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若和尚(?—1359):鲜血白如乳浆
允若简介
允若(?—1359年),字季蘅,号浮休,又号若耶——这是因为云门寺旁边有条清清浅浅的溪流叫若耶溪,允若和尚来到云门寺出家之后,就借溪流的名字来自称了。元朝绍兴府(今浙江绍兴)人。
允若和尚是绍兴府相里人。当他还十分童稚的时候,就不时地表现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令那些年长于他的青年人、甚至是成年人为之倾倒。在他刚刚九岁的时候,居然就能明晓《春秋》大义,这怎能不叫一般人叹服得五体投地呢? 也正因为如此,他的父母就特别地钟爱于他。
可是,大出他父母和一般人的意料之外的是,当允若年纪稍微大了一些的时候,他却修然有绝尘之趣,日渐生出出家之念。父母、乡人苦苦劝解,希望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仕途上春风得意,光宗耀祖。但允若却执着一念,坚持要出家为僧。家人苦劝不听,最后只好听由他自己的选择。于是,允若便辞别家人,来到云门寺,开始了他的僧侣生涯。
允若长大到十五岁的时候,寺庙见他仍然不改初衷,执意出家,这才给他剃度,他也才成为一个真正的和尚。
之后不久,允若和尚便随着其他僧众一起渡过波涛汹涌的钱塘江。北上来到杭州的兴福寺,第一次拜谒了当时颇为知名的大山恢法师。大山恢法师见他年少聪慧,锐意求学,心中欢喜,便慨然传授给他《天台四教仪》、《金錍十不二门指要钞》诸书。出乎大山恢法师意料之外的是,这位年纪轻轻的允若和尚居然只浏览一遍,便悉数尽知这些典籍的要旨!
这时,湛堂法师主持南竺寺。允若听说后,随即辞别大山恢法师,前往拜谒。到了南竺寺,允若和尚一如既往地师尊湛堂法师,广采博学,学识日见精进,凡是法智所结,诸如《立阴观别理》、《随缘六即》、《蛣蜣理毒性具》等等诸多文献,没有不作深入学习、思考、探究的。至于其他一些经籍律论,像思清法师的《兼业》、昭圆法师的,《异说》、齐润法师的《党邪》、仁岳法师的《背正》等等,也都颇用心力,大花功夫,仔细参阅,审察它们的是与非,正与误。正是凭着自己这一腔认真、刻苦的治学、上进的态度与精神,允若和尚竟然以小小年纪、后辈晚学的身份,深得许多大和尚都难以攀援的湛堂法师的特别青睐。由于湛堂法师的器重,允若和尚开始执掌南竺寺支应宾客的重任。
到了元英宗至治初年(公元1321年),湛堂法师奉皇帝之命,北上燕都(今北京),负责校核《大藏经》。于是,他便趁便将允若和尚的特异之行上奏皇上,借以昭示允若和尚的居止、
品行。皇帝一听,也不禁大加赞赏,皇恩浩荡,特别钦赐“慈光圆照”的名号,以示优宠。同时,又钦命允若和尚前往昌源净圣院,出任寺院的住持之职。
允若和尚奉命来到昌源净圣院,四处察看一遍,大出意料,感慨良多:当年香火茂盛的一大名寺,由于长年失修,管理欠当,竟然四处颓弊,破落不堪;尤其是风雨之夜,更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
但是,眼前荒芜的院落、颓圮的房舍却没有吓跑允若和尚,反而坚定了他光大寺庙、重振寺庙昔日风采的决心。在这种精神的支配下,允若和尚经过仔细考察和认真分析,决心花大气力重新修整寺院:开垦荒芜了的田地,修葺坍塌了的屋宇,重塑佛像金身,敲响晨钟暮鼓……就这样,在他的努力下,三年之后,这座净圣院重又放射出灿烂的光华,再现昔日的繁荣,终于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座巨刹!
完成了这一重任后不久,湛堂法师又飞鸿相招,请允若和尚回归京都,位居自己法座下的首座,负责校验、摄正其他僧众的日常规范。这样一直到元泰定帝泰定年间,(公元1324—1328年),允若和尚再次辞别湛堂法师,前往杭州兴化寺,出任住持之职。
当时,钱塘一带,另有三位非常著名的佛学大师,即天岸济、我庵先、玉庭罕三公。允若和尚和他们三位威望相俦,名达远近,世人尊称“钱塘四依”,即钱塘一带佛学四大支柱的意思,可见当时人们对他们的赞赏。
不多久,允若和尚又回到他当年出家的云门寺,退居归隐。却不时与欧江恩、休耕逸二位法师临风吟咏,忘情山水,不知夕阳在树,夜幕降临。当地人将三人并称“云门三高”。
元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允若和尚居停在浙江的圆通寺,后来又来到上竺寺。在这里,有一座山,山上有一眼早已废弃了的缨络泉,已经干涸了许多年。有一天,允若和尚漫游来到这里,便手持锡杖,轻轻地敲打着泉水边上的岩石,一边祝祷说:“如果我的佛缘尚存在的话,那么,泉水啊,你应当为了我再涌现出来;如果我的佛缘已尽了的话,那么,泉水啊,你尽管一如既往地干涸着好了。”
允若和尚祷告完毕,便见泉水汩汩涌出,清彻碧透,一会儿便将干涸多年的泉湖注得满满的。随行的人见了,无不感到十分惊讶。
这事后来让户部尚书贡师泰知道了,也不免十分感慨,便把它比作铁树开花,慈云重荣;又称此泉为“再来泉”。
随后,允若和尚重又退隐云门寺,筑建了一座小小精舍,专门钻习《法华经》、《三昧经》,以此作为自己暮年的净修之业。
这时,已是元末之际,天下大乱,群雄蜂起,干戈纷呈,人民四处逃难,无以为生。云门寺一带久仰允若和尚法心慈容的民众,纷纷前来投奔;却又见佛门净土同样战火烧身,无以活命,因此,大家就好心地劝说允若和尚和大家一起,远避山野,躲逃杀身之祸,待天下平静了,再来还就佛门。没想到允若和尚不仅不听大家的建议,反而怒斥说:“你们谁听说过灾难是可以躲避的呢?我的对敌就要到了,我还是守在这里,等候他们的到来好了——你们别管我,赶紧走吧!”
为家见苦劝不听,只好任由他孤身一人留在云门精舍,纷纷逃避走了。
等到大家都离开之后,允若和尚就独坐精舍之中,等候敌人的到来。果然没过多久,贼寇蜂涌而至。允若和尚兀自端坐,刚毅不屈,辞色俱厉,威摄人心。这群贼寇的头目凭借所见所闻,心知允若和尚一定是一位得道高僧,不觉心有所动,命令手下之人撤退,不得伤害这位高僧。
但是,就在这邦贼寇之中,却有一名贼寇,向来胆大包天,行为蛮野,听了头目前劝告,只是当作过耳边风,不执行命令,举刀向允若和尚劈去,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刀光一闪,允若和尚便如山一样,颓然倒地……
与众不同的是,允若和和前被杀之时,半点不见血溅地,而是一腔白色乳液,从刀口涌出,沾满了地面……
这一天,是元顺院帝至正十九年(即公元1359年)二月二十九日。允若和尚寿年八十,而僧侣生涯则长达六十五个春秋。
允若和尚在世的时候,风度简远,不苟言笑。因此,赵孟頫敬称之为“僧中御史”。他的弟子很多,其中较有名的有集庆寺友奎、演福寺良瑾、延庆寺如莹、隆德寺法让、净圣寺圆证等。所著《内外集》,是黄瑨替他整理、印行的。
-----------------------------------------------------------------------------------------------------------------
允若佛学内容推荐
-----------------------------------------------------------------------------------------------------------------
允若相关链接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