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净土宗>>正文内容

智谕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3日
来源:   作者:智谕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智谕法师主讲

法会因由分第一

善现启请分第二

大乘正宗分第三

妙行无住分第四

如理实见分第五

正信希有分第六

无得无说分第七

依法出生分第八

一相无相分第九

庄严净土分第十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释经文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如是我闻,不是佛所说的话,是阿难结集经时所说。此是证信序。晋道安法师把经的内容判为三分,就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又分证信序、发起序。佛临灭度时阿难伤心得不能自已,阿那律尊者告诉他,不要只顾哭,你应该去问佛,否则佛灭后便无人可问了。阿难听了他的指点,便请问佛四件事。其中一件便是,若佛灭后,我们结集经典,一开始应如何说?佛答,应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些人在一起。

这是以六种因缘,成就证信序。如是为信因缘,表示是佛所说。我闻为闻因缘,表示是我亲耳所闻。一时是时因缘,佛法要流通十方永世,无法用当时的年代记载,所以用‘一时’代表。佛,是说法主,故为主因缘。在某处为处因缘,表示有确实的地点。与某些人俱,为众因缘,既有说法主,即有听闻众也。

用这六种因缘,成就证信序,故又名六成就。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佛是说法之主。经中有时说佛‘在’某处,有时说佛‘住’某处。住与在小有差异,久在曰住,暂住曰在。

舍卫国,舍卫译为丰德,是说国土丰饶,并且人多贤德。舍卫本是城名,所以后文说佛入舍卫大城乞食。国名憍萨罗,因为当时南方北方,各有一个憍萨罗国。舍卫城这个憍萨罗国,是在北方。为别于南方的憍萨罗,所以用都城代替国名。舍卫国当时是波斯匿王所都之国。

‘祇树给孤独园’。须达长者,译为赈济无依,即给孤独长者也。园是给孤独长者供养于佛,故曰给孤独园。

给孤独长者,以金钱布地向只陀太子买园供佛。但树上不能布金钱,只陀太子(波斯匿王之太子)便说,这些树算我供养佛吧。并默默发愿言,我今以树供佛,愿佛先说我之名字。

佛知其意,于是便说园名曰‘祇树给孤独园’。只陀太子闻说后,心大欢喜。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比丘译为乞士、怖魔、破恶。乞士者,上乞法以养慧命,下乞食以养色身。怖魔者,比丘出家受具足戒,魔的宫殿震动。于是起大恐怖,故曰怖魔。破恶者,恶有十项,杀、盗、淫、恶口、妄话、两舌、绮语这七项加上贪、嗔、痴,是为十种恶。菩萨戒是身口意十恶全破,比丘戒只破身三口四这七支恶。

比丘乞食,非同世人乞讨。比丘乞食,是为令众生舍悭贪行布施,广种福田。

这些比丘,都是大比丘。大有三义,即大、多、胜。大者是果极位尊,于小乘七种学人中,极高极尊。七种学人者,即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及四果向。于其中最尊者,即四果无学也。

多者,是识见多。是等比丘,博学多闻,通达内外经典。

胜者,言其知见殊胜。胜过当时九十六种外道。这些大比丘,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俱。

一千二百五十人者,其中有优楼频罗迦叶率领的五百人,那提迦叶率领的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率领的二百五十人,共计一千人。

舍利弗率领的一百人,目犍连率领一百人,共计二百人。另有耶舍长者子率领五十人,总共一千二百五十人。这一千二百五十人,起初都是外道。随佛出家后,见佛闻法,均证成阿罗汉。因感佛恩故,常随佛左右,为佛之常随众。

现在回头再讲大比丘众之‘众’字。众是僧众,亦名和合众。比丘四人以上为众,三人以下不为众。因为比丘四人,可作羯磨故。故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乃至百千人,均为僧众。

今有一千二百五十僧众,俱在一起。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尔时世尊食时。世尊是十号的总称,梵语叫婆伽梵,总赞十号,十号者: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总赞十号称世尊。

食时,佛之食时,是早晨以后,中午以前。

著衣持钵。衣有三衣,即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梨。乞食时,须著僧伽梨。

钵梵语钵多罗,译为应量器。钵有三种,即上、中、下。萨婆多云,上钵受三升饭,下钵受一升半,上下之间,名为中钵。

根本云,上钵受二升,中钵升半,下钵一升。如果大于大钵,或小于小钵,不名为钵。

佛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次第乞者,不简贫富贵贱也。

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这一段叙述,是说明佛的身教。为佛无言之教也。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时长老须菩提。德腊俱尊之比丘,尊称曰长老。这位长老名须菩提,译曰善现。解空第一,无诤第一。

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这段文是说明佛在世时弟子请法的仪式,现在的人随随便便就请法了。那时须起立,整理衣服,然后顶礼合掌请法。或者有人说,情形不同,向佛请法,自应具仪。向凡夫僧请法,方便可也。话不是如此说,人虽有高下不同,但法总是一般无二。所以向凡夫僧请法,虽可方便,但亦不得轻慢。

偏袒右肩,是为了方便顶礼,方便作事。平时衣覆双肩,欲顶礼或欲作事时,即须偏袒右肩,为方便故。有人说西域风尚,以肉袒为敬,故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是互跪,佛制比丘互跪,尼众长跪。希有世尊,赞佛难值难遇。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诸佛法身,无所从来无所从去。诸佛报化二身,乘如实道而来,乘如实道而去,故名如来。法身无来无去,报化身有来有去。然三身本来是一身,报身者,报法身也。化身者,化法身也。故如来者,无来无去。无来而来,无去而去。来而无来,去而无去也。

护念即摄受之意,如世间父母之护念子女。时时护念子女去诸邪恶,奉诸贤善。护念子女,离苦得乐。佛亦如此,护念诸菩萨,不失菩提心。然相较之下,佛恩伟大难报。因为父母爱儿,仅此一世。佛念众生,世世不忘。

善付嘱诸菩萨,是以无上甚深微妙法,付诸菩萨,嘱其流通,续佛光明也。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须菩提正式请问,此是发起序。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与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因地为佛性,在果位是佛,佛性者,不生不灭,无得无失,无内无外,无增无减。而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是名善根。而善根有生有灭,有得有失,有内有外,有高有下,有增有减。

所谓一阐提断善根者,是断其菩提心,而非灭佛性也。佛于大般涅槃经中,曾分别佛性与善根。经中有一位迦叶菩萨问佛。一阐提断善根有佛性没有?佛告诉迦叶菩萨说,佛性不是善根。善根有内有外,佛性无内无外。善根有大有小,佛性无大无小。一阐提断善根,但不断佛性。

须菩提请问,善男子善女人,发无上菩提心修菩萨行,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者,名为菩萨。菩萨行有六种,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行此六波罗蜜者,即名菩萨。

佛言善哉善哉!……

文中先垂赞叹,然后俯允回答。有善现之启请,蒙佛允答,方有经法流传于世。致令后世众生,普皆获益,故致佛赞叹。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自此以下,进入正宗分。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摩诃萨译为大,菩萨摩诃萨,即是大菩萨。有人说菩萨摩诃萨,是指地上菩萨言。大般若经四十七云,菩萨摩诃萨,于大有情众中,定当为上首,故名摩诃萨。

所谓大有情众者,是住种性,第八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地,及初发心,乃至不退转菩萨摩诃萨,是名大有情众。

何故经中只答覆云何降伏其心,而未答覆应云何住呢?因为菩萨应以无住为住,所以不说应如何住。

菩萨摩诃萨,应这样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实无涅槃可得,若能断烦恼,假名涅槃。

烦恼者,有五住烦恼。何为五住烦恼?即无明住地烦恼,及四住地烦恼。四住地烦恼在三界内,无明住地通摄界内界外。所以四住地烦恼,与恒沙等上烦恼,皆因无明住地而起。

四住地烦恼者,即见一处住地。即是见惑烦恼,见道位时顿断。及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亦即三界思惑烦恼。此思惑烦恼,于修道位中渐断。

四住烦恼若断,见思惑即尽。出三界,了分段生死,谓得有余涅槃。

四住虽断,分段生死虽了,但无明住地未破,变易生死未了,尚不究竟。如果无明住地烦恼断尽,二死俱了,称为无余涅槃。

究竟是那些众生之类呢?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这是总说四生。若有色,通欲界色界。若无色,是无色界。若有想,是识无边处天,亦可通三界有识之众生。若无想,是无想天及无所有处天的众生。非有想非无想,是非想非非想处天的众生。若依楞严经,非有想如蒲芦之类,非无想如土枭破镜之类。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经中既云无量,我们便不可作有量会。有人说无量是表示很多很多。其实很多仍是有量,非为无量。无数无边,亦复如是。

所以无量无数无边,即是空义,即是无相义。以法空故,乃说无量无数无边。以法无相故,乃说无量无数无边。同时以众生空故,所以度尽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以众生无相故,所以度尽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何故众生空,众生无相?因为众生者,众因缘所生法也。法由因缘生,定无自

性。否则若有自性,必不待因缘生。法无自性,是无此法。所以诸法性空,诸法相假。性空故众生空,相假故众生无相。以众生空无相故,所以度尽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谈到相,如果广说则无量。如果略说,不出四种,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一切诸相,无出此四者。

以诸法空故,则心不应有住,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应如是住。以法相假故,便不应取相,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应如是降伏其取相心。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换句话说,如果取相,便不得称为菩萨也。何以故?因为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故。

因为一切相,不出我人众寿四种,故曰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诸法性空,于性空之法,心不应有住。故无性之法,尚须无住心契合。

菩萨行有六种,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今说布施一种,是以布施以例其余也。若具足说,应为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行于持戒,行于忍辱,行于精进,行于禅定,行于般若。

所谓不住色行于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吾人住心,不外六处。即色、声、香、味、触、法也。菩萨应如实知诸法性空,不应取著六尘法相。不应住六尘行于布施,行于持戒,行于忍辱,行于精进,行于禅定,行于般若。

今此一分,即在阐明无住的道理。阐明无住道理者,即是答覆应云何住也。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菩萨修菩提行,应不住于相。若分别说,即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若总说,住六尘者,不过住相而已。六尘性空,本不可得。众生住心者,实是住著其虚妄相也。故约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如是布施,即是略说如是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也。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因为心住于相,其布施行便有局限。如果因地行有局限,其所得果报亦必有局限。

如果菩萨不住相而行布施,其因地行必无局限。其因行无限,则得果报亦必无量。故曰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布施行如此,其余诸行亦复如是。若菩萨不住相行于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其福德亦不可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下,是举譬喻说明。菩萨心不住于相,自然量等虚空。虚空无量,菩萨心行亦复无量。菩萨心行无量,故所得福德亦复无量。

佛问须菩提,东南西北,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须菩提答言不也,世尊!

因为菩萨不住于相,则心行量等虚空。故佛言,菩萨无住相行于六波罗蜜,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最后标明,答覆应云何住一问也。综观经文,佛始终教菩萨应无所住行于六度。并且赞叹说,若不住相行于六度,其福德不可思量。故知佛之所教,无住而住,住而无住也。菩萨但应如所教住者,便是这种意思。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

佛欲知须菩提是否领会无相之义,故问可否以身相得见如来?如来身具三十二相,是佛报身。如是报身,是佛修因致果所得。是故身相者,因缘假现,无有自性。故须菩提答言,不也世尊。

诸佛以法为身,法身非身,不可以相见。如果可以相见,便说明诸佛是色身。若佛为色身,而色是生灭法,故佛应生灭。若谓佛有生灭,即是谤佛。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须菩提深达法性,领无相之旨,故肯定地回答说,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接著解释说,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因为身本无相,所说身相,只是假名,故曰即非身相。

一切法性空无相,相者皆因缘假现,而凡夫之人,执为实有。以假相复立假名,于是妄想乃生。是知假名相,皆非实法。故曰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一切法悉皆无相,是为实相。凡夫之人不识实相,却执假相为实有。不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以凡夫执假相为实有故,所以不见法性。以不见法性故,于是不识诸法实相。

若见诸相是假,则知法性实义。性不自显,以相而显。易言之,诸法性空,本不可见,要以相见。同时相不自现,依性而现。若无法性,则相本虚妄,不可得而见也。

故性全彻相,相全彻性。不二不别,不纵不横,同时具足,互摄互入。明眼人见相时,而理性全显。达性时,则摄相无遗。

今举譬喻说明。譬彼水之与波,水不可见,以波而显。吾人所见者,非水也,乃波也。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水性者湿也,而此湿性,实不可见。

不可见之湿性,因波而显。波虽显水,而波非是水,因为波者因缘假现故。

然波彻水,水彻波。波外无水,水外无波。波全是水,水全是波。波之与水,不二不别,同时具足。明眼人,见波时即是见水,见水时即是见波。

水性虽不可见,而挺然全透波表。波相虽假,却是全彻于水性。二者历然,举一全收。

凡愚之人,妄执波之假相。以致见假不识真,波之假相,障彼慧眼,而失真实水性。若知波相是假,则知诸相本空。若知诸相本空,则见法性矣。故曰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正信希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有人说‘颇’是多的意思。但我们寻诸经意,‘颇’字有能否的意思。能否有众生得闻如是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佛告须菩提,你不要如是说,怀疑能否有人信是甚深经典。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佛灭后法流传于世,分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诸佛灭后,其法流传,皆有此三个时期。但流传时间,长短不同。释迦牟尼佛,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万年。佛灭后,第一个五百年是解脱坚固,第二个五百年是禅定坚固。就是说,佛灭度后第一个五百岁,还有获得解脱出三界的。得解脱出三界,是指无学人言。何谓禅定?禅定者,三界以内叫禅定。这指凡夫的四禅八定讲,四禅八定都在三界内。阿罗汉获得解脱出三界。此是说,佛灭度后第一个五百岁,还有出三界证阿罗汉的。第二个五百岁,还能证入禅定生色、无色界天。

第三个五百岁,是论议坚固。众生根性愈来愈差,已不能亲证佛法,仅能谈论而已,故曰论议坚固。第四个五百岁,是塔像坚固,众生议论都不能,只知建庙塑像。修积人天有漏之福。

第五个五百岁以后,便进入末法时期。众生恶性转深,自是非他,故曰斗诤坚固。此一时期,即如来灭后后五百岁。

纵末法时期,若有众生持戒修福,于此金刚经,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持戒修福,是略说前五度也。若人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种波罗蜜,可得无量福。若人修习般若波罗蜜,可得无量慧。一旦修习功圆,福慧两足,便名成佛。故持戒修福,是略明众生发菩提心,修行五度也。因为五度易修,般若难求,故先说持戒修福。

乃至一念生净信,便是明般若智慧。一念者,即一心不乱的意思。深信诸法性空,本来清净。深信一切有相,皆是虚妄。如是谓之一念生净信。

以上便是说,末法时期,若有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心无所住,不取于相,修行六度。便于此经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此是赞叹彼人,善根久植也。

闻是金刚般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如来悉知悉见。

若人一念无二,心无所住,不取于相,生清净信者,如来悉知悉见。何以故?佛佛道同故。

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如是无量福德者,即第四分所言,‘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因为这些众生,已经深达法性,心无所住,不取于相。所以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既离我人众寿四相,于是不取一切相。故不取法相,亦不取非法相。若人著「有’法,是取法相。若人著「空’法,是取非法相。凡夫外道著有,是取法相。二乘偏空,是取非法相。无论法相或非法相,皆不出我人众寿相。

何以故下,说明凡取相者,皆是著于我人众生寿者。若离我人众生寿者,便可心无所住,不取于相了。所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应远离四相。

故接著说,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如果有人认为,既然著于法相不对,那么我便善于无相。其不知著于无相,仍是我人众寿相。是故经文云,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若谓法相不对,非法相亦不对,究竟怎样才对呢?当知一切诸相,皆因缘生。相属因缘,当无自性。无自性故,是以性空,而性空自然无相。所谓性空,即无自性。以无自性,方能随缘成一切法。

故知随缘成诸相,此相即无相。无相随缘成,无相即是相。故若人如实知诸法性相,便知无相即相,相即无相。若知相即无相,自然不住法相。若知无相即相,当亦不住非法相矣。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著有也。不应取非法,不应著无也。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

如来说法如筏喻者。因为法不可说,凡有所说,皆如筏喻。筏者渡人之具也,人既得度,筏即应舍。若人不舍即为痴人。

佛于阿梨吒经曾说︰‘……云何我于长夜说筏喻法?欲令弃舍,不欲令受。’欲令弃舍者,令弃舍烦恼生死也。不欲令受者,不欲令取著法相也。

又说︰‘犹如山水甚深极广……中无舡亦无桥梁……彼便岸边收聚草木,缚作椑筏,乘之而度。安隐至彼。便作是念,今我此筏多有所益……彼便以筏著右肩上,或头戴去。’佛说此已,问诸比丘言,彼人应否?比丘答言,不也世尊。

所以我们学佛,不应取著法相,亦不应取著非法相。不应取著有相,亦不应取著无相。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者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缘起假有,是为法相。相本空寂,是为法性。有佛无佛,性相常住,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缘起诸法非自性定有,即是性空。性空非自性定空,要假缘成。故相不定相,相不可得。性不定性,性不可得。有不定有,有不可得。空不定空,空不可得。以有不可得故,故曰非法。以空不可得故,故曰非非法。

有不可得,故不碍一理空寂。空不可得,故不碍万相森罗。万相森罗出之世俗谛,一理空寂,归入第一义谛。总而名之,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大慈悲,为众生故,以二谛说此甚深微妙之法。

第一义谛不碍世谛,故佛无说而说。世谛不碍第一义谛,故佛说而无说。第一义谛即是世谛,故佛于无上菩提,无得而得。世谛即是第一义谛,故佛于无上菩提,得而无得。此之谓不思议得,不思议说。不思议得者,无得而得,得而无得。不思议说者,无说而说,说而无说。

佛以如是之法问须菩提,须菩提回答说,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因为无上菩提是因缘有,而非自性定有。因缘有者,其性皆空。以其性空故,是以无有定法名无上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良以毕竟空中,无名无相,故言不可取不可说。毕竟空中,不得于有,不得于无,故曰非法非非法。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何谓无为法?无为法者,无生法也。因为一切法无生,所以一切法皆空。一切贤圣,于此空中,空见差别相也。

须陀洹于毕竟空中,见得初果。斯陀含于毕竟空中,见得二果。阿那含于毕竟空中,见得三果。乃至阿罗汉于毕竟空中,见得四果。

住位菩萨于毕竟空中,见得初住二住三住乃至十住。行位、向位、地位菩萨等,亦复如是。于毕竟空中,见有种种位次差别。故曰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何以知无为法即是无生法呢?因为对有为而说无为,而有为法有三相,即生、住、灭。住灭二相皆因于‘生’,故知有为法者,有生法也。今对有为而说无为,故知无为法即无生法。

依法出生分第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所化之国土。一座须弥山九山八海是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是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是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是一大千世界。因为三次言千,所以名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很大,要是有人把三千大千世界中装满七宝(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拿这些来布施,此人当然得福甚多。所以须菩提回答说,甚多世尊。

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福德虽多,但总是取相之见,非智者所应取。

何为福德性?性者等同虚空,于其中无多无少。故曰是福德即非福德性。以取相而言故,是故如来说福德多。其实性等虚空,故菩萨应心无所住。取其多少之相,正是菩萨所应降伏之心也。

所以大家莫把这一段话作闲文看,这正是世尊答覆须菩提,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也。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此金刚般若,彻明法性,一相平等犹如虚空,横遍竖穷不可思议。所以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四句偈是最少的一部份,不是定指那四句偈。若谓定指那四句偈,此人便是著相,不会法性。

若人能信受奉行最少的一部份,便证明此人深入法性。因而心无所住,不取于相也。所谓于大海中取一滴之水,此一滴水与大海水同味也。故受持乃至四句偈,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受持乃自利自度,为他人说乃利他度人。若能以此金刚般若自度度人,便胜过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所得之福了。因为前者取相修因,故所得福报有量有数有边。后者无住而行,故其福德不可限量。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

何谓菩提?所谓了达于空性,即名为菩提。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云,‘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又曰‘心,虚空间,菩提,三种无二。’又曰‘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彼法少分无有可得。’故知即此空性,假名菩提。

何谓佛?证菩提者名之为佛。故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者,名之为佛。有我相有人相有众生相有寿者相者,假名为众生。

此金刚般若,即是诸法毕竟空性。故曰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佛法者,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毕竟空。此毕竟空性,名曰佛法。故所谓佛法者,皆假名相,即非佛法性也。

佛法性空不可得,故菩萨应心无所住。所谓佛法者,皆假名相,菩萨不应取著。这仍是答覆,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之问也。

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陀洹是初果,斯陀含是二果,阿那含是三果,阿罗汉是四果。这四种人,称为小乘四圣。前文讲过,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法者,无生法也,毕竟空法也,无相法也。小乘人已离人我执,不取于我相,故初果人不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

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陀洹名入流者,入圣流也。入圣流者,出生死流,入涅槃流也。然毕竟空中,无生死流可出,亦无涅槃流可入。故而无所入也,能入者我相,所入者境相。境有其六,即色声香味触法。于毕竟空中,无如是分别,故不入色声香味触法。

是名须陀洹。即须陀洹,亦是假名,其性本空。故于须陀洹假名,不应住著,不应取相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斯陀含不应取著我相,谓我得斯陀含果。斯陀含名天上人间一往来。然毕竟空中,无往无来。故曰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斯陀含仅是假名,实是性空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阿那含不应取著我相,谓我得阿那含果。阿那含名为不来欲界受生,然于毕竟空中,三界犹如空华,实无不来欲界受生。所谓阿那含者,不过假名而已。

现在我们把三界,略作介绍。三界者,即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无色界即四空天。欲界是五趣杂居(地狱、饿鬼、畜生、天、人)。欲界有六重天(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色界是禅天,得禅定的人生色界。有十八重天,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四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再往上亦是四禅天,共有五天。这五重天住的是三果圣人,再不来欲界,叫不还天。这五天以下都是报尽还须到欲界受生的。三果人生五不还天,便不再来欲界了,所以名不来果。五不还天是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再往上是四空天,阿那含入五不还天,从此五不还天修断上二界七十二品思惑无明,证四果出三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阿罗汉是断尽见思惑,出三界证无漏的圣人。故阿罗汉不应著我相,自谓我得阿罗汉道。因为毕竟空中,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阿罗汉是声闻乘极果。其意谓,一、杀贼,杀烦恼贼也。二、应供,应受人天供养。三、不生,离分段生死,入有余涅槃也。

以上三位,均称果,而阿罗汉则称为‘道’。果与道,究竟有何分别?此有二解,略述于下。

第一种,于修边说,名为道。于得边说,名为果。

第二种,梵语菩提,新译为觉,旧译为道。有三种菩提,即一、声闻菩提,二、缘觉菩提,三、佛菩提。因为阿罗汉证得声闻菩提,故曰阿罗汉道。初二三果未证得声闻菩提,仅曰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

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此是说阿罗汉已除人我执,故不谓我得阿罗汉道。否则便是著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了。

以下须菩提现身说法,以自己为证。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云何得无诤三昧?若证诸法性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得无诤三昧。如果不知法性,必然心有所住。如果不知诸法无相,必然心取于相。当知心有所住,取著于相,便是起诤的根源,便不得无诤三昧。

以须菩提当时尚未入涅槃,犹在人间。故曰于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虽在人间,而不染人间之贪欲也。

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

如是须菩提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我证声闻菩提,我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得无诤三昧。那么须菩提便是心有所住,便是取著于相,便不为乐阿兰那行者。

阿兰那译为闲静处,即寺庙也,是比丘所居之处。闲静者,身闲静远离愦闹,意闲静远离欲盖。换句话说,即身心清净无欲也。

阿兰那行,即是离欲行,又名清净行。依大乘本生心地观经,阿兰那有三品。上品阿兰那,于山中露地常坐不卧。中品阿兰那,于山中树下常坐不卧。下品阿兰那,于山中石室常坐不卧。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

菩萨作是思惟,我今不如代其父母及诸众生修菩萨行,当得金刚不坏之身,还来三界救度父母。作是愿已,住阿兰若,为诸众生发弘誓愿。

上根菩萨发是愿言,愿我未得成佛已来,常于露地常坐不卧。中根菩萨发是愿言,愿我未得成佛已来,于树叶中常坐不卧。下根菩萨发是愿言,愿我未得成佛已来,于石室中常坐不卧。

以须菩提少欲知足,心无所住,心无所得,世尊方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若须菩提心有得,谓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实无所行者,即心无所住,不取于相之行也。以心无所住不取于相,所以不生烦恼不造诸业。不以烦恼业因缘故,虽行而非造作,故曰实无所行也。如是之行,即离欲行,清净行,名为阿兰那行。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然灯佛亦译为锭光佛。释迦牟尼佛,于然灯佛时,亲证法性空不可得。佛以无所得心,买五茎华供佛。并布发于泥,令然灯佛蹈之而过。是蒙佛授记,当来作佛,号释迦牟尼。佛以此事问须菩提,我在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吗?

须知佛以无所得故,方蒙佛授记。若仍以有所得心,当不蒙佛授记也。故须菩提答曰,世尊!如来于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无所得者,义即心无所住,不取于相也。心无所住,不取于相,即亲证法性。以亲证法性故,乃蒙佛授记,当来作佛。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

云何庄严佛土?菩萨摩诃萨,自不行粗业,亦教他不行粗业,是名庄严佛土。

何谓菩萨粗业?例如起贪嗔痴是菩萨粗业,行十不善是菩萨粗业,住心取相是菩萨粗业,堕二乘地不度众生是菩萨粗业……。

以菩萨亲证法性,心无所住,不取于相。所以须菩提回答说,不也世尊!

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

第一义性本空寂,离言语相,文字相,心缘相。凡言语相文字相心缘相,皆非法性。而法性者,无法用言语文字表达。故曰庄严佛土相者,则非庄严,是名相的庄严。

此理甚深,我们现在举譬喻,以便了解。譬如酸梅是酸的,葡萄亦是酸的。但我们要问,究竟这两种酸,是如何酸法?恐怕无法用言语文字使你知道。如果你想知道,只要吃一粒酸梅和一粒葡萄,便知道了。

但你知道了以后,纵然你说遍了天下的话,写遍了天下的文字,亦无法表达出来让别人知道。所以言语文字只是名相,不是法性。

再如‘疼’这个字,是名相而不是法。如果这个字就是法,我用笔写在纸上,应该笔和纸都疼才对。如果我说疼这个名,就是法的话,应该我嘴巴疼才对。如果我心中想的疼,就是疼法,应该我的心疼。既然没有这些情形,故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仅是名相庄严而已。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不应住六尘生心者,是不取相住心也。云何既云‘无所住’,复言‘而生其心’呢?原来无所住者,是言不住。而生其心者,是言即此不住亦不住也。

总而言之,金刚经全文,处处句句均在阐释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的道理。请大家留意之。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

依长阿含经,以须弥山为中心,其外有八山,共为九山。九山者,一、须弥,二、佉提罗,三、伊沙陀罗,四、游乾陀罗,五、苏达梨那,六、安湿缚竭拏,七、尼民陀罗,八、毗那多迦,九、斫迦罗。

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佉提罗山高四万二千由旬,伊沙陀罗山高二万一千由旬。其余诸山,依次递减。以须弥山最高,故称为山王。

有人身如须弥山王,身虽高大,但仍是有相之法。故须菩提言,佛说非身,是名相大身也。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恒河又名殑伽河,两岸沙极多。佛世时近河而住,故恒河为比丘所熟见。所以佛多以恒河沙譬喻其多。

恒河沙已多无数,如是沙等恒河,所有诸河之沙,岂可测知?故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当知!如是布施,得福虽多,但总是有相之福,无法与等虚空之法性相较。

所以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即是彻证法性,其福德不可思量。故此福德胜前福德。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随说不同于具足说。具足说是宣说经的全文,随说是随缘随分随力而说,非是宣说经的全文。乃至四句偈最少的一部份。当知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

一切世间本来是六道世间,今言天人阿修罗者,是仅言三善道。至于三恶道众生,为苦所逼,无暇修供养,故不说也。

供佛灵骨之处曰塔,供佛像之处曰庙。诸佛非身,以法为身。故金刚经即佛法身也。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便有如是功德。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其功德将更不可思议也。

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当知是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者,定将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受持读诵金刚经为人演说者,即深悟法性,不取于相。故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故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应于金刚经,悟入法性,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也。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如果此金刚经所在之处,即佛法身常住。故曰则为有佛,以法即佛也。若尊重弟子,要像弟子们尊重佛一样,尊重此金刚经。因为金刚经,即佛法身故。

此是说敬法如敬佛也。今人多于经卷不加重视,轻抛污渎,实得多罪。今睹此经文,当生戒慎之心。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法性空寂,乃第一义谛。于第一义中,无有分别。于第一义中,无生无灭,无修无证,无成不成。要欲奉持,必以世谛。换句话说,实相般若是不可修不可证,不可奉行的。要想起观行般若,必须借文字般若。而文字般若与观行般若,皆世谛摄。以如是故,所以须菩提问佛,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

金刚般若波罗蜜,其含义已如前解。以是假名相,汝当奉持。以此文字般若,便于汝起观行般若也。但是汝起观行般若时,须是会入法性,心无所住不取于相。因为名相是假,不可执以为实故。汝当如是奉持也。

故接著便说,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

因为法性空寂,无形无相,不可说故。所可说者,皆是假名,而无实义。故曰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因为法不可说,故须菩提答言,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再呼须菩提,以事喻明。三千大千世界,是众多微尘所聚成的。故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甚多。然如是之多,只是假相,而无实义。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

一切法不可说,只是假名相而无实义。故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正如所谓的疼,不是疼法,只是假名而已。以同样的理由,则‘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亦就不难了解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微尘非微尘,是名微尘;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皆说明诸相是假,不可取著为实。今言佛之三十二相,亦复是假,非如来法身也。故须菩提答言,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法身。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皆是假相,故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最后复以假相,与法性比较。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不如有人于此经中受持最少一部份,为他人说,其福甚多。何以故?因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皆假相法也。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一切众生则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尔时须菩提,闻说金刚经甚深意旨,大受感动。甚至被感动得涕泪悲泣。于是向佛赞叹言,自己以前所得之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未曾得闻如是之经者,于此甚深经义,未能领解也。

慧能照事理,故假名慧眼,非是慧眼能见物也。慧眼不见有为法,不见无为法,以不见一切法故,乃能洞达其理。

须菩提过去所得慧眼,入理不深,故曰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信心清净,是清净心不为余法所乱,不为诸相所迷。深信一切法清净,深信一切法不可得。如果深信一切法清净不可得,便不会住心取相了。诸法无相,便是实相。故曰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实相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无上功德。所以说,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则是非相者,是说是实相者,即是无相也。如来所谓实相者,不过是假名而已。

一切诸相,无非缘有假相。既是缘有假相,故无自性。法无自性,故一切法无相。是知一切法无非实相,是曰诸法实相。诸法实相者,其性一也。既知诸法实相,当知实相诸法。实相诸法者,换句话说,无相即是诸相也。故达实相者,于相即知无相,于无相即知是相。此是一法,莫作二会。是以诸相宛然,即是无相湛然。无相湛然,即是诸相宛然。故诸法实相,异而非异,故曰性一。实相诸法,非异而异,故曰相异。一而非一,非一而一。异而非异,非异而异。相而无相,无相而相,是谓实相。

故一切诸法无非实相,实相即是一切诸法。若有人问何为实相。则我们要问,甚么不是实相?

云何能会入此法?欲会此法,必须心无所住,不取于相。若如是生信,便是信心清净。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须菩提是大阿罗汉,于此金刚经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末法时期,有人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难得。因为此人深达实相故。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因为此人深达实相无相,故无我人众寿相。无四相者,即见法性,故此人第一希有。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以我人众寿相,皆缘生假有。因为假有非实故,是以我相即是非相,人众寿相即是非相。非相者,乃无相也。易言之,我相即是无相,人众寿相即是无相也。

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者,即实相义。实相者,即无相也。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当知离一切诸相,即佛法身也。法身无相,即是实相。以如是故,若有人于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也。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须菩提领解金刚经义趣,蒙佛印可曰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云何有惊怖畏?若人著相,则有惊怖畏。若不著相,则无惊怖畏。若人著我人众寿,则有惊怖畏。若无我人众寿,则无惊怖畏。若人闻此无相法,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以诸法无相故,所以佛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乃至忍辱波罗蜜,亦复如是。

有人说第一波罗蜜,是布施波罗蜜。此人是依六度次第而说,因为六度中第一度便是布施。有人说第一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此人是依义理而言,因为以般若故,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五者,方称为波罗蜜。若无般若,仅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不得称为波罗蜜。所以第一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

至于何故于六波罗蜜中,复特别提出忍辱波罗蜜?这是因为忍辱功德殊胜,胜过持戒苦行。若无忍辱波罗蜜,六波罗蜜功德,便无法成满。故毗婆尸如来戒经中说,忍辱第一道也。

一切法性空,一切法无相,一切法不可说。而所说者,皆是假名,非真实义。故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忍辱波罗蜜,亦复如是。

何以故下,佛举自己的故事,说明不著于相,方能成就忍辱波罗蜜。

歌利王译为斗诤王,无道之王也,即波罗奈国王也。歌利王无道,残害忍辱仙人。将忍辱仙人,割截身体。尔时忍辱仙人,即释迦牟尼佛身是。

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故能忍辱。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不能忍辱,应生嗔恨。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佛言我过去于五百世中,做忍辱仙人。以无我人众寿相故,方能成就忍辱行也。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此是遥答‘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也。善男子善女人,欲发无上菩提心者,应离一切相发心也。

应心无所住,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心无所住,自然不取于相。如是方能深入法性,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方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发无上菩提心者,应心无所住。心所住境,不外六尘。故曰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

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因为六尘皆缘起法,缘起无性体即虚妄。住于虚妄,即是虚妄而住,故曰则为非住。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此是略说,菩萨心不应住六尘,行乎六度也。若具足说,应为‘菩萨心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心无所住而行布施,则菩萨心行乃可平等。故能利益一切众生也。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则非众生。

因为一切诸相,及一切众生,皆因缘假有,故曰非相非众生。此处之‘众生’,是广义的。凡一切因缘所生法,皆名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如来所说,真实不虚,故曰真语者实语者。如者不二不异,是无碍义,平等义。不诳语是不欺骗也,菩萨不诳骗自己,不诳骗众生,不诳骗于佛。不异语者,是无前后更改变异也。

究其实,佛具五语,是以二谛说法故。二谛者,第一义谛与世谛。第一义谛者,诸法性空也。世谛者,诸法缘起也。佛说缘起性空,性空为真为实,故曰真语实语。佛说性空缘起,以缘起诸法皆无性无碍平等故,所以不二不异谓之如。如约性空缘起言,此法谓之真如。如约缘起性空言,此法谓之如实。以真如如实故,所以佛说法不诳众生。以此法究竟了义故,所以佛说法无前后变异。故知佛以二谛如实说法,所有言说,是真语实语如语不诳语不异语者。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无实无虚者,言不可得也。不可得其有,故曰无实。不可得其空,故曰无虚。何故不得其有?以有者缘起也,缘起性空,故不得其有。何故不得其空?以空不自空,缘起故空,是知空即缘起,故不得其空。佛所得法,无实无虚,以不可得故。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若菩萨心住于法,必是取著于相。被相所障,则不见法性。以不见法性故,如人入闇,则无所见。

若菩萨心不住法,则明见法性。于色见色性,于声见声性,于香味触法见香味触法性。的的分明,究竟见诸法性,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能见种种色也。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于此金刚经受持读诵深解义趣,当知此人便能心无所住,不取于相。心无所住不取于相,便可不被相障,深见法性。法性无二,佛生同具。故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因为于究竟法性中,佛佛道同也。

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无量无边功德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这是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于此金刚经信解受持。信解受持金刚经者,便能离我人众寿相者。离我人众寿相,自然心无所住。若能心无所住,便可彻见法性,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功德矣。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恒河沙是形容于多,我们已经讲过了。印度的习惯,将一天分为三时,夜晚亦分为三时。即初日分(早晨),中日分(中午时分),后日分(下午时分)。夜晚则为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

每天三时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连续不断经过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以此胜因,所得福报,当然很大。但这种福报,仍是有相的,不能令人见性成佛。所以不如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

因为若人闻此经典,信心不相违逆,如实解,如实修,如实证,便可彻见法性。初地菩萨始能见性,但虽见而不了了。因为初地菩萨,仅破一分无明,亲见一分法性。二地菩萨,破二分无明,见二分法性。乃至等觉菩萨,破十一分无明,见十一分法性。天台宗判是等人,曰分证即佛。以如是故,称为见性成佛。

大般涅槃经云,声闻人不见佛性,以不见佛性故,得声闻果。缘觉人不见佛性,以不见佛性故,得辟支佛果。菩萨见佛性不了了,不了了故,得菩萨道。

此人若于是经典,信心不逆,便可终得无上菩提。故其福胜彼也。换句话说,若人以如是恒河沙等身布施,仍是以有所得心,受有漏福报,未能究竟成佛也。不如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可证无上菩提。故其福胜彼。

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于此经中信心不逆,其福便超过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之功德。何况自己能书写受持,更转以化人呢?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称赞此经阐明法性,究竟佛道,功德不可思议。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有人说大乘带因,最上乘约果。如六祖与智常曰,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又六祖语志诚云,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见有迟疾。

六祖于五祖处,闻金刚经领旨。如是分别,当契经旨。不过按此经佛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故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同是为发无上菩提心者说也。所以大乘与最上乘之分别,诚如六祖所说,不过悟解不同,见有迟疾耳。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若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便能究竟无上菩提。故得不可思议功德,为佛悉知悉见。

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是人等,则能代佛弘宣,传灯续明也。

何以故下,简别小乘人,释成唯大乘者最上乘者,方能荷担此法也。因为乐小法者住心取相,不见法性故。所以说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上来皆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何故此处复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呢?因为约所取则曰‘相’,约能取则曰‘见’。今说乐小法者,是约能取边言,故曰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乐小法者,著我人众寿见,心有所住,取著于相。故于此经,不能听受为人解说。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乃至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此经即佛法身,故经在之处,一切世间皆应供养。法身在处,即为是塔,故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是言受持读诵此经,能转重报为轻报。若人受持读诵此经,而受仆使下贱等报。那是因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受苦,今世受下贱之轻报,恶道重报便为消灭。不但重报消灭,并且可成就无上佛道。

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佛于然灯佛以前,无量阿僧祇劫中,得遇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那由他译为亿,有曰十万,有曰百万,有曰千万等不同。

悉皆供养承事,无一尊佛空过者。但我供养诸佛功德,若与受持读诵此经功德相较,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何故世尊供养诸佛功德,尚不及于此经中受持读诵的功德为胜呢?因为供养诸佛,是有相功德。有相功德,是不能与无相功德相较的。

再者世尊于然灯佛以前,是以有所得心供养诸佛。遇到然灯佛,始心无所住而修供养。以心无所住修供养故,蒙然灯佛授记,当来作佛。受持读诵此经,则是心无所住供养。故此福德,胜前福德。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

有人于后末法时期,受持读诵此经。其功德我若具足说,或有人闻说。其心则狂乱,认为受持读诵的功德,焉会得那么大的福报?狐性多疑,故曰狐疑不信。

彼人不知闻此经者,不住于相,其福德不可思量。犹如十方虚空一般,不可思量也。

是故佛最后说,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经义不可思议,是约因言。果报不可思议,是约果言。修因者,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致果者,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受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这一段是须菩提,把同一问题,再提出问佛。世尊亦再以上来诸分所回答者,择要再回答一遍。

第一次问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往,云何降伏其心,是须菩提不知而问。第二次问,是须菩提知而故问。为何知而故问?一、为后世众生而问,为了要佛再度提示,便于后世众生注意。二、为法会中后到的众生而问。后到之人,未能闻上来之妙法。故须菩提再度请问,劳世尊再度宣说。总而言之,为使法流通故,须菩提乃再度请问于佛。

佛将上来诸分中,择要回答,即是说明上来诸分所说,皆是回答此问题者。

佛告须菩提下,是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应不取于相。若取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度众生者,名为菩萨。即非菩萨者,便不能度众生也。因为若菩萨取相,便不见法性,便心有所住。如人入闇,不能普度一切众生了。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若谓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便是心有所得,有所住,取著于相也。如果心有所得,有所住,取著于相,便非发无上菩提心。因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真空义。故曰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如来以无所得心,方蒙然灯佛授记。若仍以有所得心,然灯佛则不与授记了。所以须菩提回答说,如我解佛所说无相之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即印可曰,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如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是知如来于然灯佛所,以无所得心,蒙佛授记也。

谈到授记(佛授菩萨记,菩萨受佛记),或者有人会疑问,既然法性空寂,云何有授记?既然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有授记?若有授记,岂不成了决定法吗?当知一切法性空没有决定故,方始因果不失。授记是因果法,如果执著不可授记,便破坏因果法。破坏因果法,佛法便被破坏了。须知佛法便是因果法。因果法者,因缘而起,缘起性空,以性空故,所以说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谓缘起性空者,以缘起法无自性也。云何无自性?法以因缘起故。若有自性,应不待因缘起了。法无自性,才能随缘而成。缘起乃成因果义,以因果义故,所以才有授记。若无授记,便坏因果法。若坏因果,便无转凡成圣。初果不能证二果,二果不能证三果,三果不能证四果。凡夫不能成信位菩萨,信位不能成住位,住位不能成行位,行位不能成回向位,回向位不能登地,乃至等觉不能成妙觉。

如果那样,则将是杀人亦不下地狱,学佛亦不能得度,念佛亦不能往生极乐了。所以若坏授记,便坏因果。若坏因果,便破佛法。

由于因缘无性,故说无有定法。然而无性方能随缘,随缘而有因果。菩萨修因致果,当与授记。是知正以无有定法故,方成授记义也。

如果执著无有定法便不能授记,则此‘无有定法’,岂不就是定法吗?所以正因为世尊证得无有定法,才蒙然灯佛授记。

当知若以有所得心,谓有授记不对,谓无授记亦不对。何以故?错在心有所得故。如思益经云,愿不闻记名。大品亦云,受记是戏论。便是斥有所得心而受记者。

若以无所得心,受记亦对,无记亦对。因为以世谛故受记,不以第一义谛故受记。第一义谛是实,世谛是权。若会无所得义,记则是实权,无记则是权实。既云权实,故记而无记,以记不可得故。既云实权,故无记而记,以无记不可得故。

余如经上说,离欲盖得初禅,得定心得二禅,此皆因果也。断三结证初果,薄三毒证二果,尽五下分结证三果,尽五上分结证四果。固然授记是佛授菩萨成佛之记,事虽不同,然因果不失,理则无差也。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如’者,是不二不异。不二不异者,即无分别。无分别者,即无自性。无自性者,即是空义。空义者,即不可得义。不可得义者,即无来无去。如来者,经云无所从来无所从去。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说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不可得法也。

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

于无上觉中,真实不可得,以真实本具故。虚妄不可得,以虚妄本空故。换句话说,真妄二法皆是因缘所起,无自性故,所以不可得。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何故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谓佛种从缘起,一切法皆从缘起。既然佛法及一切法皆从缘起,缘起者无自性。无自性法,互不相碍,故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空,一切法无分别,一切法不二,故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因为一切法空,一切法不可得,故一切法不可说。所说者,非一切法,仅是假名而已。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人身长大者,是假相之言。须菩提深领无相之旨,故马上说,如来说人身长大,只是假相,则为非大身,只是假名大身而已。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

如是菩萨取著假相,则不名菩萨也。因为菩萨通达法性,知一切名相皆因缘假现,故无能度之我相,无所度之人相众生相也。

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

菩萨亦是假名,以法性空故。因为法性本空,故实无有法名为菩萨。

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以法性空故,法性离相故,法性不可得故,所以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若有我人众寿,便是不空,便是有相,便是有所得。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

因为菩萨若作是言,便是取相。故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皆是假相,而非法性。故曰即非庄严,只是假名庄严而已。我们说过,菩萨自不为粗业,亦令他不为粗业,是名庄严佛土也。若菩萨言,我庄严佛土,仍是取著于相也。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若具足说,应为若菩萨通达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因为人众寿,皆由我起,如果无我,则人众寿皆无。故略说通达无我法者,说名真是菩萨。因为菩萨无我,乃能心无所住,不取于相也。

何故无我?因为法性空故,法性无相故,法性不可得故,是以说一切法无我。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肉眼者,父母所生之眼,能见粗色,一般凡夫所具。如来若不具肉眼,则必不能见凡夫之所见。凡夫之所见,如来悉能见之,故知如来具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天眼者,能见远近内外昼夜等细色。色界天人所具,修禅定之人,亦可得之。佛之天眼,无能胜者。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慧眼者,非能见物也。二乘智慧,能照空理,故名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法眼者,菩萨所具,能见一切法假。佛具慧眼,共二乘。佛具法眼,共菩萨。慧眼观空,法眼观假。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佛眼者,圆具五眼,无所不见,不共三乘。佛有三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故无所不知。佛具五眼,故无所不见。无所不知无所不见,谓佛之知见。于三智中,一切种智唯佛独具,不共余人。于五眼中之佛眼,亦唯佛独具,不共余人。

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这一段文,是说明如来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见。用来证成下文所说。下文所说何事?佛于下文便说,如一恒河中所有沙,如是沙等恒河,是等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

以如来圆具三智五眼,无所不知,无所不见。故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也。

为了证成如来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见,所以才有五眼这段文来。

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言佛见者,是彻知法相。言佛知者,是彻知法性。以如来彻知法性空故,是以知一切法相假也。因为佛知诸法性相一如也。空性能随缘,随缘现假相。相假无所有,还归于空性。是以佛以不思议智慧,于一知一切,于一切知一。虽然众生有若干种心,如来以佛智慧,了若指掌。

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要知道,心是因缘起,空无有自性,故曰不可得。同时过去现在未来是因缘起,空无有自性,故亦不可得。

如果心有自性,势必不能知物。犹如镜若有色,便不能照种种色。以心空无性,故能随缘知一切法。如净镜无色,方能照种种色。

以心是因缘起,空无有自性。故能随缘善转于恶,恶转于善。转凡夫心,成圣人心。转众生心,成诸佛心。以心无自性故,乃能于六道中,随缘转变。

否则若人心有自性,死后转入畜生道,应仍有人心。若畜生具有人心,何名畜生。故法界中,六凡四圣,皆由心转。心既能转,故知其无自性。以无自性故,所以说心不可得。故曰十方觅心,了不可得。

再说三世亦复如是,过去现在未来,皆因缘所成,无有自性,故不可得。

过去是现在未来之因缘所起,是知过去无自性。若过去定有自性,应该无现在无未来,依然有过去。然若无现在无未来,便无过去,过去一名建立在现在未来的关系上。故知过去无自性,以无自性,故不可得。

同理可知,现在是建立在过去未来的关系上,故现在无自性不可得。

未来亦复如是,是建立在过去现在的关系上。如果无过去现在,便无所谓未来。故知未来无自性不可得。

既然心不可得,过去现在未来亦不可得,焉有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可得?所以佛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这还是把假相和实性来作对比。有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而行布施,得福虽多。但都是假相之多,而非法之实性。诸法实性,皆不可得。如上文所言,过去之多不可得,现在之多不可得,未来之多不可得。须菩提却回答说,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这种看法,便是以假相为真实了。正如‘所谓多,即非多,是假名多。’也。

所以佛回答说,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来说得福德多。

如经云,色究竟则非色,声究竟则非声,香味触法究竟,则非香味触法。乃至一切法究竟,则非一切法。何以故?因为一切法究竟。即诸法实性。实性离相,究竟空寂,故无多少、大小等分别。所以多少、大小等分别,皆取相之见也。既然取著假相,便不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如是取相之心,便应降伏。应须心无所住,不得一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过去心不可得,不取过去相,心不住过去。现在心不可得,不取现在相,心不住现在。未来心不可得,不取未来相,心不住未来。若至一切不可得处,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矣。

佛欲令须菩提去妄证真,故曰若福德是真实性,如来不说得福德多。因为真实法性,等虚空遍法界不可得故。以福德多是假名相,随因缘而现有,故如来说得福德多。其实说福德多,即非福德多,是名福德多也。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如来色身具足圆满,具三十二相,相具八十随形好。这不过是对众生根机,方便说而已。其实十方如来,相好光明不可思议。十方诸佛,色具无量相,相具无量好也。

若以色相取佛,不见佛之法身。所以当世尊问须菩提,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须菩提回答说,不也世尊!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此是说明相如幻,是假非真,不应以假相取佛。若人取著假相,便非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

法离名相,故不可取不可说。法不可得,故不可取不可说。法性空,故不可取不可说。所以若谓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解佛所说义。

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说法者无法可说,因为诸法性空,诸法无相,所以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说法者,唯是宣说假名也。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慧命是对比丘的尊称,有时亦称为慧寿,或具寿。是称叹比丘法身慧命之词也。法身以智慧为寿命,故称慧命。

须菩提疑问说,能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吗?

如来回答说,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

所谓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者。换句话说,既闻‘众生’,即知此法无有自性。以无自性,则无此法。既无此法,故曰彼非众生。法无自性,故能随缘幻现假有。以假有故,故曰非不众生。

诸法缘起,以缘起故,乃现诸法。法以缘现,定无自性。以无自性故,名曰性空。

空不自空,以无自性故空,是知空者,即无自性也。而无自性者,即缘起也。所以缘起无自性,即是性空。性空无自性,即是缘起。简单来说,缘起即是性空,性空即是缘起。

以缘起即是性空故,所以说彼非众生。以性空即是缘起故,所以说非不众生。

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文中两个众生重叠,前边众生二字,是呼众生之名。后边众生二字,是欲作解释之词。所以这句话,应该这样写,‘众生,众生者。’

如来解释众生的意义说,如来说非众生,以缘起性空故。是名众生,以性空缘起故。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佛法宗缘起,而缘起法性空无所得。缘起无自性,故无所得。性空无自性,亦复无所得。即此无所得,即名毕竟空,毕竟空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名无所得。不得一切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见一切法,即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也。

佛印可曰,如是如是,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毕竟空故,所以乃至无有少法可得,只是假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已。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法者,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毕竟空故,所以平等无有高下。离诸相故,所以平等无有高下。平等无有高下,则无分别,无分别则不可得。所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只是假名而已。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言若人不取于相,则证无上菩提。故言无我人众寿相修一切善法,则得无上菩提。

因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则于心不起贪嗔痴。心无贪嗔痴,自然身无杀盗淫,口无恶口妄语绮语两舌,故能修一切善法。此十善业又名十种净戒,是无上菩提根本。三业清净,足以成佛。故曰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

所言善法者,亦复取相之言也。故曰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这一分仍是说有相福德,不及无相福德为胜。因为有相之法,徒有其名,而无实义故。

文显易明,不劳赘解。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

所谓众生,是众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法,皆悉是空,六道众生一皆如是,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谓有众生如来度者,那么如来便是取著于相。故曰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这句话的意思便是说,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是名有我。如来所说有我者,只是假名,而非真实法性,以真实法性不可说故。而所说者,尽是假名。

凡夫之人贪著假名相,故以为有我也。

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凡夫者,亦是假名,故凡夫者,则非凡夫,是名凡夫耳。

这一分的意旨,仍是说明,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应降伏其取相心也。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前文第十三分,谓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今文则云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前文用见字,后文用观字,于是有人言,观字与见字意义不同。

其实恐怕无如此分别。我们虽不知原文如何,但菩提流支译本,前文后文均用‘见’字。义净三藏译本,前文后文均用‘观’字。可能只有罗什大师,有如是分别罢?!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因为佛之报身,具三十二相,为三大阿僧祇劫所修得者。故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我们要知道,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便是取相之见。所以如来马上纠正说:

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因为转轮圣王福报很大,亦具三十二相。不过较佛,具体而微罢了。佛言须菩提!你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只取其相的话,那么转轮圣王便是如来了。

于是须菩提马上改口说,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因为离一切诸相,即名如来也。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若以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见我,此人便是行于邪道,不能见如来也。因为六尘有生有灭,而如来无生无灭。六尘是无常法,如来非无常法。六尘是败坏法,如来非败坏法。六尘是虚妄之相,如来是诸法实性。所以若以相取如来者,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也。

是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应降伏其取相心也。

无断无灭分第, 二十七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说诸法断灭相。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段经文,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去了解。第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不可得法。不可以具足相得,亦不可不以具足相得。所谓具足相者,乃具足三十二相也。第二,非是相外另有无相,亦非于无相外另有诸相。而是相即无相,无相即相。相不异无相,无相不异相。见相即是见无相,知无相即是知诸相。因为诸相缘起,即是无相。若知相即无相,当知无相即相矣。

如果有人相外取于无相,此人便是著于无相之相。故曰不可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说诸法断灭相。

何谓断灭?有外立空,此空即是断灭。如果空外立有,此有便是常。当知有不异空,空不异有。有即是空,空即是有。有为空之有,故空彻于有。以空彻有故,虽有而非常。空为有之空,故有彻于空。以有彻空故,虽空而非断。

故于第一义中,有全是空,无有而非空。空全是有,无空而非有。

故佛告须菩提言,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发无上菩提心者,契乎中道,故于法不说断灭相。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乃是有相功德,假而非实。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是真实功德,其功德无量。故前者功德,不能与后者相较。

依探玄记,我有四种。一、真我,真如法性。二、自在我,以智慧为性。三、假我,五阴假合,唯识所现,似有主宰。四、执我,即分别与俱生二种我执,以所执为性。

前二种我不无,后二种我非有也。所谓一切法无我者,遣后二种我也。若连前二种我并遣,法则断灭。

以何义故,一切法无我?以法性空故,法相离故,法不可得故,法无分别故,一法界故,横遍竖穷故,心无所住故,法如如故。所以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其功德胜前功德。

忍者,安忍也,忍可也,成清净信也。

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我为能受,福德为所受。若菩萨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者,则既无能受之我,亦无所受之法,故曰菩萨不受福德。以不受福德,成其无我义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所谓不应贪著者,即是心无所住也,不取于相也。若菩萨心有所住必生贪著,取著于相必生贪著。若生贪著,便不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若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则能心无贪著。无有贪著,则能心无所住,不取于相,乃能成就无上功德。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

来去坐卧是佛威仪,故昭明太子判此分为威仪寂静分。其实此分仍是在明法性离相也。大家千万莫听说无来无去无坐无卧,便作决定无来去坐卧会。如果那样,便又落断灭了。

大家当会于相离相义。来而无来,去而无去,坐而无坐,卧而无卧。何以故?因为法性空寂,其相皆假。故来实无来相,以来相因缘幻有,假而非实故。去实无去相,以其相假故。坐实无坐相,以其相假故。卧实无卧相,以其相假故。

若人以相取佛,则不悟如来法身,不见实相,故曰是人不解我所说义。

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如来者,表法性身。法性空故,是以无来无去。法性无相故,是以无来无去。法性不可得故,是以无来无去。若会空、无相、不可得义,便知此‘无来无去’亦无也。此之谓毕竟空。

大家千万莫执相而求,认为有个如来,而这个如来,是无来无去的。当知那还是以相取佛,不解如来真实义也。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这一分是直显实相理体。实相理体者,性相圆融,二谛融通。性是无碍之理,相是无尽之事。以理融事,以事契理,是谓实相理体。一合相者,即实相理体也。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微尘众多者,是其相也。微尘众实有者,则是究竟性也。法若究竟,则非一切法。故曰若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因为佛说微尘众者,只是假名也。所以佛说微尘众者,则非实有微尘众,而是假名微尘众也。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

其中道理,寻上文同理可知。因为世界是微尘所成,微尘既是假相,故世界亦是假相也。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

换句话说,若世界究竟,则是实相也。

一切法皆悉性空,其理无二,故曰‘一’。性空则能随缘而起万法,万法同一性空,融通无碍,故曰合。此则一合相也。

古德谈一合相,多从理上解释。例如六祖谓:心有所得,即非一合相。心无所得,即是一合相。

此是从理上说。心有所得者,乃心有所住也,取著于相也。心有所住,取著于相,则如人入闇,不见实相。故心有所得,即是分别,即是执著,故非一合相。心无所得,则融通无碍,故为一合相。

佛国勤禅师亦说:但向十二时中,上不见有诸佛,下不见有众生,外不见有山河大地,内不见有见闻觉知,好恶长短打成一片。一一拈出,更无异见。此则一合相理,历然明矣。

此亦是从理上说。言修行人,不取相,莫分别,便是一合相理。

我们现在从事上说明一合相理,以配合古德之说。

例如微尘是一,而此一微尘即十方分合成。十方者,即上下东南西北及四维。

微尘者,非微尘也。何以故?以微尘即十方分合成,于十方分外,更无微尘可得。呼为微尘者,徒有其名而无实义也。故微尘者,不过十方分和合之假相。

微尘本空,由十方分和合而现假有其相,这便是一合相。

同理可知,三千大千世界亦是十方分和合而成。世界本空,因缘和合假有其相,故名一合相。

我们再举粗浅的例子说明。例如地球,实际上是山河大地人物等所合成。离开山河大地人物以外,实在没有个地球可得也。故地球即是一合相。

既然法性空,故不应有住生心。既然和合相假,故不应取著于相。心无所住,不取于相,如是方为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

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一合相是实相,实相无相,故不可说。但凡夫之人取相,故贪著其事,以为实有一合相也。菩萨不尔,以菩萨不取于相,不贪著其事故,所以不受其假相之福德也。

所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心无所住便是一合相理。不取于相,便是一合相理。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便是一合相理。心无贪著,便是一合相理。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金刚经旨在离相明性,若谓佛说我人众寿见,便是谓佛取相。若谓佛取相,便是谓佛未见性。若未见性,焉得名佛?故须菩提回答说,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佛于无名相法,而以名相说。故虽方便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只是方便假名而已。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发无上菩提心者,应知一切相假,应知一切性空。以一切相假,故一切性空。以一切性空,故一切相假。相假不异性空,性空不异相假。相假即是性空,性空即是相假。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莫生法相也。

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文义准上自明,不另。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应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最后再度叮咛,假相福德,不及无相福德为胜。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不取于相,以相假故。如如不动,以性空故。若人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知见信解诸法相假性空,则能为人演说矣。

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何谓有为法?有为法者,有生、住、灭三相也。简言之,生灭法即有为法也。故有为法生灭无常,如梦幻泡影,如露如电也。

云何是无生灭法,相假故无生灭,性空故无生灭,不可得法无有生灭,无有定法故无生灭。所以偈中之意,谓菩萨应如是观一切相假也。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于是这部金刚经,佛演说圆满。

这部金刚经,我们总算讲完了。最后我有几句话,要告诉各位。金刚经旨在显示法性。其实不只金刚经,七百二十多卷般若经,皆在显示法性。所以我们读金刚经,不可只解名相,而不求了悟法性。如果只知执相而求,可谓与金刚经咫尺天涯了。希望大家切记切记!(弟子慧修敬记)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终

 
 

--------------------------------------------------------------------------------------------------------------------

扩展阅读:

智谕法师佛教文集

智谕法师佛学讲座视频在线观看下载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