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知无垢光尊者:四法宝鬘论略解 第二品 法入于道(索达吉堪布 译)
全知无垢光尊者:四法宝鬘论略解 第二品 法入于道(索达吉堪布 译)
今天讲第二个教言“法入于道”。
放眼当今社会,学佛的人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虽然皈依了三宝,甚至穿了出家僧衣,但对人生难得、寿命无常、少欲知足等根本不想,而且也不愿去行持,这些人的心没有入法,只能算是徒有其表的相似修行人。还有一种,虽然知道人生难得等道理,但在实际修持的过程中,法没有入于正道,以致修行半途夭折。
帮助前者,需要第一品讲的内容,而治疗后者,则要靠以下所开的药方。
于极殊胜贤妙之善法,生信欲入解脱轨道者,
为了善于调伏自相续,令法趋入正道极关键。
对殊胜善妙的佛法具有信心、并趋入解脱道的修行人,为了善于调伏自己的相续,令法趋入正道极为关键。
在座的各位都对佛法具有很大的信心,而且在即生当中,或为自己、或为众生想从轮回中获得解脱。然而,要想真正解脱,前提必须有一个条件:调伏自相续,令法趋入正道。比如,以前贪心大、嗔心大的,或者嫉妒心特别强的,通过修法将这些烦恼减少,使相续调柔,如此才能堪为法器。
为什么法要入道呢?因为不管修什么法,大威德、大圆满也好,出离心、菩提心也罢,若没有顺利地入道,即使自己再精进、再努力,也不可能获得成就。就这一点而言,法入于道十分重要!
尔等即为入佛法门径,进行闻思趣入修行者,
有些情绪躁动心卑劣,有些误入劣道与歧途,
贪欲炽盛此生散逸等,彼等所有背离正法过,
皆由法未入道而生成。
很多人皈依佛门后,在闻思修的过程中,能够善始善终的非常罕见。有些人情绪暴躁、性情卑劣,动不动就喜欢找人吵架,与谁都合不来,以致被寺院开除,修行也半途而废;有些人错认劣道为殊胜,以为喝酒可以开顶,抽烟能打通中脉,交六百元钱不用修加行也能直接听大圆满;有些人误入歧途,在修行过程中对上师三宝生起邪见,或者自相续被邪魔所控制;有些人贪欲炽盛,没办法调伏,即使已出家,也只有舍戒还俗;有些人散乱放逸,成天喜欢上网、看电视;有些人心不稳定,今天依止这个上师,明天依止那个活佛,今天相信闻思修行,明天又相信打卦算命……种种现象不一而足,均与正法背道而驰。
在此提醒大家,修行人必须要学会稳重,不要经常异想天开,想依靠大成就者一加持就开顶,或者信口乱说神通,这在学院是不允许的!然而,法王不在世了,现在常有些人装作大成就者的模样,来到学院招摇撞骗。你们如果真相信这种人,那跟他们去,我也没什么意见;如果不是的话,就要安分守己,如理如法地闻思修行,若有什么问题,可以在我安排的堪布、堪姆前解决。
有些道友特别喜欢找人打卦,其实《文殊占筮法》我给你们翻译过,若是对这个有兴趣,可以自己研究,不要一听说某人打卦很准,就成群结队地跑到那里。尤其是女众这边,法王如意宝以前经常批评,现在我也有深深的体会,她们一听说“有个人特别厉害,吹一口气就能怎样怎样……”,马上一传十、十传百,蜂拥而至争相拜见,甚至连生活费也供养了。可过了两三天,不知道什么原因,又开始拼命毁谤,说他如何如何不好。这种举动没有必要,你们来到学院,唯一目的就是闻思修行,如果将此弃之不顾,成天热衷于打卦算命的话,呆在这里也没有多大意义!
以上的现象,均是法没有入道的表现。
由此导致今来无穷患,迷惑引诱之人死时悔,
中阴怖畏来世堕恶道,永无脱离三有之时机,
是故当令法趋入正道。
【由此导致今来无穷患】:法没有入道,将会给今生来世带来无穷的过患。有些人以往在学院闻思修行,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修法没有成功,继而毁谤佛法、违背上师的教言,这种人的今生来世,不用说大家也很清楚。
【迷惑引诱之人死时悔,中阴怖畏来世堕恶道,永无脱离三有之时机,是故当令法趋入正道】:由于法没有入道,被外境迷惑引诱的修行人,临终时必定后悔莫及,中阴现前时,因为生前造了很多恶业,将会感受种种怖畏,不仅如此,来世还要堕入恶趣,永远没有解脱的机会。因此,法趋入正道至关重要。
无垢光尊者的教言极其殊胜,大家应该好好观察自己:心有没有入法,法有没有入道。当今社会上,相似的法和相似的道特别多,鉴于这种情况,大家修行时务必要谨慎!
犹如救治疾患不能愈,皆因所配泻药性不净,
反复遭受苦恼之折磨,无力对治之法又岂需?
犹如医生治疗病人时,无法令其康复,原因是所配的泻药不对症,良药反而变成毒药,这样一来,旧病未愈、新病又添,病人反复受折磨,异常痛苦。同样,佛法原本是对治烦恼的,如果修的法错了,没有趋入正道,烦恼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炽盛的话,修行也就没有意义了。就像《中论》里所说:佛陀宣讲空性,是为了对治众生相续中的实执,若将空性执为实有,那就无药可救了。
如此引发无穷之愆尤,诸位具信胜士当深省。
法没有入道,将会引发无边的过患,具有信心的诸位信士,一定要对此深思、警惕。
我们应经常观察自己修的是什么法,假如是传承上师传下来的对治法,那肯定没问题,不然,表面上相信佛法,实际上却误入邪道,这是相当可惜的。
所以,凡是对佛法有信心的人,在修行之初,必须要确保所修之法具有清净的传承,然后在此基础上,如理如法的修持才不会错,这个问题大家值得注意!
“法入于道”是指在心趋入法的基础上,所修之法非常顺利,且能入于一个正道。然而,现在很多人的法都不能入道,尽管他们修了很多,但有的修错了,有的修偏了,有的因为烦恼深重,修行半途而废……回顾过去,20年前一起出家受戒的人,现在不是还俗了,就是误入歧途了,当初那么多人一同发愿修行,现在法能入道的寥廖无几,因此,对修行人来说,这一品的内容相当重要!
令法入于道,有什么方法呢?
令己所修之法入正道,首先必须依靠善知识,
依止具相上师极关要,众多功德由彼而引生。
【令己所修之法入正道,首先必须依靠善知识,依止具相上师极关要】:要使修法入于正道,表面上看有很多方法,如发愿、念经、祈祷、作佛事、闭关、放生、参学……但所有的方法中,最重要、最行之有效的就是依止善知识。
最近大家都在学《山法宝鬘论》,里面讲得很清楚:“对于修行人来说,暂时和究竟的一切功德之源泉就是上师。”平时我们常说:“这个人的修行不一定究竟,因为他没有上师。”戒律中也规定:刚出家的修行人,必须在十年当中依止上师。
什么是“依止上师”?有人认为依止上师就是给上师提水、做饭,还有些女众对我说:“上师,我现在没办法依止您,我要是个男众该多好啊……”其实,真正的“依止”并不是这些,而是指在上师面前如理如法地听受佛法,然后,身语意三门时时依上师的教言奉行。
然而,现在的人对佛法的知识太欠缺了,有时就连最基本的“上师”、“根本上师”、“依止上师”也分不清楚。前段时间我在上海时,有位老居士不承认听法上师是他的依止师,我就问他:“你认为什么样才叫依止师?”他回答:“有个上师答应做我的依止师,而我心中也非常愿意,这样才叫依止师。”更有甚者认为:“给我讲法的不是上师,没有见过面的某某人,才是我的根本上师!”这些说法令人哭笑不得,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对佛法太乏了解了。
【众多功德由彼而引生】:只有依靠上师,相续中的出离心、菩提心、闻思修行、看破今生等功德才能生起,否则,若认为自己了不起,不需要上师也能成就,过一段时间,你可能就跟世间人没什么差别了。
因此,依止上师是法入于道的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具有什么条件,才算真正的善知识?
善巧方便慈悲心炽烈,寂静调柔能忍奇耻辱,
威仪圆满护戒及誓言,广闻博学极富于修养,
加持无量能转他人心,今生不染八法净若空,
结缘具义解脱引导师,实乃浊世佛陀之化现。
善知识必备十个条件:
1)【善巧方便】:在引导众生的过程中,上师不仅要有能力和智慧,也要有世出世间的善巧方便。
若一辈子在山洞里闭关,没有善巧方便也可以,但要想真正地度化众生、摄受弟子,仅会讲一点佛法是不够的,还要具足为人处事的种种方便。以前上师如意宝在世时,语言行为极具善巧,不管接触世间人还是出世间人,皆能令他们心悦诚服。这就是善知识的一个法相。
2)【慈悲心炽烈】:纵然上师广闻博学、智慧超群,但如果没有慈悲心,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从不考虑其他眷属;或者即使考虑,也只关心他们在世间法方面是否圆满,而不认为他们对佛法特别欠缺,自己应想尽方法转变其相续,令彼趋入解脱道,这种人就不是真正的善知识。
所以,华智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中把善知识的法相全归于一点,即具不具足慈悲菩提心,如果相续中遍满菩提心,则无论他的外表、装束等如何,也应该依止;若自相续中远离菩提心,即使表面上的出离心、厌离心、专心修法以及威仪如法等如何善妙,也不应依止。
3)【寂静调柔】:上师的言行举止、身口意三门应当寂静调柔,不野蛮粗暴。
4)【能忍奇耻辱】:末法时代,肯定有很多人、非人、病魔、外缘等各种危害,作为上师,要能勇敢地安忍这一切。
我经常想:上师如意宝20年多来风风雨雨是怎样度过的,大家应该很清楚。在这个过程中,不管出现了多大的违缘,上师的闻思修行和讲经说法始终没有间断过,这源于什么?源于上师无比的勇气和毅力。如今这个时代,修行或弘法利生想要一帆风顺,不出现任何违缘,恐怕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座的各位法师,你们今后在弘扬佛法的过程中,不管遇到了自身的烦恼、弟子的邪行,还是人、非人的无端阻挠,都要学会坚强忍耐,这是最关键的,大家务必要记住!
5)【威仪圆满】:行住坐卧要合乎威仪,以此才能令世人生信。
6)【护戒及誓言】:谨慎护持别解脱戒、菩萨戒、密宗的根本誓言。若对这些一点都不在乎,要想培养出誓言清净、护戒如目的四众弟子是不可能的。
7)【广闻博学极富于修养】:对显密的三藏十二部通达无碍,且将这些法如实修持,若不能如此,最起码也要了知怎样领众修行。
现在很多人依止上师时从来不观察这一点,他们认为上师慈悲一点,整天随顺弟子,就很值得赞叹了。弟子们关注的,不是上师有什么闻思修的功德,而是上师会不会飞、有没有神通、能不能降伏鬼怪、打卦灵不灵等等,对外宣传时,也把上师当作气功大师一样,吹捧得怪力乱神……末法时代的颠倒不胜枚举,实在无法一一道尽!
8)【加持无量能转他人心】上师应具备不可思议的加持力,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能对众生有种强大的吸引力,不管对方是善是恶,自然能将他们的心转变过来,趋入正法。
曾有个新闻记者,以挑衅的态度去听一位法师讲课,本想凭自己的聪明找出佛法的漏洞,之后与法师辩论,令其不得不承认佛教是迷信。然而,在听法的过程中,他发现佛法竟然无懈可击,而且法师讲的也言之有理,于是想:“算了,今天不找他的麻烦,明天继续!”接着又听了两三天,没想到,他被佛法的道理深深折服,最后也心甘情愿地归入了佛门。
法王如意宝亦是如此,以前不管去哪个国家,都会遇到一些特别傲慢的人,开始时他们不把上师放在眼里,但接触一段时间后,他们的语气就完全变了,高傲的头也渐渐低下来了。在我心目中,像上师如意宝那样的圣者,整个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尽管我也接触了一些高僧大德和上层领导,但从来没有像在上师面前那样,话都不敢说一句,即使要说,心里也是特别害怕。上师平时说的话,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每一句对我都有极大的启发性,加持力非常强,这就是真正具法相的善知识!
9)【今生不染八法净若空】:不为世间八法所染,一点也不希求今生的利益,相续纯净得犹如无垢虚空。相反,如果一味地贪著名声、财富、眷属、权势,这种人肯定不是善知识。
要注意的是,你们在依止上师前,事先多方观察极有必要,但是,如果已经听了法,依止了他,不管上师怎么样,弟子都应观清净心,如果再去毁谤,说他如何如何,过失是相当严重的!
10)【结缘具义解脱引导师】:无论谁与之结缘,皆能令彼获得解脱。如同上师如意宝,不管什么样的众生见到、闻到、接触他老人家,都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此乃释迦牟尼佛的亲口授记。
在大城市里,常可以听到“见解脱”这个词,动不动就“见解脱的上师来了,大家快来见见啊!”人们拜见的时候,上师也不讲什么法,念几句弥陀心咒后,下面的弟子便开始介绍:“大家很有福报啊,密宗里有闻解脱、吃解脱,这位上师是见解脱!机会难得,快快供养啊……”若是真正的见解脱,那确实非常了不起,但这些人是不是呢?我也不好说,可有时听说“见解脱”特别喜欢钱,我这个分别心重的凡夫心里总会嘀咕一下,觉得他们的显现太不可思议!
【实乃浊世佛陀之化现】:能引导与之结缘的众生获得解脱的上师,是真正的佛陀化身。
无垢光尊者在《上师心滴》中,讲了许多上师的法相,后还增加了革玛燃匝传下的“无垢传承”这一条。其他的论典,如《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事师五十颂》,也有很多这方面的内容,这里不作广说。总而言之,具有这些法相的上师,表面上看来跟一般人没有两样,但实际上,就像《涅槃经》讲的:他们是佛陀的真实化身!
当以极大恭敬而依止,由彼将生无量无边德:
厌恶三有出离无常观,看破今生摧迷现我执,
心性调柔具备闻思修,信心广大并且具学问,
此生有义来世获胜果,实当悃愊依止诸贤能。
【当以极大恭敬而依止,由彼将生无量无边德】:我们当以极大的恭敬心来依止上师,由此能产生无量无边的功德。
依止的方式有上、中、下三种,不管哪一种,都不能离开恭敬心。有了恭敬心,上师相续中浩如烟海般的功德才能融入自己相续,否则,表面上再虔诚,相续中充满了傲慢或不清净,上师的意传加持也不会融入自己的心海。
恭敬依止将产生哪些功德?
【厌恶三有出离无常观,看破今生摧迷现我执,心性调柔】:对三有轮回心生厌离,自然生起出离心和无常观;对今生的一切能看破舍弃,摧毁贪嗔痴的迷乱显现;我执、我所执的分别念全部得以清净;原来粗暴的心也能变得调柔。
【具备闻思修】:具备闻思修行的功德。
如果上师十分喜欢闻思修,即使弟子本来没有兴趣,也会逐渐因上师的熏陶而觉得闻思修很有必要。当然,有时这也跟个人的习气有关。前世闻思修习气重的人,今生只要看几眼法本,就会爱不释手,天天琢磨里面的内容;习气非常薄的人,任你怎么强调闻思修的重要也不管用,两三天内强打精神看点书,过一段时间又不行了。所以,习气对于修行人来说,还是特别重要。
谈到习气,我想起了前天来的一个领导,他到我家后一直说:“出家人很舒服啊,整天除了看书喝茶,什么事情也没有。每天我回到家,也像你们一样把房门全部关上,自己好好地喝茶看书。本来我也差点出家了,但现在不可能了,已经有老婆孩子,真是痛苦!”第二天他又来我家,说了很多羡慕出家人的话。事后我想:“平时家里也会来些客人,但一般都认为我很可怜,光是一个茶壶一本书,没有任何的生活乐趣。没想到,这个人的习气与众不同,如此赞叹出家的生活,可能他前世也是个出家人吧……”
【信心广大并且具学问,此生有义来世获胜果,实当悃愊依止诸贤能】:信心广大,具足学问,今生可以获得无穷的利益,来世也能得到殊胜的果位。因此,应当诚心依止具有法相的上师。
假如有两种人,一是事业发达、财富圆满的大老板,一是具有闻思修缘分的普通僧人,二者比较起来,哪种人的生命更有意义?无庸置疑,当然是后者。每天听一点课、念几卷经,这种生活不仅对今生有利,来生也能获得胜妙的果位,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故自三门无狡诈谄诳,若病求医商人投商主,
舟靠舵手行人依护伴,恒时欢喜恭敬而承侍。
【故自三门无狡诈谄诳】:我们对上师应当无有狡诈谄狂地恭敬依止,若是当面说一套、背后做一套,这种行为很不如法。
具体应有什么样的心态呢?
1)【若病求医】:犹如身患重疾的病人遇到了良医,为使自己早日康复,老老实实地谨遵医嘱,医生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2)【商人投商主】:犹如大海寻宝的商人遇到了商主,对他的指令言听计从,不敢有丝毫违越。
有些员工对老板也是特别恭敬,老板的脸色稍有不悦,他们就非常害怕,拼命地卖力讨好。我常想:他们的对境若是具法相的上师,那该多好啊!
3)【舟靠舵手】:犹如无人驾驶的舟船遇到了舵手,定会任其操纵,没有任何自己的意见。
4)【行人依护伴】:犹如沙漠中迷路的行人遇到了护送者,定可放心地将安危交付予他。
我们依止上师,一定要谨遵师言、依教奉行,否则,轮回茫茫,苦海无边,没有上师的引导就会迷失方向,不可能达到解脱的彼岸。《大圆满心性休息》也说:“如同患者依药王,……客人依止护送者,商人依止大商主,舟子依赖于船桨,为灭烦恼离过害,因畏生死成二利,为渡有海当依师。”
【恒时欢喜恭敬而承侍】:因此,要恒时以欢喜心和恭敬心来承侍上师。
“承侍”并不是叫你们天天给上师做事,而是上师欢喜什么,自己就尽量去做。诸位道友,上师最欢喜的是闻思修行,你们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前面讲过,法没有入道的过失是相当多的,要想断除这些过失,必须依靠一些窍诀:第一、如理如法地依止上师,昨天讲了一部分,今天还要接着讲;第二、相续中要生起出离心;第三、发起无上殊胜的菩提心。有了这三点,任何人的修法都能入于正道。
很多道友抛家离友来到这里,但能不能在有生之年变成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呢?关键还是在于自己。若断除了相续中的傲慢,恭恭敬敬地依止上师,依上师的教言努力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这样修行才能圆满究竟。
昨天提到了,“依止”不是帮上师洗衣服做饭,而是要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不然,起心动念只是为了自己,就算天天跟在上师旁边,也不会有多大意义。原来法王在世时,有些弟子为了和上师在一起,走路时就给上师撑伞,目的是什么?让人知道自己是上师身边的什么人,以此博取今生的名利。这种发心绝对不是出离心,既然没有舍弃世间八法,他们的修行不一定能入于正道。所以,大家在依止上师时,务必要搞清楚:目的是为了什么?
若生无有信心之邪见,刹那数劫堕入恶趣中,
故当厉忏生起追悔心,严加护持誓言如眼眸。
【若生无有信心之邪见,刹那数劫堕入恶趣中】:在依止的过程中,若对上师无法生起信心,反而常生邪见,那么,生了多少刹那的恶心,将来就会堕入恶趣受苦多少大劫。《入行论》中说:“博施诸佛子,若人生恶心,佛言彼堕狱,长如心数劫。”
应当了知,上师是极其严厉的对境,纵然有个别的言行自己不能接受,也要尽量想:“上师这么做是有密意的,此为度化众生而示现的权巧方便。”千万不要妄生邪见,造下万劫不复的罪业!
【故当厉忏生起追悔心】:如果已经生起了邪见,则一定要在心中猛厉忏悔:“我这个人实在太坏了,上师给我传这么多法,我竟然以怨报德,对上师还要生邪见!”然后拿个大石头,把自己打得头破血流(众笑)。
确实,对上师生邪见的过失是很大的,《事师五十颂》说:“堕入无间地狱等,恐怖地狱诸痛苦,皆由诽谤师所生,此乃佛陀真实语。”为了忏悔这种罪业,必须要在有生之年精进持诵百字明或金刚萨埵心咒,并且发愿:从今以后,纵遇命难,我也不决再做这样的事,再生这样的念头!
【严加护持誓言如眼眸】:我们要像保护眼目一样,严加护持上师的身语意。
《三戒论颂》云:“根本誓师身语意。”意思是说,密乘的一切誓言,均可摄于上师的身语意当中。作为弟子,若对上师的言行不理解,尤其对密宗上师的一些行为生起邪见,这种过失是特别严重的。以前我专门写了一个《小甘露丸》,告诉大家如何防范,《上师心滴》中也讲:如果无缘无故认为上师偏心,对自己不公平而生起嗔恨心,当时应马上意识到自己被魔加持了,如此誓言才可得以清净。
所以,对于上师的身语意,我们应如眼目一样谨慎保护。对于自己的眼睛,不要说大的东西,就算小小的灰尘进去了,也会感到非常痛苦,想方设法把它取出来。同样,对上师的身语意,一旦稍有触犯,我们要马上警觉,励力忏悔以拔除相续中的过愆,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如理如法!
虔诚依止殊胜善知识,闻思修行陶冶自相续,
唯慕解脱之愿为信念,行为举止皆趋于善法,
此乃法入于道之窍诀。
这个颂词相当重要,大家一定要专心听闻,首先理解字面意思,然后将其内容与自心作反复的对照。
法入于道有四个窍诀:
1)【虔诚依止殊胜善知识】:虔诚恭敬地依止善知识,在上面已经讲过。
2)【闻思修行陶冶自相续】:尽心尽力地闻思修行,使刚强难化的相续得以净化调柔。过去我们的相续,要么追求世间八法,要么认为前后世不存在,对三宝有各种各样的邪见,这些毛病要想彻底根治,唯一就是要依靠佛法,通过闻思修行才能遣除。
3)【唯慕解脱之愿为信念】:修行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解脱,当然,上根者为一切众生而解脱,下根者只为自己解脱,但不管怎么样,一年365天中,如果解脱之念从来没有生起过,这样的修行人就徒有虚名了。
尽管我天天给你们讲法,但返观自心,经常觉得非常惭愧,这种出离心别说24小时,就连一个月中有没有生起一刹那?我想也是没有的。在座的各位肯定与我不同,你们是非常了不起的修行人,无论修大乘法还是小乘法,都会有这种解脱轮回的出离心的。
4)【行为举止皆趋于善法,此乃法入于道之窍诀】:一切言行举止皆趋向善法,远离恶法。这就是法入于道的最好窍诀。
即使无垢光尊者亲自来这儿,也不会有比此更殊胜的窍诀了。假如你问他老人家:“现在我已经出了家,心也稍微入了法,但修法怎样才能入于正道呢?”尊者一定会说:“好好依止善知识,通过闻思修行来净化相续,在这个过程中,你的目的不是为了治病,也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从轮回中解脱……”
所以,考试不是为了分数,而是获得解脱的一种手段。人生短暂,分数的高低并不代表什么,唯一重要的是通过考试能让我们记住很多、理解很多,在相续中植下佛法的种子,有力地根除各种烦恼。若能这样思维,目的就已经搞清楚了。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基于这个目的,若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考试是为了博取赞叹、去寺院是为了当方丈、开会发言是为了随顺领导……这就跟世间人没什么差别了,除了表面穿的是僧衣外,内心世界完全相同。
很多人在修行中,法没有入于正道,中间半途而废,关键在于没有生起出离心,这一点,看过《山法宝鬘论》、《开启修心门扉》的人应该有体会。若不能看破今世,所作所为只是为了眼前利益,就像藏地的有些小孩,从小学习念《闻解脱经》,目的是为了长大后超度亡人,不需要像别人打工那样辛苦,这种人身就没有任何意义!
在座的各位,肯定都希望修行能够入于正道,以后圆满地离开人间,但这个目的能不能实现呢?说句不吉祥的话,我想再过20年,有些人可能已经还俗了,有些人对佛法生起了邪见,有些人的行为一点也不如法……尽管如此,仍会有一部分人,依然以出家身份来护持弘扬佛教,而他们,就是完全掌握了这些窍诀的人。
修行是个漫长的路程,就像一场长跑比赛,有些人中途就死了,有些人倒在地上爬不起来,有些人跑错了方向……若没有掌握好真正的窍诀,令人心疼的现象会纷纷出现。所以,这个颂词非常关键,大家务必要重视!
出离心还有一些教言,明天再讲吧。下面休息一下,接着背考《四百论》……
昨天讲了法要想入道,必须依止善知识,通过闻思修行来净化相续,所作所为以出离心摄持,尽量趋入善法。今天讲依靠“十法行”使修法趋入正道。
听闻思维以及诸讽诵,尽皆围绕自心解脱行,
缮写披读受持及开演,唯以渴求解脱而进行,
修行见解乃至于行为,时刻不离唯求解脱心,
出离厌离之心极猛厉,更胜于此窍诀难找寻。
凡是希求解脱的人,无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具有出离心。什么是出离心呢?就是想从轮回中获得解脱的心。这一点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却相当困难,若想所作的一切均以出离心摄持,没有一定的串习是无法成办的。为了早日生起这种心,我们应当时刻思维:轮回中充满了痛苦,不论转生何处都无法得到真正的安乐,所以我一定要想方设法从中解脱。生起这种心以后,还要数数串习,以令其不退且得以增长。比如,在每次闻法的开头,大家应发心:“以此功德,愿我与众生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心的力量不可思议,若能经常这样想,时间久了,自然就会变成一种习惯。
人生非常短暂,我们听闻、受持佛法的时间有多长,谁也无法预料,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大家一定要想方设法使相续生起出离心。不然,自己一生修持的善法,最终会变成世间八法,由于没有出离心摄持,根本不能成为解脱之因,一旦福报享尽,就什么都没有了。
大家知道,射箭时靶子若远一点,箭就射得比较远,假如靶子近一点,箭就射得比较近。修行也是如此,如果持戒是为了暂时的名声,听法是为了炫耀自己有很多传承,这种善根的引发力就不大,无法推动我们到达解脱的彼岸。我们应学习释迦牟尼佛,一切的行为都是为了出离生老病死的轮回,若以此为目的坚持不懈地闻思修行,今生当中即使没有成就,也会为来世播下解脱的种子。
当然,所作所为恒时都有出离心,对我们来说恐怕有点困难,但在行持善法时,如念佛、转经轮、绕坛城,偶尔生起一两次,也是非常好的。听说有些老菩萨已经绕十万圈坛城了,但你们有没有观察此举目的是什么?有人想:“冬天比较冷,为了暖和一点,我就多绕几圈”,有人想:“我若能绕满十万圈,别人就会觉得我了不起”,还有人想:“学院整天闻思,活动量太少了,为了身体的健康,我要多活动一下”……这些都是缺乏出离心的表现。倘若想:“坛城是诸佛菩萨云集的地方,转绕它是为了我和众生从轮回中解脱”,这种功德与前面相比就有天壤之别。
所以,出离心在修行当中极为重要,以此摄持十种法行,必能令法入于正道。什么是“十法行”呢?1)听闻:以耳根听受法句;2)思维:听闻后对法义进行如理思维;3)讽诵:日常念诵《系解脱》、《金刚经》等功课;4)缮写:书写大小乘的教典,如手写《华严经》、《法华经》,抄笔记、记录上师教言,用电脑整理讲法稿等等;5)披读:阅读法本;6)受持:背诵佛法的词句和意义;7)开演:为他人讲法开示;8)修行:依法义如理修持;9)见解:通过闻思修行,树立正确稳固的定解;10)行为:在定解的指引下如法行持。
这里的“十法行”与《辨中边论》的有些不同。《辨中边论》没有“见解”与“行为”,而是讲“布施”与“供养”。所谓“布施”,指为说法及法所作的布施,如印经书;“供养”是对佛法与说法者作的供养,如供花、供香。但不管怎样定义,这十种法行都不能离开出离心的摄持。
比如“听闻”,两个人一起听法,一个是为了获得解脱,一个是想依此得到法师的名位,尽管同样都在听,但相续中的功德却大不相同。还有这次的背诵,有些道友是为了应付考试,有些是为了获得奖品,有些是为了讨上师高兴,这都不是出离心,若能想:“大乘经典不可思议,为令我的相续中种下大乘的种子,生生世世不离大乘佛法,早日出离轮回,我要精进背诵”,如此才叫真正的出离心。
【出离厌离之心极猛厉,更胜于此窍诀难找寻】:“出离”指想从轮回中解脱,“厌离”是觉得轮回太可恶了,二者只是反体不同,实际上都是一个意思。若能对轮回生起出离心,就是法入于道的最好窍诀。
如果没有出离心和厌离心,即使表面上讲经说法,迟早也会变成法座上的大德、伞盖下的上师,最终堕落为一般的人;即使修的是大圆满、大中观,也不一定能获得成就。所以,在座的修行人,你们不管背诵、听法,还是思维、修行,无论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先看自己的发心是不是想从三界轮回中获得解脱?如果是的话,在这个过程中就不会有世间八法的杂染;如果不是,就算你的行为再如法,威望再广大,最后的修行也无法趋入正道。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大家能遇到这样的窍诀,是相当有福报的!当然,信不信就是你们的事了。
饮食睡眠行坐言思等,总之一切行为及举止,
经常不离渴慕解脱心。培植出离之心调相续,
彼为法入于道之要诀。
我们平时行住坐卧、饮食睡眠,不管什么样的言行举止,都不能离开渴慕解脱的心,培养相续中的出离心,是法入于道的关键窍诀。
常有人说自己要闭关,但九点钟还在睡懒觉,不晓得是在闭什么关?其实,修行的好坏并不在于外相,如果自己的一切行为,吃饭、睡觉,说话、走路,时时都能想到“我要离开轮回!我不愿呆在这个世间,我一定要获得解脱!”就像关在监狱里的人一样,不满足于暂时的安乐,念念不忘的惟有自己何时得到释放,即使看到美丽的草原,或电视上的精彩节目,也会想:“这是轮回中的一幕,没什么可贪求的。”若能如此,修行自然会远离世间八法,否则,一切都是很难说的。有些道友天天嚷着要闭关,闭黑关、闭白关、闭蓝关、闭红关……没有出离心的话,闭了十几年的关,出来照样搞世间八法;有了出离心,就算天天给食堂提水,也能成为解脱之因。所以,不要认为“闭关”就非常了不起,旱獭也能呆在洞里几个月不出来!
如果你们实在想闭关,我也没有意见,但希望每天出来听一堂课,再回去闭关也可以。有些人认为听法的地方太远,跑来跑去特别累,没有必要多此一举。这种心态与解脱不相应。我在上海住院时遇到一位曹医生,他每天上下班要花将近四个小时,而在我们学院,去听法最多走路半小时,如果这点付出都喊累的话,要想成就可能比较困难。
总之,有了出离心什么都好办,没有出离心一切都难办。我们要经常培养自己的这个心,学习释迦牟尼佛一定要从轮回中获得解脱!
宣说“法入于道”时,无垢光尊者讲了三个窍诀。第一是如理如法地依止善知识,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你们不修就不说了,若要修的话,这个道理不仅要懂,而且要在心里有体会,否则,就像米拉日巴尊者说的,整天谈论饭食而不去吃,肚子是不会饱的。修行不是嘴巴上讲就可以了,如果没有实际修持,没有对法的真正领悟,犹如在石头上倒水一样,佛法对我们的相续不会有本质上的影响。
第二是相续中一定要生起出离心。在座很多人虽然已落发出家,但这并不意味着相续中肯定有出离心,假如没有要超离轮回的想法,别说是大乘修行人,就连小乘的根基也算不上。若不想从轮回中解脱,出家便成了一种职业,只是穿着僧衣,不管下辈子如何,这样的出家没有任何实义。
密法同样也离不开出离心。前一段时间,有个道友修了三个月扎龙,我问他为什么修,他回答:“我身体不好,修这个可以让身体好一点。”听了以后我很惋惜,花这么长时间,只为了一个臭皮囊,没有观修出离心,真是太不值得了。要知道,再健康也不过活一百年,倘若没有希求解脱,修行就会成为轮回之因,这是相当可惜的!
汉地有些禅堂也是如此,以前我去过一个著名的寺院,看那里经常坐禅,便请问他们平时观什么,有个和尚说:“反正就是坐在那儿,一直等三个小时,然后就可以睁开眼睛下坐了。每天都这样,我已经混了三年了……”这种坐禅有没有功德,我也不好说,但打坐前若能发一个心的话,绝对会功不唐捐,即使没有大乘的菩提心,也应具足小乘的出离心。可惜的是,由于没有上师引导,发心的方法很多人都不懂,有些人出家后,跟在家时没什么差别,除了身上穿件僧衣、头发有点变化外,内心的烦恼不减当年,修心的方法一点也不懂,如此想要成就可能比较困难。
在座的道友,你们有些修行时间很长,有些时间很短,但不管修了多久,从轮回中解脱的心一定要经常串习,修任何法,出离心都是必不可少的!
今天讲第三个窍诀——菩提心。
尤其应当入于大乘道,一切善行皆为他众利。
有了出离心并不够,我们还应发菩提心,趋入释迦牟尼佛最圆满、最究竟的法门——大乘道。诚如宗喀巴大师所言:“倘若于此出离心,未以菩提心摄持,不成菩提乐因故,智者当发菩提心。”
入了大乘道以后,身语意三门所作的一切,都应以利他为主,在大乘的学处中,最严重的过患是自私自利,如果只为自己而做、只为自己而修,就不算真正的大乘行人。以前太虚法师到泰国、马来西亚、缅甸等国家时,发现那里虽然是小乘国家,但其无我利他的精神,时刻体现着他们是大乘菩萨。相反,我们中国口口声声说是大乘佛教,可很多人却是为了自己的解脱而参禅念佛。相形之下令人惭愧,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太虚法师大力倡导“人间佛教”。
从历史上来看,“人间佛教”的出发点是菩提心,虽然现在有些人利用这个旗号炒股票、玩金融,将佛法改得面目全非,但值得庆幸的是,仍有部分大德秉持利他的宗旨,在海外或中国继续弘扬真正的“人间佛教”,引导了无量无边的众生。
因此,不管是提倡“人间佛教”,还是修持大圆满,都必须以菩提心为根本,否则,在自私自利的基础上,希望自己证悟大圆满,结果只会成为华智仁波切所说的“小乘的大圆满”。然而,有些人就连小乘的发心也不具足,他们修行只是为了自己没有烦恼,快快乐乐。其实,想快乐不需要成佛,只要成就阿罗汉果就足够了,但我们为什么要希求无上圆满正等觉呢?就是为了众生!没有佛陀的智慧,不可能完全利益他们,所以必须要成佛!
怎样利益众生呢?
悲心胜信回向及随喜,为众生利圆满诸修行。
为众生而修持悲心、胜信、回向和随喜。
悲心在很多经论中都强调过,后三者在《现观庄严论》讲“有漏修道”时专门提过。“胜信”即胜解信,指平时做任何一个善行,都要对大乘佛法有信心,大乘佛法是什么?就是利益众生;将自己的善根功德回向众生,为“回向”;对众生的一切快乐,自己由衷地随喜,叫“随喜”。在菩提心的基础上修持这些法,才能真正地利益众生,这即是所谓的大乘佛法。
具体怎么修呢?
彼等众生皆为我父母,至爱亲朋挚友及恩人,
为他众利吾发菩提心,为众生益而修诸善行,
众生无始以来均作过我的父母、亲友、恩人,对此,阿底峡尊者在《大乘修行教言》中,通过教证、理证的分析,可以使自己深信不疑。知道了“众生皆为父母”并不够,还要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思维:“他们前世对我恩重如山,现在却沉溺于轮回当中,感受各种的痛苦,为使他们远离痛苦,获得究竟的安乐,我一定要努力修行,求证无上佛果!”这是最初的发菩提心。
发了心以后,在正式修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四无量心”修起,具体可参阅《心性休息》、《大圆满前行》,以及堪布阿琼写的《大圆满前行》笔记。菩提心的基础是四无量心,假如这些从来都不修,却想“我一定要生起菩提心”,菩提心是不可能平白无故掉进你相续中的。只有先明白慈无量心怎么修、悲无量心怎么修……将这些在相续中再三串习,到了一定时候,自然会知道众生确实曾当过父母,进而对他们生起难忍的大悲心。
阿底峡尊者在涅塘时,有次看到一匹马将脖子卡在了树中,怎么样也挣不脱,只有在那里哀鸣嘶叫。尊者见后非常不忍,忙对旁边的瑜伽士说:“我的母亲正在受苦,请你马上去救她!”真正具有菩提心的人,不管看到什么众生,都会认为是自己的母亲。相反,有些人母亲生病了,马上就请假回家,而对于其它的众生,尤其是蚂蚁、蚊子、蟑螂,不要说当成母亲,不去伤害它们就不错了,这便是没有修菩提心的表现。
说实话,不是我平时没有讲修法,关键是你们修不修。若能将四无量心好好修上一两年,等相续中真正生起了菩提心,那时再去修扎龙、修大圆满、观明点、练气功,无论修什么,都会成功的;就算你没有时间闭关,成天在商店里卖东西,功德也远胜于以自私心在家里念《大圆满愿词》。但是,菩提心从来没有修过的话,只是表面上把自己想成忿怒金刚,那是根本没用的!
吾之善根化为众生乐,彼之苦痛成熟于吾身,
吾之善行回报于有情,祝愿所有众生成正觉,
如实生起无量大悲心。
愿我的所有善根化作众生的快乐,他们感受的痛苦全部成熟在我的身上,以此修行的功德回向一切有情,愿他们早日成就如来正等觉的果位。
暂时让众生有吃有穿,不是真正的利益,使他们获得究竟的佛果,才是圆满中最无上的圆满。若经常思维这些道理,便能够生起无伪的菩提心。此处本来有许多教证、理证可以引用,但我没有一一列举,因为大的问题搞懂了,其他的应该不会有困难。
诸善悉当前行始发心,正行无缘及结行回向,
尔等即为三轮体空相,能行所行以及行者净,
无而显现若幻及幻术,自性清净为他利回向。
【诸善悉当前行始发心,正行无缘及结行回向】:无论做什么善法,听课、转绕或是念经,都应当不离大乘的“三殊胜”。
什么叫“三殊胜”?最初是发心殊胜,即以菩提心来摄持一切善行。发心可分善心、恶心、无记心,比方说,去听《释迦牟尼佛广传》,若有人想:“上师让我去,我就去吧”,这是无记心;有人想:“好痛苦啊!本来不想听的,但上师硬要我们去,真没办法”,此为恶心;还有人想:“这个法稀有难得,非常殊胜,为令众生早日获得解脱,我应专心谛听”,这是善心,且属于大士道的菩提心,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应以这种心来摄持。
其次是正行无缘殊胜。真正的“正行无缘”是三轮体空,这对我们来说有点困难,但至少应做到:在行持的过程中如理如法,心不散乱。
最后是回向殊胜。也就是把自己的善根,回向给一切众生。
【尔等即为三轮体空相,能行所行以及行者净】:“三殊胜”的最高境界是三轮体空,即能行、所行和行者皆为空性。以听法为例,若证悟了听法者、讲法者、所听之法都是空性,这就是所谓的“三轮体空”。对凡夫而言,这种境界暂时观不了,《入中论释》说:只有登地以上的菩萨才能达到。
【无而显现若幻及幻术,自性清净为他利回向】:回向时,应断除对善根的实有执著,以胜义中远离一切戏论、世俗中如幻如梦的方式回向利益众生。这个问题,《大圆满前行》、《心性休息大车疏》、《慧灯之光》(二)中均有广讲。
对大乘佛子来说,以“三殊胜”摄持所有的善行非常重要。尤其是老年人,不会闻思不要紧,最起码早上起来先发一个愿:“我今天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众生获得解脱”;白天念佛时,虽不能一直如如不动,但尽量让心安住片刻;晚上临睡前,将白天的善根全部回向。尽管这只是几秒钟的事,但你一天的善根都以大乘的方便摄持了,这个功德在几万年几亿年,乃至生生世世都不会耗尽。这是佛陀的谛实语,没有半点虚假!
修持任何善法,务必要具足大乘的方便,若能这样,即使是小小的善根,功德也是相当大的。过段时间学《释迦牟尼佛广传》,你们就知道:轮回并不是一天两天、一世两世,而是生生世世。如果现在做的善法,能对未来很多世都有利益的话,这是非常值得的。所以,“三殊胜”对每个人都很重要,这是无垢光尊者的珍贵教言,希望你们铭记于心!
“法入于道”主要讲了:依止具有法相的善知识,相续中一定要生起解脱轮回的出离心,以及度化众生的菩提心。
在真实修行的过程中,很多人都是为了今生的名声、今生的快乐,想要来世解脱或救度众生的发心可谓少之又少。你们现在既然掌握了修行的窍诀,就要尽可能地将它运用于实际。比如,参加“持明法会”的时候,应该发愿:“我今天念诵的仪轨咒语,是为了众生超离轮回。”这样的心可能开始时想不起来,或者观得不是很清楚,然而,心有一个功德,它能随着修行而逐渐成熟,成熟以后,出离心的境界就会产生,然后继续用菩提心摄持,到了一定时候,出离心与菩提心相结合,做善法自然就不会有染污了。否则,一切都是以世间八法为出发,这样的修行靠不住,一遇到违缘就退失了。无垢光尊者将千经万论浓缩为这几句教言,希望你们好好记住!
昨天讲“三殊胜”时说过,我们做的一切善事都应为利益众生而回向。这种发心虽然没有为自己求什么,但自己的利益却会任运成办,就像烧火时没有求灰烬,但灰烬却能够自然产生一样。有些道友常将功德回向“让我不要生病、身体健康,永远都呆在这里……”这种发心并不是很好,假如一点“众生”的成分都没有,只是为了“我”怎样怎样,就属于小乘的回向。如果念《普贤行愿品》时想:“今天所作的善根,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种回向才有大乘的味道。
很多人自私自利的心非常强,只要为了自己的事情,就争先恐后地去办,如果为了其他众生,惟恐避之不及,生怕这事落到了他的头上。这是最可怕的心态,作为大乘佛子,我们必须时时刻刻想到众生!
于诸佛陀以及日亲教,圣者菩萨众及胜福田,
彼等一切生起胜解信,尔时自利他利之二利,
赢得不可比拟之赞许。
对佛陀、法宝、圣者菩萨,以及上师僧众等殊胜福田,我们理应生起胜解信。若能如此,便可以成办自他二利,赢得圣者们不可比拟的赞许。
【于诸佛陀以及日亲教,圣者菩萨众及胜福田,彼等一切生起胜解信】:“诸佛陀”包括十方三世一切佛。“日亲教”指佛教,涵摄释迦牟尼佛宣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圣者菩萨众”指文殊、观音等诸大菩萨。“胜福田”指金刚上师、大乘僧众等殊胜对境。对于这些,我们理应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
若要生起信心,必须先了知各自的功德。比如,明白了释迦牟尼佛的功德,会对佛陀生起信心;对佛陀有信心,就能对佛法坚信不疑;看了高僧大德的传记,进而对菩萨、僧众心向往之。以前上师如意宝就是采用这种方法,通过传讲《释迦牟尼佛广传》、《八大菩萨传记》,令我们对佛陀、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等生起了无比的信心。
所以,平时你们要多看一些这方面的传记。前段时间我翻译了《密宗大成就者奇传》,其中讲了上师对弟子的调伏方法、弟子应当如何依止上师,还有密宗的一些不共方便。依靠这个传记,我想有些人应该会对密宗生起一定的信心。
【尔时自利他利之二利,赢得不可比拟之赞许】:“信心”并不是听人说什么,自己就人云亦云的盲信,而是对佛陀、法宝、菩萨以及福田生起定解后产生的坚定不移的胜解信。有了这种信心,自己和众生的利益自然能够成办,诸佛菩萨也会对你赞叹有嘉。
我们应看看自己有没有这种信心,如果没有,就要通过阅读诸佛菩萨、高僧大德的传记,了解佛陀因地时如何行持六度,菩萨们又是怎样度化众生的,以此使相续真正生起胜解信。
为使大家对宁玛巴的教法和祖师产生不共的信心,近年来我陆续翻译了《麦彭仁波切传记》、《全知无垢光尊者略传》、《钦则益西多吉密传》。除了极少数福报不够、邪见深重的人看后反生邪见外,一般而言,跟密法有缘、跟传承上师有缘的人,都能依靠这些传记受益匪浅,对密宗不可思议的行为生起信心,如此一来,诸佛菩萨也会对你赞叹的。
大乘的另一个方便——随喜:
佛陀佛子众生之善行,悉皆随喜勤修欢悦心,
此行聚积福德无有量,化作无边无际胜方便。
大乘拥有诸多方便,可使我们在短期之内迅速圆满资粮,比如,对诸佛菩萨生信,以菩提心摄持的三殊胜等。有了这些方便,就像坐飞机到北京一样,成就会变得轻而易举;反之,没有这些方法,就像走路到北京一样,圆满资粮肯定是遥遥无期。所以,不管修持任何一个法门,方便方法都必不可少。
这里讲了另一个方法:对诸佛菩萨的无漏善行、六道众生的有漏善行,均应以欢喜心来随喜赞叹,此举不仅可以无尽的福德资粮,还能够化作促进修行的殊胜方便。
现在学院正在举行“持明法会”,每天有很多的僧众一起念仪轨,其中既有已证胜境的圣者,也有普通的凡夫众生,对于这些有漏、无漏的善根,我们都应诚心诚意地加以随喜,如此所得的功德将无法衡量,《极乐愿文》中说:“听到他人行善时,若舍不善嫉妒心,并以欢喜心随喜,佛说获得同等福。”
然而,有些人喜欢投机取巧,自己明明不愿意去做,却口是心非地随喜别人,希望平白捞一份功德。去年我去放生时,有个人说:“我不放生也可以,就在家里随喜你们吧,你们去放生,我随喜也能得到同样的功德。”这话说起来简单,实际上是对佛陀的教义没有通达。真正的随喜是破除了嫉妒心和有所得心,见他人做善事心生欢喜,就好像是自己做的一样,尽力去助他成功,只有这样清净的发心,才能得到同等的功德。不然,一边心生贪婪或嫉妒,一边虚伪地喊着“随喜随喜”,能不能得到相同的功德?大家应该清楚。
所以,随喜的功德不好得,没有十足的把握,最好还是亲力亲为,亲自做一些善事比较妥当。例如在供灯、放生时,如果实在没有能力,那也可以随喜别人,自己若有能力的话,就应该亲手去做。否则,自己不动手,喜欢交钱让别人代劳,《俱舍论》中说,这个功德是完全不同的。
什么是法入于道的标准?
发愿清净为诸众生利,行境清净勤修胜窍诀,
须臾也不弛散于凡庸,三门善根他利为精要,
调伏自相续发殊胜心,尔等即称法入于道行。
有些人认为自己在学院呆了五六年,灌了这么多顶,窍诀得了不少,所以修法肯定入道了,就算不依止上师,修行也不会有问题。若真如此,那倒值得赞叹,可是,如果只是自以为是,这些人的前景就令人堪忧了。为了衡量你们的修法是否入道,无垢光尊者规定了五个标准,加以鉴别:
1)【发愿清净为诸众生利】:首先要看自己平时发的是什么愿。如果眼光仅盯在今世的短暂快乐上,所发之愿无非是“让我快乐”,“让我发大财”,“让我工作顺利,家庭平安”,这就不是真正的修行人。有远见的人今生怎样都无所谓,关键是自己的来世,乃至菩提果之间能够利益众生,使他们获得正法的利益,永离轮回的痛苦,得到无上正等觉的果位。若做任何一件事能想到这点,才是真正的入道者。
2)【行境清净勤修胜窍诀】:凡有所行,必以清净心摄持,勤修殊胜的窍诀,净除内心的垢染。《华严经》中说:走路时我们应观想:“当愿众生,趣佛所行,入无依处”;坐时应观想:“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著”;临睡时应观想:“当愿众生,身得安隐,心无动乱”……若能时时不离正知正念,视周围的一切没有不净,众生与佛无二无别,则说明自己的行境清净。不然,看周围的道友全是坏人,眼中的东西都不清净,就不具足第二个条件。
3)【须臾也不弛散于凡庸】:心一刹那也不散于外境,对贪嗔痴、嫉妒、骄傲等庸俗分别念,根本不愿与其为伍,始终能安住在出离心、菩提心、无二见的境界当中。
4)【三门善根他利为精要】:三门所做的一切善根,如身体的顶礼、口诵的咒语、心中的观想,均是以利他为目的,任何时候都把众生放在最主要的位置上。
5)【调伏自相续发殊胜心】:调伏自相续中的烦恼,为众生发起殊胜的菩提心。
【尔等即称法入于道行】:假如具足了以上条件,则可称为“法入于道”。这种人去哪里都可以,不依止上师也可以。
所以,你们若认为自己法入于道了,那要看早上起来都发了什么愿?见到众生时,有没有盯着人家的过失?一刹那也不散乱有点困难,但是否尽量安住在自己所修的法当中?平时身口意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他人?调伏自相续发起菩提心了没有?以此标准一一对照,就能知道自己有没有入道。若连这些都做不到,却自诩证悟了大圆满的第几步境界,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现在有些上师在摄受弟子的过程中,某些现象不太乐观,弟子连出离心、菩提心的名字都没听过,上师就为他们授记:“你现在获得了大圆满的第三步境界”,“你是莲师二十五大弟子之一,磕头等五加行不用修了”……这些人听后,飘飘然不知身在何处,真以为自己很了不起,赶紧对上师大加供养,以报“验明真身”之大恩。
如此现象,让人听后十分痛心。记得16世噶玛巴曾到尼泊尔的夏智仁波切前求法,居然遭到了拒绝,问及原因时,仁波切回答:“你是八个国家的国师,所以肯定不修加行,加行不修的话,要想得到我的灌顶传法,从来没有这种规矩!”噶玛巴在当时非常了不起,但显现上可能确实没有修过加行,故遭到了夏智仁波切的一口回绝。
然而,现在的情况截然相反,只要弟子有名声、有财富,上师便告诉他:“你是利根,不用修加行了,在莲花生大师时代,你已经修完了……”若是这样,密法的次第就乱套了,弟子即使灌了顶、得到了法,也像空中楼阁一样,没有前前的基础,无法生起后后的境界,这一点,在《山法宝鬘论》中讲得很清楚。
因此,你们修行时不要好高务远,应从加行一步一步往上修,通过闻思五部大论,尽量使自己的内心调柔,等相续中有了出离心和菩提心,再修大圆满、大手印才比较稳当。否则,佛法从上面往下来,除了极个别的利根者以外,是非常困难的事!
彼等意若神奇之鼓鸣,甚深广大美妙之乐音,
无明痴睡众生皆唤醒,愿见寂灭丰盛喜宴陈。
【彼等意若神奇之鼓鸣,甚深广大美妙之乐音】:神奇的天鼓能演奏出美妙动听的天乐,同样,“法入于道”的内容犹如天鼓般,也能鸣奏出甚深、广大两种妙音。
“甚深”指出离心、菩提心的内容深奥;“广大”指本品摄集的窍诀相当广泛,遍及大乘、小乘的诸多经论。
【无明痴睡众生皆唤醒】:依靠这些妙音,能够振醒无始以来被无明障蔽的痴迷众生。
多数人以前不知道心怎样入于法、法怎样入于道,一直都是糊里糊涂地睡着,直至无垢光尊者的妙音传来后,大家才突然醒过来了,所以今天有个道友跟我说:“这部论典太好了,以后我要随时随地把它带着,提醒自己!”这应该就是醒过来的标志吧。
【愿见寂灭丰盛喜宴陈】:愿这些众生见到息灭一切烦恼的丰盛喜宴。
“寂灭”可理解为佛果。此颂总的意思是,众生因无明的迷惑一直在沉睡着,通过听闻无垢光尊者的深广窍诀,而从迷梦中被唤醒了,醒来后见到了佛陀的圆满功德,从此将永远不离正法,修法真正地趋入正道!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