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第四十九课
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第四十九课
现在继续讲《般若摄颂》。这个大乘《般若摄颂》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三转法轮中第二转法轮的精华。对每个人来讲,仅仅获得传承或听闻法要的功德也不可思议,所以希望在听闻、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欢喜心、恭敬心和希求心,当然这在前面也讲过。若能以这样的心态来接受,佛法的加持自然而然就能得到。
可能大家都记得,《前行》讲皈依时说:如果一个人有上品的恭敬心和信心,他所得到的就是上品的加持和功德;如果恭敬心和信心是中品,那他只能得到中品的功德和加持;如果是下品的恭敬心和信心,只能得到下品的加持和功德;如果根本没有恭敬心和信心,任何加持和功德都得不到。
万法唯心造,心不同,在是否得到佛法僧三宝的加持以及所得加持的多少上,就有很大的差别。有些人多年以来一直学习,可是恭敬心和欢喜心很欠缺,甚至经常涌现一些邪知邪见,由于纯真的信心已被蒙蔽,虽然佛陀和圣法有不可思议的加持和力量,也没办法融入他的相续。
所以在座的各位,如果自己得不到感应或加持,就要反观自心。如果是前世的业力太重了,就要好好忏悔;如果是即生受环境和教育等外缘的影响,使自心已经染污,就要想办法去除。就像镜子被染污后,便无法呈现外面的山河大地一样,一切功德都要在如明镜般的清净心中才可显现。
所以,在遇到这样的法门时,大家都要经常观察自心。但现在社会上的人特别忙碌没有时间,即使有时间,有些人得到的窍诀和教言也不完整。所以在看见一些学佛和不学佛的人时,内心自然而然就会生起悲悯心。人身如是难得、佛法如是难遇,在拥有如此好的因缘时,有些根本不希求,有些虽然表面接受也不深入,这就非常可惜!
当然,极个别人有前世的佛缘,今生中也有殊胜的欢喜心和信心,那他就会很认真地接受,这样就能得到真实的利益。如今,不少知识分子和虔诚的佛教徒都深深感到:不学佛时,活在这个世间完全是白活,没有任何意义;自从学了佛尤其系统闻思修行以后,才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人生也从此有了价值和意义。
为什么有些人得不到利益,有些却能得到如此珍贵的利益呢?这主要取决于自己的信心。万法前行信为先,有了信心,做任何事情都容易成功,比如说做事业,首先也要有信心。如果连信心都没有,不要说获得出世间的解脱涅槃,连世间简单的事业也不能成办。所以说,只有拥有信心才能希求真理。
关于真理,就像现在世间所说的非物质遗产一样,它是非物质的珍宝。外面金银珠宝之类的物质财宝虽然可以满足部分人的心理,但不能永远满足,也不可能永远解除众生的贫苦。而我们通过闻思修行得到永恒的真理后,强盗也无法抢走,自己也不会丢失,这样它就成了带来无穷利益的无上之宝。所以我特别希望很多人(不敢说所有的人)都能得到佛法的真正利益。
现在汉地很多知识分子都在希求佛法真理,可以说人是非常多的。比较而言,藏地个别知识分子就很可怜,他们因为自己有一定的学历,特别是通过函授等途径获得学历的所谓大学生,以这样的名义往往生起傲慢心,根本不去希求真理,这种现象现在越来越严重。
我在遇到他们时经常说:世间的文凭和学位没有什么了不起,这跟真正系统闻思的佛教传统根本没办法相比。当然我也希望,不管是什么人,都不要以世间知识来满足,而应以出世间佛教更精彩、更殊胜、更完美的知识来充实自己。若能如此,即使你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坎坷,也有勇气面对或有方法解决,其方法也不会是一般的世间低劣之法。所以我衷心希望很多人都能得到佛法暂时和究竟的利益。
下面讲禅定波罗蜜多。
辛三(以无贪方式实行他利)分二:一、略说;二、广解。
壬一、略说:
至尊唯为成熟众,修行刹土圆满度,
失菩提德波罗蜜,不求转生无色界。
发大乘菩提心或得地的菩萨,在获得四禅和四无色定后,不会特意转生到色界和无色界,一定会再度来到欲界度化众生,其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这些至尊菩萨有三种目的:第一,通过讲经说法传播佛法、利益众生,让众生相续得以成熟;因为很多众生的相续没有成熟,唯有用佛菩萨的加持和传法才能成熟。第二,要修行将来的国土,就像阿弥陀佛在因地发下四十八大愿后,修行极乐世界一样。第三,布施、持戒等六度万行要圆满。在学《现观庄严论》时,成熟、修行、圆满这三个名词特别重要,作为菩萨也不能离开。
可能有人这样认为:这三种功德为什么在色界和无色界不能实行?应该可以实行吧!其实在那里是不能实行的,因为无色界和色界都入于禅定中,要在那里以讲经说法来度化众生,一般来讲是非常困难的。虽然在梵天等处,也有个别天子受法的特殊公案,但不能像人间一样广为传播佛法,这样就不能广泛利益或成熟众生。第二,通过六波罗蜜多来圆满六度万行,也不可能实现。一般来讲,在天界中,布施、持戒、安忍等机会都不是很多,而人间财法布施的对境多得是,比如到十字街头去布施钱财,即使有钱的人也会伸出手来迎接;其次是持戒,其违品在人间也特别多;第三是安忍,因为身边不听话或经常欺负自己的人很多,所以在欲界有很多修安忍的机会;同样的,其余三度的对境在欲界也很殊胜。还有修行国土:在欲界这样的地方,也很容易发愿将来像释迦牟尼佛那样受持污浊的刹土,或像阿弥陀佛那样受持清净的刹土。而转生到色界和无色界,成熟、圆满、修行的因就很难圆满。特别是在无色界,将从成就能生起菩提功德的因——布施等广大波罗蜜多中退失,所以菩萨不求转生到无色界。
《大般若经》中说:“是诸菩萨方便善巧,不舍有情一切智故。”其意是说,这些菩萨具有如此方便善巧,是因他们不舍有情、不舍一切智。因此,利益一切众生、希求无上菩提的尊者,在世间是最伟大的。《大宝积经》里也说:“……心趣大菩提,当为世间尊,成无上应供。”其意是说,一心向往菩提的人,必定是世间最珍贵、最伟大、最了不起的人,他必将成为无上应供。不仅佛教中这样说,世间也是如此:如果某位领导或上师一心一意想帮助别人,在社会群体中他会受到如何评价,人们对他会有什么样的恭敬,想必大家心中都有数。所以说,不舍大乘心的菩萨最稀有。
《大宝积经》中还讲[20]:作为菩萨,若具足四法,则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乃至道场自然现前。第一,舍弃生命也不说妄语,乃至戏笑;第二,以正直的心与人从事,远离一切谄曲;第三,对一切菩萨作佛想,始终称赞他们;第四,远离小乘心,令所化众生悉住无上菩提。
在此世间,我们具足众多优越条件,比如有讲经说法,还有许许多多多获得解脱的窍诀。如果我们经常喜欢听闻、受持佛法和上师的教言,利根者就能立即成就。即使没有这么殊胜的因缘,自相续肯定种下了解脱的种子,这是决定的。而极个别人因为前世因缘很殊胜,即使没在上师或其他菩萨前听受佛法,但在因缘成熟时,在欲界中获得解脱也不是很困难。
我记得《虚云和尚自述年谱》里面讲:以前云南鸡足山有一悉檀寺,其开山祖师出家后特别精进。四处参访期间,有一天晚上住在一家旅馆,当禅师正在入座时,隔壁卖豆腐的小馆子里有一女子在唱歌:“张豆腐,李豆腐,枕上思量千条路,明朝仍旧打豆腐。”其意是说,张家做豆腐的,李家做豆腐的,他们在晚上睡时总是想得很多,比如卖豆腐发财后可以买房子等,但实际上晚上想得再美,第二天还是要打豆腐。她一边做一边这样唱,禅师听到后就开悟了。从此以后,他就成了一位伟大的禅师。所以,有时候在欲界开悟还是很容易,因为每个人的因缘并不相同。
现在有些佛教徒特别喜欢看电视,还听各种各样的歌曲,可能他们也想通过这种方式来马上获得开悟。有些出家人一到宾馆或招待所,还没坐下来,甚至行李包还没放下来,就一直看电视。以前我看到一位出家人就是这样,我对他说:你如果要看,把背上背的东西放在桌上后,再看也不迟。但他双眼盯着电视:啊、啊……可能,即使真正开示成熟、修行、圆满的善知识来了,他也不一定那么专注。
出家人对它们尚且有那么大的信心,那更何况说喜欢散乱的在家人。比较而言,在家人更喜欢散乱。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勇气出家,一直考虑我出家以后怎么办?我的头发全部掉了怎么办?我的衣服换了怎么办?我家里怎么办?……那他们在遇到电视、电影,或明星、歌星的诱惑时,“不求解脱”就更不可能了,也就是说他们更喜欢听受这种“禅语”。但对菩萨来讲,在这样的欲界,开悟的优势也非常多。
壬二(广解)分二:一、比喻;二、意义。
癸一、比喻:
如人获得珍宝藏,于其未起爱乐心,
彼于他时取彼等,取而还家不贪执。
对于不求自利,唯想用佛法如意宝来帮助他人的菩萨,可以用这样一个比喻来说明:比如说,一个人在过路时,遇到了一个特别珍贵、藏有能赐予一切所欲的如意宝的宝藏。但他并没有贪心和爱乐心,根本不希求依靠它来获得财物和资具,所以在遇到后也不愿意接受。到家后,他看见亲朋好友和一些有缘人很贫穷,就想:我所遇到的宝藏对他们很有用,于是又返回去找到了这个宝藏,并把它们拿回家中。在那个时候,他仍然没有贪执,全把它们分给别人享用。
在《撰集百缘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群商人到大海里去取宝,前三次都遇到海浪致使船只毁坏,所以没有成功就返回来了。第四次商主想:听说佛陀威力不可思议,谁称念佛号一切都如愿以偿,于是他们一边念佛号一边趋入大海。当时他还想:如果佛陀保佑我这次取宝顺利,在我得到珍宝后,一半供养佛陀,一半自己享用。后来,依靠佛的加持,他顺利归回,并得到了很多珍宝。
但到家后他的想法就发生了变化,就像现在很多老板一样:先到寺院里去求上师和僧众保佑,如果做生意成功,一半上供下施作善事,一半自己享用,结果真的发财时,不要说一半,百分之一都舍不得。当时他回到家后就想:不行,我还是把珍宝交给妻子,让她来管;但以前毕竟发愿给佛供养,所以我还是到市场代表性或象征性地买一些香供养佛。后来他在妻子处取了一点钱买了一些香,便到祇园精舍(即给孤独园)去燃香供养。结果佛陀一加持,这个香散发的烟遍满了整个城市。他特别害怕,忏悔后迎请佛陀供养。佛陀为他讲法后,他就改变了吝啬的坏毛病,并如是供养了佛陀。佛陀接受供养后,也为他作了授记。
在世间,有些人贪执财宝,最终也获得了利益。有些人根本不贪执自利,完全想利他,就像这里的比喻所讲的一样:自己完全不贪执,所有珍宝全部分给别人,那他就能得到更大的利益。
癸二、意义:
善巧菩萨喜乐施,获四禅定寂等持,
具禅乐弃所得定,悲悯众生入欲界。
与前面所讲的比喻相同,在利益众生方面具足善巧智慧的菩萨,其唯一目的就是将暂时、究竟的欢喜、安乐全部布施给众生。虽然他获得了远离四种违品的禅定(即四无色定或四种色界的禅定),但根本不贪执禅定的味道,也就是说,他没有发心始终安住于禅的境界,或在三摩地中一直入定,怀着悲悯无量众生的心,他毅然来到欲界利益众生。前面也讲过,欲界可以给菩萨提供很多方便,比如提醒他需要以传法来成熟众生,以及发愿修行国土,圆满六度资粮。所以作为菩萨,根本没办法安住在色界和无色界的禅定中。有些利他心特别强的人也是这样,始终安住、一直入定参禅,并没有这样的心情。
我认识的有些法师,如果他们真正安住,不说多年,几年就能现前很多超胜境界。但他们却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众生,宁可不成就自己的功德,也愿众生得到哪怕一刹那的利益,具有如此精神。正如《华严经》里所讲的一样:“菩萨如意宝,除灭众贫苦,智慧如金刚,摧灭诸邪见。”其意是说,菩萨依靠发心如意宝,可以遣除每位众生心里或生活上的贫苦,其智慧就像金刚一样,可以摧灭无量众生心里愚痴、邪见的黑暗。
所以在这个世界,如果真的来了一位发心特别强烈的菩萨,通过他的引导,无数众生就能从迷网中得到解脱。拿法王如意宝讲经说法的功德来讲,哪怕他讲一堂课,有缘众生听了,其心里的愚痴黑暗也能当下遣除无余,有些则烧坏种子,再也不能继续蔓延,会起到如是作用。
正因为菩萨的发心完全为了利益他众,他就不会始终入于禅定当中,而这就是大悲心成熟的相。《大乘庄严经论》讲得非常好:“见诸众生苦,哀愍离小心,受身世间胜,说悲成熟相。”意思是什么呢?作为发菩提心的大乘菩萨,见到众生痛苦,这是大悲心的因;远离自私自利的小乘心,完全想解救、安慰、度化众生,这是大悲心的本体;来到这个世界,以最超胜(即超世间)的功德和方法帮助众生,这是大悲心的事业。现在世间很多人特别喜欢说:你是超级的忙人,你是超级的美人……作为菩萨,他有超级的利他心,这就是大悲心成熟的相,或者说大悲心的真实含义。
本颂也讲:作为菩萨,一定要悲悯或利益众生。但我们现在每时每刻都想着自己的利益,与发菩提心者的无私行为和心态相比起来,就非常惭愧。正因为菩萨不特别强调独自入定,那我们在学《中观庄严论释》、《般若摄颂》等后,直接或间接希求自己获得快乐、解脱,就不值得赞叹。
所以,作为发大乘菩提心者,从今以后,无论是自己修行还是其他行为,都要观察自己的心态,要看自己的所作所为直接或间接牵涉到利益众生没有?如果没有牵涉到利益众生,一味想着自己,那就没有大的利益。当然,如果你发的是小乘心,学的是小乘法,就另当别论。但是,如今的汉传佛教,大家都认为自己是学大乘法,但是大乘心还是小乘心确实需要观察。对藏地每一位修行人来讲,无论你问出家人还是在家人“你是大乘修行人还是小乘修行人?”他们都会说:谁说我是小乘,我是大乘。一说小乘,他们就特别不高兴。可是,其心和行为入于小乘没有,这也需要反观或反问自己。
辛四(以意乐差别成为胜劣而结尾)分二:一、应舍低劣之理;二、应取殊胜之理。
壬一、应舍低劣之理:
若菩萨住禅等持,欲求罗汉独觉乘,
非定掉散失佛德,犹如舟子坏船只。
作为修行人,很多人喜欢参禅,但禅有两种:一种禅定需要舍弃,一种禅定应该接受。那我们先看看应该舍弃的禅定是什么样的?若菩萨住于四禅或四无色定时,生起了欲求声闻阿罗汉和独觉乘的心态,那这就不是入定,而是掉举和散乱,观待大乘这样的禅定也要舍弃。
汉地有很多禅寺,禅师也特别多,很多和尚经常说:我是某某禅师传下来的。但其所修的禅也要分析,你光说你是某禅师传下来的,我也不会承认,因为我是学过因明的人,所以很想辩论辩论。如果真的这样说,恐怕就不能进入他们的禅寺,他们会很生气地说:去、去、去,你们这些分别念很重的人,不能进入我们的禅寺。(开玩笑!)其实,我们藏地也有禅寺,很多人都在山洞或寺院修禅,甚至帐篷里坐禅的故事也特别多。
如果修禅的目的是欲求声闻缘觉的境界,且特别耽著安住在一种不分别的状态,那也是我们需要舍弃的。也就是说,一直希求自我解脱或寂灭,这是大乘特别排斥的。所以,如果某位禅师安住在境界中的目的,是希求自私自利的自我解脱、自我安慰、自我快乐、自我寂灭,那就是这里所说的:不是入定、不是参禅,而是极大的掉举和散乱。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他的禅境完全被自私自利的心染污了。
从大乘来讲,这些都不能称得上是禅定。既然不能称为禅定,那六波罗蜜多里的禅波罗蜜多就没有了,这样一来就无法获得佛果及相应功德。就像一个去大海取宝的组织,如果他们的船只坏了,纵然船夫使尽浑身解数,也不可能顺利到达宝洲。在高速公路上,如果车坏了或车烂在路上了,那包括司机在内的人纵然飞快地奔跑,也不可能按期到达目的地。同样的道理,作为前往佛地或修佛乘的人来讲,如果他们安住禅的目的是为了希求自我获得一种境界,就事与愿违。
说实话,现在汉地很多禅师和一些参禅的人,还有藏地很多自称已经在山洞闭关参禅七年、五年的人,到底是真正为众生参禅,还是为自己获得寂灭参禅,都很难说。如果没有广闻博学的基础,或者没有懂得这些道理,很有可能入于一种灭除分别念的定。其实,这种定很多人都可以安住。你看无色界的天人,万年中一刹那分别念都不会产生;我们世间,经常有很多人两三天入定不起分别念。但我觉得这并不是特别稀有,如果真正修一些没有入道的境界,可以说已经毁坏功德。
毁坏什么功德呢?他们失去了利益众生的誓愿。《入行论》中说:“若誓利众生,而不勤践履,则为欺有情,来生何所似?”首先他们在诸佛菩萨前发誓利益众生,但后来并没有实践履行,还说:我虽然发过心,但现在没办法,只有参禅,天天求上师诸佛菩萨保佑,自己能获得解脱。这样参禅的话,就很危险!
有些人跟任何道友都不接触,天天都将门关着,自己也认为:好舒服啊!我的境界很不错。但到底是睡着了还是真正入定也分不清楚。长期这样下去,可能得了谁都不愿意接触的自闭症也不知道。到一定的时候,看到谁都会讨厌。作为大乘菩萨,看所有众生都作佛想、菩萨想,但你却将佛菩萨全部变成你的敌人,这就不应该。可能门关着,自己坐着很快乐,但这是好的境界还是不好的境界也很难说。所以我觉得,修行人应以佛经和高僧大德的教言作为自己修行的指南。否则,虽然自己认为在修行,也不一定走的是正道。
在学习大乘佛法时,有时散乱或贪欲也成为成佛的功德。鸠摩罗什翻译的《诸法无行经》里有一句话:“若人欲成佛,莫坏贪欲性,贪欲性即是,诸佛之功德。”所以,如果想成佛,就不要毁坏贪求(包括利益众生和世间贪欲等),因为贪欲的本性实际上是诸佛的功德。的确,特别强烈希求利益众生的心,在大乘道中是不能舍弃的。一旦舍弃了这颗心,你再怎么样参禅,恐怕也不能摄在大乘禅宗里面。
在《般若摄颂》中,对大乘不共的智慧、禅定、精进、安忍、持戒、布施等六波罗蜜多,以大乘不共观点讲述得非常清楚。就像船夫不希望船只毁坏一样,我们也不希望在希求佛果的道路上毁坏禅定等分支,所以大家皆应懂得,声闻缘觉的自私自利心是应该舍弃的。本经前文也讲:“明智菩萨如是行,不学罗汉缘觉地。”意思是,明智菩萨完全行持利益众生的菩萨道,根本不会行持声闻缘觉的道。当然刚才也讲了,声闻缘觉断除一切烦恼、证悟人无我空性的境界很了不起,这一点我们都不会舍弃。那舍弃什么呢?唯一需要舍弃的就是自我解脱的希求心。
华智仁波切经常讲:没有以菩提心摄持,即使修持密法中最高深的法——大圆满、圆满次第、生起次第,最后也会入于外道或小乘道,根本不属于大乘道。当然,这并不是从法的侧面来讲,从法的侧面讲大圆满是一切佛法的顶峰,无数人依靠它都得到了成就,所以它根本不是外道法。可是,修行人如果没有发心,无论你学什么样的汉传、藏传佛法,都不能算是大乘法。
但这些非常关键的问题,如今很多修行人都不了知。既然没有了知,那在修法过程中会不会出现问题呢?这个答案大家都很清楚。所以广闻博学很重要!若在广闻博学的基础上利益众生,行持六度万行,这就是菩萨之行。
壬二、应取殊胜之理:
此外虽勤享色声,香与味触五欲妙,
离小乘喜菩提心,当知勇士恒入定。
此颂跟前颂所讲的情况完全相反。虽然有人很精勤、很随意地享受色、声、香、味、触五种欲妙,也就是说,外境五欲无所不享。但如果他完全离开了小乘声闻缘觉希求自我解脱或寂灭的自私自利心,心里一直想着利益众生,欢喜无上菩提妙道,那这位勇士菩萨就是恒常入定者。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在大乘菩提道中,唯一的障碍就是自私自利的心,行持五种妙欲并不是获得大菩提的障碍。
我经常遇到有些人说:我现在为了众生天天都发心,连一天入座的时间都没有,不入定咋行,我要入定!但是在这里,真正菩萨的入定,不一定非要闭着眼睛,一直不吃不喝地静坐。这里的菩萨入定,只是不舍弃菩提心、不趋入小乘道。所以,如果你在利益众生的心态下每天都“散乱”,每天都行持众多行为,也不会成为障碍。可见,在大乘菩提道中,利益众生最重要!
其实,很多烦恼以利他心都可以转变。《大宝积经》里也讲:“譬如咒术、药力,毒不害人,菩萨结毒,亦复如是,智慧力故,不堕恶道。”其意是说,依靠药物和咒语的力量毒不会害人,菩萨烦恼之毒也是这样,因为他有智慧和利他心,所以不会堕入恶道。《大秘方便经》等很多经典都讲:表面上看来是烦恼,实际上成为解脱之因,为什么呢?以智慧力摄持之故。也可以说,虽然表面上在行持五毒烦恼,实际上并非如此。
这些经典跟密宗所讲的方便道特别接近。在显宗里面,小乘经常讲烦恼一定要舍弃,智慧一定要希求;而《圆觉经》、《楞严经》、《维摩诘经》等大乘经典跟密宗的观点非常接近,它们认为五种欲妙不一定要舍弃,甚至具足欲妙也可通往解脱道。
以前我也讲过,明月国王依靠《瑜伽续》,不思歌巴国王依靠《密集续》,恩扎布德国王依靠《瑜伽母续》,在不舍弃王妃等眷属,以及所有欲妙的情况下都获得了成就。下面讲一下恩扎布德国王的公案:佛陀在世时,恩扎布德国王看见很多罗汉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刚开始他问:空中这么多红色的大鸟飞来飞去干什么?后来大臣对他说:这不是大鸟,是佛陀的追随者——声闻阿罗汉。他听到佛的名号后,以殷切心感得佛陀前来应供。刚开始佛陀给他开示显宗的道,但他不愿舍弃世间欲妙,说:“赡部花园极惬意,宁可我成为狐狸,远离欲妙之解脱,始终不求乔达摩(佛陀的姓氏是‘果达玛’,梵语为‘乔答摩’或‘乔达摩’,也可以此指佛陀)。”佛陀看他是利根者,便依靠坛城为他灌顶。后来不仅国王的明妃,包括恩扎国土的所有众生在内,全部都得到了成就。
本颂也讲,离开小乘的境界后,才能获得大解脱。但很多人都认为,大小乘的禅定是一样的。其实,大乘的禅定不离开利益众生的心,这非常稀有!《维摩诘经》有一个很好的教证:“火中生莲花,是可谓希有,在欲而行禅,希有亦如是。”其意是说,在火里生长莲花是非常稀有的,同样,在修行人中,一边行持世间的欲妙,一边行禅,这也稀有难得。所以大家对本颂所讲的,不离利益众生的菩提心的菩萨恒时入定的观点,一定要记住。
很多人因为经常发心,担心自己没有时间参禅或修行,其实你的所作所为如果真正利益众生,这就是禅,也是最好的修行。麦彭仁波切讲,要成为菩萨的禅有三种条件:第一,成为正等菩提的支分;第二,具有以利益众生的大悲心摄持的方便;第三,以证悟无我的智慧摄持而不贪执。具有这三种条件的话,这就是大乘的禅。
禅宗特别提倡参话头,如念佛是谁、参禅者是谁……这是从空性无我的角度来认识禅,非常好!但这里是从行持利他的角度来讲的。对大乘任何行者来讲,《般若摄颂》不可不承认,所以它的观点大家一定要行持。现在学会当中有人说:发资料特别累,我要行持坐禅等善法。其实,真正想行持善法就要利益众生,若你每天乘一个三轮车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开来开去送法本,实际上这就是禅。修禅不一定跟谁都不接触,一直在寺院或佛堂里坐着。其实,这并不一定是禅。
禅宗也要求行住坐卧都不离禅,在打禅七时也非跑不可,那在跑的过程中,很明显不能忘失正念,所以大家也要训练在行住坐卧中转为道用。其实,大圆满跟禅宗或禅七的教言也可对应:一方面都可以认识本性,一方面都要求要利益众生、不能有自私自利的心。所以,如果一直以让我快乐、解脱的发心入定,即使你坐了八万年,也是轮回的因;如果没有这样,完全是一种利他的心,或在智慧、悲心摄持下行持一切善法,这就是成佛的因。所以,如果你没有自私自利的心,即使天天都在电脑前上网等,这也可以成佛。可见,表面的行为和动作不一定看得出一个人真正的修行。
当然,我并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才给大家如此安慰。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希望大家再三把麦彭仁波切的注释和《般若摄颂》的原文对照,以自己的智慧力进行分析。我将前辈大德的教言和自己的分别念结合起来解释《般若经》的要点时,所得出的结论就是这样。当然,每一个人各有各的见解,如果我解释的不对,或跟佛的密意及高僧大德的教言不吻合,也可以向十方三世大德、僧众、居士忏悔。如果符合,相信你学习后,肯定会有进步,也不会误入歧途。这样我们的修行,乃至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如理如法,也会具有善巧方便;那什么事情都不会耽误,也不会花很多精力,而且成就的境界也很高。所以在座的各位皆应以自己的智慧来进行分析。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