慧了。心里面要常在觉照之中,你若不迷就离开愚痴了,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心里面是怎么乱的呢?起了妄念妄想就乱了。妄念妄想不起,常在觉照当中,这就是定!去哪找定呢?人们的修行,‘我’去找个戒定慧去,把自己关起来不去乱跑乱动,这是戒?不知道对治心里面的妄念,他哪来的定呢!他心里面都在妄想当中愚痴当中哪有慧呢?所以这里谈的是根本。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自性还用你修吗?你的觉性还修吗?越修越乱了,越修越坏,本来具足的,本来就是清静的,都是你搞乱的,所以不增不减。你也不要争着去戒定慧,不要减下贪嗔痴,常在定中自性观照,哪来毁犯呢?身去身来本三昧。身去身来应用自如,心不动,有觉照,本来具足三昧,这才是真正的戒定慧,所以和上面叙述的戒定慧不同。诚闻偈悔谢。听了六祖大师说的自性戒定慧,又是后悔又是忏悔,后悔当初没有闻到这个法,只是把身体关住了,修身体,心是狂乱的,没有得到真正的依住,我们心皈依到哪?皈依到觉性当中,他把心向外了,向外找个戒定慧。乃呈一偈曰。自己做了一个偈颂。五蕴幻身。幻何究竟。回趣真如。法还不净。志诚禅师感概,自己做了一个偈颂,五蕴幻身。我们的身体在哪?我们的世界在哪?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当中,我们看到的想到的,思维到的这个环境,这是幻化。为什么这样说?现在我们听讲呢,一会儿出去,这个境界没有了,过去了,这就是幻化,再找回这个境界,人都散了,我们讲完经了,回头往里一看没有了,人哪去了?那个时间过去了,那个空间也不出现了,他就是幻化的,就像我们做了一个梦,梦到听讲,醒来只是一个印象,实际当中找不出来。当时和实际的景象一样,感受也是一样的,所以五蕴幻身呀。色受想行识这是幻身。幻何究竟。在这上面找个究竟,这没有究竟呀,不用找他一会过去了,还用找!我们说修行,做了一个梦,我说持戒呢,我在修定我在修慧,每天忙忙碌碌,等梦醒来,那个梦没有了,那你修到哪了,你的戒定慧在哪?拿不回来了,过去了。你的思想还没有戒定慧,还是毁犯呢。所以这个幻身幻境,它时时刻刻不在停留,时时刻刻在消逝。什么不消逝呢?做梦和醒来,包括我们坐在这和出去,晚上回家,有一个不变的东西,是你的觉知,那个不变,你梦里面也有觉知,醒来还有觉知,一样!没有两样,觉知一样,可是境界不一样。你梦里的境界醒来没有了,当睡着了境界醒来又没有了,它在无常。所以你找那个不变的还是找那个老是变化的呢?你的身体就是在那个幻境里呢,真正找到你的觉性,那才是究竟,找到根源了。回趣真如。法还不净。有的人不明白了,怎么回趣真如还是不净的了?对了,真如不用回,什么是真如,自性是真如,真如就是自性。真什么如什么?真正如如不动的,是你梦里面和醒来时不变的,你的觉性一直没动呀,你直觉的本性一直都有啊,这才是真如。有的人,我修行,我要参禅我要见性,你见什么性呢?你永远见不了。为什么?见性是个比喻,见性是指导我们一个方向,没有性可见。有的人说我见性了,那就恐怕着魔了。为什么?你见到的都是相,性没有见。就像电,谁见到电了?没有,每天在用电,见不到电,电有没有?每天在用,我们见到的是电灯,没有见到电。我们的本性也是,不是说你见到了,见到的都是相。所以说回趣真如,你真正找个真如本性找不着,那是法还不净。有的人说我在心地修行,我是修心地的,心地在哪?他说我的心地是清静的,我坐在那里很清静,那还是相,这个法还不究竟。净是什么?不干净也是不究竟,有妄念有妄想就是有污浊,污浊你的本性了。性是无相的,实相非相。所以说真正修行的人,我要找真如本性,那个还不究竟,真如本性,你找,“找”就是真如本性,你是骑驴找驴。把真如本性变成相去找了,不究竟!

  师然之。六祖大师说:对!赞成。复语诚曰。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磐。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六祖大师又和志诚禅师说了,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你师父说戒定慧是对小根智人说的,在身体上修行就不得了了,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真正上根利智的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磐。真正悟到自性了要什么菩提涅磐呢?涅槃就是比喻自性呢。就像一个人走路,从这里去天津一样,将近100公里,天津是我们的目的地,我们要走,这是个比喻。就像我们见性,菩提涅磐是我们的究竟,那就叫见性。比喻什么?你没有方向,怎么朝这个方向发展呢?去修行呢?真正到了这个地方,那什么是菩提涅磐?就像我们到了天津,哦,这是天津!你真正见性了,哦,什么是菩提?什么是涅槃?没有!无相!菩提是什么?觉有情!什么是有情?我们这些妄想思维,五蕴造作,色受想行识,这是有情,不是无情的。无情的木头石头它不会有思想,你得觉了呀,你不迷相了,觉了就叫菩提。涅槃是什么?不生不灭了。什么是不生不灭呢?你睡着了那个觉性和醒来那个觉性,睡着了灭了,醒了又活了?不是!它一直常在。这个觉性就是菩提,这是指向。你真正见性了就达到菩提涅磐了。还立菩提涅磐吗?所以不用找,你找这个‘找’就是觉性,不用去找菩提涅磐,你当下知道了不迷了,离相了就是菩提涅磐。不是让你找。所以不知道的人立相了。‘我’有个次第,今天念三百遍,明天五千,后天一万,大后天三十万,找菩提涅磐,所以越找越远。。。所以真正菩提涅磐就这个‘找’,用的就是这个本觉嘛!好也是用的本觉,坏也是用的本觉。把不求不找,当下观照,当下不乱,不迷,这就是菩提涅磐。为什么到这讲,以前不讲呢?以前听不懂怎么讲呢!就像现在给好多人讲,有的觉得这胡说八道呢,什么时候能见到呢,他就不信,所以人的根基不同。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人们说了,这个最上乘法禅宗,没什么可修的,没意思。因为什么呢?‘他让我见性,我不知道性在哪,有什么可修,算了,不如学别的好,让我有个功课,有个次第。。。’对!就是不好,最上乘法就是不好,为什么不好呢?它没有个抓的上的东西,平常习惯了,早晨起来念功课,什么也不做了我就念,这有个东西可抓的,或者有个东西观象,有个东西可观的,这才叫修行呢,实实在在的,可是你让我见性不见相,去哪见呢?遇上这样的人,佛法就不对了,对他而言就不对了,不适合了。那就让他做功课吧。他每天忙忙碌碌把这个心占用了,他不去烦恼了,他过得很舒服呀。每天念四加行,不用多,每天念一万遍咒语或者佛号,磕108个大头,幔扎供养几千,都像十万个标准走,皈依十万,发心十万,五加行四加行每一个都超十万遍,你每天睡觉时间都要掐住点呢!不然什么功课也做不成。这样实实在在的,你心忙乱的都顾不上干别的,除了生活之内的事情,没有一点空闲,把你的心都占用了,就不会散乱了,不会烦恼,这是实实在在最好的。可是这都在次第当中,相,当中,还是见不了性呀,这是对这些人说的,真正对上根人说的,他时时刻刻都观照自心,你让他忙乱什么呢?什么都不用忙了,干什么都在修行,都在觉照当中,一个妄念都不让生!每天在觉照当中,这是给这些人设立的,不是这个错,不是那个对!看对机不对机了。这就是看他什么病了,感冒就不要吃泻立停,拉肚子不能吃感冒药。可是有一点:了义不了义呢?究竟不究竟呢?真正的究竟就是在觉性当中,不在身体当中。这叫了义,佛说的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你以后也得过这个了义呢。不到这里你永远在相上迷着呢,永远是凡夫众生,永远在生死苦海当中泡着。什么叫出离?你还找什么叫出离心吗?‘我好好修行出离’,出离什么呢?你那个出离的出,出离的离就是你的觉性。你都是妄想,你不妄了就觉了嘛,你就出离了嘛!人们不知道,‘我要找个出离’,‘我今天把生死忘掉了,烦恼忘掉了,明天要出离了’所以根基不同,方法不同。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不立解脱知见,那个解脱知见,就像刚刚我们说的解脱知见,那是给小根小智的人说,大根智的人不用解脱知见直接观照。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为什么?你所得到的法是你我执的法,永远是你我执我相,不会有万法,他执着他自己的东西,真正你放下我执了,没有一法可得了,那你就是具足万法了,自性具足万法了,何期自性本来清静,何期自性具足万法,见了性就具足万法了,没见性是见的你的法,我执的法。

  接着上节课: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磐。亦名解脱知见。六祖大师说,若解此意。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了,顿悟的道理,见性的道理,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磐。亦名解脱知见。在最上乘法以前,佛宣说的五时八教: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磐、在不同的时期宣说的佛法层次不一样,就是针对人的根基不一样。所以在灵山会上之前讲的法都是讲次第,有个菩提涅磐。你看涅槃经就是‘长乐我净’比喻涅槃,让人们有个修行的目标,到了后来般若法里面,般若就是涅槃,见性就是解脱。过去人们不知道,用妄心去修行呢,用妄心慢慢去推进。他修行有次第,慢慢把心过滤的净了,这是对根基不成熟的人说的,到了上根利智的人直接说见性。所以这上面说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磐。亦名解脱知见。就是这个,你不能拿上觉性去找菩提涅磐,拿觉性去找佛身,这就是佛身,这就是菩提涅磐。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来去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真正见性的人,立亦得。不立亦得。指的是什么?这个名相立也是它不立也是,不知道的人有个立相,不立相他怎么去修行呢、怎么向着目标前进呢?见性就是目标,你再另立个目标去找,那又离开我们的见性了,又着于相了,所以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来去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在哪?我们时时刻刻日常生活当中,思维运作当中,都用的我们这个本觉呀,所以离开本觉去找就迷了本觉了,另一个迷了。平常用贪嗔痴迷了,现在你用戒定慧迷了。真正明白了立亦得不立亦得。来去自由。无滞无碍。你不迷了他就不去了,也不来了,因为什么?常常观照自性,念念自净其心,他的本觉就是这个。就因为我们不观照自心,迷到我执相上了,妄想引导我们进入五蕴想象当中了,所以离开这个见性变成五蕴想象了,所以迷了。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都在你的生活当中,没有离开,举手动足应语随答。普见化身。谁应用谁做,所以我们的造作思维想象,都是用我们的觉性去做了,没有用你的妄想去做。就像你想问题,就像你听讲一样,谁听到了?是你听到了,是你的妄想听到了?还是你的觉性听到了?你好好想一想。你要不注意听,那就是妄想听到了,妄想是听不到的。为什么让你们抬着头听讲呢?你一低头,有的人功夫好,(参)‘谁’去了,我讲什么你也不知道,一低头想着回家做什么饭,你能听到吗?你是注意力集中,还是注意力散乱,散乱就是妄想回家。。。你能听进去吗?听不进去。小时候老师拿个教鞭,一敲注意力集中了,你集中了就是你的见性啊,你的集中没有打妄想,所以你听到了,所以你每天都在用呢。你炒菜也得集中,不集中应该放盐你放糖了,所以‘应用自如’‘普见化身’时时刻刻都在就是我们不集中,一不集中跟着妄想走了,所以做什么都事倍功半。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见性在哪?就在我们时时刻刻念念当中,就在当下,你不迷就行。修行就在这,不明白的人找到十万八千里,越找越远,越忙。每天还挺忙的。不是说忙就不对,不懂就得忙,不忙就干坏事去了,打麻将去了,赌博去了。每天磕大头能顾得上赌博吗?顾不上!那也叫修行,那是在相上修行代替它,用善业代替恶业,用善根代替自己的散乱。什么是了义什么是不了义。你真正观照自性,真正在觉性当中这是了义,这是出离。人们说出离从哪出离呢,你心妄从哪找出离呢?心妄你都在妄想当中呢,没有出离。都在烦恼,暂时不烦恼,那是没生气,没到时候呢。等外面的现象一来了,别人一骂你,你生气了,就烦恼了。所以为什么?你还在妄想当中呢。你从那里找个出离没有究竟!所以不究竟,也叫不了义。真正了义是什么?常在观照自心,常在定中,自性觉照,自性知道的当中。不知你就忘了,忘了觉了,去想象,所以出离在这。不是说你另外找个次第出离。出离就在当下,警觉,就像你注意力集中,把你的妄想抛开了,我刚说完你的妄想又起来了,出离在这。不是人们所说的,看娑婆世界是苦的,生老病死太麻烦,我要去极乐世界,那你的五蕴不变,你永远变不出极乐世界。极乐在哪?极乐在你的心净,心净则佛土净。你时时刻刻在觉照当中呢,就没有贪嗔痴,没有妄想烦恼,那才有净土,所以人们找净土找出离,都在妄想当中,没有!志诚再启师曰。如何是不立义。师曰。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志诚禅师说,他不理解这个不立这个意思,前面六祖大师说了: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磐。亦不立解脱知见。那如何是不立呢?什么是不立的意思呢?他不明白。六祖大师说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观照般若,常离法相,自由自在,这个就是不立。因为你自性当中没有‘非’,就是“不是”,没有过,没有想过毁犯戒定慧的事,就没有愚痴。就是呆在那不知道了。就像我们经常在那发愣,那也叫痴---空定。他也没去妄想,也不清醒,时间过的挺快,待一会过去了,那也叫痴,不明道理也叫痴,无非无痴无乱,有了妄想就乱了。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念念要觉照呀,注意力一集中抛开妄想了,每一念都那样,他的每一念就离开妄想执着了。这个法相指的就是你执着的一切,行为举动的贪嗔痴相,所有的行为举动妄想。自由自在。你真正离开他了,念念警觉抛开这些了,这就是出离这就是解脱,不立是这个意思,不要立到妄想当中,离开妄想,离相。纵横尽得。有何可立。你真正在念念觉照当中了,有什么可立的呢?有什么法可修的呢?没有!这就是修,修是什么?念念观照。不知道的人呢,在事相上跑出修来,那个就是代替,用行为造作是善业代替恶业,你在观照当中觉照当中就没有这些妄想升起,也没有这些贪嗔痴,违反戒定慧的行为举动。所以说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真正的佛法就讲到这了,以前讲的,释迦牟尼佛在般若法以前讲的事相当中的事,那是众生理解不了,人们没有这个觉悟,没有这种思想,所以就那样讲了。后来人们根基成熟了,回小向大了,人们的思想水平高了,有悟性了有觉性了,才讲的,所以要依了意不依不了义。自性自悟。自性还有他悟吗?你另外拿你的自性去找觉悟吗?那越找越远。顿悟顿修。亦无渐次。顿悟有什么可修的?你要对根基不成熟的人说这个顿悟他理解不了,你让他每天按功课做,他能理解,大智慧人不用。我杀盗淫妄也是用的这个心,戒定慧也是用的这个心,我都不用!觉照当中!对的!这就叫顿修顿悟,当下就是。当你注意力集中的时候,你还想那些事吗?就这一刻,什么也没想,(动作:手比划)知道吗?知道!我一个指头不是两个,又知又不妄想,你常常这样觉照,你还去持戒?戒在哪?你还去毁犯吗?不可能!明白了就在这里,不明白就远了。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立那一切法都是妄想执着,这不叫推翻以前的,是根据不同说不同的法。毕竟最上乘人少,最上乘法理解的人少,明白的人少,所以有那么多法,到了最上乘法解着解着没有了!诸法寂灭。有何次第。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是寂灭相嘛,生生灭灭的有什么可立的呢?今天你念了十万遍佛号,磕了一百个大头,等明天,这个是印象,又回不来了,没有了,这是事相。这个作用在哪?你心记忆住了,再过二十年你还记得。谁记得?心在记得,可是当时那个事相过去了,所以你用功还得在心性当中用功,谁给记得?不是你妄想记得,妄想已经过去了,还是你觉性把它记忆住了,分别成我执相了,还过滤了一下分别了,‘我’当年磕大头,‘我’当年念了几十万遍,可是谁记忆住的?还是你觉性记忆住的,然后你又妄执它了,是‘我’不是‘它’,‘我’当年多么修行,那是你又把它妄执了,不是凭你的妄想去记忆的,妄想早忘了,所以诸法寂灭。有何次第。志诚礼拜。愿为执侍。朝夕不懈。志诚禅师明白了,礼拜六祖大师,发愿了,我永远做六祖大师的侍者,朝夕不懈。依止六祖大师。到后来志诚禅师一直没有离开过六祖大师,在六祖大师身边学习。

  我们接着讲,又一个公案:僧志彻。江西人。本性张。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竟起爱憎。有位出家人叫志彻,他是江西人,家里面姓张,叫张行昌,少任侠。小时候以武功喜欢帮助人做事,行侠仗义,武功好,喜欢打报不平。自南北分化。后来南宗北宗分化,因为神秀大师在北方徒众很多,人们称为北宗;六祖慧能大师在广东,弘扬佛法徒众也非常多,所以人们就分成两宗了,南北二宗。二宗主虽亡彼我。六祖大师和神秀大师虽然都没有说‘以我为宗’,没有‘我的对,你的不对’这样做,都称赞对方,而徒侣竟起爱憎。两位大师谁都没有说自己好,可是下面的徒弟互相有分别了,各说各的好。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当时北面的神秀大师这些门人自立我师父是第六代祖师,不是慧能。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乃嘱行昌来刺师。北宗的神秀禅师门下的徒弟们,起怨恨心,嫉妒了,因为六祖大师虽然不识一字,他是真正见性的人,得到衣法了,得到五祖的传承了,传承是传心了呀,有什么可看的呢,可是拿什么证明呢,当时就拿衣钵为证明。弘忍大师拿衣钵传给六祖大师。所以六祖大师南行在广东弘扬佛法人们都来了。当时的人没有见性呀,也不懂佛法,认这个衣钵,六祖大师得到真衣钵了,虽然他不识文字,那他是真正的祖师呀,我们要依止他,所以六祖大师有衣钵为证,他得到了大家的拥护,认可;北宗的神秀大师,就像个国师一样,受皇帝的礼拜,有国家的这种支持,所以他的门人也非常多,当时他的徒弟自立神秀为祖师。实际后来的祖师怎么来的,我们好好看看这些历史就明白了,不是当时这些有成就的大师,不是他们自立为祖师,他们圆寂以后不由他们了,徒弟们想出名了,把师父立成祖师了。所以我们佛法不能立那么多宗派,现在人迷就迷到宗派上了,没有宗呀,佛就说了一个教一个宗。宗是宗旨,以心为宗。前佛后佛只言传心,他是传心,以心为宗!自证为宗。来心地当中自证呢,以这个为宗旨,所以传下来佛法,到了中国一下子分开了,‘十大宗派’后来又成为八宗。当时小乘里面,小乘的两个宗派,‘小乘有二宗’六代时期很兴盛,渐渐衰亡了;还有俱舍宗,五代后衰亡了,就是隋朝以后,当时分为八宗呢十宗呢,当时指的是以这个佛教的理论,去研究佛教的思想为目的,然后建立这个宗去学习。真正的修行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指的自性!现在人更迷了,他分成天台华严。。这是教,他把修行的宗又变成三个了:禅宗、净土、密宗,这又错了!宗旨是一个,没有那么多宗派。他们说念阿弥陀佛是净土宗,持咒变成密宗了,都是错误,所以立宗是错误的,都是后人不明白的给立的宗。当时祖师又没立宗。你就像庐山慧远大师,他是结社念佛,他在庐山这个地区结白莲社,大家一起念佛,从称名到实相这样念佛,后来他的徒弟把他推成祖师了,称为净土宗第一代祖师,这都是后人做的事,和当时神秀大师一样,神秀大师活的时候就给立成祖师了,本来是传到慧能大师,‘自立秀师为第六祖’,出现了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乃嘱行昌来刺师。最后找行昌,也就是志彻禅师,当时叫张行昌,他的武功很高,让他去刺杀六祖大师,把六祖大师杀了我师父神秀就是第六祖了,这都是后人不明佛法,不知道宗趣。师心通。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于座间。六祖大师是见性的人,有他心通,知道他来刺杀,准备了十两金子,放到座位旁边。时夜暮。行昌入祖师室。将欲加害。师舒颈就之。到了半夜的时候,行昌入祖师室。行昌进入六祖大师的寝室,将欲加害。准备动刀师舒颈就之。六祖大师坐在那把颈伸出来让他砍,行昌挥刃者三。悉无所损。行昌拿起刀就砍,看了三刀悉无所损。一点没有损坏师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付汝金。不负汝命。六祖大师说正剑不邪,什么是正剑不邪呢?你来刺杀人就邪了嘛,正剑是砍坏人的,你来砍祖师来了。正剑不邪。邪剑不正。所以你拿邪心邪剑砍祖师那不可能。只付汝金。不负汝命。金子在那放着呢拿走,不给你命,他也没把六祖大师头砍下来。行昌惊仆。久而方苏。把这家伙吓坏了,一看头没砍下来,说了两句话让他拿金子走,吓晕了,把武林高手吓坏了。久而方苏。过了很长时间他才醒了求哀悔过。即愿出家。他见到真人了,这么快的刀,这么大的力量没把头砍下来,悔过了,他说我要出家,那会儿就为这十两金子,要去犯杀戒,杀的不是一般人,杀的是人天师表。师遂与金。言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六祖大师慈悲,没有说你砍我,我把你杀了,师遂与金。给他金子,走吧,赶紧走,怕我的徒弟知道了饶不了你。汝可他日易行而来。吾当摄受。六祖大师知道他也有根基,说你先走,人们不知道,等以后改变一个面貌,换了装另作形式,我真正摄受,指示他让他真正明白佛法行昌禀旨宵遁。后投僧出家。具戒精进。行昌后来听六祖大师的就走了,悄悄地走了销声匿迹了,后来又出家了,又受了具足戒了,非常精进用功,一日忆师之言。远来礼觐。有一天想起六祖大师说的话,让他以后要过来,听经闻法,远来礼觐。估计他不敢在广东待,跑的很远,后来出了家,从很远的地方来礼拜六祖大师师曰。吾久念汝。汝来何晚。六祖大师说我想了你很长时间了,你怎么来的这样晚?曰。昨蒙和尚舍罪。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德。他为什么没来呢?他悔过呢!昨蒙和尚舍罪。过去多亏您救了我了,当时要是一喊人,他就完了,当时违刺史是六祖大师的大护法呀,广东的大官都是六祖大师的护法,他能跑得了吗!如同救他的命了,让他跑了。他所以感恩。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德。他出家苦行,为什么精进修行呢,来报恩呢,他这么长时间不来,修苦行报六祖大师的恩。其惟传法度生乎。所以苦行报完来听法弟子常览涅槃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他也很精进,经常看涅槃经,不知道涅槃经上讲的常与无常的真实义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请您慈悲开示师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涅槃经和所有的经里面讲的是什么呢?我们的佛性是有常的,善恶的法分别性是无常的,这样说的,他不明白,来问六祖大师,六祖大师结果怎么说呢?说佛性是无常的,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六祖大师把我们平常的概念都反了,平常说佛性是常的,因为我刚刚讲的,你睡着了佛性也在呢醒来还在呢,可是你的梦境过去了,你睡着了醒来这个梦境没有了,这是善恶分别法。六祖大师翻过来说了,说佛性是无常,善恶分别心是常的。所以行昌说了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你和经书上说的完全是违背的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六祖大师说我是传佛心印的呀,六祖大师是真正见性的人,真正觉悟的人和佛一样,他是传的佛法呀。传佛的心印是什么?正法!正法是什么?以心为宗,就是说的这个自性,没有说相法,说的是见性的法。安敢违于佛经。怎么敢违于佛经呢?我没有违背佛经啊,可是你说的就是不对呀,怎么反着说呢?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另学人转加疑惑。这是坛经呀!拿到别处讲就麻烦了,所以最上乘法就不立文字,你要在文字打转你永远搞不懂,经书所有的三藏十二部依人们的意志去讲的,依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到了见性的法里面,最上乘里面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了。所以这个法就讲活了!因为行昌的觉悟不一样了,不能那样讲了。你看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行昌说了,涅槃经上说佛性是常你说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涅槃经上说善恶分别法那是无常,你把无常的说是常,此即相违!和佛经讲的完全违背。另学人转加疑惑。更加疑惑了,以前不懂现在更不懂了,以前说佛性是常不懂,现在又说无常,我更不懂了!师曰。涅槃经。吾昔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涅槃经我听比丘尼无尽藏读过一遍,我就给她讲说了,没有一字一义不合经文,都和涅槃经一样啊乃至为汝。终无二说。我为你说涅槃经也没有二说,也是这么说的。为什么?说反了还是对?人们往往就不懂了,行昌是研究涅槃经的人,他是真正去读诵去研究,我们现在的人光读不研究了,金刚经读完就完了,把读诵当修行了,六祖大师为什么反着说呢?他是明白意思了,要讲的什么意思,取它的真实义了!取它的宗趣宗旨了!每部经都有它的宗旨。而行昌读诵的是经文,他分开一段一段去理解了,没有把中心思想拿出来。六祖大师是把中心思想确立了,所以他讲涅槃经就讲活了!反着讲了。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行昌说了,弟子愚钝,学识也不行,脑子也不行,请和尚委曲,好好给我开示。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六祖大师说,汝知否。你知道不知道?佛性如果要是常的,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如果佛性是常的,那还说什么诸法呢?诸法是从哪来的?从佛性来的,那佛性是常的,那诸法从佛性生出来的,那也应该是常的,那还用发什么菩提心呢?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六祖大师说我说的无常,是真正是佛说的真常之道。因为什么?你用分别心去理解佛性,那你那个佛性是你认为那个,我执的佛性,那当然是无常的了,你离开我执分别那个心,去理解那个无常,那才是真常。不是六祖大师大违佛经,是对着人的我执我见去说的。所以行昌的问题在哪呢?他不明白常与无常的道理在哪?他用分别心去理解有常的佛性,用分别心去理解无常的分别法了。初接触这些反应不过来,有时候思维翻不过来,慢慢琢磨你就明白了!当时行昌也是这样,就像你们听讲一样,翻不过这个理来,细琢磨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你的分别心在分别,都是生生灭灭的,是你我执想象的空间思维,你把佛性想象成那样了,当然是无常的了,你心就无常,你的分别心就无常,反过来说是针对他知见呢,所以法无定法!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是佛说真无常也。六祖大师说了,又一切诸法若无常我们看到的一切景象是无常的,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你所看到的一切景象皆有自性,而真常有不遍之处。那你看到的所有景象是你真常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六祖大师反过来说的,故吾说常者。你的分别法是常,是佛说真无常也。到了最上乘法不用文字去说了,根据你各种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语言去刺激你反向思维,目的就是让你离开你的执着分别,你才能体会佛法。就像上节课有个居士来问,师父您给我好好说说见了性是什么样的。。。什么是见性?那我能说出来吗?我都没见性,他让我说出见性来,见了性说出来都是相了,我说你看到电了没有?还是不理解,那没办法!他说没看到,那心也见不到,电也见不到,那不能说没有,你看不到电那就没有电了?那我们电灯怎么亮呢?所以都是人的执着,他说我见到我才信呢,有性见吗,我都见不到性,你让我见什么性?他是这么一种思维。这种思维怎么办呢?他只能抛开他那种思维,才能理解真正的真相呢。拿你我执的思维去理解见性,那能见得了吗!狗还有一套见性的方法呢!它识别的方法,那就承认他那种对?狗为什么咬人呢?他认为你来我家我就咬你,人就不会的,人来了是客人,你咬什么,又不是来的贼,他不会分别人的,都是自己的我执我见,你抛开这个才能理解,佛法也不是让你理解,就是让你抛开。说来说去,理解理解,就是让你抛开我执我见,你的思维才能扩展开,你的境界才能大。他用他的小境界去理解佛法,所以那个常与无常你怎么说都行,是针对他的,他那个常与无常都一样,他那个无常跟真常一样,所以都反了。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涅槃经给那个外道邪见人说的,怎么说的呢?佛给凡夫外道,他执着于邪常,就像我们现在学佛的一样‘我信了阿弥陀佛,念了阿弥陀佛了,那我永远就是阿弥陀佛的弟子,那我永远在极乐世界’他是这种邪常,他认为念了阿弥陀佛就永远保佑他,这就是邪常。那因果哪去了?那阿弥陀佛不念就不管了?你把阿弥陀佛看成什么人了。。。所以对这种邪常的人说,说一个真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二乘人他要有一个烦恼解脱,有个涅槃,所以对这些人说无常。二乘人断烦恼证菩提呢,所以上面说,菩提用不着你证,烦恼心即菩提心也。破他们的无常知见,所以成八颠倒。凡夫八倒是什么呢?凡夫对生死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执定为常乐我净,如此而成凡夫的四颠倒。又二乘人对涅槃之常乐我净,执定为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如此而成二乘人的四种颠倒见,两个四倒合成为八倒。这就是八颠倒。一般人认为常乐我净,我要听音乐我要快乐,他认为这是常的,认为身体洗干净了就干净了,不洗澡就不净。这是一般人的颠倒。他不知道一洗完又脏了,不是说不让你洗澡。你要认为常与无常,你看到的身体是无常的,净也是无常的,污浊也是无常的。应该这样看,人们认为常乐我净,这是一种颠倒,可是到了二乘,声闻缘觉,又一种颠倒,他把涅槃执着为常乐我净,涅槃只要是断了烦恼,我就有个常乐我净的涅槃,他是这种颠倒。所谓凡夫人的颠倒和二乘人的颠倒,都是常乐我净,不常不乐不我不净,加起来是八颠倒。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佛是破这些颠倒众生执着不常不乐不我不净的,无常的,所以说这个涅槃吧,涅槃就常乐我净了,是这样比喻的,涅槃就是自性嘛,还有常乐我净吗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六祖大师说,你没有把涅槃经的真实义弄清,涅槃经涅槃经就是说这个菩提涅槃,菩提涅槃说这个常乐我净是种比喻,你当成真实的去追求了。以断灭无常。你这个心,我执心确定死常。你把烦恼认为是无常的了,烦恼不是无常的呀,为什么?你反过来说,为什么烦恼是无常的,烦恼是用你的心烦恼的,你的觉性烦恼的,烦恼的时候觉性在呢,你一会不烦恼的时候觉性就不在了?是说那个本性呢。不是说表象,那个嗔怒心,性是一个。要把性和相搞明白,不明白就把经书里面常乐我净,常乐我净比喻的一种相,所以六祖大师说它是无常。常乐我净肯定是无常的,他是说行昌呢,他把见性当成常乐我净了,就错了吧。常乐我净本身是无常的,见性是有常的,所以说烦恼也是有常的,不是无常的,因为烦恼的性是有常的,烦恼不来烦恼就没有了,它是无常的,所以看你说到性上还是相上了。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佛说了这么多法最后显现了让你觉悟见性。纵览千遍。有何所益。你把涅槃经看上一千遍,你没理解这个真常和无常没有什么益处,他用分别心去理解真常了,又用分别心理解无常了,所以把性相理解错了,就一点:把性理解成相了,相理解成性了,用妄相的心去理解本性了,所以他没有把这个弄明白,所以纵览千遍,你看上一千遍涅槃经也没益处。诵经的益处是你把道理明白了,他没明白,所以他就不知。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