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马哈希尊者:毗婆舍那讲记 第一篇 毗婆舍那讲记(3)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17日
来源:   作者:马哈希尊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马哈希尊者:毗婆舍那讲记 第一篇 毗婆舍那讲记(3)

 

  业自作正見的重要

  接受因果关系的法则,将能引发信心,如此有助於正念与智慧的生起。不承认业力法则的人不会重视佛法的开示,既没有想要聆听法义的意愿,更不会去修行「毗婆舍那」,因此,他们也就无法亲身体验佛法。由此可知,「业自作正見」相当重要。

  若客观地分析,我们将能了解善业带來善果的业力法则之原理。譬如,一家公司若能遵循倫理道德來经营的话,昌盛繁荣、累积财富,是可预期的;相反的,如果肆无忌惮地从事不实卖买,则终将自食惡果,落得妻苦的下场。又如,作姦犯科者每每受到应得的惡报,也是屢見不鲜的事实。有时候,不善业会在臨命终时显现為「趣相」(gatinimitta)*6,这類的「趣相」,可能恐怖到令臨终者在死亡前陷入极大的恐惧之中;相反的 善业引生的善果则可能会带來令人喜悦的,「趣相」,如庄严的宫殿、天人,善友的迎接等等。有时,某些臨终者还能细說其所見的「趣相」,此類的事许多人都曾遇过或耳闻过,在佛典裡也有相关的记载。

  戒道支的修习

  以上,是简单地分析业力法则的道理。[50]接受此法则并谨记在心,就是「业自作正見」,具备此正見 的 人 会 远 離 不 善 的 行 為 。 他 会 谨 言 —— 不 妄 语(musāvāda) , 不 兩 舌 (pisuṇavācā) 、 不 惡 口(pharusavācā)、不綺语(samphappalāpa),这即是「正语」(sammāvācā);他也会慎行——不殺生(pāṇātipāta)、不偷盗(adinnādāna)、不邪淫(kāmesu micchācāra),这即是「正业」(sammākamanta);同时,他也会避免「邪命」(micchājīva)(不当的谋生方式),奉行「正命」。循此,「正语」、「正业」与「正命」便构成「戒道支」。努力维持「正语」、「正业」、「正命」之时,就是在实践「戒道支」。[51]

  证得禪那

  持戒圆满,成就「戒道支」之后,便能进一步修习「奢摩他」。若能稳定地专注於某个业处,即可证得「禪那」(jhāna)。证得「禪那」之际,遍满全身的汩汩喜、樂是一种难以抗拒的微妙体验。在禪那中,身舒适而轻安,心浸润著喜悦与幸福感,这显示出若能好好地修习奢摩他,将能為身心带來立即、直接的利益。但是禪修者不应该仅仅满足於禪那及其带來的利益 因為禪那本身不能达到“sallekhakicca" 即,, 「减损的功用」。《减损经》(Sallekhasutta)15中,列举了能令烦恼减损的四十四事,欲详细的說明可以參考该部经。[52]

  以禪那為基础,修习毗婆舍那

  证得禪那的人,应以禪那為基础进一步修习毗婆舍那。修习时採用交替进行的方式,也就是,先修习

  「禪那」,之后再以该「禪那心」為所缘來修习「毗婆舍那」,如此交替地进行。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方式,亦即:从「禪那」出定并观察此禪那心;之后即开始观照在眼等六根门显现的見、听、嗅等名色现象——这些应该被「毗婆舍那心」观照的种种身心现象,称為「杂多行」(pakiṇṇakasaṅkhāra)。[53]

  证得毗婆舍那定

  无法证得禪那的人,可直接修行「毗婆舍那」,在「杂多行」显现时以正念观照它们。当「毗婆舍那定」(vipassanāsamādhi)增强时,「五盖」即会消失,观察的心将变得清净、明晰,此即是透过毗婆舍那定所建立的「心清净」(cittavisuddhi)。这时候,每个正念观照裡都有「正精进」(sammāvāyāma)、「正念」(sammāsati)以及「正定」(sammāsamādhi)。其中,「正精进」确保「正念」能发挥最大力量,「正定」则让心专注在所缘上,与所缘同步。 16此三者即是「定道支」,乃為「慧道支」的基础。[54]

  修习慧道支

  建立起稳固的基本定力,至其力量变强且持续更久,此时,以正念观照每个身心现象,便易於了知现象的真实本质 禪修者除了可以分辨其观察的所缘。[如腹部起伏](色法)与能观察的心(名法)之间的差别;他也能清楚地辨别[身心现象的]因果关系,此即是「知遍知」(ñātapariññā)。17

  其后,依於正念,禪修者直接了知观察的感官所缘与能观的心識,二者不断地生起,之后又立即灭去。

  因亲证不断生灭的现象,禪修者了知了无常、苦以及无我,如此渐进证得的智慧,总名為「度遍知」(tīraṇa-pariññā)18。究实而言,从「度遍知」开始才算是真正的「毗婆舍那智」(vipassanāñāṇa)。应知,在「毗婆舍那修行」[55]的期间,对无常、苦、无我的了知是亲证的体验,这不是从相信他人的话而得來的认知,也不是从佛典中学來的知識,而是在修习毗婆舍那时亲見名色现象不断地迅速生灭的智慧。此时,禪修者亲身经验且真正了知「无常、苦、无我」三共相,因此,这个体证是「正見」(sammādiṭṭhi)。

  这样的体证[,亦即正見],每次都是由「正思惟道支」(sammāsaṅkappamaggaṅga)导向所缘的功能所支助, 19所以說,「正見」与「正思惟」二者构成了「慧道支」(paññāmaggaṅga)。此二支「慧道支」加上三支「定道支」(正精进、正念、正定),合计五支「毗婆舍那道支」——一切的毗婆舍那修行皆包含此五支「毗婆舍那道支」 。另外,修行之初,持守戒律的当下,三支「戒道支」便已建立;[56]之后在修行毗婆舍那的期间,「戒道支」也持续保持清净。所以,五支毗婆舍那道支再加上此三支戒道支,我们就拥有了八支「毗婆舍那道支」。

  修习八支毗婆舍那道支

  严格的「毗婆舍那修行」能培养「毗婆舍那道支」,令「毗婆舍那智」完全成熟,之后将能成就八支「圣道支」(ariyamaggaṅga),体证「涅槃」。「有身見」和其他导致惡趣的「烦恼」(kilesa),就是藉由此「圣道」,才能被完全断除——此时即代表「预流道」(sotāpattimagga)成就。所以,禪修者应努力依「圣道」去除「有身見」。至此相信大家都能了解:「前分道支」(pubbabhāgamaggaṅga),乃以「业自作正見」、「戒道支」以及「定道支」[所构成的基础道支]為基础,倘若多修习「前分道支」——亦即「毗婆舍那道支」——即可透过「圣道」体验「涅槃」。[57]此相继的三類道支非常重要,请大家务必铭记在心,因為修习此三類道支,才能证得涅槃。它们是:

  (1)「基础道支」(mūlamaggaṅga):由「业自作正見」、「戒道支」、「定道支」所构成;

  (2) 「前分道支」(pubbabhāgamaggaṅga):[即毗婆舍那道支,]乃以「基础道支」為基础;

  (3)「圣道支」(ariyamaggaṅga)。

  至此,你们应已了解,真实信受业力法则的人,在「戒」(sīla)及「禪那定或毗婆舍那定」的帮助下,将可修得「毗婆舍那道支」,也就是「前分道支」。

  此「毗婆舍那道支」,会进一步引生「预流道」(sotāpatti-magga) ——依此「预流道」,禪修者将能断除「有身見」等可能让人堕入苦趣的烦恼。之后若再继续修习此「毗婆舍那道支」,将得以证得最高成就,也就是「阿羅汉道」,并依此彻底净除一切烦恼,从中解脱。这个渐进修习的过程,乃依循佛陀对於「念处」的教导。

  若不修四念处,观慧、道慧不生

  《念处经》(Satipaṭṭhānasutta)的注释书(aṭṭhakathā)說:

  Yasmā pana kāyavedanācittadhammesu kañci

  dhammaṃ anāmasitvā bhāvanā nāma natthi,

  tasmā tepi  imināva  maggena  20sokaparideve

  samatikkantāti veditabbā.

  此段巴利注释文可以这样翻译:

  若未观照身、受、心、法中的任一法,就不能修得「毗婆舍那智」(vipassanāñāṇa)与「道智」(magga-ñāṇa) 。 因 此 , 山 达 地 (Santati) 大 臣 21 与 帕 特 迦 拉(Paṭācārā)22,[59]虽說是在听闻佛陀說示偈颂之后就克服了「忧愁与悲泣」,分别证得「阿羅汉果」与「预流果」,但是应知道,他们也是透过「四念处」的方法,才得以克服「忧愁与悲泣」。

  精勤地观照身体的威仪姿势及其移动(kāya),即能培养「正念」,这种观照的对象,含括行、住、坐、卧、弯曲、伸展及其他的动作与姿势;另外,也可以观照「受」(vedanā)——苦受、樂受、捨受;或者,观照心念、念头(citta),亦能培养正念;同样的,見色、闻声、嗅香、嚐味的现象(dhamma),也可以是观察的对象。无論如何,唯有持续地正念观照「身」 「受」、、「心」、「法」四類法中的任一法,才能获得「毗婆舍那慧」(vipassanāpaññā)与「道慧」(maggapaññā)。[60]

  因此,如果将注意力专注於身体的姿势或移动(kāya)、感受(vedanā)、心念(citta),或者見色、闻声等身心现象(dhamma)之上,就能建立「正念」,生起「毗婆舍那慧」。依此而行,持续地长养「毗婆舍那慧」,即可证得「圣道」,乃至最后证得阿羅汉道,断除一切烦恼。因為「念处」是唯一的方法,唯有藉由念处才能断除一切烦恼,达到「净化」的成就,所以佛陀宣称,「念处」是唯一的道路,只有「念处」能引导一切眾生(包含菩萨、辟支菩萨以及声闻弟子)解脱一切烦恼。

  净除心的染污烦恼之重要

  有兩种染污:一是色的染污,一是心的染污。二者之中,[61]去除心的染污,比去除色的染污更為急迫且重要。不过,大多數的人只知道要处理色的染污,在身体被汗水、泥土弄脏时,知道如何清洁身体,他们会用清水、用肥皂來清洗,有时候还会在身体涂抹香油、香膏。但是无論怎样地清洗身体,也不可能因此而解脱苦趣的苦,以及輪迴中的老、病、死的苦;清洗身体,也不可能让人投生到快樂的天界。只有在清除了内心的贪、瞋、痴等染污烦恼之时,才能超越苦趣之苦与輪迴的枷锁。因此,努力去除心的染污极為重要,而去除这一切烦恼染污的方法,就是修习「四念处」。[61]

  是故,禪修者必须持续地正念观照当下身体的每个移动乃至每个感受、每个念头,以及每个見色、闻声等现象。当禪修者持续以正念观照时,他会体验到自己的心,正逐渐地去除不净烦恼。这个体验,让他更加相信佛陀本人确实曾经体验整个净除烦恼的过程,并据此而弘扬、教导这个方法;而且,佛陀的弟子(声闻)就是依循此法,亦即修习四念处,才得以净除内心的染污。

  禪修者也会开始了解,修行的结果往往取决於用以保持正念相续的努力之程度。如果只有少许的努力,就只能获得少许的利益;如果有较多的努力,就会获得较大的利益;如果有完全的努力,那麼,就能完全去除染污烦恼(kilesa)[63]。四念处,是净除烦恼、解脱輪迴枷锁的唯一道路。在证得「预流道」(sotāpattimagga)也就是初果时,就能净除四分之一的烦恼,亦即,断除了「有身見」、「疑」、「戒净取見」,以及会让人堕入苦趣的贪、瞋、痴。再者,在证得「一來道」(sakadāgāmimagga)也就是二果时,就会断除二分之一的烦恼,於此阶段,较粗的「欲贪」(kāmarāga)与「瞋恚」(vyāpāda)会被断除。接著,在证得「不还道」(anāgāmimagga)也就是三果时,因為一切的欲贪、瞋恚将被断尽无餘,所以能去除四分之三的烦恼。最后在证得阿羅汉道时,禪修者就能彻底地断尽一切的烦恼。总之,「四念处」是能令心解脱一切染污烦恼的唯一之道,这个事实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永远谨记在心。23[64]

  超越忧愁

  念处之道,能令眾生免除「忧愁」(soka)之苦。换言之,持续以正念观照身、受、心、法,是超越忧愁的唯一之道。眾生都不想有忧愁,如果有能免除忧愁的方法乃至护身符、咒语等等的话,他们一定很樂意知道。然而应知道,真正能够去除忧愁的方法,其实唯有修习四念处。

返回目录

-----------------------------------------------------------------------------------------------------------------

更多马哈希尊者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