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索达吉堪布:佛说无量寿经广释 上册 第九课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3日
来源:   作者:索达吉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索达吉堪布:佛说无量寿经广释 上册 第九课

 

  二十一、具足妙相愿:

  若我成佛,国中菩萨皆不成就三十二相[53]者,不取菩提。

  如果我将来成佛,国中菩萨都要具足三十二相,如果有不具足三十二相者,我就不取菩提果位。

  如今法处比丘已经成佛了,所以他的发愿已经实现了,极乐世界的菩萨没有不具足三十二相的。三十二种妙相不像一般人的容貌,所有的众生看到这些妙相,自然而然就会生起欢喜心,如《宝性论》云:“见时喜足功德者,所谓妙相三十二。”

  《中观宝鬘论》中说:“一切转轮王,虽有此等相,净严及明显,不及佛一分。”意思是,虽然一切转轮王也具有三十二相,但是在清净、庄严、明显方面连佛陀的一分都不如。换句话说,转轮王的三十二相与佛陀的三十二相存在很大差别。

  现在很多人喜欢相貌端严,经常做美容、整容,用各种方法增加自己的美色,但娑婆世界的相貌毕竟是有限的,再怎么努力作用也不大。有些人本来不好看,越做美容越难看,“美容”反而成了“丑容”。有些人依靠医学技术和化妆品,虽然暂时显得很漂亮,但到了晚年时,就再也无法掩盖岁月在脸上留下的沧桑。

  前一段时间,我看了一个人的自传,他在书中附了自己年轻时的照片和晚年的照片,两张照片一对比,自然就知道什么叫衰老。世间再美丽、再富裕、再强盛的人,最终也逃脱不了无常的支配。《大圆满前行》中说,即便高如天空、厉如霹雳、富如龙王、艳如彩虹的人,当无常到来之时,也只能留下一具令人见而生畏的臭皮囊。可悲的是,世间人不知此理,一直贪恋无常的色身。

  其实世间的许多观念都是颠倒的,很多人自己本来不明正理,再加上受教育和宣传的影响,一直沉溺于恶见的瀑流中。拿化妆品来说,有些国外的化妆品本来对身体有害,因为它们是针对外国人的皮肤、血液、体质制造的,可是这些化妆品却销售到很远的地方。有些人看到某些化妆品包装很好,就认为里面的产品对身体有好处,其实他们不知道包装完全是骗人的。不过现在的人们就是这样,经常把一些虚假的东西吹得特别大,最终令很多人上当受骗。

  既然每个人都愿意拥有端严的相貌,那就应该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只要到了极乐世界,就再也不需要一大堆化妆品,自然而然会具足永不改变、永不衰老的庄严相貌。不像娑婆世界的人一样,两三天没有洗脸、洗头,就会像乞丐一样蓬头垢面,不要说别人,自己照镜子时也很害怕。其实,通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些现象,人们也应该知道轮回如是恐怖、如是痛苦,对佛教的甚深道理也应该有所了解。

  二十二、一生补处愿:

  若我成佛,于彼国中所有菩萨于大菩提咸悉位阶一生补处,唯除大愿诸菩萨等。为诸众生被精进甲,勤行利益修大涅槃,遍诸佛国行菩萨行,供养一切诸佛如来,安立洹沙众生住无上觉,所修诸行复胜于前,行普贤道而得出离。若不尔者,不取菩提。

  如果我将来成佛,国中所有菩萨都于大菩提位阶一生补处[54],除了发大愿不立即取证佛果的诸大菩萨。为了度化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令没有安慰者得安慰,没有解脱者得解脱,没有涅槃者得涅槃,这些菩萨披上精进的铠甲,日日夜夜精勤利益众生,精勤修持趋入大涅槃之法,遍于东南西北的各个佛刹行持如海菩萨行,供养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将恒河沙数众生安置于无上圆满正等觉果位,他们的修行远超其它菩萨(其它刹土的菩萨或者加行道、资粮道等下位菩萨),最终通过行持普贤大愿而得以出离[55]。如果不能这样,我就不取菩提果位。

  依靠法处比丘的发愿,只要到了极乐世界就能够圆满一切普贤大愿。善导大师说:“一入涅槃常住国,彻穷后际更何忧?念念时中常证悟,十地行愿自然成。”意思是,众生原来念念是贪嗔痴,念念是世间八法,起心动念都是非理作意,但只要一往生到极乐世界,从此以后念念都是证悟的智慧,自然能成就菩萨十地的行愿。

  我们应该常发普贤大愿。前一段时间,我给菩提学会写了一封公开信,谈到了今后的学习安排:如果各方面的因缘具足,没有出现什么无常,以后将系统学习汉地的净土五经一论和藏地大德的净土教言,尤其要重点学习《普贤行愿品》。在《普贤行愿品》中,讲到了普贤十大愿王:一、礼敬诸佛;二、称赞如来;三、广修供养;四、忏悔业障;五、随喜功德;六、请转法轮;七、请佛住世;八、常随佛学;九、恒顺众生;十、普皆回向[56]。这些内容对我们的修行是不可缺少的。

  大乘菩萨的十万大愿汇集起来就是普贤十大愿王,而普贤十大愿王又可归纳为利益众生和弘扬佛法。法处比丘的这条大愿也讲到了利益众生和弘扬佛法。其实大乘佛法归根结底就是这两点。供养恒沙如来,积累无边资粮,修持大涅槃法,现前前所未有的证悟,这一切目的是什么?就是弘扬佛法和利益众生。

  华智仁波切在《现观庄严论总义·修行次第略说》中说,大乘的目的不是成佛,而是利益众生。可是很多修行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认为成佛就是为了自己快乐,就像现在有些学生的想法一样,读书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有一个温馨的家庭,过幸福美满的生活。那天有一个人对我说:“为什么现在很多知识分子不关心社会?”我说:“因为他们的‘发心’就是将来有一个好工作、好家庭,所以‘得果’时也不可能有其它想法了。”一个人既然有了钱,有了房子,有了车子,一切享受都有了,那他已经获得‘佛果’了,当然不会有其它想法了,即使身边的人再苦,他也置若罔闻,根本不会去管的。

  有时候看起来,这个时代确实很需要普贤大愿,如果利益众生的伟大精神能在世间传播开,对个人和社会都会有极大利益。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与佛教徒自身的学习和整个佛法的弘扬是分不开的。世间很多人都强调团队精神,都有自己的一套组织和计划,弘扬佛法也是如此。

  据有些评论家说:现在是21世纪,跟从前的任何时代相比,人类对物质的疯狂希求达到了极点,可是跟21世纪相比,22、23世纪将是更为疯狂的世纪。确实如此,跟古人相比,现在人的贪婪极其强烈,已经到了无法克制的地步。正因为如此,现在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虽然各个国家都采取了一些行政和法律的强制措施,但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只有以佛法的甘露妙药治愈人们内心的疾病,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言归正传,要想往生极乐世界,就一定要经常发普贤大愿。法王如意宝说:“《普贤行愿品》包括了菩萨的一切大愿,如果能每天坚持听法,尽己所能地行持一些善法,之后以《普贤行愿品》来回向,就已经具足了往生极乐世界的四因。”我不管怎么忙,每天至少念一遍《普贤行愿品》,有时候能随文观想,有时候不能观想,每次念完心里都感觉很舒服。我希望大家每天也坚持念《普贤行愿品》。当然,造善业应该具足身口意三门,所以大家最好是边念诵边观想,念每一个偈颂都要忆念其意义,这样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如果有些人实在不能观想,只是念一遍也有无量功德,毕竟经文的加持是不可思议的。

  要提醒诸位的是:如果想每天坚持这些善行,一定不能离开集体的学习。现在有些人在网上单独学习,这是无组织的个人行为。也许这些人两三天还可以,可是过几天他们的精进就会消于法界,到那时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该寻找什么样的道路,所以大家要依靠集体的鞭策。

  札嘎仁波切说:“修行人要经常与志同道合、希求解脱的人交往,这样就会有惭愧的所依。”我觉得这个教言很重要,在精进的道友面前,如果自己特别懈怠,没有好好行善、听课,肯定会觉得不好意思,这种惭愧就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醒。对初学者来说,这种提醒是不可缺少的。当然,到达一定境界时,就不需要外在的提醒了。但到达一定境界是很困难的。阿底峡尊者说:“在没有证悟实相之前需要闻法,因此要谛听上师的教授。”请大家想一想:我们离证悟实相差多少公里?需不需要依止善知识和道友?

  二十三、供养诸佛愿:

  若我成佛,国中菩萨每于晨朝供养他方乃至无量亿那由他百千诸佛,以佛威力即以食前还到本国,若不尔者,不取菩提。

  如果我将来成佛,国中菩萨每天早晨以神通前往他方刹土供养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诸佛,之后依靠佛的威神力在午饭前回到极乐世界,如果不能这样,我就不取菩提果位。

  《极乐愿文》中说,极乐世界的菩萨每天早晨前往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观世音菩萨、度母、莲花生大士的刹土,傍晚时再返回极乐世界。而此处说,极乐世界的菩萨每天早晨前往各个刹土,在午饭前返回极乐世界。两种说法并无本质差别,都是讲菩萨们能以神通很快回到极乐世界。

  如果没有神通,出行还是很困难的。有些道友到县上办事,回来时一直找不到车。那天有一个人在县上挡着我的车:“哎,让我搭个车好不好?”然后她认出了我,连忙道歉说:“嗡班杂尔萨埵吽!”

  在极乐世界供养诸佛菩萨很容易,而且永远不会生起疲厌心。《普贤行愿品》中说:“愿常面见诸如来,及诸佛子众围绕,于彼皆兴广大供,尽未来劫无疲厌。”因此,往生到极乐世界以后,能恒时见到诸如来在无量佛子众会中,对这些佛菩萨行持广大供养,尽未来劫身心也无有疲厌。而娑婆世界不是这样,供养佛菩萨特别不容易。在汉地有些大城市,每逢观世音菩萨、释迦牟尼佛的圣诞或者初一、十五,去寺院的人和车特别多,在路上一直堵车,有些人去一次回来后累得不行,下次再也不想去了。

  凡夫人有个毛病:做一些散乱或者引发贪嗔痴的事特别开心,而且特别有忍耐力,好像永远不会疲厌,多少个小时也无所谓;而行持善法则相反,如果供养如来或者听受佛法,哪怕一个小时也觉得很累。那天有个刚来的居士在经堂听法,我详细观察他:在短短一节课里,他看了十次手表,一会儿伸出这只脚,一会儿伸出那只脚,表情也特别痛苦。我想:如果让他看电影,可能一直专注不动,也许连眼睛都不用眨。所以末法时代的众生确实很可怜。

  从这条发愿也可以看出,如来的加持多么不可思议。否则,如果没有如来的加持,要前往无量世界供养无数如来,之后又要很快返回极乐世界,对境界不太高的菩萨来说这是很困难的。

  《大宝积经》中有一则公案: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说法时,目犍连尊者想知道如来的声音到底能传多远,于是他以神通向西方飞。世尊了知目犍连的想法,也暗中加持他。在世尊的帮助下,目犍连飞越了无数个世界,最后到达光明王如来的刹土,可是释迦牟尼佛的声音依然清晰可闻。这时,目犍连才明白如来的声音是无法衡量的,于是他想飞回娑婆世界。光明王如来对他说:“你能飞到这里其实是释迦牟尼佛的加持,如果要依靠自力飞回娑婆世界,即使一个大劫也回不去。”目犍连问:“那我怎样才能回去?”光明王如来说:“你好好祈祷释迦牟尼佛吧。”目犍连祈祷释迦牟尼佛后,一刹那就回到了娑婆世界。

  和释迦牟尼佛一样,阿弥陀佛也具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力,虽然极乐世界远在十万亿刹土之外,娑婆世界的众生依靠自力前往那里很困难,但仰仗阿弥陀佛的加持力,也能在很快的时间中往生到那里。

  二十四、供具如意愿:

  若我成佛,于彼剎中诸菩萨众所须种种供具,于诸佛所殖诸善根,如是色类不圆满者,不取菩提。

  如果我将来成佛,我刹土中的诸菩萨众自然具足所需的种种供品,从而能在诸佛面前广行供养、种诸善根,如果他们不具足供品或者供品的颜色、种类不圆满,我就不取菩提果位。

  前面一条愿讲到,极乐世界的菩萨要到十方无量如来面前供养,既然要供养如来,那空手而去肯定是不行的,所以阿弥陀佛接着又发愿让菩萨们供品如意。

  在我们这个世界往往不能供品如意,有些人见上师时很不好意思:“唉!我怎么忘了,连一条哈达都没有买。”极乐世界不可能有这种情况,他们的一切供品都能如意。《极乐愿文》中也说:“以福力神变,手掌中放出,不可思供云,愿供佛眷属。”意思是,以修持往生四因而出生的福德力、阿弥陀佛的加持而获得的神变力,极乐世界的菩萨能从手掌中放出不可思议的普贤供云,以之供养无数世界的诸佛菩萨。

  供品如意对于修行是很重要的。有些人虽然想供养三宝,可是因为缺少供品而无法供养,不仅心里很难过,也给自己行善、发愿带来了困难。当然,如果是有智慧的人,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供养三宝。以前我在讲七支供时介绍过真实供养、意幻供养和自成供养[57],大家应该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比如在路上遇到优美的风景、庄严的男女或者美好的事物时,就可以作意将其供养三宝,这样随时随地都能积累不可思议的福德。

  在供养的时候,我们应该供养真正的福田。在一切福田当中,以佛陀最为殊胜。《十诵律》中说:“一切照明中,日光为上最,十方天人中,佛福田为最。”因此,如果你的佛堂中有一尊佛像,哪怕是一尊残缺的佛像,把它作为对境来供养都有无量功德。

  小时候,我家隔壁有一位老出家人。他经常教我们玩耍时如何供佛——捡一块像人的石头当作佛陀,把它放在高一点的石头上,然后捡一些土块、花草摆在下面作供养。表面上看他在教小孩如何玩耍,实际上却在我们心里种下了殊胜的善根。

  希望老师们也要这样,不管在学校还是其它场合,都要以各种方便法让孩子们种下善根。如果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供佛、放生的习惯,他们一辈子都不容易忘记。据现代医学的研究,人脑功能最佳的时期是二十岁以前,过了二十岁人的记忆力就逐渐退化了。因此,如果在此期间多种善根,对人的一生会有重要的影响。

  学佛不是非要在禅堂、道场中用功,只要随时随地将佛法的理念运用于生活,不管接触任何有情与无情,都以佛教的无常观、慈悲观、清净观来对待,那么任何地方都会成为增上修行的顺缘。上等的瑜伽士不需要在山里闭关。如果一点境界都没有,每天强行闭关,说不定会变成自闭症。所以我们应该将生活转为道用,这一点很重要。

  二十五、善说佛法愿:

  若我当成佛时,国中菩萨说诸法要不善顺入一切智者,不取菩提。

  如果我将来成佛,国中菩萨所说的法要都随顺一切智智,如果他们说法不能随顺入于一切智智,我就不取菩提果位。

  现在有些人虽然一直在说法,但所说的内容与解脱没有什么关系,每天都在讲怎么做生意、怎么炒股票、怎么经营企业。虽然佛教偶尔也需要一些方便的说法,但如果完全是讲这些,那最多是人天乘而已,跟解脱就没有关系了。

  在座的很多法师将来肯定会成为非常了不起的高僧大德,那个时候你们应该着重宣讲与解脱有关的法。虽然我们也赞叹人间佛教,这能让很多世间人趋入佛教,但如果因为害怕众生不能接受,为了随顺众生,而过分淡化佛教色彩,一点佛教的原汁原味都没有,这样讲法也不是很好。

  有一位美国的法师曾对我说:“我不给西方人讲因果法,因为他们不愿意接受。”后来我驳斥他:“正因为不愿意接受因果法,所以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让他们接受。不然的话,他们原来不愿意接受,现在还不愿意接受,那你讲法有什么用呢?”

  当然,想让众生接受佛法,刚开始也需要一定的善巧方便。我们应该根据众生的根机意乐,以不同的语言宣说佛法。《大智度论》中说:“刚强难化用粗言,心柔易度用软言,虽有慈悲平等心,知时智慧用方便。”所以,在性格刚强的人面前应该说粗语,在性格温柔的人面前应该说柔语,否则,如果不知道时机和方便,即使你具有平等的慈悲心,也不一定能成功地宣讲如来的教法。

  在所讲的内容上,以后我们应该主要宣讲无常、无我等与解脱有关的法。虽然个别人刚开始接受不了这些法,但如果我们始终不讲,那他们永远也接触不到真正的佛法。人身非常难得,遇到佛法更为难得,好不容易得到人身、有了学佛的机会,如果我们不宣讲真正的佛法,没有让众生毁坏实执的种子,将来他们还会在轮回中不断漂泊,这样转法轮意义就不大了。

  阿弥陀佛的这些发愿特别殊胜,如果有些人不会发愿,可以念四十八愿来发愿。我们应该像阿弥陀佛因地一样发愿,愿生生世世具足智慧、方便,生生世世具足大慈大悲平等心,以佛法饶益无量无边的众生。

  二十六、得金刚身愿:

  若我成佛,彼国所生诸菩萨等若无那罗延坚固力者,不取正觉。

  如果我将来成佛,往生我国的菩萨都要具足那罗延坚固身力,如果不具足那罗延坚固身力,我就不取正觉果位。

  只要到了极乐世界,所有的菩萨都将具足坚固的身体,不可能像娑婆世界的身体一样,今天吃药,明天输液,一会儿这痛,一会儿那痛。娑婆世界的身体很脆弱,就像水泡一样不坚实,只要遇到一点疾病,马上就会丧失抵抗力。很多人虽然自认为身体很不错,但实际上还是不离痛苦和无常的本性。

  那罗延是一种大力天子,《集一切诸功德三昧经》中说:“如一切四天王中,一切天子力等一天王力。十天王力等三十三天中一天子力。一切三十三天中天子力等一帝释力。十帝释力等焰摩天中一天子力。一切焰摩天中天子力等一焰摩天王力。十焰摩天王力等一兜率陀天中一天子力。一切兜率陀天中天子力等一兜率陀天王力。十兜率陀天王力等一化乐天中一天子力。一切化乐天中天子力等一化乐天王力。十化乐天王力等他化自在天中一天子力。一切他化自在天中天子力等一他化自在天王力。十他化自在天王力等一魔天中一天子力。一切魔天中天子力等一魔王力。十魔王力等半那罗延力。十半那罗延力等一那罗延力。”有些经论中说,因为这种天子的身体坚固如金刚,远离了一切损害,所以名叫那罗延。如《华严经疏》中说:“那罗延者,此云坚固。”《涅槃经疏》中也说:“那罗延,此翻金刚。”

  极乐世界的菩萨身体就像那罗延天子一样坚固,不可能今天某菩萨生病了、明天某菩萨被送到医院抢救。极乐世界不要说疾病,甚至连疾病的名字都没有。《极乐愿文》中说得很清楚:“无八无暇恶趣声,病魔烦恼三五毒,怨敌贫乏战争等,彼刹未闻诸痛苦。”而娑婆世界则不同,经常听到疾病流行等不好的消息,只要打开新闻,大多数都是天灾人祸等不好的消息。

  之所以极乐世界的菩萨没有任何病苦,原因就是他们都具有金刚般坚固的身体。金刚身是远离任何损害的,《大般涅槃经》中说:“如来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坏身,金刚之身。”当年法处比丘发愿,凡是往生他的国土者都要具足金刚身,否则他就不取正觉。如今法处比丘已经成佛了,他的发愿已经实现了,所以极乐世界的菩萨都具足金刚身,不会有显现无常或者身体不坚固的情况。法王如意宝曾说:“如今自己这个色身是脓血聚集的自性,每天都会出现各种毛病,但下一辈子再不会在轮回中受折磨了,我应该往生极乐世界,获得无有损害的金刚身。”所以身体不好的人一定要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学习了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以后,在座诸位要对轮回的过患产生厌离心,对净土的功德产生欢喜心。娑婆世界确实没什么可贪恋的,当你离开这个世间时,任何世间的对境都不可信赖,所以自己要像《极乐愿文》所讲的那样:如同逃脱监狱的囚犯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一样,又如同逃离网罟的鹰鹫自由自在翱翔天际一样,每个人在舍弃肉身之际,都要毫不犹豫地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在那里亲见怙主阿弥陀佛,圆满一切功德,之后再随欲前往各个刹土利益无量众生。

返回目录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