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明贤法师:佛宝论 103、输送僧才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06日
来源:   作者:明贤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明贤法师:佛宝论 103、输送僧才

 

    从汉代直至唐宋期间,佛法东传始终没有中断,那烂陀寺则是6-9世纪向北部及东方传法的源头所在。玄奘大师在西行前就是经由那烂陀寺来华的僧人波罗颇迦罗蜜多罗(亦戒贤论师弟子)听闻了那烂陀寺以及寺中圣贤的大名,坚定了西行求法的心愿。从《宋高僧传》及《续高僧传》中记载的五位那烂陀寺高僧来华时间看,最早是波罗颇迦罗蜜多罗,时间为公元627年;最晚的是牟尼室利,时间为公元800年,跨越了两个世纪。其余三人来华时间均在8世纪。可见,他们在华的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8世纪左右,正值中唐。据上述高僧传记等资料,可对这五位梵僧来华译经的情况作出统计:

  

《宋高僧传》、《续高僧传》中国唐代印度那烂陀寺来华高僧概况

罗颇迦罗蜜多罗

所依僧传

《续高僧传》卷第三

异名、意译

波颇、光智

故国及种姓

中印度摩揭陀国人,刹利种

在那烂陀所学

《瑜伽师地论》,小乘诸论

来华时间

唐武德九年(公元627年)十二月

在华所住道场

大兴善寺

所译经典

《宝星陀罗尼经》十卷、《般若灯论》十五卷、《大乘庄严经论》十三卷

卒年

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卒于胜光寺,世寿六十九

牟尼室利

所依僧传

《宋高僧传》卷第三《译经篇第一之三》

意译

寂默

故国

北印度

在那烂陀所学

出家受戒学法

来华时间

德宗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

在华所住道场

大兴善寺、崇福醴泉寺、慈恩寺

所译经典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十卷

卒年

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卒于慈恩寺,世寿不详

善无畏

所依僧传

《宋高僧传》卷第二《译经篇第一之二》

梵名、意译

戍婆揭罗僧诃、输波迦罗、净师子

故国及种姓

中印度人,刹利种

在那烂陀所学

总持瑜伽三密教

来华时间

开元四年(公元716年)

在华所住道场

兴福寺、西明寺、福先寺

所译经典

《虚空藏求闻持法》一卷、《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七卷、《苏婆呼童子经》三卷、《苏悉地揭罗经》三卷、《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一卷

卒年

卒于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世寿九十九

金刚智

所依僧传

《宋高僧传》卷第一《译经篇第一之一》

梵名

跋日罗菩提

故国及种姓

南印度摩赖耶国人,婆罗门姓

在那烂陀所学

修多罗、阿毗达磨、十八部律(后诣西印度小乘诸论及瑜伽三密陀罗尼门)

来华时间

开元己未岁(公元719年)

在华所住道场

慈恩寺、荐福寺、洛阳广福寺

所译经典

《瑜伽念诵法》二卷、《七俱胝陀罗尼》二卷、《曼殊室利五字心陀罗尼》一卷、《观自在瑜伽法要》一卷

卒年

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卒于洛阳广福寺,世寿七十一

智慧

所依僧传

《宋高僧传》卷第二《译经篇第一之二》

梵名

般剌若

故国

北天竺迦毕试国人

在那烂陀所学

唯识、瑜伽、中边等论,金刚般若经、五明

来华时间

贞元二年(公元786年)

在华所住道场

西明寺

所译经典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十卷、《华严长者问佛那罗延力经》一卷、《般若心经》一卷

卒年

终于洛阳,世寿不详

  从上表可看出,五位尊者在那烂陀寺的所学与传译的经典多与密教相关。可见当时密法已在那烂陀寺盛行,与玄奘大师留学时有所不同。大乘佛法在当时的印度逐渐转向密乘,传至中国,善无畏三藏和金刚智三藏的影响最大。他们均受到唐玄宗的礼遇,被尊为国师,对当时的译经事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善无畏三藏所译《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苏婆呼童子经》、《苏悉地揭罗经》和金刚智三藏所译《瑜伽念诵法》、《七俱胝陀罗尼》、《曼殊室利五字心陀罗尼》、《观自在瑜伽法要》四部密典,都是密宗的要籍。善无畏三藏主要弘传“胎藏界”密法,金刚智三藏则主要弘传“金刚界”密法,两位大师以及金刚智的弟子不空三藏被人们尊称为“开元三大士”,他们对密法的弘传形成了中国唐代的密宗,在当时兴盛一时。

  再看藏地佛教,历经沉浮,几度重兴皆仰赖印度高僧大德负法北游,播智种于高原。《布顿佛教史》列出了前后93位入藏弘法的印度僧人,其中有很多来自那烂陀寺。

  寂护论师(即静命论师)应藏王赤松德赞的邀请最先入藏,生活多年,直到762年圆寂。他讲说从律藏到中观的法要,并帮助兴建了藏区最早的佛寺——桑耶寺。此后又仿照那烂陀寺,修建了十二座经学院、六座祭神殿、八大修行地、四大修行院、十二座清净院。大约同时,莲花生大士也抵达西藏,广弘佛法。两位大师与藏王赤松德赞西藏历史上被合尊为“师君三尊”。这些对那烂陀寺来说是不小的荣耀:该寺的学者为西藏宗教创建了一种形式,并且一直持续到今天。

  后来藏传佛教经历了朗达玛灭佛后,于公元10世纪后开始复兴。人们赴印度迎请著名高僧入藏讲学,系统翻译吐蕃时期未译的经论。曾任那烂陀寺住持的阿底峡尊者入藏,极大地促进了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尊者所著《菩提道灯论》,针对不同根器的学佛者,制定了一个由显入密、显密双修的循序渐进的三士道次第,为藏传佛教学修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公元1204年噶举派著名高僧楚臣喜饶大师赴印度求法时,特意迎请印度那烂陀寺最后一位寺主释迦室利入藏弘法。释迦室利此时已是一位85岁高龄的老人。他在西藏弘法十二年,将那烂陀寺后期密乘思想和教学传统传布到藏传佛教的寺院之中。

  入藏高僧把那烂陀寺的辩经制度引到了藏地。直至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在藏地寺院看到僧人们击掌辩经的热烈场面。

 

-----------------------------------------------------------------------------------------------------------------

相关链接

明贤法师:佛宝论(目录)

更多汉传佛教文集

-----------------------------------------------------------------------------------------------------------------

明贤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明贤法师佛教文章大全

明贤法师佛学视频在线观看及下载

明贤法师博客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