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法相宗>>正文内容

白话文:成唯识论译注 源流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24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白话文:成唯识论译注 源流

  唯识学派即大乘有宗,又称为瑜伽行派,因该派教徒注重修练瑜伽而得名。起源于公元四、五世纪的古代印度,主要依据《解深密经》立宗,这部经共分八品,精辟论述了万法唯识、三自性三无性、唯识的修行次第等。异译本有三: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相续解脱经》一卷、北魏菩提流支译《深密解脱经》五卷、南朝陈真谛译《解节经》一卷。

  唯识学派的创始人相传是弥勒(Maitreya),他的《瑜伽师地论》号称唯识学的百科全书,全面论述了唯识的理论主张。除此之外,署弥勒之名的唯识论典还有:《大乘庄严经论》、《辩中边论》、《法法性分别论》、《现观庄严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究竟一乘宝性论》,连同一百卷的《瑜伽师地论》,称为弥勒七论。

  唯识的实际创始人是无着、世亲兄弟两人。无着,音译阿侩伽,生活年代大约是公元四、五世纪,北印度富娄沙富罗国人,父憍尸迦,母比邻持,大弟世亲,幼弟师子觉。原于小乘说一切有部出家,后改学大乘,研习《瑜伽师地论》,着作很多,主要有《摄大乘论》、《六门教授习定论》、《顺中论》、《显扬圣教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等。

  世亲,音译婆薮盘豆,他是无着的弟弟,先于说一切有部出家,俊至阿逾阁国师事佛陀蜜多罗,其师在辩论中败于数论外道,世亲着《七十真实论》,批驳数论的《僧怯论》。世亲精通《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为众人宣讲,每天把所讲内容用一偈概括出来,共六百多偈,又吸收经量部教义作注,而成《俱舍论》。世亲原为小乘佛教徒,认为“大乘非佛说”,后经其兄无着的开导改信大乘。主要着作有《大乘庄严经论释》、《辩中边论》、《金刚经论释》、《十地经论》、《净土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摄大乘论释》、《大乘成业论》、《大乘百法明门论》、《大乘五蕴论》、《佛性论》等。

  以后唯识的着名论师是陈那(约公元四四0——五二0年),南印度香至国人,原为小乘犊子部信徒,后改学大乘,曾在那烂陀寺讲唯识和因明。他的主要成绩是在因明方面,是新因明的创始人,被称为“中世纪正理学之父”。在唯识理论方面主张有三分:见分、相分、自证分,故称“三分家”。主要着作有《观所缘缘论》、《掌中论》、《取因假设论》、《因明正理门论》、《集量论》等。其弟子商羯罗主的《因明入正理论》被当成学习印度因明的入门书。

  护法,生活年代大约是公元六世纪中叶,原为南印度达罗毗茶国建志补罗城某大臣之子,后出家学习佛法,曾主持那烂陀寺,三十二岁圆寂于大菩提寺。他在唯识理论方面主张四分: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故称“四分家”。他的主要成就是对《唯识三十颂》的注释,是十大论师之一。玄奘翻译的《成唯识论》以他的注释为主,糅译其他九师的理论主张。主要弟子有戒贤、最胜子、智月等。主要着作除对《唯识三十颂》的注释以外,还有《广百论释》、《观所缘缘论释》、《成唯识宝性论》等。

  护法以后唯识的着名论师是戒贤,他的生活年代大约是公元六、七世纪,东印度三摩咀咤国人,婆罗门种姓,曾主持那烂陀寺,以有、空、中三时判教,并主张五种姓说。唐玄奘于贞观十年(公元六三六年)从其受学,当时戒贤已经一百零六岁。

  玄奘(公元六00——六六四年)从印度学成回国后,共译佛教经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中主要是《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唯识论典。

  玄奘门下人才济济,其中着名者有窥基、圆测、神昉等。神昉又称为大乘昉,曾着《成唯识论要集》等唯识着作。窥基(公元六三二——六八二年),字道洪,姓尉迟,因常住西安慈因寺,故称慈恩大师,他协助玄奘创立的唯识宗又称为慈恩宗。十七岁出家,二十八岁(公元六五九年)协助玄奘译经,是玄奘的主要助手之一。为很多唯识论典作注,号称“百部疏主”,曾着《成唯识论述记》,对《成唯识论》详加解释。又着《成唯识论掌中枢要》进行补充。新罗僧圆测(公元六一三——六九六年)和窥基关于唯识的观点不一致,圆测曾着《成唯识论疏》,批驳窥基的观点。窥基的弟子慧沼(公元六五0——七一四年)着《成唯识论了义灯》七卷,对圆测的论点进行不同看法的主张,书中“有释”即指圆测观点。圆测和窥基的不同观点在《成唯识论了义灯》和《因明入正理论义断》中有所记载。

  圆测的弟子有道证、胜庄等。道证于嗣圣元年(公元六九二年)回国,着有《成唯识论要集》十四卷,坚持圆测观点,受到窥基弟子慧沼的严厉批评。胜庄着有《成唯识论决》,不像道证那样固守圆测的观点。道证的弟子太贤自称青丘沙门,也是新罗人,着《成唯识论学记》八卷,对《成唯识论》的解释比较公允,没有拘泥于圆测和道证的学说。

  慧沼的弟子智周(公元六八八——七二三年)继窥基、慧沼之后,被称为相宗三祖,因住河南濮阳,世称濮阳大师,着《成唯识论演秘》七卷,对《成唯识论》和《成唯识论述记》详加解释。智周的弟子如理又作《成唯识论疏义演》和《演秘释》,把《成唯识论》的唯识理论推演得更繁琐了。唐代灵泰还着《成唯识论疏抄》十八卷。

  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慧沼的《成唯识论了义灯》、智周的《成唯识论演秘》被称为唯识三大部,窥基的《成唯识论掌中枢要》、慧沼的《成唯识论了义灯》、智周的《成唯识论演秘》并称为唯识三疏。

  宋以后,中国佛教进入衰微时期,唯识宗也不例外。但至明代,唯识宗又兴盛发达起来,关于《成唯识论》的疏释比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唐代还要多。西蜀高原大师着《成唯识论随疏》十卷,亦称《成唯识论随注》,该书文约义丰,时人作为学习唯识理论的入门书,武林钱伊庵因此疏而着《唯识随疏翼》二卷。除此之外还有《成唯识论俗诠》十卷,明昱作于公元一六一一年:《成唯识论集解》十卷,通润作于公元一六一年:《成唯识论证义》十卷,王肯堂作于公元一六三年:《成唯识论音义》八卷,作者广承,着作年代不详,已佚:《成唯识论自考》十卷,大惠作于公元二六年:《成唯识论合响》十卷,大真作于公元六四二年:《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十卷,智旭作于公元六四七年:《成唯识论音响补遗》十卷,绍觉音义,新伊合响,清智素补遗。着作年代不详。这些着作收集于《续藏经》第四一函。

  明末的唯识理论研究为什么又恢复发展起来?因为当时的佛教以禅宗为主,他们呵佛骂祖,不注重佛教义理研究,佛教界的有识之士对此很不满意,所以极力弘扬唯识理论,指导坐禅。学术界对明末的唯识理论研究不够充分,圣严法师的论文《明末的唯识学者及其思想》很值得重视。

返回目录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