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学诚法师:认识人生 系列二 1、通达经论生信解·唯赖尊重入法藏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8日
来源:   作者:学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学诚法师:认识人生 系列二 1、通达经论生信解·唯赖尊重入法藏

 

  各位法师,各位同修:

  因为昨天刮了大风,又停电了,所以开示只讲了一次。

  1.经论汇通断惑疑·断章取义增法执

  大家来到寺庙里,修行,听开示,学佛法的经论,怎样把这几个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呢?

  我们自己的思考、思维,自己对佛说的经论,祖师的注解,以及在寺院里面听到的开示,常常不容易汇通。不容易汇通,内心当中就会产生种种的疑惑、矛盾。本来我们读经也好,听经也好,是要让我们的问题越来越少;把很多佛教的道理,或者说我们听到的佛法的开示,能够逐步总摄、浓缩、概括起来。用三法印可以概括整个的佛法: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而我们在听经、阅读的时候,非常容易发生断章取义的情况,对于圆满的、系统的佛法造成分分取片。所以我们认真念经,也是为了培养这样的一种能力,就是既能把一个圆满的佛法彰显成一部论,又能够条分缕析,分成一个个科目,每个科目里又有好多的经论来证成这些观点的成立。而且,祖师大德们不同的理解,都有着比较好的叙述,让我们一看就非常的分明。

  那么我们不容易把握的原因就是常常自己听到、理解到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观点,就当成是究竟的、全部的;而这个观点、这句话,法师告诉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要对治和破斥当下现行的问题,本来就是一个对治的法,如果问题不存在了,这个法就用不上了,“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所有的法都是为了要对治我们现前的一念心、当下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常常会出现,所以《广论》也告诉我们“若于教授虽多练习,然于广大佛语释论所有义理,不能授与决定信解,或反显示彼不顺道,唯应弃舍”,三藏十二部都是为了要帮助我们成佛,帮助我们能够非常便捷、便利地来修行。如果我们不能真正对佛言祖语、对诸经论产生定解,会觉得这些经论跟我们自己究竟成佛没有什么关系,只有听法师的开示才是有关系的,这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因为法师的开示也是根据经论来开示的,法师开示的目的,是让我们对经论产生信解,产生信心,产生正解,而不是对法师开示的语言产生一种依赖感。某某法师说一句,我们就去做一句,没有说我们就不做,这本身对名言就产生了一种执着,久而久之,有些居士就比较相应听这位法师讲法的风格,有些居士就比较相应那位法师讲法的风格,等等,诸如此类的情况常常会有。再扩大来讲,这个庙的法师的弘法风格,那个庙的法师弘法的风格,这个宗派的法师弘法的风格,那个宗派的法师弘法的风格,都是有差异性的。即便在经论当中,诸菩萨,诸佛的弟子,十大弟子,他们说法的风格也是各个不同的。但是我们学来学去,学久了,就会变成这些经论,尤其是大乘的经论,以及其它法师讲的佛法,同自己对不上号,挂不上钩,不相干。这种状况,究竟我们是否同佛法相应?有没有相应呢?

  2.深入经藏入佛慧·顿根小智依师要

  我们也可能常常认为这位法师、那位法师,修行不好,戒律做得不圆满,等等,也可能会有这样观过的心理。但是我们对经典会不会观过,或者说会不会轻忽呢?会认为经典非常的重要,尤其是希求解脱、希求佛果的人,必须要靠经论,否则就得不到解脱,不能成佛,不能修行,修不了吗?

  我们听法师、听善知识的开示,因为自己的智慧不够,智慧比较小,烦恼很大、很严重,所以,我们是带着烦恼的心情去听开示的,带着烦恼的心去依止善知识、亲近善知识,带着烦恼的心去闻思经论。这样自然而然,时间长了,经论的法义不能入心,善知识的开示也不能入心,我们烦恼心在起作用。因为经论很深、很广,都是佛菩萨对大根大器的弟子们、甚至圣人讲的佛法,而我们现在人的根基本身就比较差,只有用更加白话的语言,更加容易接受的语言,更加容易理解的语言来表达,我们才有办法入门。不然很深奥,接受不了,觉得太复杂、太深,所以就需要不断来稀释。那我们的根基、条件够了,当然自己看,也能够得到很大的加持、很大的受益。而最初,我们自己看,看不了,看不进去,看不懂,看得容易走偏,不知道我们怎样从经文的文字上面来真正悟出它的道理,悟出文字背后的内涵,方法不得要领,所以需要有人引导我们,启发、帮助我们。也就是我们要做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情本身很复杂,也很重要。比如说盖房子,我们过去没有盖过,或者说只是会盖几间房子,那么你要盖一个大楼,就必须要靠专家来设计,必须要靠技术工人来施工,我们顶多只能帮忙,跟着去做,挑点土,搬搬木头、砖头等就可以了,但是让我们自己去做的话就做不来。原因就是我们没有做过,不具有这种能力,所以必须要根据人家的经验,根据人家的要求去实践,最后才能够把房子造出来,才能够造得好。修行亦复如是,是生命的经验的指导,如果我们不能很真切地认同这一点,肯定会随着我们自己的想象去学习,去修行,去做事。

-----------------------------------------------------------------------------------------------------------------

相关链接

认识人生(目录)

更多佛教基础读物

-----------------------------------------------------------------------------------------------------------------

学诚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学诚法师佛学问答

学诚法师佛教文章大全

学诚法师佛学视频在线观看及下载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